针灸选穴原则及配穴方法_第1页
针灸选穴原则及配穴方法_第2页
针灸选穴原则及配穴方法_第3页
针灸选穴原则及配穴方法_第4页
针灸选穴原则及配穴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选穴标准及配穴方法主讲人:李丹丹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从属医院第1页 选穴原文 配穴方法第2页 选穴标准近部选穴 远部选穴辩证选穴 对症选穴选穴标准是临证选穴应该遵照基本法则,主要包含近部选穴、远部选穴、辨证选穴和对症选穴。近部选穴和远部选穴是主要针对病变部位而确立选穴标准;辨证选穴和对症选穴是针对疾病表现出证候或症状而确立选穴标准。第3页(一)近部选穴是指选取病痛所在部位或邻近部位腧穴。这一选穴标准是依据腧穴普遍含有近治作用特点而来,表达了“腧穴所在,主治所在”治疗规律。应用范围非常广泛,适合用于几乎全部病证,更多用于治疗体表部位较显著、病变范围较局限者,如眼病取睛明、耳病取听宫、鼻病取迎香、胃

2、痛取中脘、膝痛取膝眼等。(二)远部选穴是指选取距离病痛较远处部位腧穴,普通在病变部位所属和相关经络上腧穴。这一选穴标准是依据腧穴含有远治作用特点提出来,表达了“经脉所通,主治所及”治疗规律,是针灸处方选穴基本方法。远部选穴在针灸临*应用十分广泛,通常以肘膝关节以下穴位为主。广泛用于治疗脏腑病及头面、五官、躯干疾患,如胃痛选足阳明胃经足三里、腰背痛选足太阳膀胱经委中、上牙痛选足阳明胃经内庭、下牙痛选手阳明大肠经合谷等。第4页(三)辨证选穴是依据疾病证候特点,分析病因病机而辨证选取穴位方法。临床有许多病证,如发烧、昏厥、虚脱、癫狂、失眠、健忘、嗜睡、多梦、自汗、盗汗、贫血、月经不调等均无显著局限病

3、变部位,而展现全身症状,因无法辨病位,不能应用上述按部位选穴方法。此时,就需辨证选穴,如肾阴不足造成虚热选肾俞、太溪;心肾不交造成失眠选心俞、肾俞等。辨证选穴所含内容丰富,应用时主要是针对不一样病因、病机、证型而选取不一样穴位。 (四)对症选穴是针对疾病个别突出症状而选取穴位。因为对症选穴是长久临床经验总结,疗效较高,又称为“经验选穴”。这是腧穴特殊治疗作用及临床经验在针灸处方中详细利用,如发烧取大椎、痰多取丰隆、哮喘取定喘、虫证取百虫窝、落枕取外劳宫、腰痛取腰痛点、面瘫取牵正、目赤取耳尖等。对症选穴符合大部分奇穴主治特点。 第5页 配穴方法按经脉配穴法 按部位配穴法配穴是在选穴基础上,选取两

4、个或两个以上、主治相同或相近,含有协同作用腧穴加以配伍应用方法。其目标是加强腧穴治病作用,配穴是否得当,直接影响治疗效果。惯用配穴方法主要包含本经配穴、表里经配穴、上下配穴、前后配穴和左右配穴等。配穴时应处理好主穴与配穴关系,尽可能少而精,突出主要腧穴作用,适当配伍次要腧穴。第6页一、按经配穴1.本经配穴法: 当某一脏腑、经脉发生病变时,即选该脏腑、经脉腧穴配成处方。如咳嗽取中府、太渊;急性胃痛取足三里、梁丘;下肢外侧痛,取环跳、阳陵泉。 利用某经脉起止穴配穴治疗本经病证,称“首尾配穴法”,也属本经配穴法范围,如睛明、至阴治疗坐骨神经痛。2.表里经配穴法:本法是以脏腑、经脉阴阳表里配合关系为依

5、据。即当某一脏腑经脉有病时,取其表里经腧穴组成处方施治。如,如胃痛取脾经三阴交、胃经足三里。另外,“原络配穴法”是本法特例,如肝病取“太冲、光明”。第7页3.同名经配穴法:是以同名经“同气相通”理论为依据,以手足同名经腧穴相配方法。如,牙痛可取手阳明经合谷配足阳明经内庭;头痛取手太阳经后溪配足太阳经昆仑等。4.其它:另外,按经选穴还有“子母经配穴法”、“交会经配穴法”等。第8页二、按部配穴1.上下配穴法:是指将腰部以上或上肢腧穴与腰以下或下肢腧穴配合应用方法。上下配穴法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如胃病取内关配足三里,牙痛取合谷配内庭,脱肛或子宫脱垂取百会配长强。另外,“八脉交会穴配伍”,如内关配公孙,

6、外关配临泣,后溪配申脉,列缺配照海等,也属于本法详细应用。2.前后配穴法:前指胸腹,后指背腰,是指人体前部和后部腧穴配合应用方法。选取前后部位腧穴配合应用方法称为前后配穴法,亦名“腹背阴阳配穴法”。凡治脏腑疾患,均可采取此法。比如,胃痛前取中脘、梁门,后取胃俞、胃仓;哮喘前取天突、膻中,后取肺俞、定喘等。另外,“俞募配穴法”也属这类。第9页3.左右配穴法:是指选取肢体左右两侧腧穴配合应用方法。临床应用时,普通左右穴同时取用,如心病取双侧心俞、内关,胃痛取双侧胃俞、足三里等;另外,左右不一样名腧穴也可同时并用,如左侧面瘫,取左侧颊车、地仓,配合右侧合谷等;左侧偏头痛,取左侧头维、曲鬓,配合右侧阳

7、陵泉、侠溪等。第10页谢谢!第11页针灸配穴标准李 军天津中医学院第一从属针灸部第12页 针灸学是一门基础理论非常严谨学科。本节着重阐述与常见病针灸配方相关针灸配穴标准。第13页一、针灸配穴总则(一)局部取穴法 (二)远道取穴法(三)特殊取穴法 第14页二、特定穴配穴法第15页(一)五输穴 1). 依据穴位主治而选穴,“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气逆而泄。 2). 依据五行学说而选穴,将五输与五行、五脏相结合,制订了五输、五行配五脏配穴法 ,并设置了 “虚则补其母,实则泻泄其子”取穴标准。 第16页金木水火土生第17页 五输五行 五脏五行木火土土金

8、水井荥输原经合金肺少商鱼际太渊太渊经渠尺泽水肾涌泉然谷太溪太溪复溜阴谷木肝大敦行间太冲太冲中封曲泉火心少冲少府神门神门灵道少海火心包中冲劳宫大陵大陵间使曲泽土脾隐白大都太白太白商丘阴陵阴经五输、五行配五脏表 第18页阳经五输、五行配五脏表 五输五行 五脏五行金水木木火土井荥输原经合金大肠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阳溪曲尺水膀胱至阴通谷束骨京骨昆仑委中木胆窍阴侠溪临泣丘墟阳辅阳陵火小肠少泽前谷后溪腕骨阳谷小海火三焦关冲液门中渚 阳池支沟天井土胃历兑内庭陷谷冲阳解溪三里第19页(二)原穴、络穴 1) . 原穴 是本经代表,反应脏腑、经络情况。十二原穴能够治疗五脏六腑疾病,也能够经过十二原穴改变诊察五脏六腑疾

9、病。 2) . 络穴 不但能够治疗本经疾病;又能够治疗与之相表里经病和表里同病 ,还能够治疗络脉疾病。 3) . 原、络配穴法 又称主、客配穴法。在表里两经先后发病时 , 可采取该两经原穴和络穴治疗。先发病之经为主 ,取之原穴 ;后发病之经为客,取之络穴。第20页原、络配穴法表肺主大肠客大肠主肺客脾主胃客胃主脾客肾主膀胱客膀胱主肾客原穴络穴原穴络穴原穴络穴原穴络穴原穴络穴原穴络穴太渊偏历合谷列缺太白丰隆冲阳公孙太溪飞扬京骨大钟心主小肠客小肠主心客心包主三焦客三焦主心包客肝主胆客胆主肝客原穴络穴原穴络穴原穴络穴原穴络穴原穴络穴原穴络穴神门支正腕骨通里大陵外关阳池内关太冲光明丘墟蠡沟第21页(三)

10、 俞穴、募穴 俞穴、募穴均分布在躯干部位,与脏腑经络亲密联络。“俞”穴是脏腑经气输注背部腧穴,为动,为阳;“募”穴是脏腑经气聚集胸腹部腧穴,为静,为阴。俞、募穴临床上能够单独使用,常以五脏有病多用俞穴;六腑有病多用募穴。俞、募也能够同时使用,称之为俞、募配穴法。 第22页十二经俞穴、募穴表脏腑肺大肠胃脾心小肠俞穴肺俞大肠俞胃俞脾俞心俞小肠俞募穴中府天枢中腕章门巨阙关元脏腑膀胱肾心包三焦胆肝俞穴膀胱俞肾俞厥阴俞三焦俞胆俞肝俞募穴中极京门膻中石门日月期门第23页(四)八脉交会穴 八脉交会穴即任、督、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八脉交会于十二正经中八个腧穴。这些腧穴均分布于四肢腕踝关节上下。奇经八

11、脉分别组成四组,每两条经脉又在人体一定部位会合,这八个穴就称为八脉交会穴。 第24页经脉名称奇经八脉腧穴会合及主治足太阴脾冲脉公孙 合于心、胸、胃 手厥阴心包阴维内关手太阴小肠督脉后溪 合于目内眦、颈项、耳、 膊、小肠、膀胱 足阳明膀胱阳跷 申脉足少阳胆带脉 临泣 合于目锐眦、耳后、颊、 颈、 肩 手少阳三焦阳维 外关手太阴肺任脉 列缺 合于肺系、咽喉、胸、膈 足少阴肾阴跷 照海八脉交会穴主治范围表第25页(五)八会穴 八会穴即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精气聚会之处,多分布于躯干。八会穴能够主治对应八种成份所发生病变。第26页八会穴分布表名称穴位经脉名称穴位经脉脏会章门足厥阴肝筋会阳陵足少阳胆腑会中脘 任脉脉会太渊手太阴肺气会膻中任脉骨会大杼足太阳膀胱血会膈俞足太阳膀胱髓会绝骨足少阳胆第27页(六)下合穴 下合穴是手三阳经合于足三阳经三个腧穴,又称“手三阳下合穴”。合穴、下合穴都有治疗本经腑病作用。 第28页阳经名称合穴下合穴阳经名称合穴下合穴手阳明大肠曲池上巨虚足阳明胃足三里足三里手少阳三焦天井委阳足少阳胆阳陵泉阳陵泉手太阳小肠小海下巨虚足太阳脾委中委中六阳经合穴与下合穴表第29页(七)郄穴 “郄”有空隙意思,是各经经气聚集部位。郄穴多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郄穴除了十二正经各有一个外,阴跷、阳跷、阴维、阳维也各有一个郄穴,所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