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LC的电子皮带秤设计_第1页
基于PLC的电子皮带秤设计_第2页
基于PLC的电子皮带秤设计_第3页
基于PLC的电子皮带秤设计_第4页
基于PLC的电子皮带秤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武昌工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专用稿纸 对系统的模拟仿真及调试因为在系统运行中,不可能是系统运行的工作环境完全真空,所以,系统运行中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外界的影响。为了让设计的实验能够更好地在实际产品生产中得到应用,所以一定要对设计成果进行仿真调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西门子公司为S7300 PLC提供了一个专用的仿真软件S7PLCSIM。4.1模拟仿真组态用软件PLCSIM4.1.1 S7-PLCSIM功能及介绍1.S7-300和S7-400PLC的用户程序功能十分强大,不仅通过自身的能力,还可以充分利用S7-PLCSIM的离线操作功能,实现其对于模拟PLC的各个部件的浏览,对于一些简单的操作,有

2、时候都不并用系统中较为高级的程序进行检测,只需要在模拟的窗口进行模拟操作。2.可以对定时器自动运行和手动运行进行监视和修改3.该软件还可以进行多项相关数据的读写。4.在仿真的PLC中,可以中断组织测试程序,通过记录操作事件和记录回放,来对程序进行测试。4.1.2 S7-PLCSIM的主要组成部分1. CPU 视图对象。想要对这个对象进行模拟检测的话,在模拟程序已启动,该对象就会显示出来,对于其工作状态的选择,用户都可以进行自行选择。2 .插入视图对象。3. PLC文档、LAY文档。4.1.3 配置过程先安装 step 7然后再装PLCsim。这样在simatic管理器里面,就有一个启动 plc

3、sim的图表,点击就可以启动plcsim了。WinCC V5.1 的缺省安装还不够, 必须在“通讯”组件下,选择安装“S7Dos”和“对象管理器”组件。 如下图所示:图4.1 对象管理器配置step7 和 PLCsim1)打开 step7 管理器,打开原来组态好的工程。2)点击图表启动 plcsim程序。3)打开硬件配置,查看CPU上MPI接口的号码(比如我这是 MPI地址为5)。4)点击下载硬件配置,出来的对话框中选择通过 MPI address=5来连接CPU。图4.2 硬件地址配置5)然后下载已经编好的程序 blocks 到 PLC中,并启动PLCsim 到运行状态。这样就完成了配置,s

4、tep7可以进行程序的在线调试和查看出错信息等操作。PLCsim只支持 MPI 协议的连接,如果你的WinCC工程不是使用的MPI协议,暂时成 MPI协议(全选,剪切,粘贴)。1)如果没有s7 suit驱动,添加它。2)MPI驱动下新建 一个连接, MPI地址选5。3)将事先设置好的tag变量,剪切粘贴到 MPI连接下, 地址之类的信息都不需要进行改动。4)运行wincc工程即可。WinCC自带的通道诊断工具可以用来查看PLCsim是否被链接成功了。 开始- simatic - wincc - tools - Channel Diagonisis 图4-3 运行诊断4.2 模拟组态步骤1. 打

5、开WinCC v5.1 和STEP 7 v5.1 软件2. 将制作完成的上位机和下位机分别打开3 .打开仿真软件S7PLCSIM4 .导入下位机模块,选择仿真软件的RUNP项5 .激活上位机软件,进入组态画面6 .组态完成,可以监控系统运行结 语通过这次设计,使我对PLC技术更加深了一步,对STEP7编程软件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对S7-300系列PLC有了更深的了解,尤其是在进行PLC梯形图的编程过程中,我又学习到了很多的编程技巧和相关知识。对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从而能设计出一套比较完整的皮带秤PLC控制系统梯形图。我感谢这次设计以及在设计过程中帮助我的同学和老师,让我有机会对

6、大学期间所有知识有一个总结,也是所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我受益非浅。同时还培养了我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让我意识到一个完整的系统要团结合作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学习需要交流。致 谢在各位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此次设计和论文才得以完成的。我被你们严谨的科学态度,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和孜孜不倦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从本课题的选题到实验设计到最后的完成,你们一直都给予我耐心细致的指导。在此谨向各位老师们致以最真挚的感谢和崇高的的敬意。感谢武昌工学院在我大学期间对我的大力栽培;感谢老师们孜孜不倦的为我传道授业解惑,让我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提升了我的实践能力;同

7、时还要感谢我所有的同学们,感谢大家让我学会了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进步,在进步中实现共赢。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我的理论知识体系也在不断地深入和成熟。也希望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过程中,自己仍能一直拥有一颗求知的心,仍能不断学习,不断的完善自我。最后,希望能够在以后的学习和研究生涯中以更加出色的成绩来答谢所有给予过我关心和帮助的老师和同学!再次感谢您们!武昌工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专用稿纸主要参考文献廖常初.S7-300/400 PLC应用技术.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1.胡学林.可编程控制器教程(提高篇).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8.西门子公司. STEP7 V5.1编程

8、使用手册. 2003.张万忠、刘明芹 电器与PLC控制技术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8.李树雄.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教程.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3:123-23于庆广.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系统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28-29皮壮行.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系统设计宇应用实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78-79.西门子公司, SIMATIC S7-300 CPU 技术参数使用手册, 2013.西门子公司, SIMATIC S7-300 指令列表(中文版), 2013.西门子公司, SIMATIC S7-300 CPU 标准, 2013.孙炳达.自动控制原理

9、.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8.罗宇航. 流行PLC实用程序及设计.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6:27-27.冀建平. PLC原理与应用.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13-14.Jeyaramraja P R, Woldesenbet F. Application of S7-300 PLC & WinCC to Dust-removing System in Cast House. Industrial Control Computer, 2008, 20(3):456-463.Yuan L. Monitoring & Controlling System of

10、 Tank Areas Based on S7-300 PLC. Industrial Control Computer, 2008.You W X. Application of ICS Series Electronic Belt Scale in the Jinqiao Business Line. Computer Knowledge & Technology, 2014.Fang Y B. The Development in Integrator of Electronic Belt Scale. Weighing Apparatus, 2004.Ying L I, Pang X

11、S, Wang X Y. PROFIBUS-DP Slaver in Electronic Belt Scale Controller Based on dsPIC30F. Control & Instruments in Chemical Industry, 2011.武昌工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专用稿纸PAGE 57PAGE 附 录附录资料:不需要的可以自行删除C语言中如何获取时间?精度如何?1 使用time_t time( time_t * timer ) 精确到秒2 使用clock_t clock() 得到的是CPU时间精确到1/CLOCKS_PER_SEC秒3 计算时间差使用dou

12、ble difftime( time_t timer1, time_t timer0 )4 使用DWORD GetTickCount() 精确到毫秒5 如果使用MFC的CTime类,可以用CTime:GetCurrentTime() 精确到秒6 要获取高精度时间,可以使用BOOL QueryPerformanceFrequency(LARGE_INTEGER *lpFrequency)获取系统的计数器的频率BOOL QueryPerformanceCounter(LARGE_INTEGER *lpPerformanceCount)获取计数器的值然后用两次计数器的差除以Frequency就得到时

13、间。7 Multimedia Timer FunctionsThe following functions are used with multimedia timers.timeBeginPeriod/timeEndPeriod/timeGetDevCaps/timeGetSystemTime/*/用标准C实现获取当前系统时间的函数一.time()函数time(&rawtime)函数获取当前时间距1970年1月1日的秒数,以秒计数单位,存于rawtime 中。#include time.hvoid main ()time_t rawtime;struct tm * timeinfo;time

14、 ( &rawtime );timeinfo = localtime ( &rawtime );printf ( 007The current date/time is: %s, asctime (timeinfo) );exit(0);=#include - 必须的时间函数头文件time_t - 时间类型(time.h 定义是typedef long time_t; 追根溯源,time_t是long)struct tm - 时间结构,time.h 定义如下:int tm_sec;int tm_min;int tm_hour;int tm_mday;int tm_mon;int tm_year

15、;int tm_wday;int tm_yday;int tm_isdst;time ( &rawtime ); - 获取时间,以秒计,从1970年1月一日起算,存于rawtimelocaltime ( &rawtime ); - 转为当地时间,tm 时间结构asctime ()- 转为标准ASCII时间格式:星期 月 日 时:分:秒 年二.clock()函数,用clock()函数,得到系统启动以后的毫秒级时间,然后除以CLOCKS_PER_SEC,就可以换成“秒”,标准c函数。clock_t clock ( void );#includeclock_t t = clock();long se

16、c = t / CLOCKS_PER_SEC;他是记录时钟周期的,实现看来不会很精确,需要试验验证;三.gettime(&t); 据说tc2.0的time结构含有毫秒信息#include#includeint main(void)struct time t;gettime(&t);printf(The current time is: -:d:d.dn,t.ti_hour, t.ti_min, t.ti_sec, t.ti_hund);return 0;time 是一个结构体, 其中成员函数 ti_hund 是毫秒。四.GetTickCount(),这个是windows里面常用来计算程序运行时

17、间的函数;DWORD dwStart = GetTickCount();/这里运行你的程序代码DWORD dwEnd = GetTickCount();则(dwEnd-dwStart)就是你的程序运行时间, 以毫秒为单位这个函数只精确到55ms,1个tick就是55ms。五.timeGetTime()t,imeGetTime()基本等于GetTickCount(),但是精度更高DWORD dwStart = timeGetTime();/这里运行你的程序代码DWORD dwEnd = timeGetTime();则(dwEnd-dwStart)就是你的程序运行时间, 以毫秒为单位虽然返回的值单

18、位应该是ms,但传说精度只有10ms。=/*Unix#unix时间相关,也是标准库的/*1.timegm函数只是将struct tm结构转成time_t结构,不使用时区信息;time_t timegm(struct tm *tm);2.mktime使用时区信息time_t mktime(struct tm *tm);timelocal 函数是GNU扩展的与posix函数mktime相当time_t timelocal (struct tm *tm);3.gmtime函数只是将time_t结构转成struct tm结构,不使用时区信息;struct tm * gmtime(const time_

19、t *clock);4.localtime使用时区信息struct tm * localtime(const time_t *clock);1.time获取时间,stime设置时间time_t t;t = time(&t);2.stime其参数应该是GMT时间,根据本地时区设置为本地时间;int stime(time_t *tp)3.UTC=true 表示采用夏时制;4.文件的修改时间等信息全部采用GMT时间存放,不同的系统在得到修改时间后通过localtime转换成本地时间;5.设置时区推荐使用setup来设置;6.设置时区也可以先更变/etc/sysconfig/clock中的设置再将ln

20、 -fs /usr/share/zoneinfo/xxxx/xxx /etc/localtime 才能重效time_t只能表示68年的范围,即mktime只能返回1970-2038这一段范围的time_t看看你的系统是否有time_t64,它能表示更大的时间范围/*windows#Window里面的一些不一样的/*一.CTime () 类VC编程一般使用CTime类 获得当前日期和时间CTime t = GetCurrentTime();SYSTEMTIME 结构包含毫秒信息typedef struct _SYSTEMTIME WORD wYear;WORD wMonth;WORD wDayO

21、fWeek;WORD wDay;WORD wHour;WORD wMinute;WORD wSecond;WORD wMilliseconds; SYSTEMTIME, *PSYSTEMTIME;SYSTEMTIME t1;GetSystemTime(&t1)CTime curTime(t1);WORD ms = t1.wMilliseconds;SYSTEMTIME sysTm;:GetLocalTime(&sysTm);在time.h中的_strtime() /只能在windows中用char t11;_strtime(t);puts(t);/*获得当前日期和时间CTime tm=CTim

22、e:GetCurrentTime();CString str=tm.Format(%Y-%m-%d);在VC中,我们可以借助CTime时间类,获取系统当前日期,具体使用方法如下:CTime t = CTime:GetCurrentTime(); /获取系统日期,存储在t里面int d=t.GetDay(); /获得当前日期int y=t.GetYear(); /获取当前年份int m=t.GetMonth(); /获取当前月份int h=t.GetHour(); /获取当前为几时int mm=t.GetMinute(); /获取当前分钟int s=t.GetSecond(); /获取当前秒in

23、t w=t.GetDayOfWeek(); /获取星期几,注意1为星期天,7为星期六二.CTimeSpan类如果想计算两段时间的差值,可以使用CTimeSpan类,具体使用方法如下:CTime t1( 1999, 3, 19, 22, 15, 0 );CTime t = CTime:GetCurrentTime();CTimeSpan span=t-t1; /计算当前系统时间与时间t1的间隔int iDay=span.GetDays(); /获取这段时间间隔共有多少天int iHour=span.GetTotalHours(); /获取总共有多少小时int iMin=span.GetTotal

24、Minutes();/获取总共有多少分钟int iSec=span.GetTotalSeconds();/获取总共有多少秒三._timeb()函数_timeb定义在SYSTIMEB.H,有四个fieldsdstflagmillitmtimetimezonevoid _ftime( struct _timeb *timeptr );struct _timeb timebuffer;_ftime( &timebuffer );取当前时间:文档讲可以到ms,有人测试,好象只能到16ms!四.设置计时器定义TIMER ID#define TIMERID_JISUANFANGSHI 2在适当的地方设置时

25、钟,需要开始其作用的地方;SetTimer(TIMERID_JISUANFANGSHI,200,NULL);在不需要定时器的时候的时候销毁掉时钟KillTimer(TIMERID_JISUANFANGSHI);对应VC程序的消息映射void CJisuan:OnTimer(UINT nIDEvent)switch(nIDEvent)#如何设定当前系统时间windowsSYSTEMTIME m_myLocalTime,*lpSystemTime;m_myLocalTime.wYear=2003;m_myLocalTime.wM;m_myLocalTime.wDay=1;m_myLocalTime

26、.wHour=0;m_myLocalTime.wMinute=0;m_myLocalTime.wSec;m_myLocalTime.wMillisec;lpSystemTime=&m_myLocalTime;if( SetLocalTime(lpSystemTime) ) /此处换成 SetSystemTime( )也不行MessageBox(OK !);elseMessageBox(Error !);SYSTEMTIME m_myLocalTime,*lpSystemTime;m_myLocalTime.wYear=2003;m_myLocalTime.wM;m_myLocalTime.wD

27、ay=1;lpSystemTime=&m_myLocalTime;if( SetDate(lpSystemTime) ) /此处换成 SetSystemTime( )也不行MessageBox(OK !);elseMessageBox(Error !);本文来自CSDN博客,转载请标明出处:HYPERLINK /khuang2008/archive/2008/12/09/3483274.aspx/khuang2008/archive/2008/12/09/3483274.aspx一种制作微秒级精度定时器的方法当使用定时器时,在很多情况下只用到毫秒级的时间间隔,所以只需用到下面的两种常用方式就满

28、足要求了。一是用SetTimer函数建立一个定时器后,在程序中通过处理由定时器发送到线程消息队列中的WM_TIMER消息,而得到定时的效果(退出程序时别忘了调用和SetTimer配对使用的KillTimer函数)。二是利用GetTickCount函数可以返回自计算机启动后的时间,通过两次调用GetTickCount函数,然后控制它们的差值来取得定时效果,此方式跟第一种方式一样,精度也是毫秒级的。用这两种方式取得的定时效果虽然在许多场合已经满足实际的要求,但由于它们的精度只有毫秒级的,而且在要求定时时间间隔小时,实际定时误差大。下面介绍一种能取得高精度定时的方法。在一些计算机硬件系统中,包含有高

29、精度运行计数器(high-resolution performance counter),利用它可以获得高精度定时间隔,其精度与CPU的时钟频率有关。采用这种方法的步骤如下:1、首先调用QueryPerformanceFrequency函数取得高精度运行计数器的频率f。单位是每秒多少次(n/s),此数一般很大。2、在需要定时的代码的两端分别调用QueryPerformanceCounter以取得高精度运行计数器的数值n1,n2。两次数值的差值通过f换算成时间间隔,t=(n2-n1)/f。下面举一个例子来演示这种方法的使用及它的精确度。在VC 6.0 下用MFC建立一个对话框工程,取名为High

30、tTimer.在对话框面板中控件的布局如下图:其中包含两个静态文本框,两个编辑框和两个按纽。上面和下面位置的编辑框的ID分别为IDC_E_TEST和IDC_E_ACTUAL,通过MFC ClassWizard添加的成员变量也分别对应为DWORD m_dwTest和DWORD m_dwAct. “退出”按纽的ID为IDOK,“开始测试”按纽ID为IDC_B_TEST,用MFC ClassWizard添加此按纽的单击消息处理函数如下:void CHightTimerDlg:OnBTest()/ TODO: Add your control notification handler code her

31、eUpdateData(TRUE); /取输入的测试时间值到与编辑框相关联的成员变量m_dwTest中LARGE_INTEGER frequence;if(!QueryPerformanceFrequency( &frequence) /取高精度运行计数器的频率,若硬件不支持则返回FALSEMessageBox(Your computer hardware doesnt support the high-resolution performance counter,Not Support, MB_ICONEXCLAMATION | MB_OK);LARGE_INTEGER test, ret;

32、test.QuadPart = frequence.QuadPart * m_dwTest / 1000000; /通过频率换算微秒数到对应的数量(与CPU时钟有关),1秒=1000000微秒ret = MySleep( test ); /调用此函数开始延时,返回实际花销的数量m_dwAct = (DWORD)(1000000 * ret.QuadPart / frequence.QuadPart ); /换算到微秒数UpdateData(FALSE); /显示到对话框面板其中上面调用的MySleep函数如下:LARGE_INTEGER CHightTimerDlg:MySleep(LARGE

33、_INTEGER Interval)/ 功能:执行实际的延时功能 / 参数:Interval 参数为需要执行的延时与时间有关的数量 / 返回值:返回此函数执行后实际所用的时间有关的数量 / LARGE_INTEGER privious, current, Elapse;QueryPerformanceCounter( &privious );current = privious;while( current.QuadPart - privious.QuadPart Interval.QuadPart )QueryPerformanceCounter( t );Elapse.QuadPart =

34、 current.QuadPart - privious.QuadPart;return Elapse;注:别忘了在头文件中为此函数添加函数声明。至此,可以编译和执行此工程了,结果如上图所示。在本人所用的机上(奔腾366, 64M内存)测试,当测试时间超过3微秒时,准确度已经非常高了,此时机器执行本身延时函数代码的时间对需要延时的时间影响很小了。上面的函数由于演示测试的需要,没有在函数级封装,下面给出的函数基本上可以以全局函数的形式照搬到别的程序中。BOOL MySleep(DWORD dwInterval)/ 功能:执行微秒级的延时功能 / 参数:Interval 参数为需要的延时数(单位:

35、微秒) / 返回值:若计算机硬件不支持此功能,返回FALSE,若函数执行成功,返回TRUE / BOOL bNormal = TRUE;LARGE_INTEGER frequence, privious, current, interval;if(!QueryPerformanceFrequency( &frequence):MessageBox(NULL, Your computer hardware doesnt support the high-resolution performance counter,Not Support, MB_ICONEXCLAMATION | MB_OK);

36、 /或其它的提示信息return FALSE;interval.QuadPart = frequence.QuadPart * dwInterval / 1000000;bNormal = bNormal & QueryPerformanceCounter( &privious );current = privious;while( current.QuadPart - privious.QuadPart interval.QuadPart )bNormal = bNormal & QueryPerformanceCounter( t );return bNormal;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在此函

37、数中的代码很多,机器在执行这些代码所花费的时间也很长,所以在需要几个微秒的延时时,会影响精度。实际上,读者在熟悉这种方法后,只要使用QueryPerformanceFrequency和QueryPerformanceCounter这两个函数就能按实际需要写出自己的延时代码了。使用CPU时间戳进行高精度计时对关注性能的程序开发人员而言,一个好的计时部件既是益友,也是良师。计时器既可以作为程序组件帮助程序员精确的控制程序进程,又是一件有力的调试武器,在有经验的程序员手里可以尽快的确定程序的性能瓶颈,或者对不同的算法作出有说服力的性能比较。在Windows平台下,常用的计时器有两种,一种是timeG

38、etTime多媒体计时器,它可以提供毫秒级的计时。但这个精度对很多应用场合而言还是太粗糙了。另一种是QueryPerformanceCount计数器,随系统的不同可以提供微秒级的计数。对于实时图形处理、多媒体数据流处理、或者实时系统构造的程序员,善用QueryPerformanceCount/QueryPerformanceFrequency是一项基本功。本文要介绍的,是另一种直接利用Pentium CPU内部时间戳进行计时的高精度计时手段。以下讨论主要得益于Windows图形编程一书,第15页17页,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直接参考该书。关于RDTSC指令的详细讨论,可以参考Intel产品手册。本文

39、仅仅作抛砖之用。在Intel Pentium以上级别的CPU中,有一个称为“时间戳(Time Stamp)”的部件,它以64位无符号整型数的格式,记录了自CPU上电以来所经过的时钟周期数。由于目前的CPU主频都非常高,因此这个部件可以达到纳秒级的计时精度。这个精确性是上述两种方法所无法比拟的。在Pentium以上的CPU中,提供了一条机器指令RDTSC(Read Time Stamp Counter)来读取这个时间戳的数字,并将其保存在EDX:EAX寄存器对中。由于EDX:EAX寄存器对恰好是Win32平台下C+语言保存函数返回值的寄存器,所以我们可以把这条指令看成是一个普通的函数调用。像这样

40、:inline unsigned _int64 GetCycleCount() _asm RDTSC 但是不行,因为RDTSC不被C+的内嵌汇编器直接支持,所以我们要用_emit伪指令直接嵌入该指令的机器码形式0X0F、0X31,如下:inline unsigned _int64 GetCycleCount() _asm _emit 0 x0F _asm _emit 0 x31 以后在需要计数器的场合,可以像使用普通的Win32 API一样,调用两次GetCycleCount函数,比较两个返回值的差,像这样: unsigned long t; t = (unsigned long)GetCyc

41、leCount(); /Do Something time-intensive . t -= (unsigned long)GetCycleCount(); Windows图形编程第15页编写了一个类,把这个计数器封装起来。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参考那个类的代码。作者为了更精确的定时,做了一点小小的改进,把执行RDTSC指令的时间,通过连续两次调用GetCycleCount函数计算出来并保存了起来,以后每次计时结束后,都从实际得到的计数中减掉这一小段时间,以得到更准确的计时数字。但我个人觉得这一点点改进意义不大。在我的机器上实测,这条指令大概花掉了几十到100多个周期,在Celeron 800MH

42、z的机器上,这不过是十分之一微秒的时间。对大多数应用来说,这点时间完全可以忽略不计;而对那些确实要精确到纳秒数量级的应用来说,这个补偿也过于粗糙了。 这个方法的优点是: 1.高精度。可以直接达到纳秒级的计时精度(在1GHz的CPU上每个时钟周期就是一纳秒),这是其他计时方法所难以企及的。 2.成本低。timeGetTime 函数需要链接多媒体库winmm.lib,QueryPerformance* 函数根据MSDN的说明,需要硬件的支持(虽然我还没有见过不支持的机器)和KERNEL库的支持,所以二者都只能在Windows平台下使用(关于DOS平台下的高精度计时问题,可以参考图形程序开发人员指南

43、,里面有关于控制定时器8253的详细说明)。但RDTSC指令是一条CPU指令,凡是i386平台下Pentium以上的机器均支持,甚至没有平台的限制(我相信i386版本UNIX和Linux下这个方法同样适用,但没有条件试验),而且函数调用的开销是最小的。 3.具有和CPU主频直接对应的速率关系。一个计数相当于1/(CPU主频Hz数)秒,这样只要知道了CPU的主频,可以直接计算出时间。这和QueryPerformanceCount不同,后者需要通过QueryPerformanceFrequency获取当前计数器每秒的计数次数才能换算成时间。 这个方法的缺点是: 1.现有的C/C+编译器多数不直接支持使用RDTSC指令,需要用直接嵌入机器码的方式编程,比较麻烦。 2.数据抖动比较厉害。其实对任何计量手段而言,精度和稳定性永远是一对矛盾。如果用低精度的timeGetTime来计时,基本上每次计时的结果都是相同的;而RDTSC指令每次结果都不一样,经常有几百甚至上千的差距。这是这种方法高精度本身固有的矛盾。 关于这个方法计时的最大长度,我们可以简单的用下列公式计算: 自CPU上电以来的秒数 = RDTSC读出的周期数 / CPU主频速率(Hz) 64位无符号整数所能表达的最大数字是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