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牧渔行业分析)上半国内玉米市场走势分析_第1页
(农业牧渔行业分析)上半国内玉米市场走势分析_第2页
(农业牧渔行业分析)上半国内玉米市场走势分析_第3页
(农业牧渔行业分析)上半国内玉米市场走势分析_第4页
(农业牧渔行业分析)上半国内玉米市场走势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农业牧渔行业分析农业牧渔行业分析上半年国内玉米市场走势分析一、棉花价格走势及特点 (一)籽棉价格低谷回调,植棉面积较之前乐观。2021年度由于宏观经济环境恶化,籽棉价格从上市就一路下滑。进入2021年,随着国家收储政策的实施,市场上棉花资源日渐减少,再加上新年度纺织企业补库积极性增强,籽棉价格有所回调。3级籽棉月均收购价14月份从2.3元/斤分别上涨到2.4元/斤、 2.5元/斤和2.75元/斤,环比分别上涨0.1%、4.4%、4.5%和10.0%;但价格水平仍然低于去年同期,同比分别下降24.7%、 21.7%、19.5%和10.8%。 2021年由于棉花生产本钱快速提高,籽棉销售价格大幅走

2、低,农户植棉收入下降明显,严重挫伤了农户植棉的积极性。根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和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系统于2021年1112月在全国范围内的调查,各省区植棉意向较上年普遍下降,降幅在15%18%之间,有些主产区县意向植棉面积下降30%左右。但籽棉价格的上升,又带动了农户植棉的积极性,棉花种植面积较之前乐观。根据农业部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2021年棉花生产形势分析会统计,2021年全国棉花种植面积约7496.76万亩,同比下降 12.9%。 (二)国家棉花储藏政策及时出台,棉花市场运行较为平稳。随着国家大规模的收储活动,国内皮棉价格和籽棉价格止跌上升。中国棉花价格指数328级棉花月均价从1月份的11

3、067元/吨上涨到3月份的11564元/吨,上涨4.5%。进入4月份,随着国家收储的结束和各项刺激纺织业政策的出台,市场上棉花供给量减少,国内棉花市场出现紧平衡状态,棉价涨幅明显。为了稳定棉花市场,确保纺织企业用棉需求,国家于5月22日决定抛储152.3万吨储藏棉,及时有效地缓解了现货资源的紧张,棉花价格涨幅明显降低。5月份中国棉花价格指数328级棉花月均价为12771元/吨,环比增长3.8%,涨幅较上月降低 2.6个百分点,同比降低7.5%;6月份328级棉花月均价为12769元/吨,与上月根本持平,同比降低7.9%。 (三)国际棉价跌宕起伏,价格优势较为明显。2021年1季度,由于全球经济

4、持续走弱,市场信心严重缺乏,棉花需求大幅下降,加上2021/09年度世界棉花供给充足,中国、印度等棉花生产大国进行了大规模的棉花收储,世界棉花价格难以防止下降趋势。其中3月份的棉价更是创出了2021年2月份以来的新低。进入2季度,受美元指数大幅下跌、国际石油价格及周边大宗农产品价格波动和投机资金等因素影响,国际棉价呈现一轮较强上涨趋势。 由于收储政策的托底,国际国内棉价走势大相径庭,国际棉价优势明显。3月份,国内外价差更是到达2021年以来的最高点,为3793元/吨。进口棉价格指数FCIndexM级(M级相当于我国328级棉花)16月份月均价折合成人民币后低于国内棉花价格,价差在2000360

5、0元/吨。1%关税下折到岸税后价低于国内价格5002100元/吨;滑准税下折到岸税后价第一季度高于国内棉价,但第二季度持续低于国内棉价,46月份,分别低于国内棉价 78元/吨、68元/吨和252元/吨,价格优势非常明显。 二、棉花进口同比大幅萎缩 由于全球经济不振、需求低迷、纺织企业采购原料意向低下,2021年我国棉花进口延续去年下半年的萎缩势头。 一、上半年国内价格变化特点 一是价格持续5个月反弹。受金融危机影响,1月份国内玉米价格承接了去年秋天以来的走势,跌入谷底。自2月份以来,在4000万吨临时收储政策的刺激下,国内玉米价格连续5个月上升,国内产区平均批发价由1401元/吨升至1544元

6、/吨,累计上涨10.2%。其中,东北产区涨幅相对较大,累计上涨14.7%;销区平均批发价由1627元 /吨升至1780元/吨,累计上涨9.4%。农户销售价格也表现出同样的趋势。26月,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北、河南等主产省农户销售每50公斤中等玉米的平均价格由63.3元升至73.9元,累计上涨16.8%。 二是南北价格走势有所分化。24月,东北产区直接受益于临时收储政策,价格明显上升,5月后临时收储截止,价格走势相对较弱。自2月上旬到4月下旬,东北产区平均批发价上涨了14.3%,而5月份以来仅上涨2.0%。华北黄淮及南方销区由于没有实行临时收储方案,前期价格涨幅不大,6月份以来随着市场玉米存量

7、减少,粮源逐渐趋紧,价格逐步走强。25月,华北黄淮产区和南方销区平均价格累计涨幅分别只有5.9%、5.8%,6月份涨幅到达3.8%、 3.4%,明显高于东北产区的涨幅。 三是南北价格倒挂根本消失。由于东北产区前期价格上升较快,而华北黄淮价格相对疲弱,国内玉米价格一度出现比拟明显的南北倒挂现象。4月底到5月初,吉林玉米批发价格到达约1600元/吨,而河北、山东、河南等地价格只有1500元/吨左右。但6月底,吉林玉米价格约为1520元/吨,华北黄淮地区价格已上升至1600元/吨以上,价格倒挂现象根本消失,为实现顺价销售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影响上半年国内玉米市场走势的主要因素 2021年上半年,国

8、内玉米供大于求的趋势明显,加上受金融危机影响,玉米需求受到抑制,玉米市场供求根本面并不支撑价格上扬,但政策性因素主导了上半年的市场走向。 一是临时收储政策成为支撑市场的主导力量。为稳定市场,保护农民收益,2021年10月至2021年2月,国家先后下达了4批共4000万吨玉米临时收储方案,在东北四省区执行,二等干粮的平均收购价为0.75元/斤。截至4月底,东北产区临时收储玉米累计收购量为3573.87万吨,完成方案的 89.3%。临时收储政策的实施,对市场价格支撑作用明显,成为玉米价格反弹的主要原因。 二是国内玉米连续大幅增产导致市场供大于求。我国玉米已连续5年大幅增产,5年来累计增产43.2%

9、,超过同期粮食增产总量的一半。今年由于玉米种植收益高于大豆、杂粮等作物,加上国家临时收储政策托市,玉米生产形势依然较好,预计播种面积继续增加。据农业部3月中旬农情调度,今年春播玉米意向种植面积比上年增加1.3%左右。持续增产导致国内供给量明显增加,同时消费需求增长趋缓,出口量锐减,国内玉米市场呈现出供大于求的格局。 三是全球经济危机使国内玉米消费受到明显影响。受金融危机蔓延和猪肉价格持续下跌等因素影响,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内玉米消费增长明显减缓。淀粉和酒精等产品价格下滑,玉米深加工业产品销售困难,而国家临时收储政策使企业原料采购本钱居高不下,利润空间受到挤压,许多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减少了深加

10、工的玉米需求。 从饲料消费来看,我国饲料消费的近一半来自养猪业,由于生猪和仔猪价格不断下滑,许多养殖户出现亏损。需求不振成为目前市场价格低于去年同期的重要原因。 四是国际玉米价格上升影响国内市场。国际玉米价格在去年持续大幅回落后,今年受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和美国玉米播种延迟、面积预减影响振荡上行,半年以来国际市场价格累计上升15%以上。到6月份,国际玉米现货价格比去年12月上涨15.2%,期货价格上涨24.3%。国际价格上升间接支撑了国内市场走势。 三、下半年展望 一气候因素使玉米生产存在不确定性。 受降雨影响,今年东北产区玉米春播延迟35天,但土壤墒情好弥补了播种延迟带来的不利影响,玉米出苗情况

11、总体较好。6月,东北春玉米进入生长旺盛期,却遭遇持续低温阴雨寡照,日平均气温比常年低12,导致玉米生长缓慢,植株高度和苗情长势都明显不如去年同期,多数地方玉米同比少12片叶。夏玉米播种进展顺利,产区大部土壤墒情较好,苗情较好。总体来看,东北春玉米长势不容乐观,夏玉米播种出苗较为正常,今年玉米生产尚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主要取决于后期气候状况。 二玉米价格可能继续上升。 下半年国内价格走势仍将取决于政策走向。国家临时收储玉米实行顺价销售,将对后市玉米价格起到明显支撑作用。由于国家掌握了大局部商品玉米粮源,完全有能力从供给上对市场进行有效调控。按照去年1.66亿吨的产量,扣除3500多万吨的临时收储量,如果不抛售国储粮,国内消费需求缺口将到达约2000万吨,后市价格仍将有上升空间。国家陆续抛售临时收储玉米,会对市场价格走势形成抑制,因此价格上升的空间不会很大。从需求来看,淀粉、酒精等深加工产品价格正在上升,且国家已经提高了淀粉、酒精等加工品的出口退税率,深加工企业经营困难状况有望得到改观。同时,国家启动了国产冷冻猪肉的收储工作,稳定生猪市场和养殖。此外,国内经济逐步回暖有助于猪肉价格稳定,刺激养殖业对玉米的需求。这些都将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