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_第1页
自考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_第2页
自考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_第3页
自考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_第4页
自考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自考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岀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专门解释唐宋元明清之间诗、词、曲中习用的特殊语词的词典诗词曲语辞汇释的作者是A.杨树达B.A.杨树达B.张相C.朱起D.符定一2.下面几个字中的省形字是(A.项B.A.项B.狄C.D.考3.下面几个部首,可以表示房屋意义的是A.B.3.下面几个部首,可以表示房屋意义的是A.B.厂C.D.邑4.下面几组汉字,全为合体字的一组是(A.奚何来4.下面几组汉字,全为合体字的一组是(A.奚何来B.

2、戒尖舟C.出走D.即休飞古书中的专名“单于”、“可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Da n y u; Ke h anB.Chd n y u; KA.Da n y u; Ke h anD.Da n y u; Ke h anC.Cha n y u; KD.Da n y u; Ke h an下面几组汉字,全为会意字的一组是(A.森相肉B.A.森相肉B.屋前臣C.向陟D.美家库下面几组字,不属于古今字关系的一组是)B.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D.中人莫敢言,道路以目。)B.是皆秦之罪D.是以後世?)B.今陛下能得项籍之头乎?D.操蛇之神闻之,告之于帝。下面各句,有形容词用如意动的句子是(今先生俨然不远千

3、里而庭教之。B.楚左尹项伯者,素善留侯张良。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D.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下面各句,有名词用如使动的句子是()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范增数目项王。今欲并天下制海内,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下面各句,用有表示工具的名词状语的句子是天下支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横历天下,廷说诸侯之王。下面各句,“莫”为否定副词的一句是(君有急病见于面,莫多饮酒。C.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下列句中的“是”字,作判断句主语的是(其是之谓乎?也。C.是?元和四年也。下面各句,“之”是连词

4、且用于主谓之间的是(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C.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下面各句,属于判断句的是()命与仁,夫子之所罕言也。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荆文王恐其害己也,举兵伐徐,遂灭之。且事本末未易明也。下面各句,不属于被动句的是()先即制人,后即为人所制。下施万民,万民被其利。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兵破于陈涉,地夺于刘氏者,何也? TOC o 1-5 h z “干”的本义是()触犯B.战争C.冲盾牌下面各句,“济”用本义的是()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故虽有困败,而终济大业。杀黑龙以济冀州。(公子重耳)济河,围令狐,入桑泉,取臼衰。下面各句,“诛”用本义

5、的是()诛屦于徒人费,弗得。犯禁者诛,而群侠以私剑养。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相”的本义是()下面各句,“启”用本义的是A.齐桓公并国二十,启地千里A.齐桓公并国二十,启地千里C.适启其口,匕首已陷于匈矣(共叔段)将袭郑,夫人将启之D.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下面各句,“乘”用本义的是()下面各句,“乘”用本义的是()A.(田单)使老弱女子乘城A.(田单)使老弱女子乘城乘今之时,因天之助。陈文子有马十乘。陈文子有马十乘。D.其锋不可犯,而其末可乘。下面各句,没有使用共用这一修辞方式的是()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曰安

6、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今君有区区之薛,而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宫中符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这句话出自()A.论语。子路从而后B.论语。阳货欲见孔子C.论语。季氏将伐颛臾D.论语。C.论语。季氏将伐颛臾D.论语。颜渊季路侍“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此句出自“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此句出自A.左传。公孙无知之乱B.左传。子产说范宣子轻币C.左传。郑伯克段于鄢D.A.左传。公孙无知之乱B.左传。子产说范宣子轻币C.左传。郑伯克段于鄢D.左传。齐桓公伐楚“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此句出自“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此句出自

7、A.战国策。苏秦连横约从B.A.战国策。苏秦连横约从B.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国语。邵公谏厉王弭谤D.国语。邵公谏厉王弭谤D.战国策。郭隗说燕王求士下面的古注术语中,可以用于声训的是(下面各句,没用复合偏义修辞方式的有(A.先帝尝与太后不快,几到成败土功不兴,大夫不得造车马是鞭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D.多人不能无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下列工具书,主要用于解释虚词的有()A.D.多人不能无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下列工具书,主要用于解释虚词的有()A.古汉语常用字字典C.汉语大词典下列各组字,形符全相同的有()A.神视福禄B.恭慢思慕都陵阳下面各组字,含有指事字的有()A.牛相看亦B.山向伐牢字

8、目取B.辞源D.词诠C.然燕烹焉D.郎C.水文漏从D.即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岀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 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岀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 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下面各组字,全为会意字的有()A.步戒走比C.众示保监E.冠莫删析下面的形符,表示的意义与行走有关的有()A.辶C.彳B.得见新符D.徙固阿分B.行D.走E.足下面各句,用有通假字的有(A.孔

9、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齐王怪之,因不敢饮,阳醉去。行十余里,广详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腾而上胡儿马E.强自取柱,柔自取束。联诗句对句的平仄为“平平仄仄仄平平”,那么出句的平仄可以是A.仄仄平平平仄仄B.平仄平平平仄仄C.平仄仄平平仄仄D.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仄平仄上农除末,黔首是富齐王怪之,因不敢饮,阳醉去。行十余里,广详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腾而上胡儿马E.强自取柱,柔自取束。联诗句对句的平仄为“平平仄仄仄平平”,那么出句的平仄可以是A.仄仄平平平仄仄B.平仄平平平仄仄C.平仄仄平平仄仄D.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仄平仄以下工具书,专门查检古代汉语虚词的是(A

10、.词诠B.康熙字典D.经传释词经籍纂诂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三、释词题(本大题共 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词的意义。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堪:僖公之母弟夷仲年,生公孙无知,有宠于僖公,衣服礼秩如适,襄公绌之。绌: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慢:孙桓子还于新筑,不入,遂如晋乞师如:子为晋国,四邻诸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令:(二)说明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的词性和意义,如果没有实在意义,则说明其语法作用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其:/、或五十步而后止,或百步而后止。或: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相:请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

11、士。于:古之民朴以厚,今之民巧以伪。以: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3小题,共10分) TOC o 1-5 h z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有哪几种识别方法? (4分)具有什么关系的一对或一组字才是古今字?(3分)指出下列各组汉字哪些是严格意义的异体字(用标出),并说明判断其他几组不是异体字的理由及严格意义异体字必须具备的条件。(3分)修一杯野?一率?一烟雕一?帷?巍?村一御一驭五、古文翻译题(本大题共 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把下列短文中带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文。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1)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

12、人则资皮,冬则资,(2)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3)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譬如蓑笠,时雨既至, 必求之。(4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求谋臣,无乃后乎? ”勾践曰:“(5)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执其手而与之谋。(国语。越语)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译文: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译文: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译文: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求谋臣,无乃后乎?译文: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译文:六、古文标点题(本大题 1小题,共10分)给下面一段古文加上新式标点。史记平原君家楼临民家民家有者散行汲

13、平原君美人居楼上临见大笑之明日者至平原君门请曰臣闻君之 喜士士不远千里而至者以君能贵士而贱妾也臣不幸有罢癃之病而君之后宫临而笑臣臣愿得笑臣者头平原 君笑应曰诺者去平原君笑曰观此竖子乃欲以一笑之故而杀吾美人不亦甚乎终不杀居岁余宾客门下舍人稍 稍引去者过半平原君怪之曰胜所以待诸君者未尝敢失礼而去者何多也门下一人前对曰以君之不杀笑者以 君为爱色而贱士士即去耳于是平原君乃斩笑者美人头自造门进者因谢焉其后门下乃复稍稍来(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七、古文阅读题(本大题共 15小题,共20分)阅读下面一段古文,解答文后提岀的问题。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王笑而不

14、言。 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 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曰:“否,吾不为是也。”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 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王曰:“若是其甚与? ”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 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曰:“可得闻与? ”曰:“邹人 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曰:“楚人胜。”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 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

15、今王发政 施仁,使天下仁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岀于王之途, 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于王,其如是,孰能御之?”(孟子。梁惠王上)朝秦楚,莅中国莅:殆有甚焉殆:欲辟土地辟:(二)指岀各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用法和意义:(2分)朝秦楚,莅中国朝: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服:5 分)5 分)轻不足于体与采色不足视于目与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盖亦反其本矣皆欲赴于王(四)把下面几个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译文: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译文: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译文: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译文:

16、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仁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译文:参考答案、单项选择题1.B2.D3.A、单项选择题1.B2.D3.A4.C5.C11.A12.B13.C14.A15.B16.D21.A22.D23.A24.C25.B26.B、多项选择题31.AE32.ABCDE33.ABCDE34.ABCDE三、释词题(一)36.堪:受得住、经得起39.女口:到,去(二)41.其:副词,大概43.相:副词,他们以:连词,又6.D7.B8.A9.C10.C17.D18.D19.C20.B27.C28.D29.B30.A35.ACD37.绌:贬低40.令:美,善38. 慢曼:怠慢42.或:代词,有的人44.于:介词,

17、给四、简答题形容词用如动词的识别方法有如下几种:名词前边的形容词,如果不是修饰语,那么这个形容 词就用如动词;辅助性代词“所”后的形容词用如动词;代词“之”、“我”等后面的形容词用如动词; 助动词后边的形容词用如动词。一对或一组字之间具有以下几种关系时,它们之间是古今字:一是从造字时间上来看,二者要 有早有晚;二是从意义范围上来看,二者要有大有小;三是从意义上来看,二者要在某一意义上相同。如“反”和“返”,“反”造得早,意义范围大:“返”造得晚,意义范围小。同时二者在“回来”这个意 义上相同,所以二者是古今字的关系。修一杯野?率? 烟雕一?帷鳌?饔巍?村御一驭严格意义的异体字必须音义全同,在任

18、何语境下都可以通用。在古书中通用范围虽很广,但仍有一些义项不通用,或本义不同,都不是异体字。如修一,? 率,雕一?巍?,御一驭等。五、古文翻译题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译文:有能帮助我岀谋划策让吴军撤退的人,我跟他共同主持越国的政事。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译文:天旱时就准备舟船,下大雨时就准备马车,以便等待缺乏的时候。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译文:即使没有各方面的忧患,但谋臣和勇猛的武士,不可不豢养和挑选啊。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求谋臣,无乃后乎?译文:现在您已经栖身于会稽山上,这样以后才找谋臣,恐怕晚了吧?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译文:假如能够听到大夫您的话,有什么晚呢?六、古文标点题平原君家楼临民家。民家有者,散行汲。平原君美人居楼上,临见大笑之。明日,者至平原君 门,请曰:“臣闻君之喜士,士不远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