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阳江市高中名校2023学年高三一诊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广东省阳江市高中名校2023学年高三一诊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广东省阳江市高中名校2023学年高三一诊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广东省阳江市高中名校2023学年高三一诊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广东省阳江市高中名校2023学年高三一诊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3学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某DNA分子片段中共含有3000个碱基,其中腺嘌呤占35%。现将该DNA分子片段用15N同位素标记过的四种游离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复制3次,将全部复制产物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得到图甲结果;如果将全部复制产物加入解旋酶处理

2、后再离心,则得到图乙结果。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X层与Y层中DNA分子质量比大于1:3BY层中含15N标记的鸟嘌呤有3600个C第二次复制结束时,含14N 的DNA分子占1/2DW层与Z层的核苷酸数之比是412油菜素内酯(BL)是植物体内一种重要的激素,研究人员做的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开始时,B组主根长度大于A组主根长度B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浓度,因变量是主根长度C该实验说明生长素对主根伸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DBL 对主根的伸长有抑制作用,且随生长素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增强3促红细胞生成素(ESF)既能刺激骨髓造血组织,使红细胞数增加,改善缺氧,又能抑制肝脏

3、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ESF原)的生成。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血浆是红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B红细胞具有接收ESF的受体蛋白,从而改善缺氧CESF抑制肝脏中的ESF原的生成属于正反馈调节D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在细胞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4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体温、尿液浓度相对稳定均属于内环境的稳态B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一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C稳态是指内环境中化学物质含量没有增加或减少D饮水少,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5锥栗是我国南方特有经济林树种之一,冬季修剪枝条对其增产有效。科学家开展了修剪强度对锥栗叶片生理特性的研究,结果如下:单叶面积/cm2叶片厚度/m

4、m相对叶绿素含量最大光合速率molm-2S-1处理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对照61.6069.6575.680.420.400.3945.350.651.99.40轻修剪66.7372.0873.620.430.410.3945.349.952.210.34中修剪72.9276.8478.580.430.430.4149.253.256.212.03重修剪70.5575.2381.540.450.430.4248.152.153.911.05注:“上”指距地面 3 米以上;“中”指距地面 1.53 米;“下”指距地面 1.5 米以内。叙述错误的是( )A上层叶片通过降低厚度和叶绿素含量以保护细胞结构

5、免受强光破坏B下层叶片通过增大单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提高弱光条件下的光合速率C应选取多株生长旺盛且长势基本相同的植株,修剪时需注意枝条的合理分布D推测中修剪对锥栗增产最为有效6最新自然载文:科研人员从一种溶杆菌属的细菌中提取一种新型抗生素(Lysocin E),它能对抗常见抗生素无法对付的超级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超级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药性变异来源于突变或基因重组B按照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超级细菌形成的实质是:自然选择使耐药性变异定向积累的结果C“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这一超级细菌的形成意味着该种群一定发生了进化D施用新型抗生素(Lysoc

6、in E)会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消亡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下图1表示研究人员为筛选纤维素酶高产菌株进行的相关实验流程,其中透明圈是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消耗特定营养物质形成的。图2、图3是研究纤维素酶的最适温度和热稳定性的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中,选择蘑菇培养基质作为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来源,这是因为_。(2)筛选用的培养基应以纤维素作为_,并在配制培养基时加入琼脂作为_。筛选时应选择D/d较大的菌株,因为这一指标值越大说明_越强。(3)研究纤维素酶的热稳定性时,首先将纤维素酶液置于3565的不同温度条件下保温2h,再取上述温度处理的和未经保温处理的纤维素酶液,

7、在_条件下测定纤维素酶的催化速率,计算_。(4)生产中使用该纤维素酶时,最好将温度控制在40左右,原因是_。8(10分)为提高粮食产量,科研工作者以作物甲为材料,探索采用生物工程技术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途径。(1)图 1 是叶肉细胞中部分碳代谢过程 _的模式图。其中环形代谢途径表示的是光合作用中的反应。(2)如图 1 所示,在光合作用中 R 酶催化 C5 与 CO2 形成 2 分子 3-磷酸甘油酸。在某些条件下,R 酶还可以催化 C5 和 O2 反应生成 1 分子 C3 和 1 分子 2-磷酸乙醇酸,后者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转换为_后通过膜上的载体(T)离开叶绿体。再经过代谢途径最终将 2 分子乙醇

8、酸转换为 1 分子甘油酸,并释放 1 分子 CO2。(3)为了减少叶绿体内碳的丢失,研究人员利用转基因技术将编码某种藻类 C 酶(乙醇酸脱氢酶)的基因和某种植物的 M 酶(苹果酸合成酶)基因转入作物甲,与原有的代谢途径相连,人为地在叶绿体中建立一个新的乙醇酸代谢途径(图 2 中的途径)。将 C 酶和 M 酶的编码基因转入作物甲,能够实现的目的是:利用途径,通过 _ ,降低叶绿体基质中该物质的含量,减少其对叶绿体的毒害作用。转基因操作后,途径能够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原因是_。(4)在图 2 所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人提出“通过敲除 T 蛋白基因来进一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设想。你认为该设想是否可行

9、并阐述理由_。9(10分)猕猴桃酒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和大量的多酚,可以起到抑制脂肪在人体中堆积的作用。猕猴桃醋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是一种上佳的调味品。制作猕猴桃酒和醋的步骤如下:第一步:选用猕猴桃作原料,用清水冲洗去杂质,在破碎机内破碎成浆状,并向其中加入1113%的果胶酶,在51-61的温度下保持1小时。第二步:在果浆中加入5%的酵母糖液(含糖25%),搅拌混合,进行前发酵,时间约56天。第三步:当发酵中果浆的残糖降至1%时,进行压榨分离,浆汁液转入后发酵。添加一定量的砂糖,经3151天后,进行分离。第四步:在猕猴桃酒液中加入211%的醋酸菌菌种,发酵21天左右即醋酸发酵结束。回答下列

10、问题。(1)从细胞结构角度分析,酵母菌与醋酸菌的主要区别是_;从代谢的角度分析,酵母菌与醋酸菌的主要区别是_。(2)向果浆中加入1113%的果胶酶的目的是_。(3)猕猴桃酒发酵的过程中装置先通氧后密封,通氧的目的是_,密封的目的是_。(4)若在猕猴桃酒液中添加适量葡萄糖,则醋酸菌将猕猴桃酒液中乙醇间接转化成乙酸的速率_(填“上升”“不变”或“下降”)。10(10分)胚胎工程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包含的技术内容也很丰富,请回答以下问题:(1)胚胎移植过程中,首先应对所选的供体、受体使用_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冲卵后的胚胎通常应发育到_阶段才能进行胚胎移植,胚胎移植实质上是早期胚胎在相同生理环境条件下_。

11、(2)对囊胚阶段的胚胎进行分割时,要注意将其中的_均等分割,对囊胚做DNA分析鉴定性别时通常在 _部分取样。(3)哺乳动物的胚胎干细胞是由_中分离出来的一类细胞,这类细胞在饲养层细胞上培养时,能够维持_状态,为科学研究提供良好素材。11(15分)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在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中应用也很多。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传统做米酒的操作中没有进行严格的灭菌处理,但米酒井没有被杂菌污染而腐败,原因是在_环境条件下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因无法适应而受抑制:米酒开封后一段时间会变酸,可能的原因是_。(2)利用酵母菌做出的米酒是做腐乳时卤汤配制所需原料。卤汤中酒的

12、含量应控制在12%左右,因为酒含量过高会导致_,酒含量过低会导致_。(3)土壤是酵母菌的大本营,人们想从土壤中分离得到纯净的酵母菌,操作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止_。如果还需要统计土壤中酵母菌的含量,应该采用的接种方法是_。(4)科学研究发现酵母菌R能合成胡萝卜素。若要从酵母菌R中萃取出胡萝卜素,可以用石油醚作萃取剂,理由是_(需答出三点理由 )。萃取胡萝卜素时的温度不能太高,否则会导致_ 。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C【答案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DNA分子中含有3000个碱基,腺嘌呤占35%,则A=T=1050个

13、,G=C=450个;DNA分子以15N同位素标记的游离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复制3次,得8个DNA分子,其中2个含有14N和15N,6个只含15N。由于DNA分子为双链结构,所以加入解旋酶再离心,共得到2个含有14N的DNA单链,14个含有15N的DNA单链。【题目详解】A、据分析可知,X层为2个含有14N和15N的DNA分子,Y层为6个只含15N的DNA分子,因此X层与Y层中DNA分子质量比小于1:3,A错误;B、Y层为6个只含15N的DNA分子,一个DNA分子含有鸟嘌呤450个,则Y层中含15N标记的鸟嘌呤共有4506=2700个,B错误;C、DNA是半保留复制,第二次复制结束,得到的4个DNA

14、分子中2个含有14N,因此含14N 的DNA分子占1/2,C正确;D、W层有14条核苷酸链,Z层有2条核苷酸链,W层与Z层的核苷酸数之比是71,D错误。故选C。2、C【答案解析】据图分析,该实验有两个自变量,即是否BL浓度、生长素浓度,因变量是主根的长度。没有BL处理的A组,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加,主根长度先增加后降低并最终低于起点;而有BL处理的B组,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加,主根长度先减小后增加并最终高于起点,但是B组的主根长度始终小于A组。【题目详解】A、据图分析可知,实验开始时,生长素浓度为0,此时B 组主根长度小于 A 组主根长度,A错误;B、该实验的自变量是LB浓度和生长素浓度,因变量是

15、主根长度,B错误;C、A组实验没有LB处理,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加,主根长度先增加后降低并最终低于起点,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C正确;D、B组曲线始终低于A组,说明BL对主根的伸长有抑制作用,B组曲线先降低后增加,说明随生长素浓度增加,BL对主根伸长的抑制作用先增强后减弱,D错误。故选C。【答案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生长素的作用及其两重性,能够根据图形找出实验的两个自变量,通过两条曲线的高度判断LB对主根的伸长的作用类型,根据曲线的走势判断LB对主根的伸长抑制作用的强弱。3、A【答案解析】血液是流动在人的血管和心脏中的一种红色不透明的粘稠液体,血液由血

16、浆和血细胞组成。多细胞动物绝大多数细胞并不能直接与外部环境接触,他们周围的环境就是动物体内细胞外面的液体,叫做细胞外液,也称为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细胞通过细胞膜直接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同时组织液又通过毛细血管壁与血浆进行物质交换。血浆在全身血管中不断流动,再通过胃肠、肾、肺、皮肤等器官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题目详解】A、红细胞生活在血浆中,通过红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交换,A正确;B、根据题意分析,促红细胞生成素(ESF)作用的靶细胞是骨髓造血干细胞,说明造血干细胞上有该信号分子的受体,而不是红细胞有其受体蛋白,B错误;C、促红细胞生成素一方面刺激骨髓造血组织,使周围血液中红细胞数

17、增加,另一方面又反馈性的抑制肝脏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的生成,所以促红细胞生成素抑制肝脏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的生成这种反馈属于负反馈调节,这种机制保证生物体内物质含量的稳定,不会造成浪费,C错误;D、B细胞成熟的场所在骨髓,在体液免疫中发挥重要的作用,D错误。故选A。4、B【答案解析】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凡是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物质都可以看做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只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不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题目详解】A、尿液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故其稳定不属于内环境稳态,A错误;B、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其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不能维持平衡,则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B

18、正确;C、稳态是指内环境中化学物质含量保持相对稳定,而非绝对不变,C错误;D、饮水少,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属于水盐平衡的调节,是内环境稳态实现的调节机制,D错误。故选B。【答案点睛】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均可影响内环境的稳态,当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调节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稳态会遭到破坏。5、A【答案解析】分析题中表格:与对照组相比,随着修剪程度的加重,叶面积逐渐增加,叶片厚度逐渐增加;在三种修剪中,中修剪的叶绿素相对含量最多,最大光合速率最大;

19、单独分析每组,下部分叶片面积最大,相对叶绿素含量最多,上部叶片厚度最厚。【题目详解】A、上层叶片受到阳光的直接照射,光照强,实验结果显示上层叶片厚度较大,厚度没有降低,A错误;B、下层叶片由于被上层遮挡处于阳光相对较弱的条件下,下层叶片单叶面积较大,受光面积较大,相对叶绿素含量较高,更有效地吸收和利用光照,B正确;C、本实验中,实验材料为无关变量,为保证单一变量,需选择多株生长旺盛且长势基本相同的植株,修剪时需注意枝条的合理分布,C 正确;D、中修剪的最大光合速率较其它修剪强度大,推测中修剪对锥栗增产最为有效,D 正确。故选A。6、C【答案解析】生物的变异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遗传变异,可遗传变异

20、的来源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畸变,狭义的基因重组包含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广义的基因重组包含转基因技术。可遗传变异是进化的原材料,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变异具有不定向性,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是适应进化的唯一因素。【题目详解】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药性变异来源于基因突变,A错误;B、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选择了耐药性的细菌,B错误;C、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这一超级细菌的形成,伴随着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意味着该种群发生了进化,C正确;D、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中存在着抗新型抗生素的个体差异,使用新型抗生素,不会使耐甲氧西林金

21、黄色葡萄球菌种群灭绝,D错误。故选C。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蘑菇培养基质中富含纤维素,会聚集较多的纤维素分解菌 唯一碳源 凝固剂 单体菌体产生的纤维素酶活性 50 酶活性残留率 该温度下,纤维素酶的热稳定性高,作用时间持久,且酶活性相对较高 【答案解析】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1)实验原理:土壤中存在着大量纤维素分解酶,包括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等,它们可以产生纤维素酶。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可以把纤维素分解为纤维二糖,进一步分解为葡萄糖使微生物加以利用,故在用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纤维素分解菌能够很好地生长,其他微生物则不能生长。在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可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

22、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分解后,红色复合物不能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从而可筛选纤维素分解菌。(2)实验过程:土壤取样:采集土样时,应选择富含纤维素的环境;梯度稀释:用选择培养基培养,以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涂布平板:将样品涂布于含刚果红的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固体培养基上;挑选产生中心透明圈的菌落:产生纤维素酶的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从产生明显的透明圈的菌落上挑取部分细菌,并接种到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基上,在3037条件下培养,可获得较纯的菌种。【题目详解】(1)由于蘑菇培养基质中富含纤维素,会聚集较多的纤维素分解菌,故选择蘑菇培养基质作为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来源。(2)

23、筛选用的培养基应以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并在配制培养基时加入琼脂作为凝固剂;应筛选时应选择透明圈较大的菌株,因为这一指标值越大说明单个菌体产生的纤维素酶的活性越强。(3)研究纤维素酶的热稳定性时,首先将纤维素酶液置于3565的不同温度条件下保温2h,再取上述不同温度处理的纤维素酶液和未经保温处理的纤维素酶液,并在50下测定纤维素酶的催化速率;计算酶活性残留率。(4)由图可知:由于40时,纤维素酶的热稳定性高,作用时间持久,且酶活性相对较高,故生产中使用该纤维素酶时,最好将温度控制在40左右。【答案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主要考查微生物分离及培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

24、联系的能力。8、碳(暗) 乙醇酸 将乙醇酸转换为苹果酸 由于途径提高了苹果酸的含量,使叶绿体基质内CO2的浓度增加,直接增加了碳(暗)反应的反应(底)物 该设想可行。理由是:叶绿体膜上的载体 T 仍有可能输出部分乙醇酸,造成叶绿体中碳的丢失。找到并敲除载体 T 的基因,即可减少这一部分碳的丢失,进一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答案解析】1.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联系见下表:项目光反应碳反应(暗反应)实质光能化学能,释放O2同化CO2形成(CH2O)(酶促反应)时间短促,以微秒计较缓慢条件需色素、光、ADP、和酶不需色素和光,需多种酶场所在叶绿体内囊状结构薄膜上进行

25、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物质转化2H2O4H+O2(在光和叶绿体中的色素的催化下) ADP+Pi+能量ATP(在酶的催化下)CO2+C52C3(在酶的催化下)C3+【H】(CH2O)+C5(在ATP供能和酶的催化下)能量转化叶绿素把光能先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并储存在ATP中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化变为糖类等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2.根据题意和图示可知,如图1叶绿体中所示的环形反应的生理过程为卡尔文循环,该循环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在光合作用中R酶催化C5与CO2 形成2分子3-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转化成C3,然后C3接受来自光反应产生的NADPH的还原剂氢以及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有机物和C

26、5。除外在某些条件下,R酶还可以催化C5和O2反应生成1分子C3和1分子 2-磷酸乙醇酸,后者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转换为乙醇酸后通过膜上的载体(T)离开叶绿体。再经过代谢途径最终将2分子乙醇酸转换为1分子甘油酸,并释放1分子 CO2。结合题意分析图2可知,通过转基因技术人为地在叶绿体中建立一个新的乙醇酸代谢途径,即将乙醇酸通过C酶和M酶的催化作用转化为苹果酸的途径,由于途径提高了苹果酸的含量,苹果酸通过代谢途径,使叶绿体基质内CO2的浓度增加,有利于提高光合速率。【题目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图1是叶肉细胞中部分碳代谢过程表示暗反应的过程图。(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图1中在某些条件下,R酶还

27、可以催化C5和O2反应生成1分子 C3和1分子2-磷酸乙醇酸,后者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转换为乙醇酸后通过膜上的载体(T)离开叶绿体。(3)根据以上对图2的分析可知,通过转基因技术将C酶和M酶的编码基因转入作物甲,增加了途径,通过该途径将乙醇酸转换为苹果酸,降低叶绿体基质中乙醇酸的含量,减少其对叶绿体的毒害作用。转基因操作后,通过途径提高了叶绿体中苹果酸的含量,然后苹果酸经过途径代谢产生了CO2,从而使叶绿体基质内CO2的浓度增加,提高暗反应所需的底物浓度,有利于提高光合速率。(4)根据题意和识图分析可知,T蛋白是膜上的将乙醇酸运出叶绿体的载体,乙醇酸运出叶绿体造成叶绿体中碳的丢失。因此找到并敲除载

28、体 T 的基因,即可减少这一部分碳的丢失,进一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所以“通过敲除 T 蛋白基因来进一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设想是可行的。【答案点睛】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特别是掌握光合作用中暗反应的过程以及物质变化。能够正确识图分析图1和图2中的代谢途径以及与光合作用之间的关系,结合图示获取有效信息,结合光合作用的知识点解决问题,这是该题考查的重点。9、酵母菌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醋酸菌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型,醋酸菌属于需氧型 分解果肉中的果胶,使发酵液澄清,提高果肉利用率 促进酵母菌的有氧呼吸,增加酵母菌的数量 创造无氧环境,以便于酵母

29、菌的无氧发酵产生酒精 下降 【答案解析】1、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21左右,罪与酵母菌繁殖酒精发酵时,一般在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225,在葡萄酒自然发酵过程当中,其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酵母菌。2、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在变酸的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就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成的。实验表明,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特别敏感,当进行深层发酵时,即使只是短时间中断通人氧气,也会引起醋酸菌死亡。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

30、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135C。【题目详解】(1)酵母菌是真核、兼性厌氧生物,醋酸菌是原核、需氧型生物,故从细胞结构角度分析,酵母菌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醋酸菌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从代谢的角度分析,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型,醋酸菌属于需氧型。(2)果胶酶能分解果肉中的果胶,使发酵液澄清,提高果肉利用率,因此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需要向果浆中加入1113%的果胶酶。(3)在猕猴桃酒发酵的过程中需要对装置先通氧后密封,通氧的目的是促进酵母菌的有氧呼吸,让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快速繁殖,从而增加酵母菌的数量,通过密封创造无

31、氧环境,以便于酵母菌的无氧发酵产生酒精。(4)由分析可知,当向猕猴桃酒液中添加适量葡萄糖,此时醋酸菌会直接将葡萄糖分解成醋酸,同时醋酸菌对猕猴桃酒液中乙醇的利用率会下降,即利用酒精间接转化成乙酸的速率下降。【答案点睛】熟知酵母菌和醋酸菌的生理特性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掌握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的操作要点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10、孕激素等 桑椹胚或囊胚 空间位置的转移 内细胞团 滋养层 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 不分化 【答案解析】1、体外受精主要包括:卵母细胞的采集和培养、精子的采集和获能、受精。(1)卵母细胞的采集和培养:主要方法是用促性腺激素处理,使其超数排卵,然后,从输卵管中冲取卵子。第二种方法是从

32、已屠宰母畜的卵巢中采集卵母细胞或直接从活体动物的卵巢中吸取卵母细胞。(2)精子的采集和获能:收集精子的方法:假阴道法、手握法和电刺激法。对精子进行获能处理:包括培养法和化学诱导法。(3)受精:在获能溶液或专用的受精溶液中完成受精过程。2、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对供、受体的选择和处理(选择遗传特性和生产性能优秀的供体,有健康的体质和正常繁殖能力的受体。用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用促性腺激素对供体母牛做超数排卵处理);配种或人工授精;对胚胎的收集、检查、培养或保存(对胚胎进行质量检查,此时的胚胎应发育到桑椹胚或囊胚阶段);对胚胎进行移植;移植后的检查。【题目详解】(1)胚胎移植过程中,首先应对所选的供体、受体使用孕激素等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