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品种论述酸枣仁与广枣_第1页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酸枣仁与广枣_第2页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酸枣仁与广枣_第3页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酸枣仁与广枣_第4页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酸枣仁与广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常用中药品种阐述之酸枣仁与广枣酸枣仁为鼠李科植物酸枣ZiziphusjujubaMill.var.spinosa(Bunge)HuexH.F.Chou的干燥成熟种子。别名:枣仁、山枣仁、山酸枣、刺酸枣、野枣仁、野枣核。原植物酸枣散布于辽宁、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湖北、四川。本品药材性状:呈扁圆形或扁椭圆形,长59mm,宽57mm,厚约3mm。表面紫红色或紫褐色,光滑有光彩,有的有裂纹。有的两面均呈圆隆状崛起;有的一面较平展,中间有1条隆起的纵线纹;另一面稍崛起。一端凹陷,可见线形种脐;另端有渺小崛起的合点。种皮较脆,胚乳白色,子叶2,浅黄色,富油性。气微,味淡

2、。本品尝甘、酸,性平;归肝、胆、心经。功能:养心补肝,宁心安神,敛汗,生津。中医临床用于虚烦不眠,惊悸多梦,体虚多汗,津伤口渴。现代药理研究表示:本品有冷静催眠,镇痛,抗惊厥,降体温,降血脂,降血压,强心,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抗心律失态,抗心肌缺血,抗缺氧,抗脂质过氧化,克制血小板齐集,免疫加强作用,对缺血性脑损害有保护作用,对小鼠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物含量有影响,对微循环、对烧伤有影响。其余药用部位:(1)酸枣根皮:用于便血,烧、烫伤,高血压,遗精,白带,头晕头痛;(2)棘叶:为酸枣的叶,用于胫臁疮,捣敷之,亦可晒研,麻油调敷,并拥有麻醉作用;(3)棘针:为酸枣的棘刺,用于痈肿有脓,

3、亲信痛,尿血,喉痹;(4)棘刺花:为酸枣的花,主金疮内漏,明目。广枣:为漆树科植物南酸枣Choerospondiasaxillaris(Roxb.)BurttetHill的干燥成熟果实。浆果呈椭圆形或近卵形,长23cm,宽1.42cm,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稍有光彩,具不规则的皱褶基部有果梗痕,果肉薄,棕褐色,质硬而脆,核近卵形,长约1.3cm,黄棕色,坚硬,近先端有5(偶有4或6)个明显的眼点,断面5室,每室各有种子1枚,种子狭长,先端有45个孔眼,长约11.2cm,棕色;种仁黄白色,富含油质;气无,味酸。散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果实(广枣

4、)为蒙医和藏医惯用药材,味甘、酸,性平,功能行气活血,养心,安神;中医临床用于气滞血瘀,胸痹作痛,心悸气短,心神不安。鲜果实、果核(南酸枣)消食滞,清热毒,解酒,收敛,杀虫,湖北、广东、广西、云南称山枣;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称酸枣。酸枣仁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谓“味酸,平。主亲信寒热,邪结气聚,四肢酸疼,湿痹。久服安五脏,轻身延年。”本草图经曰:“酸枣,生河东川泽,今近京及西北州郡皆有之,野生多在坡坂及城垒间。似枣木而皮细,其木心赤色,茎、叶俱青,花似枣花。八月结实,紫红色,似枣而圆小味酸。当月采实,取核中仁,阴干,四十天成。尔雅辨枣之种类曰:实小而酸,曰樲枣。孟子曰

5、:养其樲枣。赵歧注:所谓酸枣是也。一说惟酸枣县出者为真,其木高数丈,径围一、二尺,木理极细,坚并且重,邑人用为车轴及匕箸。其皮亦细,文似蛇鳞。其核仁稍长而色赤如丹,亦不易得。今市之货者,皆棘实耳,用之尤宜详辨也。本经主烦心不得眠。今医家两用之,睡多生使,不得睡炒熟。生熟便尔顿异。”酸枣仁含脂肪油(约32%)、挥发油、粘液质、糖分等。含生物碱:酸枣仁碱A、B、D、E、F、G1、G2、Ia、Ib、K,此中碱A为欧鼠李叶碱,碱E为荷叶碱,碱Ia为原荷叶碱,碱Ib为甲异紫堇定,碱K为右旋的衡州乌药碱,还有N-甲基巴婆碱、酸枣碱、5-羟基-6-甲氧基去甲阿朴啡、安木非宾碱D。还有三萜类、黄酮类、枣酸、蛋

6、白质、谷甾醇、苦味质、有机酸、氨基酸以及维生素C、枣仁皂苷(jujuboside)A,B,B1等。李兰芳等在脂肪油中检出的占总量88.142%的24个化合物中,9-十八烷烯酸甲酯(油酸甲酯)含量最高,为40.024%;其次为9,12-十八碳二烯酸甲酯(亚油酸甲酯)含量为28.440%;最低为十六烷酸甲酯,含量为7.236%;这3个组分的含量即为75.700%。酸枣仁的石油醚提取物中,绝大多数成分为脂肪酸,不单含有饱和脂肪酸,并且还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还有其余种类的化合物如2,4-癸二烯醇-1。王身艳等从酸枣仁提取物中分别出8个化合物,此中两个生物碱:lysicamimine和juzirine;3

7、此中性皂苷:酸枣仁皂苷A、皂苷B和皂苷;阿魏酸;两个黄酮spinosin和zivulgarin。白焱晶等从中分别判定出酸枣仁皂苷E、白桦酯酸、硬脂酸、蔗糖和肌苷等。皂苷A、B主要存在于子叶中,而种皮和胚乳中含量甚微。东北产酸枣仁与云南产均含有冷静催眠作用的酸枣仁皂苷及黄酮皂苷。本品还含有多种人体一定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碱金属和碱土金属:NH+4、Na+、K+、Mg2+、Ca2+。还有环磷酸腺苷、环磷酸鸟苷及磷脂、当药黄素、6-阿魏酰spinosin、6-芥子酰spinosin、6-P-香豆酰spinosin、2-O-葡萄糖基异当药黄素、vicenin-2、芥菜素6-c-(6-O-P-羟基苯甲酰

8、基)-吡喃葡萄糖基(12)、-D-吡喃葡萄糖基。含有拥有催眠作用的菠菜素及其衍生物。酸枣根的提取液中,水溶性部分含宏量元素,以Sr、Zn多,不溶性部分含大批的Fe。酸枣肉含多糖,多种微量元素及维生素。李玉娟等报导,不一样产地的酸枣仁中,酸枣仁皂苷A的含量存在必定的差异,可能与不一样生长条件相关。同一产地酸枣仁的生品和炒品酸枣仁皂苷A的含量差异不显然,说明在炒制过程中酸枣仁皂苷A含量几乎没有发生变化。枣仁的用法向来有生用或熟用的习惯,以为生、熟枣仁作用不一样。本草有“睡多生使,不得睡炒熟”的记录,向来沿用到现在。证类本草对生、炒枣仁作用不一样拥有异议。提出能否“以煮汤为熟乎?”,思疑生枣仁的醒脾

9、作用。后代临床实践以为生、炒枣仁均有较好的镇静催眠作用,功能不会相反,皆可治疗失眠症,生、炒枣仁对神经衰弱均有效。动物实验结果表示生、炒枣仁皆有显然冷静催眠作用,二者并没有差异。有人以为枣仁久炒油枯,失掉冷静效劳,生枣仁对大鼠无喜悦作用。建议枣仁生用。但是,现在枣仁炮制仍有生枣仁、炒枣仁、焦枣仁之分,临床上有生用、炒用或生、炒参半混淆使用之别。以为枣仁既可生用,又可熟用,应视临床需要而定,不可以机械地判定只好生用,或只好熟用。现代研究表示,酸枣仁、叶、肉、根均拥有不一样程度的中枢克制作用。酸枣仁在临床上常用,多用作安神药,含有多种活性成分。目前以为,酸枣仁皂苷和黄酮可能为中枢克制作用的有效部位

10、。酸枣叶、肉、根在民间多用。酸枣在我国散布宽泛,药材储藏量大,但枣仁采收、加工较烦杂,且药材量少,若加大对其叶、肉、根的研究、开发,可能会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酸枣的同属植物及易混品:(1)枣:别名枣子、枣树、刺枣、红枣树、枣子树;果实(大枣)椭圆形或球形,长23.5cm,直径1.52.5cm,表面暗红色,略带光彩,有不规则皱纹,基部凹陷,有短果柄,外果皮薄,中果皮棕黄色或淡褐色,肉质柔嫩,富糖性而油润,果核纺锤形,两头锐尖,质坚硬,气微香,味甜,种子长椭圆形,个大,等于酸枣仁的1.52倍,表面褐色,光彩明显,纵纹许多;分布于全国各地,果实(大枣)用于血虚气弱,脾胃衰弱,泄泻;根用于关

11、节酸痛,胃痛,吐血,血崩,月经不调,风疹,丹毒,瘾疹;树皮用于痢疾,泄泻,崩漏,咳嗽,刀伤出血;叶用于小儿外感发热,疮疖;果核用于臁疮,走马牙疳;(2)无刺枣:别名大枣、大甜枣。散布于华东及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新疆、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形态、功能同枣;(3)印度枣:别名滇枣、弯叶枣、褐果枣,散布于广西、贵州、云南、西藏;(4)滇刺:别名缅枣、酸枣,干燥成熟种子扁圆形,长58mm,宽46mm,厚13mm,一面隆起,另一面较平展,中间无纵线纹隆起,表面棕黄色或棕色,光滑有光彩,无裂纹,或少量有裂纹,质坚硬,破开种皮后有白色种仁1枚,富油性,气微,味淡微酸;散布

12、于广东、海南、广西、四川、云南,福建、台湾有种植,种子(理枣仁)为云南惯用品种,其余地域不用,不行作酸枣仁药用;(5)缅甸枣仁:其植物根源较复杂,主要为滇刺枣作砧木与滇枣作接穗嫁接后之果实的种子;核果球形或长椭圆形,长2.54cm,味甜,干燥种子类圆形,宽46mm,厚12mm,长58mm,表面红棕色至淡棕色,有光彩,一端有小凹陷(为种脐),另一端有一小突点(为合点),二者之间的线状种脊不很显然,其种皮内有半透明胚乳,子叶呈淡黄色,少油性,显得微薄,气微,味微甘;散布于云南;(6)枳椇:别名,拐枣、南枳椇,散布于中南及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四川、贵州、云南;种子(枳椇子)用于

13、醉酒,烦热,口渴,呕吐,二便不利;(7)俅江枳椇:散布于云南,西藏;(8)北枳椇:别名枳枣、酸枣、北拐枣;干燥种子扁平圆形,反面稍隆起,腹面较平,直径35mm,厚约2mm,表面棕黑色或红褐色,圆滑光明,基部有椭圆形点状的脐,顶端有微凹的合点,腹面有1条纵行而隆起的种脊,两面对称,平展,中央无纵线纹,种皮厚约1mm,坚硬难碎,胚乳乳白色,油质,其内包围有2片肥厚的子叶,淡黄色至草绿色,气轻微,味苦涩;散布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四川;(9)光叶毛果枳椇:散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浙江称其为毛枳椇,种子在浙江作枳椇子入药;(10)紫荆(豆科):种子呈扁椭圆形或扁卵圆形,长45mm,宽3.54mm,厚约2mm,表面棕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