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专心-专注-专业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汕头市卫生学校 汕头职工医学专科学校医学讲 义课程:正常人体学基础教师:林瑜班级:中专护理时间:第一学期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正常人体学的定义和范围人体学:解剖学(结构)、生理(功能、作用)、生化、组胚 (解释各科的主要方向、内容)学习方法:整体第二节 人体学的组成一、人体的组成(一)人体的组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画图把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串联)1、细胞:构成人体形态和功能的基本单位。2、组织: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近的细胞和细胞间质构成一个细胞群体。上皮组
2、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3、器官:不同的组织构成具有一定形态、能完成一定功能的结构。4、系统:能共同完成某一方面功能的器官。运动、呼吸、消化、脉管、泌尿、生殖、神经、内分泌和感觉器等九大系统。(二)人体的分部:分头、颈、躯干和四肢。头:面(从下颌骨发际);顶、枕2、颈:前颈(胸锁乳突肌-胸骨上缘-下颌)、后-项。3、躯干:前-胸、腹、盆部和会阴;后-背、腰。4、四肢:上肢-肩、臂、前臂和手;下肢-臀、股、小腿和足。二、解剖学姿势及方位术语(一)解剖学姿势:直立、两眼平视、上肢下垂、掌心向前、下肢并拢,足尖向前。 (仰卧、俯卧、侧卧等各种姿势)(二)常用术语:理解1、方位: (举例不同姿
3、势下,方位的判别)上和下:近头为上,近足为下。四肢用近、远侧(距离末端为远,距离躯干为近)。前和后:近胸腹为前,近腰为后。内和外(器官):近腔为内,远腔为外。内侧和外侧:近正中矢状面为内侧,反之为外侧。浅和深:近皮肤或器官表面为浅,反之为深。2、轴:矢状轴:前后方向的轴,与垂直轴和冠状轴呈直角相交。冠状轴:左右方向的水平轴,与垂直轴和矢状轴呈直角相交。垂直轴:上下方向的轴,与矢状轴和冠状轴呈直角相交。3、面矢状面:沿前后方向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的切面。冠状面(额状面):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的切面。水平面(横切面):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分的切面。第三节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和兴奋性一、生命
4、基本物质(一)概述:三大营养物质:糖、脂、蛋白质(最基本)(二)蛋白质的化学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2、蛋白质的分子结构:氨基酸之间以肽键相连形成多肽链(1)一级结构: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2)空间结构:二级、三级、四级结构(3)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空间结构决定功能,而空间结构由一级结构决定。(4)蛋白质的分类:单纯蛋白质和结合蛋白质(单纯蛋白质+辅助因子)3、蛋白质变性:蛋白质在物理和化学因素的作用下,空间结构破坏,从而引起其理化性质改变和生物活性丧失。(1)可逆:血红蛋白和氧气的结合和分离。口服牛奶和生蛋清减缓重金属离子的吸收;(2)不可逆:煮蛋。高温高压、酒精、紫外线消毒杀菌;
5、(三)酶:由活细胞产生的能起催化作用的蛋白质。1、酶作用的特点:高度专一性、高效性、高度不稳定性2、酶的分子组成和结构(1)单纯酶:单纯蛋白质,全部由氨基酸组成。 结合酶:由蛋白质部分(酶蛋白)和非蛋白质部分(辅助因子)组成,两者结合才有酶活性。 (2)酶的活性中心:必需基团(3)酶原与酶原激活酶原:无活性的酶的前体。酶原激活:在一定条件下,酶原转变为有活性的酶,实质是酶活性中心的形成或暴露的过程。酶原存在的意义:避免蛋白酶对细胞自身消化;保证酶在特定的部位或特定的情况下发挥作用。3、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温度:35-40度、pH:近中性、激活剂:抑制剂: 4、酶在临床上的应用(1)酶与疾病
6、的发生:蚕豆病、白化病、(2)酶与疾病的诊断:肝炎、心肌炎、心梗时血清转氨酶升高;急性胰腺炎时淀粉酶活性升高(3)酶与疾病的治疗:多酶片(酵母片)(四)辅酶与维生素维生素:是一类维持机体的正常生长和健康所必须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需由食物供给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K 水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C族维生素、泛酸、生物素、叶酸(五)水与无机盐1、水的生理功能:促进和参与物质代谢和运输、调节体温(发烧多喝水)、润滑作用2、无机盐的生理功能: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和渗透压;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参与骨和牙的构成。二、新陈代谢:最基本的特征新陈代谢:机体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化,以实现自我更
7、新的过程。包括合成代谢(同化作用)和分解代谢(异化作用)。(1)合成代谢:指机体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构成自身结构与能量储备的过程。(2)分解代谢:指机体分解自身结构释放能量、并将代谢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三、兴奋性变化-刺激-反应( = 1 * GB3 +兴奋; = 2 * GB3 -抑制)兴奋性:机体或组织受到有效刺激时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阈强度(阈值):在一定的作用时间下,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阈值的大小反映组织兴奋性的高低。与兴奋性成反比。第四节 机体与环境一、内环境与稳态内环境:细胞赖以生存的细胞外液体环境,细胞直接生活的体内环境。体液(体重60%)-细胞内液(20%):存在细胞
8、内, -细胞外液(40%):血浆、组织液、淋巴液、脑脊液等稳态:内环境的各项物理、化学因素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意义: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二、人体对外环境的适应外环境:机体生存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神经系统功能 接P144 神经系统:(简述各种神经的主要作用)1、中枢神经系统:2、周围神经系统:(1)躯体神经(随意男主外):感觉运动 (2)内脏神经(自主女主内,处理后告知结果):感觉运动(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接P164第5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一、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和意义(一)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1、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功能是调节心肌、平滑肌和腺体的活动
9、。2、一般组织器官都接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此时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是拮抗的。(二)自主神经系统的生理意义:1、交感神经:环境急变时动员体内器官的潜力的以适应环境急变。2、副交感神经:机体安静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加强。二、自主神经系统的递质与受体自主神经的递质及神经纤维的分类1、自主神经末梢递质:乙酰胆碱(Ach)与去甲肾上腺素(NA或NE)2、分类:胆碱能纤维和肾上腺素能纤维(二)受体1、胆碱能受体:毒覃碱受体(M受体)和烟碱受体(N受体)(1)M受体:心脏活动抑制、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胃肠平滑肌收缩、膀胱逼尿肌收缩、瞳孔括约肌收缩、消化县分泌增加,汗腺分泌增加和骨骼肌血管舒张
10、。阿托品是阻断剂。(2)N受体:N1兴奋自主神经节神经元;N2使骨骼肌兴奋收缩。筒箭毒是阻断剂。2、肾上腺素能受体:(1)受体:皮肤、肾、胃肠的血管平滑肌收缩,瞳孔开大肌收缩,子宫收缩;小肠舒张。酚妥拉明是阻断剂。(2)受体:与2受体结合产生抑制效应,冠状血管、骨骼肌和肝脏的血管舒张,支气管舒张、小肠舒张、子宫舒张;与与1受体结合产生兴奋效应。普萘洛尔(心得安)是阻断剂。三、各级中枢对内脏活动的调节(一)脊髓对内脏活动的调节:初级中枢(二)脑干对内脏活动的调节:基本生命活动中枢(心血管、呼吸、瞳孔等)(三)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体温、水电、摄食、内分泌、情绪等(四)大脑皮质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11、第五节 人体功能的调节 一、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神经、体液和自身调节(一)神经调节:由神经系统的活动调节。最主要的调节方式。(神经系统是电传导,速度快,点对点)1、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神经系统对内外环境的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应答反应。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即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神经中枢传出神经纤维效应器。(反射弧的的缺损,反射无法完成:捏瘫痪病人,病人不觉得疼痛)2、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是与生俱来的,如食物反射,防御反射。 条件反射是后天学习、训练而成的,如闻鸡起武,望梅止渴。3、特点:迅速、准确、持续时间短,机体最主要调节方式。(二)体液调节:内分泌
12、细胞分泌激素经血液运送全身对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依靠液体运输)神经-体液调节:某些内分泌细胞直接或间接受神经系统的调节。特点:缓慢、持久,影响面大。(三)自身调节:组织细胞自身对周围环境变化发生适应性的反应。(手运动多会生茧,太久没用会萎缩)(泡水久后皱皮水通道关闭,钠+带水流走) 特点:调节幅度小,灵敏性差,局限。二、机体活动调节的反馈作用1、负反馈系统: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性质相反的反馈。如:血压2、正反馈系统: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作用一致的反馈。如:血凝、排尿、分娩第二章 细胞人体的组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细胞:人体内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基本单位。第一节 细胞的结构一、细胞的化学
13、组成和成分 元素(C、H、O、N等)无机物(水、无机盐)、有机物(糖、脂、蛋白质、核酸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二、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一)细胞膜:细胞外表面的薄膜,也叫质膜,有保持细胞形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在物质交换、接受刺激、传递信息等方面有重要作用。1、细胞膜的形态结构:单位膜(生物膜)电镜下:颜色较深的内外两层和颜色较浅的中间层,这三层称为单位膜。(生物膜)2、细胞膜分子结构: 液态镶嵌模型学说:以液态的脂质分子层为支架,其中镶嵌着不同结构、不同功能的蛋白质。3细胞膜的基本特性:流动性、液晶态(似果冻) (二)细胞质:细胞膜与细胞核之间的部分,包括细胞器和基
14、质。细胞器结构功能线粒体双层膜形成粗线、颗粒状结构,内膜有嵴产生能量(能量工厂)核蛋白体无膜,椭圆形小体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内质网粗面内质网(附着核糖体)运输蛋白质滑面内质网(酶)参与糖、脂类的合成分泌高尔基复合体核附近的网状膜结构运输、加工蛋白质中心体无膜,有两个中心粒与细胞分裂有关溶酶体自溶、异溶作用细胞消化器、保护细胞细胞的骨架结构骨架、参与细胞运动(三)细胞核:由核膜、核仁、染色质和核基质组成。1、核膜:两层单位膜,核的内外膜融合成核孔(物质交换)2、核仁:是合成核糖体的场所,与蛋白质的合成机能有关。3、染色质与染色体:同一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表现。(1)化学组成:DNA和蛋白质(2)
15、染色体功能:遗传物质的载体(3)染色体数目:体细胞:双倍体,染色体数2n=46,常染色体44条,性染色体2条(女XX,男XY)成熟生殖细胞:单倍体,常染色体22条,性染色体(精子Y,卵子为X)4、核基质第二节 细胞的功能一、细胞膜的物质转运(一) 单纯扩散: O 2 CO2 细胞膜(1)概念:仅依靠浓度差 脂溶性物质 高浓度 低浓度(2)影响:浓度差,不耗能(动力)脂溶性大小膜对物质的通透性(阻力)-细胞膜的基架是脂质双分子层决定(二)易化扩散: (以汕头角石为例,轮渡、大桥) (1)概念:依靠镶嵌蛋白 膜特殊蛋白质非脂溶性物质 高浓度-低浓度 (通道蛋白、载体蛋白)(2)类型:1)以载体为中
16、介的易化扩散:GS AA等小分子有机酸 (船过海)特点:特异性、饱和性、竞争抑制性 2)以通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 Na+ K+ Ca2+ 等离子通道 (车过桥) 膜两侧离子浓度差和电位差(动力)决定扩散通量的因素 通道的开放与失活-闸门(阻力) 化学门控通道:由化学物质引起闸门开关闸门开关动因 电压门控通道:由膜电位引起闸门开关 (三)主动转运: (1)概念 生物泵低浓度、低电位-高浓度、高电位(逆浓度/电位梯度) (有酶活性的特殊膜蛋白质) (2)特点:逆浓度差、电位差,耗能 泵蛋白的生物泵作用:具有ATP酶的活性,为主动转运提供能量总结: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被转运物质都是以小分子或
17、离子的形式通过细胞膜的4.入胞和出胞:大分子物质(1)出胞:大分子物质或团块从细胞内细胞外,(消化酶、激素分泌,神经递质释放)(2)入胞:大分子物质或团块从细胞外细胞内,(大分子营养物、细菌、异物、吞噬、吞饮)特点:依靠细胞本身的活动,耗能总结:被动转运=单纯扩散、易化扩散。 主动转运=泵转运、入胞、出胞二 细胞膜的受体功能 受体:细胞膜或细胞内的一类能选择性的与化学物质相结合产生生理效应的特殊蛋白质. 配体:凡能与受体结合并产生效应的物质。如激素、神经递质、药物等受体功能:识别并结合配体引起细胞内代谢反应和生理效应。三、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一)静息电位及其产生机制1、静息电位(1)用生理仪检测
18、细胞的电变化现象:该现象说明:1)细胞内和细胞外之间存在电位差-跨膜电位 2)细胞外电位高于细胞内-规定胞外电位为0,胞内为负电位。 3)这种电位差值相对恒定直流电位。(2) 有关概念:静息电位-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值。(静息电位负值指膜内电位低于膜外电位的数值。静息电位减小,膜两侧电位差减小;反之增大。非数学中的“正”与“负”)极化状态-指细胞处于安静时,保持 “内负外正”的状态。两者关系:静息电位与极化是一个现象的两种表达方式。他们都是细胞处于静息状态的标志。静息电位是从电位变化的角度而言,极化是指膜两侧的电荷分布而论。2、静息电位产生机制- K+外流所形成的电-化
19、学平衡电位(1)离子流学说: 1)细胞内外离子浓度分布不均(动力) 2)细胞膜对各离子通透性不同(阻力)(2)产生机制:静息电位主要是K+外流所形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是K+外流的结果。(二) 动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 1、动作电位:指可兴奋细胞受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可扩步性电位变化过程。(1)与静息电位的区别:1)静息电位是稳定的电位差,动作电位是电位的连续过程 2)静息电位不能传播,动作电位迅速传播3)静息电位标志细胞处于静息状态,动作电位标志细胞处于兴奋状态(2)相关概念:去极化:膜内电位向着负值减少的方向变化。 反极化:细胞膜内电位为正,膜外为负。 超极化:膜内电位向着负值增大的方
20、向变化 复极化:在去极化的前提下,极化状态的恢复。2、动作电位产生机制:(1)上升相- Na+内流所形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阈刺激-阈电位(关键)-膜钠通道全部迅速开放-Na+大量迅速内流-膜去极化+反极化-Na+平衡电位(2)下降相- K+外流形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Na+通道迅速关闭,K+通道开放-K+外流膜复极化-K+平衡电位(电位恢复,但离子分布状态尚未恢复)(3)后电位- Na+K+泵活动,恢复离子分布状态3、动作电位的引起和传导:(1)动作电位产生的条件:静息电位去极化达到阈电位 阈电位:指能触发动作电位的膜电位临界值。1)阈电位的数值约比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小1020mv2)阈电位与静息电
21、位的差值与细胞兴奋性呈反变关系阈下刺激与动作电位的关系:多个阈下刺激-局部反应总和-阈电位-动作电位(2)动作电位的传导-局部电流特点:不衰减性、“全”或“无”现象、多向性(神经是线状,因而是双向;但如果是一细胞团,一个细胞兴奋可引起周围所有细胞兴奋,因而是多向性)总结:可兴奋细胞兴奋时外部表现与内在变化(动作电位)动作电位=细胞兴奋标志 兴奋性=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总结:细胞的功能: 1、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 2、细胞的跨膜信号传递功能 3、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实验一: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实验目的】 1、认识显微镜的构造,掌握显微镜的使用;2、能在镜下辨认细胞【实验用品】显微镜、单层立方上皮
22、组织切片(肾切片、HE染色)【实验方法和步骤】一、镜的结构:分机械和光学两部分1、机械部分:(1)镜座:(2)镜臂:手持握的部位(3)载物台:压片夹(4)镜筒:上接目镜,下接物镜(5)焦距调节螺旋:粗、细调节螺旋(6)旋转盘2、光学部分:(1)目镜:(2)物镜:(3)聚光器:(4)反光镜:二、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低倍镜使用方法:取镜对光置片粗调(1)取镜: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镜臂朝向自己,离实验台边缘510cm。(2)对光: = 1 * GB3 将目镜、物镜调在一条线上,升高或降低座凳,倾斜镜臂,把显微镜调整到适合观察的角度 = 2 * GB3 左眼对准目镜,打开光圈,调节聚光器,转动
23、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均匀。 = 3 * GB3 右眼观察或注意绘图。(3)置片:取组织切片正面朝上放在载物台上,用推动器将标本移至小孔中央(4)调焦:用粗调节螺旋将镜筒下调至距标本35mm左右处,用目镜边观察边转动粗调节螺旋使镜筒慢慢上升,当视野中出现物象时,改用细调节螺旋,直到看清物象为止。2、高倍镜使用方法:低倍镜找物相换高倍镜细调(1)按低倍镜的方法找到物象(2)换到高倍镜,同时调节细螺旋,直到看清物象为止。注意事项:(1)看显微镜时,两眼都要睁开,左眼看镜下结构,右眼绘图;(2)调焦时用左手,右手用于画图或其他操作。 4、保护方法: (1)轻拿轻放显微镜,勿斜提和前后摆动; (2)
24、检查显微镜是否完好,如有损坏立即报告老师,镜身用绸布擦拭,光学和照明部分用擦镜纸擦拭; (3)不随便取下目镜,以免落入尘土,影响观察效果;三、观察细胞1、低倍镜观察2、高倍镜观察第三章 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引入:上皮组织:细胞多,间质少,排列紧密 结缔组织:细胞少,间质多,多纤维 间质是液体的固有结缔组织,血液属于固有结缔组织,间质是凝胶状的是软骨组织,间质是钙化的硬骨质的是骨组织。 肌组织:细胞排列紧密 神经组织:电 第一节 上皮组织上皮组织:被覆上皮、腺上皮和感觉上皮。特点:细胞多而密,间质少。(一)被覆上皮的结构特点和分类特点: = 1 * GB3 细胞多,间
25、质少,细胞排列紧密; = 2 * GB3 细胞有极性,基底面借基膜与深层结缔组织连接; = 3 * GB3 上皮组织无血管,营养由深层结缔组织透过基膜提供。分类:被覆上皮:单层上皮(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复层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变移上皮)1、单层扁平上皮:仅由一层扁平细胞构成,核扁圆位于细胞中央。内皮(血管、淋巴管脏面)、间皮(胸膜、腹膜、心包膜)2、单层立方上皮:由一层立方形的细胞组成,核圆位于中央。分布于肾小管、胆小管及甲状腺滤泡等处,具有分泌、吸收功能。3、单层柱状上皮:由一层棱柱状细胞组成,核圆形位于基底部。分布于胃肠道墙5面,有吸收、分泌功能
26、。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由柱状细胞、杯状细胞、梭形细胞等细胞组成,看似多层实为一层,主要分布在呼吸道的腔面。杯状细胞:呈高脚杯状,能分泌粘液。具有保护、吸收、分泌的功能。柱状细胞:游离面具有纤毛5、复层扁平上皮(复层鳞状上皮):表层为数层扁平细胞,中间为数层多边形细胞,基底层是低柱状或立方形细胞。6、变移上皮:由多层细胞构成,分布于输尿管和膀胱等处的内面。细胞层数及形态可随所在器官的容积变化而改变。(三)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1、游离面(1)微绒毛:由上皮细胞的细胞膜与细胞质共同形成的微小指状突起。作用:扩大细胞表面积,增加吸收能力,存在于小肠和肾小管。(2)纤毛:细胞膜与细胞质向表面伸出的较长
27、的突起。作用:能有规律地向一定的方向摆动,存在呼吸道。基底面:与基膜相连,上皮细胞通过基膜与深部的结缔组织进行物质交换,同时还有支持和连接上皮细胞的功能。连接:(1)紧密连接(2)中间连接(3)桥粒(4)缝隙连接(5)半桥粒(6)点接触第二节 结缔组织特点:细胞少,间质多。结缔组织:固有结缔组织、软骨组织、骨组织和血液四类,起连接、支持、营养和保护作用一、固有结缔组织(一)疏松结缔组织:又称蜂窝组织。 特点:细胞种类多,排列松散,基质丰富。1、细胞(1)成纤维细胞:细胞大,扁平或梭形。能合成纤维和基质,修复组织。(2)巨噬细胞:形态不规则,有突起,核小而圆,胞质内有溶酶体、吞噬体等。 作用:
28、= 1 * GB3 变形运动,聚集在病灶部位; = 2 * GB3 吞噬异物作用; = 3 * GB3 参与免疫调节;(3)浆细胞:圆形或椭圆形,核小而圆,常偏一侧,染色质排列成车轮状。能合成和分泌免疫球蛋白参与免疫体液。(4)肥大细胞:圆形或椭圆形,核小而圆,内充满颗粒。参与抗凝血和免疫应答,与过敏反应有关。2、细胞间质(1)基质:(2)纤维:1)胶原纤维:新鲜时呈白色,也称白纤维。韧性大,抗拉力强。2)弹性纤维:新鲜时呈黄色,也称黄纤维。纤维细,有分支。弹性强。3)网状纤维:又称嗜银纤维,呈黑色,细,有分支。(二)致密结缔组织:以纤维为主,排列紧密,细胞和基质少。(三)脂肪组织:由大量脂肪
29、细胞构成。具有贮存脂肪、维持体温、缓冲机械性外力、参与物质代谢、支持和保护作用。(四)网状组织:由网状纤维、网状细胞和基质交织成网构成。二、软骨组织和骨组织(一)软骨组织:由软骨细胞、纤维和基质构成。1、软骨细胞:幼稚的软骨细胞单个分布于近骨膜处;成熟的软骨细胞成群分布于中部。2、软骨间质:3、软骨由软骨组织和覆盖其表面的软骨膜构成,根据基质中含纤维成分和数量分:透明软骨、弹性软骨和纤维软骨。透明软骨、弹性软骨和纤维软骨的比较分类结构特点分布透明软骨软骨细胞位于陷窝内,切片不见纤维鼻咽喉、肋软骨、关节软骨弹性软骨大量弹性纤维交织成网耳廓、会厌纤维软骨大量胶原纤维平行或交叉排列椎间盘、耻骨联合、
30、关节盘(二)骨组织:1、骨的一般结构:由骨细胞和钙化的骨间质构成(1)骨基质:骨的细胞间质。骨胶原纤维和骨盐形成薄板状的骨板,骨板间或骨板内的骨陷窝通过骨小管相通。(2)骨细胞:位于骨陷窝内,呈扁椭圆形,有突起伸入骨小管内,通过骨小管与骨陷窝的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 2、骨的结构:分密质骨和松质骨。(1)松质骨:位于骨的两端,由骨板不规则排列而成的骨小梁构成,呈海棉状。(2)密质骨:有规则排列的骨板构成。 骨板排列方式:环骨板:包括内外骨板,构成骨密质的内外层;骨单位:哈弗系统,以中央管为中心,周围同心圆排列的筒状骨板,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间骨板:位于骨单位之间,排列不规则。第三节 肌组织肌组
31、织:主要由肌细胞组成,间有少量的结缔组织和血管、淋巴管、神经等。肌细胞:又称肌纤维,细长纤维状,细胞膜称肌膜,细胞质称肌浆。根据结构和功能特点不用分为: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一、骨骼肌:由骨骼肌纤维构成,随意肌。1、骨骼肌纤维:细长的圆柱状。核多,扁椭圆形紧靠肌膜。肌纤维出现明暗相间的横纹。暗带中一浅染的窄带称H带,H带的中央有一较深的线,称M膜或M线。在明带的中央有一薄膜,称Z膜或Z线肌节: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肌原纤维,是肌原纤维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肌原纤维由肌节连接而成) 肌小节 = 暗带+两侧各1/2的明带接课本P84页八、肌细胞的收缩功能(一)骨胳肌收缩的机制1、肌丝的分子组成与特性(1
32、)粗肌丝由肌凝蛋白分子组成。分头部和杆状部。横桥:ATP与肌纤蛋白结合(2)细肌丝由肌纤蛋白、原肌凝蛋白和肌钙蛋白组成。肌纤蛋白:与横桥结合;原肌凝蛋白:遮盖结合位点;肌钙蛋白: Ca2+受体2、肌丝滑行过程: 肌丝滑行学说:肌纤维收缩时,粗肌丝牵拉细肌丝,使细肌丝向粗肌丝滑行,暗带不变,明带和H带均变短,而使肌节随之缩短。Ca2+- Ca2+与肌钙蛋白结合-原肌球蛋白移位-横桥与肌动蛋白位点结合-分解ATP,横桥牵动细肌丝向粗肌丝滑行。另:肌丝是收缩的主体。终池Ca2+的释放是引起肌细胞收缩的直接动因。(二)兴奋-收缩藕联:横小管:肌膜向肌浆内凹陷形成的横行小管,位于明、暗带交界处。肌浆网(
33、纵小管):位于横小管之间,呈纵行排列,在靠近横小管处扩大成终池(贮存Ca2+的场所)。 三联体:横小管及其两侧的终池合称三联体。神经冲动-肌纤维-肌膜产生动作电位-三联体- Ca2+释放,肌浆内Ca2+肌丝滑行藕联的结构基础是三联体,藕联因子是Ca2+,Ca2+的浓度变化可引起肌纤维的收缩和舒张。(三)骨骼肌的收缩形式: 1、等长收缩和等张收缩: 等长收缩:肌肉收缩时,只是张力增加而长度不变。 等张收缩:肌肉收缩时,长度缩短而张力不变。 前负荷:肌肉收缩前就加在肌肉上的负荷。在一定范围内,前负荷增加了肌肉收缩前的长度,从而增加了肌肉收缩力。 后负荷:肌肉开始收缩时遇到的负荷,阻碍肌肉的缩短。
34、另:张力增加在前,长度缩短在后的混合性收缩。 2、单收缩和强直收缩: 单收缩:肌肉接受一次短促的刺激,产生一次短促的收缩。 强直收缩:当肌肉受到连续刺激时,出现连续而持久的收缩。 不完全性强收缩:新刺激落在前次收缩的舒张期完全性强收缩:新刺激落在前次收缩的收缩期,使各次收缩完全融合,肌肉持续收缩。二、心肌:肌纤维呈短柱状,核1-2个,位于中央,横纹不如骨骼肌明显,心肌间以闰盘连接。 不随意肌,有横纹三、平滑肌:由平滑肌纤维构成,分布于内脏器官和血管壁上。肌纤维呈长梭行,核椭圆形,位于中央。平滑肌是不随意肌。第四节 神经组织:神经细胞+神经胶质细胞一、神经细胞(神经元)(一)形态、结构:1、细胞
35、体:核圆位于中央。2、突起:一个轴突和n个树突(二)分类:1、根据结构分类:单极神经元、多极神经元、假单极神经元2、根据功能分类: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联络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二、神经纤维1、有髓神经纤维:2、无髓神经纤维3、神经纤维的兴奋与传导:传导神经冲动 三、神经末梢:(一)感觉神经末梢:感受器(二)运动神经末梢:效应器四、突触:神经元之间或者神经元与非神经元之间的一种细胞连接形式。经典的化学突触:突出前膜、突出间隙、突触后膜. 化学突触:单向性第五节 血液一、血液的组成、血量、理化特性(一)血液的一般概念血量:占体重的7-8%。,成人循环血量5L。(1)一
36、次少量失血:小于500ml(10%,可无明显临床表现出现(2)中等量失血:约1000ml(20%),血压下降,脉搏加快,四肢厥冷,眩晕、口渴、恶心乏力(3)严重失血:大于30%,危及生命,抢救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输血。(4)一次献血200-300ml:无损害健康。2、组成: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血液: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血浆:淡黄色液体,相当于细胞间质。血液抗凝离心后上层淡黄色透明液体。1、水:90-92%,是营养物质、代谢产物运输的载体,调节体温。2、血浆蛋白: 白蛋白:形成血浆渗透压,保持水平衡;球蛋白:发挥免疫、防御作用,与物质运输有关;纤维蛋白原:参与血液凝固。3、无机盐:Na
37、+、K+、Ca2+、Cl-、HCO3-、HPO42-、SO42-,形成血浆晶体渗透压,维持酸碱平衡和神经肌肉兴奋性。4、非蛋白含氮化合物:非蛋白氮(NPN),了解体内蛋白质代谢情况和肾功能。 血清:血液凝固后析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缺乏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3、血细胞比容:男:40%50%,女:37%-48%(二)理化特性:1、颜色:红色(血红蛋白)。动脉血(鲜红色),静脉血(暗红色)。2、比重:取决于红细胞和血浆蛋白的含量,全血1.0501.0603、粘滞性:4、酸碱度:PH为7.357.455、渗透压: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由稀溶液进入浓溶液的扩散现象,称渗透。当达到渗透平衡时,半透膜两侧液面差所
38、产生的静水压,称渗透压(与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颗粒数目成正比)。血浆渗透压在标准状态下,约为300mOsm,相当于7.6个大气压或5800mmHg。(1)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蛋白(主要是白蛋白)等高分子物质形成。使血管外水分渗入毛细血管,维持血容量及调节血管内外的水分交换。(2)血浆晶体渗透压:由血浆中的低分子物质如无机盐、葡萄糖等晶体物质形成。保持细胞内外的水平衡,维持红细胞的形态等渗溶液:5%葡萄糖溶液、0.9%NaCl(生理盐水)高渗溶液: 低渗溶液:(三)血液的功能:运输;参与免疫;缓冲血液酸碱度;调节体温。1、运输功能:(1)红细胞:运输O2和CO2。(2)血浆:运输各种营养物质、代谢产
39、物和各种调节物质、抗原、抗体等。2、缓冲功能:血液中含有多种缓冲物质,缓冲血浆中可能发生的酸碱变化,保持血液PH值的相对恒定。3、免疫和防御功能:(1)免疫功能:血液中的白细胞、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等通过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对人体入侵的细菌等异物及体内衰老、坏死的组织细胞进行吞噬、分解,最后清除。(2)防御功能:血小板和血浆中的凝血因子参与止血和凝血过程,对机体也有保护功能。4、调节体温功能:血液中水分,能大量吸收体内产生的热量,并通过血液循环,将机体深部热量带到体表散发。三、血细胞(一)红细胞:1、形态与功能:双凹圆盘状,无细胞核和细胞器,胞质内充满血红蛋白。功能:运输O2和CO2,缓冲酸
40、碱平衡。2、正常值:红细胞:男:4.55.5*1012/L,女:3.5-5.0*1012/L, 血红蛋白:男:12-16g/mm3,女:11-15g/mm33、红细胞的生成和破坏(1)生成:原料:铁、蛋白质 成熟因子:VitB12,叶酸(2)破坏:血红蛋白在巨噬细胞内被分解成胆红素、氨基酸和铁,然后释放入血。铁再利用,胆红素随粪、尿排出。(二)白细胞:1、分类:有粒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无粒白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2、正常值:4-10*109/L3、形态与功能(1)中性粒细胞:最多,核呈杆状或分叶状,常分25叶,变形和吞噬能力,并消化分解。 (2)嗜酸性粒细胞:橘红
41、色,能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在过敏性疾病和寄生虫病时增多。(3)嗜碱性粒细胞:紫蓝色,颗粒含肝素:抗凝血;组胺和过敏性慢反应物质:引起哮喘、寻麻疹等过敏反应。(4)淋巴细胞:浅蓝色,分T淋巴细胞:参与细胞免疫;B淋巴细胞:参与体液免疫。(5)单核细胞:肾形、马蹄形、灰蓝色。具有变形运动和吞噬能力,参与免疫反应并能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进入结缔组织巨噬细胞。(三)血小板:骨髓中巨核细胞脱落的细胞质碎片。正常值:100-300*109/L 功能:1、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填补血管壁内皮细胞脱落后的间隙 2、参与生理性止血:小血管损伤-血管收缩、胶原纤维暴露-血小板黏附、聚集-形成止血栓。四、血液凝固和
42、纤维蛋白溶解(一)生理止血:小血管破损后出血,数分钟后出血自行停止。出血时间:14分钟。过程:破损刺激引起血管收缩;血小板聚集形成止血栓;启动凝血过程;凝集反应:红细胞彼此凝集粘合在一起,成为一簇簇不规则的细胞团的现象。(二)血液凝固1、概念: 血液凝固(血凝):血液流出血管后数分钟由液态变成胶状凝块的过程。血凝时间:2-8分钟。2、凝血因子: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凝血的物质,用罗马数字命名。3、凝血过程: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凝血酶的形成、纤维蛋白的形成关键是因子X的激活,有两条途径:(1)内源性激活途径:激活因子XII-激活因子X(完全依靠血管内的凝血因子)(2)外源性激活途径:由血管外组织释
43、放因子III-激活因子X,(依靠血管外的凝血因子)4、抗凝系统:血管血液不凝固的原因:血管内膜光滑完整;血中无因子;存在纤溶系统;血液中有抗凝物质(1)血中的抗凝物质:抗凝血酶III、肝素(2)体外抗凝措施:血管吻合术中肝素冲洗血管;取血的试管内加入枸橼酸钠、草酸钾。5、纤维蛋白溶解(纤溶): 五、血型与输血血型:红细胞膜上存在的特异性抗原类型。主要有ABO血型和Rh血型。(一)ABO血型: 1、分型依据:红细胞膜上所含凝集原(A凝集原和B凝集原)的有无或种类不同。血型红细胞膜上的凝集原(抗原)血清中的凝集素(抗体)A型A抗BB型B抗AAB型A、B无O型无抗A、抗B(二)Rh血型系统: Rh阳
44、性:红细胞膜上有D凝集原; Rh阴性:红细胞膜上没有D凝集原;Rh血型系统意义:第一次输血不必考虑Rh血型是否相合; 第二次以后须做交叉配血实验;(三)交叉配血实验:主侧:供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相混合。次侧:受血者的血细胞与供血者的血清相混合。 两侧配血均未凝集,配血相合,输血最理想。(四)输血原则:1、首选同型血2、输血前须交叉配血试验:试验的两侧没有凝集可以输血 主侧凝集不能输血主侧不凝集,次侧凝集在紧急情况下可少量慢速输血。实验二 ABO血型的鉴定(一节)【实验目的】学会用玻片鉴定ABO血型,并说明注意事项,根据结果确定血型【实验原理】用已知的标准血清的抗体去测受检者红细胞膜未知的
45、抗原,根据是否凝集反应确定血型【实验方法和步骤】1、标记:A、B2、A、B端分别滴入A型和B型标准血清3、挑红细胞各加入A型和B型标准血清4、观察凝集现象,判定血型【实验结果及分析】姓名实验结果抗A血清一侧(B型标准血清)抗B血清一侧(A型标准血清)凝集情况分析附:血型结果分析:血型凝集原(红细胞膜、抗原)凝集素(血清、抗体)AA抗BBB抗AABA和B无O无抗A和抗B【注意事项】1、采血针和采血时须严格消毒2、用于混匀的竹签各两支,须专用3、区别凝集现象和红细胞沉淀。实验三 基本组织【实验要点】上皮、结缔组织、肌和神经细胞的微细结构【实验内容】(一)上皮组织:1、单层扁平上皮(肾):细胞呈扁平
46、形或鱼鳞状,胞核扁圆位于细胞中央。(1)游离面:细胞为不规则的多边形。(2)垂直切面:细胞为梭形。2、单层立方上皮(肾):由一层立方形的细胞组成,胞核扁圆位于细胞中央。(1)游离面:细胞呈六边形或多角形。(2)垂直切面:细胞呈立方形,细胞核圆形,位于细胞中央。3、单层柱状上皮(小肠):由棱柱状细胞组成。(1)游离面:细胞呈六边形或多角形,有丰富的微绒毛,形成光镜下的纹状缘。(2)垂直切面:细胞呈柱状,细胞核长圆形,位于细胞基底部,有许多散在的杯状细胞。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气管):由柱状细胞、梭形细胞、锥体细胞组成。主要分布在呼吸道的腔面。(1)游离面:只有柱状、杯状细胞的顶端伸到,柱状细胞
47、游离面具有纤毛。(2)垂直切面:高矮不等的细胞基底部都附在基膜上。(二)复层上皮5、复层扁平上皮(皮肤):主要分布于皮肤的表层、口腔、食管、肛门、阴道内面,具有保护功能。(1)浅部:数层扁平细胞、梭形细胞。(2)中部:数层多边形细胞。(3)深部:立方形或矮柱状细胞。6、变移上皮(膀胱):由多层细胞构成,分布于输尿管和膀胱等处的内面。由于上皮细胞的层数及形态可随所在的器官的容积变化而发生相应的改变。(1)浅层:细胞呈大立方形,胞质丰富,含有两个细胞核。(2)中层:为多边形细胞,有些呈倒置的梨形。(3)深层:矮柱状或多边形。(二)结缔组织1、疏松结缔组织(铺片):又称蜂窝组织,细胞种类多间质纤维排
48、列较乱、疏松,基质丰富。低倍镜:大量的细胞和纤维,淡红色成束且粗细不等的是胶原纤维,看到的细胞主要是成纤维细胞。吞噬了蓝色颗粒的局势细胞,胞体大而不规则。1、细胞:(1)成纤维细胞:细胞扁平,多突起,呈星形或梭形 胞质较丰富呈弱嗜碱性 胞核为椭圆形,染色淡,核仁明显。(2)巨噬细胞: 由血液内单核细胞穿过血管在组织内分化而成。细胞呈圆形、椭圆形、或有突起的不规则形;胞质丰富多呈嗜酸性,内含有溶酶体、吞饮小泡、吞噬体等。细胞核较小,呈圆形,染色深,核仁不明显(3)浆细胞:由B淋巴细胞分化而成。有合成和分泌抗体的功能,参与体液免疫。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胞质丰富嗜碱性胞核呈圆形,多偏居细胞一侧,染色质
49、粗大呈辐射状排列于核的周边部,使核形似车轮状。核旁有一浅染区。(4)肥大细胞:常分布于小血管周围。与变态反应有密切关系。细胞体积较大多呈圆形胞质内充满异染性颗粒,易溶于水细胞核小而圆,位于细胞中央(5)脂肪细胞:常沿小血管分布。有合成贮存脂肪、参与脂质代谢等功能。细胞较大,圆形或椭圆形胞质内含有脂肪滴,HE染色标本,脂滴被溶解,细胞呈空泡状。核被挤压成扁圆形,被挤向细胞一侧。2、细胞间质:(1)基质:是一种具有粘稠性的物质。(2)纤维:分为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三种。胶原纤维:由胶原蛋白组成,新鲜时略呈白色,故也称白纤维。由很细的胶原原纤维构成。胶原纤维成束排列成波浪状,胶原纤维的韧性大
50、,抗拉力强。弹性纤维:由弹性蛋白组成,新鲜时略呈黄色,故也称黄纤维。弹性纤维比胶原纤维细,排列散乱,有较强的折光性,弹性纤维具有弹性。网状纤维:很细、分支多,并互相交织成网,在疏松结缔组织中含量很少,主要分布于不同组织的交界处。2、透明软骨:(1)低倍镜:气管中层染成蓝色的器官软骨环。(2)高倍镜:软骨膜呈红色,软骨基质染成均匀的淡蓝色,软骨细胞在陷窝内从周边到中央每个软骨囊肿的细胞逐渐增多,染色渐加深。3、血细胞(血涂片、瑞氏染色)(1)肉眼:呈薄层粉红色。(2)高倍镜:红细胞:呈淡红色,圆,中央色浅,周围色深,无细胞核。中性粒细胞:体积稍大,胞质粉红色,胞核紫蓝色。淋巴细胞:较小,胞质少,
51、胞核圆形,常有一侧凹陷,染成深蓝色。血小板:不规则的紫蓝色,成群分布。(二)肌组织、神经组织1、平滑肌:(1)低倍镜:管壁中层厚而均匀的红色区域是平滑肌层(2)高倍镜:横切面中,肌纤维的细胞核多个,位于周边部;纵切面,细胞界限不清。2、心肌:(1)低倍镜:(2)高倍镜:观察横纹和闰盘3、骨骼肌(1)低倍镜: 明暗相间的横纹,于纤维的长轴垂直,核扁椭圆形,深蓝色,位于肌膜深面,量多。(2)高倍镜:观察明暗带,肌细胞核的位置、形态。4、多极神经元(脊髓、特殊染色)(1)肉眼:中央染色深的为灰质,周围浅淡的部分为白质。(2)低倍镜:灰质内看见深黄色、多突起的细胞。(3)高倍镜:胞体不规则,呈星形、椎
52、体形,胞体发出突起,细胞核位于中央,大而圆,染色淡。5、神经纤维:高倍镜:有髓神经纤维中央的神经元突起,突起两册呈网状或透亮的结构是包着轴突的髓鞘,髓鞘的两侧染成红色的细线是神经膜的切面。作业:单层立方上皮(肾、甲状腺) 单层扁平上皮(肾)第四章 运动系统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第一节 骨和骨连结一、概述(一)骨:成人有骨206块 1、骨的分类:(1)根据位置:躯干骨、颅骨、四肢骨。(2)根据外形: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四类。(籽骨)2、骨的构造:骨质、骨膜和骨髓。(1)骨膜:紧贴于骨表面的一层结缔组织膜,对骨具有营养、生长和修复作用。(2)骨质:骨密质:致密坚硬,耐压性较
53、大,分布于骨的表层。骨松质:呈海绵状,由交织成网的骨小梁构成,位于骨骺和骨的内部。(3)骨髓: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有造血功能 (5岁以后被脂肪组织替代为黄骨髓)在髂结节、髂后上棘和胸骨等处穿刺取样,检查骨髓。黄骨髓:为脂肪组织,无造血作用但有造血潜能,转化为红骨髓。3、骨的理化特性:骨的化学成分包括有机质和无机质。有机质使骨具有韧性和弹性。无机质使骨具有硬度。年幼者骨不易骨折但易变形;年长者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4、骨的发育和可塑性:(二)骨连结:1、纤维连结:两骨间借纤维结缔组织相连结。2、软骨连结:两骨间借软骨相连结。3、关节: (1)构造: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1)关节面:两骨的接
54、触面,面上覆盖有关节软骨。2)关节囊:外层:纤维膜、内层:滑膜(分泌滑液)3)关节腔:关节囊滑膜与关节软骨间的密闭腔隙。 4)韧带:关节周围或关节腔内,关节囊纤维膜局部增厚形成,稳固关节5)关节盘:两骨关节面之间的纤维软骨板,使两关节面更为适应,增加了关节的稳固性和运动的多样性。(2)关节的运动1)屈和伸:骨绕冠状轴上的运动。相互关节两骨的夹角变小为屈,夹角增大为伸。2)内收和外展:骨围绕矢状轴上的运动。骨向身体中线靠近称为内收,远离则为外展。3)旋转:骨在垂直轴上的运动。骨的前面向内旋转称旋内,向外旋转则为旋外。4)环转:骨绕冠状轴和矢状轴进行的复合运动,骨的近端原位旋转,远端作圆周运动。第
55、二节 骨骼肌一、概述:(一)形态和分类:长肌、短肌、扁肌和轮匝肌(二)构造:肌腹和肌腱构成。(三)起止和作用起点:接近身体正中矢状面或四肢近侧端的附着点。(静点)止点:远离身体正中矢状面或四肢远侧端的附着点。(动点)拮抗肌:一个运动轴两个对侧的肌群,其作用是互相对抗的。协同肌:一个运动轴同一侧的肌群,其作用是相同的。(四)辅助结构1、筋膜:分深、浅两种筋膜。(1)浅筋膜(皮下筋膜):位于皮下,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内含有脂肪、静脉、神经和淋巴管等。(2)深筋膜(固有筋膜):位于浅筋膜深面,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包裹肌、血管和神经。2、滑膜囊:为封闭的结缔组织小囊,内有滑液,多位于腱与骨面相接触处,
56、减少摩擦。3、滑膜鞘:包于肌腱外面的鞘管,位于肌腱活动度较大的部位。呈双层套管状,有滑液减少摩擦。(腕、踝、手指和足趾等处)实验四 躯干骨及其连结、躯干肌(一组:骨与骨连结,一组:肌)(一)躯干骨:包括椎骨、肋和胸骨。1、椎骨:颈椎7个、胸椎12个、腰椎5个、骶骨1个,尾骨1个。(1)椎骨的形态:椎体、椎弓。椎孔,椎管,椎弓根,椎骨上、下切迹,椎间孔,椎弓板,棘突,横突,上关节突、下关节突。(2)各部椎骨的特点: 表 颈、胸、腰椎的形态特征比较名称颈椎胸椎腰椎椎体小较大最大棘突小而分叉(除第1、7外)最长,斜向后下方扁长方形,水平方向横突有横突孔有横突肋凹无横突肋凹(3)特化椎骨:第1颈椎:又
57、名寰椎,呈环状,无椎体。第2颈椎:又名枢椎,自椎体向上伸出齿突。第7颈椎:又名隆椎,棘突特别长,体表可触及,是计数椎骨序数和针灸取穴的标志。骶骨:噢由5个骶椎融合而成。岬、骶前孔,骶正中嵴,骶后孔,骶管,骶管裂孔,耳状面。尾骨:由4个尾椎融合而成。2、肋:12对,由肋骨和肋软骨构成。真肋:第1-7对肋骨; 假肋:第8-10肋; 浮肋:第11、12肋 。肋弓:第8-10肋的肋软骨依次连于上肋软骨的下缘形成的边缘。3、胸骨:自上而下分为胸骨柄、胸骨体和剑突三部分。颈静脉切迹。胸骨角:柄和体连结处形成微向前凸的角,两侧连第2肋软骨,平第四胸椎。(二)躯干骨的骨连结1、椎骨的连结:椎骨之间以软骨、韧带
58、和关节连接起来。(1)椎间盘:是连接相邻两个椎体间的纤维软骨板,由髓核和纤维环构成。髓核:中央,柔软富有弹性的胶状物。纤维环:髓核周围,坚韧而有弹性。(2)韧带:“三长两短” 长韧带:前纵韧带、后纵韧带和棘上韧带。短韧带:黄韧带、棘间韧带(3)关节:关节突关节和寰枢关节。(4)脊柱整体观及运动脊柱: 24块椎骨、1块骶骨和1块尾骨借骨连结构成脊柱。 前面观:直线,从颈部至腰部逐渐增大,至骶骨又渐缩小。后面观:棘突连贯成直线。侧面观:颈、胸、腰、骶四个生理弯曲。其中颈曲和腰曲凸向前,胸曲和骶曲凸向后。运动:除支持体重、保护内脏外,还可作前曲后伸、侧屈和旋转运动。2、胸廓:12块胸椎、12对肋和1
59、块胸骨连结构成。形态:成人胸廓近似上窄下宽、扁圆锥形。胸廓有上、下口。胸廓上口:较小,由第1胸椎、第1肋和胸骨柄上缘(颈静脉切迹)围成。胸廓下口:较大,由第12胸椎、第12对肋、第11对肋骨、两侧肋弓和剑突构成。相邻两肋之间的间隙称肋间隙。运动:胸廓除支持和保护胸部脏器外,主要参与呼吸运动。3、骨盆:由骶骨、尾骨和两侧髋骨连接构成的环。(三)躯干肌:背肌、胸肌、膈、腹肌和会阴肌。1、背肌:位于躯干背面,主要有斜方肌、背阔肌和竖脊肌。(1)浅层:斜方肌:起点:枕外隆凸至第12胸椎; 止点:肩胛岗、肩峰、锁骨外端 作用:上部收缩上提肩胛骨,下部收缩下降肩胛骨,全收缩肩胛骨向脊柱靠拢背阔肌:起点:第
60、6胸椎以下椎骨棘突和髂嵴后份 止点:肱骨小结 作用:使臂内收、内旋、后伸(2)深层: 竖脊肌:起点:骶骨背面和髂嵴后份 止点:椎骨、肋骨、枕骨 作用:脊柱后伸、仰头2、胸肌:胸大肌、前锯肌和肋间肌。(1)胸大肌:起点:锁骨内侧半、胸骨和第16肋软骨 止点:肱骨大结节下方 作用:使臂内收、内旋,上肢固定时上提肋助吸气(2)胸小肌:胸大肌深面 作用:拉肩胛骨向前下方;提肋助吸气。(3)前锯肌:起点:18肋的外侧面 止点:肩胛骨内侧缘和下角 作用:上部肌牵拉肩胛骨向前,下部肌使肩胛骨下角外旋(4)肋间外肌:起点:上位肋骨下缘。 肌束行向前下 止点:下位肋骨上缘。作用:提肋助吸气。(5)肋间内肌:起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蓄水池施工劳务合同范本
- 废纸采购合同2024年
- 工业商品交易合同范例
- 房屋买卖合同协议书撰写指南
- 2024年门卫值班人员聘用合同协议
- 个人借款延期还款协议书范例
- 工厂土地转让合同样本
- 产品加工项目合作协议书范本
- 2024年劳务合同与劳务协议书
- 合同范本编写指南
- 高级运筹学课件库存论
- 多头小直径水泥土深层搅拌桩防渗墙施工方案1
- 美的集团人才培养与人才梯队建设管理办法
- 公司员工工牌规范和人员进出管理规定
- 34_专题五 圆的计算与证明ppt课件
- JJG 162-2019饮用冷水水表 检定规程(高清版)
- 消防系统供电与布线
- 疯牛病检测规范与防控
- 小学生写字教学经验交流
- 风力光伏新能源发电企业组织架构和部门职能
- 《柔性接口给水管道支墩》(10S505国标图集)简介-国标10s505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