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同步练习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2022-2023学年)_第1页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同步练习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2022-2023学年)_第2页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同步练习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2022-2023学年)_第3页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同步练习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2022-2023学年)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16.1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一、单选题1在走迷宫实验中,蚯蚓大约要经过200次“尝试和错误”后,才能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鸟类大约经过几次就可以学会绕过障碍取食。上述实验说明()A动物越高等,适应环境的能力也越强B蚯蚓蠕动得慢,使其学习能力也弱;鸟飞得快,使其学习能力也强C蚯蚓的体型小,使其学习能力也弱;鸟的体型大,使其学习能力也强D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答案】D【解析】A动物的学习行为有助于它们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适应能力强是在学习能力强的基础上推断出来的,可排除A。BC动物的体型大小、运动方式和运动快慢并不影响动物的学习能力,可知BC错误。D由题干可知,鸟类大约经过几

2、次就可以学会绕过障碍取食;在迷宫实验中,蚯蚓大约要经过200次“尝试和错误”后,才能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鸟类比蚯蚓(环节动物)高等,鸟类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比蚯蚓少。所以上述实验说明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学习能力越强,可知D正确。故选D。2为探究“被动吸烟对仔鼠学习记忆力的影响”,某研究团队前6天训练仔鼠走迷宫,从第7天开始记录仔鼠逃出迷宫所需时间,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两组仔鼠除了是否接受香烟烟雾处理外,其余饲养条件应相同B随着实验的进行,两组仔鼠“尝试与错误”次数均减少C与对照组相比,被动吸烟组仔鼠逃出迷宫时间短D实验结论:被动吸烟会影响仔鼠学习记忆力【答案】C【解

3、析】A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一组对照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根据对照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实验中,两组仔鼠,除了是否香烟烟雾处理外,其余饲养条件应相同且适宜,A不符合题意。B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动物越低等学习能力越弱。从题图数据可知随着时间推移,两组仔鼠“尝试与错误”次数均减少,B不符合题意。CD分析题图数据,同一天仔鼠成功逃出迷宫所用的时间始终是被动吸烟组大于对照组

4、,即时间越长,反映了仔鼠的记忆力有了一定的减弱。由此也可以得出结论:被动吸烟影响了仔鼠的记忆力,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故选C。3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有( )A观察法 调查法B调查法 实验法C观察法 实验法D调查法 分类法【答案】C【解析】A观察法是观察动物的特征,调查法分为全面调查法和抽样调查法,人口普查就是运用全面调查法,调查范围过大时,经常用抽样调查法,A错误。B森林资源清查、近视率情况常用于调查法,实验法是调查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B错误。C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在科学探究过

5、程中,有些问题单凭观察是难以得出结论的,这时就需要通过实验来探究。实验当然也离不开观察,但与单纯的观察不同的是,实验是在人为控制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观察法和实验法是人们研究动物行为所采用的主要方法。因此,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C正确。D调查法不用于动物的行为研究,分类法常用于几种不同的生物按照一定的特征进行分类,例如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等,D错误。故选C。4下列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中,属于实验法的是( )A用望远镜观察户外大猩猩的活动B用摄像机高空拍摄老虎追捕猎物的

6、过程C科学家用模型干扰的方法,研究雄性三刺鱼的攻击行为D在野外察看妈蚁的取食【答案】C【解析】A用望远镜观察户外大猩猩的活动,属于观察法,A错误。B用摄像机高空拍摄老虎追捕猎物的过程,属于观察法,B错误。C科学家用模型干扰的方法,研究雄性三刺鱼的攻击行为,属于实验法,C正确。D在野外察看蚂蚁的取食,观察法,D错误。故选C。5某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种类的动物进行“探究动物绕道取食”的实验,得到如下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动物种类甲乙丙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306210A乙的学习能力最强B动物的绕道取食是一种学习行为C三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可能是:乙甲丙D动物的行为与遗传物质有关【答案】A【解析】

7、A乙动物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最多,证明乙的学习能力最弱,A错误。B动物的绕道取食是一种学习行为,通过不断的尝试与错误进行学习,B正确。C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反之越弱。根据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的多少可以得出三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乙甲丙,C正确。D动物的学习行为建立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D正确。故选A。6人类之所以成为地球上“万物之灵”,从行为理论上分析,主要是因为人类能力最强( )A学习行为B社会行为C捕食行为D防御行为【答案】A【解析】动物越高等,学习的本领越强,由于人的大脑发达,思维敏捷,学习行为的本领比较强,所以成为地球上“万物之灵”。故

8、选A。7关于“蚯蚓走迷宫”的探究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是探究蚯蚓的先天性行为B蚯蚓“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远大于小鼠C不同蚯蚓熟悉迷宫的能力都一样D蚯蚓一旦学会走迷宫,就不会忘记【答案】B【解析】A通过“蚯蚓走迷宫”的探究实验可知,这是探究蚯蚓的学习行为,错误。B蚯蚓属于环节动物,小鼠属于哺乳动物,小鼠比蚯蚓高等,所以蚯蚓要经过大约200次的尝试才能学会走“迷宫”,而小鼠则只要经过了不足10次的尝试就学会了走“迷宫”,可以知道蚯蚓“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远大于小鼠,正确。C不同蚯蚓熟悉迷宫的能力是不一样,错误。D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成长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这种行为会消失,错误。故选B。

9、8关于“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探究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前喂饱小鼠,小鼠更有力气走迷宫B本实验选取一只小鼠就能得出可靠的实验结论C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属于先天性行为D小鸭子“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比小鼠多,说明小鼠的学习能力更强【答案】D【解析】A实验前应使小鼠处于饥饿状态,保证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正常进行,A不符合题意。B为了减少个体差异对实验的影响,使实验结果更真实可信,应该用多只小鼠做实验。用一只容易出现偶然性,B不符合题意。C通过“小鼠走迷宫”的探究实验可知,这是探究小鼠的学习性行为,C不符合题意。D小鼠属于哺乳动物,小鸭子是鸟类,小鼠比小鸭子高等,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

10、强,适应环境能力也就越强。动物越低等,学习能力就越弱,学会某种行为中“尝试”和“错误”的次数就越多,D符合题意。故选D。二、综合题9下列是几种动物的行为,据图回答问题:(1)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说,小鸟喂鱼的行为属于_行为;大山雀成功喝到牛奶之后,其他大山雀也喝牛奶的行为是_行为。_行为更能适应变化的环境。(2)蚯蚓成功走出迷宫的尝试次数比黑猩猩成功摘取香蕉的尝试次数多,这说明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_,学习行为越复杂,“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_。【答案】(1)先天性学习学习(2)强少【解析】(1)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小鸟喂鱼的行为就属于先天性行为,受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

11、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其他大山雀偷喝牛奶的行为是通过模仿得来的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而形成的行为,从维持动物自身生存的意义上来说,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存的基础,没有先天性行为动物就无法生存;学习行为比先天性行为更能适应复杂的环境。(2)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复杂,“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动物的生存环境越复杂多变,需要学习的行为也就越多。10有人研究乌鸦的行为,发现乌鸦会从高处把坚果(果皮硬的果实)扔到水泥地面上摔碎,从而轻

12、松地吃到里面的果仁,有些坚果特别硬,不容易摔碎,乌鸦会用更好的方法:它衔住坚果驻足在红绿灯杆上,等汽车来时扔下坚果,让洗车将坚果碾碎。为了安全起见,它不会立刻飞下去吃果仁,而是等红灯亮时,再飞落地面去享受美味。请回答:(1)人们用_法研究乌鸦的行为。(2)乌鸦用巧妙的方法获取食物的行为,从动物行为发生来看,属于_行为。(3)乌鸦是经过多次尝试后才获得这种行为,这种行为的形成是在_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4)乌鸦的这种行为,有利于乌鸦更好地_环境变化,提高了动物存活和繁殖的机会。【答案】(1)观察(2)学习(3)遗传(4)适应【解析】(1)研究动物行为的

13、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和实验法。两者的区别:观察法要求观察者对动物不施加任何影响,真实观察并记录;实验法强调根据研究目标的需要而改变动物的生活条件,在改变的环境下观察动物的行为反应。根据题目信息可知:人们用观察法研究乌鸦的行为。(2)乌鸦为了取食坚硬的核桃里的核仁而产生的高空摔碎核桃和让汽车压碎核桃的行为从动物行为发生来看是后天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学习行为。(3)乌鸦是经过多次尝试后才获得这种行为属于学习行为,学习行为的形成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4)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复杂。学习行为是动物不断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14、得以更好地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证。一、单选题1重庆被观鸟爱好者誉为“鹰飞之城”,每年五月、十月都有大量鹰、隼等猛禽从重庆上空飞过,这是猛禽的迁徙行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猛禽的迁徙行为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行为B研究鸟类迁徙行为的主要方法是观察法C猛禽的迁徙行为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D猛禽的迁徙行为是经过人们训练后获得的后天学习行为【答案】D【解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又称为本能,如蜜蜂采蜜、蜘蛛结网、亲鸟育雏等。(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如鹦鹉学舌、海豹表演、小狗钻火圈等。AD结合分析可知

15、,“猛禽的迁徙行为”是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不是“经过人们训练后获得的后天学习行为”,A正确、D错误。B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研究鸟类迁徙行为的主要方法是观察法,B正确。C随着季节的变化,生物定期的沿相对稳定的路线,在繁殖地和越冬地(或新的觅食地)之间作远距离移动的过程是迁徙行为。猛禽的迁徙行为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利于种群的繁衍,C正确。故选D。2生物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仓鼠逃生实验得到如图2所示的数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16、( )A仓鼠快速找到玻璃台进而逃生属于学习行为B仓鼠的逃生行为不受遗传因素的影响C不同仓鼠个体的学习能力不同D学习行为有利于仓鼠更好地适应环境【答案】B【解析】A仓鼠快速找到玻璃台进而逃生是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A正确。B仓鼠的逃生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形成的,B错误。C不同仓鼠的遗传物质不一样,所以不同个体的学习能力不相同,C正确。D学习行为是通过环境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仓鼠的学习行为有利于仓鼠更好地适应环境,D正确。故选B。3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以蚂蚁和大白鼠为研究对象,做了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的探究。图1是迷宫示意图,图2是实验结果统计。下列相

17、关说法错误的是()A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对动物的生存而言,学习行为比先天性行为意义更重大B从图2可以看出,大白鼠“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明显要少于蚂蚁C训练次数越多,蚂蚁和大白鼠出现的错误次数越多D该实验给我们的学习启示是:勤能补拙,笨鸟先行【答案】C【解析】A先天性行为是维持动物最基本生存的需要,学习行为是动物不断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因此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学习行为比先天性行为意义更重大,A正确。B大白鼠“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明显要少于蚂蚁,说明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 ,尝试错误的次数就越少,学习行为越复杂,B正确。C分析图2信息可知:训练次数越多,蚂蚁和大白鼠出现的错误次数越少,C错误。D根据

18、实验结果可知,尝试的次数越多,所用的时间越短,则如果想要取得好的学习结果,可以通过熟能生巧、勤能补拙、笨鸟先行方法到达目,D正确。故选C。4下图是同一实验条件下不同物种的动物所需要的“尝试与错误”次数的曲线图。由此可知,下列行为的生理基础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是:小学生的识字学习;鸡绕道取食;猩猩设法取高处的香蕉;蚯蚓走迷宫ABCD【答案】D【解析】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越简单,所需要的“尝试与错误”次数越多;相反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越复杂,所需要的“尝试与错误”次数越少。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动物尝试与错误的次数由多到少依次是蚯蚓鸡猩猩人。所以可以判断生理基础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是蚯蚓鸡猩猩人。故选D。5

19、如图所示四种动物的行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与其他两者不同B和比较,中的动物学习能力较强C中大山雀偷饮牛奶的行为是由于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D动物越低等,学习能力越弱,“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答案】B【解析】A大山雀喝牛奶、繁殖期间的母鸟喂食金鱼、公鸡绕道取食、黑猩猩摘香蕉、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属于生下来就会的先天性行为与其他三者不同,A错误。B公鸡绕道取食和黑猩猩摘香蕉比较,中的动物猴子的学习能力较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B正确。C大山雀喝牛奶中的大山雀的行为是后天的学习行为,在遗传物质的基础上,通过生活经验而获得的行为,C错误。D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

20、强,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D错误。故选B。6下列关于动物运动和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A动物的运动有利于动物寻觅食物、躲避敌害、争夺栖息地和繁殖后代B大部分运动产生的过程:神经传来的兴奋骨骼肌收缩牵引骨绕关节活动C蚂蚁是靠“气味”进行信息交流的,属于先天性行为D“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可用野外采集的幼虫和新鲜白菜叶作为实验材料【答案】D【解析】A运动有利于动物觅食、避敌、夺取栖息地和繁殖,更加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A正确。B骨骼肌是由中间的肌腹和和两端乳白色的肌腱两部分构成,骨骼肌一般要跨越一个或几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骨骼肌具有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

21、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B正确。C蚂蚁是靠“气味”进行信息交流的,这种信息交流的方式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是出于本能,属于先天性行为,C正确。D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其操作过程如下:从十字华科植物中找到有菜青虫卵的叶片,然后将虫卵隔离饲养,在适宜的条件下孵化成幼虫,在一个硬纸盒的一端放置一些芹菜叶,另一端放置一些白菜叶,将菜青虫放在硬纸盒的中间,观察菜青虫趋向于哪一端取食,D错误。故选D。7图为“探究蚂蚁通讯”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连接小岛的是两根粗细不同的小木条B实验的蚂蚁可来自多个蚁穴C蚂蚁处于饥饿状态进行实验效果最佳D三个小岛都需要放置不同的食

22、物【答案】C【解析】A实验用的木条大小、长短大致要一致,可以避免偶然性,以免影响实验结果,A错误。B需要控制无关变量,以免对实验造成影响,因此捕获的蚂蚊必须来自同一蚊穴,B错误。C由题意,找到食物后工蚁会沿途留下分泌的激素,所以蚂蚁处于饥饿状态时,更容易被激素所引导,C正确。D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探究蚂蚁通讯实验,蚂蚁通讯方式之一是依靠气味,也会利用触角的触觉功能相互沟通,因此,三个小岛都需要放置相同的食物,D错误。故选C。8科学家记录小鼠在迷宫中的表现,甲组小鼠在完成迷宫任务后会得到食物奖励,乙组小鼠在完成迷宫任务后不会得到食物奖励,结果如表所示。下列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

23、()12345678910平均转错次数甲组9876543211乙组109109987865A甲组小鼠的表现说明其形成了学习行为 B乙组说明这些小鼠无法形成学习行为C长期取消奖励后,甲组的平均转错次数将会增加D学习行为建立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答案】B【解析】A随着训练天数的增加,小鼠走迷宫时平均转错的次数逐渐减少,由此得出的结论:经过训练,小鼠获得了走迷宫的学习行为,A正确。B据表中数据可见:乙组小鼠的转错次数逐渐减少,说明乙组小鼠也能完成学习行为,B错误。C当学习行为建立以后,必须用食物激物强化,才能巩固已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否则,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就会消退。所以长期取消奖励后,甲组转错次数

24、将会增加,C正确。D学习行为的建立要以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D正确。故选B。二、综合题9下面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公鸡和小狗就“动物的绕道取食”做的两个探究实验;如图甲,实验前让小狗饿了12小时,实验时为小狗准备了最爱吃的香肠。一放下食物,小狗就迫不可待的奔向食物,根本不知道绕过障碍物木桩,拉住绳子教小狗绕过木桩,再把它牵回原地,小狗还是不会绕过障碍。反复教,经过10次的尝试与错误,小狗终于学会了绕道取食。如图乙,在食物和公鸡之间设置障碍物木桩,重复上述牵拉教育实验,公鸡经过20多次尝试与错误最后成功取食。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甲的实验设计,该小组探究的问题是_ _?(2)实验中选择的公

25、鸡应该符合下列哪个条件_。A刚出生不久饥饿状态的小公鸡 B饥饿状态的大公鸡C刚出生不久饱腹状态的小公鸡(3)对比图甲和图乙的实验设计,该小组做出的实验假设_ 。(4)公鸡和小狗能够“绕道取食”,按照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来分析,该种行为类型属于_ _,该类动物行为是在_因素的基础上,通过_ _的作用,由_和生活经验而获得。【答案】(1)小狗能够学会绕道取食吗(2)B(3)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或动物越低等学习能力越弱)(4)学习行为遗传环境学习【解析】(1)根据题干文字信息和图甲的示意图可知:该小组探究的问题是小狗能够学会绕道取食吗?(2)实验所用的公鸡, 使它处于饥饿状态,这样更利于实验观察。对于刚出生的公鸡而言缺乏生活经验,使得实验周期延长、实验效果不明显,B正确。故选B。(3)根据题干文字信息“经过10次的尝试与错误,小狗终于学会了绕道取食”、“公鸡经过20多次尝试与错误最后成功取食”。对比图甲和图乙的实验设计,该小组做出的实验假设是: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或动物越低等学习能力越弱)。(4)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