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代诗歌阅读学案第四节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鉴赏指导】一、炼字类(一)设问方式1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从某句诗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作具体分析。4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请作具体分析。5对诗中某个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6诗中某字用得好,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7诗句中某个字换成某字,你认为哪个更好?试作分析。8此诗某句中某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9这首诗(某句)的诗眼是某字,试作分析。(二)分析思路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
2、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组织答案时常用术语:深刻、含蓄、突出、生动、形象、传神等。炼字的角度:动词、形容词(重叠运用的、活用作动词的、表色彩的)、叠词(增强韵律感,起强调作用。用叠词写景,景物形象生动;用叠词抒情,情感强烈深沉。)、拟声词、数量词、虚词。(三)答题步骤1释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描景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作用:点出该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姿态、神态、氛围、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注:有表现手法时要点出。【例题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别舍弟宗一 柳宗元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桂岭瘴来云似墨,
3、洞庭春尽水如天。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州郢树烟。问:赏析本诗颔联中数量词运用的妙处。答:“一身”概括了诗人孤苦伶仃的凄惨现状,“万死”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诗人屡遭不幸的残酷人生;“六千里”从空间上高度概括了诗人屡遭贬谪的距离遥远,“十二年”从时间上高度概括了诗人屡遭贬谪的时间之长。数词的巧妙运用,写出了诗人只身去国离乡,被贬偏远蛮荒之地的孤独、困厄处境,极富感染力,读来令人震撼。【例题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 王安石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问:“两山排闼送青来” 一句中的“排”字用得十分精妙传神,试作分析。答:(步骤一)“
4、排”是闯进之意。(步骤二)两山迫不及待地“闯”进门来,把苍翠的山色“送”来,生动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盎然生机。(步骤三)该字使用了拟人的手法,化静为动,化无情为有情,赋予山以灵性,写出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例题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村夜 白居易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问:首句中运用了叠词“苍苍”“切切”,好在那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步骤一)苍苍霜草,点出秋色的浓重;切切虫吟,渲染了秋夜的凄清。(步骤二)首句动静结合,勾画出一幅萧瑟凄清的乡村秋夜景象。(步骤三)寓情于景,萧萧凄凉的景物透露出诗人孤独寂寞的感情。同时,连用两个叠
5、词,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二、诗眼类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整首诗或某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或诗歌意境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诗或某句的字词,表现为句中诗眼和全篇诗眼两种形式。(一)句中诗眼1概念解说所谓“句中诗眼”,是就诗歌某句而言最精练传神的富有表现力的字词。它具有增强诗歌的形象性、丰富读者的想象、翻出诗句的新意、关乎诗意的准确等作用。2提问方式(1)本诗某某句的“诗眼”是某某字,试作简要赏析。(2)这首诗某某句的“诗眼”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作简要赏析。3答题技巧这类题虽然说考查的是句中诗眼,但实际上考查的是炼字。这类炼字型的诗眼往往是
6、为写景状物叙事服务的,是为了更好地突出意象特点、烘托意境氛围、抒发思想情感的。因此,分析其表达效果时要从这些方面着手,品味其妙处。注意答题时不能把该诗眼孤立起来谈,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具体来说,这种句中诗眼往往落在动词、形容词和副词这三类词语上。从表达效果上来看,动词类诗眼具有赋予画面动态感、使意境更加鲜明的效果;形容词类诗眼具有生动形象展现意象特点、色彩鲜明、渲染氛围、营造意境的效果;副词类诗眼具有突出意境、强化情感的效果。4答题步骤(1)找诗眼。如题目中已经给出了诗眼,此步骤可以省略。(2)解释含义。解释该字词在句中的含义。(3)描述景象。展开联想把该字词放入原句中描绘景
7、象,结合诗歌简要分析。注意看看这个字词有没有构成特殊的语法现象,或有没有运用什么修辞手法以及其他表达技巧。如果有这些方面的内容,分析时需要点出来。(4)点出效果。点出该字词的表达效果,即突出了怎样的意象特点,构成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等。【例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过香积寺 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蜂。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 “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之说,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
8、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答:(二)全篇诗眼1概念解说“全篇诗眼”,是就诗歌全篇而言的具有统摄或贯穿全篇、揭示主旨等作用的字词。2提问方式(1)全诗的诗眼是某某字,请作简要分析。(2)有人说,本诗诗眼是某某字,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3)找出全诗的诗眼,请简要分析其妙处。(4)本诗是怎样以某某字词统摄全篇或贯穿全篇的?请结合全诗进行简要赏析。(5)本诗是怎样紧扣某某字词来写的?请作简要分析。(6)结合诗句,说说这首诗是如何围绕某某字词来表情达意的?(7)诗题为某某字词,通篇虽无某某字词,但句句紧扣某某字词。请作简要分析。(8)这首诗是如何突出某某字词的?试作简要分析。注意:(
9、4)至(8)种提问方式属于变式提问,碰见此类提问,要注意辨析答题角度。3答题技巧全篇诗眼是全诗的主旨之所在,是为突出主旨服务的。因此,在答题时要结合主旨,点面结合,重点分析这个“诗眼”是如何统摄或贯穿全篇的,或者说全诗是如何紧扣或围绕这个“诗眼”来写的。组织答案时,可以依照原诗的顺序,采用逐句、逐联、逐层的方式叙说,即每一句、每一联、每一层写什么内容,这个内容是怎样体现诗眼的。对于绝句,可以逐句分析;对于律诗,可以逐联分析;对词曲,可以逐层分析。4答题步骤(1)找出诗眼。如果题目中已经给出了诗眼,则此步骤可以省略。(2)分析叙说。说明诗句内容是如何贯穿这一诗眼的,即逐句、逐联、逐层叙说。注意要
10、扣住诗眼来叙说。【例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校清凉。问:你认为这首诗中哪个字词能够统领全篇?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答案一】(步骤一)“夕”字统领全篇,是全诗的“诗眼”。(步骤二)首联写海天茫茫,山川阔长,都是“夕”中之景;颔联写“灯火”、“星河”,颈联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这些景物都笼罩在“夕”字之中。正因为身处“夕”中之江楼,能够消暑,故尾联向朋友发出邀请,回应题中的“招客”。【答案二】(步骤一)“望”字统领全篇,是全诗的“诗眼”。(步骤二
11、)首联写眺望的远景,壮阔而又高远;颔联写近景,万家灯火,映在水中的星河闪烁,都是俯瞰所见;颈联由上而下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而尾联则是“东望”所感,向朋友发出邀请。三、赏句类(一)设问方式(1)句历来被人称道,请赏析。(2)请赏析联的妙处。(3)请从角度赏析两句。(二)分析思路赏析语句分两种题型,一是定向赏析型,题干规定好了鉴赏角度,如从虚实结合角度赏析该句;一是综合赏析型,未规定赏析角度,需要考生自行选择角度。赏析语句是一种综合性强、自由度大的题型。它可以从内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情感等诸角度赏析,有时可以等同于词语赏析题、分析表达技巧题或句子情感分析题,但毕竟不能完全等同于这些题。有时
12、又因赏析角度的不固定性,使答题的自由度较大,同时难度也较大。答好这种题型有三个关键词:角度、效果、分析。角度主要有两个:一是内容角度,一是艺术(形式)角度。内容角度,主要是从句子意思、描写情境、上下文意、诗作标题、全诗意境与作者情感等方面来赏析。艺术角度主要是表达技巧角度,另外有意象、语言等角度。一般而言,要从两个角度同时切入:内容(句意和情感)与表达技巧。表达技巧多从修辞手法、表现手法两个角度切入。艺术效果主要有三方面:写景、造境、达情。“赏析”的“赏”是指“角度”“效果”,“析”就是分析,就是把你赏的过程和心得有层次地、令人信服地写出来。不能笼统空泛,要结合具体诗句、词语进行分析。(三)答
13、题模式:描绘诗句内容,理解诗句含义+表达技巧、语言、结构等方面的特点+表达效果【例题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初见嵩山张耒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注】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问:“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答:(步骤一)这一句写高峻山峰在一片积云之中突现。(步骤二) 此句运用了拟人手法。以“清瘦”形容山峰,突出山峰的高峻挺拔;一个“出”字,以动写静,赋予山峰动感,使山峰与云层形成了尖耸与广阔、跃动与静态相结合的画面。(步骤三)作者造语新奇,给人一种新鲜感,更生动地表达出诗人初见嵩山的喜悦心情。【例题2】阅读下
14、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杂诗 曹植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迥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问:这首诗起笔两句“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历来被人称道,请赏析其妙处。答:(步骤一)这两句写高台上常常吹着悲风,早晨的太阳照着北林。(步骤二)起笔两句在内容上统领全诗(内容角度),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表达技巧),所选景物如高台、朝日、悲风、北林都具有悲凉、阔大的特点(分析)。(步骤三)营造了高远的意境(效果一),渲染了悲怆的气氛(效果二),并以“悲”字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效果三)。四、语言风格类(一)设问方式1请分
15、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2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3这首诗(词)在语言上有何特色?(二)分析思路这种题型不是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技巧,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词)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即语言风格(特色)是就诗歌整体而言的。常见错误是从语言的使用上去揣摩作者的炼词、炼字,阐述字词运用巧妙。一要注意语言特色(风格)不能等同于语言的使用(炼字);二要注意语言特色(风格)不能等同于语言上的特点,诗歌在语言上的特点包括炼字用词、修辞特点、语言风格等。(三)答题步骤1明特色: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列例证: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析作用: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例题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春怨打起
16、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步骤一)此诗语言特色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二)“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三)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例题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送皇甫别驾往开州 李攀龙衔杯昨日夏云过,愁向燕山送玉珂。吴下诗名诸弟少,天涯宦迹左迁多。人家夜雨黎阳树,客渡秋风瓠子河。自有吕虔刀可赠,开州别驾岂蹉跎?【注】李攀龙,明代著名文学家,被尊为“宗工巨匠”。此诗是李攀龙在友人皇甫汸被贬往开州时所作。玉珂,原指马勒上的饰品,此
17、处指代远行的皇甫汸。吕虔刀,事见晋书王览传,吕虔为三国魏刺史,有佩刀,相者谓三公可佩。虔以授王祥,祥又授王览。后以之为称诵辅相之语。问:明诗别裁集评价这首诗体现了“雄浑沉雄”的诗风,请结合相关诗句对这一风格进行赏析。答:这首送别诗,虽有朋友离别时的惆怅感伤,但无低沉哀婉之态,诗人宽慰友人看淡官场暂时的失意,激励他建功立业,积极进取,基调是高亢豪迈的。(总说)颔联是对友人的开导:诗人用旷达之语劝慰友人,已在诗坛享有盛名,不必沉溺于被贬的失意中。颈联想像友人旅途境况,境界开阔苍凉,没有一般送别诗的缠绵悱恻之意。尾联以激昂铿锵之声令人振奋:诗人勉励友人,相信他会得到贵人提携,定能东山再起,不必虚度光
18、阴。(分说)【过关训练】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司空曙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注】几度:几年。翻:反而。共传:一起举杯。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从别后,数年不见,山川阻隔,相会不易,首联从时间、空间两个方面突出了离别久远,相见之难,其间的相思,自在言外。B久别相逢,乍见后反疑为梦境,因分离太久而相互询问年龄。“翻疑梦”,把诗人诧异、自责的神态表现得惟妙惟肖,十分传神。C结尾表面上是劝饮离杯,实际上却是总写伤别。“更”字,点明了即将再次离别的伤痛。“惜”字,表现出
19、彼此珍惜情谊和恋恋不舍的离情。D诗人与老友久别重逢,悲喜交加,在孤灯下饮着离别的酒,恋恋不舍,表现出两人的情谊及对友谊的珍惜。1B【B项,“诧异、自责的神态”错,应该是“欣喜、惊奇的神态”。】2颈联中的“寒”和“暗”字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2“寒”“暗”二字客观地描写了与朋友深夜叙谈的环境特征,孤灯照雨雨愈寒,湿竹环绕,烟云飘浮,显得更浓更暗;“寒”“暗”二字真实地表达了诗人的主观感受,刚重逢又要伤别,心境备感凄暗;“寒”“暗”二字使情景交融,展现了一幅寒冷、湿暗、凄清的老友话别图,既渲染了诗人悲凉黯淡的心情,也象征着人事的浮游不定。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完成34题。金陵城西楼
20、月下吟 李白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注。【注】谢玄晖:即谢朓,南朝齐著名诗人。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两句中“金陵”点明了地点,“凉风发”暗示了季节,“夜寂”概括了时间和环境,“望吴越”交代了登楼的目的。B“古来相接眼中稀”中的“相接”是从古至今、由人及己的意思;“眼中”在结构上有过渡作用,暗示了后面将要写的内容。C“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两句话中有“话”,意思是谢朓的诗我能理解,但今日我写此诗,又有谁能读懂呢?D作者笔触所及,广阔且悠远,看似信笔挥洒,未加经营,而读者细细品味,则会发现本诗以“愁情”为线索贯通前后,脉络清晰。3B【B项,“相接”是精神相通、心心相印的意思。】4古人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防腐木胚料行业发展研究报告001
- 青岛版(五四制)一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
- 2025至2030年中国缝包机头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磷酸三(一氯丙基)酯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 椭圆吊顶施工方案
- 大学生开理发店创业计划
- 提高安全意识落实安全责任
- 油性坡道施工方案
- 2024年5月-10月时政政治选择题
- 2024军检尿液标准
- 2024年医院重症专科护士培训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 膜萃取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 人教B版新课标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电子课本
-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 2024年房屋租赁合同电子版pdf
- 【高尔夫挥杆技术训练探究8700字(论文)】
-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开展阅读分享会课件
- 国际航空货运代理实务
- 《咯血的诊治》课件2
-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智贤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阶段检测语文试题(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