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过渡段试验段施工技术总结_第1页
路基过渡段试验段施工技术总结_第2页
路基过渡段试验段施工技术总结_第3页
路基过渡段试验段施工技术总结_第4页
路基过渡段试验段施工技术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路基过渡段试验段施工技术总结一、工程概况XX 铁路XXXX 标路基过渡段试验段里程:DKXXX+XXXDKXXX+XXXDKXXX+XXX虹吸两侧)。本过渡段类型:硬质岩路堑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二、试验目的:确定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级配碎石填层的工艺参数。包括: 确定压实设备,适宜的松铺厚度和碾压遍数。三、试验段工艺参数确定自 20XX 年 XX 月 XX 日本实验段路基填筑施工前验收通过后,于 20XX 年 XX 月 XX 日开始进行填筑,填筑压实过程中对不同压实遍数进行了检测,压实系数 K,地基系数K30,动态变形模量Evd。结果如下:第 1 层至第 2 层,从碾压五遍开始检测,直至第六遍

2、合格为止。第5遍检测数据:K=0.920.94。不满足要求。第 6 遍检测数据:K=0.980.99。K30=152 224。第 2 层至第 9 层,从碾压五遍开始检测,直至第六遍合格为止。第 6 遍检测数据:K=0.980.99。K30=184224。Evd=50.2283.03,满足要求。三、工艺参数总结项目部在使用稳定料源(级配碎石拌合站生产的水泥稳定碎石),对不同压实遍数结果的检测,得出工艺参数如下:过渡段压实碾压6遍 (静压 1 遍, 弱振碾压1 遍, 强震碾压2 遍, 弱振 1 遍, 静压 1 遍)以上可满足相关压实标准:压实系数A0.95。K30 A 150MPa/m。EvdA5

3、0MPa。四、人员、机械、仪器配置项目部根据本路基过渡段实验段,施工工艺流程的进行以及施工过程中零星事情的处理,总结得出人员、机械、仪器配置如下:机械设备配置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挖掘机CAT320台32推土机140-1台13自卸汽车金王子辆34振动压路机2t台1为单独一个5小型打夯机台1工作面机械6装载机ZL50C台1设备配置7撒水车CA10B辆18平地机天工PC160C台19级配碎石拌 合站套1说明:由于本路基过渡段试验段尚未填筑至基床底层顶面(需等待相邻路基填筑成整体后,方可同时填筑),目前没有使用摊铺机摊铺。检测设备配置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全站仪徒卡-TC

4、02台12水准仪CST/BERGER台1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3水准尺3m把24K30平板载荷仪YTW-28套15动力触探仪2FB套16灌砂筒150mm套17电子称25kg台18Evd检测仪台1人员配置表序号工种人数备注1工班长12技术贝23自卸汽车司机34压路机司机25平地机司机1为单独一个工作6挖掘机司机3面人员设备配置7推土机司机18装载机司机19撒水车司机110其它配合人员8五、施工过程控制重点1、料源控制严格采用统一料源,我项目部采用 XXX碎石加工厂固定料源, 并经级配碎石拌合站集中生产。2、上料控制严格采用方格网及标杆控制。根据运料车大小(每车约22 方) ,采用7.5

5、X 7.5m的方格网控制卸料位置,虚铺厚度:采用小型碾压设 备时,约20cm (压实后小于15cm),每车倒两格。在结构物侧墙上 用红油漆画好每层标高刻度。严格根据刻度线控制松铺厚度以及路拱横坡(4%)和级配碎石填筑范围。3、摊铺控制首先采用推土机进行粗平,然后采用平地机精平。由于拌合料比较均匀,整平过程中比较顺利。4、碾压控制严格按照实验数据,静压1 遍,弱振碾压1 遍,强震碾压2 遍,弱振 1 遍,静压1 遍,进行控制。以确保碾压质量,亦不用造成重复检测耽搁时间。5、检测控制基底处理质量采用EvdA40MPa控制,每个过渡段抽样检验3点。压实系数K,地基系数K30,动态变形模量Evd,严格根据规范要求进行检测。正线双线每100m,施工单位每过渡段每压实层抽样 TOC o 1-5 h z 检验压实系数3 点, 其中: 路基两侧级配碎石填筑边界1m 处各1 点,路基中部1 点。每填高约3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