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教学设计与反思第一篇: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教学设计与反思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教学设计与反思乐山七中王东英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两圆的五种位置关系的定义、性质、判断。2、使学生初步掌握相切两圆和相交两圆的性质。3、通过两圆位置关系的探究,培养学生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验数学活动充满探索和创造;让学生体验探索的乐趣。4、通过教学和应用,让学生充分体验分类讨论思想。 教学重难点:五种位置及其对应数量关系的探究和应用 教学过程:一、复习我们已经学习了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有哪些?对应的数量关系怎样?(生答,师重点强调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两种判定,其中一种判
2、定是直线与圆的公共点个数来确定位置关系)那么两个圆的公共点的情况怎样呢?我们一起动手来观察二、探究两圆的位置关系1、师用多媒体演示运动中的两个圆(其中一个稍大的圆固定不动,小圆在过大圆圆心的直线上运动),让学生观察两圆的公共点的个数。师:显然在运动过程中,两圆的位置关系不同,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探究的内容: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板书课题。师问:两圆的公共点个数有几种情况?你能给这三种情况命名吗?(类似的,命名为相离、相切、相交)师板书两圆的三种位置关系。2、再演示,注意观察,都是相离(或相切),两种图形有什么区别?学生回答后师总结相离分为外离和内含,相切分为外切和内切。(这里提醒学生解题时注意分类讨
3、论)板书两圆的5种位置关系3、由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位置关系都有对应的数量关系,而且都是圆的半径与“距离”的关系,那么两圆的位置关系对应的数量关系是谁与谁的关系呢?在这里,有两个圆,当然“半径”是两圆半径R和r,而圆的位置由圆心来确定的,故“距离”是两圆心的距离,即圆心距d。那现在我们一起来探究两圆半径与圆心距的关系,三种关系中哪一种最特殊呢?那我们就从相切来研究。通过演示,学生很容易观察得出结论:两圆外切d=R+r,两圆内切d=|Rr|。从运动中一目了然得出:两圆相交|Rr|R+r;两圆内含0d4、为了方便记忆,可把5种位置关系在数轴上表示出来。(注意两个关键点R+r和Rr) 三、探究性质
4、1、相切两圆的性质 2、相交两圆的性质 3、由此常见的辅助线 4、两圆的位置关系中的分类讨论:相切分为外切和内切;相离分为外离和内含;已知相交两圆的半径和公共弦长求圆心距分为圆心在公共弦的同侧和异 1 侧。 5、复习总结已学的与圆有关的分类讨论 四、应用 例1、线段OP=8,O半径为5,若P与O相切,则P半径为多少? 例2、已知两圆的半径分别为R,r,且Rr,R、r是方程x25x20的两根,设两圆的圆心距为d. 11(1) 若d,判定两圆的位置关系; 2(2) 若d=3,判定两圆的位置关系;(3) 若d=4.5,判定两圆的位置关系; (4) 若两圆相切,求d的值。 五、小结全课 六、教材中的练
5、习和习题 七、作业(略) 分析: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类比教学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学生易理解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用运动的观点进行教学,学生不易忘记知识,可以在脑袋里呈现运动过程,一切相关知识也得以呈现;从特殊到一般进行教学,符合学生认知特点,而且更容易探究出不特殊时候的情况;在教学中时常总结分类讨论情况,学生解题时不易漏解;例题设置注意分类讨论和一题多解;练习的呈现注意变化性和由易到难。 反思:引入新课时可以用实际生活中的两圆的一些位置情况;探究时可以让学生课前准备好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先在桌上自己固定一个圆,作平移运动,观察、分析,师再用多媒体演示两圆的相对运动。 第二篇: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教学反思
6、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教学反思 汪明静 这节课的内容与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有密切的联系,但这节课的两圆位置关系远比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复杂。 因此,为了调动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我在黑板上举了日月食的形成过程引入新课。让学生类比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猜测两圆可能存在的位置关系,然后讨论,归纳确定两圆位置关系的各种情况。学生热情高涨都积极参与。 在与两圆位置关系相应的数量关系的研究中,鉴于学生已有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中两量(半径、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的数量关系的认知基础,就只运用了类比迁移的方法。这些方法的运用,都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在探求新知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其次,与五种位置关系相应的数量关系的研究中
7、,我采用“先易后难,突破关键”的教学策略。先让学生解决易于解决的“外离”、“外切”、“内切”时的三量的数量关系,再解决“内含”时的三量的数量关系,最后突破相交时三量的数量关系:Rr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觉得课堂就应该交给学生,而不是一味的填鸭式灌输给学生,这样反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出来。 而判断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体现的是解析几何的思想:用方程处理几何问题,用几何方法研究方程性质。所以我在教材处理上,两种方法贯穿始终,使学生对解析几何的本质有所了解。 下面是我在设计这掌课时的一点想法。 第一、学生学习新知识必须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主建构与形成。所以,我一开始复习此节相关的知识点,通过问题
8、解决,以旧引新,提出新的问题,以类比的方法研究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启发学生思考当初是怎样研究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否同样可以运用到研究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上来?能否用来判断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使学生很自然的从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类比到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第二、教学的过程就是在教师控制下的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的关键点是怎么样有效的控制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较好的处理了学生学习的空间与时间,既留给学生充分思考与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又严格限定时间。 第三、把解决问题步骤算法化,提前介入算法的思想,有利于后续学习,也有
9、利于学生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规化解决问题的程序。 对于问题探究的题型选择的一些思考:第一,侧重点之一是必须注意到相切的两种位置关系:内切与外切;侧重点之二在于如何找到这两个圆的圆心,是为了让学生回顾两相切圆心与切点在同一直线上这一性质,由此得到圆心坐标。第二研究一个半径变化的圆与定圆相切,求题中参数变化的问题,同样要注意是相切的两种情况。 上完这掌课有几个值得反思的问题: 1.设计思路。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在教材中不如之前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应用性广,有关它的题型受教学要求的局限,使教学设计增加了难度,但是运用已学的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用类比的方法去处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又是一个很好的材料,所以我采用
10、了类比的思想,让学生自主探讨出圆与圆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这也比再次独立研究圆与圆位置关系大大的缩短了时间,为后面节省了时间,这种思路是否可行? 2.时间把握。课前复习是有必要的,是为了学生类比旧知识,联想新知识,但复习旧知的时间应该限定在三分钟以内,复习时间长导致巩固练习的时间不足和问题展开不够充分。 3.限时训练。为了让学生更有效率的做题,限定时间过长或是过短都是不利于学生提高数学能力这点还有待研究。 第三篇: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教学反思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教学反思 由于本节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是新课,这节课的内容与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有密切的联系,但这节课的两圆位置关系远比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复杂。
11、因此,我通过实例引入和让学生动手操作类比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猜测两圆可能存在的位置关系,然后经过讨论,归纳确定两圆位置关系的各种情况。在与两圆位置关系相应的数量关系的研究中,鉴于学生已有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中两量(半径、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的数量关系的认知基础,就只运用了类比迁移的方法。这些方法的运用,都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在探求新知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其次,与五种位置关系相应的数量关系的研究中,我采用“先易后难,突破关键”的教学策略。先让学生解决易于解决的“外离”、“外切”、“内切”时的三量的数量关系,再解决“内含”时的三量的数量关系,最后突破相交时三量的数量关系:Rr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觉得课
12、堂就应该交给学生,而不是一味的填鸭式灌输给学生,这样反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出来。 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学反思 西安铁一中 惠慧芳 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认识活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即数学知识的提出、形成、发展和探索过程。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变被动接受现成的结果为主动经历思维过程,使思维在过程中展开,能力在过程中发展。 现代多媒体手段和网络教学环境为学生动手参与课堂教学、主动的探索、研究问题提供了空间。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教师借助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有机整合,提高教学中问题导语的有效性,将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融入教学过程,可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
13、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应精心设计问题情境,为学生搭建研究问题的平台,然后采取尝试指导的方法来启动、诱发学生的思维,这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主要教学措施。在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一课我作了以下尝试。 一渗透主题、激趣导入,诱发学生探索、研究的欲望 首先,我精心设计了这样一个启始画面:在色彩明快活拨的版式正中书写大标题: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揭示主题;右上角是教学目标:1.理解圆和圆的五种位置关系. 2.探索两圆的位置关系及两圆位置关系与两圆的圆心距、半径的数量之间的关系,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挑战性. 3.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通过观察、类比,体会事物间相互联系和运动变化的辨证统
14、一思想;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协同合作研究问题的精神,旨在渗透目标教学;左下角以flash动画的形式直观展示两个圆在相对运动的过程中产生的不同位置关系,并配以零点乐队的歌曲相信自己烘托气氛,为学生的主动参与作心理准备。在节奏明快、催人奋进的乐曲声中有目的、有方向地将学生从课前准备的低谷带到波峰。使学生产生急切的“愿听其详”的心境。 二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启动学生探索、研究的积极性 人的学习是一种自主的活动,在学习过程中,活动的需要与动力是首要的,学生对数学有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是能否积极思维的动力因素。要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行之有效的方法是精心的设计问题导语,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引起
15、学生对数学知识本身的浓厚兴趣,做到“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重视研究能造成学生迫切学习心理气氛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我精心的剪辑了几段录像片来创设问题的情境:卡通片黑猫警长:黑猫警长所骑摩托车的车轮体现了两个圆之间的关系;奥运五环:象征五大洲团结的奥运五环也是由一些圆组成。射击靶子:记录射击运动员成绩的靶子也是由一些圆组成;滚珠轴承:利用物理学原理设计的滚珠轴承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也体现了圆和圆的位置关系。这些声情并茂的剪辑片不仅融入了情趣、拼搏、团结、向上的情感,而且体现了学科间的知识渗透。使学生在上课之前先领会到所学知识。通过这种“未入其文”、“先动其情”的方式,唤起学生无尽
16、的联想,以触动学生的内心深处,激发他们积极想象,从而提高获得知识的欲望。 三精心指导尝试活动,促使探索、研究的活跃性 在数学教学中,研究性的尝试活动是一种较高级的思维活动,它主要是为了解决某个数学问题,借助于观察、试验、类比、归纳以及概括、经验、事实等,形成猜想或假说,在已经掌握的概念和知识体系基础上演绎出问题的结论,从中获得新概念,从而丰富原有的知识体系并为巩固尝试探究的结果对新知识进行运用的一系列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放弃一讲到底的做法,试着让学生通过教师设计的问题导语的引导,去尝试研究、探索,促使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尝试点选择较好的课堂上,我深深感到学生的思
17、维特别活跃,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潜能。 在学习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一课时时,假如照本宣科说:“我们发现圆和圆之间有五种不同的位置关系”来引课,很明显是暗示学生接受这一事实,则不易唤起创造性的思维。因此,在教学中我首先借助多媒体以动画的形式声情并茂的展示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通过导语唤醒学生旧知识启发学生通过观察体会:直线和圆由远到近在相对运动的过程中,根据公共点个数的不同产生并定义了三种不同的位置关系,并且每种不同的位置关系都能通过直线到圆心的距离d和圆的半径r之间的数量关系揭示出来。进一步启发学生类比运动的观点和形的问题通过数来反映的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利用多媒体网络进入几何画板设定的情境,借
18、助几何画板数形结合及优良的测算功能,亲自动手拖动两圆相对运动,去尝试、观察、探索、研究;学生的积极性高涨,兴奋的操作,激烈的辩论,你争我抢的上台展示自己的结果。通过类比归纳、互相讨论、合作交流,从而获得圆和圆的五种不同的位置关系及每种不同的位置关系下对应的圆心距d和两圆半径R、r之间的数量关系,达到了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教师此时需要做的只是在一旁引导协助,保护好他们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激发其创造。同学之间的相互启发、不甘示弱的竞争意识和表现欲,使思维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最容易产生创造性灵感,一束智慧的火花就这样被点燃了。四、积极评价、延伸挑战,激活探索、研究的期望 在学生探究活动结束后,教师应通过
19、精心设计的问题导语,及时的启发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引导学生小结反思,让学生获得成就感的同时,更进一步激发学习的内在潜能,调动主动发现、探知的期望。 在本课即将结束时,我借助多媒体播放了一曲民乐庆丰收,伴随着丰收喜庆的音乐启发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小结:一是知识:对本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小结;二是方法:对本课获取新知识所运用的学习方法进行归纳;三是技能:感受在本课的学习中探究、协作带来的心理体验。作业则是针对不同学生精心设计的软件包,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程度在网络上选择点击。这些不同的软件包涵盖了基础性、趣味性、开放性、探究性及生活性应用,并且均配有金钥匙链接自查,必要时还可以动画演示。这样,以开放式的
20、学习实践冲击固有的观念。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既是对社会、自然和人生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不断获得终身发展能力的过程,延续了挑战性目标。 这样的一节课结束了,学生的激情、兴奋、积极和好奇给我留下了很强的冲击,之前准备工作中的多辛劳、琐碎、烦恼也一扫而光。我深深的体会到:要上好一节课,教师对教材的再创造和加工是多么的重要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投入到课堂中,享受课堂,教学效果还会不好吗?下课铃声响了,还有学生不愿意离开板凳,眼睛盯着屏幕寻找着、操作着;还有学生围过来询问这询问那,甚至问:老师,您这是怎么做的?咋让它动起来的?这种执着很让人感动。尽管这一节没有传统课堂好操作、好掌控,但是,
21、老师和学生收获的又其至是一节课的知识?教师达到了预期目标,学生延伸了自我挑战! 第四篇: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教学设计圆与圆的位置关系(1)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经历圆与圆的各种位置关系的探究过程,最终能总结出圆与圆的五种不同的位置关系。 2、掌握用圆心距与两圆半径之间的关系来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的具体方法。 3、通过对圆与圆的各种位置关系的探究,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4、掌握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应用。 5、在具体的探究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探究的乐趣,不断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准备: 圆规,一枚硬币(学生:圆规、一枚硬币) 三、教学过程 师说:在上课之前大家一起来观看一段视频。(大
22、约2分钟) 师问:在刚才的视频中,我们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答:日全食。 师说:那接下来我们一起再来看一个日全食的模拟动画。(PPT2) 我们站在下面,朝天空看,那我们看到的太阳和月亮的影像其实是两个圆,在这个过程中这两个圆的位置也在变化,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圆与圆的位置关系.(ppt3,板书) 师问: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有几种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观察日环食的模拟过程。(ppt4)学生观看 师问:大家也可以演示一下,把考卷上的圆o代表太阳,手里的硬币代表月亮,然后移动硬币, 在这个过程中,两圆的位置关系有几种呢?(学生思考) 师说:请把它们的示意图画出来。 选三张左右放在实物投影仪上观看。 先
23、看第一张(让该同学说说这几种有什么不同,是根据什么来区分它们的,有没有与这个同学不一样的?或者说有没有补充的?大家来看一下,有没有重复的?) 师问:还有没有与这5种不一样的位置关系了? 所以说,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有5种,请大家把示意图补充完整,然后再观察一下两圆的公共点有几个?(教师黑板上画图,画好后,学生看黑板回答公共点个数)。 师问:接下来,请大家仿照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为这五种圆与圆的五位置关系取一下名称。 师说:比如说第一张图,两圆什么位置关系?其中内切和外切统称为相切 师说:我们生活中也有许多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接下来请大家判断下面图片中有哪几种位置关系?(ppt5) 生答:(四张图片,在
24、同心圆的地方解释一下两圆同心也是内含的一种) 师说:这些图片可以从图形上很容易地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那么从数量上怎样来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呢? 首先来回顾一下(ppt8)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怎样来判断的? 生答:根据交点个数。 师问:拿根据公共点个数能不能判断呢?如果能请说明怎样来判断?如果不能说一下理由。 生答:发现外切与内切,外离与内含是无法根据公共点个数来判断的。 师问: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还与什么有关? 生答: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的大小数量关系来判断的 师问:那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与什么有关呢? 师说:我们再回到刚才日环食的模拟过程中来观察一下,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到底与什么数量有关呢?(播放
25、动画) 师说:两圆的位置在发生改变,两圆之间的什么数量也在改变? 生答:距离 师说:两圆之间的距离其实就是两圆圆心的距离。我们把两圆心之间的距离称为圆心距。从左往右,圆心距在越来越小,最后变成0. 所以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与圆心距、两圆半径有关。 师问:那你能不能用圆心距和半径之间具体的数量关系来描述这五种位置关系呢? 比如说两圆外离,那一段是圆心距?我们用d来表示,大圆半径R,小圆半径r所以两圆外离,dR+r,反过来,如果dR+r,那我们就可以判断出两圆的位置关系是外离。类似的,两圆外切?什么数量关系?(学生画图看看 师说:请大家在纸上标明相应的数量关系。 接下来请大家完成基础练习: 1、基础练
26、习 O1和O2的半径分别为3厘米和4厘米,设 (1)O1O2=7厘米; (2)O1O2=1厘米 (3)O1O2=5厘米; (4)O1O2=8厘米 (5)O1O2=0.5厘米; O1和O2的位置关系怎样? 学生单独回答,做对的同学请举手,错的比较多的话让学生并说明理由。 2、巩固提高 、O1和O2的半径分别为3 cm和4cm,若两圆外切,则d .若两圆内切,则d_(学生回答,做对的同学请举手,错的不多就不说理由了) 、O1和O2的半径分别为2 和6,若两圆相交,则d的范围为 ;若两圆内含,则d的范围为 (方法和上面一样)、两圆半径分别为10 cm和R,圆心距为13cm,若这两圆相切,则R的值是_
27、 . (先找做出一个答案的同学说,再问有没有不同意见,然后让学生说明理由) 例题 定圆O半径为3cm,动圆P半径为1cm. (1)当两圆相切时,OP为 cm, 生答:4cm或2cm (2)当两圆外切时,点P在怎样的图形上运动? 师说:大家手里不是有硬币吗?把硬币当做P,看看点P在什么样的图形上运动? 生答:当两圆外切时,点P在以点O为圆心,4cm为半径的圆上运动 师问:当两圆内切呢?点P在什么样的图形上运动? 生答:当两圆内切时,点P在以点O为圆心,2cm 为半径的圆上运动。 师说:请大家把答案整理一下。 师说:接下来请大家来谈一谈自己对这一节课的收获。第五篇: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教学设计圆与圆的
28、位置关系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利用计算机制作动画(让学观察两圆相对运动的过程)培养学生以运动变化的观点来观察问题(观察出确定“两圆位置关系”的关键 两圆交点的个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用计算机制作动画让学生从静止的角度探索出“两圆半径与圆心距之间的数量关系”与“两圆位置”的联系,培养学生认识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过程与方法 在经历“观察 猜测 探索 验证 应用”的过程,渗透了从“形”到“数”和从“数”到“形”的转化,培养了学生的转化、思维能力。实现了感性到理性的升华。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合作交流、自主评价,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及
29、学习质量,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点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2、让学生在猜想与探究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他们主动参与、合作意识,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圆与圆位置关系的发现及确定方法 难点:圆与圆位置关系的数量关系的发现。三、教学设备:计算机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如何确定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2、确定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方法是什么? (二)创 设 情 景 1、欣赏生活中圆与圆位置关系的图片,同时学生举例。 2、用微机制作出有“日食”现象的动画,提问这种现象是怎么产生的呢? 3、当学生
30、说出其现象的成因后,动画演示“日食”形成的过成。 (三)探 求 新 知 1、如果把月亮与太阳看成两个圆,那么两个圆在作相对运动的过程中有几种位置关系产生呢?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中画出并将其命名。 探 究 发 现 1、将学生的发现展示给大家后,教师让学生相互分析点评。老师进行点拔。 2、老师用微机将两圆位置关系的动画与学生的发现进行对比。(教师给予恰当的点评) 3、用微机将两圆的五种位置关系进行分类,并让学生思考分类标准。从而引导学生确定两圆位置关系的一种方法(交点个数)。 4、提问:两圆“相切、相离”所指的图形是什么? 5、在给出图形的前提下可识别出两圆的位置关系,如果没有图形能识别出两圆的位置关
31、系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 6、学生讨论完后教师给予点评,并利用微机动画与学生一起探索确定两圆位置关系的另一种方法。(对学生讨论结果教师给予适当点拨或点评) 7、例1:如图,O的半径为5cm,点P是O外一点,OP=8cm,若P与O相切,则P的半径是多少?(见课件) 8、例2、如图,等圆M和N相交于A、B两点,M经过N的圆心N,求MAB的度?(见课件) 9、当堂达标:填空题:1.O1和O2的半径分别为3cm、4cm,设d=O1O2 : (1)当d=8cm时,则O1与O2的位置关系是_. (2)当d=7cm时,则O1与O2的位置关系是_. (3)当d=5cm时,则O1与O2的位置关系是_. (4)
32、当d=1cm时,则O1与O2的位置关系是_. (5) 当d=0.5cm时,则O1与O2的位置关系是_. (6)当d=0时,则O1与O2的位置关系是_. 五、课堂小结 六、教学反思第一篇:初中语文公开课背影教学设计与教后反思初中语文公开课背影教学设计与教后反思教学目标1.揣摩文章朴实而简洁的语言,感悟文字中蕴涵的父子深情。2.仔细研读父亲爬过铁道去买橘子时的“背影”,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特征进行细致描写的方法。3.联系自己的生活,进一步体会亲情的内涵。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朱自清通过对父亲的背影在特定环境下的几个细节描写,刻画了父亲颓唐的老境和“我”对父亲的眷恋之情。作者“诚实”的写
33、作使文章真实可感,触人心弦,读之潸然泪下;语言朴实,意蕴深厚,“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美学风格,深深打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教学中,宜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采用朗读、研读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有感情的诵读以及对文章重点词句的分析,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受浓浓的人间亲情。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著名的纪实散文,作为语文材料的传统篇目,它感动了很多很多读者,因为它写出了人世间至深至诚的父子之爱。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品味朱自清先生的背影。2.整体感知(自主学习)(1)聆听配乐朗读,小声跟读、模仿,初步感知文章内容。(2)朗读课文,进一步体验作品的情感。(3)讨论交流。针对阅读中不理
34、解的地方,如某些词语、句子等,提出疑问。梳理筛选,将学生比较关注的、较有价值的问题找出来,共同解决。3.研读课文(合作学习)(1)在写父子离别之前,作者还交代了随父奔丧、家境衰败、父亲到南京谋事等内容,从中可见父亲当时怎样的处境和心情?这对写“背影”有什么作用?(2)文中四次写到“背影”,组织讨论,体会关键词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组织小组讨论:文章写了几次背影?哪次写得最具体、细腻?在这次描写中,哪些词语用得好?为什么?明确:1难忘背影 刻画背影 惜别背影 再现背影2.(提示:找动词、形容词)如:“探”表明父亲胖动作不灵便,下铁道小心翼翼;“攀”既写出了月台的高度,又可以想象到父亲爬月台的吃力;
35、“缩”:两脚无处可蹬,把怎样爬写得更细致;“肥胖的身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把父亲爬月台是的艰难动作,写得栩栩如生。3.有感情地朗读第六段,体会作者在朴实、细腻的叙述中所蕴涵的深情。(3)找出父亲送儿子上车过程中说的四句话,并体会它们的含义。(4)文章除了写父亲外,还写了自己的感受,作者是通过什么细节表现出来的?你认为作者当时的心情怎样?表现出怎样的感情?睹家境、想父母悲哀望父买橘 感激 泪(体贴父亲)父子离别 不舍再现背影 伤心以上问题,让学生探究、讨论、并交流,教师归纳。(课件展示)(5)根据以上对课文的分析理解,你能具体说说这是一种怎样的“父子情”吗?提示:父亲疼爱儿子,儿子体贴父亲
36、。(展示课件)(6)配乐朗读最后一段,体会作者对父亲的怀念之情。(7)课件展示;父爱深深。4.品味鉴赏(探究学习)(1)本文语言平淡中蕴涵深情,请从文中找出两个句子加以品味。(2)课文写作者一见父亲的背影就流泪,为什么?(3)文末作者再次写到父亲的“背影”,有什么作用?(4)朗读课文,仔细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5)仔细观察课文彩页中罗中立的油画父亲,说说画中的“父亲”给你留下了怎样地印象。(拓展)5.拓展延伸与作业(1) 提供舒禾尚在旅途片段(略),让学生拓展阅读。(2)课后练习一、二。板书设计背 影朱自清父亲疼 贴爱 体儿子第二篇:背影教后反思背影教学反思本课时的教学基本上实现了教学设计中的
37、重点,实现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结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产生了的顿悟并在课堂中能收到真实的父爱体验。分析课文时,抓住背影,也就抓住了理解本文的关键。所以,我通过反复朗读、圈划,欣赏歌曲,引导学生体会了父亲无微不至的爱。抓住细节描写能达到艺术视角的创新,可以给读者以自由想象的广阔天地,并且最能体现父亲对儿子的爱。完成了背影一课的教学,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很庆幸自己能够很好地调整传统的教学思路,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尊重和重视学生独特的生活情感体验,通过教学设计的层层递升,营造出一种浓郁的“爱”的氛围。有爱的内心是美好的,有爱的言词是动听的我想,只有学会了爱,才能学会珍惜人生。在课堂教学
38、过程中,我充分挖掘学生的各种潜能,点燃了学生情感深处的火花,使学生在这篇课文的学习中,基本上能够达到新课程标准对阅读者的要求,即“欣赏文学作品时,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收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第三篇:初中语文公开课小巷深处教学设计与反思初中语文公开课小巷深处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理解课文内容。2、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3、道德、情感、价值观:让文中最精华的思想和最精美的形式来熏陶感染学生,感悟母爱、赞美母爱。【教学设想 】1、教学生理解课文
39、内容是基础,品味文章事情是重点,激发学生理解爱、感悟爱是难点,这也是文学作品教学的重要价值所在。2、按照“理解”“品味”“感悟”三大板块层层推进,以“这是一个 故事”、“养母是一个 的人”、“妙在 ,写(用)得好,它表现了(它写出了或它说明了、它点出了) ”贯穿其间,以学生谈感受母爱、理解母爱和根据对“爱”的理解,说一句很美的话的形式,汲取作品人文内涵,升华作品的美点精粹。由浅入深,逐块推进,让学生自由说、主动说、积极讨论,相互质疑,理清作品内容,品味感情,领会深意,感受母爱,学会做人。3、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紧扣精彩凝练的语言文字,让文学作品的韵味,情感价值充盈课堂。5、 安排 2 课时【
40、 教学过程】导 入:同学们,在唐诗中有一首赞美母爱的诗歌,那就是孟郊的游子吟,同学们还能背出这首古诗吗?(全班背诵游子吟)几年前,香港曾举行过一次“我最喜爱的一首唐诗”的评选活动,孟郊的这首游子吟荣登榜首。想一想,人们为什么会如此钟爱这首诗呢?(学生回答,教师点拨)这首诗写出了母亲对孩子的一片爱心,而这种爱心又具有普遍性,所以能拨动无数读者的心弦。看过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的人,不管是谁,都会潸然泪下,一曲“世上只有妈妈好”不知唱出了多少孩子的心声。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林莉的小巷深处,来聆听一段感人的有关母爱的故事。第一个教学板块:理解课文1、学生各自圈读字词,借助工具书查阅字词。2、教师点出需
41、要认读、积累的字词。按句式说话:这是一个故事。瘦瘪 炫耀 执著 揶揄 落寞 哽咽 蹒跚 憧憬3、快速默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了解词语的语境义。4、进行写法指导,阅读散文第一步是用“概括”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了解,选择角度用“这是一个 故事”这个句式说话,对课文内容进行概括。学生说出的内容可能有:这是一个爱的故事。一个养母收养弃婴的故事。一个小巷深处的故事。一个弃婴长大后厌贫离开养母最后悔悟的故事,等。同桌相互讨论,标出“我”对家对母亲感情变化的句子。5、快速默读课文,找出养母为“我”做了哪些事?(学生回答)6、分角色朗读:“那个学期的最后一个星期又仿佛在等候”,请同学们用“养母
42、是一个 的人”的句式说一句话。(教师示范,学生发言)7、同桌相互讨论,标出“我”对家、对母亲感情变化的句子。理解是什么原因使“我”疏远母亲,淡忘破旧的家?8、质疑:再次默读课文,找出自己不懂的词句(学生提出的问题尽可能让学生自己解决,教师只作点拨)。小结:文章用朴素无华的语言,通过生活琐事表现养母对“我”的爱,一个善良、充满爱心的母亲跃然纸上,让我们感受到母爱的市场与无私。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我”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养母的感情变化了,最后被母亲深深的爱所感动而悔悟流泪,这平实的叙事中潜藏着一条深沉而真挚的感情之流。第二教学板块:品味课文1、学生速读课文。找出自己最受感动的句子或事例,有感情地朗读,
43、并谈谈自己的理解。(自己先小声地各自说,然后发言)2、教师:预习的时候要求同学们“从任何一个角度说说对课文的理解”,这句话应该这样说:“妙在 ,写(用)得好,它表现了(它写出了、它说明了、它点出初中语文:小巷深处教学设计及反思来源:考试大 【关注考试大,就是关注自己的未来】 XX年7月14日3、教师示范:妙在“在风中,她的脸是那样黝黑,她的手是那么的粗糙,她的眼睛是那么的黯淡,然而她立在那儿却是那么挺拔,那么坚定,仿佛在憧憬,又仿佛在等候。”妙在描写了母亲的外貌,既写出母亲的痛苦,又写出母亲的坚强。(学生们按句式发言)4、教师指出最重要的是:妙在用生活琐事,表现了一个母亲伟大而无私的情怀。妙在
44、用小巷深处那光亮的青石板,那根长长的竹棒为情感依托,写出了母女情深。妙在语言描写和外貌描写,写出了母亲的含辛茹苦,母亲的宽容,母亲的坚强。妙在用含蓄的写法,写出母亲对“我”观察细致,了解透彻,表达母亲对“我”深深的爱。小结:通过理解课文、品味课文,我们感受到小巷深处那深深的母爱,我相信同学们一定有许许多多的感想,一定对作品有了更深的感受。第三个教学板块:感悟课文1、母爱就在我们身边,她像春雨一样滋润着我们,学习了这篇感人的散文,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前后桌讨论交流,而后上台发言)(老师也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3、“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母爱事那样
45、的无私与圣洁,母爱也是永恒的话题,现在请同学们根据你对“母爱”的理解,以“母爱”为话题,说一句很美的话,长短不限。教师示范:母爱是灯,照亮前行的路。学生说话,教师整理。4、比较阅读:又见秋风起(参阅教师用书P55)5、小结:同学们,母爱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是推动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动力,母爱是最崇高、最美好的。母爱像阳光一样,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要你细心感受,你不难发现你生活在母爱之中,请珍惜这份浓浓的亲情吧!6、布置作业:把文中四个字的词和你认为最感人的句子,摘抄在“读书文摘卡”上。课后练习(三)第四篇: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和设计背影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模板和设计背影 1
46、000字请从文中找出父亲送儿子上车过程中说的四句话,体会朴实的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情。 1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进去吧,里边没人。 父亲的话平淡中饱含真挚的感情,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体会朴实的语言中所难点分通过各种形式的1句:父亲惟恐深情朗读这首儿子路上有什么闪诗。父亲小诗 失,所以决定还是由自己亲自送 。 句:父亲坚持费力去买橘子有两层意思:一是怕儿子包含的深情 生: 请同学们满怀荐荐二2014下语文教案(3000字) 二语文教案下册 (500字) 荐语文教学设计参赛优秀模板(含高中和初中) 荐语文教学设计(语文教案)的常规格式荐人教版小
47、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1第五篇:背影教学设计与反思背影教学设计与反思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朱自清通过对父亲的背影在特定环境下的几个细节描写,刻画了父亲颓唐的老境和“我”对父亲的眷恋之情作者“诚实”的写作使文章真实可感,触人心弦,读之潸然泪下;语言朴实,意蕴深厚,“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美学风格,深深打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教学中,宜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采用朗读、研读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有感情的诵读以及对文章重点词句的分析,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受浓浓的人间亲情。 学情分析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虽然被父母浓浓的爱包裹着,但大多数人认为理所当然,很少真切的来体验一下父母的拳拳爱子
48、之情;对于朴实的文字,尽管前边已经学过爸爸的花儿落了、散步等文章,但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还不是很强,有可能急于浮光掠影式的了解,不去做深入探讨与感悟。不过,在生活中和学习中,我们都能够感受到浓浓的亲情,再加上已初步掌握了叙事性文章的阅读方法,这一篇课文学习起来并不难理解。 教学目标一、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2.了解散文材料与文章中心的关系。(二)过程与方法1、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清楚连贯的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情感氛围。2、抓住某一感情的聚焦点展示人物心灵的写作方法。3.、指导学生学习做读书摘要。(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文中所表现的父子之间的深厚感情
49、,从作品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朴实而饱含深情的语言,品味文章深沉的父子之爱;教学难点:课文写的虽是小事,却深情无限。2. 解决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朴实的语言所饱含的深情厚意的理解;分析课文可按“语言-内容-结构-情感”的顺序由浅入深地进行。 教学过程:第一 课 时一、情境导入,唤起亲情体验以小故事儿子眼中的父亲导入新课。二、走近作者朱自清,江苏省扬州市人,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欧游杂记,散文集背影。谈到中国现代散文,不能不提到朱自清先生。谈到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不能不提到背影。本文写于1925年10
50、月,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发表在当时的文学周刊上。文章发表后,广为传诵,并一直作为语言教材。当年,朱自清先生逝世后,有些中学生拿着报纸悲痛地说:“写背影的朱自清先生死了!”可见本文的影响之大。三、讲授新课1.自由速读,感受内容。教师:本文写出了至诚的父子之情,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di。2.掌握字词。(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交卸(xi)狼藉(j)簌簌(s)赋闲(f)颓唐(tu)蹒跚(pnshn)(2).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狼藉 踌躇 蹒跚3.学生速读课文,讨论问题。(1).文中出现几次“背影”?着重写的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看见的背影?(文中四次写“背影”。开头写难忘“背影”,送别一段两次写“背
51、影”,结尾忆“背影”。着重写的是在车站看见父亲爬月台买橘子时的“背影”。)(2).本文以“背影”为线索,以车站送别为中心展开。划分段落层次并概括段意层意。第一部分(第1段)开篇点题,最难忘父亲的“背影”。第二部分(第2-6段)追忆与父亲在车站离别的情景,具体写“背影”,表现父亲的爱子之情。第一层(第2、3段)写送别时的家境,为写“背影”渲染悲凉的气氛。第二层(第4、5段)写离别前父亲对“我”的细心关照,为写“背影”作铺垫。第三层(第6段)描写父亲过铁道买橘子时的“背影”,表现父亲爱子深情。第三部分(第7段)写别后思念,再现“背影”,抒发深切的思念之情。(3).本文通过写车站送别,表现了父子间的
52、什么样的感情?(中心意思)(本文通过写车站送别,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挚的爱,抒发了作者对父亲深切的思念。)4.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加深体会中心。5.理解第二、三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本文是通过写“我”与父亲在车站离别,表现父亲的爱子之情的,为什么又要写与此似无多大关系的第二、三段?(这两段写父子离别时的家庭境况,为写“背影” 渲染悲凉的气氛,为突出父亲的爱子之情作铺垫。当时,祖母去世,父亲失业,祸不单行。父亲还帐缺钱,只好变卖典质;办丧事要用钱,只好再去借钱。家中境况可想而知。丧事一毕,父子又要离家分手,各奔前程,真是人亡家破。父亲背着学生的精神负担,还细致入微地关照儿子就更为感人。)四、归纳小结这节
53、课我们学习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扫除了文字障碍,分析了段落层次并概括了中心意思,弄清了第二、三段在全文中的作用。父母对子女的爱是真挚无私的。这种爱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子女寻这种感情当时难以体会到的,父母的疼爱之情是否感动过你?这种感情是体现在父母的只言片语中,还是隐含在父母的神情语气里?是通过某个动作的流露,还是通过身体形态的表现?父母疼爱子女的细节,使我们终生难忘。老一辈这种崇高美好的感情深深地感动和激励着一代一代年轻人。五、布置作业第一篇:牛和鹅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五年级语文牛和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细致的文本阅读,帮助学生感悟课文内容,学习
54、抓住关键句揣摩人物心情及心理活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教学重点:抓住关键句揣摩人物心情及心理。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理解课文,最后领略到换个角度看问题,所得的结果不一样这个道理。教学准备:重点段落、句子分析的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一、 情景导入出示牛和鹅的图片,学生回顾课文主要内容二、 研读课本1、让学生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提出疑问。(作者为什么怕鹅?为什么又不怕了?怕鹅的表现?)围绕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学习。2、首先来解决作者为什么怕鹅,怕鹅的表现,这两个问题。(阅读文章14自然段,边读边画,说说)3、后来作者改
55、变了自己的看法,学生认真读511自然段,在小组内说说到底什么事让作者改变了想法。(生读书,教师巡视指导,小组内互说)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课件出示:孩子们大喊了一声,急急逃跑。这使鹅追的更快了。我吓得腿也软了,更跑不快。这时,带头的那只老雄鹅就“啪嗒啪嗒”地跑了过来,“吭,吭”地赶上我,“吭,吭”地张开嘴,一口就咬住了我当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我就又哭又叫:“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指名读这段话,学生自己读读,谈体会,带着体会到的感情朗读,主动展示读)4、我们害怕鹅,可是金奎叔不怕啊!课件出示他飞快地走了过来,一把握住鹅的长脖
56、子。鹅用脚爪划他,用嘴啄他,可是金奎叔的力气是那么大,他轻轻地把鹅提了起来。老雄鹅害怕了,好不容易挣脱束缚,张开翅膀,连飞带跳“啪啪啪”地落到了池中。这一下,别的鹅也怕了,纷纷张开翅膀,跳进池里,逃命了。(自己读读,画出描写鹅动作的词语,能从中体会到什么?抓住重点词语谈体会,带着体会到的感情朗读课文,自读,齐读,展示读)5、不可一世的老雄鹅被金奎叔赶跑了,金奎数对作者说了什么?(读11、12自然段,画出有关的句子)。对金奎叔的话你有什么自己的看法?课件出示:金奎叔说:“让他这样看好了!可是它要是凭这点来欺负人,哪咱们可不答应,就得掐住它的脖子,把它扔到池里去。记着,下次可别在怕它们了。”(读读
57、、讨论、发言)6、作者的看法和同学的很相似,课件出示: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这句话有两层意思,前者是从鹅的角度看人,后者是从人的角度看鹅。看待事物的角度和出发点不同,所得的结果就是不一样的。三、 拓展延伸1、 课件出示一则故事,学生猜哲学家对老太太说了什么。(更加深刻的理解文章阐述的道理)2、学生结合实际谈谈这篇课文对自己的启发四、总结五、布置作业:写写同学之间发生的不愉快的事,学习完这篇文章之后你会怎样来处理。牛和鹅教学反思牛和鹅是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角度”单元中的一篇主体课文。课文记叙作者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再不怕鹅的故事。文章故事
58、性强,是一篇语言生动、童趣十足、又蕴含一定哲理的文章。尤其是描写“我”被鹅追赶这一部分时,作者将鹅的神气十足、胆大妄为,以及“我”的狼狈不堪、慌忙逃窜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细致刻画,通过对鹅的动作的传神描写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最后,告诉我们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第二课时在处理重点词句的引导方面,我抓住“挣脱”“连飞带跳”“落”等词语让让学生感受鹅的害怕以及“飞快”“提”“握住”等词语感受金奎叔对鹅的不害怕,并采用多形式的朗读内化词语加深体会。在此环节教学中我应该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在处理重点句子时,引导学生深刻领会金奎叔的话,通过理解金奎叔的话
59、,领会文章蕴藏的道理:角度不同,结果不同。最后,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这个道理的理解。第二篇:牛和鹅优秀教学设计篇一:牛和鹅教学设计牛和鹅的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四单元执教 王翔一、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教学重难点:三、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包含图片、重点词句的多媒体学生:熟读课文,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句1、板书课题:牛和鹅生回答:主要写了我原来十分怕鹅, 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我再也不怕鹅了。过渡:根据刚才概括的主要内容,你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我原来为什么怕鹅?后来又为什么不怕了?我怎样怕鹅?)1、请同学们围绕刚才提出的问题,快速朗读
60、课文,我们首先来解决“我原来为什么怕鹅”? 1)指名说(生: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出示小资料:牛的眼睛里像有一个放大镜似的,什么东西在它眼里都比原样大。在牛的眼睛里,人比自己不知要高大多少倍,所以牛害怕人,在人面前十分驯良、温顺。而鹅则相反,什么东西在它眼里都比原样缩小了。3)谁来说说你画的句子?(指名回答)读读你画的句子,(课件出示学生画的句子)我们看到牛,一点不害怕,敢用手拍它的背,摸它的肚子,甚至敢用树枝去触它的屁股,用破碗片去刮它的皮呢!可是牛像是无所谓似的,只是眨眨眼,把尾巴甩几甩。有的孩子还敢扳牛角,叫它跪下来,然后骑到牛背上去。师:这些词都是动词,这些动词形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30年中国大型振动试验机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即时通讯(im)行业竞争格局及投资创新模式分析报告
- 眉山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概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度食品代加工与产品质量追溯协议3篇
- 2024年标准化物业租赁协议模板汇编版B版
- 2024年物联网农业技术开发与合作合同
- 2024年标准股权转让协议一
-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现场节目主持实践》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城市综合体土地房屋股权转让与建设合同范本3篇
- 2024年度特色民宿商品房承包销售合同3篇
- YY/T 0251-1997微量青霉素试验方法
- YC/T 559-2018烟草特征性成分生物碱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和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 GB/T 29309-2012电工电子产品加速应力试验规程高加速寿命试验导则
- 齐鲁工业大学信息管理学成考复习资料
- 公务员面试-自我认知与职位匹配课件
- 中频电治疗仪操作培训课件
- 柔弱的人课文课件
- 动物寄生虫病学课件
- 电梯曳引系统设计-毕业设计
-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护理查房课件
- 讲课比赛精品PPT-全概率公式贝叶斯公式-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