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精品解析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高照实验学校2021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10月阶段性质量检测试卷(到第2章结束)(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登陆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高照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10月阶段性质量检测验卷(到第2章结束)一、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共15题;共30分)1.“柴、米、油、盐、醋”是厨房常备用品,其主要成分属于无机化合物的是(?)A.?醋(醋酸)?B.?米(淀粉)?C.?油(脂肪)?D.?盐
2、(氯化钠)【答案】D【考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解析】【分析】有机物即有机化合物,是指含碳化合物(一氧化碳、碳酸,碳酸盐、氰化物、硫氰化物、氰酸盐、金属碳化物、部分简单含碳化合物除外)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据此分析判断。【解答】醋酸、淀粉、脂肪中都含有碳元素,都属于有机化合物,而氯化钠属于无机物,故D正确,而A、B、C错误。故选D。2.番茄,又名西红柿,在欧洲又叫“爱情果”。某实验室配制番茄的无土栽培的营养液时,要用到KNO3做化肥,化肥KNO3是一种(?)A.?钾肥?B.?磷肥?C.?氮肥?D.?复合肥料【答案】D【考点】盐与化肥【解析】【分析】在化肥中,只含有钾元素的叫钾肥,只含
3、有氮元素的是氮肥,只含有磷元素的是磷肥;含有两种或以上营养素的叫复合肥。【解答】化肥KNO3含有钾和氮两种营养素,属于复合肥,故D正确,而A、B、C错误。故选D。3.某同学错题本中记录的下列内容,合理的是(?)A.?盐酸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B.?室内起火时,应立即打开门窗通风C.?Al(OH)3、NaOH都能治疗胃酸过多症D.?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蓝【答案】A【考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根据常见的化学药品的性质分析即可。【解答】A.盐酸和三氧化二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因此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故A正确;?B.室内起火时,不应立即打开门窗通
4、风,这样会使大量氧气涌入,使火势增大,故B错误;?C.NaOH虽然能够和胃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但是由于它碱性太强,会对胃造成严重伤害,所以不都能治疗胃酸过多症,故C错误;D.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水生成碳酸,碳酸能够使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故D错误。故选A。4.通过实验可以获取证据,得出结论。下列做法中不能获得明显证据的是(?)A.?为了说明盐溶液不一定都呈中性,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B.?为了证明氧气是否集满,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C.?为了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在其溶液中滴加稀盐酸D.?为了证明汗水中含有Cl,加入含稀硝酸的硝酸银溶液【答案】C【考点】氧气的检验和验满,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5、,物质的鉴别、推断【解析】【分析】(1)根据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分析;(2)根据氧气验满的方法分析;(3)根据氢氧化钠和稀盐酸的反应产物分析;(4)氯离子和银离子能够生成不溶于酸和水的氯化银沉淀。【解答】A.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无色溶液变成红色,说明此时盐溶液呈碱性,故A正确不合题意;?B.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那么说明氧气已经收集满,故B正确不合题意;?C.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没有气体、沉淀生成,也没有颜色变化,无法感知反应的发生,故C错误符合题意;D.为了证明汗水中含有Cl,加入含稀硝酸的硝酸银溶液;如果生成了白色沉淀,那么说明汗水中含有氯离子,故
6、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5.铁画是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以钢材为主料,经锻打、焊接、酸洗、上漆等多道工艺制成。下列关于铁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铁画应悬挂在干燥的环境中B.?若生锈,铁锈的颜色为红棕色C.?给打制成型的铁画喷漆既美观又可以防锈蚀D.?所用的主要材料为低碳钢,属于铁的合金,合金至少含两种金属元素【答案】D【考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解析】【分析】根据金属铁的化学性质和防锈的知识分析判断。【解答】A.在潮湿的环境中,铁会和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反应生成铁锈,故A正确不合题意;B.铁锈的颜色为红棕色,故B正确不合题意;C.通过喷漆的方式
7、,将金属铁与空气和水分隔离,可以防止锈蚀,故C正确不合题意;D.合金是由金属材料和另外的材料组合而成,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6.某体育比赛的发令枪所用的“火药”成分是氯酸钾和红磷,经撞击发出响声,同时产生白色烟雾,撞击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5KClO3+6P=3P2O5+5KCl。则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KCl中氯元素显-1价?B.?上述反应是置换反应C.?KClO3和KCl属于盐类物质?D.?P2O5吸收水形成的烟雾呈酸性【答案】B【考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酸、碱、盐的鉴别,置换反应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在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2)
8、单质与化合价反应,生成新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3)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叫盐;(4)五氧化二磷和水反应生成磷酸。【解答】A.在KCl中,K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1)+x=0,因此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故A正确不合题意;B.该反应的生成物为两种化合物,不是单质和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B错误符合题意;C.KClO3和KCl都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都属于盐类,故C正确不合题意;D.P2O5吸收水形成磷酸,因此烟雾呈酸性,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B。7.某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以探究“微粒是不断运动的”,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紫色石蕊变红,则物质A是
9、(?)A.?浓氨水?B.?浓硫酸?C.?生石灰?D.?浓盐酸【答案】D【考点】酸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遇碱变蓝色,据此分析判断。【解答】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说明它遇到了酸,即A溶液中挥发出的气体分子溶于水后生成了酸。浓氨水挥发出氨气,氨气溶于水呈碱性,故A不合题意;浓硫酸没有挥发性,故B不合题意;生石灰没有挥发性,故C不合题意;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HCl气体溶于水生成稀盐酸,故D符合题意。故选D。8.比较归纳是科学学习中的常用方法。若以下的物质转化都由一步反应完成:ZnZnCl2Zn(OH)2ZnCl2ZnCO3ZnCl2。则(?)A.?三种转化发生的都是复分
10、解反应?B.?三种转化都必须加入盐酸才能完成C.?只有发生了中和反应?D.?三种转化的生成物中都有水【答案】C【考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解析】【分析】(1)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复分解反应;(2)根据三种转化过程分析;(3)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叫中和反应;(4)根据三种反应的产物分析。【解答】锌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锌和铜单质;氢氧化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水;碳酸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水和二氧化碳气体。A.反应和肯定是复分解反应,而是置换反应,故A错误;B.根据反应可知,不一定必须有稀盐酸参与反应,故B错误;C.只有是酸
11、和碱,生成盐和水,是中和反应,故C正确;D.反应中就没有水生成,故D错误。故选C。9.不锈钢材料中含有金属铬(Cr),金属铬的金属活动性排在Zn和Fe之间,铬元素的化合价有+2和+3价,金属铬在置换反应中显示+2价,则以下反应不正确的是(?)A.?Cr+2HCl=CrCl2+H2?B.?Cr+CuSO4=CrSO4+CuC.?Cr2O3+6HCl=2CrCl3+3H2O?D.?Cr(OH)3+H2SO4=CrSO4+3H2O【答案】D【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将后面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3
12、)(4)在复分解反应中,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保持不变,注意分析反应前后铬元素的化合价是否改变即可。【解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铁排在氢的前面,而铬排在铁的前面,因此金属铬能够和稀盐酸反应,生成CrCl2和氢气,故A正确不合题意;铜排在铁的后面,因此肯定排在金属铬的后面,那么金属铬能够和硫酸铜反应,生成CrSO4和铜,故B正确不合题意;三氧化二铬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铬和水,反应前后铬的化合价都是+3价,且方程式是配平的,故C正确不合题意;在Cr(OH)3中,铬的化合价为+3价;在CrSO4中,铬的化合价为+2价,反应前后铬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故D错误。故选D。10.“84”消毒液具有杀菌、消毒
13、的功效,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被广泛使用。下列对“84”消毒液的组成或性质的分析中,正确的是(?)组成或性质分析A有效成分为NaClONaClO为有机物BNaClO易与空气中二氧化碳、水反应此性质属于物理性质C溶液呈碱性溶液的pH7;(4)根据消毒液的用途分析。【解答】A.根据化学式NaClO可知,“84”消毒液中不含碳元素,肯定不是有机物,故A错误;B.NaClO易与空气中二氧化碳、水反应,属于化学性质,故B错误;C.溶液呈碱性,那么pH7,故C错误;D.具有一定的腐蚀性,通常不用于蔬菜和水果的消毒,故D正确。故选D。11.物质王国的“小朋友”在做游戏,五位“小朋友”手拉手围成一圈(如图所
14、示),要求相邻的“小朋友”之间必须能互相“配合”(即必须能发生化学反应),他们才能将游戏进行下去。场外还有四位替补“队员”。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圈内相邻“小朋友”的溶液均为无色B.?五位“小朋友”中的任意两位均不能互相调换位置C.?若“Na2CO3”小朋友玩累了,可换上场外的“K2CO3”D.?若“Ba(OH)2”小朋友玩累了,可换上场外的“KOH”【答案】C【考点】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解析】【分析】根据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规律判断即可。【解答】A.硫酸铜溶液呈蓝色,故A错误;B.将Ba(OH)2和Ca(OH)2互换位置后,几种相邻的物质照样能相互反应,故B错误;C.碳酸钾和上
15、面的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钾;和右边的硫酸铜反应,生成碳酸铜沉淀和硫酸钠,因此它可以替换碳酸钠,故C正确;D.KOH和上面的二氧化碳反应,但是不能与下面的碳酸钠反应,因此不能替换氢氧化钡,故D错误。故选C。12.下列实验进行中的现象或实验原理正确的是(?)A.?检验醋酸是否有酸性B.?小气球变瘪C.?验证Fe、Cu、Ag的金属活动性强弱D.?U型管内液面左高右低【答案】D【考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根据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分析;(2)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气体反应,据此分析瓶内气压的变化,判断气球体积的变化;(3)分析能否出现两种不同的现象即可
16、;(4)硝酸铵溶于水时吸热,据此分析左边装置内的气压变化,判断U形管两边的液面高低。【解答】A.无色酚酞试液遇酸和中性液体都不变色,因此通过酚酞无法判断醋酸有酸性,故A错误;B.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会造成瓶内气压减小,此时外面的空气进入气球,因此气球的体积应该膨胀,故B错误;C.金属铜和银都不能遇硫酸亚铁反应,因此无法判断它们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大小,故C错误;D.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时吸热,使锥形瓶内温度下降,气压减小,那么U形管内左边的液面升高,右边的降低,故D正确。故选D。13.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下列方案可行的是(?)选项物质杂质方案AZn粉Cu粉加入足量Cu
17、Cl2溶液后过滤、洗涤、干燥BCO2气体HCl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干燥CNaCl固体Na2CO3固体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后蒸发DBaCO3固体BaCl2固体加水溶解再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后蒸发A.?A?B.?B?C.?C?D.?D【答案】C【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解析】【分析】除杂的基本原则:不与除杂试剂反应;不引入新的杂质,据此分析判断即可。【解答】A.被除杂物质锌和除杂试剂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锌和铜,而杂质没有除去,故A错误;B.被除杂物质二氧化碳和杂质HCl都能与除杂试剂氢氧化钠反应,故B错误;C.被除杂物质氯化钠和除杂试剂稀盐酸不反应,杂质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18、,除去杂质而没有引入新的杂质,故C正确;D.杂质氯化钡和二氧化碳根本不反应,无法除去杂质,故D错误。故选C。14.下列四个图像中,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等质量的锌、镁粉末中分别滴加足量相同浓度的稀盐酸B.?向NaOH和BaCl2的混合溶液中滴加H2SO4溶液C.?将水通电一段时间D.?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pH=2的稀硫酸至过量【答案】C【考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盐的性质及用途,金属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1)分析消耗相同的稀盐酸时生成氢气的质量和最终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2)分析沉淀是否在反应开始时就会产生;(3)根据电解水生成
19、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之比分析;(4)分析滴加稀盐酸过程中溶液pH值的变化。【解答】A.在反应结束之前,消耗相同质量的稀盐酸,镁产生的氢气质量大于锌;当反应结束后,等质量的锌和镁,镁最终生成氢气的质量大,故A正确不合题意;B.向含有NaOH和BaCl2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氯化钡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了沉淀,当氯化钡完全反应后不再产生沉淀,故B正确不合题意;C.将水通电一段时间,生成氢气的体积是氧气的体积的2倍,它们的质量之间肯定不是2倍的关系,故C错误符合题意;D.随着稀硫酸的滴入,氢氧化钠和它反应,使溶液的pH减小。当它们刚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7;再继续滴入稀硫酸时,溶液的pH继续减小,故D正确
20、不合题意。故选C。15.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混合溶液中逐渐加铁粉,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变化与加入铁粉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点时,混合物中有两种溶质B.?b点时,混合物中有一种固体C.?往b-c段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没有白色沉淀生成D.?取d点的固体,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答案】A【考点】盐的性质及用途,金属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铁粉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单质,因为析出银的质量比进入溶液的铁的质量大的多,所以溶质的质量减小的很快,即从开始到b。当硝酸银完全反应后,硝酸铜再与铁粉反应,由于析出的铜与进入的铁的质量稍大,所以溶液质量继续减小,但是减小的速度
21、变小了,即bc段。当硝酸铜完全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保持不变,即cd段,据此分析判断即可。【解答】A.a点时,铁粉正在和硝酸银反应,还没有和硝酸铜反应,因此混合物中的溶质是:硝酸亚铁、硝酸银和硝酸铜,故A错误符合题意;?B.b点时,硝酸银刚好完全反应,那么混合物中有一种固体,就是反应产生的银,故B正确不合题意;?C.b-c段中,硝酸铜正在和铁粉反应,溶质为硝酸亚铁和剩余的硝酸铜。往b-c段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根本没有反应产生,故C正确不合题意;D.d点时铁粉过量,取d点的固体,加入稀盐酸,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因此有气泡产生,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A。二、填空题(本题有8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22、(共8题;共20分)16.?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航班客机驾驶舱右侧挡风玻璃突然破裂。机长在低压、极寒、缺氧、巨大噪声的恶劣条件下操纵飞机成功降落,被称誉为一次“世界级”的备降。(1)生产客机前挡风玻璃一般选用密度较小的材料,减小飞机的重力。密度小属于物质的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2)根据物质的不同组成,破裂的航空玻璃(由无机硅酸盐玻璃与有机透明材料复合而成)属于_(填“混合物”或“化合物”)。【答案】(1)物理(2)混合物【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1)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
23、、热稳定性及一些其它特性;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气味、状态、是否易融化、凝固、升华、挥发,还有些性质如熔点、沸点、硬度、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2)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叫纯净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叫混合物。【解答】(1)密度是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2)根据物质的不同组成,破裂的航空玻璃(由无机硅酸盐玻璃与有机透明材料复合而成)属于混合物。17.小宇同学在家中建立了小小实验室,他收集了许多物质,有:碳酸钾;氧化钙;食盐;氢氧化镁;稀盐酸等。(填序号)(1)其中属于碱类的物质是_;(2)属于盐类的物质是_;(3)不仅是人
24、类不可缺少的食物佐料,而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的是_;(4)常用于清洗钢铁表面铁锈的是_。【答案】(1)(2)(3)(4)【考点】盐的性质及用途,酸、碱、盐的鉴别,酸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1)由氢氧化根离子和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构成的是碱;(2)由酸根离子和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构成的叫盐;(3)根据食盐(氯化钠)的用途解答;(4)铁锈能够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因此用稀盐酸去除铁锈。【解答】(1)氢氧化镁由氢氧根离子和镁离子构成,属于碱类,故选;(2)碳酸钾由碳酸根离子和钾离子构成,食盐由盐酸根离子和钠离子构成,都属于盐类,故选;(3)不仅是人类不可缺少的食物佐料,而且是一种重
25、要的化工原料的是食盐,故选;(4)常用于清洗钢铁表面铁锈的是稀盐酸,故选。18.现有失去标签的四瓶溶液,分别是氯化铁、氯化钙、稀盐酸、氯化钠溶液中的一种,要鉴别出它们,可进行以下实验:(1)通过观察,溶液呈黄色的是_。(2)将剩余溶液分别取样,加入_溶液,可以将它们一次性鉴别出来。【答案】(1)FeCl3(2)Na2CO3(可溶性碳酸盐均可)【考点】盐的性质及用途,酸、碱、盐的鉴别【解析】【分析】(1)含有三价铁离子的溶液呈黄色,含有二价铁离子的溶液呈浅绿色;(2)根据可溶性碳酸盐的性质分析解答。【解答】(1)通过观察,溶液呈黄色的是氯化铁,化学式为FeCl3;(2)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
26、钙白色沉淀,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与氯化钠不反应,因此加入Na2CO3溶液,可以将它们一次性鉴别出来。19.小柯同学取下列生活中的物质,测得其pH如下表所示:物质肥皂水雨水糖水柠檬汁洗发剂pH10.25.27.02.512.2(1)酸性最强的物质是_。(2)弱酸性有益于头发的健康,所以我们洗发时应先用洗发剂,后用护发剂,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护发剂的pH_7(填“=”或“”)。【答案】(1)柠檬汁(2)【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解析】【分析】(1)pH越小,酸性越强;(2)酸性溶液的pH7;中性溶液的pH=7,据此解答。【解答】(1)在几种物质中,柠檬汁的pH=2.5最小,因此它的
27、酸性最强;(2)弱酸性有益于头发的健康,所以我们洗发时应先用洗发剂,后用护发剂,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护发剂的pH铁;将铁粉加入硫酸铜溶液中,二者能够反应,说明活动性铁铜,因此活动性顺序镁铁铜。通过甲和乙两个实验就能够得到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因此实验丙是多余的;(2)在镁、铁和铜三种金属中,只有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置换氢气,根据三者之间的反应关系判断即可。【解答】(1)甲、乙就可以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MgFeCu,故丙是多余的;(2)向过滤得到的不溶物中加稀硫酸,无气泡产生,说明不溶物中没有镁和铁,故不溶物的成分是铜;有气泡产生,若镁过量,则铜盐和铁盐均被置换出来,那么不溶物中含有Mg、Fe、C
28、u。若镁少量,则不溶物中没有金属Mg,只有有Fe和Cu,因此不溶物中一定含有Fe和Cu,可能含有Mg。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22分)(共3题;共22分)2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某水垢中含CaCO3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按如图所示组装仪器,将100g水垢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入50mL的盐酸溶液;测量一定时间内干燥管内物质增加的质量;待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泡时,打开活塞B,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再次称量干燥管内物质增加的质量;重复和的操作,直至干燥管内物质质量不变。(1)a装置的名称是_(2)步骤加入样品前还应检查_(3)从导管A处缓缓
29、鼓入一定的空气时,装置I的作用是_(4)实验后同学们对测定值进行了讨论,有的说,该水垢中所含CaCO3的质量分数的测定值有可能偏低,有的说还可能偏高。引起实验结果偏高的原因可能是_。【答案】(1)分液漏斗(2)装置的气密性(3)除去装置中的二氧化碳气体(4)盐酸具有挥发性,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氯化氢气体杂质也被碱石灰吸收(或者称量干燥管内物质质量时,没有密封两端,致使空气中水份和二氧化碳气体也被碱石灰吸收)【考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解析】【分析】(1)根据化学仪器的名称解答;(2)在化学实验中,有气体生成或参与的实验,为了防止漏气对实验结果发生影响,在加入药品前应该检查装置气密
30、性;(3)在反应结束后,锥形瓶和导管内还会残留部分二氧化碳气体,通过鼓入除去二氧化碳的空气,可以将它们向外推动,保证它们被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吸收,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3)加入的稀盐酸具有挥发性,它不能被浓硫酸吸收,但是会被碱石灰吸收,使测出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偏大;如果干燥管没有封闭,那么碱石灰能够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使测量结果偏大。【解答】(1)a装置的名称是分液漏斗;(2)步骤加入样品前还应检查装置气密性。(3)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的空气时,装置I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4)引起实验结果偏高的原因可能是:盐酸具有挥发性,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氯化氢气体杂质也被碱石灰吸收(或者称量干
31、燥管内物质质量时,没有密封两端,致使空气中水份和二氧化碳气体也被碱石灰吸收)。?25.小明和小天同学想“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是否放热”,分别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小明的实验:取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30mL,用温度计测出其温度为13,然后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固体,一段时间后再用温度计测出溶液温度为22由此,小明同学得出“NaOH与稀硫酸发生的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的结论。小天的实验: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夹持等固定装置省略)。向烧瓶内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一定量的稀硫酸,观察到红墨水在实验过程中向右移动了一段距离。由此,小天同学得出“NaOH与稀硫酸发生的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的
32、结论。请回答:(1)小明的实验所得出的结论是否可靠?请说明理由_。(2)小天的实验中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_法,他的实验能得出正确结论的关键是在装置中增加了导管a,导管a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是_。(3)【反思拓展】实验结束后,小明同学取了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他认为他的实验中NaOH与稀硫酸两者已恰好完全反应。小天同学认为小明的实验结论是不可靠的,于是他另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接下来的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是_,说明溶液呈中性。【答案】(1)不可靠,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会放热,也会使得溶液温度升高(2)转换法;避免稀硫酸流入烧瓶后使瓶内气压增大而影响实
33、验结果(3)向其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不变色【考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解析】【分析】(1)根据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会放热分析即可;(2)当烧瓶内的气体温度升高时,里面的气压增大,于是玻璃管内的红墨水会向右移动,因此根据红墨水的移动方向可以知道里面的溶液是否放热,这种将不易观察或测量的量用其他相关的量来反映的方法叫转换法。当瓶内的气压增大时,红墨水会在导管a内上升,从而减小瓶内的压强,既保证了实验效果,也保证了仪器的安全。(3)无色酚酞试液遇到碱变红色,遇到酸或中性溶液不变色,因此不能确定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后的溶液是酸性还是中性。这时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紫色的石蕊试液,如果不
34、变色,那么说明溶液成中性,即二者完全反应;如果变成红色,那么说明溶液呈酸性,即没有完全反应。【解答】(1)小明的实验所得出的结论是不可靠,理由是: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会放热,也会使得溶液温度升高。(2)小天的实验中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转换法法,他的实验能得出正确结论的关键是在装置中增加了导管a,导管a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是:避免稀硫酸流入烧瓶后使瓶内气压增大而影响实验结果。(3)小天同学认为小明的实验结论是不可靠的,于是他另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接下来的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是:向其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不变色,说明溶液呈中性。26.舍勒是最早制得氧气的化学家之一,并也粗略测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他
35、的实验操作如下:在一个试管里放进一些铁屑,在上面浇了些稀硫酸溶液,然后用插上玻璃管的软木塞塞住试管口,放进盛水的玻璃缸里。打开止水夹,将试管中生成的气体引岀水面,用火舌点燃。把一只空试管底朝天罩在火舌上面,试管的管口浸在水面下。氢气在密闭的空间里燃烧,玻璃缸里的水,不断涌进试管。?。测出进入试管中的水约占试管总体积的五分之一。(1)写出稀硫酸与铁屑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将步骤补充完整_。(3)若火焰熄灭后未及时关闭止水夹,实验结果将怎么变化?请说明理由_。【答案】(1)Fe+H2SO4=FeSO4+H2(2)火焰熄灭后立即关闭止水夹(3)稀硫酸与铁屑仍在持续反应产生氢气,氢气进入试管内,弥
36、补了消耗的氧气的体积,导致试管内外压强差减小,进入试管内的水的体积减少,因此会导致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与理论值相比偏小,即小于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考点】空气的成分及探究【解析】【分析】(1)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据此写出反应的方程式;(2)火焰熄灭,说明试管中的氧气已经完全消耗,此时立即关闭止水夹,防止生成的氢气继续进入试管,对氧气的体积测量产生影响,根据试管内水面升高的高度就可以计算出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3)如果没有及时关闭止水夹,那么反应生成的氢气会进入试管,据此分析对氧气体积测量的影响即可。【解答】(1)稀硫酸和铁屑反应的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
37、(2)步骤的内容为:火焰熄灭后立即关闭止水夹;(3)若火焰熄灭后未及时关闭止水夹,实验结果将偏小,理由是:稀硫酸与铁屑仍在持续反应产生氢气,氢气进入试管内,弥补了消耗的氧气的体积,导致试管内外压强差减小,进入试管内的水的体积减少,因此会导致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与理论值相比偏小,即小于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四、解答题(本题共有4小题,第27题4分,第28-30题各8分,共28分)(共4题;共26分)27.某拓展性学习小组在学校科学实验创新比赛中,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装置如图。实验设计:三颈烧瓶中充满二氧化碳气体,A颈、B颈分别连接充满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的注射器,C颈插有两端开口的玻璃导管(伸入瓶内
38、的一端连有小气球),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操作:先通过A颈往瓶内注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小气球的形状发生了变化;过一段时间后再通过B颈往瓶中注入盐酸,发现小气球的形状又发生了改变。请描述小气球形状的变化情况,并对此作出合理的解释。【答案】实验现象:小气球“先膨胀,后变瘪”(或“先变大,后变小)从NaOH吸收CO2,HCl与Na2CO3反应生成CO2及导致瓶内气压变化三方面进行解答2NaOH+CO2=Na2CO3+H2O;NaOH溶液吸收CO2,使瓶内气压减小,导致气球膨胀;Na2CO3+2HCl=2NaCl+H2O+CO2;HCl与Na2CO3反应生成CO2,使瓶内气压增大,导致气球变瘪【考点】
39、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三颈烧瓶中充满二氧化碳气体,A颈、B颈分别连接充满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的注射器,先通过A颈往瓶内注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能够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使瓶内气体减少,瓶内压强变小;过一段时间后再通过B颈往瓶中注入盐酸,滴入的盐酸会和生成的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瓶内又有气体产生,使瓶内压强变大。?【解答】三颈烧瓶中充满二氧化碳气体,A颈、B颈分别连接充满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的注射器,先通过A颈往瓶内注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能够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使瓶内气体减少,瓶内压强变小,外界大气压不变,故使气球的体积膨胀变大;过一段时间后再通
40、过B颈往瓶中注入盐酸,滴入的盐酸会和生成的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瓶内又有气体产生,使瓶内压强变大,外界气压不变,故使气体的体积缩小;故答案为:实验现象:小气球“先膨胀,后变瘪”(或“先变大,后变小)?;原因为:2NaOH+CO2=Na2CO3+H2O;NaOH溶液吸收CO2,使瓶内气压减小,导致气球膨胀;Na2CO3+2HCl=2NaCl+H2O+CO2;HCl与Na2CO3反应生成CO2,使瓶内气压增大,导致气球变瘪?28.学校科学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一定质量的石灰石放在烧杯中,将120g稀盐酸分若干次加入烧杯中(石灰石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与水
41、反应),反应过程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x表示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y表示烧杯中余下物质的总质量/g)。请回答下列问题:(1)石灰石与稀盐酸的反应中共产生了CO2_g。(2)该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3)通过计算求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保留到0.1%)【答案】(1)4.4(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后比反应前减少的质量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反应中共产生了CO24.4g;设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CaCO3+2HCl=CaCl2H2OCO210044X4.4g100:44=X:4.4g,解得X=10g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10g40g)100%=25%答:该石灰石中CaCO
42、3的质量分数是25%(3)设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为Y。CaCO3+2HCl=CaCl2H2OCO27344Y4.4g73:44=Y:4.4g,解得Y=7.3g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7.3g80g)100%9.1%答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1%【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量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之差就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2)写出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方程式,利用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最后根据计算即可;(3)根据图像可知,当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为80g后,固体的质量就保持不变了,这说明此时反应就停止了,因此参加反应的稀盐酸的质
43、量就是80g。根据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的方程式,利用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最后根据计算即可。【解答】(1)根据图像可知,当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为0g时,物质的总质量是40g,因此石灰石的质量就是40g。当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为120g时,加入物质的总质量就是:40g+120g=160g,此时剩余总质量为155.6g,那么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60g-155.6g=4.4g;(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后比反应前减少的质量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反应中共产生了CO24.4g;设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CaCO3+2HCl=CaCl2H2OCO2100?44?X?4.4g100
44、:44=X:4.4g,解得:x=10g;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10g40g)100%=25%。(3)设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为Y,CaCO3+2HCl=CaCl2H2OCO2?73?44?Y?4.4g73:44=Y:4.4g;解得:Y=7.3g。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7.3g80g)100%9.1%。29.某同学为了测定黄铜屑(由锌和铜形成的合金)样品组成,取四份样品分别加稀硫酸反应,其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样品第1份第2份第3份第4份取样品质量(g)50.050.050.050.0取稀硫酸质量(g)40.080.0120.0160.0产生气体质量(g)0.040.080.10.1(1)画出
45、在50.0g样品中加稀硫酸的质量与产生气体质量变化关系旳示意图(2)试计算第2份样品反应后溶液中硫酸锌质量分数为多少?(保留到0.1%)【答案】(1)(2)Zn+H2SO4=ZnSO4+H2651612XY0.08g65:2=X:0.08g?161:2=Y:0.08gX=2.6g?Y=6.44gZnSO4%=7.8%答:第2份样品反应后溶液中硫酸锌质量分数为7.8%【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分析】(1)在黄铜中的锌没有完全反应前,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稀硫酸的质量成正比,据此计算出最终生成0.1g氢气消耗稀硫酸的质量。将这组数据和前两组数据组合,在方格纸上描点,从而画出图像
46、即可。(2)写出锌和稀硫酸反应的方程式,根据生成氢气的质量分别计算出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和生成硫酸锌的质量,再根据稀硫酸质量+锌质量-氢气质量计算出此时溶液的质量,最后根据计算即可。【解答】(1)设生成0.1g氢气时消耗稀硫酸的质量为x,那么得到:;解得:x=100g;将第1份、第2份和计算出的数据在方格纸上描点得到下图:(2)设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x,生成硫酸锌的质量为y,Zn+H2SO4=ZnSO4+H265?161?2X?Y?0.08g65:2=X:0.08g;161:2=Y:0.08g;解得:X=2.6g,?Y=6.44g。反应后溶液中硫酸锌的质量分数;ZnSO4%=?=7.8%。30.
47、已知一瓶食盐固体(主要成分为NaCl)中含有少量Na2SO4杂质,小明欲要得到纯净的NaCl,进行如下流程的实验:(1)往溶液中加过量BaCl2的目的是_;(2)写出溶液中所有溶质的化学式_;(3)溶液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测得产生的气体的质量与所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则A点横坐标x的值是多少?【答案】(1)除去Na2SO4(2)NaCl、Na2CO3(3)解:设与Na2CO3反应的HCl的质量为xNa2CO3+2HCl=2NaCl+H2O+CO27344x8.8克则:克x=14.6克m液=146克答:A点坐标的数值是146【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物质的鉴别、推断【
48、解析】【分析】(1)加入的氯化钡能够和其中的硫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硫酸钡沉淀,从而除去杂质硫酸钠;(2)固体加水溶解,溶液I中含有氯化钠和硫酸钠;加入过量的氯化钡后,其中的硫酸钠和它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因此溶液II中含有氯化钠和过量的氯化钡;加入过量的碳酸钠后,与其中的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氯化钠和水,因此溶液III中溶质是氯化钠和剩余的碳酸钠。(3)根据图像可知,A点的横坐标是与剩余的碳酸钠反应的稀盐酸的质量。写出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的方程式,利用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HCl的质量,最后根据计算出参加反应的稀盐酸的质量即可。1/1(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49、内装订线)登陆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高照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10月阶段性质量检测验卷(到第2章结束)一、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共15题;共30分)1.“柴、米、油、盐、醋”是厨房常备用品,其主要成分属于无机化合物的是(?)A.?醋(醋酸)?B.?米(淀粉)?C.?油(脂肪)?D.?盐(氯化钠)2.番茄,又名西红柿,在欧洲又叫“爱情果”。某实验室配制番茄的无土栽培的营养液时,要用到KNO3做化肥,化肥KNO3是一种(?)A.?钾肥?B.?磷肥?C.?氮肥?D.?复合
50、肥料3.某同学错题本中记录的下列内容,合理的是(?)A.?盐酸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B.?室内起火时,应立即打开门窗通风C.?Al(OH)3、NaOH都能治疗胃酸过多症D.?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蓝4.通过实验可以获取证据,得出结论。下列做法中不能获得明显证据的是(?)A.?为了说明盐溶液不一定都呈中性,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B.?为了证明氧气是否集满,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C.?为了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在其溶液中滴加稀盐酸D.?为了证明汗水中含有Cl,加入含稀硝酸的硝酸银溶液5.铁画是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以钢材为主料,经锻打、焊接、酸洗、上漆等多道工艺制成
51、。下列关于铁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铁画应悬挂在干燥的环境中B.?若生锈,铁锈的颜色为红棕色C.?给打制成型的铁画喷漆既美观又可以防锈蚀D.?所用的主要材料为低碳钢,属于铁的合金,合金至少含两种金属元素6.某体育比赛的发令枪所用的“火药”成分是氯酸钾和红磷,经撞击发出响声,同时产生白色烟雾,撞击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5KClO3+6P=3P2O5+5KCl。则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KCl中氯元素显-1价?B.?上述反应是置换反应C.?KClO3和KCl属于盐类物质?D.?P2O5吸收水形成的烟雾呈酸性7.某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以探究“微粒是不断运动的”,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
52、紫色石蕊变红,则物质A是(?)A.?浓氨水?B.?浓硫酸?C.?生石灰?D.?浓盐酸8.比较归纳是科学学习中的常用方法。若以下的物质转化都由一步反应完成:ZnZnCl2Zn(OH)2ZnCl2ZnCO3ZnCl2。则(?)A.?三种转化发生的都是复分解反应?B.?三种转化都必须加入盐酸才能完成C.?只有发生了中和反应?D.?三种转化的生成物中都有水9.不锈钢材料中含有金属铬(Cr),金属铬的金属活动性排在Zn和Fe之间,铬元素的化合价有+2和+3价,金属铬在置换反应中显示+2价,则以下反应不正确的是(?)A.?Cr+2HCl=CrCl2+H2?B.?Cr+CuSO4=CrSO4+CuC.?Cr
53、2O3+6HCl=2CrCl3+3H2O?D.?Cr(OH)3+H2SO4=CrSO4+3H2O10.“84”消毒液具有杀菌、消毒的功效,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被广泛使用。下列对“84”消毒液的组成或性质的分析中,正确的是(?)组成或性质分析A有效成分为NaClONaClO为有机物BNaClO易与空气中二氧化碳、水反应此性质属于物理性质C溶液呈碱性溶液的pH”)。20.辽宁号是我国的第一艘航母。(1)“航母”升降机可由铝合金制造,碳的一种单质石墨因导电性良好,常用来作在高温条件下电解熔融氧化铝的电极,在阴极和阳极区分别得到Al和O2,阳极区使用的石墨易消耗的原因是_。(2)“航母”螺旋浆可由
54、铜合金制造,硬度大,铜比铁在海水中耐腐蚀的原因是在相同条件下铜比铁的化学性质更_(填“稳定”或“活泼”)。21.北宋张潜在其浸铜要略序一书中对铜的冶炼有如下记载:“山麓有胆泉,土人汲以浸铁,数日辄类朽木,刮取其屑,锻炼成铜”。(1)书中提及的“胆泉”为硫酸铜溶液,“浸铁”即将铁放入其中,写出此冶炼铜方法中生成铜的化学方程式_。(2)若“浸铁”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不同种类的离子,则“”表示_(填写离子符号)。22.铁的化合物有广泛用途,如碳酸亚铁(FeCO3)可作补血剂,铁红Fe2O3可作为颜料。某硫酸厂产生的炉渣中除了有Fe2O3、FeO,还有一定量的SiO2
55、。兴趣小组利用炉渣尝试制备FeCO3,其流程如下:【已知:Fe+Fe2(SO4)3=3FeSO4;SiO2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1)操作的名称是_。(2)溶液A中的溶质除H2SO4外,还存在_。(3)上述流程中生成固体c的化学方程式_。23.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要探究镁、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方案。请回答下列问题:(1)通过分析,_试管的实验是多余的。(2)去掉多余的实验,同学们将剩下两只试管中反应后的物质倒入同一大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过滤,得到不溶物和滤液,并对不溶物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向过滤得到的不溶物中加稀硫酸,若无气泡产生,则不溶物的成分是_;若有气泡产生
56、,则不溶物中一定含有_,可能含有镁。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22分)(共3题;共22分)2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某水垢中含CaCO3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按如图所示组装仪器,将100g水垢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入50mL的盐酸溶液;测量一定时间内干燥管内物质增加的质量;待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泡时,打开活塞B,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再次称量干燥管内物质增加的质量;重复和的操作,直至干燥管内物质质量不变。(1)a装置的名称是_(2)步骤加入样品前还应检查_(3)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的空气时,装置I的作用是_(4)实验后同学们对测定值进行了
57、讨论,有的说,该水垢中所含CaCO3的质量分数的测定值有可能偏低,有的说还可能偏高。引起实验结果偏高的原因可能是_。25.小明和小天同学想“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是否放热”,分别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小明的实验:取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30mL,用温度计测出其温度为13,然后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固体,一段时间后再用温度计测出溶液温度为22由此,小明同学得出“NaOH与稀硫酸发生的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的结论。小天的实验: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夹持等固定装置省略)。向烧瓶内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一定量的稀硫酸,观察到红墨水在实验过程中向右移动了一段距离。由此,小天同学得出“NaOH
58、与稀硫酸发生的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的结论。请回答:(1)小明的实验所得出的结论是否可靠?请说明理由_。(2)小天的实验中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_法,他的实验能得出正确结论的关键是在装置中增加了导管a,导管a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是_。(3)【反思拓展】实验结束后,小明同学取了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他认为他的实验中NaOH与稀硫酸两者已恰好完全反应。小天同学认为小明的实验结论是不可靠的,于是他另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接下来的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是_,说明溶液呈中性。26.舍勒是最早制得氧气的化学家之一,并也粗略测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他的实验操作如下
59、:在一个试管里放进一些铁屑,在上面浇了些稀硫酸溶液,然后用插上玻璃管的软木塞塞住试管口,放进盛水的玻璃缸里。打开止水夹,将试管中生成的气体引岀水面,用火舌点燃。把一只空试管底朝天罩在火舌上面,试管的管口浸在水面下。氢气在密闭的空间里燃烧,玻璃缸里的水,不断涌进试管。?。测出进入试管中的水约占试管总体积的五分之一。(1)写出稀硫酸与铁屑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将步骤补充完整_。(3)若火焰熄灭后未及时关闭止水夹,实验结果将怎么变化?请说明理由_。四、解答题(本题共有4小题,第27题4分,第28-30题各8分,共28分)(共4题;共26分)27.某拓展性学习小组在学校科学实验创新比赛中,做了一个
60、有趣的实验,装置如图。实验设计:三颈烧瓶中充满二氧化碳气体,A颈、B颈分别连接充满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的注射器,C颈插有两端开口的玻璃导管(伸入瓶内的一端连有小气球),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操作:先通过A颈往瓶内注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小气球的形状发生了变化;过一段时间后再通过B颈往瓶中注入盐酸,发现小气球的形状又发生了改变。请描述小气球形状的变化情况,并对此作出合理的解释。28.学校科学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一定质量的石灰石放在烧杯中,将120g稀盐酸分若干次加入烧杯中(石灰石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与水反应),反应过程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x表示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3903.6-2024鞋类整鞋试验方法防滑性能
- 客户答谢会致辞(15篇)
- 感恩父母演讲稿(19篇)
- 坚持新发展说课
- 当幸福来敲门观后感集合15篇
- 初级会计实务-初级会计《初级会计实务》模拟试卷93
- 智研咨询发布-2024年中国智能物联网(AIOT)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行业政策及需求规模预测报告
- 2025年有机肥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驾驶员劳务派遣合同协议书3篇
- 应急预案的知识普及
- 2023-2024年员工三级安全培训考试题及参考答案(综合题)
- 对口升学语文模拟试卷(6)-江西省(解析版)
- 招标采购基础知识培训
- 电力系统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方法综述与展望
- 五年级口算题卡每天100题带答案
- 2024年贵州省中考理科综合试卷(含答案)
- 2024年全国初中数学联合竞赛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 《幼儿园健康》课件精1
- 22S803 圆形钢筋混凝土蓄水池
- 2023年开心英语四年级上册全册练习
- 《民航服务沟通技巧》教案第11课孕妇旅客服务沟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