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北疆冬小麦复种玉米的几点看法_第1页
对北疆冬小麦复种玉米的几点看法_第2页
对北疆冬小麦复种玉米的几点看法_第3页
对北疆冬小麦复种玉米的几点看法_第4页
对北疆冬小麦复种玉米的几点看法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对北疆冬小麦复种玉米的几点看法苗福红文小平朱树秀利用时间、空间或作物品种间科学的、合理的搭配,在同一块耕地上一年种 收一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称为复种、套种或间作。作物复种指数(%)或增加 的种植指数,国际上用公式(全年作物播种面积)/(耕地面积)-1)X100%表示。根据这一定义,我国通用的复种指数实际上指的是种植指数 (Croppingindex)。一般认为,以作物非共生的独立生长期3个月以上,生长旺 期能达到全田覆盖,作为种植一茬(指数100%)的标准。若以积温计,喜温作物 需N10C的活动积温约2000C,喜凉作物N10C的积温也在2000C上下。无论 是间种、套种或复种的复种指数,都

2、决定它们独立生长期占标准生长期(3个月) 的比例。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1997年我国和各省区作物种植指数(%)分别为: 全国平均157.8,辽宁106.9,吉林102.7,黑龙江97.0,青海96.4,甘肃108.3, 宁夏118.4,内蒙92.5,西藏97.5,山西106.9,陕西134.0,北京162.0,天 津148,河北139.8,山东161.9,河南178.3,上海219.0,浙江242.5,江苏 202.0,江西257.9,湖北220.8,湖南241.3,安徽194.7,四川207.4,云南 172.7,贵州228.4,广东228.9,广西219.8,海南202.7,福建235.

3、5,新 疆仅为97.5,种植指数是很低的。1复、间、套种是我国和世界上最重要的增产措施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推广以复间套种为中心的多熟制模式,种植指数由 1952年的131%上升到1995年的158%,增加了 27个百分点,约等于增加农作物 播种面积0.273X 108hm2,对我国的粮食与经济作物总产的增加与多种经营的发 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的10年里,我国种植指数就增加了 39.7个百分 点,增加了复种面积0 . 08X 108hm2,其中75%为粮食作物,年增加粮食24X 108kg, 占同期粮食总增产数的36.5%。目前,我国复种和间套种面积占全国播种面积的 2/3。在以复间

4、套种为中心的多熟制种植模式土地上所生产的粮食约占全国的 75%。近年来,新疆南疆广大地区由于吨粮田的开发建设,冬小麦套种或复种玉 米耕作方式发展很快,已形成规模效益,年复种和套种面积已发展到 16.7X104hm2,喀什平原地区复种指数已超过24.4%,社会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以1995年资料为基数,19962010年间全国种植指数可有约13.4%的潜力,即 通过提高种植指数,可增加播种面积0.13X108hm2,等于我国在此期间开荒面积 (以0.03X 108hm2计)的3.8倍。而且,复种套种一般都是在肥水较好的精耕细作 耕地上进行,农田基本建设不必从头开始,具有投入少、见效快的特点。若

5、以其 中70%面积种植粮食作物,单产以4500kg/hm2计,则可增加粮食400X 108kg,占 全国此期间计划增加粮食的53%。耕作制度改革,提高种植指数的效益的确是惊 人的。人类经过长时期的农业生产实践认识到,推行农作物复间套种,的确是我 国和世界上最重要的增产措施之一 口、对。2北疆玉米复种的生物学基础2.1有效积温基本满足特早熟玉米复种需要玉米是喜温作物,特早熟玉米的基本生物学特性是全生育期在90天以内, 所需N10C积温V2000C。北疆的奎屯河、玛纳斯河、呼图壁河、三屯河、乌鲁 木齐河等冲积平原属天山北坡平原区,现有早熟冬小麦一般能在6月28日前开 镰收割。根据新疆1962198

6、0年地面气候资料,在6月28日到10月5日这段 时间里,N10C有效积温在2135.82318.0C,平均达2 203.7C差异很小,变 异系数仅2.64%。天山西部河谷地带所属霍城、伊宁和察布查尔等4个地方县市, 早熟冬小麦可在6月底成熟,6月28日到10月5日N10C平均积温为2109.7C。 上述地区基本符合复种粮作物早熟玉米需要。而在北疆那些早熟冬小麦成熟后 N10C有效积温小于2 000C的地区,例如奇台山前平原和准噶尔盆地腹地部分 地区可复种饲用特早熟玉米。2.2科技进步为北疆复种玉米创造了条件由于科技工作者的努力,近年来一批早熟冬小麦品种相继育成,例如奎冬5 号、奎花1号、新冬2

7、0号和冀麦5418等。这些冬小麦品种在北疆一般可以在6 月28日前开镰收割。同时还引进和育成一批特早熟玉米品种,例如新玉引 96-1(冀承单3号),中南5号和丰收1号等。这些玉米全生育期一般在90天以 内,所需有效积温在2000C左右。其中新玉引961,19961999年在乌鲁木齐 县安宁渠、呼图壁县、玛纳斯县、沙湾县、塔城市、乌苏县和农六师等地,经大 田和小区、露地和覆膜、7月6日和7月11日两个播期及密度的比较试验,株 高207.8cm,穗位在植株1/3处,出苗后41天抽雄,籽粒灌浆期43天,单穗粒 重97.1g,全生育期在88天以内,所需N10C积温小于2000C。植株抽雄、吐 丝和散粉

8、在3天内进行。后期脱水快,活秆成熟,收获时可见10片绿叶,乳熟 期单株鲜重0.85g,收获指数高达49.29%。未发现严重病虫害,一般单产达6000 7500 kg/hm2,1999年复播面积已在666 hm2以上,呼图壁县已形成规模效益。 同时,由于玉米覆膜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使复播玉米在整个生育期内能再获得 约300C的有效积温。这样,天山北坡平原区,冬小麦收获后复种玉米有2 503.7C 有效积温可利用。一般认为从上茬作物成熟到下茬作物复播完成,农耗有效积温 为100C,成熟保证率有效积温150C,可见复种玉米净利用有效积温可达2 253.7C。伊犁河谷西部冬麦种植区,复种玉米净利用有效

9、积温可达2 069.3C。 因此,只要在7月7日前播种,象新玉引96-1这类特早熟玉米品种,在天山北 坡平原区和伊犁河谷西部冬麦种植区可以与奎冬5号和唐山6898等冬小麦品种 配套复播2 3】。7月10日以后播种,则可作为青贮收获,收获时青贮植株可进 入最佳营养期乳熟期。3北疆玉米复种是开发利用北疆秋闲地、发展棉花优势产业和畜牧业生产的需要北疆秋闲地近33X 104 hm2, 一个急需开发的领域。依赖于科学技术,北疆 秋闲地一部分可用于特早熟玉米复播,另一部分则完全可以用作饲用玉米复种。 开发北疆秋闲地应视为贯彻执行北疆玉米高产开发战略、推动自治区畜牧业、乡 镇企业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

10、重要内容。近年来由于植棉业高经济效益 的驱动,北疆部分生产建设兵团所属团场和昌吉、呼图壁、玛纳斯、沙湾、精河 和乌苏等县市的植棉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1996年这6个县市的22.7X 104 hm2 播种面积中,棉花种植面积已达7.29X 104 hm2,占32.1%,而冬麦面积仅占24.87%,为 5.6X104hm2,玉米面积占 14.71%,3.3X104 hm2,甜菜面积只占 1%。 从作物布局和需要看,目前要扩大棉花种植面积,一般拟挤玉米为宜。如果近年 通过玉米复播,可在天山北麓和天山西部河谷地一带,腾出3.3X104hm2用于植 棉,按1 hm2耕地植棉净产值比玉米增收6 000元

11、计,年即可增收近二亿元。4重视北疆冬小麦复种玉米配套栽培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开发北疆农民占有耕地比南疆多,农业机械化程度比南疆高,南疆普遍开展的 冬小麦套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在北疆尚难以实施。为保证北疆玉米复种的质 量和速度,要加速特早熟冬小麦和特早熟玉米高产品种的引进、育繁和筛选。新 疆自治区种子公司应尽早完成北疆特早熟玉米品种的区试、筛选。推出适宜品种。 同时要强调冬小麦复播玉米配套种植栽培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开发。19961999 年的多点试验表明,天山北坡平原区种植的玉米,10月5日前成熟是比较正常 的。复种玉米宜在7月9日前播种,这样冬小麦6月28日成熟到玉米复播可以 有10天时间。复播玉

12、米要强调一个早字。早播是复播玉米增产的关键,可以争 取生长季节,避开后期低温冷害。从上茬作物成熟到下茬作物复播完成,农耗有 效积温应控制在100C,即4天以内。可见从冬小麦成熟到新玉引96-1这类特 早熟玉米播种,时间上仍有有效积温潜力可挖。麦后复种玉米一般只进行浅耕灭 茬,抢时间播种。为了夺取冬小麦和玉米两茬作物均衡高产,要在播冬麦前,进 行深耕解决复播玉米播前不能深耕整地的矛盾。现实生产中,麦后复播玉米可以 利用麦黄墒,采用旋、磨、铺膜、下种和敷土连体作业,还可以试验麦黄墒留茬 播种。我们认为,北疆冬小麦复播玉米栽培技术体系要注意下列几个主要环节, 即必须在7月10日前播种,较高密度种植,

13、覆膜种植;整个生育期内不蹲苗, 不揭膜,中耕、锄草和追肥应在膜间进行;要改变作物复播传统的低投入、低产 出粗放作业,采用高投入、高产出和高效益途径,且要适合机械化集约化经营; 同时把冬小麦晚播高产栽培技术纳入北疆冬小麦复播玉米配套技术体系之中。从北疆近年复播玉米的小区和大田试验看,新玉引96-1玉米植株株高仅为 新玉7号或Sc704的2/3,穗位高度仅为1/2,可以实施高密度种植,大田生产 中Sc704或新玉7号适宜种植密度约8250株/hm2,供试新玉引96-1可以高于 97500株/hm2,收获果穗可能达到90 000穗/hm2以上,再加上优化的高产栽培体 系,从试种情况看,单产可实现7

14、500 kg/hm2,奎冬5号等高产冬小麦品种也可 实现7 500 kg/hm2。因此,北疆冬小麦复种玉米,实现两早配套吨粮,力争在“九 五”期间实现北疆小麦复种玉米的规模效益是可能的。冬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HYPERLINK 2001-08-02 08:37 中华粮网(一)选择优良品种小麦籽粒品质、产量性状既受品种遗传控制,也受栽培措施的影 响。究其关系:遗传是内因,栽培措施是外因。因此选择优良品种是实现冬小麦优质、高产 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我院小麦优质、高产育种起步早,早期选育的烟农15、近期选育的烟优361、烟2801等品种不仅具有亩产600千克的潜力,而且品质指标也达到国家优质 小

15、麦标准。(二)精耕细耙、培肥土壤选地力水平在亩产500千克以上的麦田,耕层土壤有机质2%以上,全氮0. 09%以上,水解氮70ppm,速磷25 ppm,速钾90 ppm。施用基肥标准: 亩施有机肥5000千克,纯氮9千克,P2O5 11. 5千克(按P2O5折算为25千克磷酸二铵), K2 O 75千克,硫酸锌1千克,缺硼的地块用硼砂0. 5千克。培肥土壤是冬小麦优质高产 保证。(三)精量匀播,创造优质群体实行精量匀播,降低群体起点。生育前期促早发壮苗; 中期减少无效分蘖,创建合理优质群体;后期保花增粒,提高粒重。精量匀播有利于提高单 株生产力,是高产栽培的主要技术环节。同时,该技术能有效防止

16、小麦倒伏引起的产量降低、 品质恶化,是优质栽培的基础。(四)优化投肥结构,实施氮肥后移据研究表明,在测土配方平衡施肥的基础上, 适当增加氮肥用量(不超过总施氮量20%),并调节氮肥基追比例1: 1,追施氮肥时间由 返青、起身期推迟至拔节、孕穗期,即氮肥后移技术,有利于实现冬小麦的产量、品质双 重提高。氮肥后移技术结合精量匀播,对塑造理想株型、优化群体结构、提高分蘖成穗率 和穗层整齐度、减少小穗小花退化。增加穗粒数、延缓植株衰老、提高后期光合效率、改善 品质等具有显著效果,是冬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核心技术。(五)科学灌溉,及时防治病虫害据我们化验分析,灌溉有降低小麦蛋白质含量的趋 势。若把灌溉与增施氮肥量相结合,则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同时增长,二者呈正相关。因此, 优质高产麦田播种前必须浇足底墙水,确保足墙下种,对冬前底墙充足、群体适中的麦田, 可不浇冬水,将生产上传统的起身水,结合氮肥后移技术移至拔节、抽穗期,这样就形成 了肥水合理运筹的技术体系。冬小麦生产后期,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防治小麦的锈病、白粉 病、赤霉病,进一步提高冬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小麦病虫防治法来源:作者:发布时间:2007-03-111、麦蚜:对蚜株率达30%以上,百株蚜量8001000头,天敌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