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广播电视学复习要点世界广播电视体制的三种理论模式国有/国营型广播电视机构广播电视机构属于全体国民所有,但通常由政府直接来建立、管理和控制。代表官方立场、负有传播新闻、引导舆论、服务受众的责任。经费来源:通常直接由国家财政拨款,同时也依靠小部分的广告收益。1980年代以前,这类广播电视台基本不播放商业广告,基本不进行节目买卖。代表:我国及其他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广播电视事业都是依照这一模式建立的。美国的“美国之音”、“自由亚洲之声”等电台也属于此类。公共机构经营型广播电视机构通常由国家委托或特许公共机构负责运营、管理。强调公共服务,为公众传播新闻、提供文化和娱乐节目的责任。实行公共广播电视体制是基
2、于广播电视频谱资源的公共性和稀有性的传统信条。“准官方”的电视广播机构经费来源:主要来源于收取广播电视执照费(视听费),或者通过政府捐助或民间善款等其他财务安排来维持,也有很少量的广告收入。代表:BBC、NHK等商业型广播电视机构由财团或个人所有与经营,以赢利为其重要目的。政府只是通过一定的法律和法规来进行管理。经费来源:其主要收入来源是商业广告、节目销售及其经营性收入。代表:美国的美国广播公司、全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香港的电视广播公司(TVB)和亚洲电视公司(ATV)等。去规制化:措施:反媒介集中与垄断的措施逐步放宽影响: 1.打破了电信业,传媒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壁垒,允许产业间的
3、相互渗透,2.放宽对媒介的限制,以促进自由竞争。3.限制色情暴力内容的传播。爱德华莫罗莫罗是广播和电视新闻业的“开山宗师”,是因为他独创了战地现场广播、连续广播报道等口语广播形式。可以说,后世的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一词,以及现代传播学上的“新闻联播”、“现场直播”等方式,都是从莫罗开始的。1951年11月18日,莫罗迎来了他战事报道的第二个高峰。他创办的电视报道现在请看,采取了视听结合、以连续运动变化的屏幕形象来传达事实的新形式,给观众带来了更强烈的真实感。他成为一个真正的电视时代开始的标志。20世纪50年代初,莫罗还创办了面对面人物专访节目。在这个节目中他采访了500多位各国名流和政界要人
4、,包括1956年对中国总理周恩来的专访。直到今天,他的专访节目仍然是美国新闻院校教学例证材料。丹拉瑟1962年,丹拉瑟在休斯顿CBS联盟电视台KTRH电视台工作,1975年拉瑟加入了CBS新闻杂志节目60分钟。丹拉瑟是当今美国公认的口才最好、风度最佳的一流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观众从饱经风霜的拉瑟身上看到当代美国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最理想的气质:成熟、权威。拉里金拉里金,美国家喻户晓的主持人,有“世界最富盛名的王牌主持人”之称,他是第一个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的脱口秀节目主持人,他主持的“拉里金现场”(Larry King Live)是美国有线新闻网(CNN)收视率最高的节目。克朗凯特克朗凯特195
5、0年加入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并从1962年起,以一把沉稳的声音主持新闻节目,开始报道并评论美国大大小小的重要事件。他在1981年退休后还是活跃于新闻界,并且撰写书籍和到各地演讲。在职期间,克朗凯特报道过世界各地发生的重大事件。1962年至1981年间,克朗凯特担任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晚间新闻节目主持人,一度是CBS的新闻台柱。而他主持的黄金时段节目晚间新闻始终在美国电视新闻收视率中首屈一指。 “全美最受信任的人”的美誉。宁可不相信总统,也要相信克朗凯特。克朗凯特的努力不仅使CBS晚间新闻在收视大战中获胜,也给电视新闻业树立了“黄金标准”。 真人秀节目以及真人秀节目的特征概念:电视真人秀
6、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综合性的电视节目,它包含了游戏节目、影视剧、纪录片及其他相关节目的要素,既有纪录片的纪实性要素,也有影视剧的戏剧化要素,还有竞技游戏节目的娱乐性和互动性要素。电视真人秀节目,是指用纪实的拍摄手法记录自愿参与者在规定情境中,为了预先给定的目的,按照特定的规则所进行的自由而真实的竞争或体验行为,从而凸显参与者本身个性,与受众互动的电视节目。特征:真人秀作为一种电视节目,是对自愿参与者在规定情境中,为了预先给定的目的,按照特定的规则所进行的竞争行为的记录和加工。自愿参与、规定情境、给定的目的、特定的规则、竞争行为、记录和加工七个基本元素构成了真人秀节目的共同点。如果对这些共同点进行
7、分析,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真人秀;在内容上,是真(真实)与秀(虚构)的一种结合;在形式上,是记录性与戏剧性的一种融合;在传播方式上,是观看与参与的互动。如何以批判性的视角看待真人秀节目。1、真人秀电视节目是一种快感文化。在消费文化状态下,大众文化生产会吸纳一切有消费潜能和娱乐价值的资源。甚至包括我们的生存、人际关系和感情。隐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生理欲望成为真人秀电视节目选择素材的直接依据。2、真人秀电视节目是一种商业文化西方真人秀电视节目是一种游戏节目,它无意也无力对人们的生存状态进行现实关怀,没有提出更不可能回答人们现实生活中所遭遇的困境.相反,它们只是挖掘一些能紧紧抓住观众吸引力的快感元素以提
8、高收视率来获取可观的利润回报。3、真人秀电视节目代表了中产阶级的消费意识形态最终的志愿者应当符合以下几个条件:形象好;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审美需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代表主流意识形态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具有个性魅力。中国的真人秀节目存在哪些问题,以具体的案例来说明。文化适应的困难、以收视率和广告为代表的电视市场压力、节目交易市场规模的狭隘、节目经营方式的落后。(学徒、学在中国;美国偶像、超级女声)脱口秀和谈话类节目的区别脱口秀的节目形式相对更为多样化。不仅有现场观众参与的谈话节目,也有无现场观众的谈话节目,不仅有带嘉宾的谈话节目,也有不带嘉宾的谈话节目,不仅有在演播室现场录制的谈话节目,也有利用
9、卫星通讯技术让不同地域的嘉宾同时进行交流的谈话节目。谈话类节目的形式更为局限。它一般有现场主持人、嘉宾、观众互动进行,三个要素基本都具备,很少只有一个主持人独担大梁的节目。脱口秀节目的话题更为广泛,主持人、嘉宾及观众的谈话尺度也更大。而谈话类节目的话题更为严肃、局限。脱口秀主持人在节目中所代表的个人观点很强烈,主持人在节目中通常很直白、大胆地表明自己的立场,而谈话节目本身是多种声音交锋的场所,鼓励不同观点的存在,所以在结语中,主持人的价值倾向应该相对隐蔽。美国的脱口秀节目为何能够成功1.强力打造精品主持人。 2.培养分工明确、训练有素的幕后团队。 3.把握时代脉搏,了解受众需求。 4.敢于挑战
10、敏感话题,让传统文化由绊脚石变为推进器。民生新闻和公共新闻的区别是什么公共新闻是在国家公共意识日益强化的大背景下对党和政府执政理念的新的阐释和传播,强调的是媒体力量在公共生活领域的导向与介入,意在通过媒体搭建的公共平台,塑造人民的公民意识以及公民的公共意识,协调公共生活,提高公众对社会问题的行为能力,缓解矛盾,化解冲突。公共新闻的内涵是希望藉由新闻的改革,重建公民与公民公民与政府之间的理性对话,促进民主政治与新闻媒体的良性发展。如果说民生新闻是在国家的声音之外传递了民间的声音,那么,公共新闻则是把国家的声音和民间的声音整合为“公共的声音”。公共新闻正是为传递公共的声音搭建的一个平台,使百姓事,
11、国家事,天下事都能有所反映又相得益彰。电视民生新闻传播方式与特征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1.其发展符合中央关于深化新闻改革的新思路.强调要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以“三贴近”作为深化新闻改革的突破口。2.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知道思想,为民生新闻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理论依据。3.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满足了受众对知情权和话语权的渴求。4.其发展是电视竞争的产物。5.是市场经济下新闻立台的新选择.理论上主流媒体的电视台应以新闻节目为自己的生存根本,但大多是以电视剧立台。中国电视新闻改革经历了哪些阶段,分别有什么特征1.建设宣传者(1958-1966)1958年春天,筹建中的北
12、京电视台在向中央提交的一份报告中明确提出:国家电视台作为一个新闻机关,必须首先办好政治性、新闻性节目。2.工具盲从者(1966-1976)在文革的十年,电视新闻媒介完全沦为政治工具,成为政治事件的议程设置者,为“文化大革命”制造单一舆论。新闻媒介完全丧失了自主说话的声音。3.知识传授者(1977-1992)中国观众显示出强烈地了解外部世界的愿望。20世纪80年代,国际上发生了许多突发事件。埃及总统萨达特、印度总理英甘地先后遇刺,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升空失事,电视新闻都进行了报道,电视观众先于报纸读者获知了相关新闻,并且看到了栩栩如生的新闻现场。1980年4月,国际新闻内容并入新闻联播,成为
13、许多人观看新闻联播的主要兴趣所在。这一时期的电视新闻媒介充当了中国了解世界和自身的窗口。电视新闻媒介的角色更多的是传播知识的教育者的姿态,进行知识传授,打开观众的眼界。这个时期的电视媒介也赢得了观众的高度认可,成为人们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工具。4.舆论监督者(1993-2006)新一轮的电视改革是从1993年中央电视台开办早间电视新闻杂志东方时空开始的。这次反映在电视语态上的重大变革,来自于当时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邓小平南巡讲话让人民的思想进一步解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迎面而来。新闻从业者开始转变思想,转变政令传达者和知识教育者的姿态,开始平等真诚地面对观众,重新思考媒介的角色。东方时空、焦
14、点访谈、新闻调查相继创办,这一时期的电视新闻媒介是以社会守望者的角色为主。媒介是一种社会行动的资源,由于电视新闻媒介对社会问题、政府行为的主动出击和监督,使电视新闻成为国家建设舆论监督的尖兵,也成为我国电视新闻发展史上有重大影响的时期。5、信息传播者(1997-)电视现场直播技术逐渐成熟,重大新闻事件的发生也给新闻媒介角色的变化带来了契机。一系列突发事件让电视新闻从业人员不断反思“什么是新闻?什么正在成为新闻?什么将会成为新闻”。广播电视节目的类型化类型化两层含义: 与创新性相对立文化产品的商品属性节目类型化适应了自主性、分群化社会中受众的特征:受众兴趣趋于多元化、受众更关注自身的利益、受众权
15、利意识增强。相应的传播策略:“非群体化传播” : 要求传播者不再把受众视作一个无分别的整体,而是针对受众的不同群体和不同需求层面,分别实施特定的传播策略。“类型化”的节目构成,是指媒介主动通过市场调查和研究来明确界定出目标受众的人口学特征,然后通过恰当的节目类型聚合和培养起对该类型节目感兴趣的人群。意义:达到不同受众群体的人口学特征和不同广告诉求目标的最大限度契合。会造成某一类型节目的风行传播。保守性便于节目的专业化大规模生产。广播电视的类型化构成策略1、连续、稳定的“受众流”这种编排方法是广播电视机构安排一系列节目,并且使节目与节目之间形成有机的关联与过渡,以始终吸引受众,从而在一个频道(频
16、率)内构成连续不断的“受众流” 这种编排方法的目的是,不能让受众有机会转换频道或波段,防止受众“溢流”。因此,广播电台、电视台不仅要强调单个节目的高收听、收视率,还要强调频率/频道的整体形象,最大限度地争取目标受众的“入流”,并且保持受众的“顺流”。这就要求节目编排时,需要将同类型节目编排在一起,以吸引特定受众的持续收听收看”。2、板块式集中编排法板块式策略,又称“捆绑策略”、“堆积策略”或“区段策略”,即将性质相近或诉求对象相同的节目集中编排在相邻的时段,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节目板块(blocking),播出时间通常持续两小时以上;这种编排可以尽可能地吸引具有相同视听趣味的受众的持续收看、收听
17、,从而提高该频率/频道的整体收视(听)率。3、“吊床式”编排法“吊床式”节目构成。在节目编排时,会将一个收听率相对较低或不易预测的节目,特意安排在两个较受欢迎的强势节目之间。由于受众视听行为的“沿袭效应”,编排在中间的节目可能得益于第一个节目的高收视率而获得一个相对较高的起点,同时受众也可能会因为之后节目的吸引力而将频率/频道停留在此,从而使中间节目获得相对较高视听率。因此,在节目个单元之间或各个节目之间,将气势、冲击力相对较弱的节目内容放在两个强势节目之间,不仅可以形成一张一弛的节目节奏,广播电视机构也会把一个新推出的节目或需要宣传的节目,安排在两个成功的节目之间,以增加中间节目的受关注度。
18、4、节目导入法所谓“节目导入法”,即强化一个时段的首、尾节目对中间节目的影响力和;其中在整个晚间黄金时间的第一个节目更被称为“开场节目”,开场节目奠定了整个晚间节目的基调,广播电视节目编排人员甚至认为赢得了黄金时间的开场节目,也就赢得了整个晚间的视听率;甚至认为可能进一步影响整个星期的视听率表现。节目导入策略仍然是利用“沿袭效应”,将需要引入或相对播出效果不甚理想的节目,安排在强势节目之前或之后,使之有机会送达这部分受众。它更强调整个时段的总体编排效果,通过强化某一时段的首、尾节目或开场节目的影响力,从而达到在整体上实现提升该时段的节目播出效果的目标。 5、“帐篷式”节目策略“帐篷式”(ten
19、t-poling)编排方法,也称“支撑策略”,与前面的“吊床式”刚好相反,是指用一个强档、热门节目来拉抬其前后节目的收视听率,就像搭帐篷那样形成中间高、两端低的形态。“帐篷式”节目编排方式,也是广播电视台常用的策略之一。像电视台通常会在某一高收视率的电视节目前后安排一些有关联节目的播出,一方面通过必要铺垫可以进一步凸显主体节目的影响力,同时也可以切实地拉抬前后节目的收视率。与“吊床式”并列被统称为“拉抬式编排方式”。6、无缝过渡策略无缝编排策略的目的就是在于防止两档节目之间留下明显“破口”,以便将前面节目的受众能顺利导入下一节目,实现节目与节目的无缝过渡。无缝过渡方式分为以下三种:(1)节目开
20、头的无缝过渡:将节目标题刻意延缓几分钟甚至更长时间后才出现。(2)节目结尾的无缝过渡:采用在节目尾声部分,同时叠加节目制作群的字幕,这样节目的最后几分钟就充满情节,而不只是字幕。此外还有字幕配NG片段等。(3)节目间隙的无缝过渡:在节目之间或节目段落之间,使用快速多变的插入片花,形成节目间歇,但又不至于流失观众。运用节目编排策略的两条思路: 1、台内各频道之间的节目编排应贯彻整体原则,谋求各频道观众群相加的“和”最大。2、针对台外对手频道的节目编排实行有效的制胜策略,谋求在竞争中赢得最大收益。 美国三大广播公司1、全国广播公司,英文全称:National Broadcasting Compan
21、y,简称NBC,美国三大商业广播电视公司之一。简介:总部设于纽约,创办于1926年,是美国历史最久、实力最强的商业广播电视公司。(老友记、学徒、白宫风云)2、美国广播公司,英文全称:Americ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Inc, 简称ABC,美国三大商业广播电视公司之一。简介:ABC总部有两个,娱乐节目部设在洛杉矶附近的伯班克市,这里靠近娱乐中心好莱坞。并且,与迪斯尼公司的总部迪斯尼摄影棚由人行天桥相连;另一个总部设在传媒中心纽约的时代广场上。ABC企业品牌在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编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名列第一百
22、七十二。截至到2008年,ABC是美国观众最多的电视网。(绝望的主妇、实习医生格蕾、迷失)3、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英文全称:Columbia Broad-casting System,简称CBS,美国三大商业广播电视公司之一。简介:1927年成立。总部设在纽约。1941年正式开办电视广播,1954年播出彩色电视。1987年在纽约等城市直接经营电视台5座,中波广播电台6座,调频广播电台7座。另有通过合同关系参加该广播网的电视台 200多座,形成全国性广播电视网。由于CBS电视台台标像眼睛,因此CBS电视台也被称作“眼睛台”,另一方面因为CBS和ABC收视人群均偏向高年龄,所以被叫做“老年台”。(幸
23、存者、老大哥、生活大爆炸)中国广电行业发展的不足之处第一个问题是新闻传播发展的不平衡。中国广播电视新闻事业发展的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不同地域差距拉大。具体而言,是城市与农村的不平衡,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的不平衡。沿海地区、城市地区,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却拥有绝大部分的新闻接受工具电视机、收音机。反之,占人口绝大部分的农村地区、内陆地区,拥有的电视机、收音机却极为少数。第二个问题信任危机与职业道德问题。在中国革命战争年代及新中国成立初期,新闻媒介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权威,其观点、意见往往成为读者观察现实、评断是非的根据。但80年代以来,新闻媒介的权威性被大大地削弱了。人们不再把它等同于政策文件
24、,而是把它当作了解信息的工具。这一变化并不是件坏事,而是新闻媒介其本质功能的回归。但是新闻媒介作为信息传播工具又没有充分尽其责任。中国新闻界面临的信任危机,除了政治上的原因外,在很大程度上与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意识的淡漠直接相关。第三个问题是观念问题。观念问题包括传统观念问题、市场观念问题、消费观念问题。传统观念由于我们这个系统一直是在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里走过来的过去对广播电视媒体的认识上政治意识、形态意识、喉舌意识是非常强大的。所缺乏的恰恰是现在所需要的而现在所需要的又是我们恰恰长期以来所不具备的。比如说在发展产业的问题上我们很多观念跟不上。还是用一种计划经济思维政府行为的一种思路。第四个
25、问题是市场问题。市场问题里面包括市场主体、市场需求、市场机制和市场的培育问题。广电长期以来都是事业单位“局”是政府部门“办”的实体是事业单位。我国最缺的是市场主体真正的市场主体。要发展产业没有市场主体那是不可能的网络公司现在已经逐渐成为广电行业的市场主体这是可喜的现象。但是应该说广电行业里头这个市场主体是太少了好多观念还不能够接受事业单位转为企业甚至于心理上有一种恐惧感觉CBS的电视新闻节目60分钟或60分钟时事杂志(60 Minutes)为美国的一个新闻杂志节目。由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制作并播出。自1968年开始播出,迄今已播出逾40年。该节目制作精良,口碑上佳,是美国知名的电视节目,也多次获得奖项。 节目开播的灵感来自加拿大国营频道同类节目这小时有七天(This Hour Has Seven Days)。与其它新闻栏目不同的,60分钟不设固定的栏目主持人,只让本期节目的出镜记者在演播室做简短述评。它的主持人都是记者,记者同时也是主持人,这是它的要求,也是它的特色。每期的60分钟基本由3个独立的新闻深度报道和1个新闻评论版块组成,深度报道各13分钟左右,评论版块4分钟左右,加上片头导视、片花和广告,总共60分钟整。 60分钟的栏目理念是通过深入挖掘,探讨重大社会背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6月6日全国爱眼日宣传活动方案
- 小学生种植综合实践课程
- 护理核心制度培训
- 2025年幼儿园爱耳日活动方案
- 2025年八班级物理学期教学方案
- 酒业采购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幼儿园班主任工作方案
- 研究开发与工艺选择概论
-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管理案例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届云南省玉溪市名校初三第一套原创猜题(新课标I)英语试题试卷含答案
- 政务微信公众平台建设运营方案培训课件
- 劳务派遣劳务外包服务方案(技术方案)
- 被同化和被排斥哪个更可怕辩论赛
- 2023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英语学科学业考试大纲(含词汇表)
- 安全生产隐患识别图集 问题图片和整改图片对比 危险源识别(上)
- 土地征收回收补偿方案范本
- 建标 156-2011 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
- 多模态数据融合与检索技术-多模态数据融合
- 贵州省普通国省干线二级公路改扩建工程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技术指导书(试行)2015-01
- 植物营养与肥料研究行业概述
- 箱涵拉森钢板桩支护专项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