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四首》第一课时《天净沙.秋思》课件_第1页
《古代诗歌四首》第一课时《天净沙.秋思》课件_第2页
《古代诗歌四首》第一课时《天净沙.秋思》课件_第3页
《古代诗歌四首》第一课时《天净沙.秋思》课件_第4页
《古代诗歌四首》第一课时《天净沙.秋思》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代诗歌四首课时目标1、熟读并背诵、默写四首诗歌;2、了解一些古代诗歌常识;3、理解诗歌字词含义和诗歌大意;4、初步学习欣赏精彩文句;5、培养想象能力,体会诗歌意境和思想感情。诗 歌概念:诗歌是一种文学样式,它要求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饱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想象,语言精炼而形象性强,并具有一定的节奏韵律,一般分行排列,它在各种文学体裁中出现最早。分类:按照有无故事情节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按照语言有无格律分为格律诗和自由诗;按照有无押韵分为有韵诗和无韵诗; 依照对事物的观察和体验分为“哲理诗”与“抒情诗”。古诗类别:按音律分类: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楚辞体乐府近体诗:绝句律诗(3)词:

2、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4)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按内容分类: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喻诗。发展历程:诗经 楚辞乐赋汉乐府诗魏晋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现代诗表达技巧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表现手法:如对比、渲染、烘托、白描、象征、用典、托物言志 、抑扬、照应、联想、想象、以小见大、赋比兴等。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借代、夸张、反复、双关(互文)反问、设问、反语等;表达方式:叙述、描写(动静结合、

3、虚实结合)、议论、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意 象 杨花(柳絮)飘忽不定离愁别绪游子思妇,好友相别 杨花,暮春时节,漫天飞舞,飘飘洒洒,给人一种飘忽不定、漂泊不归的感觉,最易引起离别者的愁绪。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问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选“杨花”“子规”点明时令,其飘零之感、流离之恨,跃然纸上。如:苏轼水龙吟“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离人泪。”柳 絮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的感慨,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大雁大雁春秋迁徙,所以常借此表达一种思念的感情如:李清照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4、如:王湾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燕子: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也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兴亡之感)。 燕子 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人抓住燕子作为候鸟有栖息旧巢的特点,大胆想象,让燕子成为四百年历史的见证人,在今昔对比中,表现了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通过“似曾相识”的燕子,写出了时光的流逝,表达了词人对年华易逝、好景不常的人生感叹。 “杜鹃”“鹧鸪”啼凄凄 杜鹃,又名子规、杜宇等,在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

5、望帝)在让位于他的臣子后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又说杜鹃叫声如“不如归去”,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了凄凉、哀伤的象征。如唐李白宣城见杜鹃花: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又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梧桐”叶落透悲意古语有“一叶落而知秋”,说的便是梧桐叶落。以梧桐写悲秋,是古人常用的手法。如李清照声声慢中的诗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温庭筠更漏子下片“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到天明。”落“花”流“水”传愁绪“花”落让人爱怜、伤感,“水”流或喧嚣或舒缓,绵延不绝,最惹人愁绪,因此,在古诗词中常用落花流水来表达忧愁。如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6、,往事知多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如李清照一剪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乌鸦”系兴衰、思乡情诗人常用“乌鸦”这一意象渲染出衰败的氛围,也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归鸦。如:鹧鸪天:“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如:马致远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草木”仍在人事移 草木常青,人事却已悄然发生变迁。古诗词常用“草木”来表达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对历史兴亡的感叹。如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关于曲子的意象1关山月乐府曲调,多写征戍离别之情。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之二2行路难古曲名,多言世路艰难及离别伤悲之情。天山雪

7、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 李益从军北征3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相传是南朝后主所制的乐曲,为绮靡(华丽、浮华)之音_ 亡国之音。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4杨柳曲乐府曲调“杨柳枝”,有时也作“折杨柳”,主要写军旅生活,从梁、陈到唐代,多为伤别之词,以怀念征人为多。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5梅花落曲调名。南朝至唐的梅花落大都表现离愁别绪的情感。 黄鹤楼上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高适塞上听吹笛 登高、凭栏。多传达相思之情、报国之志和壮志难酬的悲伤与激情。杜甫登

8、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行为类谈谈意境意: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意境: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词中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意境与意象的关系1、相关意象组合构成特定意义的意境。2、意象是细小的、具体的单位,意境范围大而抽象。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意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适当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简洁优美。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

9、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再现画面+概括景物特点+作者情感倾向如何分析意境?常见描写意境特点用词雄浑壮阔 苍茫辽远 苍凉悲壮 闲适恬淡 清幽明净 清新明丽 孤寂冷清 恬静优美 幽僻冷寂高远深邃 淡雅幽远 萧瑟凄凉深邃沉郁 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元曲 与唐诗、宋词并称的“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两种文学形式。杂剧属戏剧,散曲属诗歌。散曲分小令和套曲两种样式。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小令,“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代表人物有

10、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等,代表作有窦娥冤、西厢记等。 马致远 曾任江浙行省务官(一作江浙省务提举)。又曾加入过“书会”,并与书会才人合编过杂剧。生平未详,但从他自己的散曲作品中可以了解到,他在年轻时“写诗曾献上龙楼”,热衷过进取功名。然而他仕途并不显达,因此动了“终焉计”,晚年退隐山林,以诗酒自娱。著有杂剧15种。 马致远是个享有盛名的戏曲家。是元初作家中散曲流传得最多的一个。作品豪放清逸,后人认为近似诗中李白、词中苏轼。杂剧以汉宫秋为代表。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赏诗全曲共有几处景物?景物的风格一致吗?这说明了什么

11、?全曲有人物吗?请发挥想象,猜测一下人物的特征与身份。题为“秋思”,那作者又思什么呢?小组讨论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写景抒情孤独游子惨状特定的时间环境点明主旨秋思悲凉惆怅游子之悲游子思归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吟诗想象诗歌画面,把诗歌转化为优美的写景散文,不少于200字课堂练笔几根枯藤缠绕着几颗凋零了黄叶的秃树,在秋风萧萧中瑟瑟地颤抖,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眼前呈现一座小桥,潺潺的流水,还有依稀袅起炊烟的农家小院。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却骑着一匹延滞归期

12、的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向着远方踽踽而行。此时,夕阳正西沉,撒下凄冷的斜晖,本是鸟禽回巢、羊牛回圈、人儿归家的团圆时刻,而游子却仍是“断肠人在天涯”,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漂泊他乡的游子面对如此萧瑟凄凉的景象,怎能不悲从中来,怎能不撕心裂肺,怎能不柔肠寸断!借一幅深秋晚景图的描绘,抒发了他乡游子深沉的思乡愁绪和孤独寂寞的情怀徐志摩沪杭车中匆匆匆!催催催!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彩。一道水,一条桥,一支橹声。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艳色的田野,艳色的秋景,梦境似的分明,模糊,消隐,催催催!是车轮还是光阴?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 扩展延伸如果说朱自清的匆匆让我们注意到时光在细小事物中的停留和消逝,徐志摩的沪杭车中则要我们与时光对视、相向而行。它以诗所特有的语言将空间竖起,时间化为邃道。沪杭车中给人的感受是紧张和尖锐。这首诗的诗题就是动态空间:沪杭车中。上海与杭州短暂的距离已被现代交通工具火车不经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本是相对物,此刻简直就是浑然一体了:“匆匆匆!催催催!”两组拟声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