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孟 子 王安石沉魄浮魂不可招,遗编一读想风标。 何妨举世嫌迂阔,故有斯人慰寂寥。“亚圣”孟子1、“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 (孟子滕文公下)2、“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史记)3、“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孟子公孙丑下) 4、尧以是传之舜,舜
2、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韩愈 原道) 仁政思想“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公孙丑章句)“苟行王政,四海之内,皆举首而望之。”(孟子滕文公) 救民 无敌 被尊重民本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章句下)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章句下)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孟子公孙丑上 民贵君轻 与民同乐 尊贤使能性善论 告子曰:“生之谓性
3、。”孟子曰:“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曰:“然。”“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欤?”曰:“然。”“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欤?” 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与?”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 “人之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孟子告子上)性善论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学习目标 目标: 理解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章句之意,了解孟子“性善论”的要义。 重点: 结
4、合孟子有关章句,深入理解“性善论”的内涵。 难点: 探究“性善论”的深意。朗读课文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5、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梳通字词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孟子说:“人都有怜爱别人的心。先王有怜爱别人的心,就有怜爱百姓的政治;用怜爱别人的心施行怜爱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上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之所以说人都有怜爱别人的心(是因为):(如果)现在人们忽然看见一个小孩子将要掉进井中,都会产生恐惧
6、、怜悯的心理;这并非因为想要和小孩子的父母结交,并非因为想要在同乡朋友中博取名誉,(也)并非因为厌恶孩子的哭声才这样。不忍人:怜爱别人。忍人,狠心对待别人。怵惕:惊骇、恐惧。恻隐:哀痛、怜悯(别人的不幸)。内交:结交。内,通“纳”。要誉:博取名誉。要,求取。乡党:同乡。梳通字词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由此看来,没有怜悯之心,不能算是人;没有羞恶之心,不能算是人
7、;没有谦让之心,不能算是人;没有是非之心,不能算是人。怜悯之心是仁的发端;羞恶之心是义的发端;谦让之心是礼的发端;是非之心是智的发端。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像有四肢一样(是自然而然的)。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认为自己不行的,是伤害自己;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伤害他的君主。辞让:谦逊推让。端:萌芽,发端。四体:四肢。贼:伤害。梳通字词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所有具备这四种发端的人,知道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终必不可扑灭),泉水刚刚开始涌出(终必汇为江河)。如果能够扩充它们,便能够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
8、连侍奉父母也不能够。”扩而充之:扩大充实它们。然:同“燃”。达:流通,指泉水流出。保:安定。忍“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孟子梁惠王上“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滕文公下“由是生而有所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 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孟子告子上“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抚拭,莫使惹尘埃。”神秀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 推恩无以保妻子。”孟子梁惠王上非人端扩充观点争鸣 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9、,这体现了他的“性善论”思想,即主张人性向善,重视道德修养的自觉性;而儒家的另外一位代表人物荀子,却提出了“性恶论”,即主张人性本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你认为哪种说法更有利于道德的发展呢?观点一:孟子的“性善论”是从正面激励人奋发向上、自觉向善的,因而更有利于道德的发展。孟子把道德观念、道德理性看作人的本性,强调了人性本善;在主体的道德修养中,孟子又强调了“为仁由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个人扬善弃恶、积极向上,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观点三二者各有长短,二者互补更利于道德的发展。清代学者钱大昕说:“孟言性善,欲人之尽性而乐于善;荀言性恶,欲人之化性而勉于善。立言虽殊,其教人以善则一也。
10、”即两种理论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都是去恶向善。其中,孟子提供了人性善的内在依据,认为人天生具有修己的可能性和主动性,却忽视了人道德修养的必要性和被动性;荀子强调道德修养的被动性,却忽视了主体向善的主动性和可能性。二者相互补充,既能鼓励人注重自我道德修养,又能加强对人外在的道德约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建设社会道德。观点争鸣 观点二:荀子的“性恶论”强调借助礼仪规范来加强人的道德修养,重视利用客观条件进行教育和学习,更具有可操作性,因而更有利于道德的发展。荀子认为,人的本性存在粗陋之处,所以要加强后天的学习和改造,从而造就完善的人格。当时缄口终无语,天理民彝竟若何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孟子好辩 陈
11、 普禽兽纵横鬼魅多,人间歧路总差讹。当时缄口终无语,天理民彝竟若何?浩然之气 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 (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 浩然之气(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 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孟子公孙丑篇上以“配义与道”“集义所生”的“浩然之气”去充实、完善、砥砺人格大丈夫精神(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
12、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2)孟子曰:“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孟子.尽心上(3)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尽心上 大丈夫精神 “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孟子.尽心上1.居仁由义2.意志坚定3.人格独立4.精神快乐(自由) 六层境界“可欲之谓善,有诸已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孟子.尽心下孟子好辩 公都子曰:“外人皆
13、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 “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 “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事横溢。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 (孟子滕文公下) 杨朱:战国时哲学家,主张“轻物重生”“为我”; 墨翟:战国初年的思想家,主张“兼爱”“非攻”“薄葬”。 卫灵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 论语卫灵公激浊扬清,力挽狂澜的使命担当 “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论辩艺术1、本文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用了哪些手法?2、孟子的论辩有何特色?3、孟子在文中的推断是否有充分的逻辑依据? 论辩艺术1、本文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
14、?用了哪些手法?论证观点提出论点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举例孺子将入井排比犹四体比喻四心四端可行不忍人之政对比扩充“四端”足以保四海不足事父母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应有“四端”若火泉论述层次清晰,逻辑严密,层层推进,具有不可辩驳的说服力。论辩特色观点明确,立场坚定。注重推理, 逻辑性强。善于譬喻,生动形象。借题发挥,循循善诱。2、孟子的论辩有何特色?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孟子梁惠王上孟子见于齐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 有诸?”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 也,直好世俗之乐耳。”曰:“王之
15、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 今之乐犹古之乐也。”曰:“可得闻与?”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乎?”曰:“不若与人。”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论辩艺术 3、孟子在文中的推断是否有充分的逻辑依据?孟子的论断,可质疑的地方大致有:“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 我父母兄弟妻儿叔伯舅姑朋友邻居其他社会关系乡土中国社会的差序格局: 社会结构简单,统治者道德水平足够高,满足老百姓种好地、吃好饭的需求,是否有这种可
16、能?孟子人性论的产物,无需特别论证。观点争鸣 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在人生修养中居于核心地位,你是否认可孟子的观点? 观点一 认可。孟子首先强调人都具有“不忍人之心”,从“四心”推导出“四端”,再推导出“不忍人之政”(仁政)。“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一切的基础和出发点。 观点二 不认可。孟子虽然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展开自己的论证,但是在本文最后还是强调“知皆扩而充之矣”“苟能充之”“苟不充之”的正反对比,更是说明一个人即使有善白本性,离开后天的努力也不行。所以,“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只是提供了一个基础,真正起到决定作用的还是后天的努力。观点争鸣整合探究1、请梳理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核心概念、主要观点,并说说这些观点有何共同之处。课文核心概念主要观点观点的共同之处十二章仁、诗教、君子、礼、义、恕等。提倡仁、义、恕,克己复礼。都主张修身养性,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大学之道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等。“大人之学”的终极目标是“三纲”,途径是“八目”。人皆有不忍人 之心不忍人之心、四心、四端等。人生来都有善良的本性。整合探究2、结合十二章和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两篇课文及以前学过的论语孟子的有关课文,比较论语孟子在言说方式、风格等方面的不同。比较论语孟子语言多为口语,通俗易懂,同时又吸收了书面语之长,形成了言简意赅、深入浅出、朴素无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国家对划定的18亿亩耕地红线乱占建房“零容忍”
- 子母车位买卖合同(2篇)
- 脑卒中护理课件
- 第二单元(复习)-四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复习(统编版)
- 2024年河北省中考历史真题卷及答案解析
- 西南林业大学《城市公交规划与运营管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京学院《设计制图》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电脑连接不了网络怎么办
- 西华师范大学《小学心理健康课程与教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华师范大学《数字信号处理》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事业单位财务报销流程及制度课件
- 医疗器械风险定性定量分析表
- 腐蚀与防护概述课件
- 屠宰企业(生猪屠宰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方案资料汇编(2022-2023年)
- 小学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工作方案
- 哈工大自动控制原理大作业
- 班主任的工作艺术课件
- 2022年中国盐业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决议、章程范本
-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京剧趣谈》优质课件(最新)
-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肠胃小闹钟》含反思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