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韩非子难一: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之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勿能应也。”自相矛盾你是怎样理解矛盾这个词的?它在哲学上又是怎样被解读的?一、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探究与分享 上面例子中,包含了哪些反义词?体会这些反义词之间的联系,概括哲学上矛盾的含义。蝉噪林逾静 进攻是最好的防守 矛盾概念反应的是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的关系。矛盾就是对立统一。1. 矛盾的含义2. 矛盾的基本属性 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阅读与理解 老子
2、说:“天下皆之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兵强则灭,木强则折。”“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孙武说:“乱生于治,怯生于勇。”“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而后生。”悬挂在山崖上的两个人构成一种动态的平衡善恶、有无、难易、长短等为什么可以相互依存?荣辱、强弱、祸福、治乱等为什么可以相互转化?(1)矛盾的同一性 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
3、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2)矛盾的斗争性天下皆之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知其荣,守其辱。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相关链接:哲学上所说的“斗争性”与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斗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哲学上的“斗争性”,包括一切差异和对立。上述反义词都是生活中所说的“斗争”,仅仅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具体形式。探究与分享:结合上面的三则事例,谈谈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事例1:如果没有N极和S极的对立(斗争性),
4、磁铁还会有磁性(同一性)吗? 事例2:关系最亲密(同一性)的家人,往往是同自己发生矛盾最多(斗争性)的人。 事例3:马克思说,“假如没有小偷,锁会达到今天这样的完善吗?假如没有假钞票,钞票的制造会有这样精美吗?”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二、矛盾问题的精髓阅读与思考: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矛盾具有什么特点,给我们想问题做事情带来了什么启发。 庄稼吸收水分和蒸发水分,是一对矛盾。这一矛盾
5、贯穿庄稼生长过程的始终。 工厂的生产和消费,也是一对矛盾。生产直接就是消费,消费直接就是生产,只要工厂存在一天,生产与消费的矛盾运动就不会停止。 人生何尝不是如此?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矛盾,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出现了。 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事物的不同过程也具有不同的矛盾,矛盾具有普遍性。 看待事物,我们要承认矛盾,一分为二,全面看问题,处理事情,要善于分析矛盾,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件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1.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2. 方法论启示 (1)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在任何时候,对待任何事物,
6、我们都要敢于承认矛盾,勇于直面矛盾,善于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2)坚持两分法,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阅读与思考: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矛盾的特殊性主要有哪三种情形?并概括什么是矛盾的特殊性。 材料一:读红楼梦时,当我们读到“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时,就知道这个人是林黛玉;读三国演义时,当读到“骑赤兔马,提一口青龙偃月刀”就知道这个人是关羽 材料二: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不同,如中国特色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材
7、料三:针对新冠病毒,我国目前自研疫苗都可以有效缓解感染后病情,目前已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巨大影响的变异株包括阿尔法、贝塔、伽马、德尔塔变异株等,不排除未来仍会有新的变异株出现。材料一体现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材料二体现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中有不同的矛盾;材料三体现了同一事物中有不同的矛盾。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3.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三是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法
8、论)阅读与思考:思考: 从这个故事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天地间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国王不信,派卫士和宫女到御花园中去找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结果总能发现它们之间有不同的地方。莱布尼茨又说:天地间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国王又派卫士和宫女去找,结果找来的树叶总是具有共同性。 天地间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天地间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 矛盾的特殊性/个性 矛盾的普遍性/共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4.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探究与分享: 材料一:某先生病了,家人给他端
9、来香蕉和苹果,他却说,医生让他吃“水果”,不吃这些。某先生错在哪里? 材料二:“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是汉族人的共性,是全人类的共性吗?结合上述材料,谈谈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材料一说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系的,普遍性可以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材料二说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可以相互转化。(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2)由于事物的范围及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场合下可以相互转化。5. 方法论 矛盾
10、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从中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做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请你试着说一个生活中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解决问题的实例。 思考: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有什么启示?三、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阅读与思考: 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毛泽东全面分析了敌我双方的情况后认为,虽然攻打锦州比攻打长春、沈阳要困难得多,但先攻占锦州是夺取这一战役胜利的关键。因为锦州是东北通向关内的咽喉,是东北敌人撤回关内的唯一陆路通道,这里的敌人消灭了,就可以把东北的大门堵死,
11、关起门来歼灭东北的国民党军队。辽沈战役的胜利证明,这一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思考:毛泽东提出先攻占锦州战略决策的哲学依据是什么?1.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义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 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因此,面对复杂事物,我们要抓重点,抓关键。阅读与思考: 在抗日战争期间,许多矛盾都影响着战争的进程,如中日之间的矛盾、国共之间的矛盾、中美之间的矛盾等等。其中,中国人民能否精诚合作、一致抗日,决定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同时,也要妥善处理国共矛盾以及国内和国际的其它矛盾,才能保证抗战事业的健
12、康发展。当日本投降以后,国民党顽固派发动内战,国共矛盾又上升为决定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地位。结合上述材料,请概括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间的关系如何?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2.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阅读与思考 材料:希特勒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有人说他饱览群书,举止优雅,精通六国语言,会驾驶飞机,擅长素描,演讲才能超群,个人魅力无限但是,他确实是一个野心家、阴谋家,是迫害和屠杀六百万犹太人的刽子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他的罪恶行为给欧洲以及整个世界造成了空前的浩劫 结合材料,谈谈希特勒的优点和缺点相比,哪一个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由此请判断希特勒
13、是“恶魔”还是“天使”? 每一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都是不平衡的,其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一方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一方则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3.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阅读与思考 材料: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勿以恶小而为之”,如果不重视克服自己的缺点,当缺点变成一个人的主要方面时,这个人就变成了“恶人”;“浪子回头金不换”,如果一个 “恶人”痛改全非,当优点变成一个人的主要方面时,他就变成了“好人”。 结合材料,说说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这给我们想问题做事情带来什么启示? 矛盾的主要
14、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4.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正确把握事物的性质、抓主流;不忽视支流。阅读与思考第1组:“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是作战时的重要策略。第2组: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但是利大于弊。 结合上述事例,谈谈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对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提出了怎样的要求。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想问题和办事情。5.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含义 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坚持重
15、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6.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 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想统一的方法。 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 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
16、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阅读与思考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如果问下雨是好事还是坏事,要对这一问题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是不可能的,应当给出确定的条件。比如说,当谷物播种完毕时下雨,这雨对谷物有益吗?这时如果回答是有益的,就是正确的回答。可是,当已经积涝成灾,天还下倾盆大雨,这雨对庄稼是有益的吗?这时如果回答是有害的,也是正确的回答。思考: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7.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地位 含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地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
17、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8.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意义 读书时,当我们读到“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时,就知道这个人是林黛玉;当读到“骑坐赤兔马,提一口青龙偃月刀”就知道这个人是关羽;当读到“短平头,胡须像隶体一字,穿着长衫,常咬着烟嘴”时,就知道是鲁迅阅读与思考 结合课本内容和上述材料,说说材料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什么作用?(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矛盾的特殊性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只有从实际出发,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把不同质的事物区别开来。离开了对矛盾特殊性的具体分析,就无法区分事物,就不能正确认识事物。(原因) 孔子对不同的人问同一个问题,往往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徽商职业学院《食品质量与安专业全综合实验(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河南省漯河市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高考生物试题查漏补缺试题(文理)含解析
- 重庆工信职业学院《定向运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卫生管理统计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国民航大学《大学外语四》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省部分高中协作体2025届高三三月联考一模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 内蒙古锡林浩特市六中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六校(4月)联考物理试题试卷含解析
-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绿色化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2025届初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物理试题试卷含解析
- 乌兰察布职业学院《中国哲学原著(上)》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发展汉语中级阅读试题
- 电力配网工程各种材料重量表总
- 2024年国家级望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才招聘31人历年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JJF(纺织) 037-2023 织物透气量仪校准规范
- 2024年北京市延庆区九年级(初三)一模物理试卷及答案
- 病毒性脑膜炎护理
- 高中名著导读社团课《红与黑》 课件
- 洗煤废水处理及回用工艺的设计计算-毕业设计
- 2023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物理试卷
-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国旗护卫工作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