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变化》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_第1页
《物态变化》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_第2页
《物态变化》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_第3页
《物态变化》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_第4页
《物态变化》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让更多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PAGE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德街20号4层 电话传真第 PAGE 13页 共 NUMPAGES 13页物态变化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一、目标与策略 明确学习目标及主要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首要条件,要做到心中有数!学习目标:理解温度的概念,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知道物质的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正确识别现实生活中的几种物态变化现象;利用物态变化中的吸、放热规律解决问题。学习策略: 选择生活中贴近我们的现象来分析它们的转化过程;通过

2、实验,掌握各个转化过程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收集信息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及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二、学习与应用“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科学地预习才能使我们上课听讲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我们要在预习的基础上,认真听讲,做到眼睛看、耳朵听、心里想、手上记知识回顾复习学习新知识之前,看看你的知识贮备过关了吗?1、温度是表示 。2、六种物态变化及吸放热特点:(1) 叫熔化, 热。(2) 叫凝固, 热。(3) 叫汽化, 热。(4) 叫液化, 热。(5) 叫升华, 热。(6) 叫凝华, 热。3、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晶体有 ,非晶体没有 。4、汽

3、化有两种形式: 和 ,这两种形式都要 热。 5、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1) (2) (3) 。要点梳理预习和课堂学习认真阅读、理解教材,尝试把下列知识要点内容补充完整,带着自己预习的疑惑认真听课学习课堂笔记或者其它补充填在右栏预习和课堂学习更多知识点解析请学习网校资源ID:#29983#399256【知识网络】要点一、温度 温度计1、摄氏温度的规定:在 大气压下,把 的温度规定为0, 的温度规定为100,0和100之间有 个等份,每个等份代表 摄氏度。2、使用方法: (1)温度计与待测物体 但不要碰到容器的 ; (2)待示数 后再读数; (3)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上表面 ,温度计仍与待测物 。

4、要点诠释:1、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 的性质来工作的,必须保证液体不凝固、不汽化。2、体温计使用时不“甩一甩”,会造成温度“只上升、不下降”、即“低温不准高温准”。要点二、物态变化1、六种物态变化示意图:2、晶体和非晶体:(1)区别:晶体 固定的熔化(或凝固)温度,非晶体 固定的熔化(或凝固)温度。(2)熔化(或凝固)条件:(1)达到 (或 )(2)继续 热(或 热)。(3)特点:晶体熔化(或凝固)的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 。3、蒸发和沸腾:(1)相同点:都是 现象,都需要 。(2)不同点:蒸发是在 温度下,在液体 进行的汽化现象;沸腾是液体 同时进行的比较 的汽化现象,需要达到 。(3

5、)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 高低;液体 大小;液体表面 的快慢。(4)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 ;继续 。要点诠释:1、液化的两种方法是, (所有气体都可液化)和 。液化的好处:体积缩小,便于储存和运输。如:液化石油气。2、注意三个不变的温度,晶体 (或 )的过程 热(或 热),温度不变;液体 的过程吸热温度不变。3、升华现象:冬天冰冻的衣服干了,灯丝变细,卫生球变小;凝华现象:霜,树挂、窗花的形成过程。典型例题自主学习认真分析、解答下列例题,尝试总结提升各类型题目的规律和技巧,然后完成举一反三课堂笔记或者其它补充填在右栏更多精彩内容请学习网校资源ID: #29988#399256类型一、温度

6、的测量例1.关于温度计,请你填写以下空格。(1)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的性质制成的。(2)如图是体温计和寒暑表的一部分,其中 图是体温计,分度值是 ,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分别为 和 。(3)下表是几种物质的沸点和凝固点。 南极的最低温度为-88.3。应选用 温度计来测量南极气温,因为 ;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应选用 温度计来测量沸水温度,因为 。【总结升华】 举一反三:【变式】已知几种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如表所示,而且还知道水银的价格比较昂贵,甲苯比较便宜,酒精是最便宜的。综合考虑,如果要制造能测铅的熔点的温度计,应选用 来做;要制造能测沸水的温度的,应选用 液体来做的温度计。物质熔点

7、()沸点()水银-39357甲苯-95111酒精-11778铅3281740类型二、物态变化的判断例2.(2012 遵义)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初春冰雪消融是冰吸热熔化B夏天用电风扇对着人扇风,人感到凉爽是因为扇风降低了室内的气温C深秋时常出现“结霜”现象,结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D寒冷的冬天,人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汽化的水蒸气【总结升华】 举一反三:【变式】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解释,错误的是()A暮春,小草挂上露珠,是液化形成的B盛夏,人在电风扇下吹风感到清凉,是蒸发的原因C深秋,时有白霜生成,是凝固所致D隆冬,冰冻的衣物晾干,为升华现象类型三、晶体和非晶体例3.如图所示,是

8、甲、乙两种液态物质的凝固图象,从图中可看出其中 物质是晶体,它的凝固点是 ,在第8min时,这种晶体处于 状态。 【总结升华】 举一反三:【变式】(2012 株洲)图是某物质物态变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可知,该图象是 (填“熔化”或“凝固”)时温度变化曲线,该物质的熔点是 。类型四、沸腾的条件例4.如图所示,在大容器A和小容器B内都盛有水,在容器A底部加热使A内水沸腾,继续加热,容器B内水的温度 (能/不能)达到沸点, 沸腾。【总结升华】 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所示,甲为盛有水的烧杯,试管乙直插入甲容器的水中(试管未碰底)。甲烧杯受到酒精灯持续加热后,发现乙试管内的液体沸腾起来了,根据

9、下表提供的有关信息,可判断试管乙内的液体一定是: 。几种物质的沸点(1个标准大气压)物质沸点()物质沸点()水100甘油290煤油150酒精78类型五、实验探究例5.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象如图所示。(1)从图象中可以看出盐水从第 分钟开始凝固,凝固过程用了 分钟。(2)凝固点为 。实验验证了小明的猜想,因为与水相比,凝固点变 了(选填“高”或“低”)。(3)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

10、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所示,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 (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总结升华】 例6.如图1是小明和小华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的情景,对水加热了较长时间后水才沸腾,他们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时间/min12345678910水温/92939495969798999999(1)请指出他们在实验操作中错误之处: 。(2)在纠正错误后他们继续实验,观察到水沸腾时的现象如图2中的 (填“甲”或“乙”)图,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 (填“升高”“不变”或“降低”)。(3)本次实验中水沸腾时的温度为 。(4)根据记录在图3中画出水的沸腾图象。(5)实验中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

11、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给出一种原因即可)(6)在图4中,甲容器内盛有水,乙容器内盛有下表所列的一种液体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若对甲容器的底部持续加热,最终发现乙容器内的液体发生沸腾,则乙容器内盛的液体是 。A、酒精 B、水 C、煤油D、酒精或水 1标准大气压下几种物质的沸点()物质沸点酒精78水100煤油150【总结升华】 三、测评与总结要想学习成绩好,总结测评少不了!课后复习是学习不可或缺的环节,它可以帮助我们巩固学习效果,弥补知识缺漏,提高学习能力成果测评现在来检测一下学习的成果吧!请到网校测评系统和模拟考试系统进行相关知识点的测试ID: #300036#399

12、256知识点:物态变化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测评系统分数: 模拟考试系统分数: 如果你的分数在85分以下,请进入网校资源ID:#30025#399258 进行巩固练习,如果你的分数在85分以上,请进入网校资源ID:#300036#399256 进行能力提升自我反馈学完本节知识,你有哪些新收获?总结本节的有关习题,将其中的好题及错题分类整理如有问题,请到北京四中网校的“名师答疑”或“互帮互学”交流我的收获习题整理题目或题目出处所属类型或知识点分析及注意问题好题错题注:本表格为建议样式,请同学们单独建立错题本,或者使用四中网校错题本进行记录 eq oac(,网) eq oac(,校) eq oac(,重) eq oac(,要) eq oac(,资) eq 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