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科学八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 远离犯罪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_第1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科学八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 远离犯罪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_第2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科学八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 远离犯罪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_第3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科学八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 远离犯罪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_第4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科学八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 远离犯罪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道德与法治 教学设计任职学校: 先滩初级中学校 教师姓名: 王维静 任教年级: 初二年级 课题名称: 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授课类型: 授新课 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的意识,懂得作为一个公民要善于运用法律手段,积极有效地同违法犯罪做斗争,保护国家、人民和自身的合法权益。 2.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概念、成立条件以及了解二者的异同;学会辨别什么是正当防卫行为和紧急避险行为,并能正确行使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 3.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小组讨论、班级讨论及教师讲授的方式,结合一个个案例剖析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法律概念,让学生在

2、探索中学到新知识。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当防卫的概念及成立的条件。2.教学难点: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区别。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中国人向来以和为贵,我国也是礼仪之邦,宽容和忍让是我们的传统美德。“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人的素质和修养,同时,我们作为法治中国,当我们的人身、财产等其他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是否可以选择“该出手时就出手”?什么时候出手?出多大力度的手?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学生:齐读学习目标。【二】授新课1.正当防卫的含义及条件活动1:我是小法官 案例一:一天晚上,田华从同学家归来,路过一条偏僻的胡同时,从胡同口处跳出一个持刀

3、青年黄某。黄某把刀逼向田华并让他交出钱和手表。田华扭头就跑,结果跑进了死胡同,而黄某持刀紧随其后,慌乱害怕中,田华拿起墙角的一根木棒。向黄某挥去,黄某应声倒下。此时有路过群众报警,当警察赶来时,黄某已死亡。 事后,死者黄某家属认为田华的行为属于“过失杀人”,于是向法院起诉。教师:如果你是法官,你会认定田华有罪么?为什么?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补充:法官最终认定,本案中,田华对正在进行的抢劫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黄某死亡,不属于过失杀人,不负刑事责任。田华对正在进行持刀抢劫的黄某采取的防卫行为,属于正当防卫。(引出“正当防卫”这一概念)。(1)正当防卫 (教材72页) 所谓正当防卫,就是

4、当我们的人身、财产安全或者其他权益遭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的时候,可以进行正当的反抗或反击,如果这时给对方造成了伤害,我们是不用承担刑事责任的。学生批注:“他人”鼓励见义勇为;“正在进行的”当场性(ing);“不法侵害”现实性(假想的不行)。案例二:一天晚上,彭某在大街上欣赏夜景,突然从前方传来争吵声。出于好奇,挤进围观人群,对吵架的司机说:“别吵了,你快开车走吧!”司机误认为彭某在挑衅,抓住彭某的头发就向下压。彭某觉得好心没有好报,情急之下掏出水果刀刺伤了司机,导致司机失血过多昏迷。教师:你认为彭某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么?为什么?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补充:法院认定彭某使用了过激的防卫手段,明显超过

5、了必要限度,属于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2)防卫过当 (教材72页)正当防卫,必须要有一定的限度,防止防卫权的滥用。如果我们的防卫反击明显超过了必要的限度,造成重大损害,自己就成了侵害者,构成防卫过当,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因此,正当防卫,也必须要满足一定的条件。(3)正当防卫的特殊情况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负刑事责任。无防卫过当(特殊防卫)教学过渡:结合我们刚刚所学的关于“正当防卫”的知识,我们通过一则实际生活中的案例,找一下这则案例中构成正当防卫的几个条件。加深对这一概念的理解。活动2:学以致用以

6、案说法:教师:这则案例被定性为“正当防卫”,结合刚才所学,请你具体说一说这则案例中构成“正当防卫”的几个条件分别是什么?教师小结:正当防卫、防卫过当、特殊防卫。2.紧急避险的含义及条件活动3:危急时刻的选择观看视频:重庆司机危难时刻撞坏了花园的大树教师:你认为司机当时的选择对么?为什么?引出“紧急避险”的含义(1)紧急避险(教材74页)的含义紧急避险,就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权益的行为。(2)紧急避险的条件教师归纳:保大放小。(3)紧急避险的特殊情况紧急避险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如消防员、警

7、察等)3.探究“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异同点【学生活动】合作与交流。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找一找“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共同点与不同之处。完成课本74页“讨论”内容。可以用事例来说明,时间3分钟。温馨提示1.积极发言,组长记录2.倾听无声,讨论有声3.发言大声,质疑有声学生发言:略教师总结:(1)相同点A主观目的都是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B成立的前提是合法权益正在遭受危险;C都有某种限度的制约,否则,都有可能在一定条件下成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2)异同点【三】课堂小结学生总结,然后教师进行点评。这主要是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培养。 【四

8、】练习反馈2道选择题作为调动学生做题积极性的引子,考查学生对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理解,另外布置一道课后习题,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1.某日,俩歹徒入室对张某实施抢劫,为逼张某交出钱财而对其持刀殴打,张某趁歹徒翻找钱物之机夺门而逃,并抢夺他人停在楼下的摩托车逃走。张某抢夺摩托车的行为( C ) A、属于抢劫行为,应负刑事责任 B、属于盗窃行为,应负刑事责任C、属于紧急避险,不应负刑事责任D、属于正当防卫,不应负刑事责任2.遇到不法侵害实施正当防卫,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只有在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B、正当防卫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C、在遭受

9、不法侵害过后,伺机报复,仍可算是正当防卫D、必须是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施防卫,而不能对无关的第三者实施3.少年林某在网吧门口遭到抢劫,情急之中捡起一块砖头砸向实施抢劫者,造成抢劫者死亡。案发后,公安机关展开侦破,在弄清案情后,报请检察机关审核,认为该案属于“正当防卫”,林某不承担刑事责任。之后,死者的父母向当地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林某赔偿死者的各项经济损失合计元。近日,当地法院做出一审判决:驳回原告的赔偿诉讼请求。 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请你谈一谈,法院为何驳回原告的赔偿诉讼请求。参考:此案抢劫者先让林某交出现金、手机,继而又对林某进行搜身,其抢劫犯罪的行为不容质疑。在抢劫者进行搜身时,被林某捅死,符合刑法关于正当防卫的条件:林某为使本人的财产不受侵害;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综上,林某的行为符合刑法规定的正当防卫法定要件,属于正当防卫。五、板书设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