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研究_第1页
客家文化研究_第2页
客家文化研究_第3页
客家文化研究_第4页
客家文化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客家文化研究前言客家文化研究概况第一章 客家文化的历史渊源今日客家文化,有其深远的历史潮流渊源和宽敞的社会背景:一、客家先民从中原向南迁徙和在侨居地拓殖的历二、客家民系在赣闽粤山区形成三、客家民系向周围省区及海外播迁进展的历史四、中原衣冠士族构成客家先民的主体一、客家先民的三次大迁徙据罗香林客家研究导论和客家源流考,客家先民逐步迁往南方,以及迁居南方、形成客家民系后,又接着播迁扩散,其大规模的迁徙共有五次,而其他小规模的、零星的或自各地以服官、经商等缘由迁入徙出的,则难以悉计了。近年有数名学者质疑此讲,能够房学嘉为代表:客家源流探奥(房学嘉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其第一章客地古代文

2、明与客家源流之第二节秦至南朝,客家共同体的初步形成:“综上所述,南朝末期,生活在客地的先民,已具有共同的思想意识、共同的语言、共同的生活适应等,标志着客家共同体已初步形成。那个客家共同体,是南迁的中原人与闽粤赣三角地区的古越族遗民混化以后产生的共同体,其主体是生活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古越族人民,而不是流落于这一地区的中原人。客家共同体认同于汉族,其源可溯自秦汉之际的梅鋗受封为汉侯及以后赵佗被汉廷册封为南越王。”(正文p.36)为其作序的,有陈胜粦教授(中大历史系主任、博导),谢剑博士(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国际客家学会会长)劳格文博士(法国远东学院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宗教系访问学者),皆不

3、同程度地赞扬其“新讲”。陈氏云:“其可诵可研之处,首在于作者对客地古代文明与客家源流关系之探讨。房君认为:客家人是古百越族里的一支与历史上少数移居客家地区之中原流人混化后形成的人群共同体,而那个共同体的主体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古百越遗民。此见与长期以来人们凭族谱中有关族源之记载,认为客家之根在北方之论,大为不同;他论定客家之根在今日之客家地区。房君提出此见,对客家源流以至客家诸总是之研究,无疑将会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 (p.1-2)此讲甫出,即在客家腹地梅州引起轩然大波,甚至开大会批判。许多客家人认为这损害了他们的感情。这与上个世纪初发生的几起社会风波有相似之处。请看客家研究前言:四邑县志事件

4、、广东乡土历史和世界地理等教科书事件、建设周报事件。我们也不同意这种观点。然而,学术上应该同意“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应该把不同观点的提出视为正常现象,应该进行心平气和的讨论。(一)第一次大迁徙(公元316年)11客家人的先祖,多居于黄河流域以南、长江流域以北,淮水流域以西、汉水流域以东,即所谓“中原旧地”。其第一次大迁徙,起因于“五胡乱华”和“八王之乱”。五胡:匈奴、羯、氐、羌和鲜卑,泛指西、北边疆各部族八王:晋武帝(司马炎)称帝后,大封宗室,豪门世族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武帝死,惠帝立,汝南王司马亮为太宰,专权。其後楚王司马暐、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河间王司马顒、成都王司马颖、长沙王司马乂

5、、东海王司马越,先后起兵,争权夺利,战乱连绵16年之久,使黄河流域遭到空前的、毁灭性的破坏。史称“八王之乱”。 12五胡内徙,肇于内外二因:外:边疆部族长期觊觎中原之富庶;内:东汉后期以至三国曹魏等汉族统治者,为了加强对边境各少数民族的操纵,为了补充内地劳动力和兵源,施行“招引”甚至强制塞外匈奴、羯、氐、羌和鲜卑、乌丸等族人民徙居内地。这些少数民族内迁后,与汉族人民犬牙交错地杂居,一部分被世族豪强招徕或掠夺为兵丁、佃户甚或奴仆,但相当一部分仍保有部落武装组织形式。西晋为维护中央集权,又罢州、郡兵权,致使边州空虚。13西晋末年,八王相继作乱,国力不断削弱,边区内徙的部族便乘机而起,会同塞外部族,

6、建立割据政权,对中原汉族大举进行掠夺战争。陷于内外交困的西晋朝廷(公元265316年),不久便归于覆灭。五胡铁骑内侵,多是血腥的掠夺性战争。两汉所积存的财宝遭到毁灭性破坏。14陷于水深火热中的中原士民,有能力或有机会迁移的,纷纷四散逃难。一大批中原士民相率南徙。现在,琅邪王司马睿正在建康(今南京),被以王导为首的一批南下高级士族拥立即位,为元帝,重建汉族中央政权,保有江南之地,史称“东晋”(公元317420年)。汉族中央政权在南京的重建,吸引了更多的中原士民举族、举家南迁。时谓之“流人”。 15依各路流人迁移路线、起迄区域,可归为三大支派:其一,秦雍流人。居于今陕西、甘肃、山西的一部分士民,沿

7、汉水顺流而下,渡长江而抵洞庭湖区域。其远徙者,有溯湘水转至桂林,沿西江而进入广东中、西部的。(在西江驻留的秦雍流人,专门可能是粤方言的源头2003.3.11)其二,司豫流人。居于今河南、河北的一部分士民,沿汝水而下长江,渡江后分布于江西鄱阳湖区域;或顺流而下,抵达苏皖中部;有一小批则上溯赣江,进入闽粤赣交界区。其三,青徐流人。居于山东、江苏、安徽的一部分士民,初循淮水而下,越长江而分布于太湖流域;其远者,达于浙、闽沿海。东晋以至南朝宋齐梁陈的台柱人物,多属此支。16南迁人口,史家有讲“总数至少有七十万”(翦伯赞中国史纲要),有讲“近九十万”(谭其骧中国内地移民史)。这些南渡的人民,在政治方面,

8、支持了东晋以至宋齐梁陈各朝,使华夏汉族正统政治中心第一次转移到南方的长江中下游;在经济方面,开发了南方,使长江流域农工商各业日益繁荣,经济水平专门快赶上并超过了黄河流域,成为全国“首善之区”;在民族方面,促进了中原汉族人民同南方百越诸部族的交往与融合;在文化方面,将北方凝重的儒文化带到南方,与爽朗的吴楚文化相融会,制造了承前启后的南朝文化;在语言方面,将中原汉语河洛正音带到长江流域,在吴楚旧地形成一个新的北方方言区今日之“江淮官话区”这是汉语史上的一件大事。17罗香林先生曾推断:“客家先民的南徙,是属东晋民族大迁移第二支派的。”(客家源流考,客家研究第一集,18页)在客家民系形成史上,这第二支

9、派司豫流人的地位的确十分重要,今日许多客家人亦适应于自称“祖上是河南的”。司,司州。汉时以司隶校尉督察畿辅。三国魏因之。晋改汉魏之司隶为司州,治洛阳。永嘉以后,大兴(公元318-322)中侨治合肥,寻治荥阳(今河南荥泽县西南十七里)。咸康(公元335-343)中又治襄阳(今湖北襄阳县治)。永和(公元345-357)中还治洛阳。(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然而,第一、第三支派流人,特不是第三支派“青徐流人”,在专门大程度上也是客家先民的主体构成部分。今日客家腹地梅州的一些望族大姓,如:属“秦雍流人”: 李氏(陇西堂 犹龙世泽,旋马家声/龙门世泽,柱史家声) 王氏(太原堂,三槐堂) 温氏(太原堂)杨氏

10、(关西堂,四知堂 四知世泽,三相家声)“老杨”杨氏(绍德堂 天赐鸿禧,人修骏德)“新杨”林氏(西河堂)属“青徐流人”: 谢氏(宝树堂 冠军世泽,太傅家声/东山世泽,宝树家声) 颜氏(鲁国堂 先贤世泽,陋巷家声/文经武纬,凤起蛟腾) 论语雍也: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张氏(清河堂 清河世泽,唐相家声)刘氏(彭城堂 彭城世泽,铁汉家声) 元城语录解:宋刘安世贬梅州,章惇遗使欲杀之,安世从容处分如平常,卒得免。投荒七年,甲令所载远恶地无不历之,苏轼称为“铁汉”。徐氏(东海堂) 东海郡,汉置,山东旧兖州府东南,至江苏邳县以东至海皆是。治郯。在山东郯城县西南三十里。附

11、:王育民中国人口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一对西晋人口数的可能:1以往史家的可能:前有三国战乱,人口处于低谷。晋志:245万余户、1616万人,人口不足2000万。2王氏认为有大量编外户口存在:(1)部分州县未列入(2)荫附户佃客、部曲:约250万户(3)官、私奴婢,大户往往有家奴千人、百人,总数难以可能(4)兵户:477,500人(5)吏户:10万户(6)百工、鼓吹:身份卑贱,且是世袭,不入户籍(7)流散户(8)在政府管辖范围内的少数民族部落以上在编、不在编的,全国总数约800万户、4500万口(每户平均5.63口)。长江南北,其比例约为:3:7。南方人口约为240万户、1350万

12、口。二东晋时期的南方人口1南方相对稳定和平,有利于生产进展与人口繁衍2北人的大量南迁:晋书王导传:“洛京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其迁徙者,大都率领宗族、来宾、乡党同行。3王氏可能南下移民人口50万以上。4据史家谭其骧晋永嘉丧乱后之民族迁徙(燕京学报第15期),按宋书州郡志所载各侨州郡县户口数可能,南迁人口达90万。5对东晋盛时人口数的可能:335万户、1700万口。三不管50万,依旧90万,对南方来讲,差不多上个不小的数量,尤其重要的是,他们代表了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成为南方士民崇尚的楷模。南方经济与人口同步增长:北方人民的南迁,给南方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东晋统治者王导

13、、桓温、谢安、刘裕等,实行了一系列比较切合时宜的政策,使南方经济得到专门大程度的进展,史称“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晏如也”(宋书武帝纪),“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晋书食货志)人口亦随之迅速繁衍增长,盛时当有335万户、1700万口。江淮地区,成为全国“首善之区”。到刘宋时期,南朝人口占全国的29.78%,而县数仅占全国的9.15%。确实是讲,南朝实际上已成为全国经济最发达、人口最稠密的地区(黄淑梅六朝太湖流域的进展,台湾联鸣文化有限公司出版,1982年第二版)。(二)第二次大迁徙(公元880年)唐朝末年,天下大乱,江淮地区遭难尤惨,在侨居地住了500多年的第

14、一期移民,被迫再次大迁徙。21起因:南诏内侵,黄巢造反。南诏:由百越和西羌的苗裔融合后在云南建立的割据政权。唐太宗(公元627649年)以后,他们势力日强,并屡屡进犯四川、广西,大肆抢掠,朝廷不得不派重兵防守。不想,到了唐末,派驻桂林的军队借故叛乱,拥戴庞勋为首领(公元868年),由桂林湖南江淮,一路劫掠过来,连克宿州、徐州,在丰县大败唐将魏博,占据鲁南、苏北、皖北宽敞地区。次年九月失败,庞勋战死。好不容易解散了叛军,黄巢又起而造反。庞勋的馀党,有一部分便加入了黄巢造反。黄巢(?884年),唐山东曹州冤句人。乾符二年(876年)响应王仙芝起义。仙芝死,巢收其众,被推为首,号“冲天均平大将军”。

15、乾符五年(878年)率兵南下,所战皆捷,众至数十万人,次年攻破广州,复北上,七月渡江,破东都(洛阳),入长安,建立大齐政权,年号金统。后因内部分裂,败退山东,中和四年(884年)在泰安狼虎谷被围自杀。22黄巢造反,流寇式游击:由中原挺进淮南,转掠浙东,又走江西中部、西北部,东进福建西部、中部,再回江西,出湖南,至广西东部,南下广州,后返湖南,出湖北,扰安徽,渡淮水,攻洛阳,破长安扫荡遍及中国内地十数个省份。而第一次大迁徙所形成的客家先民的侨居地长江中下游,正当此次祸乱的要冲。23为着求生,客家先民只得再次奔避。当时全国云扰,民不聊生,唯江西东南部、福建西南部及广东东北部未受其害,堪称“乐土”。

16、在大江南北侨居已近六百年的客家先民,遂有一部分幸运地迁往上述地区。24黄巢之后,又有寿州人王绪、固始人王潮在河南割据失败,乃率光、寿二州兵五千人,渡江入赣,掠九江、南昌、赣州诸地,于唐光启元年(885年)陷汀、漳二州。不久,王潮杀王绪,自领其军。景福二年(893年),朝廷不得已封王潮为福建观看使。死后,弟王审知代行其事。朱温篡权(907年),导致五代纷争割据(907-960年)。后梁开平三年(909年),王审知被命为“闽主”,坐镇福建。而滞留于颍、淮、汝三水流域的两晋移民,闻讯之后,多有渡江南下,奔汀漳依附王氏。这种移民,多数成为闽南闽北二民系之先民,但也有成为客家先民的,特不是在汀州落脚的。

17、25通过唐末五代的这次大迁徙,其近者到达赣东赣南各地(多),其稍远者则抵福建宁化、长汀、上杭、永定等地(多),其更远者已达广东之惠州、嘉应州、韶州等地(少)。宋太祖统一全国(960年),结束了五代纷争局面(907960年),相继南下的北方汉族移民,始得稍稍安适。26此次大迁徙形成的新移民区,要紧是赣南与闽西,关于客家民系的形成,关系重大。有人讲:“客家民系孕育于赣南,形成于闽西”,是有一定道理的。此话惹翻了以“客家中心”自居的梅州客家人。这些年,闽西组织的一些客家活动(如:汀江母亲河祭祀大典),梅州不参加;反之亦然。事实上,客家人大可不必如此。各个民系乃至中华民族,其文化中心有如“斗转星移”,

18、是会随社会变革而转移的。所谓“客家文化中心”,自明代中叶至清代,便有相继之转移:汀州大埔梅县(三)第三次大迁徙(公元1127年)31宋太祖统一全国(960年),史称“北宋”,中原稍安,然而北方一直有辽、金的威胁。如此的生活持续了半个世纪。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再围汴京,城破,徽宗和钦宗被俘,父子一同被掳北去。这确实是所谓“靖康耻”,同时也宣告“北宋”的结束。自建炎元年(1127年)金人入侵,高宗(赵构,徽宗第九子)即位南京(今河南商丘),继而南渡,迁都临安(杭州),是为“南宋”。对金,他一意求和,宠信投降派,而主张抗战的文臣武将(岳飞、韩世忠等)不是被杀,确实是被废,国势日弱,朝政日非。

19、北宋末年和整个南宋,差不多上宠信奸臣、陷害忠良、上昏下佞,只知偷安,不思御侮,始则见辱于辽金,终则国灭于元主。1276年2月(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二年),元兵东渡,临安陷落,宋恭帝赵显“率百官拜表祥曦殿,诏谕郡县,使降大元”(宋史卷四十七)。同年,曾任右丞相的陈宜中与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等在福州拥立益王赵昰为帝,承续宋脉,改号景炎。32同年九月,元兵自明州(今宁波)、江西两路进逼福州,宋兵进入梅岭,与之周旋。景炎二年(1277年)正月,元兵破汀关,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等奋力抵抗,闽粤赣义民起而勤王,奋勇抗敌,舍生忘死,前赴后继。因此,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成了双方打游击的战场。是年冬,为元重兵所

20、败,已成寡不敌众之势,陈宜中见形势危险,逃往占城(今越南南部),迁居暹罗(今泰国)而死。文天祥等护驾,退入粤东北,坚持抵抗。33次年(1278年)10月,文天祥在五坡岭(今海丰县北)被俘。押解北上,途经深圳赤湾外零丁洋(亦作“伶仃洋”),感慨不尽,作诗过零丁洋一首。元将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张世杰,他坚决拒绝,书所作过零丁洋诗以明志: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裂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讲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被押送大都(今北京),关在北兵马司(后人于故址建文丞相祠)。在狱中,对所遭遇险难及终生战友事迹,都为作诗,题名指南录,可称“诗史”。

21、其中正气歌,尤为世所传诵: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嶽,上则为日星;於人为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34文天祥所体现的民族气节与不屈精神,是当年抗元军民的一个缩影,是那个时代正在孕育中的客家民系的文化的代表,并成为客家文化的传统资源。六百多年后,被囚在重庆渣滓洞的叶挺(广东惠州客家人)提笔作囚歌,抒发民族气节与不屈精神,看来不是偶然巧合。35景炎三年(1278年),陆秀夫、张世杰等在广东硇(no,有的书误作碙,误读gng)州(今雷州湾外东海岛东南海中)拥立卫王赵昺即位,改号祥兴,不久迁崖山(今广东新会南)。1279年二月,元兵进逼,火攻连环战船,陆

22、秀夫负之投海死。南宋亡。少帝昺墓在蛇口赤湾发觉。这是华南唯一的汉族正统皇帝陵。(发觉过程)36当年居住于闽粤赣三省的客家先民,通过这一场血与火的洗礼,失败之后,展转躲避,有大批人流入粤东北,构成客家先民的第三次大迁徙。这种共同的经历,关于客家民系的形成,起了催化的作用。放映客家人第二集薪火相传二客家民系的形成及其第四、第五次大迁徙(一)客家民系的形成11客家先民最先移居闽粤赣三省边区的,虽讲有远在唐五代前的,只是人数不多,比之原居其地的系外人群(百越畲瑶等族),众寡悬殊,无法保持与进展自己的专门属性,因而无法派生为一种新兴民系。即使是北宋初年,新移民仍然不够多。直到南宋末年,追随汉族朝廷南移的

23、官兵百姓,人数众多,才构成足够大的移民运动,在闽粤赣三省边区逐渐形成了一个足够大的具有专门文化特征的社会区域。在如此一种专门的历史条件下,从元灭南宋至明代中叶(12791500年),他们相对安定地生活了二百多年,终于成长为“客家”如此一个特不的新兴民系。他们的文化,杂糅了佛、道、巫文化,奉行多神的民间信仰,但差不多上是儒家的耕读文化,有着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正统观念;有自己的方言,不同于周边的闽粤赣方言,但又多少同意了这些方言的阻碍;他们有自己的建筑文化、饮食文化、丰富多彩的岁时节日和民俗活动,等等。12自此,汉族进展史上出现了一个新形态的分支客家。作为一个新兴民系,在新的侨居地,有了不错的繁衍进

24、展。到清初,又有两次较大的移民运动,即通常所讲的第四、第五次大迁徙。13前三次大迁徙,差不多上客家民系形成前的客家先民的事迹;而这后两次,则是客家作为一个独立民系的历史活动,客家人的活动。 (二)第四次大迁徙(1700年1800年)21起因:一是本民系内部人口膨胀,二是满州部族的入主中国。客家民系于明代中叶在华南形成之后,又通过明代后期的休养生息,人口日多,资力日充,而所居地域,山多地少(“八山一水一分田”),耕植所获,不足供用,便不得不考虑向外迁徙以求出路。这时候,恰逢明末清兵大举内侵。清军进至福建广东,客家节义之士,多起而号召徒众,组织义军,坚韧抵抗。义军失败后,只得潜逃各地。太平军将领洪

25、秀全、冯云山等人的先祖,确实是因为抗清兵败而离开梅州,迁入广州以北的花县。22清朝统一全国后,又有自发的、被迫的或由政府发动的多次移民运动。其中,有两起事件,即“迁海复界”和“湖广填四川”,值得特不注意。221“迁海复界”事发于清初。起因:清廷急于消灭郑成功。其结果是:引发原居山区的客家人向东南沿海大量迁移。1659年郑成功退据台湾,高举“反清复明”大旗,成为清廷心腹之患。清廷颁布于顺治十八年(1661)的“迁界令”,完全是针对郑成功的海上武装,以为沿海“坚壁清野”即可困死郑氏。政令一下,东南沿海,以福建为中心,南北扩及广东、广西、浙江、江苏等省,大抵以海岸线往里三十至五十里为界,界内居民限日

26、迁出;逾期未迁者,军法从事,格杀不管,并尽焚其屋舍。居民家具器物,笨重不能搬的,亦一律烧毁;凡私自入界者,捕获后一律处死。第一次“迁界”后,清政府认为未达至预期效果,于康熙三年(1664)“再迁”,即向后再退三十里。有些地点更三迁而界始定。到了康熙四、五年(16651666),闽、粤巡抚(姚启圣、王来任)都以请求朝廷宽放本省沿海边界为已任。1662年郑成功病死,子郑经立;经卒,次子克塽立。康熙二十二年施朗渡海攻入台湾,克塽降。康熙二十二年(1683)朝廷宣布废止“迁界令”,次年完全解除“禁海令”。历时二十三年的“迁界”,使得“迁界区”人散难归,田地荒凉。为尽快恢复生产,康熙制定了一系列招垦劝农

27、政策,从现在到雍正、乾隆年间,大量客民接踵而至,进入广东东南沿海地区。深圳、香港的客家地区,确实是现在形成的。(参见客家研究P.32-34;深圳客家研究P.35-52)这也是“客家”称谓出现的历史大背景。222讲讲“客家称谓”问题。(一)“客家”称谓起于第四次大迁徙时期的广东地区。有关“客家”称谓的成因,学者已有所论及。最早谈及,且作出全面、详尽分析者,莫过于清末翰林赖际熙。由他撰写于民国九年(1920年)的赤溪县志卷8赤溪开县事纪,二万四千馀字,能够讲是一篇论“咸同间土客械斗”的力著。其中论及“客家”称谓:边界虽复,而各县被迁内徙之民能回乡居者已不得一二。沿海地多宽旷,粤吏遂奏请移民垦辟以实

28、之。因此惠、潮、嘉及闽赣人民,挈家赴垦于广州府属之新宁,肇庆府属之鹤山、高超、开平、恩平、阳春、阳江等县,多与土著杂居,以其来自异乡,声音一致,俱与土音不同,故概以客民视之,遂谓为“客家”云。另外,道光(18211851年)佛岗厅志:“国初自惠、韶、嘉及闽之上杭来占籍者为客家。”福建的迁海区,用于安顿郑成功的残部(闽籍官兵回乡),土客未能相遇,因而未出现产生“客家”称谓的社会条件。康熙二十二年10月22日降旨,江南、浙江、福建、广东沿海田地应给民耕种,户部派出工部侍郎金世鉴、副都御史呀思哈往浙江,工部尚书杜臻与内阁学士石柱赴粤、闽,巡视督察复界区“给民耕种”、“紧要地点仍应作何防守等事宜”。杜

29、臻在闽粤巡视纪略卷一中记录下了行前康熙与他的对话: 皇上问:“勘视将先何省?”臣臻对曰:“将始广东。”皇上问:“何以不先福建?”臣臻对曰:“臣等先至广东,令彼处百姓及时承垦,庶不误春耕之时。”皇上曰:“独不误福建垦耶?”臣臻对曰:“福建督抚方安插投诚,未暇协理开垦。臣等以其间先竣粤事,次至闽省,诸臣已暇,能够会商,且闽土节候比粤稍近。”皇上颔之(11)。由该段的对话内容,能够看出闽、粤两省复界情况的差异,即承垦者的组成大不相同:粤地是招徕的承垦“百姓”,闽地是“安插投诚”人等。康熙二十年10月22日的“姚启圣题为安插投诚官兵开垦界外田地事本”中,保存了当时对投诚人员的安插标准,资料十分宝贵,现

30、摘录如下:查将福(州)、兴(化)、漳(州)、福宁各府、州属界外田地有主者,听民复业,无主者分给投诚官兵开垦,浩荡皇仁,诚为得所。但赤穷孤身,界外既无室庐,复乏牛种,实难播种。臣随传集道、镇、府、厅公议,分不投诚总兵每员给田50亩,牛种银11两;副将每员给田35亩,牛种银8两;参、游、都每员给田30亩,牛种银7两;守备每员给田25亩,牛种银6两;千把总每员给田20亩,牛种银5两;兵丁每名给田12亩,牛种银3两;文官每员给田30亩,牛种银4两。内有官兵自己原有界外田地领回者,不给不田,照例给银,以为资本。使若辈各安生业,编入家甲,分垦田地,照例起科。则官及兵数口之家能够无饥矣。正因为福建展界区从政

31、府指导行为上是安插本省的投诚人员,它没有向外公布招垦令,就不可能有移民潮出现,这是福建、江西客民不向福建沿海运动,反而“舍近求远”往广东流布的缘故之所在。因此,福建展界区不存在什么“土”与“客”的问题,因此也就不具备产生“客家”称谓的各种社会要素了。(二)罗香林先生的“客家界讲”,是对客家研究的要紧贡献之一,阻碍专门大。他在客家研究导论中讲:“鄙意欲定客家界讲,自时刻言之,当以赵宋一代为起点。客家居地,虽至今尚无普遍调查,然依其迁移所届,大体言之,其操同一客语而与其邻居不能相混者,则以福建西南部,江西东南部,广东东北部,为差不多住地,而更及于所再迁之各地,此就空间言之者也。鄙意凡属客家之差不多

32、住地,自赵宋以来之文物或活动,除极少数不能并计外,大体皆可认为客家之文物或活动。”(客家研究p.47)此一界讲,强调三点:地域、时代、文化特征(操客语)。其差不多原则是对的,除了在客家民系形成的年代上,我们有不同意见(“以赵宋一代为起点”/明代中叶),其他均可同意。“客家”是一个历史概念,其外延不可随意扩展。把秦汉时代南来戍边定居的士卒、或把南越王赵佗(河北正定人)讲成“最早的客家人”,把所有南来定居的中原汉人,简单地理解成“客家人”,而不论其时、地、文化特征,是非历史的观点。(三)然而,罗香林先生在进而讨论“客家”称谓时,却违背了他自己提出的原则,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把历史上的“客户”和“

33、给客制度”混为一谈,把“客家”称谓产生的时刻上推到魏晋时代,将“客户”等同于“客家”(客家研究p.46)。这就造成了一个逻辑错误:客家民系尚未诞生,却差不多先有了“名字”!1988年我们即对此提出批判。详见客家研究p.102105:五、客家称谓来自“客户”?(四)关于“客家”称谓出现年代的考证。参考:一 刘丽川“客家”称谓考 北京大学学报 2001年第2期二深圳客家研究第一章“客家”称谓出现的年代,历来讲法颇多。为讲明问题起见,仅以曾祥委先生试论“客家”一文的有关论点作为讨论的参照。曾祥委先生讲:“迄今所知,客家称呼最早的文字记载是明中叶以后的事。阮元广东通志卷93引长宁县志:方言有二,一水源

34、音,一客家音。相传建邑时人自福建来此者为客家,自江右来者为水源。长宁即今新丰,建县于明隆庆三年(1569)。由该材料可知现在:1、客、赣方言已有明显分不,即客、赣方言的分化差不多完成;2、客家的名称已出现;3、客家即来自闽西的客方言群移民。”(客从何处来p.7)此据建县于明隆庆年间长宁县志载有“客家音”,便得出“客家称呼最早的文字记载是明中叶以后”的结论,惜属失考。据我们的考察,实际情况是:长宁县,明隆庆三年析河源、翁源、英德三县地而立县,清朝因之,民国三年改名新丰县。尽管明朝立县,但当时并未修纂县志传世。其最早的县志是清雍正九年(1732年)李绍膺修、吴觐光纂长宁县志10卷。不知何故,此志北

35、京图书馆、故宫图书馆、中山图书馆均未入藏,无以得见。今能见到的,是其后乾隆二十一年(1757年)由楚元士编次、邓凤分编的长宁县志10卷,道光十九年(1840年)重修。道光初年,阮元主修广东通志所引录的县志,只能是清雍正或乾隆年间的版本。因此,曾祥委先生由长宁县志断言“客家”称谓始于明朝中叶,就有些草率了。另外,就在阮元广东通志卷93引长宁县志之后,紧接着又摘引了永安县志:“士务敦朴,急公好义。有自江、闽、潮、惠迁至者,名曰客家。士比屋读诵,农勤稼穑”永安县与长宁县有相同之处,也是明隆庆三年立县,隶属惠州府,割归善县的古名、宽得二都和长乐县的琴江都为县地,设县治于安民镇。清因之,民国三年改称紫金

36、县。永安县历史上有“三志”:首志为明万历十四年(1586)由知县郭之藩主持,叶春及撰写的二卷永安县志;次志为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由知县张进箓修,屈大均纂十七卷永安县志;三志为道光二年(1822)由知县叶廷芳续修的七卷永安县志。明万历年间的首志,紫金县档案馆有其刻本复印件,下面将首志与次志相关文字作一比较(三志行文差不多同于次志):首志俗产志第五:“古名、宽得,俗本归善。琴江割自长乐,俗亦同之。宽得、古名,宽缓呰寙(zy),次志卷1地理五风俗载:“古名、宽得,俗本归善。琴江割自长乐,俗亦因之。宽得、古名,宽缓呰寙,好气而知足;琴江之民也,诗书仕宦惟数大伙儿,馀皆力农,膏壤沃野,自昔以为上田

37、,无事粪之种,常七八十倍,好气而足智;琴江之民也,诗书仕宦惟数大伙儿,馀皆力农。下亦二三十倍县中具五民庶人,在官。近乃长(乐)、兴(宁)、和(平)、(大)埔,远则江、闽,性犷悍,县中具五民庶人,在官。近乃长、兴、和、埔, 远则江、闽,性犷悍,民畏之。匹夫匹妇,或有争言,辄仰药,其愚如此,知县郭之藩厉禁,稍戢。”民率畏之。匹夫匹妇,或有争言,辄仰药。 知县郭之藩厉禁乃稍戢。其言如此,大抵古名士务敦朴,多古处,急公好义,相与以和。宽得人习勤俭,衣食罕缺,无不外柔而内诈。琴江好虚礼,颇事文学,民多贫,散佚逋赋。县中雅多秀氓,其高曾祖父多自江、闽、潮、惠诸县迁徙而至,名曰客家。比屋诵读,勤会文。富者多

38、自延师,厚脩脯,美酒馔。贫者膏火不继,亦牵强出就”从首志与次志的比较能够看出,明万历本中无“客家”称谓的记录,有“客家”称谓记录的,是清康熙二十六年本,即“次志”。阮元广东通志所引,差不多上是永安县志次志行文的简化式。因此讲,不管是长宁县志,依旧永安县志,都没有提供“客家”称谓始于明朝中叶的论据。这是因为,整个有明一代,都不具备出现“客家”称谓的社会历史条件,尽管客家民系差不多形成。这好比小孩差不多出生,但还没有出现为他命名的契机。就目前收集的资料看,永安县志次志(1757年)是最早记有“客家”称谓的文献史料。综上所述,“客家”称谓出现的缘故,乃因清初“迁海复界”而引发的垦民潮;最先出现的地域

39、是广州府、肇庆府、惠州府的沿海地区,而且要紧是广肇二府;是当地操粤语的原住民对来自赣、闽、潮、嘉、惠等地客属移民的总体称呼。因此,“客家”称谓出现在客民第四次大迁徙时期,出现的最早时刻当为颁布“复界令”的康熙二十三年(1685年)之后。作为客民第四次大迁徙的有机组成部分,还有“湖广填四川”、下南洋与渡海赴台湾。因他们进入的区域不同,当地的社会环境不同,同是一个群体,到达四川和南洋的客民就未得到“客家”的他称(“土广东人”/“唐人”),更不用讲成为自称了。这一史实,应是“客家”称谓出现区域与出现年代的一个旁证。23“湖广填四川”闻名的“湖广填四川”,也发生在清初康熙年间(16621722年)。这

40、是中国历史上由政府发动、组织的最成功的一次大规模移民运动。连年的战乱,尤其是明末张献忠的杀戮,使天府之国四川户口凋零,田园荒凉。为恢复四川,清廷便谕示各地:可入川开垦。客家地区的许多农民,正苦于进展空间狭窄,得此机会,便相率离开闽粤赣山区,跟两湖农民一起辗转入川。今日四川东自涪陵、重庆,经荣昌、隆昌、泸江、内江、资中,西至成都、华阳、新都、广汉、新繁、灌县,其间居民大多是康熙末年(17111721年)从广东惠州、梅州和江西南部迁去的客家人。在成都平原,这些客家人被称为“土广东人”,他们讲的话被称为“土广东话”,他们居住的村落被称为“广东村”,他们在城镇所建的会馆,亦自称“广东会馆”。因此也有“

41、江西会馆”“福建会馆”,亦多为客家人。自康熙中叶至乾嘉之际(17001800年)这一百年,可称为客家史上的第四次大迁徙时期。客家人开始从客家腹地向全国播迁。四川客家通讯(2002年第2期总第8期)1陈世松“解手”的传讲与明清“湖广填四川”2曾一书唯有牺牲荐轩辕为刘光第就义104年而作3郑必坚闽西“认亲”4三台县有个“福建村”(三)第五次大迁徙(1867)1广东西路土客大械斗(18561867年)乾嘉之后(17361820年),台山、开平、四会一带的客家人,人口激增,势力日强,与土著(广府人)发生生存空间之争,终于酿成土客大仇杀、大械斗,持续12年,死伤五六十万人,前往弹压的官兵亦死伤数千,惨绝

42、人寰!2经官府调解,双方停战。而后划出赤溪厅作为善后区,安置部分客民;又拨出现银20万两,令各县再筹集部分,分给愿往他乡谋生的客家农民,成年每人8两,未成年与妇女等每人4两,各发执照,使往他处。3 动身地: 新居地:新兴、恩平、台山 高州、雷州、钦州、廉州、海南岛等鹤山、开平等县 (高州信宜、雷州徐闻最多)4向平原都市进展:进入广州、汕头、香港等地,农工商、军政学各界。(四)海外谋生1客家人迁居海外,遍布南洋群岛、非洲、印度、澳洲和南北美洲,要紧是第三次大迁徙之后的明末清初时期,即第四、第五次大迁徙之中。这种迁徙,跟在自己国土上的迁徙,性质有所不同,不可相提并论。2开始所从事的要紧是垦植、开矿

43、和商业,而今,绝大多数已放弃中国国籍,取得了所在国国籍,成为“华人”;未放弃中国国籍的“华侨”已极少。他们仍然能够讲“我是中国人”“我是客家人”,但这只是从文化意义上讲的。3“客家人开埠,潮汕人旺埠,广府人占埠”。这种讲法,反映了一个明显的事实。但什么缘故会如此,尚未见到扎实充分的有讲服力的论述。要想做到这一点,还得从三民系的文化差异上入手。放映客家人客人开埠三客家文化的历史渊源31客家先民的主体是中原士族客家先民的主体成分是中原士族。假如不明确这一点,或者把客家先民想像成全是丧失生计、盲目逃难的贫苦农民,也不能准确地认识客家的历史及其文化。史称“衣冠南渡”各种史料告诉我们,东晋追随帝室南渡的

44、中原士民,其主体是衣冠士族、官宦大户人家,史称“衣冠南渡”。这在正史、谱谍中经常提到。正如晋书元帝纪所载:“晋室遘纷,皇舆播越”、“自中流外”,“五胡扛鼎,七庙隳尊”,然“元戎屡动,不出江表;经略区区,仅全吴楚”。因此,居于陕西、山西、直隶、山东、河南、安徽等省的“中州良人”,不堪外族蹂躏,纷纷离乡背井,查找安静的乐土;士宦人家,多避难大江南北吴楚旧地,依附他们心目中的汉族正统政权。马端临文献通考舆地考也多次言及:“闽越遐阻,僻在一隅。永嘉之后,帝室东迁,衣冠避难,多所萃止。”马端临,宋末元初人。南宋咸淳(公元1265-1274)中漕试第一。博极群书。以荫补承事郎。父罢归,端临亦留侍养。元初起

45、为柯山书院山长,终台州学教授。乡里远近师之。所著文献通考,贯穿古今,赅博过於杜佑通典。又有大学集传多识录。(中国人名大辞典)客家族谱能够为证者极多。例如:兴宁张氏谱抄:“十五世韪公,晋散骑常侍,随元帝徙,寓居江左,生一子轩。”兴宁温氏族谱:“我族发源于山西、河南,子孙蕃衍逮东晋五胡乱华,怀、愍帝为刘渊所掠我峤公,时为刘琨记室。晋元帝渡江峤公奉命,上表劝进后峤公出镇洪都(今南昌),子孙因家焉。”赖际熙(清末翰林)等纂崇正同人系谱卓氏(成书于民国13年):“晋五胡之乱,中原望族,相率南奔。粤有卓祎(y)氏,为建安刺史,后因家焉。”建安,三国吴置建安郡,隋废,唐复置。宋改为建宁府,即今福建建瓯县。至

46、宋末元兵南下,这些中原衣冠士族的后裔,又大举南迁。例如,广东和平徐氏族谱:“吾族德隆,实积之六世孙。生父曰暄,为宋宁宗时都统,扼于权奸,去位,卜居于豫章之吉水。孙男二:道隆德隆,均先后度宗时提刑,解组未几,元兵南下,道隆起兵勤王,力战而父子俱殁;德隆则随宋帝度岭而南。迨宋祚已绝,义不臣元。遂择龙川乌龙镇(按:今和平县)居之。”崇正同人系谱陈氏:“陈氏郡望称颍川。宋末中原士族,纷纷南随帝至播迁。有陈魁者,率其族众九十三人,移居福建汀州府之上杭其族复相率转南而入粤。且当日南来之人,自此九十三人之外,更有或为之先,或为之后,抑或与之同时,故陈氏族属蕃庶,实冠全粤焉。”那个地点强调一点:讲“客家先民以

47、中原衣冠士族为主体”,并非否认“流人”中有大量下层民众同时南迁;而且,某些时期、某些地区下层“流人”,其数量还超过“衣冠士族”,例如宋初之梅州。然而,从多数地区、多数时期“主户”增加超过“客户”的史实来看(客家研究104-105),特不是从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地位与作用方面考察,我们应该看到,南下的中原士族及其后裔确实构成了客家先民的主体,并对客家的历史进展和文化传统的形成起了主导作用不论这种作用是好依旧坏。参见罗香林客家源流考之三“中华民族中客家的迁移和系统”(客家研究p.16-56)p.47注1教我们如何看待谱牒:客家最重视族谱,另可参阅张卫东论谱牒文化与客家文化的传承,国际客家学第四届研

48、讨会论文,1998.台北徐正光主编历史与社会经济(第四届国际客家学研讨会论文集),台北中研院民族所2000.32士族制度与客家文化传统若要准确把握、深入理解客家文化,还必须追溯东汉以降的士族制度及其与客家先民的关系。中国历史上,外戚、宦官两大豪强集团形成较早。东汉初,朝政常在二者之间更迭易手。中小地主没有政治地位,若想做官,唯有发奋读书,学成之后,或待公府辟召,或靠地点举荐,或由属吏迁升。欲入仕途,必先为士,做“不畏寒窗苦”的儒生。这就促使东汉太学、地点官学、民间私学日趋发达;而学校的发达,又加剧了士人间的竞争。为求荐用,往往不择手段。大官则借举荐之机,大肆网罗培植私人势力,形成大大小小的私人

49、集团。各名门世族,成为门生故吏遍布天下的巨大集团。到东汉后期,许多士人仕途顺利,已上升为大地主、大官僚,并逐渐从外戚集团中分化出来,成为官僚集团,在外戚、宦官两大势力之外,自成第三势力。其进一步进展,确实是魏晋南北朝的“士族”,即所谓“衣冠望族”(世代做官)或“姓族”(有名望的大姓),遍布朝廷与全国各州郡。那个士族官僚集团,上至达官,下至儒生,包括了地主阶级的各个阶层。在同臭名昭著的宦官集团斗争时,名士们的“刚正不阿”,耿直派官僚的公开抗争,使士族声望日高,也使许多原本依附外戚的势力转而俯就。至汉末,士族集团成为取代外戚集团、对抗并打败宦官集团的主导力量,成为统治阶级的要紧代表。三国魏文帝定“

50、九品官人法”,承认了、并以法律形式确信了这一既成事实,确立了魏晋南北朝近四百年一脉相承的士族制度。士族官僚集团的地位一经确立,其内部以权力为目标、以族望门阀之高下为依托、以相互征伐及残杀为手段的“窝里斗”就随之开始了。“窝里斗”愈演愈烈,终于导致中央集权名存实亡,社会进入了空前大破坏时期。自董卓引兵进洛阳(189年),二十年间,各路豪强逐鹿中原,黄河流域成了史无前例的大屠场,两汉三百年间制造积存的社会财宝破坏殆尽。战乱与屠杀,迫使中原士民大批逃亡。幸存的没有武力的中小士族也纷纷避难到相对安静的地区:一部分北投袁绍,甚至远避辽东;一部分南渡江东,为孙权所用,或转徙荆州,依附大名士刘表和后来的刘备

51、;非士族出身的曹操更是尽力网罗各级士族,以成就其统一大业。高级士族独揽朝政的西晋王朝,仅仅维持了短暂的统一和安定。司马氏集团的腐败与残暴,首先导致内部分裂,八王混战,统治解体;其反动的民族政策,更酿成连年不断的破坏性更大的民族战争,最后自食其果,为匈奴豪族刘渊所灭。这确实是中原士族世代难忘而在客家人族谱里屡屡提到的“永嘉之乱”,也是客家先民第一次大迁徙的要紧缘故。他们怀着切腹之痛,开始迈出始料不及的一系列大迁徙的第一步。这段历史的诸种重要因素,对后来客家人的社会心理特性和文化传统,有着至关重要的阻碍,可谓“打上了烙印”,不可不特不注意:1正统意识养成。西晋覆灭而东晋继起,南方汉族政权与北方少数

52、民族十六国政权对峙,汉族与非汉族的矛盾并未解决,民族间的对立愈益明显。北方汉族以继承西晋的东晋为自己的朝廷,即使非汉族物十六国首脑,也不敢否认南方朝廷代表华夏正统。建立在长江流域的东晋和南朝宋齐梁陈各朝,直至隋统一,始终享有正统的地位与威望,为居住在北方的汉族所向往。这种正统意识,成为后来的客家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2政治意识强化。魏晋以降的士族制度,特不是东晋立朝以后、南北朝对立的近三百年间,使南渡的北方士族得以磨练并充分进展其政治才能,成为东晋和南朝政权的中枢力量。他们的政绩,长江流域的顺利开发,原本贫困落后的江淮地区,一跃成为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全国“首善之区”。这一切,造就了客家先民及其

53、后裔强烈的政治意识和傲视土著的优越感。3文化意识植根。这一时期的长江文化,要紧靠着北方士族,空前兴盛起来,同时专门快赶上并超过了黄河流域。其间形成的文化传统,也深深植根于参与制造这种文化的客家先民及其客家传人的社会意识之中,成为客家优秀文化传统的要紧渊源。这期间的文化,从历史分期来讲,已是南朝文化、长江文化,它在中原文化的基础上进展起来,但已有了质的飞跃,不同于本来意义上的“中原文化”、“黄河文化”。这是当时全国最发达、最优秀的文化,继两汉而开盛唐,对后世中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阻碍,更是客家先民历经患难而自强不息的法宝(农耕社会中,每次迁徙都意味着生产资料的破坏与丧失。每到新侨居地,其生生不息的

54、力量源于何处?确实是这种文化。客家人傲视土著的优越感,亦源于此。)。放映客家人第四集33“以郡望自矜”的客家意识客家人关于其先人作为中原衣冠士族的那一段历史,是引以为荣、念念不忘的。他们的堂号,年年除夕按时贴出的堂联,以及他们续修族谱家乘的热情,无不集中反映出这种“以郡望自矜”的优越感。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社会封建宗法关系差不多瓦解,续修族谱家乘的活动亦遭禁止,许多客籍中青年对自家堂号堂联已不甚了了。但是,“以郡望自矜”的优越感,仍是今日客家文化意识的重要有机构成,却是毋庸置疑的。传统客家人极其重视堂号、堂联。祠堂的神龛上方,悬有堂号金匾,两侧是长幅堂联,常年香火供奉。每年除夕,都要将书有堂号

55、的大红灯笼高悬门首,把堂联(一般为简式,上下联各四、五字者居多)贴到大门两侧,盛大其事,年复一年,代代相传。客家的这种传统习俗,也直接源于汉魏以后的士族制度。在汉代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制度下,私人姓氏谱、家谱开始出现。公元220年,魏文帝曹丕宣布“九品官人法”(又称“九品中正”制度),即:在朝中选定一些大姓望族名士出身的官员,按照各自籍贯,兼任本州本郡的“中正”。中正的职责是:负责访察本州本郡的士人、包括散居各地而籍贯属本州本郡的士人,要紧依据其家世,定其九品之属,以备政府选用。这是汉代察举制度的进展,成为魏晋南北朝到隋代选拔官员的重要制度,关于维护士族门阀制度起了保障作用。在这种制度下,进而产

56、生了官方主持制订的家族谱系。中原士族最先南渡并拥戴晋元帝的有所谓“百家大姓”,东晋朝廷依这百家撰定了十八州士族谱,简称百家谱或百谱。谱内诸姓,享有特权;东晋从中央到地点的各级官吏,特不是侨郡侨县的官吏,要紧是由这百姓士族出任。百家谱抄本藏诸官府,专人掌管,并有谱学专家负责鉴不真伪,防止假冒。南朝梁武帝时,又进而设立“谱局”,从整理士籍入手,依据东晋百家谱、南朝刘宋百姓谱,负责改定百家谱共八十卷,同时为南方士族另立一部,从而分不确认了南北士族的家族谱系。当时的北朝和后来的唐宋,也都十分重视谱牒。唐太宗时重修了氏族志,这部官修族谱,旨在树立关陇新门阀,压抑山东(太行山以东)士族。官修族谱是士族大姓

57、高贵门阀的凭藉、出身的证明,庶族小姓不得入列,若有假冒,必处以重罪。这种情形,正如清代闻名史学家钞票大昕所指出的:“自魏晋以门第取士,单寒之家,摒弃不齿,而士大夫以郡望自矜。唐宋重进士科,士皆投牒就试,无流品之分。而唐世犹尚氏族,奉敕第其甲乙,敕为成书。”魏晋是士族门第观念逐步强化乃至确立的时代,东晋和南朝是士族门第观念强化到巅峰的时代,唐宋重科举,但对士人来讲,门第仍专门关键科考成绩不相上下者,还不是以氏族志中的门阀高下“第其甲乙”?客家先民在江淮地区的六百年,正是中国历史上士族门第意识表现最强烈的年代;客家先民中的新老士族,又正是门阀意识与士族制度的直同意益者和最大受益者。这就无可幸免地给

58、后来客家民系的社会意识打上了深深的士族门第意识的时代烙印。汉族的姓氏,大多源于夏商周和春秋战国。“姓”,表示有血缘关系的同族世系称号,起源于母系社会,故而最古老的姓,如姚、姬、姜等,皆从女,甚至包括“姓”字亦从女;“氏”,则是同姓衍生的分支,起源于父系社会。随着人口的繁衍、不断扩散并在各地进展,同姓氏的人越来越多,便再以“郡望”(望族的籍贯)不之。某姓氏之同郡望者,往往同祖,共同祭祀同一祖公堂;郡望不同者,有不同的祖公堂。因此,各祖公堂便以郡望相区不,郡望就成了各祖公堂的“堂号”。标志姓氏郡望的堂号,多出于汉魏两晋的名门望族。例如: 弘农堂(杨氏) 彭城堂(刘氏) 陇西堂(李氏) 清河堂(张氏

59、)一郡之中,若有几个望族,如颍川郡之陈、钟、赖、乌、田等五姓同为望族,堂号亦均为“颍川堂”。同姓不同郡望,堂号也就不同:陈氏:颍川堂、汝南堂等 林氏:西河堂、南安堂等黄氏:江夏堂、紫云堂等 张氏:清河堂、南阳堂等王氏:太原堂、琅琊堂等 杨氏:弘农堂、天水堂等堂号,分“郡号”、“非郡号”两种。郡号,又分“发祥地郡号”、“望出郡号”两种。非郡号,又称“自立堂号”。例如,梅县“新杨”的“绍德堂”。客家堂联的结构,一般是:上联点动身祥地或望出的郡号下联炫耀祖德,点出时地官爵等用于外大门的堂联,一般是短联,四言、五言居多;用于祖公堂的,则为长联,十数言乃至数十言:梅州廖屋 大门: 三洲世泽 万石家声(世

60、綵堂) 祖堂: 祖德溯三洲源远流长看此日人文蔚起 宗功承万石根深叶茂喜今朝景远维新兴宁李屋 大门: 龙门世泽 柱史家声(陇西堂) 二门: 翰院家声远 科名世泽长祖堂: 宝建碧塘桃李柳花新景色基移石岭读耕商业旧家风蕉岭蓝屋 大门: 汝南世第 节度家声(汝南堂) 二门: 玉种蓝田远 文澜汝水长祖堂: 天近彩云文澜汝水堂开东阁玉种蓝田不难看出,这些堂号、堂联,有如各家的“微型族谱”。每一堂号堂联,确实是一部氏族简史,某姓某氏或某支的徙止兴盛发达史。上面讲到的梅州“新杨”,堂号“绍德”,堂联“天赐鸿禧,人修俊德”,其来历:当年“新杨”本姓林,初到梅州,无依无靠,两手空空,只有劳力,不知是“流人”,依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