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景物描写作用课件14张_第1页
高考语文复习:景物描写作用课件14张_第2页
高考语文复习:景物描写作用课件14张_第3页
高考语文复习:景物描写作用课件14张_第4页
高考语文复习:景物描写作用课件14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景物描写的作用一、什么是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 社会环境: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 自然环境: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 2.烘托人物心情 3.渲染气氛 4.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做铺垫) 5.深化作品主题自然环境描写作用 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2、 芦花荡 这段景物描写作用很多,其中就有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的作用战争年代险恶的环境,“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到深夜才能有,“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而即使在夜晚,敌人也“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 (一)交代故事背景 通过对特定的自然环境的描写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展示独特的世态风情,为读者提供一副社会历史图画,增加故事的真实性。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社戏 这段月夜行船中的景物描写烘托了孩子们去看社戏时

3、愉悦、急切的心情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这段景物描写将景与情巧妙的融合在一起,烘托了“我”惬意、舒畅的心情。 (二) 烘托人物心情 自然环境的描写,往往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也就是说,作家为了表现人物丰富的心理、复杂的性格,凸显人物形象,往往要为人物设置多种不同的自然环境。 “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风筝 作者开篇就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在这种氛围中展开了故事,同时也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三) 渲染气氛 一般来讲,每篇小说都有一种感情基调,每篇作品也有一种特定的氛围,作家往往用生动的自然环境描写,来渲染故事的气氛,感染读者。 芦花荡中“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 这里的景物描写写出了天气的闷热,为下文鬼子下河游泳,中老头子的圈套这一情节发展起了必要的推动作用。 (四) 推动情节发展 小说的情节发展与环境描写往往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环境描写以情节为依据,而情节发展又离不开环境描写。 骆驼祥子中,为了刻画人力车夫祥子的辛苦,揭示旧社会劳动人民的悲惨,作者极力刻画了日烈雨暴的情景。当日烈到人不能忍受的程度,祥子还不得不拉车挣钱;当雨暴到人不能行走的程度,祥子还不得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