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五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第一单元-教学设计zn_第1页
小学语文人教五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第一单元-教学设计zn_第2页
小学语文人教五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第一单元-教学设计zn_第3页
小学语文人教五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第一单元-教学设计zn_第4页
小学语文人教五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第一单元-教学设计zn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名称:白鹭教学设计姓名:曾娜工作单位:大竹县第六小学学科年级:五年级语文教材版本:部编版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文章生动地描写了白鹭的精巧,给人以美的享受,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本课词汇丰富,朗读时不容易上口。课文第一部分描写白鹭外形的直观美是显而易见的,如何让学生感悟白鹭本身所蕴含的那种无穷无尽的韵味美,是本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细细品味,不难发现三幅富有诗意的画面:觅食图、栖息图、低飞图。教学中抓住三幅画面,引导学生读中品味,读中遐想,写下自己读中的感受。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具体化

2、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明晰(学生懂)、具体、可操作、可以依据练习测试题)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目标;1.会认“鹭、嫌”等6个生字,会写“宜、鹤”等10个字及“精巧、配合、身段”等15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抄写喜欢的段落。 3.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这个句子的意思。4.感受文中描绘的画面,并学会用精简的语言概括画面。5.了解作者通过写具体事物表达自己的感情的方法。重点1.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这个句子的意思。2.感受文中描绘的画面,并学会用精简的语言概括画面。难点了解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并学

3、会表达。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教学设计是简单的,学生的学习是快乐的!本班学生喜欢朗读。发挥此优势,让学生在读中享受白鹭“色彩搭配和谐,身段大小适宜”的外形美;在读中感悟白鹭“诗中有画,韵味无穷”的韵味美,并在诗意化的教学情境中,引导学生个别入情朗读,集体入境诵读,努力达到诗意化的最高读书境界。在读中积累课文诗一般的文学语言,在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画出流程图)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课件出示罗丹的名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1)让学生说说对这句名

4、言的理解。(2)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去发现美,发现语文课本中的美。2.你们还记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两句诗吗?这是大诗人杜甫的名句。(背一背)你从这两句诗中发现美了吗?谁见过白鹭?指名说说。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让学生边观察边听介绍:白鹭,也叫鹭鸶,腿很长,全身羽毛雪白,主要生活在我国长江以南等地方,春夏季多活动于湖边沼泽或水田中,主要以小鱼等为食。3.课件出示杜牧的诗句: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这是杜牧笔下的白鹭,请学生自由朗读,读完后说说自己对白鹭的认识。预设:白鹭身穿雪白的衣裳,长着雪白的头发和青玉一样的嘴巴。它们成群地在溪中

5、捕鱼,美丽的身形倒映在清澈的溪水中。突然,它们因为受惊而飞起,背衬着碧绿的青山,向远方飞去,那洁白的身影,宛如朵朵梨花飘舞在晚风之中。4.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郭沫若也以清新隽永的笔墨描写了白鹭,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课白鹭。(齐读课题)出示图片让学生在感性上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介绍诗文帮助学生了解有关白鹭方面的知识和文学家眼里的白鹭形象,为全文的品读打下基础。尤其是对杜牧诗句的介绍为本课的学习营造了气氛,做好了铺垫。二、初读课文。1.出示自读要求。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2.说说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2.学生自读,师巡视指导。3.检查自读效果。(1)

6、出示:本课生字词。鹭嫌黛嵌匣嗜适宜白鹤嫌弃朱红嵌入玻璃框镜匣哨子恩惠韵味(2)指名读,交流识记方法。预设:“嫌、韵”是前鼻音,“框”是后鼻音;“宜”是二声,不要读成四声;“匣”的读音是“xi”,不要读成“ji”。(3)齐读生字词。(4)小组合作读课文,相互检查读书情况,相互纠正读音,读顺句子。(5)交流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1.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2.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读好这两个句子。相机指导学生读书,并通过带读、齐读等方式,读好排比句、反问句。这篇文章生字词较多,所以认识生字、新词不能轻视,只有这样才能把课文读

7、正确、读流利,为理解课文内容打好基础。三、走近白鹭,感悟“精巧”美。过渡:让我们随着作者的描述,走近白鹭,看看白鹭这种常见的鸟在郭沫若先生的眼里,为什么是一首“精巧的诗”。(板书:精巧的诗)1.读课文第15自然段,体会白鹭的精巧。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呢?打开课本,朗读第15自然段,边读边想: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白鹭的精巧?2.集体交流,引导感悟。(1)课件出示: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引导学生抓住“色素”“配合”“身段”“适宜”这几个关键词,通过观察课件中的白鹭图片,感受它外形的和谐优美,读出和谐美。第2自然段概括描写:白鹭颜色、身段搭配的和谐美。(2)课件出示:白鹤太大

8、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白鹤朱鹭苍鹭观察白鹭与白鹤、朱鹭、苍鹭的图片,抓住“生硬”“太不寻常”等关键词,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感受白鹭的美:小巧、玲珑、柔和、平常。在朗读中感受如诗般精巧、美丽的白鹭。第3自然段对比描写:将白鹭与白鹤、朱鹭、苍鹭相比较,突出其独特的精巧美和寻常美。(3)课件出示: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引导学生观察白鹭的近景图,结合课文“雪白”“流线型”“铁色”“青色”这几个关键词语和“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

9、一忽则嫌黑”这个排比句,说出白鹭的外形美。在朗读中体会白鹭的一切都很适宜,像诗一样精巧优美。第5自然段具体描写:白鹭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真是巧夺天工!小结:是呀,难怪作者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整体感知,读出学生自己的理解,感受白鹭外形如诗一般的精巧美。以读为主,以读为本,读中品味白鹭精巧如诗的外形美。无须教师过多的分析和赘述,从课文对白鹭外形的三处描写入手,让学生在读中体会白鹭外形的美丽。着重紧扣第5自然段中具体描写白鹭外形的语言文字,引领学生品词析句,在图文结合中,在充满感情的朗读中感受白鹭美在色彩搭配和谐,美在身段大小适宜。这样,学生对“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句话就不难理解了。四、布

10、置作业。1.认清生字的字形,相互提醒易错的部分,如:“宜”字下面是“且”,不要多写一横 。2.描红、临写生字。注意生字的笔顺规则,“嫌”的笔顺是“;“匣”的笔顺是“”,最后一笔是竖折。3.抄写词语。4.课外熟读课文通过描红、临写生字,帮助学生把字写规范,写美观,提高学生识字、写字的能力。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针对学习流程的设计的各流程,设计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配置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设计信息技术融合点)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课件出示罗丹的名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让学生说说对这句名言的理解。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去发现美,发现语

11、文课本中的美。提高学生理解能力,为后面学习做好铺垫。二、初读课文。1.出示自读要求。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2.说说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学生自读。齐读生字词。小组合作读课文,相互检查读书情况,相互纠正读音,读顺句子。交流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三、课件出示: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引导学生抓住“色素”“配合”“身段”“适宜”这几个关键词,通过观察课件中的白鹭图片,感受它外形的和谐优美,读出和谐美。课件出示: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观察白鹭与白鹤、朱鹭、苍鹭的图片,抓住“生硬”“太不寻常”等关键词。在朗读中感受如诗般精巧、美丽的白鹭。指导学生抓关键词,关键句。提高朗读能力。小结:是呀,难怪作者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在充满感情的朗读中感受白鹭美在色彩搭配和谐,美在身段大小适宜六、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