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5篇_第1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5篇_第2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5篇_第3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5篇_第4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5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5篇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课程目标一、数与代数1、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情境,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2、第一单元“加与减(一)”、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在这些单元的学习中,结合生活情境,学生将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

2、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二、空间与图形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2、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初步体会面在体上;通过大量“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并能设计有趣的图案。三、实践活动本册教材

3、安排了一个大的实践活动,即“数学好玩”,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活动中,学生将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课程内容本册教材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活动”三大内容,力求加强小学数学的核心概念和思想,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突出所学内容的数学本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有机会领略数学的全貌。1、第一单元加与减(一)9课时2、第二单元观察物体3课时3、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

4、8课时4、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5课时5、整理与复习3课时6、第五单元加与减(二)10课时7、数学好玩3课时8、第六单元加与减(三)10课时9、总复习4课时课程实施一、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数学学习的兴趣对于数学学习非常重要。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教学时,教师首先应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学生回答得对与错或语文是否完整,老师可以延缓评价,要多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老师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特别注意的是不宜用统一的、程式化的语言来训练学生,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老师要让每个学生首先喜欢上课、喜欢教师,进而喜欢学数学

5、。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老师不要急于求成,对学生过早提出统一的、硬性的要求,而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要求学生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品质。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例如,在实践活动“数学好玩”的教学

6、中,老师可以将教材中的内容设计成一个童话故事,在讲故事的进程中自然引入需要讨论的问题;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模拟表演;还可以结合学校的运动会,鼓励学生从中发现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三、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并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老师要鼓励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思考与交流的过程中,老师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愿望和习惯,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适当的方式描述自己的想法,学会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

7、。四、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设立了“问题银行”等栏目,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即使有的问题当时不能解决,可以放在“问题银行”以后解决。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并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本班同学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教师还应适时记录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课程评价一

8、、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也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应强调评价的诊断功能和促进功能,注重学生发展的进程。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意考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否积极参与,大胆尝试并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乐于与同学进行交流与合作;是否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克服困难的精神,认真听讲、完成作业。教师还应重视了解学生数学思考的水平,注重考察学生是否愿意独立思考,思考过程是否有条理,是否尝试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是否愿意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在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时,可以采

9、用建立成长记录的方式,以反映学生学习数学的进步历程,增加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在成长记录袋中收录反映学习进步的重要资料,如最满意的作业、最喜爱的小制作、印象深刻的问题和解决过程、整理与复习的体会,等等。二、恰当评价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低年级学生往往需要借助具体事物或实物模型来完成学习任务,因此要重视结合具体材料和实际操作的过程评价他们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例如,评价学生是否会数百以内的数时,可以让学生实际去数一堆物体。在数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数数的方法,观察他们是否能熟练地数数。对于“生活中的数”的评价,可以结合具体问题和活动进行,评价学生

10、是否能够熟练地数、读、写、认百以内的数,能够比较百以内数的大小。对于加减法的评价,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能正确计算百以内加减运算以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对“观察物体”的评价,可以结合学生熟悉的物体,考查他们是否能辨认从两个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的形状。对“有趣的图形”的评价,可以结合学生身边的物体和操作活动,考查学生是否能够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否在钉子板上围出相应的图形,能否将图形进行分割和组合,能否利用七巧板拼图并设计有趣的图案。(三)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对学生发现问

11、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可以考查以下几个方面:学生能否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能否尝试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是否愿意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能否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1.转变学习方式,积极体验数学。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是学好数学的基础。数学比较抽象、枯燥,容易让人产生厌倦的心理。所以在 数学中要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采取不同的手段,创设不同的学习情景,丰富学生对数学的感受,引发积极的 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并产生学好数学的愿望。例如;在教学“你说我摆”一课时,让

12、学生听老师说自己动手摆物体。师:“摆一个正方体,在正方体的上面放一个球体,在左边摆一个长方体,右边摆一个圆 柱体”学生摆完后,让学生观察自己摆的与对面的同学摆的有那些相同,那些不相同,为什么?学生:“中间的正方体与球体是相同的,长方体与圆柱体与对面同学摆的正好相反。通过这一活动学生明白了人,人坐的方向不同,所摆放的物体就相反。2.练习的设计讲求趣味性。课堂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挖掘创新潜能的重要手段。因此,课堂练习在小学数学中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必须设计,设计课堂练习。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里的习题做适当调整、组合、补充,使之能有针对性

13、、开放性、趣味性。例如:在“你说我摆”一课的练习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让小组把各自带来的各种物体集中并打乱,然后,学生把眼睛闭上,老师说出物体的名称学生凭已掌握的物体的特征,摸出了正方体、长方体、球体、圆柱体。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倡的学习方式。在过去的数学中,教师讲得多,占用的时间多。而现在,以活动为主,让学生自己探究,合作学习,孩子们是多么的快乐。而且孩子们在尝试中,会有所发现,在讨论中会明白道理。在合作中享受成功。在质疑中能发展自我。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教学目标:1、复习认数方面的基础知识,进一步理解百以内各数的含义,强化数数能力以及运用数进行交流的能力。2、能正确

14、计算整十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以及相应的减法。3、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百以内数的含义,运用学过的数正确进行交流、表达。教学资源:计数器、钟面、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认数方面的基础知识1、第1题:看图及计数器,完成填空:()个十和()个一合起来是()。()里面有()个十和()个一。2、第2题:(1)十位上是5,个位上是0的数是()。(2)个位上是8,十位上是7的数是()。(3)十位上是(),个位上是()的数是()。3、第3题:(1)让学生在两分钟内完成这题。(2)交流:指名几人说说是怎样想的。二、巩固解决问题的练习

15、,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1、第4题:(1)实物投影出示表格(2)要求学生怎样求出括号里的数。(3)学生计算。(4)交流。2、第5题:(1)学生独立计算。(2)交流:让学生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三、全课总结,课堂练习1、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2、练习:(1)()个十和()个一合起来是()。64里面有()个十和()个一。98里面有()个一和()个十。()个十是40.(2)按规律填数:5、10、15、()、()、30、()、()、()、()2、4、()、8、()、12、()、()、()、()50、60、()、80、()、()板书:练习五()个十和()个一合起来是()。()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16、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素质教学目标】知识教学点:经历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全过程,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力教学点: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观察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德育教学点:体会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中获得价值体验。【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小棒。【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黑板出示:674040801346753404647教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过一些加法计算,请看黑板,上面的这些加法题哪些你会算?哪些你不会算?学生根据前面学习的相关加法知识回

17、答出:前面的5道题都会算,最后一道题不会算。教师指名学生口答出会算的题,并抽其中的467和8013让学生说一说他是怎么算的?引导学生说出计算过程,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用竖式计算:46+753教师:在计算时我们要注意什么呢?引导学生回答:计算加法时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上的数相加满10,向十位进1。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上的数相加满10,向十位进1。教师:前面5道题同学们都会算了,那最后一道题呢?它又该怎么算呢?会不会和我们前面的几道题的算法一样呢?让学生做出猜测:可能是一样的。教师:让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来验证吧!这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学习的新内容:

18、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二、新课教学。1.教学例3出示例3情景图。教师: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列式解答吗?要求学生列出算式4647,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467的右边相应写上4647。教师:比较一下这两道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引导学生回答出:467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4647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它们个位上的数相加都满10了,4647比467多加了40。教师:还记得前面我们在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时借助了什么学具吗?让学生回忆起借助了小棒。教师:今天我们也可以首先借助小棒来帮助我们理解4647的计算过程。指导学生活动:用小棒分别摆出46和47,要求整捆和整捆对齐,

19、单根和单根对齐。学生同桌讨论交流算法后,再全班汇报。引导学生汇报出:把单根的7根小棒和6根小棒中的其中3根合起来,刚好凑成10根小棒,即成1捆,放到整捆的下面,这时还剩下3根单独的小棒,整捆和单根的合起来一共就是9捆零3根小棒,所以464793。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大屏幕上显示:教师:利用小棒同学们已经能算出46+47的结果了,如果没有小棒用竖式我们又该怎样计算46+47呢?首先你会写46+47的竖式吗?请一生上台写竖式后教师用一块纸板遮住47的4。教师:如果我把47的4遮住后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不难发现遮住十位上的4以后的竖式和左边的竖式一模一样了。教师取走纸板,十位上多一个4以后该怎么算呢?你会

20、算吗?如果学生有会算的,可请他来讲一讲他是怎么算的。如果学生不能说出计算的全过程,教师则引导学生说出:计算时依然从个位加起,6+7满10了,向十位进1,剩下的3对齐个位写,然后把十位上的两个4相加得8,现加上进位的1合起来就是9,把9对齐十位写。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46+41793教师:比较一下两道竖式,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黑板上的两道竖式后回答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一样。都要把数位对齐,并且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教师:通过我们的验证我们知道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完全相同。教师:除了

21、这样算,你还有其他的算法吗?引导学生用多种算法来解答,如:4040806+71380+139346+408686+79340+478787+693教师:同学们真能干!能用不同的方法来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在计算时,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教师: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你会算了吗?我们来试一试。学生做第90页试一试。分别抽三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教师:我们在计算类似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时要注意些什么呢?引导学生说出要注意: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忘记再加上个位上相加满十进位的1。2.教学例4多媒体课件出示例4情景图。教师:同学们已经会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了,让我们来看看从这幅情景图

22、中你又能提出哪些用加法来解决的数学问题呢?让学生相互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后集体抽一两个学生说出他提出的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教师抽其中的一两个算式板书在黑板上。如:26+3535+17教师:这两个算式你会算吗?你准备怎么算?引导学生说出可以用小棒来算,也可以用竖式算,还可以用口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让学生用竖式来计算第一题。让学生说出他口算的过程:如6+51120+305050+1161。教师:口算的过程和我们竖式计算的过程有联系吗?引导学生说出有两种算法联系,其实口算的过程就是竖式计算的过程。在学生基本都理解竖式和口算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完成第91页第(2)小题并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三、巩

23、固练习。课堂活动1,2,3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四、全课小结。教师:今天这节课上我们都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20页例5用数学。教学目标:1、进一步复习巩固所学十几减几的内容。2、通过选择有用信息解决问题,提高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3、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用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学会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的能力。教学难点:根据图意提出合理的数学问题。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小朋友们,在不知不觉中春天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你们喜欢春天吗?为什么?生:师:看来春天真是一个

24、很受大家欢迎的季节!一年级一班的小朋友在体育老师的带领下在足球场踢足球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出示主题图)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设计意图:充分利用一年级学生心理特点,以学生喜欢的春游活动及游戏,直接激趣,调动全班的好奇心、兴趣和积极性。】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可能的答案(1)6个同学在踢球,3个同学在加油(2)有1个女同学,有8个男同学(3)有16个同学来踢球,已经来了9个人。2、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问题吗?比一比,看谁提出的问题最多,试一试(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还能提出不同的问题吗?(引导每个组的学生,从这个活动的情景中收集、处理数学信息,并

25、提出问题、解决问题)3、想一想,你能根据这些信息列出算式吗?试一试(板演,齐练,评讲)师(1)这一题中,已知条件(数学信息)是什么?问题是什么?(2)根据生的回答小结:知道总数一共是16人,其中一部分已经来了9人,要求另一部分还有几人没来,用减法。(3)师:能根据已知条件解决还有几人没来?这个问题吗?怎样列式计算?(踢进了4个这个信息与人数无关,所以是多余信息)根据生的回答板书:16-9=7(人)(4)师:16-9怎样算?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一、教材分析认识图形这部分内容,是本册教材有趣的图形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是在第一册认识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认识平面图形,为以后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

26、打下基础。教材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注重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体会面与体之间的关系。二、学情分析本课面对一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一年级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一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初步认识了这些几何图形,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同时,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比较关注自己周围的事物。在参与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掌握了一些基础的学习技能:能够根据老师的具体要求进行有目的尝试,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有初步的小组合作意识,有一定的观察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等。三、教学目标1。在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体会“面在体上”。2。体会长方形、正方

27、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四、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初步感知其特点,正确辨别这几种图形。难点:通过各种操作活动,体会“面由体来”。五、教学准备立体图形,平面图形六、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课题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由我给大家上一节课。为了给大家上一节丰富有趣的课,我做了许多准备,同时也让同学们准备了一些东西。我来看一看大家准备得怎么样,把你们准备好的图形和白纸放在桌子上。看来大家很认真的对待这节课。那,有信心把这节课的知识学好吗,能做到认真倾听老师的话吗,能做到认真倾听别人的

28、回答吗,能做到积极举手发言吗。好,那这节课我们来认识图形,板书课题。(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1、说一说a、师:大家看老师准备的这些图形(展示立体图形模型),你能从中找出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吗?找什么?板书立体图形。学生观察,发现、回答讲台上的图形: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师依次板书。师:再来看看,这种陌生图形又叫做什么呢?(这是一个新的图形,这种图形我们叫它三棱柱)师提问: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些图形是由什么组成的?来看老师变个魔术,师展示长方体拆开6个面。看清楚了吗,我现在变得是什么图形,(长方体)再看一遍。这个长方体由什么组成的呢?生:由上面、下面、左面、右面、前面、后面6个面组成。师:我们来

29、数一数一共有几个面。师:那请拿起桌面上的长方体,用你们的小手去找一找这6个面,学生摸模型。说一说,这个面摸起来有什么感觉。滑滑的平平的。2、做一做提问怎么将平面图形展示在纸上师:你们都已经把长方体的面找出来了,现在有一个新的问题,如果不拆开这个长方体,那我们怎么把这样平平的面搬到纸上呢?学生思考,举手回答,说一说能怎么做。引导学生想出多种办法(可用描、印、方法),对于印可以教师演示。当学生提出描,让生上台在黑板上演示。接着提问有没有其他方法,学生说不出,则老师自行演示印的方法。自主将平面图形画在纸上师:小朋友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试一试?生:想。师:那好,动手之前有

30、几个要求。1、数一数你从一个立体图形上得到了几个面2、想一想你画的面是通过哪些图形得到的。能做到要求吗,现在,开始动手。有需要帮助可以让同桌帮忙。生动手操作。(师巡视,巡视时注意观察学生的作品。)3、汇报交流(充分给学生“说”的机会,让学生陈述操作过程,表达亲身感受,培养语言的条理性,促进思维的逻辑性。)师:我想请几个同学把你的作品给大家展示一下,生1请你说说你是从哪个物体的哪个地方搬下这个图形的?生1:我是从长方体的这个面搬下这个图形的。师:你说得真好,大家看他搬的图形跟老师的一样吗?(一样,师在黑板上出示长方形),我们再请一个同学展示下他的作品,生2请你说说你是从哪个物体的哪个地方搬下这个

31、图形的?生2: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师小结一下从各个立体图形上得到的面。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将物体的一个面表示在了纸上。我知道聪明的同学们都知道这些图形的名字了,谁能准确,大声的告诉我。注:回答时注意纠正学生错误,例如圆形,在数学上,准确的它叫圆。提问:各个立体图形上有几个平面图形?师:是不是在长方体的身上只找得到一个面?生:不是,有6个面依次提问各立体图形上有几个平面图形。师:我们一起来摸一摸平面图形,看看是什么感觉。请生上台依次摸各平面图形。4、小结我们今天认识了这几个新朋友,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它们都是立体图形上的一个面,(板书面)而且都是平平的,板书平,

32、因此我们把它们叫做平面图形。板书。看仔细了,它们都是什么样子啊?生:平平的。谁能说说他们都有哪些特点吗?(三)巩固练习1、连一连老师有问题要让同学们帮忙解决。如有学生连错,将正方形长方形混淆,师:有没有同学想对他说些什么。纠正错误。谁来帮她改改。2、涂一涂老师能用这些些简单的图形组成一些有趣的图案,信不信。师在黑板上绘画,请学生上来涂色。3、说一说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物体的表面都有我们今天学的这几个平面图形。哪位细心的小朋友能在我们周围找到今天学的平面图形。(四)课堂小结实际,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这些平面图形。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用我们善于发现智慧的眼睛去寻找今天所学的几个平面图形。

33、做到,在生活中寻找数学,把数学用到我们的生活中。(五)板书设计认识图形立体图形:七、教学反思认识图形是有趣的图形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是在第一册认识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认识平面图形,为以后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为此,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拼、摆、画,让学生直观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在教学中,我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发展学习、不断创新的教学思想,比如: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摸一摸”和“画一画”的操作活动中,动口、动眼、动手,初步感知这些实物(模型)的表面,获得对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

34、感性认识,为学生在下一个环节的学习中更好地体验出“面”在“体”上,作了很好的铺垫。通过提问“在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这些平面图形”,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把所学的新知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使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有用,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增进了学生对数学的价值和作用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在教学中,也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1、学生对教学用具积木的兴趣极大,在后续的教学时间中很多学生管不住自己,经常会去摆弄积木,因而导致后续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对此,以后在教学中如果出现新鲜的教学工具,一定要让学生自己事先进行摸索,避免在课堂中因为过于新奇而忽略了课堂教学。2、在对知识点的教学中,对一年级

35、学生的认知和概括能力的估计不足。这直接导致在讲解平面图形的特点时,学生无法对,平面图形的特征从边、角等方面进行描述。对此,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关注学生的认知能力,避免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3、课堂的表扬方面还有所欠缺。对于学生的回答能给予反映,但是表扬的语言过于匮乏,对学生的表扬没有真真让学生从心里深深的感觉欣喜。以后的教学中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表扬机制。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体验统计的必要性2认识条形统计图的另一种形式,并能正确填写统计图3培养学生学会分析统计图,并能对可能性做出判断和决策教学重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学难点分

36、析统计图,对可能性做出判断和决策教学准备每人一张条形统计图和正方形纸片教师准备一张大张的条形统计图教学过程一、引课1“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我们班要开展庆“六一”的活动,要作什么准备?我们的教室呢?2你用什么来布置我们的教室?3老师买回了一些气球,你们认为挂什么颜色的气球教室才最漂亮,为什么?4气球很漂亮,但是小朋友只能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颜色的气球,把它举起来5大家都选择了自己最喜欢的颜色,但老师还是不能很准确知道哪种颜色的气球是小朋友们最喜欢的你有什么办法知道吗?二、新授活动一:讨论解决办法1讨论一下,把你的想法说给同组的小朋友听(学生之间说)2请各组派一个代表说说你们的解决办法(指名说)3大

37、家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待会就请用你们用询问的方法进行统计活动二认识统计图1请小朋友们拿出你的统计图,谁是小老师说一说统计图上有什么?每种颜色的气球用什么表示?每个格子代表什么意思?统计图该怎么填?2统计的时候要注意什么3统计开始活动三:分析统计图1请观察你的统计图,你从中发现了什么?把你知道的说给你的组员听(小组成员之间)2请各小组派代表上来向全班汇报(1)从统计图中知道我调查了_人(2)喜欢_颜色的人数最多,喜欢_颜色的人数最少我们小组最喜欢_颜色的气球、(3)喜欢红色的有_人,喜欢黄色的有_人,喜欢蓝色的有_人,喜欢绿色的有_人(4)喜欢_颜色的比喜欢_颜色的多(少)_人3你想把你从统计图

38、中知道的告诉大家吗?请你拿着你的统计图,把你知道的告诉你的好朋友听活动四:统计全班情况1刚才我们统计了各小组的情况,下面让我们来统计全班的情况2请拿出小红纸,下面请同学分组上来贴3观察这个统计图,你知道了什么?谁勇敢,上来做小老师说给同学们听(1)从统计图中知道我调查了_人(2)喜欢_颜色的人数最多,喜欢_颜色的人数最少我们班最喜欢_颜色的气球(3)喜欢红色的有_人,喜欢黄色的有_人,喜欢蓝色的有_人,喜欢绿色的有_人(4)喜欢_颜色的比喜欢_颜色的多(少)_人4通过刚才的统计,你知道我们班买什么颜色的气球比较好吗?5你能根据统计图猜猜班主任老师最喜欢哪种颜色的气球吗?为什么?6寻求答案三小结

39、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2布置家庭作业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8第一单元加与减(一)单元学习内容本单元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加与减(一)2-17页。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熟悉的生活情境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学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单元学习目标1、在买铅笔的情境中探索20以内的退位减法,理解算理。2、能正确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并能简单运用。3、通过在具体情境中的活动,培养学生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初步的观察能力。4、在描述或倾听各自思考过程的交流活动中,体会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想和学会倾听的重要性。单元学习重点:理解20以内退位减法的多种口算方法

40、,理解算理。单元学习难点:采用多种算法进行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课时安排:共9课时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9教学目标:1、经历从实际情景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3、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教学重点: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教学难点: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计算方法。教学资源:学具。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讲到小猴子水果店里的桃子可香甜了,你看(挂图出示)小白兔蹦蹦跳跳跑来了,它对小猴子说:“我买9个”。你们能看图提出哪些要解决的问题呢?学

41、生互相说图意。全班交流,提出:还剩多少个的问题。应怎样计算呢?根据回答板书:139=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1、实物操作。讲述:假如用小棒来表示,你应该怎样摆、怎样算?(学生摆学具)2、请大家先独立思考,再四人一组互相讨论:13个怎样减去9个?3、小组汇报:你是怎样算的?4、结合学生的回答演示不同的算法。方法一:10-9=1 1+3=4方法二:13-3=10 10-6=4方法三:9+( )=13 9+(4)=135、师:同学们能用这么多方法来计算139,真不简单,告诉老师,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呢?(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算法的优化)6、试一试。出示:14-9= 12-9= 17-9= 让学生用

42、方法二来计算。提示:可以先用小棒摆摆再计算。指名学生口答,并要求说出算法。三、巩固应用,深化拓展。1、做“想想做做”第1题。(1)引导学生看图,说图意。(2)先独立完成,再同伴交流。(3)全班交流算法。2、做“想想做做”第2题。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说说算式的含义以及计算的方法。3、做“想想做做”第3题。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说说计算的方法。4、做“想想做做”第4题。你能帮小蚂蚁算一算吗?指导书写格式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5、做“想想做做”第5题。游戏“夺冠军”:让学生通过计算、比较发现算式间的某种联系,知道可以利用相邻的算式推出得数。四、总结评价,点拨学法。师: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知

43、识?这些知识你是怎样学到的?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0教学内容:在街上(一年级第二学期P.15)设计意图:二期课改强调学生对学习活动主动参与和亲身体验,关注学生学习经验的形成、积累和建构。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学会判断空间事物的左与右,通过观察图片,判断左与右,通过动手、动脑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在设计时,力求与学生生活相联系,使数学知识回到生活中,让学生具有实践活动的机会,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现实生活,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数学。由于学生通过前一节课的学习已经初步正确建构“左与右”的概念,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在搞清自己身上的左与右及身边周围的左与右的基础上,来到大街上找左右。先是

44、与学生同方向的小丁丁和小巧。这里教会学生看图的方法,然后是与自己方向相反的小亚。在完成题2、3后,穿插一个游戏“面对面”,让学生体会“面对面”的物体方向是相反的,为完成题4作铺垫。在课的最后,我还是以一个“跟我做”的游戏来结束本课,既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悟相对物体的方向是相反的,也是将本课推向又一个。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认识空间和生活情境中的左、右位置关系。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智能、语言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等。3.情感目标: 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教学重点:学会判断空间事物的左与右。教学难点:体会“面对面”的物体方向是相反的。教学准备:图片、课件教学过

45、程:一、认识空间中的左与右1. 联系实际: 我们已经分清了自己身上的左与右,下面我们在教室里找一找,站在每个人自己的位置上, 说说你的左边有什么?你的右边有什么?(教师示范)站在我的位置上看,我的左边有窗,我的右边有门。2. 出示第1题图片,说说图意: 观察图片说说,故事是发生在什么地方?板书课题:大街上 在大街上你看到了什么? 过马路时要注意什么?是啊,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车辆和行人真多,真热闹啊!我们在过马路时,安全最重要。板书:过马路,要安全,先看左,再看右3. 出示第2、3题: 小丁丁也想过马路,他先看看左,再看看右。他向左看到了什么?向右看到了什么?在图的下面填上左或右。完成题2后核对。

46、 这时,小巧也准备过马路。小巧在哪里?生指出图上的位置 她向左看到了什么?向右看到了什么?你能试着做一做这道题吗? 生独立完成题3后校对。4. 认识相对物体的方向是相反的: 谁能说说老师和我们小朋友站的位置之间有什么关系?(面对面)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做一 个 “面对面”的游戏: 这是我的左手,用动作来告诉我,你的左手在哪里? 这是我的右耳,用动作来告诉我,你的右耳在哪里? 你有没有发现什么?(两个面对面的物体,它的左右的方向是相反的)继续进行“面对面”的游戏: 谁能来指一指老师的左眼? 同桌两个小朋友面对面,听口令,指出对方的左与右。5. 出示第4题: 我们再回到图上看看,小亚站在哪里?(小巧的

47、对面) 和我们小朋友呢?(也是面对面的)你能说说:小亚向左看到了什么?向右看到了什么? 生完成第4题后和核对。二、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在街上”,认识了左与右,在我们的生活中也经常会碰到这 个情况。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1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 拔萝卜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3单元加与减(一)中的内容。 本课时的内容是在整十数加减法、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基础上安排的。教材先提供了小兔子拔萝卜的情境,从中引出问题:“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让学生自己列式计算,并说出计算过程。教材中提供了四种计算方法(并非让学生

48、全部掌握,学生还可以有别的方法)。在学了加法计算之后,让学生试着计算:“小白兔比小黑兔少拔了多少个萝卜?”以促使学生从加法计算迁移到减法计算上去。这是新教材与旧教材的不同。教学目标:(1)自己探索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2)从加法计算方法迁移得出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教学重点:发展应用意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学生学会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自己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二、说教学法学生已有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

49、进位、不退位)的知识作为基础,有一小部分学生在上学前已对竖式有简单的了解。对于看图编故事和从图中提出问题,前面的学习中已有过练习。这些都是本节课学生学习的前提条件。 在本节课中,力图体现出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从被动接受学习变为在自主、探究、合作中学习。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再自己想办法解决,并能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合作完成;让学生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三、说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师: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一幅画,是一个好听的故事,大家想听吗?(二)讨论。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教研组材料 公开课说课稿 20 xx.3.30 2 生:我知道了黑兔拔得多,白兔拔得少。 师:你还能提出

50、哪些问题? 生:我想知道,两只兔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 生:黑兔比白兔多拔了多少个? 生:白兔比黑兔少拔了多少个? (教师将生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三)探索加法的计算方法。师:同学们提出了好多问题,有的咱们已经解决了,这儿还有三个问题(指黑板),咱们来解决“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的问题。怎样列算式呢? 生:36+23=?(有的学生已报出结果。) 师:算出结果的同学想一想自己是怎么算出来的,其他同学自己想办法计算 36 +23 的结果,可以用小棒、算盘、练习本等。 (学生动手探究,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引导、帮助。) 学生汇报自己的计算方法: 生A:我是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我在左边摆3捆零6根,

51、就是36,在右边摆2捆零3根,就是23。然后数一数,一共5捆零9根,就知道36+23=59。 生B:我是拨计数器算的。我先在十位上拨了3个珠子,在个位拨6个珠子是36,再在十位上拨2个珠子,在个位上拨3个珠子,一看是59。 生C:我是用口算得出的,6+3=9,30+20=50,50+9=59。 生D:我也是用口算得出的,36+3=39,39+20=59。 生E:我也是用口算得出的,36+20=56,56+3=59。 生F:我是用竖式计算的(边列竖式边说),先写一个加数36,再写第二个加数23,并把加号写在第二个加数的左边,写好后在下面画一条横线,再计算:30+20=50,6+3=9,答案也是5

52、9。 师:很好。在列竖式时一定要注意,两个加数中个位的两个数上下要对齐,十位上的两个数也要对齐。然后再计算:个位上6+3=9,把9也写在个位上,和上面对齐,十位上3个10加2个10是5个10,5写在十位上,和上面对齐。 师:以上四种方法:摆小棒、拨计数器、口算、列竖式,你认为哪种最简单? 生A:我认为列竖式简单。 生B:我认为口算简单。(四)探究类推减法的计算方法。师:刚才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一个问题,后面还有两个问题,同学们可以以小组教研组材料 公开课说课稿 20 xx.3.30 3 为单位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四个人共同去解决。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并讨论解决问题。 小组长汇报: 组A

53、:我们解决第一个问题,兔哥哥比兔妹妹多拔了多少个萝卜,我们的算式是36-23=13。 师:你们是怎样计算36-23的? 组A:我们用口算,6-3=3,30-20=10,10+3=13。 组B:我们列竖式(边写边说),先写第一个数36,再写第二个数23,6-3=3,3-2=1。 师:是3-2=1吗? 生:是3个10减2个10等于1个10。 组3:我们解决第二个问题,算式也是36-23=13。也用口算,30-20=10,6-3=3,10+3=13。(五)总结师:在这节课中,你们认为自己表现得如何? 生A:我认为自己表现得很好。 师:哪一点表现得很好? 生A:老师提的问题我认真思考,还积极发言了,而

54、且我讲的故事很好。 生B:我认为自己表现得还可以,我也积极发言了。 生C:我认为自己表现得不好,我把36+23算错了。 师:同学们也可以评价一下别人。 学生踊跃发言,都很注意发现其他学生的长处。 师:在这节课中,有好多同学都表现得好,他们认真思考,积极发言,而且把小组活动组织得很好。大部分同学也都能好好地去学习,个别同学没积极思考,老师希望你下一节课有所进步。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2教学内容:教材28页例2、做一做及练习七4-8题。教学目标:1学会分同一类物品,并按照多种标准分类,感知分类的意义。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3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能应用于生活中。

55、教学重点: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复习: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了按一个标准进行分类,谁能说说什么是分类?引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类。(板书课题:分类)二、小组活动,探究新知1出示例2观察这些人有什么不同?(有大人和孩子、有男有女)请你们根据观察到的不同把这些人进行分类。2小组讨论。说出自己是按什么分类的,又是怎样记录分类结果的?汇报交流。要求: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再听听别人是怎么分的。3指导看书。a说说书上两个小朋友是怎么分的。按大人和小孩分:大人8人,小孩 4人。按性别男和女分:男 6人,女 6人。可以把分类的结果整理在统计表中。突出统计表的简洁性。b小结:根据不同的标准,我

56、们可以有不同的分法。体会不同分类标准下分类结果的多样性。三、巩固练习,体验根据不同标准分类1完成做一做:把全班同学分成两组,可以怎样分?请填在书上的表格中。2分图形(第30页第4题)要求:想一想,你会怎么分?你为什么这样分?先逐步整理完成第(1)小题,然后填在(2)题的表格中。在表格中表示分组结果。3分图片。(第31页的第5题。)启发:现在请你们仔细观察这组动物,你能找出多少不同的地方?你们找到了这么多不同的地方,能不能根据每一个不同点都找到一种分法呢?学生自选标准把动物分成两类,并用简单的统计表呈现出来。(按照行进的方式分为飞行的和爬行的;按繁殖方式分为胎生的和卵生的等)4小结分类方法。师:

57、通过活动,我们发现,每找到一种不同,就能相应地得到一种分法。这就是按不同标准分类。接着就请大家用今天学到的本领来做些练习。5混合练习。(第31页的第6题)引导学生理解象形统计图或简单统计表中数据所表达的意思:说说图中呈现的是什么统计结果。问学生:小乌龟这一项上涂了3个圆圈,表示什么?是学生真正理解象形统计图的含义。四、应用练习1给公园中的人分类。(第32页第7题)引导: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现在就让我们用学到的本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这是公园中的一个场景,请大家把他们分分类。同桌互相说一种分法,然后交流。2给自己小组中的小朋友分类。引导:刚才大家想到了许多分类的方法,通过交流我们也听到了别的

58、同学的想法。现在就请大家用学到的方法来给小组里的同学分类,你能有几种分法?a小组活动。(放背景音乐)b集体反馈交流。c优胜组介绍所有的分法。五、总结上节课我们学了用一种方法分类,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了按不同标准分类。分类时的关键是找到不同的地方。教学反思:本节课是要求学生在不同的分类标准下学生自选标准进行分类整理,从而认识和理解了简单的统计表,并学会了用简单的统计表呈现分类的结果,最终学生感受到了: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体会到了不同分类标准下分类结果的多样性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3教学目标:1. 通过十个十个数,认识百的组成,初步感知十进制计数方法。2. 通过百数图,掌握百以内整十

59、数的加减法。3. 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经验和方法认识与掌握百的分拆,培养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发现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教学重难点:认识百的组成,掌握百以内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软件,百数图教学过程:一、引入1. 媒体演示装面包,让学生仔细观察一下叔叔阿姨是如何装面包的。2. 出示10袋面包,问学生:一共有几个面包?你是怎么数的?3. 引导学生概括:10个十是1个百。板书:10个十是1个百。4. 追问:谁知道100里面有几个十?5. 讨论:如何把100这个数放到数位表中呢?二、展开出示百数图:你知道这里一共有多少个小圆点吗?让学生观察百数图,讨论自己的数法,并交流。完成右边的练习,并一起

60、朗读。三、深入1. 在百数图上我们还可以做加减法呢。2. 用教学软件“百数图” 依次演示。3. 小组讨论:可以用什么方法做这些题目?(学生可能会说1个十加1个十等于2个十,2个十是20。或者因为1+1=2,所以10+10=20)4. 在小组内交流:50+10=?50+20=?50+30=?50+40=?5. 出示:40-10=?50-20=?70-40=?30-20=?90-50=?让学生自己讨论出解决这些题目的方法,然后全班进行交流。6. 小结:这些数都是整十数,我们通过自己动脑筋学会了整十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做题目的时候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做。7. 运用所学知识完成第4题,比一比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