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级语文上册 第24课《师说》课件 北京课改_第1页
人教版九级语文上册 第24课《师说》课件 北京课改_第2页
人教版九级语文上册 第24课《师说》课件 北京课改_第3页
人教版九级语文上册 第24课《师说》课件 北京课改_第4页
人教版九级语文上册 第24课《师说》课件 北京课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感谢各位领导、老师光临指导!师 说2021/8/6 星期五1学习目标:掌握、积累“师、传、道、受、惑、 贱、圣、愚、群、足、攻、经”12个 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之、其”两个 文言虚词;熟记受(授)、不(否) 两个通假字;2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3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4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2021/8/6 星期五2作者背景文体疏通课文分析课文家庭作业主页师说end练习计时开始2021/8/6 星期五3韩愈:退之 古文运动的 者。 著有 先生文集他和 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唐宋八大家(字)倡导昌黎柳宗元之首2021/8/6 星期五4 古文运动 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

2、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 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由于他对古文的倡导,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2021/8/6 星期五5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询、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2021/8/6 星期五6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

3、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助教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2021/8/6 星期五7韩 文 公 祠 2021/8/6 星期五8 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从师的风尚,但是唐朝时候,人们却以从师为耻。柳宗元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不顾流俗,收召后学,作师说。”韩愈倡言师道,触犯流俗,勇气可贵!社会背景2021/8/6 星期五9 “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

4、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2021/8/6 星期五10“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与“议”相比,随便些。“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等都属于“说”这种文体。2021/8/6 星期五11疏通课文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2021/8/6 星期五12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

5、乎吾後,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1段2021/8/6 星期五13 求学的人。非“教授、学者”之“学者”。2021/8/6 星期五14同现在的“所以”。.的原因。靠(他)来.的。2021/8/6 星期五15A、老师。名词。B、以.为师。意动用法。C、学习。名词活用为动词。D、效法。动词。2021/8/6 星期五16介词,相当于“于”, 此处翻译为“在”。2021/8/6 星期五17A、老师。名词。B、以.为师。意动用法。C、学习。名词活用为动词。D、效法。动词。2021/8/6 星期五18也,与“亦”相同。不翻

6、译,助词,舒缓语气。2021/8/6 星期五19A、老师。名词。B、以.为师。意动用法。C、学习。名词活用为动词。D、效法。动词。2021/8/6 星期五20无论。连词。2021/8/6 星期五21第二段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於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於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於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焉。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

7、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吾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2021/8/6 星期五22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2021/8/6 星期五23意动用法: 以为耻辱, 觉得是可耻的。2021/8/6 星期五24大概。表示推测语气。2021/8/6 星期五25代词。有的。此指“句读之不知”。2021/8/6 星期五26竟然。副词。2021/8/6 星期五27第三段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

8、必不如师,师不必贤於弟子。闻道有先後,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2021/8/6 星期五28固定的。形容词。 2021/8/6 星期五29意动用法。以.为师。2021/8/6 星期五30不一定。2021/8/6 星期五31状语后置。比弟子贤能。2021/8/6 星期五32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於时,学於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第四段2021/8/6 星期五33状语后置。“不被世俗限制。”2021/8/6 星期五34状语后置。“向我学习。”2021/8/6 星期五35古人从师之道。名词。2021/8/6 星期五36以:连词,表目的2021/8/6 星期五37第一

9、段第二段第三段结构框图整理思路2021/8/6 星期五38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正面阐述道理:2021/8/6 星期五39古之学者必有师。2021/8/6 星期五40从师的道理:1从师的原因2从师的标准古之学者必有师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2021/8/6 星期五411此段与上一段是怎样联系的?2此段分论点?3作者从那三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第二段2021/8/6 星期五42 通过针砭时弊,从反面论证第一段所提出的中心论点。2021/8/6 星期五4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分论点:2021/8/6 星期五4

10、41纵比:2自比:3横比: 古之圣人,从师而问; 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对其子,择师而教; 对其身,耻学于师。 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群聚而笑之。2021/8/6 星期五451作者用孔子的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 (本段分论点)2本段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第三段 举例论证。圣人无常师。2021/8/6 星期五46段落段意论点阐述从师的道理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评述当时不从师的不良风气。(反面论证)一二三四分论点: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以历史事实证明(正面论证)分论点: 圣人无常师。交代写作缘由,激励后学。号召:不拘于时 能行古道框图2021/8/6 星期五47通读全文,

11、概括各段大意:一、总论从师的必要性 和择师的标准;二、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三、用具体事实进一步 阐明谁可为师的道理;四、说明写本文的原因。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圣人无常师结论不拘于时能行古道2021/8/6 星期五48师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1)作名词用老师有专门技艺的人姓氏古之学者必有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师襄(2)作动词用学习、效法从师(学习)以为师吾师道也或师焉,或不焉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2021/8/6 星期五492之(1)作代词指代人或事物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择师而教之郯子之徒(2)作助词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放

12、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表示宾语前置古之学者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句读之不知2021/8/6 星期五50(3)作代词,指代自己;君将哀而生之乎(4)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5)作动词,“到”、“往”;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2021/8/6 星期五51家庭作业:1背诵全文;2完成基础训练本课练习.end2021/8/6 星期五52再见!end2021/8/6 星期五53练习二 辨别、解释下列各组词的词性、意义和用法:传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惑而不从师 见渔人,乃大惊,闻所从来。四、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有的与现代汉语相同,有的不同,试加以辨析。1古之学者必有师2吾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