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四川省广安市岳池中学高二化学第二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届四川省广安市岳池中学高二化学第二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届四川省广安市岳池中学高二化学第二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届四川省广安市岳池中学高二化学第二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届四川省广安市岳池中学高二化学第二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年高二下化学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向溶液中加入少量氨水:=Al(OH)3B向溶液中加入KOH溶液:HCO3-+OH-H2O+CO2C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D向溶液中加入过量澄清石灰水:2、常温下,下列离子浓度关系或结论正确的是:A将0.1 mol/L 氨水与0. 1 mol/L稀盐酸等体积

2、混合 c(Cl-)c(NH4+)c(H+)c(OH-)B将pH= 2的稀盐酸与pH =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pHFe2+,所以向FeI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Cl2首先与I-反应:Cl2+2I-=I2+2Cl-,故B正确;C项,过量的Fe与热浓硫酸反应,首先产生SO2气体,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的浓度逐渐变稀,后来稀硫酸与Fe反应产生H2,生成的气体不能被烧碱溶液完全吸收,故C错误;D项,由于发生反应:SO2+Br2+2H2O=H2SO4+2HBr,欲检验溶液中的,应向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若加入Ba(NO3)2溶液,则不能排除的干扰,故D错误;答案选B。6、C【解析】加HCl有气

3、体说明有CO32-或SO32-,或两者都有,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或两者都有,一定不存在和碳酸根或亚硫酸根离子不共存的离子,所以不存在Mg2+、Al3+离子,加盐酸有沉淀,说明一定有SiO32-离子,硅酸是沉淀,加入过量氨水(提供OH-)有沉淀生成,只能是氢氧化铝沉淀,说明此时溶液中存在铝离子,但是原来溶液中的铝离子一定不能存在,所以该铝离子是偏铝酸根离子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所以,一定存在AlO2-离子,要保证溶液电中性,只有K+这一种阳离子,所以一定存在K+离子,A加HCl有气体说明有CO32-或SO32-,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或两者的混合气体,则气体甲不一定是纯净物,故A

4、错误;B由于加入的盐酸过量,生成的沉淀甲为硅酸,不会含有硅酸镁,故B错误;C溶液中一定含有K+、AlO2-和SiO32-,故C正确;D硫酸根离子是否存在不能确定,CO32-可能存在,故D错误;故选:C。7、D【解析】A.因苯甲酸在水中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大,溶解后,趁热过滤减少苯甲酸的损失,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可提纯粗苯甲酸,故A不符合题意;B.蔗糖水解产物有葡萄糖,在碱性条件下能与新制的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而题中水解后得到的溶液显酸性,无法用银镜检验,故B错误;C.溴乙烷与强碱的乙醇溶液共热产生乙烯,还含有挥发出来的乙醇,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C错误;D.乙醇与浓硫酸混合加热制乙烯

5、,加热时使温度迅速上升至170,防止副反应发生,故D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8、D【解析】A. 氢氧化铁胶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A错误;B. 鸡蛋清溶液是胶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B错误;C. 淀粉溶液是胶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C错误;D. 纯碱溶液不是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D正确。答案选D。9、C【解析】A项,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状态不同(固、液、气),它们之间可由9种组合方式,A项正确;B项,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如果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分散质粒子小于1nm的为溶液,分散质粒子介于1nm100nm之间的为胶体,分散质粒子大于100nm的为浊液,B项正确;C项,胶体中胶粒带

6、同种电荷,互相排斥,也是较稳定的分散系,放置不会生成沉淀,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例如加热、加电解质等情况下才可发生聚沉,C项错误;D项,胶体中胶体粒子对光有散射作用,可以产生丁达尔效应,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项正确;故答案为C。10、D【解析】A项,应在水分快蒸干时停止,用余热蒸干剩余水分,故A项正确;B项,温度计的水银球应置于支管口处,不能插入液面以下,故B项正确;C项,分液操作时上下层液体分别从两口倒出,防止残留在出口的两种液体出现混合,故C项正确;D项,萃取剂的选择与被萃取物质的性质有关,且萃取剂密度不一定需要比水大,比如可作为萃取剂的苯,密度就比水小,故D项错误。答案选D。11、D【

7、解析】A、苯酚遇FeCl3溶液发生反应:6C6H5OH+Fe3+Fe(C6H5O)63-+6H+,溶液变紫色是由于生成了难电离的Fe(C6H5O)63-所致,与酸性无关,选项A错误;B、能与NaOH溶液反应只能说明苯酚具有酸性,但无法证明酸性的强弱,选项B错误;C、苯酚属于弱电解质,电离能力的大小与溶解度无关,选项C错误;D、电离出H+的能力H2CO3HCO3-,因而将CO2通入苯酚钠溶液出现浑浊,是发生反应:,H2CO3是弱酸,根据“由强到弱”规律即可证明的酸性很弱,选项D正确。答案选D。12、A【解析】A. NaHSO4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至沉淀完全,NaHSO4为少量,按照少量的

8、离子方程式:SO42+ H+ Ba2+ OH BaSO4+ H2O,A项正确;B. 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石灰水生成CaCO3,离子方程式为: HCO3+ Ca2+ OH CaCO3 + H2O ,B项错误;C. NaAlO2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生成碳酸根,离子方程式为:2AlO2+ CO2 + 3H2O 2Al(OH)3 + CO32,C项错误;D. Na2CO3溶液与醋酸溶液混合,醋酸为弱电解质不能改成离子形式,离子方程式为:2CH3COOH + CO32 CO2+H2O+2CH3COO-,D项错误。答案选A。点睛:碳酸氢钠与过量的石灰水反应,碳酸氢钠完全反应,生成碳酸钙、水、氢氧化

9、钠;醋酸在书写离子反应时不能改成离子形式,要保留化学式;书写少量与过量等离子反应方程式技巧:以少量存在的离子为标准,通过调节过量的物质使其充分反应;再检查是否符合守恒关系,如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13、B【解析】从电离能的数据看,X元素的第二电离能是第一电离能的9倍多,所以X易失去1个电子,显+1价;Y的第四电离能比第三电离能大四倍多,所以Y易失去3个电子,显+3价。【详解】A由分析知,元素X的常见化合价是+1价,A正确;B元素X显+1价,与氯形成化合物时,化学式可能是XCl,B错误;C从电离能的数据比较中可以看出,元素Y易失去3个电子,是A族元素,C正确;D若元素Y处于第3周期,则为铝,它的氧

10、化物Al2O3为两性氧化物,D正确;故选B。14、C【解析】A、转化过程中不能全部转化成化学能,伴随其他能量的转化,故A错误;B、氮的固定指游离态转化成化合态,空气中氮是游离态的,属于氮的固定,故B错误;C、空气、水、太阳能均属于可再生资源,故C正确;D、断键需要吸收热量,故D错误。答案选C。15、B【解析】A、同系物应具有相同数目的官能团,甲酸与乙二酸含有的羧基数目不同,二者不是同系物,故A错误; B、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可用溴水鉴别,故B正确; C、能够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说明分子中含有醇羟基或酚羟基,满足条件的有:苯甲醇和甲基苯酚,甲基苯酚存在邻、间、对三种结构,总共

11、含有4种同分异构体,故C错误; D、苯酚酸性比碳酸弱,酚羟基与NaHCO3溶液不反应,故D错误。故选B。16、C【解析】从表中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可以看出,元素的第一、第二电离能都较小,可失去2个电子,最高化合价为+2价,即最外层应有2个电子,应为第IIA族元素;A、R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共有2个电子,故A错误;B、最外层应有2个电子,所以R的最高正价为+2价,故B错误;C、最外层应有2个电子,所以R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A族,故C正确;D、R元素可能是Mg或Be,R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不一定为1s22s2,故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C。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三 分子间作用力(

12、范德华力) 根据易升华、易溶于有机溶剂等,可判断其具有分子晶体的特征 【解析】根据W的单质为生活中一种常见的金属,在Z元素的单质中燃烧产生棕黄色的烟,生成可以推断出W为铁,Z为Cl,因为铁在氯气中燃烧生成FeCl3,生成棕黄色烟,再根据Y与X、Z均相邻,根据Z为Cl元素,推测Y为S或者为F,若Y为S元素,则X为P或者O元素,若Y为F元素,X只能为O元素;再根据X、Y与Z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推测出Y为S元素,X为O元素;【详解】(1)Z元素是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三周期;(2)与足量的的水溶液发生反应生成两种强酸,和分别是Cl2O和SO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易升华

13、,易溶于水,乙醇/丙酮等溶剂,推测出它的熔沸点较低,所以它属于分子晶体,熔化时破坏分子间作用力。18、BaCl2 AgNO3 CuSO4 Na2CO3 Ba2+SO42-=BaSO4 CO32-+2H+=H2O +CO2 【解析】A、B、C、D都是可溶性盐,Ag+只能和搭配,只能和剩余的Na+搭配,在此基础上,和Cu2+搭配,则Ba2+和Cl-搭配,即这四种盐为AgNO3、Na2CO3、CuSO4、BaCl2。C的溶液呈蓝色,则C为CuSO4。B+HCl产生沉淀,则B为AgNO3。D+HCl产生气体,则D为Na2CO3。所以A为BaCl2。综上所述,A为BaCl2,B为AgNO3,C为CuSO

14、4,D为Na2CO3。【详解】(1)经分析这四种盐为AgNO3、Na2CO3、CuSO4、BaCl2,结合题中给出的实验现象,可以推出A为BaCl2,B为AgNO3,C为CuSO4,D为Na2CO3;(2)A+C为BaCl2和CuSO4的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Ba2+SO42-=BaSO4;D+盐酸为Na2CO3和盐酸的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CO32-+2H+=H2O +CO2。19、 排除装置中的空气 冷却结晶 干燥管 碱石灰 加入稀硫酸(或稀盐酸),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且在试管上方变成红棕色气体 ac 86.25%【解析】(1)制备亚硝酸钠需要一氧化氮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水

15、蒸气发生反应,所以制备的一氧化氮气体必须纯净干燥,装置中无空气存在,加热A前,先通一段时间N2,目的是把装置中的空气赶净,避免生成的亚硝酸钠混入杂质;(2)装置A中发生反应是浓硝酸和碳加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4HNO3(浓)CO2+4NO2+2H2O,装置A中生成的二氧化氮进入装置B生成硝酸,氧化铜生成硝酸铜、硫酸铜,蒸发浓缩过程硝酸是易挥发性的酸,所以冷却结晶得到晶体为硫酸铜晶体;(3)制备亚硝酸钠需要一氧化氮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水蒸气发生反应,所以制备的一氧化氮气体必须纯净干燥,仪器C为干燥管,利用其中的碱石灰用来干燥一氧化氮气体;(

16、4)3NaNO2+3HCl=3NaCl+HNO3+2NO+H2O,反应生成的一氧化氮遇到空气会生成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充分反应后,检验装置D中产物的方法是:取产物少许置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且在试管口上方出现红棕色气体,证明产物是NaNO2;(5)第一组实验数据消耗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体积偏大,会导致测量结果偏高;a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标准液润洗,导致标准液被稀释,滴定过程中消耗的标准液体积会偏大,故a正确;b锥形瓶不需要干燥,所以锥形瓶洗净后未干燥,不影响测定结果,故b错误;c滴定终了仰视读数,导致读数偏大,计算出的标准液体积偏大,故c正确;故答案为ac;由于第一组数据偏高

17、,应该舍弃;其它三组消耗标准液平均体积为: mL=20.00mL,25mL样品消耗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为0.1000mol/L0.02L=0.002mol,则250mL样品溶液会消耗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为0.002mol=0.02mol,根据化合价变化可得反应关系式:2MnO4-5NO2-,则4.000g样品中含有亚硝酸钠的物质的量为0.02mol=0.05mol,质量为69g/mol0.05mol=3.45g,所以反应后的固体中亚硝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100%=86.25%。20、作催化剂 作为石蜡油的载体 将所得气体通入到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溴水溶液中,若观察到溶液颜色褪色则说明所得气体中含有气

18、态不饱和烃 【解析】石蜡油主要含碳、氢元素,经过反应产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气体,一般是气态不饱和烃,如乙烯或乙炔等。石蜡油分子本身碳原子数较多,经过反应产生乙烯、乙炔等小分子,主要是发生了催化裂化,生成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沸点较低的烃。【详解】(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装置中素瓷片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矿渣棉用作为石蜡油的载体,故答案:作催化剂;作为石蜡油的载体;(2)因为石蜡油主要含碳、氢元素,主要是发生了催化裂化,经过反应能生成气态不饱和烃,如乙烯或乙炔等。这些气态不饱和烃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也可以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所以可以将所得气体通入到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溴水溶液中,若观察到溶

19、液颜色褪色则说明所得气体中含有气态不饱和烃,故答案:将所得气体通入到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溴水溶液中,若观察到溶液颜色褪色则说明所得气体中含有气态不饱和烃。21、 (2a+b)/3 0.2 mol/(Lmin) 1.8 CD K bK c Kd T3-T4 区间,化学反应已达到平衡,由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不利于 CO2 的捕获 【解析】(1)根据盖斯定律分析解答;(2)甲容器15min后达到平衡,此时CO2的转化率为75%,则转化CO2为8mol75%=6mol,根据三段式分析计算;(3)具有碱性的物质能反应二氧化碳反应,能够捕获CO2;c点是平衡点,正逆反应速率相同,根据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的影响分析解答。【详解】(1)Fe3O4(s)+4CO(g)3Fe(s)+4CO2(g)H1=akJ/mol,3Fe2O3(s)+CO(g)2Fe3O4(s)+CO2(g)H2=bkJ/mol,根据盖斯定律:可得Fe2O3(s)+3CO(g)2Fe(s)+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