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页 教师笔试考试小学招聘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及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属于水溶性维生素的是()。 A.维生素AB.维生素CC.维生素DD.维生素K 答案:B解析:维生素可以根据其溶解性为水溶性和脂溶性两大类,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D、E、K等。水溶性维生素包括B族维生素的B1、B2、B6、B12,以及维生素C、维生素L、维生素H、维生素PP、叶酸、泛酸、胆碱等。 2以下是关于“初中生物概念图教学的实验研究”的研究步骤,不恰当的是( )。 A.选择的实验班和对照班入学摸底考试成绩等均无差异B.甲老师在实验班进行概念图教学,乙老师在对照班进行传统方式的教学C.利用期终考试进
2、行观测,分析对照班和实验班成绩有无显著差异D.运用问卷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进行“概念图教学满意度”的调查 答案:B解析:实验研究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所以无论是实验班还是对照班都应该由同一位老师进行教学,故B项做法错误。 3下列有关生物实验中材料处理、试剂的使用及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酒精时,颜色变化为由蓝变绿再变黄B.制备细胞膜前,向猪的血细胞中加适量蒸馏水稀释制成细胞稀释液C.在观察线粒体的实验中,可选择黑藻为材料通过健那绿染色来进行观察D.用苏丹给花生子叶切片染色,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答案:D解析: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在检测C02时,
3、溶液颜色由蓝变绿再变黄,酒精可用重铬酸钾溶液鉴定,A项错误。制备细胞膜前,将猪的血细胞置于适量的生理盐水中制成细胞稀释液,B项错误。黑藻细胞中含有色素,会干扰线粒体的观察,一般不用黑藻作为观察线粒体的材料,C项错误。苏丹可使脂肪变为橘黄色,D项正确。故本题选D。 4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主要区别是( )。 A.根特征B.叶特征C.果实D.生活环境 答案:C解析: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最主要的区别在于种子是否有果皮的包被。裸子植物的种子无果皮包被,没有果实;被子植物种子有果皮包被,有果实。故本题选C。 5下列关于植物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所需矿质元素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吸收不同矿质元素
4、离子的速率都相同B.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C.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D.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运输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 答案:C解析:植物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其细胞学基础是膜上有特异性的离子载体,不同植物细胞上离子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不一样,所以吸收离子的种类和速率不同,A项错误。低温条件下呼吸酶活性下降,呼吸速率下降,产生的ATP少,影响主动运输,B项错误。主动运输过程除了需要载体还需要能量,能量供给必须是活细胞,C项正确。叶肉细胞的生命活动也离不开矿质元素离子,也可以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矿质元素离子,D项错误。 6蜗牛的有条纹(A)对无条纹(a)为显性。在一个地区
5、的蜗牛种群内,有条纹(AA)个体占55,无条纹(aa)个体占15。若蜗牛问进行自由交配得到F1,则A基因的频率和F1中Aa基因型的频率分别是( )。 A.30,21B.30,42C.70,21D.70,42 答案:D解析:亲本中AA占55,aa占15,所以Aa占30。蜗牛间自由交配,用哈代一温伯格定律计算可得到A基因频率为70,a基因频率为30,则F1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27030=42,故本题选D。 7蘑菇可食用的部分是( )。 A.子实体B.共生体C.菌丝体D.假原质体 答案:A解析:蘑菇又称蕈菌,属于多细胞真菌。蘑菇由地下部分的菌丝和地上部分的子实体组成。子实体一般由菌盖、菌柄和菌褶组成
6、,是食用菌产生有性孢子的繁殖器官,是蘑菇可食用的部分,故本题选A。 8遗传实验方法使用恰当的是( )。A.用杂交的方法检验杂种灰兔的基因型B.用连续自交的方法提高小麦抗病系的纯度C.用杂交的方法鉴定一只狗的基因是否是纯合子D.用测交的方法区分猫的长毛和短毛这一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答案:B解析:知识点:遗传实验方法,有杂交、自交、测交。连续自交的方法可以提高小麦抗病系的纯度,B项正确。A项:用测交的方法检验杂种灰兔的基因型。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用测交的方法鉴定一只狗的基因是否是纯合子。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用杂交的方法区分猫的长毛和短毛这一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与题干不符,排除。 9将带
7、花的白玉兰枝条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花瓣变粉,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组织是( )。A.输导组织B.结缔组织C.分生组织D.保护组织 答案:A解析:知识点:植物组织的功能。木本植物的茎包括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树皮中含有韧皮纤维和筛管,筛管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形成层的细胞能不断地分裂向外产生韧皮部,向内产生木质部;木质部由木纤维和导管组成, 导管自下而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将带花的白玉兰枝条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花瓣变粉,是通过导管把红墨水运输到了花瓣,导致花瓣变红。导管和筛管都属于输导组织,A项正确。B项:结缔组织是人和高等动物的基本组织之一。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分生组织具
8、有分裂、产生新细胞的功能,分布在根尖和茎顶。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保护组织主要分布在叶、茎和果实的表皮,具有保护作用。与题干不符,排除。 10人体的血细胞不包括( )。 A.血浆B.红细胞C.白细胞D.血小板 答案:A解析:人体的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11根据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界定,下列属于情感目标水平要求的是( )。 A.了解B.应用C.模仿D.反应 答案:D解析:了解、应用属于知识目标水平,模仿属于技能目标水平,反应属于情感目标水平。 12某教师在“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一节内容的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思考,设计了6个提问。其中3个
9、问题都提问了生物课代表。该教师的教学行为不符合的课程基本理念是( )。A.面向全体学生B.倡导探究性学习C.提高生物科学素养D.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答案:A解析:初中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和倡导探究性学习,高中生物课程基本理念还包括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本题中教师将一半的机会都给了生物课代表一人不符合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 13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多种植物激素协调控制植物生长发育B植物激素是在植物体内发挥调节作用的信号分子C植物激素进入靶细胞并催化细胞代谢中的特定反应D植物激素由某些部位产生,运输到特定部位发挥作用 答案:C解析:植物激素是指由植物
10、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的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是植物体内发挥调节作用的信号分子,因此8和D正确。不同种类的植物激素,大都存在于同一植物体内,植物体的生长发育,不是受单一激素的控制,而是受多种激素的协调作用的,A正确。植物激素起调节作用而没有催化作用,C错误故答案选C。 14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雁南飞”体现了生物能改变环境B.“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生物能适应环境C.“鱼儿离不开水”说明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D.“千里之堤,遗于蚁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答案:D解析:知识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千里之堤,遗于蚁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11、,生物可以改变环境,D项正确。A项:“北雁南飞”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生存离不开环境。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鱼儿离不开水” 说明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生存离不开环境。与题干不符,排除。 15一年生枝条中,扦插时容易成活的是()。 A带叶带芽的枝条B带叶去芽的枝条C去叶去芽的枝条D去叶带芽的枝条 答案:D解析:扦插枝条一要降低蒸腾作用,二要产生生长素促进其生根。枝条去叶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从而提高成活率;带芽是因为芽产生的生长素多,可以促进生根和其他生长,所以用去叶带芽的枝条。故答案选D。 16蜜蜂种群由蜂王、工蜂和雄蜂组
12、成,如图显示了蜜蜂的性别决定过程,据图5判断,蜜蜂的性别取决于( )。 A.XY性染色体B.ZW性染色体C.性染色体数目D.染色体数目 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经过受精作用,由合子发育来的是雌性,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成的是雄性,所以蜜蜂的性别是由染色体数目决定的。 17尿液的排出与肾脏、输尿管和膀胱等密切相关。其中,膀胱在结构层次上属于( )。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答案:C解析:人和动物的结构层次有小到大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肾脏、输尿管、膀胱等均属于结构层次上的器官。 18下图是某种群数量变化曲线,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种群呈“S”型增长,3时以后的数量变化
13、与该生态系统食物网的复杂程度有关B.图中种群在时间相对值为2时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此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C.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一般呈“S”型,种群迁入新的环境初期可能呈“J”型增长,两种曲线都是在K2时种群数量增长最快D.若该种群为玉米,因为其数量存在K值,所以种植时要合理密植 答案:C解析:【知识点】本题考查种群的数量变化。 【答案】C。【解析】图中种群呈“S”型增长,3时以后的数量变化与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有关,食物网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大,数量变化幅度越小,故A正确;图中种群在时间相对值为2时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种群数量为K2此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故B正确;“J”型曲线的增长
14、率不变,故C项错误;若该种群为玉米,因为其数量存在K值,所以种植时要合理密植,以减少种内斗争,故D正确。综上,故选C。 19存放时间较长的大白菜会因发热而腐烂,能使大白菜产生热量的主要生理作用是( )。A.吸收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光合作用 答案:B解析:大白菜呼吸作用产生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其中大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敢失。另外,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导致白菜易腐烂。 20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雄果蝇经减数分裂产生了甲、乙两个异常精细胞,精细胞甲的基因型和性染色体组成为aYY,精细胞乙的基因和性染色体组成为AXbY。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精细胞甲和精细胞乙不可能来自同一
15、个初级精母细胞B与精细胞乙同时形成的另外三个精细胞都是异常精细胞C精细胞甲形成的原因是染色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前多复制一次D精细胞乙形成的原因是X和Y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未分离 答案:C解析:精细胞甲和精细胞乙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的染色体变异不同,精细胞甲的基因和性染色体组成为aYY,说明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两条YY染色体移向了细胞的同一极;精细胞乙的基因和性染色体组成为AXbY,说明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XY没有分离,移向了细胞的同一极,故它们是不可能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的,A正确;与精细胞乙同时形成的另外三个精细胞都是异常精细胞,其基因和性染色体组成为AX
16、bY、a、a,B正确;精细胞甲形成的原因是染色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两条YY染色体移向了细胞的同一极,而不是染色体多复制一次,C错误;精细胞乙形成的原因是X和Y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未分离,移向了细胞的同一极,D正确。 21在下列镜头的组合中,看到细胞数目最多的是()。 A目镜5x、物镜5xB目镜10 x、物镜10 xC目镜5x、物镜10 xD目镜10 x、物镜15x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物像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倍数越大,观察到的范围越小,细胞数目越少、细胞体积越大;反之,倍数越小,观察到的范围越大,细胞数目越多、细胞体积越小。
17、 22下列有关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酸、酶、脂肪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B.ATP中的“T”代表胸腺嘧啶C.磷脂参与构成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核糖体等D.DNA的特异性主要取决于其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 答案:D解析:【知识点】本题考查细胞中的化合物的相关知识。 【答案】D。 【解析】脂肪不含有N元素,故A项错误;ATP中的“T”表示数量是三个,故B项错误;核糖体没有膜结构,故磷脂不参与构成核糖体,故C项错误。由此可知正确答案为D。 23下列不属于影响测验信度的因素的是()。 A.试题的数量B.试题的难度C.试题的顺序D.试题的区分度 答案:C解析:【知识点】本题考查测验信度的
18、相关知识。 【答案】C。【解析】影响测验信度的因素包括试题的数量、试题的难度、试题的区分度与试题的顺序无关。故选C。 24可吸入颗粒物中PM25能进入血液。为了研究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淋巴细胞的影响,研究者用含有不同浓度可吸入颗粒物的培养液培养淋巴细胞,48h后检测细胞活力。实验结果如图6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当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为200g/mL时,淋巴细胞活力明显下降B.当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小于50g/mL时,已经对人体造成较大伤害C.汽车尾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含量较高,长期接触汽车尾气会降低人的免疫功能D.呼吸道能清洁空气,空气中微量的可吸入颗粒物不会对淋巴细胞活力造成太大影响 答案
19、:B解析:相对于浓度为0而言,浓度为200ug/mL时,淋巴细胞活力明显下降,A项叙述正确;而浓度小于50ug/mL时,细胞活性下降幅度微小,故对人体有轻微伤害,B项叙述错误;长时间接触汽车尾气,会导致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有所增加,所以导致淋巴细胞活性降低,导致人的免疫力降低,C项叙述正确;呼吸道内有纤毛,起到清洁空气的作用,故可降低可吸入颗粒物对淋巴细胞的伤害,D项叙述正确。 25图1是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所观察到的情况。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是( )。 Aa、b、cBa、c、bCc、b、aDc、a、b 答案:D解析: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
20、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较粗的主干流向较细的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较细的分支汇集而成的较粗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其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据此可知,图中的a是静脉,b是毛细血管,c是动脉。所以能正确表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是c、a、b,故选D。 26某教师设计了一系列学生与家长共同完成的学习活动,如下表: 上述活动运用的课程资源包括( )。 家庭课程资源社区课程资源 隐性课程资源学校课程资源A.B.C.D. 答案:C解析:根据表中的活动内容可知,“调查家庭成
21、员的眼皮、耳垂等性状”“测量家庭成员的血压和脉搏”“调查周围亲友的健康状况和生活习惯”均是运用家庭课程资源。“使用学校实验室器材,模拟急救”属于运用学校课程资源。“参观当地的养鸡场”属于运用社区课程资源。 27生物的生命活动会因环境的改变而发生改变。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 密闭培养瓶中,一段时间后,测定根吸收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该植物幼根对离子的吸收与氧气无关 B3时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离子不消耗 ATP C与相比,说明空气环境更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离子的吸收 D与相比,说明低温环境更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离子的
22、吸收 答案:C解析:该实验设置了两组对照,分别是与、与。与相比,唯一变量是培养瓶中气体 的种类。实验结果表明,在空气环境下,离子的相对吸收量远高于在氮气中的吸收量。空气与氮气相比,多了约 21 的氧气和少量二氧化碳、水蒸气等。这说明植物幼根对离子的吸收与氧气有关,幼根需要氧气进行有氧呼吸为离子 吸收提供能量。故 A 项错误,C 项正确。与相比,唯一变量为温度。在低温条件下,离子相对吸收量较少,说 明低温不利于离子的吸收。但表中数据显示,植物幼根吸收了离子,而吸收离子需要消耗 ATP,故 B 项错误。对照 实验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与相比,有两个不同变量,故不能将其结果进行直接比较,D 项错误。
23、28某科研小组研究某池塘内草鱼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规律,结果如图3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2T3时间段内,种群数量不断增长;T3T5时间段内,种群数量逐渐下降B.T3时草鱼的种群密度约为Ts时对应种群密度的一半C.T2时持续增加饲料的投放,该池塘对草鱼的最大容纳量将不断增大D.T2和T4时,该草鱼的种群密度一样大 答案:B解析:据图分析,T2T5时间段内种群呈S型增长,T2T3时间段内,种群增长速度不断加快;T3T5时间段内,种群增长速度减慢,但是种群数量仍然增加,A项错误。T3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说明此时的限,因此即使T2时持续增加饲料的投放,该池塘对草鱼的最大容纳量也不会持续性
24、增大,C项错误。由图可知,T2T4时间段内,种群的数量不断增加,因此T4时的种群密度大于T2时的种群密度,D项错误。故本题选B。 29“米勒夫妇的眼睛都是蓝色的,他们能生出棕色眼睛的孩子吗?为什么?”这样的问题在教学中被称为“概念探针”,这里所说的“探针”主要用来检测( )。 学生的前概念概念的缺陷 学生的认知过程学生产生前概念的原因 学生对概念掌握的程度A.B.C.D.答案:D解析:“概念探针”的作用是:检测前概念;转变前概念;及时地反馈;诊断概念缺陷。故本题选D。 二、问答题30材料: 内后,还要经过顺利表达才能使水稻的抗寒性增强,A 项错误。DNA 聚合酶用于 DNA 复制,C 项错误。
25、转基因植物性 状的定向改变是基因重组的结果,D 项错误。注:A、B、C 是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的重要概念 14 是教科书中用黑体字呈现的概念 是该教师根据教科书内容提炼的概念问题: (1)根据上述材料,简要分析教师设计该概念结构图的主要步骤。(10 分) (2)简要分析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用该概念结构图帮助学生形成重要概念。(10 分) 解析:(1)绘制概念结构图的主要步骤: 确定本节内容所要用到的概念。该教师围绕微生物相关领域,依据课程标准及本节教材,确定了概念结构图中所 要用到的概念,包括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与本节内容相关的重要概念,教科书上的重点
26、概念 以及教师自己提炼的概念。 根据概念的概括性关系排列概念。该教师将概念 A 确定为最上位的概念,以此类推,根据这些概念的概括性,对 这些概念进行上下位置的大致排列。 画出概念图的草图,并对草图进行修正。在步骤的基础上,对概念的排列顺序以及关系进行修正。 寻找交叉连接。该教师将概念按照逻辑关系与概念 14、概念 c 建立了交叉联系,反映出了各知识点之间 的相互关系。 对概念图进行修正和装饰,最终优化概念间的关系。 (2)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如下方式用该概念结构图帮助学生形成重要概念,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 向学生提供各种丰富的、有代表性的事实来为学生的概念形成提供支撑。教师可向学生提供常见的、
27、有代表性的 病毒、真菌、细菌的结构组成与分布特点资料,为学生提供概念支撑。 通过对事实的抽象和概括,帮助学生建立生物学概念,并以此来建构合理的知识框架,为学生能够在新情境下解决相关问题奠定基础。用材料中的概念结构图进行教学,教师需要先对微生物的相关事实进行抽象和概括,如形态 特征、生活方式、分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帮助学生建立微生物相关下位概念,进而找出各下位概念间的关系, 最终理解上位概念。 通过帮助学生消除错误概念,建立科学概念。本节内容中,学生可能会有“细菌都是有害的”“微生物就是细菌” 等错误观念,教师可通过微生物用于生产实践的实例,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概念,进而帮助学生理解“微生物是生
28、物 圈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分”。 31材料: 某教师选用探究性教学策略,开展“模拟眼球成像及探究近视形成”的教学过程如下。 上课时,教师先统计班级戴眼镜学生的人数,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是什么时候戴上眼镜的?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板书本节课的主题:近视形成的原因。 教师组织学生实验,要求学生将凸度较小的一个凸透镜(相当于眼球的晶状体)在光具座上固定好,全班统一固定在一个位置上,如750px处的位置,每个小组的光屏(相当于眼球的视网膜)也固定在一个位 置,比如1250px处。把光具座上的电蜡烛打开。移动电蜡烛,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清晰像为止,根据该现 象,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视觉形成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教师
29、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产生近视的可能原因,并作出假设。学生容易提出“近视与晶状体的凸度有关”的假设,但不易提出“近视与眼球前后径有关”的假设。在制订计划前,教师做适当引导后再补充第二种假设。 学生根据假设制订的探究计划如下:记录电蜡烛、透镜、光屏三者之间的距离;换上凸度较大的透镜;前后移动电蜡烛,直到在光屏上出现一个清晰的物像,记录下电蜡烛与透镜之间的距离;恢复电蜡烛的位置,前后移动光屏的位置,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清晰的物像,记录下透镜与光屏之间的距离;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学生根据制订的计划完成相关的实验操作和记录,完成之后,恢复透镜、光屏的距离,把组内学生的不同度数(度数相差越大越好)的眼镜放在
30、透镜前面,然后分别移动电蜡烛的位置,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物像为止,分别记录眼镜的度数和电蜡烛所在的位置。 学生通过分析和对比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学生分组交流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近视形成的原因,并结合生活体验交流预防近视的措施。请回答28-28题 问题: (1)结合材料分析教学过程中学生用到的探究技能。(10分) (2)结合材料分析探究性教学的一般过程。(10分)解析:(1)教学过程中的探究技能包括观察、分类、测量、推论、预测、交流、解释数据、实验等。观察技能指利用五种感觉视、听、味、嗅、触和一些工具来观察事物和自然现象;推论是对观察到的现象的因果关系的分析过程,它是根据以前收集的数据或
31、信息对物体或事物做出合理的推测和推断。材料中,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说出视觉形成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产生近视的可能原因,并作出假设,这一过程中主要用到了观察技能和推论技能。实验技能是进行一个完整的科学实验,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以及表达、交流;测量技能是运用适当工具进行度量,利用熟悉事物做度量标准显示结果;解释数据技能是组织数据并从中得出结论;交流技能是应用适当的工具和技巧将有关资料或自己的意见和情感清楚、准确和全面地表达出来。材料中,学生根据假设制订探究计划,并完成相关的实验操作和记录,再通过分析和对比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学生分组交流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近视形成的原因,并结合生活体验交流预防近视的措施,用到了实验技能、测量技能、推论技能、解释技能以及交流技能等。(2)探究性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概念,建立自己的认知模型和学习方法架构。一般过程包括创设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压井施工单试题及答案
- 聚焦2025年乡村全科考试的难点试题及答案
- 园林树木试题库及答案
- 药剂科学与技术前沿试题及答案
- 理解营养补充剂的科学依据试题及答案
- 育婴师观察记录技巧试题及答案
- 备战2024年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的心态塑造试题及答案
- 社工超车考试题及答案
- 激光技术的前沿研究考题试题及答案
- 系统学习2025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完整版)ERCP并发症及应急预案
- 技术人员工作手册
- TK305水喷砂方案
- 先进加工技术--水切割技术PPT
- BIM施工方案(完整版)
- 吊装作业安全交底
- 现代化复卷机的结构原理和工艺控制
- 中国对外贸易促进(共40页).ppt
- 毕业论文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研究进展
- 中考复习专题—应用题
- 微机ATX电源电路的工作原理与维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