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8.布料第一篇:【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8.布料【一年级科学教案8】第三单元常见的材料:8.布料教学目标:1、知道布料是一种常见的材料,具有柔软、有弹性、能透水等特点。2、在教师指导下,能运用观察、比较等方法认识布料的特点。3、愿意倾听,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4、初步了解布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知道布料是一种常见的材料,具有柔软、有弹性、能透水等特点。初步了解布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难点:能运用观察、比较等方法认识布料的特点。 教学准备:丝绸、棉布、化纤布。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用课件展示布料制品的图片。2、教师提出问题:这些物品是
2、用什么材料制成的?3、师生总结:它们都是用布料制成的。二、活动过程。(一)知道布料是一种常见的材料。1、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布料制品。2、教师出示典型的布料制品:布娃娃、布包、棉手套等。3、师生归纳总结:布料是一种常见的材料,生活中较多的物品使用布料制成的。(二)观察布料,认识布料的特点。1、师生交流,明确探究的方向:布料的软硬程度、透水性、弹性等特点。2、教师提出探究思路。3、学生分组探究。4、师生交流探究的发现,得出结论:布料具有柔软、能透水、有弹性等特点。三、拓展活动。1、活动指向: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品用到了布料。2、学生分组交流。3、师生交流。4、师生总结:布料的用途非常广泛。板书设计
3、:布料布料是一种常见材料。布料的特点:柔软、能透水、有弹性等。第二篇:青岛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青岛版精品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空气单元教学目标1、能用感官观察并描述出空气的特点。2、能说出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透明、能够流动的气体,我们周围都有空气。3、激发学生探究空气的欲望。教学重点:探究空气的特点 教学难点:空气能够流动。教学材料 准备分组材料:保鲜袋、橡皮筋、气球、烧杯(250ML)、粉笔、泥块、 海绵、毛巾演示材料:打气筒、气球、水槽1 找空气教学过程一、猜谜1、让学生猜谜语:奇妙奇妙真奇妙, 看不见来摸不着, 无孔不入变化多,我们的生命离不了。2、引出课题:空气在哪里?是
4、什么样呢?二、 找空气1、要研究空气,先要找到空气,你知道在哪里可以找到?生汇报2、组织学生收集空气。到小组想去的地方用保鲜袋收集空气。通过在不同的地方找空气,让学生初步体会我们周围有空气。三、 观察空气1、提出问题:空气找到了,小组讨论并汇报实验方法,你用什么方法观察它?2、分组观察,通过亲身的观察和感受,学生用眼、耳、舌头 等感官非常自然轻松地来了解空气的特点。 没有味道,没有气味。小结:空气没有颜色、透明的、3、感受空气的流动性: 观察空气并汇报观察结果。 学生活动 ,先将气球吹涨,再对着自己的手或脸放气。你有什么 感觉? 说出自己的感受。4、归纳: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 透明、没有味道、
5、没有气味、 能够流动的一种气体。四、到处有空气1、空气是我们的眼睛看不见的你有什么办法知道空气的存在呢? 个别回答并演示方法。开拓学生思维,例如你怎样证明这个气球里有空气呢? 观察实验现象。2、 演示实验:将气球放进水中。提出问题:你看到了什么现 象?说明了什么? 个别回答4、出示实验材料,你猜它们里面有空气吗?怎样证明?学生填写猜测,引导学生学习证明空气存在的方法。 放手让学生探究 , 物体里有无空气。4、小组讨论并回答。分组实验并填写实验现象及判断结果。 汇报实验结果,有不同结果的培养学生的实验记录习惯。 可以重做一次。五、小结今天你学习了什么?2、回家之后,将今天的海绵或别的物体里面有空
6、气的实验做给爸爸妈妈看。 回答 让学生对所学东西做个回顾。使学生将科学带回生活中,也引起家长对科学的 注意和重视。3 纸风车 教学目标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组装可以转动的风车。2、知道风是流动的空气,它可以推动物体.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感知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教学难点:感知空气的流动形成风教学材料准备: 剪刀、折纸、大头针、铅笔(带橡皮擦) 教学过程一、 猜谜导入1、出谜面2、谈话:你知道风的什么知识?3、提出问题:你知道风是怎样形成的?二、 风的形成1、出示一个充满气的气球,提出问题:气球里有什么? 学生回答2、指导学生分组活动。学生将气球嘴对着手或脸进行慢慢放气,注意手或脸的感受。通过触觉亲
7、身感受风的形成。3、你有什么感受,你认为风是怎样是形成的?学生交流实验小结:空气流动形成风 感受并讨论风形成 的。三、 做风车1、出示一个风车:你能使它转动起来吗?学生个别上来 发散学生思维 小结:风可以使风车转动。2、想不想做一个风车?会不会做? 学生学会做风车,并演示方法。老师提醒要注意的地方:用剪刀、大头针的安全;剪的位臵;说做风车的方法。3、发大头针,做风车,巡视,个别指导。4、组织学生玩风车四、 各种各样的风车1、出示各种各样的风车图片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能力。在玩中调试风 ,体会风有力量。2、 提出问题: 这些风车有什么用途? 学生回答学生 3 、你知道我们人类利用风的例子吗?学生讨论
8、交流五、 巩固与拓展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学生自主回 让学生学会提 问。2、关于风,你还有什么问题想知道的?学生思考,回答第二单元马尾长,兔尾短,松鼠尾巴像把伞。 蜂采蜜,羊吃草,动物特征仔细找。4 常见的动物教学目的:1、能说出常见动物的名称,初步意识到要抓住动物的典型特征来认识动物。2、在对动物进行特征描述的过程中增加对动物的了解。3、促进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的形成。 教学重点:识别常见动物,观察描述常见动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会依据特定标准对不同动物进行简单的比较和分类;知道进行科学研究,先要选择并确定研究的题目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出示动物图片,自然界中动物的种类很多,大约有 1
9、50 万种。,今天就带大家走进动物的王国。2、你们认识哪些动物呢?3、我们又认识哪些常见的动物呢?4、导入新课,板书题目。 二 、教学新课活动一:认识常见的动物1、分小组交流自己知道的动物名字及其特征.强调常见 .2、学生汇报。3、你想知道把你知道常见的动物的哪些知识呢?(小组讨论汇报)三、回顾总结:同学们,经过这节课的研究,你们学到了什么?活动二:猜动物 。1、想一想,怎样才能让别人很快就能猜到结果?2、用语言描述一种动物的特征,让其他同学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3、老师描述学生集体猜,再由一个人猜,最后小组说其他人猜。看看那个小组猜得对猜的多。四、拓展延伸它们有哪些不同?(出示课后图片,学生
10、交流)5 动物的反应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出动物行为的类型、特点以及对动物的生存或繁衍的意义。 (2)举例说出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及其特点。 (3)归纳总结出动物行为的特点和研究动物行为的意义。 2.能力目标(1)通过对动物各种行为的学习,培养探究自然界奥秘的能力。 (2)通过“探究金鱼的觅食行为”探究活动,知道探究活动的一般过程,逐步培养分析处理资料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动物的几种行为类型特点以及各种行为对动物的生存和种族延续的意义。2. 探究金鱼的觅食行为。 难点:探究金鱼的觅食行为教学方法:发现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几种方法在一节
11、课中综合运用 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初识动物的行为。 1.要求同学们用3分钟时间预习课本。 2.提出问题:(1)什么是动物的反应?(2)按照对动物所起的作用,你知道动物的反应有哪些类型? 带着问题自主学习课本:动物的反应这一节,并思考。 二.预习反馈,学习动物的行为,区分动物行为的类型 。 1.倾听同学们对预习题的解答。 2通过图片和视频补充、强调、介绍动物的行为和类型。 3.表格总结动物行为的类型,举例,作用。 学生:1.交流预习成果,回答上述两个问题。2.认真观看图片和视频,了解动物的行为,区分动物行为的类型。三、探究金鱼的觅食行为1.提问: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 2.根据实验步骤:提出问题
12、。3.要求学生做出假设,把全班分为四人一小组,进行讨论,合作实验。四、交流展示金鱼的觅食行为。学会分析、思考、评价,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恰当的描述。 拓展活动要下雨了,观察动物有什么反应。(出示课后图片,学生交流)6 动物的运动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运动这一功能,使学生能阐明运动与其他各系统的联系。2通过对运动系统组成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认同动物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3通过各种动物的运动与观察,使学生能举例说明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二、教学重点1使学生认识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结构,认同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2使学生阐明运动系统与其他各系统的联系。 3使学生能够举例说
13、明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三、教学难点使学生认识动物的运动中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并能阐明运动与其他系统的联系。四、教具准备搜集一些各种动作运动的画片。五、教学过程1、观看录像、直接导课教师首先播放有关猎豹、狮子等捕食斑马、羚羊、仙鹤起舞、鸟儿高飞、鱼翔浅底、运动员的竞技表演等内容的录像资料,最后将画面指向运动员凸起的肌肉和猎豹奔跑时强劲收缩的后肢肌肉;然后教师出示人体运动模型或直接用自身作标本,用自己的体态语言示屈肘的动作,让学生注意观看胳膊发生了什么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教师:大家注意观察老师的胳膊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胳膊上的肌肉鼓起来了。 学生:发生了一种动
14、作。3、教师:是的。但这种动作是怎么发生的呢?再请大家来看看这个模型(出示人体骨骼模型)。我现在用手牵引着它的手骨,结果,大家看,它怎么了。学生:胳膊绕着肩关节(或肘关节)发生了运动。教师:很好。大家答得完全正确。那么,我要不牵引它呢?能动吗?教师的这几个设问答案是很明显的。但答案本身不是设问的目的,设问的目的是要引出“运动的结构”。最终使学生认识:运动是由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运动系统是由关节、骨和骨骼肌组成的。其中,关节是运动的支点;骨是运动的杠杆;骨骼肌是运动的动力。为了强化这一认识,教师可用劳动工地上的大吊车、挖掘机等画片或影像资料,与人的运动的画片或影像资料在多媒体上播放,让学生充分理解
15、:关节是运动中的支点、骨是运动中的杠杆、骨骼肌是运动中的动力。最后,让学生结合课本的讨论问题进行讨论,根据讨论结果和以上知识让学生用自备的硬纸板、松紧带、图钉制作肌肉牵动骨运动的简易模型。从而巩固了以上所学知识,也使学生在认识运动的结构的基础上,尝试模拟制作实验的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使学生在日后的成长道路上,善于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发展学生的发散、创新的思维能力。模型展示,体态语言,引申新课内容 首先,教师用青蛙(或蟾蜍)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装在实验仪器上,让学生注意观察针刺激肌肉时,指针是否发生变化,为什么发生了变化,停止刺激,指针又发生了
16、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教师边演示,边引导学生理出: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引,因为骨骼肌具有一个收缩的特性。然后,结合学生观察自备猪、羊的关节(带些肌肉能示关节组成),进一步理解关节的组成并观察骨骼肌的组成。通过观察使学生认识: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肌腱可绕过关节分别连在不同的骨上。从而认识:当骨骼肌受刺激收缩时,就牵引着附着的骨发生运动。然后,教师可让学生跟着一起做屈肘下蹲、蛙跳等动作。这样做的时候,教师首先要组织好课堂纪律4、亲身体验,发生联想,提高认识接着上面的活动,教师接着让学生做一个屈肘动作,维持一段时间,学生会给出一个结果:老师,我胳膊上的肌肉酸胀;支撑不
17、住了;累了。此时教师恰好抓住酸、累这一感觉引出神经系统与运动系统的联系,进而引出运动系统与其他各系统的联系。例如:教师可以如下组织教学活动:教师:噢!你累了,怎么就知道困了、累了? 学生:我感觉到的。教师:哦,是感觉到的。那你知道感觉由哪个系统完成?假如我们今天一上午都是体育课,那你还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学生可能会答出:饿了、出汗、脸红、心跳加快、呼吸加快、疲劳等等。教师应及时抓住各系统的功能对学生进行引导。比如:教师:饿了,你要干什么? 学生:吃饭。教师:与哪个系统有关?这个系统出现什么生理变化? 学生:消化系统。这个系统将会如此,引导学生联系各大系统,让学生能够阐明各类动物的运动都是在神经
18、系统的调节和控制下完成的。除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外,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的参与配合。从而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并使学生确立全面综合,辩证统一看待事物的人生态度。5、观看录像,小结训练,结束新课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正在猎食的狮、豹等动物的奔跑画面、正在亡命逃奔的斑马、瞪羚的画面和其他动物的捕食与被捕食的过程的画面,引导学生认识并总结运动对于动物生存的意义。然后,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本课时内容,突出重、难点,强化学生的理解,加深学生的认识。六、探究技能1、通过动物运动会,理解排序。2、想一想,它们在做什么。7小动物找妈妈一、教学目标:1、体验动物离开妈妈后难过的心情。2、喜欢小动物,
19、愿意保护小动物。二、教学重点:理解小鸡和妈妈故事情节内容,萌发对生命的热爱之情。三、教学准备:搜集小动物和它们的妈妈的图四、教学过程:1、教师讲述故事小鸟和妈妈,引出讨论的话题。 老师有感情地讲述小鸟和妈妈的故事。 老师:小鸟为什么不吃不喝,总是低着头?老师:妈妈为什么在大树上不飞走?小鸟为什么看着妈妈哭?引导幼儿体验小鸟和妈妈不能相聚的悲伤。教师:小心把小鸟放出来后,小鸟和妈妈怎么样了?引导幼儿体验小鸟和妈妈相聚后的快乐的心情。2、唤起幼儿的情感体验。 老师:你离开过妈妈吗?找不到妈妈时,你心里有什么感觉? 老师:妈妈找不到你,妈妈会怎样?(3)幼儿看图片,举“心情卡”感受图片中人物的心情。
20、小结:小朋友离开妈妈会特别伤心,妈妈丢了孩子也非常难过,小鸟也像小朋友一样和妈妈在一起最快乐。所以,小朋友应该爱护小动物,不要让它们和妈妈分开。五、拓展活动动物妈妈和它们的孩子。1、老师将剪好的一些小动物和它们妈妈的图片分别贴黑板上,让学生找。2、帮助小动物找妈妈,引导幼儿将动物宝宝贴在和妈妈比较近一些的地方。一年级下册科学青岛版第三单元 和植物握个手桃花红,梨花白,春天一来百花开。 页有形,茎多态,要把植物辨明白。8 我们周围的植物教学目标1、在观察活动中,能够调动各种感官识别常见植物,描述常见植物的特征,会依据不同标准对不同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和比较;2、 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字。3、 知
21、道植物的特征包括颜色、气味、外形等内容。 教学准备:观察周围的花草树木 教学过程:一、 认识周围的植物1 任务的布臵阶段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教师直接说出活动名称,而是学生在教师的情境设计下明白活动是要干什么、怎么干,只有准备充分了,接下来的活动才有意义。 “树皮很粗糙”、“桂花真香啊”、“辣椒的果实有红的、青的”说明要观察植物的哪些特征,其中“粗糙”是手的感觉、眼睛获得的信息;“香”是鼻子感觉到的信息;“红青”等颜色信息则是眼睛获得。手、眼、鼻都是感觉器官,这里是教学生学习用感觉器官认识物体。教师操作时不需要拘泥于教材给予的是哪一种植物,反倒要主动把本地的常见植物结合到教学中。如:没有桂花,可用其
22、他有气的植物。2活动是以实验组为单位进行还是自由组合,教师要有规定,建议以实验组为单位开展活动,有利于组内同学的感情交流,还能促进组内学生之间形成合作意识。当学生组内无法得到答案时,教师不要急于回答,把发言权留给其他组的同学。3教材提供的学生的活动记录表只是一个记录方式的案例,表格这样设计是考虑到学生的写字速度和识字量,让学生直接记录在书上的方式能避免这样的麻烦,使教学环节更紧凑。这个记录表的设计是开放式的,下面的空间是特意留给需要的学生和老师的,只要你认为需要纪录的都可以补充在下面。二、学生自由活动,交流认识的植物三、拓展活动到野外里看一看,认识更多的植物。9 看花认植物一、教学目标1、组织
23、学生观察、比较植物花的异同,了解认识某些植物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仔细比较的能力、表达能力和质疑问难的能力。二、活动准备:观察周围植物的花。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师:花是一株植物最美丽的部分,它是植物发育成熟的标志。关于花,你想知道什么问题?生举手发言,提出问题。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可真多! (板书课题:看花认植物。(二)、学习新课1、认一认植物的花出示几种花学生观察,交流是什么植物的花。2、这些花有什么不同/ 师将各组的研究结果投影出来,同时加以补充说明。3 、师:自然界中花的种类是不一样的,你们认识哪些植物的花?学生互相交流三、拓展活动1、 看 起来大家都很喜欢花,花是美丽的,可
24、以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调节人们的心情。你打算怎样赞美花呢? 学生讨论汇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赞美花吧。四、总结:今天时间有限,我们可以在下次的活动中来交流我们知道的一些其他的有关于花的知识。好吗?五、拓展活动认一认多种多样的菊花。10 看花认植物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1、树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2、叶也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教学重、难点开展观察植物的叶的活动,建构起叶也是有生命的科学概念。 教学准备观察周围常见植物的叶。 教学过程 课件出示:温馨提示 1. 上课认真听讲,身体坐端正,手放平;2积极发言,声音洪亮;3小组合作活动时手
25、脑并用,要保持安静。一、辅助环节:课件出示:各种植物的叶师:欣赏完这些植物的叶,你想用什么词来形容它们呢? 引导学生说出植物的叶多种多样。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植物多种多样的叶吧。 出示并板书课题:10. 看花认植物(一)统计学生收集到的叶师: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大树下、校园里,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叶。师:课前老师要求大家收集一些落叶,谁来说说,你捡到了几片叶?请把你认为最美的一片叶展示给大家。(二)观察植物的叶 1摆一摆,说一说师:老师知道大家都很喜欢植物的叶,所以给每小组带来了一些叶子(出示课件),看大屏幕,先仔细观察叶子,想一想哪些叶子是同一种植物的?为什么?温馨提示:小组同学合作要
26、保持安静。2比一比,看一看(学生互相介绍自己带来的树叶。) (三)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1、 我们可以根据叶的形状、颜色等来认识植物。2、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义务。二、小结:师:学习了这节课,以后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身边的植物呢? 生:爱护它,不破坏它。师:植物是我们有生命的朋友,我们要爱护花草树木,不要随意摘树叶。三、拓展活动不同种类的牵牛花叶子有什么不一样?11 看茎认植物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问题猜想设计实验验证实验获得结论表达与交流”的过程,自行探究茎的作用。2、尊重证据,体验到合作与交流可以更好的完成认知。 教学重点;掌握并了解茎的作用 活动准备:观
27、察周围植物的枝干。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检查学生课前的准备活动状况,进行恰当的评价。 开展探究活动1、你们看见过哪几种形状的茎?(学生自由活动)引导学生讨论:看到这些植物的茎你有什么发现?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作用?(让学生回答)(植物的茎内有“导管”,它起着运输水分的作用。展示示意图,让学生观看体会。)2、自由活动,互相交流了解的内容。二、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回答,然后教师小结。(我们可以通过茎的形状、颜色等来认识植物。)三、学生描述认识的茎四、拓展活动注意观察了解,认识更多的植物。 板书设计:植物的茎(茎内有导管)各种各样形态各异体会与反思:一、提出研究的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良好开端二
28、、合理的猜测是科学探究的原动力三、设计实验方案是科学探究的保障四、探究发现是学习的重要目的第四单元 土壤与动植物小草根,土里扎,春来破土发新芽。 小蚯蚓,土里爬,土壤里面来安家。12 土壤与植物教学目标:1、观察并描述周围的土壤上生长着的植物,初步认识土壤与植物的关系。2、在教师指导下,利用感官或借助简单工具观察土壤上生长的植物,并做好记录。3、愿意在观察土壤与植物的活动中与他人合作、交流,体验其中的乐趣。4、关爱生命,珍惜土壤资源,热爱大自然。 教学准备:搜集一些土壤上生长的植物的图片。 教学过程:一、出示学习目标:1、观察并描述周围的土壤上生长着的植物,初步认识土壤与植物的关系。2、在教师
29、指导下,利用感官或借助简单工具观察土壤上生长的植物,并做好记录。 活动一:自学指导:小组内互相交流搜集的土壤上生长的植物的图片分组讨论:提出猜想与假设,并做好记录。应用各种方法来证明自己的猜想与假设。汇报讨论结果。 活动二:自学指导:1、交流搜集有关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有影响的资料 。2、“土壤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影响?”小组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设计实验方案,将预测结果记录下来,并讨论方案的可行性。 无论学生提出的实验方案是否可行,教师都应给予肯定,鼓励学生动脑思考,让学生选择自己可以验证的方案,预测实验结果,以备与实际实验结果相对照,长时间观察。3、学生试着汇报科学推断。4、展示教材上的资料卡。
30、 让学生开阔视野、增加信息量。二、自由活动: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赞美土壤。如,诗歌、唱歌、演讲、绘画等等。也可以合作进行。2、评价活动自评与互评来进行评价,主要从搜集资料 ,方案设计、猜想与预测、表达与交流等方面进行。 拓展活动:继续观察、记录实验情况。(课后作业)这个实验需要较长时间来观察,要坚持不懈。13 蚯蚓的家教学目标:1、知道蚯蚓喜欢什么样的家,初步认识动物和土壤的关系。2、在老师的指导下,能设计简单的对比实验,研究蚯蚓喜欢的生活环境。3、能在研究蚯蚓喜欢什么样的家的过程中表现出探究的兴趣,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愿意倾听,乐于表达,在探究中体会到合作、交流的乐趣。4、关爱生命,爱好
31、身边的动物。 教学准备:蚯蚓图片、干土、湿土。教学过程:一、观察蚯蚓,知道其外形特征。1、图片导入:小朋友们,图上有什么?(蚯蚓。)师:蚯蚓生活在什么地方? (泥土里。)2、观察蚯蚓的外形特征。师:你说的太对了。蚯蚓长得是什么样的呢? (蚯蚓的身子是长长的。)3、教师小结:蚯蚓的身体又圆又长,像细细的管子,而且身体滑滑的,软软的有许多节组成。它与其它动物不一样,没有眼睛、鼻子、耳朵,也没有脚,它靠身体一伸一缩向前蠕动的,有时还会把身体卷起来。二、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及生活环境。师:我们知道了蚯蚓的样子,小朋友,你们知道蚯蚓生活在什么地方吗? (蚯蚓生活在泥土里。)师:蚯蚓为什么喜欢这个地方呢?(
32、蚯蚓喜欢泥土里,因为泥土潮湿。)三、了解蚯蚓与人类的关系。1、师:我们知道蚯蚓生活在哪里,它对我们有没有什么作用呢?(蚯蚓喜欢在土壤中钻洞,能帮人们松土,它是松土能手呢!)(它的粪便是好肥料,能使庄稼会长的壮。)2、师:蚯蚓真了不起,它还有许多本领呢!用蚯蚓能干什么?教师引导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蚯蚓还可以做中药为人们治病,解除病人痛苦。它还是鸡、鸭等许多小动物的饲料。蚯蚓还能做许多食品呢,蚯蚓饼干,蚯蚓罐头,蚯蚓菜肴等。3、师:蚯蚓太了不起了,它的本领可真大呀!我们应该怎样做呢?(教育幼儿如何保护蚯蚓。)四、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提问学生学到了什么?五、拓展活动雨后去观察蚯蚓,说一说有什么发现。1
33、4 土壤中的小动物教学目标:1.观察并描述周围的土壤中生活着的动物,初步认识土壤和动物的关系。2. 在教师指导下,利用感官或借助简单工具观察土壤中的小动物,并做好记录。3、在研究土壤中的小动物的活动中,体验到合作、交流的乐趣。4、关爱生命,珍惜土壤资源,热爱大自然。 课前准备:搜集土壤中小动物的图片。教学过程:一、导言:小小的蚯蚓,泥水里有,花鸟市场有,渔具商店有,甚至饭桌上也会有,人们用它来喂鸡、喂鱼、做药,直至人类的食品。可见它与人类关系密切,是人类的朋友;此外,蚯蚓在生物演化史上还占有一席之地,它的许多形态结构在更高等的动物身上,都得到了很好的反映,因此,研究蚯蚓和生活习性,学习有关蚯蚓
34、的知识,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一章我们学习土壤中的小动物,就是以蚯蚓为代表的。二、提出主题,指出探究领域。1、蚯蚓是大家熟悉的小动物,它生活在土壤中,是不是土壤中只生活着蚯蚓?2、 学生小组合作,汇报结果.注意引导组间交流。师生共同归纳土壤中生活着哪些小动物。三、寻找小动物1、谈话:土壤中生活着许多小动物,我们要不要去找一找?怎么找,要注意什么?2、学生汇报交流。 拓展活动:到不同的地方去观察土壤中的小动物。第五单元 我们的产品小番茄,自然长,人工做成番茄酱。 小挂钩,我设计,动手制作当巧匠。15 番茄与番茄酱教学目标:1、知道植物、动物、河流、海洋等构成了自然世界,建筑物、纺织产品、交通工
35、具、家用电器、通信工具等构成了人工世界;知道我们周围的人工世界是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2、在老师指导下,能从观察、制作活动中认识物体的外部形态特征。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4、 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需要从自然界中获取资源。 教学准备:番茄、图片等。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了解番茄:(展示图片)番茄别名西红柿,是全世界栽培最普遍的果菜之一,在蔬菜中素有“维生素含量之王”的美称。番茄美味可口,含有糖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B族维生素、苹果酸和柠檬酸等有机酸以及人体所需的很多微量元素,食用方法可生食、熟食。最新研究表明,番茄中富含的番茄红素具有防
36、癌抗癌、延缓衰老、预防心脏病等作用,番茄的成熟度越高,番茄红素的含量也越高。2、番茄的生长过程小组讨论番茄的生长过程,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播放视频:小番茄的生长旅程小组交流,总结番茄的生长过程种子入土,生根发芽,长成植株,开花结果。教师点评、总结二、我们来做番茄酱:(展示图片) 师:吃薯条时,大家喜欢蘸着番茄酱吃。番茄和番茄酱有什么不同?生:番茄酱是用番茄加工制成的。生:将番茄做成番茄酱后,我们就可以享受到美味,又可以长期保存它。教师播放制造番茄酱的视频学生总结制作流程:洗净、去皮、切块、打碎、熬煮、加佐料、装瓶密封等。师生一起制作番茄酱。小组交流制作番茄酱的体会与收获:番茄酱是人加工制作出来
37、的产品。师问:还有哪些像番茄酱这样由人加工制作出来的产品? 学生讨论回答:苹果酱、梨汁、地瓜脯等。 教师小结:像番茄酱、苹果酱、梨汁、地瓜脯等这样由人工加工制造的产品属于人工世界。三、拓展与创新1、师出示小麦与面粉、树木与木桌、石头与石雕的图片。 要求学生举例说出哪些物品属于人工世界,哪些物品属于自然世界。 学生回答教师出示房子、河流、纺织产品、建筑物等图片。教师指导学生分析哪些属于人工世界,哪些属于自然世界。2、请同学们在课余与家长一起尝试制作不同风味的番茄酱并品尝,以此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及创新意识的情感。 板书设计:番茄与番茄酱番茄 番茄酱 植物 自然 人工 家用电器 动物 世界
38、世界 通讯工具 山川 建筑物 河流 16 做个小挂钩教学目标:1、 知道我们周围的人工世界是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2、 能简单讲述小挂钩的设计与制作过程。3、 乐于表达、讲述在设计与制造小挂钩时的创意和想法。4、 初步了解产品的创造动力来源于人们的需求。 教学准备:曲别针、铁丝、铜丝、手帕或毛巾、挂钩等。 教学过程:一、问题与需求 师:最近天气很热,老师带着帽子感觉有点热,放在桌上又怕脏了,同学们有什么好办法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 生1:挂起来就可以了。 生2:有挂钩才能挂起来。师:用挂钩挂起来是个好办法。那么,我们今天一起来做一个小挂钩吧。二、设计与制造1、设计小挂钩(展示不同类型的挂钩图片)
39、师:老师找了一些不同类型的挂钩,它们是用来干什么的? 生:用来挂物体的。师:如果让同学们制作一个简易的小挂钩,你们会怎么做?请同学们先自由选择材料,在小组内讨论,再向老师说说你们的做法。(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生1:我们组准备用铝丝做一个小挂钩。生2:我们选择曲别针,用它做一个S形的小挂钩。生:3:我们也可以试着做一个W形的挂钩,可以挂更多的东西。 生:4:如果有更坚硬的东西就好了,这样就能挂更重的东西。 师:同学们的想法真丰富。在做挂钩前,我们应该先进行设计,想一想选什么样的材料更合适,制作成什么形状更实用。下面,我们就动手做一做吧。2、做个小挂钩学生动手做小挂钩,教师巡视指导3、请小组代表介
40、绍自己的产品 生1:我们组是用铝丝做的S形小挂钩,它使用起来很方便,可以挂很多不同形状的物体。生2:我们用曲别针做的小挂钩,它只能挂住较小的物体,使用起来不是很方便。生:3:我们组是用铜丝做的S形挂钩,铜丝比铝丝、曲别针要坚硬,可以挂更重的物体。师:每个小组都介绍了自己的产品,还通过检测发现了优点和不足,进行了改进。那么,生活中的小挂钩是怎么来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三、拓展与创新(教师用课件播放工厂制造挂钩的视频) 师:同学们通过观看视频,有什么收获?生1、工厂里制造挂钩的过程和我们一样,都要经过设计、制造、检测等环节。生2、挂钩是有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属于人工世界的产品。 师:同学们说得很棒
41、。产品一般要经过设计、制造、检测等环节,才能投放到市场,供人使用。除了挂钩,同学们还知道哪些产品是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 (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产品)第三篇: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作者:悟空来自:科学视野网第一单元 植物与土壤单元分析:土壤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以土壤为话题,把土壤当成一个认识的材料,目的是运用多种方法和多种感官去认识植物与土壤的关系。本单元共分为四部分土壤里有什么、土壤的种类、植物与土壤、保护土壤。学生认识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物体而是由砂、粘土、水、空气、腐殖质等成分构成的,让学生把知道关于土壤的事情、观察土壤的结果、想知道的问题都记录下
42、来,认识土壤的种类及性质与植物的关。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比较能力,引导学生将进一步研究土壤和人类的关系,了解土壤为人类提供了什么,为生命提供了什么,了解人类的行为对土壤造成了什么危害。1 土壤里有什么认知目标:1、使学生知道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物体,它是由砂、粘土、水、空气和腐殖质。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从小使学生树立爱科学、用科学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拓展性目标:搜集、查阅关于土壤形成的资料,自制一份资料卡。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材料烧杯、干土块、水、筷子。演示实验材料酒精灯、铁架台、铁罐头盒、干土块、火柴。 学生采集的土壤样品。 教学时间: 2课
43、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检查学生采集的土壤样品。问:你是从哪里采集的土块?土块是什么样的?一般学生答,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土壤的知识。二、新授、认识什么是土壤(1)我们对土壤知道些什么?把我们知道的关于土壤的事情写在活动记录上。(2)学生畅谈。(3)学生交流后写活动记录。 (4)讲解:土壤分布在大地表层的土,比较疏松,含有养料,能够生长植物。简单说,地面上能够生长植物的土叫土壤。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知道,土壤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分布在大地表层,二是能生长植物。埋在地下很深的土,海滩上,沙漠中不能生长植物的沙子,都不能叫土壤。、挖点土来,观察一下土壤里有什么,认识土壤的成分 ()学生观察土壤。 ()
44、学生汇报。()对于土壤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A土壤中含有水分实验名称:土壤成分的构成(水)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铁罐头盒、方座支架、石棉网、酒精灯、火柴、土块、水。实验目的:使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土壤的成分。 实验方法和步骤: 实验一:1、将烧杯中加入五分之三容积的水。2、把干土块放进烧杯中。3、观察烧杯中发生的现象。实验结果:水中不断有气泡冒出来。分组观察:用手摸有什么感觉?说明土壤含有什么?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小结:土壤潮湿说明含有水分。不同环境中的土壤中潮湿程度不同,同一地区的土壤干湿程度也不相同。雨后土壤比较湿,长期干旱土壤就比较干。 B土壤中含有空气。把干土块放进盛有水的烧杯中。有什
45、么现象发生?说明了什么? 分组实验讨论。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C土壤中含有砂和粘土。 实验二:1、用筷子把烧杯中的土块搅散,直到与水混合均匀为止。2、把烧杯放在桌子上静置,让水中的土慢慢沉降。3、待土沉淀后,从烧杯外仔细观察。 提出问题:几层?不同层的土粒大小是不是相同? 学生实验汇报结果。实验结果:水中的土沉淀后大致分为两层。下层的、颗粒比较大的是沙子,上层的、颗粒比较小的是粘土。讨论:下层颗粒比较大的是什么?上层颗粒比较小的是什么? 汇报结果。教师小结:在土壤中有大小不同的土粒,颗粒比较大的是砂,颗粒比较小的是粘土。不同的土壤,含有砂和粘土的多少是不同的。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 复习上节课的
46、内容。二、 新授D土壤中含有腐殖质。教师演示讲解:用酒精灯加热土壤。提问看到了什么现象?闻到了什么气味?这说明了什么? 实验三:1、安装好方座支架,然后放上一片石棉网。1、取少量土壤捣碎后放在铁罐头盒内,将盒放在石棉网上。2、点燃酒精灯,给盒内的土壤加热。3、观察加热后土壤发生的现象。实验结果:土壤加热后会冒烟,有烧糊的气味。这是因为土壤中有腐殖质。学生实验、讨论。讲解:土壤加热后冒烟,有烧糊的气味,这说明了土壤里含有一些可以燃烧的东西,这些东西主要是土壤里动物残体腐烂以后变成的物质,叫做腐殖质。板书,腐殖质是黑褐色的,土壤中含的腐殖质越多,颜色就越黑。E提问:谁能说一说,从以上的实验,你知道
47、土壤是由哪些成分构成的呢? 分组讨论。 汇报讨论结果。结论:通过以上三个实验说明: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物体,它是由空气、砂、粘土、水、腐殖质等成分构成的。教师小结: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物体,它是由水、空气、砂、粘土和腐殖质等成分构成的。这些成分都与植物的生长有关系,水、空气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须具备的条件,腐殖质含有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养料,砂和粘土是植物生长、固定的地方,水、空气、腐殖质都要贮存在砂和粘土中。土壤的这些成分搭配得合适,土壤才能肥沃,植物才能长得好。学生填写书上的结论。三、评价这一课你有哪些收获?互相评一评。四、小结我们这节课通过实验认识了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物质,它含有水、空气、砂、粘土
48、和腐殖质等物质。拓展活动:从不同地方取些土壤,用实验的方法比较它们含有砂和粘土的量是不是相同。2 土壤的种类认知目标: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土壤可以分为砂质土、粘质土、壤土三类,并知道这三类土壤的性质。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比较能力。 拓展性目标:调查农田的土壤种类,写出调查报告。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比较能力,知道土壤分为砂质土、粘质土、壤土三大类。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去底瓶(3个,用布蒙住瓶口,扎好)、支架(3个)、杯子(3个)、三类土壤、水,图表。 教学时间: 2 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把土块放入水中,搅动后静置一段时间,你看到了什么? (2)学生
49、动手。 (3)观察,汇报。二、学习新课、认识土壤的种类(1)观察比较沙、黏土、腐殖土的特征。分组观察桌上三个纸包里的土壤,用手捻一捻,感觉是不是不同? 用放大镜看一看? 用手握一握? 在纸上涂一涂? (2)学生实验。(3)学生汇报。(4)在各组的实验桌上有三个去底瓶子,瓶口用布蒙住,把这三个倒立在支架上,在每个瓶口下面放一个杯子,往三个瓶内分别装进同样多的砂质土、粘质土和壤土,然后往瓶内倒进同样多的水。观察比较:三类土壤渗水快慢有什么不同?三类土壤都停止渗水的时候,三个杯子的水量有什么不同?三类土壤的积水情况有什么不同?分组实验汇报观察结果。()讨论:为什么它们渗出的水的多少不一样呢? ()学
50、生讨论。学生讨论后,汇报讨论结果。()是否还有其他的办法来认识它们的特征?2、把我们观察比较的结果记在或画在活动记录上。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 复习二、 新授1、实物展示三类不同的土壤。土壤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根据砂和粘土的多少,可以把土壤分为三类:含砂多的叫砂质土,含粘土多的叫做粘质土,砂和粘土的含量差不多叫壤土。我们知道砂质土渗水快,粘质土渗水慢,壤土居中。砂质土积水少,说明它保水性能差,粘质土积水少,说明它保水性能好,壤土积水比砂质土多,比粘质土少,说明它保水性能居中。板书。2,调查我们家乡的土壤。先制定出研究的计划,然后再做实验。 用图表来展示我们调查的结果。 观察方法 : 用放大镜看用
51、手捻在纸上涂抹放进水里搅动后汇报观察的结果。三、练习:提问:土壤分为哪三种?它们有什么性质?四、教师小结:我们这节课学习了土壤的种类,还了解了不同种类土壤的性质。五、评价自评或学生之间互评。拓展性活动:1.查阅资料,了解我国不同种类土壤的分布情况。2、调查红薯、花生、水稻分别适合种植在哪种土壤里? 3.我们家乡的土壤适合种植哪些农作物?3 植物与土壤认知目标:1、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各种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作假设性解释。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并作书面计划,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2、大胆想象,愿意合作与交流,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3、能设计研究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 拓展
52、性目标:继续完成“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认真观察,做好记录。 教学准备:植物与土壤的图片和资料。三株生长情况大致相同的同一中植物。三种不同类型的土壤。搜集赞美土壤的诗歌。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1、学生互相交流搜集的土壤对植物生长作用的有关图文资料。2、教师出示自己搜集的资料卡。大量的有关土壤的信息即被充分地展示在学生面前。4、提出问题:土壤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作用? 分组讨论:提出猜想与假设,并做好记录。应用各种方法来证明自己的猜想与假设。 汇报讨论结果。小结学生探究过程与结果。 活动二:土壤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影响?1、生交流搜集的有关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的资料
53、。2、组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设计实验方案,将预测结果记录下来,并讨论方案的可行性。无论学生提出的实验方案是否可行,教师都应给予肯定,鼓励学生动脑思考,让学生选择自己可以验证的方案,预测实验结果,以备与实际实验结果相对照,长时间观察。3、学生试着汇报科学推断。小结:这个实验需要较长时间来观察,要坚持不懈。4、展示教材上的资料卡。让学生开阔视野、增加信息量。 自由活动: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赞美土壤。如,诗歌、手抄报、唱歌、演讲、绘画等等。也可以合作进行。 22、评价活动自评与互评来进行评价,主要从搜集资料 ,方案设计、猜想与预测、表达与交流等方面进行。拓展活动:继续观察、记录实验情况。4 保护土
54、壤认知目标:1、知道土壤为人类所作的贡献;了解我国的土壤资源;知道人类的许多行为是破坏土壤的;知道垃圾等对土壤的危害。2、意识到土壤的重要,能够感激土壤;能够在自己的行动上为保护土壤做出一份努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环境意识。 拓展性目标:利用学到的知识,试制一些绿肥,撒在学校的植物园里。 教学准备:有关土壤的资料,记录表格。收集自己进行土壤研究的所有资料和卡片。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土壤和我们的关系。(板书课题)(二)自主学习、了解土壤为人们做了什么(1)小组交流:你认为土壤能为人们提供什么? (2)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资料,分小组交流、讨论 (3)把你知道的
55、填写在书上。(4)小结:土壤是植物的母亲,植物又为食草动物提供了食物,食草动物又为食肉动物提供了食物。动植物死后,土壤中的微生物又将它们的尸体还原成土壤中的养料,土壤就这样周而复始地为生命提供着无尽的营养,正是有了土壤,才有这美丽可爱的世界。 、讨论人类的哪些活动破坏了土壤(1)小组交流:你认为人类的哪些活动破坏了土壤? (2)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讨论假如地球上没有土壤会怎么样(1)小组交流:你认为假如地球上没有土壤会怎么样? (2)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讨论我们能为保护土壤做什么(1)小组交流:你认为我们能为保护土壤做什么? (2)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3)小结:我们小学生能做的就是搞好宣
56、传工作。 (4)指导学生自办土壤小报,搞好宣传工作。(三)巩固应用总结课文,引导学生写出或画出他们的建议,指导学生办好土壤小报。拓展活动:1、利用学到的知识,试制一些绿肥,撒在学校的植物园里。2、以小组为单位,办一份土壤小报。第二单元 春天来了本单元安排了春天里的动植物、种子发芽了、春季星空三课内容。在知识安排上,这三课内容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引导形式进一步了解季节的变换对动物、植物生长的影响,认识星空变化的规律。是约定学生“参与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的延续,后面的夏天来了单元构成了系列性的、持续一年时间的观察活动,体现学生亲历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 。在编排特点上,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入手,逐
57、渐把学生带入了一个广阔的生命世界。在科学探究上,伴随学生探究领域的不断扩展和深入,带领学生经历了一个从一般的观察到多种方法综合运用的探究过程,起到了总结、归纳和不断丰富、发展自己探究方法的作用。1、春天里的动植物认知目标:1.能依据观察重点选择合适的观察方法;能利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自然事物,学会利用简单的工具进行定量观察;亲历科学观察的一般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意识到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注意保护植物,懂得珍爱生命,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会到与人合作的愉快和科学观察的乐趣;产生愿意合作交流和乐于从事科学探究活动的愿望。3.能指认植物的六大器官,并能用语言或图画描述所观察植物的形态特征,
58、学会记观察记录。 拓展性目标:让学生进一步观察、体验大自然的奇妙与美丽。 活动准备:教科书将活动准备融入一幅学生野外观察的场景图中,借助“到野外观察植物需要准备什么呢?”引领学生进行课前思考、讨论,做好观察前的准备。目的一是引起学生野外观察的兴趣,产生外出观察的欲望;二是引发学生的思考,确定探究的主要方向。 活动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活动过程: 包括三个活动: 活动一:1、提问:东去春来,校园里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2、过交流,学生说说“动植物在从到冬天到春天发生的变化。”3、根据学生日常的观察及生活经验进行交流和猜想。4、设计观察方案方案要设计具体,如使用的工具要写上、怎样进行测量、观察,并设计
59、上要观察注意的事项。第二课时活动二:出去观察。提出观察要求:观察前,教师还要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兴趣,自由组成观察小组,教师也可和学生共同组成观察小组。每个观察小组要事先做好分工,并依据不同分工,携带好相应的观察用具,以便野外观察时使用。同时要教育学生在野外观察时注意保护好植物,懂得要珍爱生命。观察目标。2、观察过程中,当学生的观察兴趣发生变化时,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3、教师要适时的给予有困难的小组以帮助,。4、教师要督促每个小组做好分工,记好观察记录。5、观察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体会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能自觉保护植物。第三课时活动三:交流一下,看看我们有什么收获。交流形式
60、:观察日记、生长、对比图。 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观察结果。1、学生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2、各组推选一名学生在班上进行汇报。最后,结合搜集的图片和资料进行介绍与展示,使学生感受到直接的实际观察与间接的借鉴他人的经验都是获得知识的有效的途径。自由活动:1、让学生自由地选择赞美春天的方式进行小组内的交流。2、评价:学生根据自己课堂内外的实际表现进行评价。自我评价中设计的四项评价内容,可以结合课堂实际,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使学生对自己的表现有一个客观的认识。拓展活动: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动植物进行长期观察,还可以选择校园里的一株植物进行观察,重点记录下它身体各部分的变化情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职业农民培育》课件
- 2024年乡镇组织员个人年终工作总结
- 《旅行社的战略管理》课件
- 协力共赢:团队力量
- 酒店前厅保安执勤要领
- 保险行业销售技巧培训总结
- 2001年天津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图片版)
- 媒体行业客服工作感想
- 景观设计师年终总结7篇
- 2023年项目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考试题(能力提升)
- 第六章传质基本概念
- API-685-中文_
- 政治经济学结构图解
- 服装品质管理人员工作手册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兽医基础》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编号:2776
- 初三毕业班后期管理措施
- 超星尔雅慕课公共关系礼仪实务杜汉荣课后习题及答案(1)word版本
- 示教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
- 氧化铝生产工艺教学(拜耳法)
- 选矿学基础PPT课件
- 安利食品经销商合同协议范本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