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二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第二单元-《田家四季歌》教学反思_第1页
小学语文人教二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第二单元-《田家四季歌》教学反思_第2页
小学语文人教二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第二单元-《田家四季歌》教学反思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田家四季歌教学反思田家四季歌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这首儿歌朗读起来有节奏感,对农民一年四季的农事活动进行了描写,以简练的笔墨画了四幅田园四季的风景画,重点是在介绍农事,带着赞美的感情歌唱了种田人的辛勤劳动。这首儿歌既可使小朋友们获得有关一年四季农作物生长和农事活动的知识,又能使他们在情绪感染中受到农业劳动美的熏陶。儿歌更注重朗读。通过各种方式的读了解我国南方四季的主要农事活动,理解人们劳动的艰辛和丰收的喜悦。一、教学效果本课在设计教学时,我特别重视文中各个组成部分的整合,以识字为切入口,再以读来巩固加深识字、识词的成果,把看图到识字、识词、朗读连为一体。在分析字形时,注意启发学生运用自己的识字

2、经验,从而记住字形。另外,提醒学生要严格按笔顺去描红、临写,把字写规范、美观。本堂课识字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二、成功之处1.多种方式呈现,循序渐进识字。我根据生字的不同特点,采取了多种识字方式,通过借助图画、编字谜、形声字等方法认字,借助拼音识记生字,再通过开小火车进行巩固识字,加强语言训练。最后通过生字回文,朗读儿歌再巩固生字。学生在生字的反复呈现与识记中不断识字深化。不仅对生字的音、形有了深刻的印象,还了解了字的意思。2. 基于学生学习的难点,在适度的拓展中加深体验。这首儿歌具有地域性,农事活动对于生活在城市的学生比较陌生。在读文学文环节,我通过适度拓展突破学习的难点。一是图文拓展。

3、结合图片感知播种、插秧、积肥等农事活动的特点,巩固识字;理解“喜洋洋”、“粒粒香”等词语中所蕴含的情感。二是诗文拓展。适时穿插乡村四月悯农等与课文联系紧密的诗文,在诵读积累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巩固识字。3体现学生学习的重点,在多样的朗读中升华情感。朗读、背诵课文,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自由朗读、男女生赛读、打着节拍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引导学生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读出节奏、读出韵味、读出情感,并在读中巩固识字、熟读成诵、升华情感。三、不足之处1.没有全方面照顾到所有学生。这点主要表现在指导学生运用形声字的方法识字时,指导得不够细致。应该让学生说说每个形声字的

4、形旁、声旁是什么,是什么结构类型的形声字,这样,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深刻地记住这些字,又能进一步深入了解形声字的特点。2. 课堂生成抓得不够,比如在教学“打场(二声)”时,如若能让读对的同学先说说,教师再引导,会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若能抓住生成,用好生成,抓住良好的教育契机,适当点拨,应该会达到意想不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 拓展四季的其他农事过程中,如果把出示的农事活动按四季分分类,学生的回答会更严谨,这样效果可能会更好。4.板书呈现不够及时,有遗漏。四、改进措施1.在识字方面,注重引导学生发现并掌握识字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借助形声特点识字的方法。采用形声字的特点帮助学生记忆,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发现,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2.在课堂评价方面,更好地设计教学评价,使评语更有针对性、灵活性。3.机智地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缓解了课堂上的尴尬,活跃课堂气氛。4.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提高学生兴趣,开发智力,培养能力,陶冶情操。 虽然教学设计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但那节课的环节设计、过程实施,学生们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那丝丝遗憾却久久令我不能忘记。我将持之以恒,继续关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