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近五年高考化学实验题及答案_第1页
北京近五年高考化学实验题及答案_第2页
北京近五年高考化学实验题及答案_第3页
北京近五年高考化学实验题及答案_第4页
北京近五年高考化学实验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15-2019年北京化学高考实验题附中何文杰为红棕色气泡后,迅速停止均产生红棕色气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I中气体由无色变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2NO+O22NO2II中的现象说明Fe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阻止Fe进一步反应对此I、II中现象,说明稀hno3的氧化性强于浓hno3针对III中现象,在Fe、Cu之间连接电流计,可判断Fe是否被氧化【考点】依据实验现象分析物质性质,应用原电池的已有认识模型分析、解释现象【水平】B【答案】C【难度系数】0.95区分度0.27201527(3)海水中溶解无机碳占海水总碳的95%以上,其准确测量是研究海洋碳循环的基础.测量溶解无机碳,可采用如下方法:气提

2、、吸收CO2.用N2从酸化后的海水中吹出CO2并用碱液吸收(装置示意图如下).将虚线框中的装置补充完整并标出所用试剂考点】利用物质制备的思维程序设计制备、分离装置水平】C答案】滴定.将吸收液吸收的无机碳转化为NaHCO3,再用xmolL-iHC1溶液滴定,消耗ymLHCl溶液海水中溶解无机碳的浓度=mol-L-1.【考点】利用滴定原理基于数据对物质成分进行定量分析【水平】B【答案、迸【难度系数】0.57区分度:0.822015-28(15分)为探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与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联系,某同学通过改变浓度研究“2Fe3+2I-=2Fe2+I2”反应中Fe3+和Fe2+的相互转化。实验如下:实

3、验IKI溶液3mL0.01mo1LTX/3mL0.005mo1L-i护Fe2(SO4)3溶液(PH约为1)棕黄色溶液分成三等分实验II数滴0.01mo1L-1AgNO3溶液ii1mL1mo1L-iFeSO4溶液1mLH2Oiii产生黄色沉淀,溶液褪色溶液变浅溶液变浅,比i略深待实验I溶液颜色不再改变时,再进行实验II,目的是使实验I的反应达到JiKI溶液一戈、占0.01mo1L-10.005mo1L-1Fe2(SO4)3溶液PH约为1盐桥考点】依据现象分析解释实验目的【水平】B(2)iii是ii的对比试验,目的是排除有ii中造成的影响。【考点】分析解释实验设计中的干扰排除水平】B(3)i和ii

4、的颜色变化表明平衡逆向移动,Fe2+向Fe3+转化。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考点】关联现象与结论的关系,并作出解释【水平】B(4)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该同学推测i中Fe2+向Fe3+转化的原因:外加Ag+使c(I-)降低,导致I-的还原性弱于Fe2+,用右图装置(a、b均为石墨电极)进行实验验证。TOC o 1-5 h zK闭合时,指针向右偏转,b作极。【考点】通过实验现象利用原电池原理进行电极推测【水平】B当指针归零(反应达到平衡)后,向U型管左管滴加0.01mol/LAgNO3溶液,产生的现象证实了其推测,该现象。【考点】应用原电池原理及氧还规律推测实验现象【水平】B(5)按照(

5、4)的原理,该同学用上图装置进行实验,证实了ii中Fe2+向Fe3+转化的原因,转化原因是。与(4)实验对比,不同的操作,【考点】应用原电池模型和形成的思维程序来设计方案证明物质性质,选取反应、试剂,并作出解释。【水平】C(6)实验I中,还原性:I-Fe2+;而实验II中,还原性:Fe2+I-,将(3)和(4)、(5)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考点】从反应的内因与外因辩证关系的角度,将孤立的、界限分明的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和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联系在一起进行系统探究和复杂推理。【水平】D答案】(1)化学平衡状态(2)溶液稀释对颜色的变化(3)Ag+与I-生成Agl黄色沉淀,I-浓度降低,2Fe3+2I-

6、2Fe2+I2平衡逆向移动(4)正左管出现黄色沉淀,指针向左偏转(5)Fe2+浓度增大,还原性增强,使Fe2+还原性强于I-向U型管右管中滴加0.01mol/LFeS04溶液(6)该反应为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在平衡时,通过改变物质的浓度,可以改变物质的氧化、还原能力,并影响平衡移动【难度系数】0.49区分度0.7820167下列中草药煎制步骤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A.冷水浸泡B.加热煎制C.箅渣取液D.灌装保存AABBCCDD【考点】对物质分离操作的原型的学习理解,对基本仪器用途的认知【水平】A【答案】C【难度系数】0.99区分度0.0720169在一定条件下,甲苯可生成二甲苯混合物和苯.有

7、关物质的沸点、熔点如表对二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苯沸点/点/c13-25-47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甲苯的沸点高于144C用蒸馏的方法可将苯从反应所得产物中首先分离出来从二甲苯混合物中,用冷却结晶的方法可将对二甲苯分离出来【考点】利用题给数据信息,判断反应体系中特定物质采用的分离方法,关联物理性质与分离操作【水平】B【答案】B难度系数】0.82,区分度:0.402016-10K2Cr2O7溶液中存在平衡:Cr2O72-(橙色)+H2O2CrO42-(黄色)+2H+.用K2Cr2O7溶液进行下列实验:氮化讷瀋液间湿的胆试纸实验二结合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

8、的是()中溶液橙色加深,中溶液变黄中Cr2O72-被C2H5OH还原对比和可知K2Cr2O7酸性溶液氧化性强若向中加入70%H2SO4溶液至过量,溶液变为橙色【考点】依据现象对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进行分析、推论预测【水平】C【答案】D【难度系数】0.71,区分度:0.46201612用石墨电极完成下列电解实验实验一装置一II铁丝现象a、d处试纸变蓝;b处变红,局部褪色;c处两个石墨电极附近有气泡产生;n处无明显变化有气泡产生;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推测不合理的是()a、d处:2H2O+2e-=H2T+2OH-b处:2C1-2eCl2fc处发生了反应:Fe-2e-Fe2+根据实验一的原理,实验二中m

9、处能析出铜【考点】对电解池的模型进行远变式,并分析解释、推论预测实现现象【水平】C【难度系数】0.05,区分度:-0.18201627以废旧铅酸电池中的含铅废料(Pb、PbO、PbO2、PbSO4及炭黑等)和H2SO4为原料,制备高纯PbO,实现铅的再生利用.其工作流程如下:过程I中,在Fe2+催化下,Pb和PbO2反应生成PbSO4的化学方程式.过程I中,Fe2+催化过程可表示为:下列实验方案可证实上述催化过程将实验方案补充完整向酸化的FeSO4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几乎无色,再加入少量PbO2,溶液变红.【考点】通过简单设计实验研究物质性质,考查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和对催化过程的领悟【

10、水平】BPbO溶解在NaOH溶液中,存在平衡:PbO(s)+NaOH(aq)NaHPbO2(aq),其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过程III的目的是提纯,结合上述溶解度曲线,简述过程III的操作:【考点】关联重结晶的操作原型,应用分离提纯中重结晶的程序经验进行操作设计【水平】C【答案】1)Pb+PbO2+2H2SO4=2PbSO4+2H2O。2Fe3+Pb+SO42=PbSO4+2Fe2+;b取a中红色溶液,向其中加入铅粉后,红色褪去。A、B;向PbO粗品中加入一定量的35%NaOH溶液,加热至110C,充分溶解后,趁热过滤,冷却结晶,过滤得到PbO固体。【难度系数】0.63,区分度:0.762016

11、28以Na2SO3溶液和不同金属的硫酸盐溶液作为实验对象,探究盐的性质和盐溶液间反应的多样性实验试剂滴管0.2molL-iNa2SO3溶液现象试管饱和Ag2SO4溶液I产生白色沉淀0.2molL-iCuSO4口.溶液变绿,继续滴加产生棕黄色沉淀0.1molL-iAl?皿.开始无明显变化,继续滴(SO4)3溶液加产生白色沉淀经检验,现象I中的白色沉淀是Ag2SO3.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现象I:经检验,现象II的棕黄色沉淀中不含SO42-,含有Cu+、62+和SO32-.已知:Cu+稀磕碑Cu+Cu2+,Cu2+CuIJ(白色)+I2.用稀硫酸证实沉淀中含有Cu+的实验现象是考点】应用信息物质检验的现

12、象进行推论、预测,并排队现象干扰【水平】B试剂I无明显现象白色沉淀a通过下列实验证实,沉淀中含有Cu2+和SO32-.竺込取上层崙寢JQ分成两份洗净的棕董色沉淀白色沉淀a.白色沉淀A是BaSO4,试剂1是【考点】关联反应原型的现象与性质,排队SO32-的干扰,选择合适的试剂进行物质检验水平】Bb.证实沉淀中含有Cu2+和SO32-的理由.【考点】对比分析物质性质与现象之间的异常现象,分析异常原因,做出合理解释【水平】C(3)已知:Al2(S03)3在水溶液中不存在.经检验,现象III的白色沉淀中无SO42-,该白色沉淀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还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推测沉淀中含有亚硫

13、酸根和.【考点】关联原型中性质与现象的关系【水平】A对于沉淀中亚硫酸根的存在形式提出两种假设:i.被Al(OH)3所吸附;ii.存在于铝的碱式盐中.对假设ii设计了对比实验,证实了假设ii成立.a将对比实验方案补充完整宿加稍过里分离、洗遥保留固体ImL0.lmoll-1白色汛淀白色固体记录埶攥1步骤一:,步骤二:按图形式呈现)b.假设ii成立的实验证据【考点】复杂体系中识别检验对象、排除干扰、选取试剂,系统设计物质检验或测定的方案蕴含着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及控制变量等分析方法进行系统分析【水平】D(4)根据实验,亚硫酸盐的性质有.盐溶液间反应的多样性与关.【考点】从物质性质的认识方式和角度来关联

14、、概括物质和微粒的性质水平】B【答案】(1)2Ag+SO32Ag2SO4J。有红色固体生成;a.HCl和BaCl2溶液。b.在I-的作用下,Cu2+转化为白色沉淀CuI,SO32-转化为SO42-oA13+、OH-。I1箱协NH丁耳!。保留固体H控制卫日ka、2mLO.lmall-1A12(SCmb、V明显大于V。(4)亚硫酸盐的溶解性、氧化还原性、在水溶液中的酸碱性;两种盐溶液中阴、阳离子的性质和反应条件。【难度系数】0.51,区分度:0.73201710根据SO2通入不同溶液中实验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溶液现象结论A含HC1、BaCl2的FeCl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so2有还原性Bh2s溶

15、液产生黄色沉淀so2有氧化性C酸性KMnO4溶液紫色溶液褪色so2有漂白性DNa2SiO3溶液产生胶状沉淀酸性:H2SO3H2SiO3【考点】关联物质的性质与现象,对现象作出合理解释【水平】B【答案】C【难度系数】0.84,区分度:0.40201712下述实验中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对比分析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灼热碎琥璃/红热木质t红热木抜浓由中的红棕色气体,推断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红棕色气体不能表明中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由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为还原产物D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CO2,由此说明木炭一定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考点】主动调用认识方式角度关联现象推测物质的性质和反应,并

16、应用结论进行分析解释水平】C答案】D难度系数】0.54,区分度:0.33201726TiCl4是由钛精矿(主要成分为TiO2)制备钛(Ti)的重要中间产物,制备纯TiCl4的流程示意图如下:资料:TiCl4及所含杂质氯化物的性质化合物Si叫AlCl3MgCl2沸点/c58136181(升华)3161412熔点/c-69-25193304714在TiCl4中的溶解性互溶微溶难溶氯化反应的尾气须处理后排放,尾气中的HCl和Cl2经吸收可得粗盐酸、FeCl3溶液,则尾气的吸收液依次是。【考点】物质分离、除杂,选取分离试剂的先后顺序,关联尾气处理,考察近变式活动的分离除杂的程序的完整性【水平】C氯化产

17、物冷却至室温,经过滤得到粗TiCl4混合液,则滤渣中含有。【考点】物质分离,关联性质与操作【水平】B(2)精制过程:粗TiCl4经两步蒸馏得纯TiCl4。示意图如下:物质a是,T2应控制在考点】物质分离,关联性质与操作,简单设计条件水平】C【答案】(1)H2O、FeCl2溶液、NaOH溶液MgCl2、AICI3、FeCl3(2)SiCl4高于136C,低于181C【难度系数】0.71,区分度:0.32201728某小组在验证反应“Fe+2Ag+=Fe2+2Ag”的实验中检测到Fe3+,发现和探究过程如下。向硝酸酸化的0.05molL-i硝酸银溶液(pH-2)中加入过量铁粉,搅拌后静置,烧杯底部

18、有黑色固体,溶液呈黄色。(1)检验产物取出少量黑色固体,洗涤后,(填操作和现象),证明黑色固体中含有Ag。【考点】物质检验的简单设计,含有干扰物质Fe的检验,近变式的实验试剂选择、操作和现象【水平】B取上层清液,滴加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考点】离子检验的原型活动水平】A(2)针对“溶液呈黄色”,甲认为溶液中有Fe3+,乙认为铁粉过量时不可能有Fe3+,乙依据的原理是(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针对两种观点继续实验:考点】关联性质和现象水平】A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证实了甲的猜测。同时发现有白色沉淀产生,且溶液颜色深浅、沉淀量多少与取样时间有关,对比实

19、验记录如下:序号取样时间/min现象i3产生大量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ii30产生白色沉淀;较3min时量少;溶液红色较3min时加深iii120产生白色沉淀;较30min时量少;溶液红色较30min时变浅(资料:Ag+与SCN-生成白色沉淀AgSCN)对Fe3+产生的原因作出如下假设:假设a:可能是铁粉表面有氧化层,能产生Fe3+;假设b:空气中存在02,由于(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可产生Fe3+;假设c:酸性溶液中NO3-具有氧化性,可产生Fe3+;假设d根据现象,判断溶液中存在Ag+,可产生Fe3+。考点】关联物质性质与现象,并进行推测水平】B下列实验I可证实假设a、b、c不是产生Fe3+的

20、主要原因。实验II可证实假设d成立。实验I:向硝酸酸化的溶液(pH2)中加入过量铁粉,搅拌后静置,不同时间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3min时溶液呈浅红色,30min后溶液几乎无色。考点】识别检验对象,排除干扰、选取试剂进行简单设计【水平】C实验II:装置如图。其中甲溶液是,操作及现象。盐桥【考点】依据原电池原理进行简单设计【水平】C(3)根据实验现象,结合方程式推测实验iiii中Fe3+浓度变化的原因:。【考点】对复杂体系内的反应关系进行系统分析,概括氧化性强弱与浓度关系,物质形态与反应速率的关系。【水平】D【答案】(1)加硝酸加热溶解固体,再滴加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Fe2+加入KSCN溶

21、液后产生白色沉淀2)Fe+2Fe3+=3Fe2+4Fe2+O2+4H+=4Fe3+2H2O0.05molL-iNaNO3溶液FeSO4溶液分别取电池工作前与工作一段时间后左侧烧杯中溶液,同时滴加KSCN溶液,后者红色更深(3)溶液中存在反应:Fe+2Ag+=Fe2+2Ag,Ag+Fe2+=Ag+Fe3+,Fe+2Fe3+=3Fe2+。反应开始时,c(Ag+)大,以反应、为主,c(Fe3+)增大。约30分钟后,c(Ag+)小,以反应为主,c(Fe3+)减小。难度系数】0.47,区分度:0.4220189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ABCD实验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石蕊溶

22、液滴入氯水中Na2S溶液滴入AgCl浊液中热铜丝插入稀硝酸中现象产生白色沉淀,随后变为红褐色溶液变红,随后迅速褪色沉淀由白色逐渐变为黑色产生无色气体,随后变为红棕色【考点】在提示角度下的关联性质与现象的关系【水平】B【答案】C【难度系数】0.86,区分度:0.45201811测定0.1molL-iNa2SO3溶液先升温再降温过程中的pH,数据如下。时刻温度/c25304025pH9.669.529.379.25实验过程中,取时刻的溶液,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做对比实验,产生白色沉淀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Na2S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SO2-+H2OHSO-+OH-33的pH与不同,是由

23、于SO2-浓度减小造成的3-的过程中,温度和浓度对水解平衡移动方向的影响一致D与的Kw值相等w【考点】从现象和对比数据推测物质性质,自主调用分析物质性质的角度,将Na2SO3的还原性、SO42-的检验以及盐的水解平衡等相关内容整合在实验中考查【水平】C【答案】C【难度系数】0.63区分度为0.34201812验证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实验如下(烧杯内均为经过酸化的3%NaCl溶液)。I-段时间后;tL-診kdleN)取川的少i怜附近的:一段时问后|KA,结合i、ii反应速率解释原因:【考点】定性及定量的对比实验中进行复杂推理,系统分析得出结论【水平】D【答案】(4)0.4I是SO2歧化反应的催

24、化剂,H+单独存在时不具有催化作用,但H+可以加快歧化反应速率反应ii比i快;D中由反应ii产生的H+使反应i加快【难度系数】0.56区分度为0.69201828(16分)实验小组制备高铁酸钾(K2FeO4)并探究其性质。资料:K2FeO4为紫色固体,微溶于KOH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快速产生O2,在碱性溶液中较稳定。(1)制备K2FeO4(夹持装置略)ABD茅过星KOH溶液5厶Fe(OH)3KMnO4NaOH溶液搅拌浓盐战A为氯气发生装置。A中反应方程式是(锰被还原为Mn2+)。【考点】考查物质制备,关联制备原理与物质性质【水平】B将除杂装置B补充完整并标明所用试剂。【考点】

25、考查物质分离,将除杂装置及试剂以画图的方式作答,考查学生用图形正确表达问题分析过程的能力,设计方案分离简单体系【水平】CC中得到紫色固体和溶液。C中Cl2发生的反应有3Cl2+2Fe(OH)3+10KOH2K2FeO4+6KCl+8H2O,另外还有。(2)探究K2FeO4的性质取C中紫色溶液,加入稀硫酸,产生黄绿色气体,得溶液a,经检验气体中含有Cl2。为证明是否K2FeO4氧化了Cl-而产生Cl2,设计以下方案:、*-W-万案I取少量a,滴加KSCN溶液至过量,溶液呈红色。方案II用KOH溶液充分洗涤C中所得固体,再用KOH溶液将K2FeO4溶出,得到紫色溶液bo取少量b,滴加盐酸,有Cl2

26、产生。I.由方案I中溶液变红可知a中含有离子,但该离子的产生不能判断一定是K2FeO4将Cl-氧化,还可能由生(用方程式表示)。考点】通过现象、题给信息及认识角度分析物质性质。水平】CII.方案II可证明K2FeO4氧化了Cl-。用KOH溶液洗涤的目的是考点】以不引入杂质为核心活动经验的物质分离的目的。水平】B根据K2FeO4的制备实验得出:氧化性Cl2FeO;(填“”或“V”),而方案II实验表明,Cl2和FeO2-的氧化性强弱关系相反,原因是.24考点】关联物质性质与环境的关系,对实验结论作出推论。【水平】C资料表明,酸性溶液中的氧化性FeO2-MnO-,验证实验如下:将溶液b滴44入Mn

27、SO4和足量H2SO4的混合溶液中,振荡后溶液呈浅紫色,该现象能否证明氧化性FeO2-MnO-。若能,请说明理由;若不能,进一步设计实验方案。44理由或方案:。考点】针对实验现象和假设作出分析判断,进行简单实验设计。水平】C【答案】(1)2KMnO4+16HCl2MnCl2+2KCl+5Cl2f+8H2OCl2+2OH-=ci-+cio-+h2o(2)i.Fe3+4FeO42-+20H=4Fe3+3O2T+10H2Oii.排除ClO-的干扰溶液的酸碱性不同理由:FeO42-在过量酸的作用下完全转化为Fe3+和O2,溶液浅紫色一定是MnO4-的颜色方案:向紫色溶液b中滴加过量稀h2so4,观察溶

28、液紫色快速褪去还是显浅紫色难度系数】0.45区分度0.80201910下列除杂试剂选用正确且除杂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试剂AFeCl2溶液(FeCl3)Fe粉BNaC1溶液(MgCl2)NaOH溶液、稀HClCCl2(HCl)h2o、浓h2so4DNO(NO2)H2O、无水CaCl2考点】依据杂质的性质差异选择合理的试剂,关联反应类型水平】B【答案】B201911探究草酸(H2C2O4)性质,进行如下实验。(已知:室温下,0.1molL-iH2C2O4的pH=1.3)实验装置试剂a现象r草醸Ca(OH)2溶液(含酚酞)溶液褪色,产生白色沉淀少量NaHCO3溶液产生气

29、泡酸性KMnO4溶液紫色溶液褪色昏试剤日C2H5OH和浓硫酸加热后产生有香味物质由上述实验所得草酸性质所对应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H2C2O4有酸性,Ca(OH)2+H2C2O4CaC2O4J+2H2O酸性:H2C2O4H2CO3,NaHCO3+H2C2O=NaHC2O4+CO2T+H2O2Mn2+10CO2f+8H2OC.H2C2O4具有还原性,2MnO-+5CO2-+16H+D.H2C2O4可发生酯化反应224424HOOCCOOH+2C2H5OC2H5OOCCOOC2H5+2H2O考点】从不同认识角度关联化学用语来解释实验现象水平】B答案】C201926化学小组用如下方法测定经处理后的废水中

30、苯酚的含量(废水中不含干扰测定的物质)。I.用已准确称量的KBrO3固体配制一定体积的amolL-1KBrO3标准溶液;取VmL上述溶液,加入过量KBr,加H2SO4酸化,溶液颜色呈棕黄色;向II所得溶液中加入v2mL废水;W.向III中加入过量KI;V.用bmol.L-1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W中溶液至浅黄色时,滴加2滴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终点,共消耗Na2S2O3溶液v3mL。已知:I2+2Na2S2O3=2NaI+Na2S4O6Na2S2O3和Na2S4O6溶液颜色均为无色I中配制溶液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考点】记忆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的原型【水平】A(4)W中加KI前,溶液颜色须为黄色,原因是。【考点】定量分析检验中终点判断的分析解释【水平】B(6)V中滴定至终点的现象是。【考点】定量检验终点的分析判断【水平】B(7)废水中苯酚的含量为gL-i(苯酚摩尔质量:94g.mol-i)。【考点】定量分析中的系统分析和复杂推理【水平】D【答案】(1)容量瓶(4)Br2过量,保证苯酚完全反应(6)溶液蓝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