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新课标科学竞赛测试_第1页
七年级新课标科学竞赛测试_第2页
七年级新课标科学竞赛测试_第3页
七年级新课标科学竞赛测试_第4页
七年级新课标科学竞赛测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专心-专注-专业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七年级新课标科学竞赛测试卷科学探究一、选择题1同学们,你们觉得下列有关科学探究的认识合理的是(D ) A科学探究的惟一途径就是做实验 B科学探究可能要涉及到假设 C科学探究从解决问题开始 D科学探究必定要设计研究方案2某镇上大气污染相当严重,烟雾时常笼罩在学校上空,于是科学老师向学生提出了如下课题,我们镇哪些地方大气污染最严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你觉得学生们采用的较切合实际的探究方法是 ( D ) A上网 B实验 C询问 D实地调查3一塑料盘中,一侧放有潮湿的土壤,另一

2、侧放有干燥的土壤,将10只鼠妇放于盘的中央,2分钟后计数,统计10次求平均值。发现潮湿一侧的鼠妇数量比干燥一侧多,这说明鼠妇适于生活在(B ) A水中 B潮湿的环境 C干燥的环境 D土壤里4准备两组小麦种子,提供充足的水分和空气条件,下面哪组实验能证明小麦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光照( A ) A甲组种子放在阳光下,乙组种子放在同温度的黑暗处 B甲组种子放在阳光下,乙组种子放在冰箱中 C两组种子都放在阳光下 D两组种子都放在黑暗处1D 2D 3B 4A 二、简答题5某科学兴趣小组捕捉了160只蝗虫,分成两组,每组80只,做以下实验:组别第一组第二组实验材料蝗虫80只蝗虫80只生活环境放在与蝗虫体色一

3、致的草坪中放在与蝗虫体色不一致的草坪中实验处理放入6只鸡放入6只鸡实验结果一分钟吃掉12只蝗虫一分钟吃掉76只蝗虫 请回答:(1)上述实验说明了 蝗虫的体色与环境的颜色一致有利于蝗虫的生存 。 (2)如果与草坪颜色一致的那组蝗虫所处的生活环境发生改变,蝗虫也可能被吃光。这说明 适应的相对性 ,导致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是 环境的改变 ,6各种植物的开花都要求一定的黑暗和光照时间,但“影响开花的关键性因素是黑暗期的长短,还是光照期的长短”并不明确。人们很早就认识到,苍耳(一种植物)需要每天短于16h的日照才能开花,若日照时间长于16 h就不开花,16h的光照是一个临界点。20世纪30年代,有人将苍耳

4、置于不同组合的光照期和黑暗期中进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图所示实验中,各组处理的差异(变量)是黑暗期长短 。根据本实验的结果,你认为可以对前人的认识作何修正? 光照为16小时时,黑暗期必须长于8小时,苍耳开花 (2)请你继续做进一步的实验:探究在黑暗期中插入一段时间的光照,及在光照期间插入一段黑暗期的植物开花情况,设计方案用图示的方式呈现。) 三、探究综合题 7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题后问题。探究自行车漏气的原因 小明准备骑自行车外出时发现车胎瘪了,他便感到很奇怪,昨天还是好好的,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呢? 他用自己对自行车了解的常识和经验想到,也许是车胎破了,也许是气门嘴的螺丝松了,或者是气

5、门嘴里的小橡皮管坏了 究竟上述哪一种是正确的呢?小明开始寻找证据。他仔细查看了外胎,没有发现有破的痕迹,他又查看气门嘴的螺丝,也没有发现松动。后来他把螺帽卸下,取出气门芯,发现小橡皮管也是好的。他给车胎打气,仔细查看和倾听,一会儿车胎又瘪了,他想,也许是内胎的某个地方出现了一个小小的孔。 后来,他请修车的师傅把内胎取出,充气后,把内胎放到水里,只见气泡从内胎表面的某处不停地往上冒。小明非常高兴,自行车车胎漏气的原因终于找到了。 你能说说小明是怎样进行探究的吗? (1)提出问题: (2)建立假设: 可能是a: 可能是b: 可能是c: 可能是d: (3)收集证据,检验假设: a: b: c: d:

6、 (4)作出解释:) 8下面是关于青蛙体色变化的有关实验 (1)将体色较暗的青蛙放在明亮处,肤色变亮,再放到暗处,肤色变暗。 (2)将青蛙的眼睛蒙住,把原来置于明亮处的青蛙放到暗处,或把原来置于黑暗处的青蛙放到明亮处,青蛙体色不变。 (3)在明亮处,给青蛙注入一种垂体分泌的激素后,体色逐渐变暗,但不久,体色又逐渐恢复亮色。 (4)切除青蛙的垂体,把原来置于明亮处的青蛙放在暗处或把原来置于黑暗处的青蛙放在明亮处,青蛙的体色不变。 实验(1)和(2)表明,青蛙体色变化受 青蛙自身因素 调节,实验(3)和(4)表明,青蛙体色变化受 激素调节。青蛙的体色能够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这种现象称 保护色 。9

7、小玲、小红和小丽在操场上荡秋千。小丽把小玲、小红分别轻轻推了一下,细心的小丽发现,她俩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几乎一样。那么,秋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三个人对此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1: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人的质量有关。 猜想2: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秋千的绳长有关。 猜想3: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秋千摆动时离开中心线的最大距离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她们来到实验室,找来刻度尺、秒表、细线、小球,依照物理学习中的科学方法,按图所示进行实验,得到下表中的数据。实验序号小球质量mg从。点到小球中心的距离L/m小球摆动距中心线最大距离Sm小球

8、往返摆动10次所用时间ts小球往返摆动1 次所用时间t0/s1234520202030300810121010010014010014010180200220200200180200220200200请你通过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为验证猜想1,应选用序号为 2与4 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2)为验证猜想2,应选用序号为 1与3 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3)为验证猜想3,应选用序号为 4与5 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4)实验结论:小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与 从O点到小球中心的距离 有关,与小球的质量和小球摆动时距中心线的最大距离 无关。10在探究“热水瓶的保温性能与盛水多少的关系”的实验中

9、,小明根据生活经验猜测,热水瓶中盛水越少保温性能越差。为了证实自己的想法,他与同学们一起进行了实验探究。 他们的计划是:用多个热水瓶(容积2升)同时进行实验,并保证环境温度相同。同时为了基本保证每个热水瓶的保温性能相同。从学校总务处借来10只热水瓶,作了保温性能测试后选取了8只作为实验用。 实验操作:早上7:30从学校锅炉中打满8壶水,测出水的初温,然后,依次从热水瓶中倒出不同量的水,使每一瓶减少01升,下午5:30做好第二次温度测量。热水瓶编号12345678水的体积升2019181716151413水温初温98末温84585583081579078076574010小时温差13512515

10、1651902002152401小时平均温差13512515165192021524(1)请根据他们的数据记录,在给出的方格纸上用图像表示瓶内盛水量与温度变化的关系。(2)根据图像分析水量与温度的关系并探究结论。(3)如果你也想进行“热水瓶盛水量与温度变化的关系”探究,请简述你的实验方案。七年级新课标科学竞赛测试卷(一) (科学探究) 参考答案 6(1 (2)略 7(1)自行车的外胎为什么瘪了?(2)a可能是车胎破了。b可能是气门嘴的螺丝松了。c可能是气门嘴里的小橡皮管坏了。d可能是内胎破了。(3)a仔细查看了外胎,没有发现有破的痕迹,说明车外胎没有破。b查看气门嘴的螺丝,也没有松动,说明气门

11、嘴的螺丝没有松。c把螺帽卸下,取出气门芯,发现小橡皮也是好的,说明c假设也是错的。d请修车的师傅把内胎取出,把充气的内胎放在水里,见到气泡从内胎表面的某处不停地往上冒,说明车的内胎破了。(4)自行车车胎瘪了的原因是车的内胎破了。 8(4 9(1)10(1) (2)从图线上看,热水每减少01升,平均每小时降低的温度两者接近直线关系,20升和19升的热水瓶测量数据问题,可能是热水瓶性能的差异,也可能是操作过程的问题。可以交换热水瓶的盛水量,进行多次重复实验进行探究。结论:热水瓶内的热水越少,热水瓶的保温效果越差,与我们日常经验基本相符。 (3)为了保证热水瓶的性能相同,可用一只热水瓶,分6天进行测

12、量,每天的盛水量减少01升,但必须保证这几天的气温基本相同七年级新课标科学竞赛测试卷基本测量技能一、选择题1下面各个量,接近4厘米的是( C ) A科学课本的长度 B铅笔芯的粗细 C乒乓球的直径 D课桌的高度2做某实验需要量取45ml的水,应选用下列仪器中的( C ) A100ml的烧杯 B10ml的量筒 C50ml的量筒和滴管 D100ml的烧杯和滴管 3走时准确的指针式手表的秒针,一昼夜内转过的圈数是( B ) A24 B1440 C86410 D432004测量一块金属材料的体积,量筒放平稳且面对刻度线,测量水的体积时视线俯视,测量水和金属块总体积时视线仰视,则所测得的金属块的体积将 (

13、 C ) A大于实际体积 B等于实际体积 C小于实际体积 D无法判断5用托盘天平测量一张邮票的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一张邮票的质量太小,无法称量 B借用一个质量为m1的金属块和邮票一起称出总质量m2,然后用m2-m1则可得邮票的质量 C取n张(足够多)邮票称出总质量m,则一张邮票的质量为mn D把一张邮票放在天平左盘,仔细测量 6测量科学课本中一页纸的厚度,下面做法正确的是( D ) A用最小刻度是05毫米的刻度尺能直接测出一张纸的厚度 B在计算课本的张数n时,应把封面、封底的张数除外 C测总厚度时,应把封面、封底除外,然后把课本压紧,才能用刻度尺准确测出课本的总厚度 D用总厚度

14、除以课本的页数(不包括封面、封底),就测出了一张纸的厚度7小明同学在阳光中学读初中,他在日记中记录了一次上体育课的情景,你认为错误的是( C ) A下午第二节课的体育课,14:00开始上课 B当时的气温在30左右,人感到有点热 C课中进行的1000米赛跑中,冠军的成绩为121秒 D跑到终点后测试自己的脉搏,10秒内跑了23次8一支用后没有甩过的体温计,其示数为38,用它给病人测体温,测得的示数仍为38,则病人的体温( D ) A一定等于38 B一定低于38 C可能高于38 D可能等于38,也可能低于389有两支合格的温度计,它们的玻璃泡的容积相同,管内径粗细不同,将它们插入同一液体中,比较它们

15、的最小刻度之间的间距和温度计的示数,则( A ) A最小刻度间的间距不同,温度计的示数相同 B最小刻度间的间距不同,温度计的示数不同 C最小刻度间的间距相同,温度计的示数相同 D最小刻度间的间距相同,温度计的示数不同10量筒要做得细而高,而不做成粗而矮的形状,这主要是因为( C ) A实验时,细高的量简便于操作 B细高的量筒可能做出相对较大的底座,增加稳度 C细高的量筒与粗矮的量筒相比,相应的刻度间隔较大,便于准确地读数 D粗矮的量筒中所盛液体较多,需用较厚的玻璃,因而不便读数 二、简答题 11人们常把集成电路称为微电子器件,这个“微”字不仅仅是微小的意思,在物理学中,微电子器件是指芯片中的线

16、宽在1微米左右。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线宽已降到013微米,数年后,有可能降到005微米,即50纳米,合 米。现在科学家们正在研制纳米范围的纳电子器件,它标志着21世纪上半叶,信息技术将从微电子时代发展到纳电子时代。12将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20圈,右图是其剖面图,请你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进行测量,线圈的总长度是 厘米,细铜丝的直径是 厘米(直径保留3位小数)。13为估测一个高度为L、瓶底直径为D的玻璃瓶的容器,先将瓶子正立,倒入适量的水,如右图(甲)所示。用刻度尺量出水面高度L1,然后,用塞子堵住瓶口,将瓶子竖直倒立如右图(乙)所示,再测出水面高度L2。则可得出瓶子容积大约是 14如下三

17、项实验: 用刻度尺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把细铜丝在铅笔上密绕50圈,然后用刻度尺量出线圈的总长度再除以50。 测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先测出100枚大头针的质量,再除以100。 测小石块的体积:先向量筒内倒入一定量的水,读数V1;然后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读数V2,则V石=V2-V1。 上述三项实验中: 两次实验的思想方法是相同的。这两次实验遇到的问题的共伺特点是 ,解决问题的办法的共同特点是 。15小明家里有个漏水的龙头,他用停表计时,方法是:当看到某一水滴落下时开启停表,并数1,依此数“2、3”,经过1分钟按下停表停止计时,此时刚好数到“l01”。则每两滴水的相隔时间是秒。如果每滴水的

18、质量是025克,则在这一分钟里将有 克水流失。这是多么大的浪费呀!16小李同学用托盘天平称取65克食盐。他先将天平调平;然后用手(因为一时找不到镊子)把50克、10克砝码各一个放在天平的左盘里,把游码移到50克处;再把食盐逐渐加在右盘里,直到天平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最后,他把盘里的食盐倒在一小张白纸上,包好带走了。请分析小李同学操作中有哪些错误?如何改正?填入表格。 序号 操作错误 改 正123417(1)某同学使用天平称量前,调节托盘天平横梁平衡时,出现图(甲)所示情况,他应如何调节? ;如果在称量过程中出现图(甲)所示情况,他应如何调节? 。用调节后的天平测某物体的质量,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

19、置如图(乙)所示,那么该物体的质量是 克。 (2)如右图(1)所示,量筒中水的体积是 毫升,这块石块的体积是 厘米3。 (3)右图(2)中,甲温度计示数是 ,乙温度计示数是 。三、分析、综合题18“天下西湖三十六,其中最好是杭州。”杭州西湖是一颗璀璨的东方明珠。右图是一幅杭州西湖地图,其中AB是苏堤,CD是白堤,E、F、G、H分别是孤山、阮公墩、湖心亭、小瀛洲四个岛。请你测算一下: (1)苏堤和白堤各有多少千米长? (2)杭州西湖的水面面积有多少平方千米?(西湖里堤和岛的总面积约为052平方千米) 19有一支刻度不正确(但刻度线均匀)的温度计甲,把它与一支标准的温度计乙对比后发现,当乙的示数为

20、20时,甲的示数为15;当乙的示数为80时,甲的示数为78。则: (1)当甲的示数为-2时,乙的示数为多少? (2)有没有存在这样一个温度,甲与乙的示数正好相同? 20小李为了测量1枚钉子、1粒纽扣和1个螺母的质量,做了如下实验: 他先拿2枚钉子放在天平的左盘内,将5粒纽扣或4个螺母放入右盘时,天平刚好平衡。然后他又将4粒纽扣放入左盘,在右盘放入3个螺母和1个1克的砝码,天平也恰好平衡。请问:一枚钉子、一粒纽扣和一个螺母的质量各是多少?21请根据以下步骤做一个家庭小实验。 A取三个相同的一次性纸杯,分别加入同样多(大半杯)的自来水 B纸杯1中加入一小匙盐(约5克),充分搅拌;纸杯2中加入两小匙

21、盐,充分搅拌;纸杯3中不加盐 C把三个纸杯同时放入冰箱冷冻室 D每隔10分钟检查一下容器,并记录你的观察结果。 试问: (1)这个实验研究的是什么问题? (2)实验前,你的预测是 。如果把盐加入纯水中,那么,这杯水结冰需要的时间将 (填“变长”、“变短”或“不变”)。你是基于什么生活经验或知识提出这种预测的? 。 (3)通过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 。22在一根绳子的一端拴上一个物体,就制成了一个单摆。某班同学为了研究单摆的摆动情况,在老师的指导下,分组进行了如下几步实验: 用胶带将铅笔的一端固定在桌子旁边,铅笔的另一端露出桌子的边沿。 在绳子的一端系上一个金属垫片(中间有孔的金属片),另一端系

22、在露出桌子边沿的铅笔的一端上。 让垫片和绳子组成单摆开始自由摆动。 测量单摆在相同时间(20秒)内摆动的次数,记录测量结果。 实验完毕后同学们进行交流,发现各组摆动次数不一样,由此提出了一个问题:单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跟哪些因素有关?同学们提出了多种猜测:跟绳子的长度有关、跟所挂物体的质量有关 接着,同学们制定计划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其中小李是这样做的:取两根长度不同的绳子,两个相同垫片做成两个单摆,并使两个单摆从同一个高度开始下摆,测量物体在20秒内的摆动次数并记录数据。 最后各组搜集数据,并在全班交流,得出结论:摆动的次数跟绳子的长度有关。 试问: (1)小李的探究目的是什么?

23、答: (2)你能说出其他猜测吗?(至少两条) ; (3)选择你自己提出的某一个猜测,说说你将如何进行探究? 七年级新课标科学竞赛测试卷(二) (基本测量技能) 参考答案115l0-8 12148 0074013D2(L1+L2) 14 单个体所测的量是很小的,不能直接测量 测多算少 1506 25 16用手拿取砝码 砝码取用时用镊子 称取食盐时没有用滤纸 在天平两托盘上分别放入大小相同的滤纸物体、砝码位置放错 左边放物体,右边放砝码 测得食盐的质量不对 测得食盐的质量只有55g 17(1)使调节螺母向左移 减少砝码使游码值减小 414 (2)110 20 (3)-230 25018(1)用刻度

24、尺测出AB和CD的长度为17cm和05cm苏堤的长度为1760000cm=102105 cm=102km 白堤的长度为0560000cm=3104cm=03km (2)086km2 19(1)t1=-81 (2)相同温度为120 20设一枚钉子质量为10g ,一粒纽扣质量为4g,一个螺母的质量为5g21(1)液体的凝固点可能跟液体的浓度有关 (2)液体的浓度越大,液体的凝固点降低 变长,水中加食盐后不容易结冰 (3)液体浓度越高越不容易结冰 22(1)探究相同时间内单摆摆动的次数与绳子长度的关系 (2)猜测:单摆摆动的次数可能与垫片的质量有关 单摆摆动的次数可能与物体摆动时起始的高度有关 (3

25、)合理就可七年级新课标科学竞赛测试卷常见生物观察一、选择题1蜗牛爬行时,两对触角充分展开,慢慢地活动,其作用是( C ) 起触觉作用 起嗅觉作用 起视觉作用 起听觉作用 A B C D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D ) A植物种子发芽 B酵母菌一个变成两个 C蝌蚪长出后肢 D水分子扩散进入细胞3下列关于生物和非生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A生物能动,非生物不能动 B生物能生长,非生物不能生长 C生物能繁殖,产生后代,非生物不能繁殖 D生物要呼吸,非生物不呼吸4下述有关动植物的描述中,正确的是(C ) A动物需要营养,植物不需要营养 B铅笔触碰蜗牛和课桌,蜗牛有反应,蜗牛是动物;

26、课桌无反应,是植物 C含羞草受振动时,叶子立即垂下来,说明植物对外界刺激也有反应 D向日葵的花盘能向着太阳转动,所以说向日葵是动物5洞穴中的鱼类,终年不见日光,则哪一部分器官可能会退化?( C ) A触觉 B嗅觉 C视觉 D鳍6下列常见动物中,生理功能最完善、最高等的是( D ) A鲫鱼 B青蛙 C鸽子 D老鼠7在鱼的分类中,将“黄鱼、带鱼、鲨鱼”分成一类;将“鲢鱼、鲫鱼”分为另一类,其分类的依据是( C ) A有无鱼鳞 B是否人工养殖 C生活在咸水还是淡水中 D吃小动物还是吃植物8下列关于种子植物的说法,错误的是(B ) A所有的绿色开花植物都是种子植物 B无籽西瓜和无核蜜橘不是种子植物 C

27、无花果在结出果实时,看不到花,但它也是种子植物 D我们在吃香蕉时,吃不到种子,但它也是种子植物9下列植物都能产生孢子的是( A ) A葫芦藓和胎生狗脊 B地钱和银杏 C铁树和水杉 D蕨和银杏10葫芦藓叶的功能是( D ) A进行光合作用 B进行光合作用,吸收水分 C进行光合作用,吸收无机盐 D进行光合作用,吸收水分和无机盐11下列哪种植物的受精过程离不开水?( B ) A侧柏 B卷柏 C银杏 D玉米12与高粱亲缘关系较近的植物是( C ) A马铃薯 B向日葵 C君子兰 D豌豆 13水稻与玉米在分类上是同种不同属,水稻与大豆在分类上是同门不同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水稻与玉米,大豆之间

28、没有共同特征 B水稻与玉米、大豆之间的共同特征一样多 C水稻与玉米之间的共同特征多,水稻与大豆之间的共同特征少 D水稻与玉米之间的共同特征少,水稻与大豆之间的共同特征多14下列各组植物属于同一类群的是( B ) 卷柏,属卷柏科蕨类植物,又名九死还魂草。根能自行从土壤分离,卷缩似拳状 满江红亦称“红苹”“绿苹”。蕨类植物 A贯众和贝田 B卷柏和满江红 C桫椤和菠萝 D苏铁和铁线蕨15胎生而又不哺乳的动物是(C ) A褐子鸡 B狐狸 C鸭嘴兽 D海豚16下列动物中,不属于脊椎动物的是( D ) A壁虎 B,东北虎 C羚牛 D天牛17以下特征能作为生物与非生物分类的依据是( D ) 能否生长 有否呼

29、吸 是否需要营养 对外界刺激能否作出一定反应 A B C D18科学家们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几百只训练有素的信鸽分成两组,在一组信鸽的翅膀下各缚一块小磁铁,而在另一组信鸽的翅膀下各缚一块大小相同的铜块,然后把它们带到离鸽舍一定距离的地方放飞,结果大部分缚铜块的信鸽飞回到鸽舍,而缚着磁铁的信鸽却全部飞散了。下面是人们对信鸽有高超的认路本领的原因提出的猜想,请问科学家的实验支持哪种猜想?( D ) A信鸽对地形、地貌有极强的记忆力 B信鸽能发射并接收某种超声波 C信鸽能发射并接收某种次声波 D信鸽体内有某种磁性物质,它能借助地磁场辨别方向19在对哺乳动物分类时,有人将“羊、牛、马”分为一组;将“

30、虎、狮、狼”划为另一组。分析同一组动物的共同特点,猜想他的分组依据是( D ) A是否身上披毛 B幼体是否哺乳 C生活环境是陆生还是水生 D以植物为食还是以其他动物为食 二、简答题 20根据下列内容,完成后面的填空分类等级番茄小麦马铃薯界植物界植物界植物界门种子植物门种子植物门种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单子叶植物纲双子叶植物纲目茄目禾本目茄目科茄科禾本科茄科属番茄属小麦属茄属种番茄种小麦种马铃薯种 (1)番茄与小麦同 ,不同 ;番茄与马铃薯同 ,不同 ;小麦与马铃薯同 ,不同 ;所以番茄 与 的共同特征多,番茄与 的共同特征少。 (2)生物分类等级中,最基本的单位是 。21蜈蚣、马陆、蚰蜒同属于

31、节肢动物门的多足纲,但不是同一个亚纲。原因是由于蜈蚣和蚰蜒的每一体节有 ,马陆的体节则是 。三、分析综合题22实验:观察蚯蚓 : (1)蚯蚓身体的颜色为 色,且背腹颜色 (填“一样”或“不一样”)。 (2)用手指在蚯蚓身上轻轻来回抚摸,有什么感觉: 。 (3)将蚯蚓放在硬纸上,观察它的运动状况,仔细听有无声音? ,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 (4)区别蚯蚓前端和后端的方法是( ) A蚯蚓前端较后端粗 B蚯蚓前端较后端细 C蚯蚓的环带靠近身体前端 D蚯蚓的口在身体的前端 (5)在观察蚯蚓运动时,要注意保持它体表的湿润,其原因是( ) A保证它正常的呼吸 B保证它的血液正常循环 C加快它的运动速度

32、D减慢它的运动速度 (6)蚯蚓体表有刚毛,刚毛的作用可能与 有关,协助蚯蚓在穴内或地面 。 (7)下列关于蚯蚓与人类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蚯蚓在土壤里活动可使土壤疏松,有利于植物生长 B蚯蚓的排泄物可提高土壤肥力 C蚯蚓体内含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是优良的饲料和食品 D蚯蚓在土壤里钻来钻去会破坏植物的根系,因此要尽量消灭蚯蚓 (8)雨后大量蚯蚓钻出地面,这是因为土穴中 (填“有较多”或“缺少”)氧气。蚯蚓最适宜的生活环境是在 的土壤中。23探索活动 水是如何流过鱼鳃的 (1)仔细观察鱼缸里的鲫鱼,观察时注意鱼嘴开合的频率及水流经鱼嘴通过鱼鳃的过程。 (2)注意观察位于鱼眼后方、鱼头两侧的

33、鳃盖开合的过程。 (3)观察同一时刻鱼嘴和鳃盖的开合。注意这两种结构在这一过程中的联系。 思考:观察鱼嘴张开时,鱼头两侧的鳃盖如何变化?你认为这两种结构在鱼的水生生活中起什么作用? 24探索活动 蚂蚁为什么能找到“家” 假设:蚂蚁依靠触角来识别气味、辨别方向。 实验方法:抓4只没有受伤的蚂蚁。将其中3只的触角分别剪去、和全部。并将每只蚂蚁分别放在离巢穴30厘米、10厘米、5厘米的地方,看它们能不能找到自己的“家”。如果都不能,或者大部分都不能,说明触角对蚂蚁辨别方向起着重要作用。 实验过程: 第一次,把触角完整的蚂蚁分别放到离巢穴30厘米、10厘米、5厘米的地方,让它爬回巢穴,仔细观察蚂蚁的行

34、为,并记录在下表中。 第二次,把剪去 触角的蚂蚁分别放到离巢穴30厘米、10厘米、5厘米的地方,让它爬回巢穴,仔细观察蚂蚁的行为,并记录在下表中。 第三次,把剪去 触角的蚂蚁分别放到离巢穴30厘米、10厘米、5厘米的地方,让它爬回巢穴,仔细观察蚂蚁的行为,并记录在下表中。 第三次,把剪去全部触角的蚂蚁分别放到离巢穴30厘米、10厘米、5厘米的地方,让它爬回巢穴,仔细观察蚂蚁的行为,并记录在下表中。 离巢穴距离观察结果 处理5厘米 10厘米30厘米 没剪过触角 剪去 触角 剪去 触角 剪去全部触角 结论:把表格中剪去触角和没剪过触角的蚂蚁相比较,不难发现触角对蚂蚁辨别方向和探寻路线起着相当重要的

35、作用。 七年级新课标科学竞赛测试卷(三) (常见生物观察) 参考答案20(1)门 纲 种 属 科 纲 马铃薯 小麦 (2)种 21一对节肢 从第5体节起,每体节有两对节肢 22(1)灰黑或灰红色 不一样 (2)粘滑,有环状体节,体节上有小突起刚毛 (3)有沙沙响声 刚毛与纸接触发出的响声 (4)C (5)A (6)运动 爬行 (7)D (8)缺少 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23鱼嘴和鳃盖的一张一合是交替进行的,若用滴管在鱼嘴前滴上几滴带颜色的水,就会发现这些有颜色的水一会儿就从鳃孔里流出,说明鱼嘴、鳃盖开合的过程,是水流流过鱼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鱼完成了与水中的氧的交换。 24略 七年级新课标科学

36、竞赛测试卷生物体的构成及生物适应性、多样性一、选择题1剖开西瓜的果实时,会有一些汁液流出,这些汁液在生物学上称为( A ) A细胞液 B液泡液 C细胞质 D液泡2下列关于植物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D ) A一般有比较大的液泡 B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组成 C植物细胞不一定都有叶绿体 D一定有细胞壁,没有细胞膜3神经组织的主要功能是( D ) A保护、吸收和分泌 B输导养料和氧气 C收缩舒张引起各种器官运动 D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4如图所示,若将下列四支试管放置在37的恒温箱中,一周后,其内生长微生物最多的试管是( D )5大面积烧伤的病人,要住进严格消毒的病房里,其原因是( C ) A皮肤

37、失去了调节体温的功能 B皮肤失去了感觉功能 C皮肤失去了保护功能 D皮肤失去了分泌功能6植物细胞一般具有立方体或多面体的形状,这是因为植物细胞具有( A )A细胞壁 B细胞膜 C液泡 D细胞质7人体发育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就是( D ) A生殖细胞 B精子 C卵细胞 D受精卵8人体中能收缩舒张引起运动的组织是( C ) A上皮组织 B结缔组织 C肌肉组织 D神经组织9下列对生物“系统”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 D ) A身体某一部分上的器官的总和 B体内功能上有联系的器官的总和 C能共同完成一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的总和 D能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的总和 10比目鱼身体向上

38、一面的颜色,能随着环境颜色改变而改变,其作用是( D ) A有助于增加浮力 B有助于寻找配偶 C有助于减轻压力 D有助于逃避敌害11餐饮业曾经大力提倡“一次性木筷”,但现今人们又提出免用一次性木筷。下列理由正确的是( B ) A为了降低餐饮业物价 B为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C减少土壤中的垃圾 D一次性木筷可防止传染病的传播12有四位学生进行如下操作:甲将反光镜对着太阳光以便视野内达到最大亮度;乙观察头发时,两眼张开,左眼观察,右手画图,丙发现目镜脏了,于是拿起卫生纸擦干净;丁使用低倍物镜已看到细胞,仍觉得有些模糊,于是试着调细准焦螺旋。其中正确的操作是( B ) A甲、乙、丙 B乙、丁 C甲、乙

39、 D乙、丙13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状,主要是为了适应在何种环境中生存( C ) A缺日光 B缺养分 C缺水 D温度太低14下列措施与保护生物多样性无关的是( D ) A设立自然保护区 B不乱砍滥伐森林 C植树造林 D使用一次性木筷 15关于细菌和人类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大多数细菌可以被人类利用 B所有细菌都是有利的 C细菌对人类的作用是不大的 D所有细菌都是有害的 16某同学在一个视野中看到一列细胞(如图所示),此时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分别是“l0”和“10”,如果将物镜换成“40”,那么在一个视野中可以看到的细胞数目是 ( B ) A1个 B2个 C4个 D32个17下列均属

40、于单细胞植物的是( B ) A衣藻、草履虫 B小球藻、衣藻 C小球藻、变形虫 D变形虫、草履虫 18草履虫在水中能旋转前进和自由运动,是借助于( A ) A纤毛的摆动 B细胞质的流动 C伸缩泡的收缩 D食物泡的移动 19下列具有细胞核的生物是( B ) A大肠杆菌 B酵母菌 C破伤风杆菌 D乳酸菌 20食品在冰箱中能保持一段时间不腐败,其主要原因是冰箱中( D ) A细菌少 B细菌都被冻死了 C没有细菌 D细菌繁殖速度较慢 21为了保护国宝大熊猫,我国设立的自然保护区是( C ) A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 B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C卧龙、王朗自然保护区 D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二、简答题 22从生活中保存食

41、物的方法看: (1)将食物晒干(如新疆葡萄干)不易变质,是因为 微生物在无水的环境下不易生长 。 (2)把新鲜蔬菜放入冰箱不易变质,是因为 微生物在低温下不易生长 。 (3)有些食品采用真空包装,是因为真空包装与空气隔绝不易生长微生物 。 (4)铁罐包装的食品不易变质,是因为铁罐包装前曾用高温杀死微生物 。 由此你认为微生物的生长与水分 、 温度 等有关。23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四大组织切片如图所示,据图回答:(1)图中属于结缔组织的是 A ,上皮组织的是 C ,神经组织的是 B ,肌肉组织的是 D 。24如图是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分别是上、下表皮,细胞排列紧密,构成 保护 组织; 、是叶肉细胞

42、,含大量叶绿体,构成 营养 组织; 是叶脉,能输送水、无机盐、有机物等,属于 输导 组织;可见,一张叶子是一个由多种组织构成的 器官 。25几个同学一起到菜场买了一个猪心进行解剖,发现猪心主要由 心 肌构成;心脏内有血液,它是 结缔 组织;心脏中还有一些神经分布,控制心脏的跳动,它属于 神经组织;心脏的内、外表面覆盖着 上皮 组织。根据这些观察,你认为心脏属于动物体哪一个结构层次? 循环系统的器官26研究发现,有的植物的花瓣在一天之内能呈现出不同的颜色,这与花瓣细胞中含有的一种叫花青素的色素有关。该种物质在酸性环境中呈红色,在碱性环境中显蓝色,在中性环境中显紫色,回答下列问题: (1)花青素存

43、在于细胞的 )液泡 中。 (2)花青素在不同的酸碱环境中显示出不同颜色的特性与常用的酸碱指示剂中的 相似。石蕊试液 (3)喇叭花的花瓣早晨是红色的,此时细胞中的 细胞液 显酸性,其原因之一是晚间呼吸作用产生的有较多的积累。CO2 (4)随着太阳的升起,光照时间的延长,喇叭花的花逐渐变成了紫色,这是因为 _二氧化碳被光合作用吸收_。三、分析综合题27下面是最早发现抗生素-青霉素的弗莱明先生所进行的探索过程。 观察及对问题的认识:培养细菌的培养基中,偶然生出青霉菌,没有细菌生长在其周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假设: 青霉菌能杀死细菌,青霉菌中有杀死细菌的物质 。进行实验:把青霉菌放在液体中培养后

44、,观察这些培养液对细菌生长的影响,结果,培养液阻止了细菌生长和繁殖。结论: 青霉菌中有阻止细菌生长的物质 ,弗莱明在持续的研究中分离出了这一物质,分析出它的特征并将它命名为青霉素。28甲、乙两人在争论: 甲说:“人体各器官系统是独立工作,互不干扰的,我吃饭时消化系统在工作;跑步时运动系统在工作;而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是呼吸系统完成的。它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互不影响。” 乙说:“我认为人体各系统是协同工作,互相联系的。俗话说牵一发而动全身,人体应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你认为谁说的有道理?你有证据支持乙的观点吗?请与同学讨论。乙,因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一个系统的活动必定有其他系统的协调配

45、合29下面两表是一组生物体含水量和人体组织、器官的含水量。从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有 。生物体的含水量生物含水量水母97鱼类80-85蛙78哺乳动物65藻类90高等植物60-80人体组织器官的含水量组织器官含水量牙齿10骨骼22骨骼肌76心脏79血液83脑84 构成生物体的成分中,水的含量最多 生物体的含水量与生物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代谢旺盛的组织器官含水量较高 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差异与水的含量多少相关302000年6月26日,科学家向全世界公布了人类基因组破译成功,引起世界轰动。该项研究对人类的重大贡献是使人类拥有了一套自身说明书,是人类科学史上又一里程碑式的创举。 (1)有六个国家

46、参与这一人类基因组计划,除美、英、法外还有( ) A德、俄、中 B德、意、中 C日、意、俄 D德、日、中 (2)我国科学家在其中承担了多少碱基序列的检测任务( ) A1 B2 C10 D50 (3)请简要说明基因组计划的研究方法:该项工作是将人类细胞核中 对染色体上组成DNA分子的30亿个碱基对,按照自然顺序排列出来,并对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即 进行准确排列,从而获得人类自身的基因图谱。 (4)你认为“人类基因组计划有哪些意义 。30(1)D (2)A (3)23 基因 (4)更好地了解人类自身的生蝴特征 七年级新课标科学竞赛测试卷地球与宇宙一、选择题1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地球是个球体的有(

47、C ) A海上远去的帆船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B15191522年麦哲伦的航海经历 C铅笔在篮球表面上移动时,会慢慢消失 D人造卫星拍的照片2如果你乘船出海,你看到的港口灯塔会(B ) A从上到下依次从视野中消失 B从下到上依次从视野中消失 C塔顶和塔身同时从视野中消失 D整个灯塔会突然从视野中消失3北极星常年高挂在我国北方的天空,它是下面星座图中的( C )4除地球外,人类很早以前就用肉眼观察到了的行星是( C ) A水星、木星、金星 B水星、金星、木星、火星 C水星、金星、木星、火星、土星 D水星、金星、木星、火星、土星、天王星5土星的周围有一圈美丽的光环,20世纪70年代末宇宙飞船拜访它时惊

48、奇地发现,组成光环的物质是( ) A土星表面激烈运动的大气层 B土星内部激烈运动所释放的巨大能量 C碎石、尘埃和冰屑 D不存在任何东西,是人的幻觉6某地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以北是中纬度,以南是高纬度,该地的地理位置是( ) A西经20和北纬30的交点 B东经160和南纬60的交点 C经度0和南纬30的交点 D西经20和南纬60的交点7以下是一位宇航员在月球上的生活片段,你认为哪一些是真的?( ) (1)吃到土生土长的食物 (2)跳过四米高的横杆 (3)举起200千克的大石头 (4)听到大风呼啸(5)脱掉宇航服,宇航员在被窝里睡觉 (6)走路 A(2)(3)(4) B(1)(4)(5)

49、C(2)(3)(6) D(2)(3)8下列使用天文望远镜的方法中,不科学的是( ) A选择视野比较开阔的地方 B用寻星镜对准目标星体 C调节目镜焦距,使像清晰 D不加滤镜直接观测太阳,图像更清晰9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可以直观地表现出地球整体的表面形态和地理事物的分布。下列四项工作中,有一项工作无法靠地球仪来完成,凭你的经验,你认为是哪一项?( ) A判断自己在地球上的大致位置 B估算太平洋跨越的经度 C临摹澳大利亚的轮廓图 D了解山东省境内泰山山脉的基本走向10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它的特殊主要表现在( ) A地球的质量、体积及运动状况与其他行星有很大的不同 B地球上有大气C地球

50、既有自转又有公转 D地球上有高级智慧生命11判断图中P点的经纬度,你认为既在南半球又在东半球的是哪一地?( )12下面是一张日历的内容:“2001年7月大13辛巳年五月大廿三星期五,则这一天出现的月相与下列哪句诗所表示的月相是相似的? ( ) 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风渔火对愁眠 B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C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D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13下面列举的重大航天事件中,属于中国的是( ) A1957年成功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 B1961年成功发射载人宇宙飞船 C2003年成功发射“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D2003年“勇气号火星探测器登陆成功14下列比较常用的地图中

51、,比例尺有大有小,请你找一找,一般属于大比例尺的地图有哪些?( ) (1)世界政区图 (2)亚洲地形图 (3)中国政区图 (4)浙江旅游图 (5)某镇工业布局图 (6)某高地军事图 (7)学校平面图 A(1)(2)(3) B(3)(4)(7) C(5)(6)(7) D(4)(5)(7)15小明在农历二十二、二十三的晚上看到的月亮应该是图中的( )16一位美术工作者在我国某地发生日全食时,即时绘成了几幅图画(见下图),根据日全食过程判断,图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 B C D二、简答题17我们粗略地把地球的赤道半径看成是6400千米,那么一辆时速为80千米的轿车,绕赤道一圈至少需要 小时。18图

52、中为观测到月轮明亮部分的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问题: (1)甲、乙两图中,哪个是发生月食时的月轮? 。 (2)当天乙的月相是 ,出现的时间大致是农历 。19太阳光很强烈,不能用肉眼或直接用双筒望远镜或天文望远镜观察。怎样才能既不灼伤眼睛又能观察到太阳的活动呢?除了列举的方法,你还能想到其他的方法吗?写下你的方法,比一比谁的方法更巧妙。 方法一:如果望远镜不大,可直接在目镜上装一片深黑色的玻璃。 方法二: 。 方法三: 20小明同学绘制了一张自己家的平面示意图。 (1)这张地图是用 方法表示方向的,小明家的大门是朝 方向的。 (2)此图中表示的地图要素和信息有一处存在明显的错误。这个错误是: ;你

53、的判断理由是 。 21大年初一也叫春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 (1)春节的月相是 ,此日,月球位于图A、B、C、D中的 。 (2)小明计划春节晚上用望远镜观测月球上的环形山,你认为他的计划可行吗?你对他的观测有什么建议?22在一张比例尺为1: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个城市的距离为12厘米,则甲、乙两个城市的实际距离为 。23我们常用 的多少来表示太阳活动的强弱标志。24读图,回答问题。 (1)判读甲、乙两地的经、纬度: 甲: 乙: (2)如果该图是某地图上的一部分,则它所在地图是用 方法表示方向的。乙地位于甲地的 方向。25请你根据最近从报纸、广播、电视、计算机信息网、生活中与人们交谈等途径中了解到

54、的有关“地球与宇宙”方面的信息中,列举你最感兴趣、最关心的信息2条。 (1) (2) 26科学能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还能帮助警方破案。有一次,警方在查一起宝物失窃案的过程中,与嫌疑人有如下交谈。嫌疑人:我真没偷东西。宝物失窃那天我在我姐姐家。于是警方找到嫌疑人姐姐,她说:警察同志,我弟弟是个诚实的人,那天,他真的一直在我家。直到夜里12点,因他喝醉了酒,趁着明亮的月光,我送他到他家门口。警察想了想,那天刚好是农历初二,于是又问到:你送他时,月亮是不是很圆?嫌疑人姐姐点了点头。聪明的同学,如果你是警察,你将怎样与嫌疑人及他姐姐继续交谈呢?27请你自己试着做一个地球仪。 使用材料:乒乓球或其他球体

55、、铁丝、量角器、直尺等。 制作要求: (1)使地轴通过球心,其两端与球面相交于两点; (2)使地轴与底座呈665交角; (3)在球面上画出主要的经纬线,并标注经纬度。 自我评估:制定一份评估表,可以包括以下几项内容:(1)是否稳定牢固;(2)转动是否灵活;(3)地轴倾斜角度是否正确;(4)经纬线绘制及经纬度标注是否正确;(5)外形是否美观。28图中是日食时的不同日轮,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日食有 、 、 三种类型。与日食不同的是,月食只有 和 两种类型。 (2)这些日轮反映的是日 食的过程。 (3)按日食过程的先后顺序把图中的数字重新排列: 。 (4)若图中表示的是月食的过程,则按月食

56、过程的先后顺序给予重新排列: 。 (5)日食的形成是发生在农历的 ,此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 。29如图,读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的相关性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7080N测站测得的降水量变化与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是 ;在6070N测站观察到的降水量变化与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是 。 (2)从图中反映出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 有一定相关性,其变化周期约为 年。 (3)三个地区降水最丰富的是 ,能否根据图中三个地区降水量与太阳黑子之间的关系,说明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是太阳黑子? 七年级新课标科学竞赛测试卷(五) (地球与宇宙) 参考答案5C 6B 7D 8D 9D 10D 11D 1

57、2C 13C 14C 15A 16B17160 18(1)乙 (2)满月 十五、十六左右 19合理即可 如放一盆水,在水中观察等 20(1)一般定向法 东南 (2)小明用的比例尺太大 按照他的比例尺不可能画出此平面示意图 21(1)新月 C (2)不行。因为春节时月相为新月,看不到月球上的环形山,建议在每月的农历十五或十六观测。 2260千米 23太阳黑子 24(1)东经120,0纬度 东经130,南纬10 (2)经纬网定向法 东南 25不惟一,合理即可 26姐姐明显在说谎。因为农历初二是娥眉月,半夜时早已不见了,根本无月光。 27略28(1)日全食 日偏食 日环食 月全食 月偏食 (2)全

58、(3)6、1、4、3、5、2 (4)2、5、3、4、1、6 (5)初一 日、地、月在同一直线上,且月球处在中间 29(1)降水量随黑子增多而增加 降水量随黑子的增多而减少 (2)太阳黑子活动周期 11 (3)50N60N 177W150E(36测站) 不能七年级新课标科学竞赛测试卷物质的构成一、选择题1下列现象能用分子运动理论解释的是( ) A春天,柳絮飞扬 B夏天,槐花飘香 C秋天、黄沙扑面 D冬天,雪花飘飘2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打开香水瓶盖以后,满屋充满香味 B糖放入水中后不久,整杯水都变甜了 C在太阳光下扫地时,能看到尘土飞扬 D衣箱里的卫生球不断

59、变小,衣服充满卫生球味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粒子是碳原子和氧原子 B湿衣服能晒干说明分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C将大量氧气压缩在钢瓶内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D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4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运动论解释的是( ) A晒衣服时,在阳光下晒比阴凉处先干 B医院里充满了酒精味和药味 C氧化汞受热分解成汞和氧气 D把两块表面平滑干净的铅压紧,就不容易将它们拉开5下列现象中,能表明分子是在不停的运动的是( ) A河水在流动 B阳光下空气中的尘埃运动 C盐在水中溶解 D植物的生长6能够在花园里闻到花香的原因是( ) A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B分子有质量 C分子总是在不停地运

60、动 D分子的体积很小7水结成冰,其结果是( ) A水分子的大小改变了 B水分子间的间隔改变了 C水分子的颜色发生了改变 D水分子的化学性质改变了8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酒精的挥发是由于酒精分子不断运动扩散到空气里去的缘故 B相同体积的冰和水所含的水分子数相同 C空气里的氧分子和氯酸钾分解得到的氧分子性质相同 D参加化学反应的二氧化碳分子是能再分的一种微粒919世纪,意大利科学家阿伏伽德罗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子的概念,认为: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不能独立存在;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分子的质量等于构成它的原子的质量之和;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