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_第1页
初三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_第2页
初三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_第3页
初三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_第4页
初三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三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一、 班级情况分析班级平均分及格人数优秀人数175.114615273.634317375.394516474.644611577.594815672.664610二、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1、部分学生历史学科的基本功不扎实,历史史实不清,基本概念模糊。如:33题中的阿基米德是哪国人,34题的汽车之父是哪国人等,部分学生失分。2、部分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的能力不强,答题不准。表现为(1) 忽视试题设置的时空条件。如35题题干为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历史上出现了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的浪潮。部分学生忽视了题干中的时间因素和事件的性质两个重要的条件,对题干的理解不全面,导致失分。(

2、2) 忽视问题的设问要求,随便变更问题的方向。如35题第一问:这股浪潮在欧美的表现,部分学生没有充分理解和搞清楚本题考察的知识点,结果答非所问或找不到答题的切入点。3、少数学生知识的系统性差。只会背诵单个知识点,而对整个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缺乏系统的认知,不会灵活运用。如34题宪章运动的背景,在学习新课时老师已经提到该知识点,但并没有在书上将此题做出明确的标记,致使部分学生就找不到答题的方向,失分很多。4、少数学生错别字多,语言组织能力差,答不到点子上。如蒸汽时代的汽字,很多学生写错,出现失分。三、 出现问题的原因1、对部分班级和部分学生督促的力度不够,导致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2、教师对课标

3、和教材的研究不细不透,对事件背景只做分析,往往不做重点要求,此类问题回答不理想。3、能力训练不到位。本学期侧重基础知识的复习,练习较少,学生缺乏必要的答题技巧。4、授课过程缺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点拨,学生学习知识的系统性需要提升。四、 改进的措施1、以课标和考试说明为蓝本,夯实基础,教学以课本为主,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做到知识的不错不漏。对反复强调的重点内容,抓好过关检测,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做好检测的补救和落实。2、进一步重视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加强学习目的和态度的教育,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3、适当多做题,增加训练机会,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4、 研究试题和课标,提高自身的命题能力和摸清考试

4、的方向。 2011、32011年初三诊断性检测历史试卷分析 作者: HYPERLINK /Common/ShowAuthor.aspx?authorname=%e7%86%8a%e5%bf%97%e5%bc%ba 熊志强 来源: HYPERLINK /Common/ShowCopyFrom.aspx?copyfrom=%e6%95%99%e7%a0%94%e5%ae%a4 教研室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25日 点击数: 120 本次试卷灵活开放命题紧扣天水市中考历史考试纲,既突出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有突出了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并注重对时事热点联系,注重学生情感价值观的考察。

5、并要随着这次诊断性检测的开始,中考的脚步悄然临近。我们天水初中历史会考主要考察中国近代史(40%)、中国现代史(30%)和世界近代史(30%)三部分。这次诊断性检测既是天水麦积区教体局对全区初三级同学学习复习情况的初步摸底,也是各个学校对本届学生学习情况的初步掌握,同样又是初三级各科科任老师队最近一阶段教学与复习工作的一个小结,也向同学们发出了中考进入冲刺阶段的号角。依据这次检测,我们初三级老师对以后的复习又有了新的总体掌握,并对原有计划做最后的调整,一边查漏补缺,提高复习效率,推进学生学习成绩的再次攀升。一 本次检测试题分析2010年中考诊断检测综合试卷分历史和政治两部分共计100分。历史部

6、分分五个试题类型,21个小题,共计50分。第一题为选择题;(1-15小题,每小题1分,计15分)主要考察同学们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70%以上的题没有难度,只要掌握了基本的历史事件和对试题的认真分析就能得出真确答案。第二题为列举题(16小题,12分);这题问题难度不大失分较少。第三题感悟历史(共23分),含(19、20、21)三组材料阅读与解析这是各个同学拉开成绩差距的主要原因,其中失分较多的有19.6题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20.2题遵义会议的主要成就;20.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21.2题明治维新在日本社会转型中的作用(明治维新的历史意义)和给日本首相合理建议等题。各个知识框架分

7、值比重一览表考查内容选择题非选择题题号分值题号分值累计中国近代史1、2、3、4、5、6、6分16、19、20、2117分23分中国现代史7、8、9、10、4分17、19、2010分14分世界现代史11、12、13、14、155分18、218分13分合计15分35分50分二 、成绩分析参加本次考试60%以上的同学达到及格线,20%以上的同学达到优秀,前四题为基础题,成绩均衡,分不清孰优孰劣,差距主要从第五题(感悟历史)拉开,例如:第一部分人民英雄纪念碑有关的内容展开分析与解答问题;第二部分(即21小题)中美关系处理的问题要结合历史知识与现状的分析。优秀的同学几乎都是满分,后面同学则交空白卷的同学

8、有好几个,这样无疑就从分值上拉开了差距,自然有了优劣之分。三 、存在的问题(1)知识方面 同学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与设想有些差距,尤其是第一题得满分的同学特别少,每位同学还有上升的空间;后进生对历史综合问题的分析解答能力较差,不会运用历史知识解决身边的历史问题。这些同学提升成绩的空间很大。抓好这些同学就解决了好多实际问题。 (2)教师方面初中会考内容相关的三册课本的复习刚告一段落,还没有进入系统的恐固复习,前一阶段无暇对历史试题的讲解与解题方法的指引,以及对历史现象的分析,是造成本次考试失分多的主要原因之一。多强调时事,多归纳善于捕捉信息。(3)学生学习方面 后面同学对学习的放松,根据经验认为自

9、己有把握考上高一级学校,产生麻痹大意思想。学习警惕性不高,不去动脑筋动脑筋思考历史问题,平时也花的工夫不大,是造成大题失分的主要原因。好学生因复习的科目多,对历史所花功夫有所限制,因此基础题也有丢份现象,多加强事实与历史知识的结合,善于归纳总结老师的考试只是方向指引与总结。比如日本大地震以前就给同学分析过相关的考试内容,这次原原本本出现在考试的试题上。四、 后阶段建议与方法的改进前一阶段已经系统的全面的对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和世界近代史三册课本内容进行了详实细致的复习。根据考试成绩和原来的计划后一阶段复习将按以下几方面展开展开: 1、集中进行中考会考指导的考纲要求再次系统复习考试涉及的历史事

10、件、历史现象等基础知识,并抓好做与练的强化训练,尤其加强对历史综合试题的训练和解题方法的指引。2、在复习中帮助学生掌握如何运用历史知识,扣准问题字眼,解决分析历史历史问题的方法指导,并灌输解答历史试卷的环节与步骤等思想。3、针对学生情况在原计划复习方式上稍作调整,抓好优秀生稳中求升,培养全市尖子生,带动中间生恐固及格率,抓好后进生提高及格率。整体抓基础,后进生抓方法,抓重点知识的掌握。不同学生更注意因材施教,以达到普遍提升。4、依据21题归纳总结引发深思:随时捕捉时代敏感话题,预测中考重点话题,收集相关历史信息,迎接中考到来。 5、做好思想动员,消除顾虑、齐心协力共同提高。从总体来看初三最后一阶段是冲刺阶段,再加上今年招生比例大,各位同学将会加倍努力,优秀生不许别人督促。其他学生消除顾虑,打消思想的浮动性,讲究学习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