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灵丘县教师预测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大同灵丘县教师预测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大同灵丘县教师预测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大同灵丘县教师预测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4页
大同灵丘县教师预测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页 大同灵丘县教师预测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在以下酶的固定方法的模式图中,适合固定酵母细胞的是( )。 答案:B解析:【知识点】本题考查酶的研究与应用。 【答案】B。 【解析】A表示吸附法,B表示包埋法,C、D表示结合法。固定酵母细胞多采用包埋法,细胞分子个大难以被吸附或结合,故选B。 2研究表明,每个人的DNA都不完全相同,因此DNA也可以像指纹一样用来识别身份,这种方法就是DNA指纹技术。下列关于DNA指纹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应用DNA指纹技术首先需用合适的酶将待检测的样品DNA切成片段,该酶是DNA酶B.切出的DNA片段可以用差速离心的方法进行分离C.该技术利用

2、了DNA分子的特异性D.通过检测线粒体DNA可以鉴定父子关系 答案:C解析:DNA酶一般指DNA水解酶,包括外切核酸酶和内切核酸酶,应用DNA指纹技术将待检测的样品DNA切成片段的酶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A项错误。DNA片段的分离可以利用凝胶电泳法,一般不用差速离心法。B项错误。每个人的DNA都不相同,都具有特异性。C项正确。线粒体DNA来自细胞质,孩子的线粒体基因来源于母亲,鉴定父子关系时应该检测细胞核的DNA。D项错误。 3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是细胞骨架B.性激素在核糖体上合成后,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C.所有细胞中核糖体的形

3、成都与核仁密切相关D.癌细胞中核糖体的数量明显少于衰老细胞 答案:A解析:真核细胞中的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它能够维持细胞形态、保护细胞内部结构功能,同时与细胞运动、能量转换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A项正确。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脂质中的固醇,不是蛋白质,不在核糖体上合成,而是在内质网上合成,B项错误。原核生物无成形细胞核,无核仁,但含有核糖体,C项错误。癌细胞可以无限增殖,代谢速率快,核糖体的数量明显多于衰老细胞,D项错误。 4自由运动是动物区别于其他生物的重要特征之一。下列关于哺乳动物的运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运动主要是由骨、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的B.运动还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C.运

4、动消耗的直接能量是食物中的化学能D.运动离不开消化、呼吸、循环等系统的协调配合 答案:C解析: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关节)、肌肉共同组成。运动的完成需要神经、消化、呼吸、循环等多个系统共同协调配合完成,A、B、D三项正确。运动消耗的直接能量来源于细胞呼吸作用时产生的ATP,C项错误。 5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学习行为是动物后天学习的,与遗传因素无关B.先天性行为是动物体内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C.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对动物的生存都有重要意义D.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答案:A解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

5、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在遗传物质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适应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复杂。综上所述,A项错误。 6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多种植物激素协调控制植物生长发育B.植物激素是在植物体内发挥调节作用的信号分子C.植物激素进人把细胞并催化细胞代谢中的特定反应D.植物激素由某些部位产生,运输到特定部位发挥作用 答案:C解析:知识点:植物激素。植物激素是指一些在植物体内合成的,并能从产生之处运送到别处,对植物生长发育产生显著作用的微量有机物,是植物体内发挥调节作用的信号分子,

6、B、D项正确;不同种类的植物激素,大豆存在于同一植物体内,植物体的生长发育,不是受单一激素的控制,而是受多种激素的调节作用,A项正确。C项:植物激素起调节作用而非催化作用,C项错误。 7“米勒夫妇的眼睛都是蓝色的,他们能生出棕色眼睛的孩子吗?为什么?”这样的问题在教学中被称为“概念探针”,这里所说的“探针”主要用来检测( )。学生的前慨念概念的缺陷学生的认知过程学生产生前概念的原因学生对概念掌握的程度 A.B.C.D. 答案:D解析:知识点:“概念探针”的作用:(1)检测前概念;(2)转变前概念;(3)及时地反馈;(4)诊断概念缺陷。即,D项正确。A、B、C三项:不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 8

7、STEM教育强调利用多学科之间相互关联的知识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从跨学科知识应用角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下关于STEM教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基于真实情境的问题解决是SETM教育的基本内涵之一B.STEM教育是指社会、技术、工程和数学多学科构成的综合性教育C.STEM教育包括引入(吸引)、探究、解释、迁移和评价五个方面D.STEM教育是在概念转变模型理念的指导下,由美国生物学课程研究所开发的帮助学生构建科学概念的模式 答案:A解析:STEM是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四门学科的英文首字母缩写,强调利用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相互关联的知识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从跨学科知识应用角度

8、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STEM教育的基本内涵:基于真实情境的问题解决;关注学科重要概念;强调跨学科概念整合;聚焦科学与工程学实践。A项正确、B项错误。“5E教学模式”是在概念转变模型理念的指导下,由美国生物学课程研究所开发的帮助学生构建科学概念的模式,其内涵包括引入(吸引)、探究、解释、迁移和评价五个方面。C、D两项错误。 9在“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一课的教学中,为了丰富学习资源,教师引导学生使用塑料瓶、气球、塑料管、橡皮膜等制作了膈肌运动的模型。该模型属于( )。 A.概念模型B.数学模型C.化学模型D.物理模型 答案:D解析:概念模型是指以文字表述来抽象概括出事物本质特征的模型,如对真

9、核细胞结构共同特征的文字描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模型等。数学模型是指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如种群的“J”型增长。物理模型是指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特征的模型,如人工制作或绘制的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等。根据定义判断,题干中的膈肌运动模型是运用实物进行制作的,故属于物理模型。 10在自然状态下,不改变种群基因频率的是()。 A自然选择B基因突变C基因重组D个体迁入迁出 答案:C解析:在自然状态下,自然选择、基因突变和个体迁入迁出均能增加或减少某基因的数量,从而改变种群基因频率。而基因重组只改变了个体的基因型不会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因此答案

10、选C。 11下列有关植物果实和种子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花生的外壳由子房壁发育而成B.苹果的食用部分由子房壁发育而成C.油桃果实内的桃核由胚珠发育而成D.蚕豆的食用部分由受精极核发育而成 答案:A解析:A项,花生的外壳确实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成。子房果实子房壁果皮 成熟的果皮一般可分为外果皮、中果皮、内果皮3层。故A项正确。 B项,苹果果实中心的一小部分由子房壁发育而成的,花托和花被筒合生的部分发育形成的才是主要食用部分,故B项错误。 C项,桃子属于被子植物。桃核是它的种子,种子是由胚珠发育来的。而子房壁将发育成果皮,受精卵将发育成种子中的胚。故C项错误。 D项,蚕豆的食用部分由子房壁发

11、育而成,而非受精极核。故D项错误。 12遗传实验方法使用恰当的是( )。?A.用杂交的方法检验杂种灰兔F,的基因型B.用连续自交的方法提高小麦抗病系的纯度C.用杂交的方法鉴定一只狗的基因是否是纯合子D.用测交的方法区分猫的长毛和短毛这一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答案:B解析:用测交的方法检验杂种灰兔的基因型,A错误;连续自交可提高小麦抗病系的纯度,B正确:用测交的方法鉴定狗的基因是否是纯合子C错误:用杂交的方法区分猫的长毛和短毛这一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D错误。 13人在吸气时,胸腔和肺内压的变化是()。 A胸廓扩张。肺内压增大B胸廓扩张肺内压减小C胸廓缩小,肺内压减小D胸廓缩小,肺内压增大 答案:

12、B解析:人在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这时,胸廓扩大,肺随着扩张,肺的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下降,外界空气就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故本题选择B选项。 14已知一段DNA分子的一条链中碱基数量之比为(A+G)/(T+C)=0.5,则其互补链上的该比值是( )。A.0.5B.1C.1.5D.2 答案:D解析:知识点:DNA双链和碱基之间的互补配对。DNA分子的双链中,A=T,G=C。由题干DNA分子的一条链中碱基数量之比为(A+G)/(T+C)=0.5可知,其互补链(T+C)/ (A+G)

13、=0.5,所以其互补链上(A+G)/(T+C)=1/0.5=2,D项正确。A项:数据错误。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数据错误。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数据错误。与题干不符,排除。 15关于不同类群植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藻类植物通常生活在水中B.蕨类有根、茎、叶的分化C.双受精是种子植物特有现象D.苔藓植物疏导系统包括木质部和韧皮部 答案:C解析: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通常生活在水中,A正确。蕨类有了根、茎、叶的分化,还有了输导组织,通常较为高大,B正确。双受精是被子植物特有的现象,C错误。苔藓植物里有管胞和筛胞用于物质运输,D正确。 16根据目前对细胞周期的认识,整个细胞增殖

14、周期可分为G1、S、G2、M四个分期,对于这四个分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G1期是一个生长期,主要进行RNA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B.S期是细胞增殖的关键阶段C.G2期的RNA和蛋白质合成终止D.M期的细胞有极明显的形态变化 答案:C解析:细胞周期分为间期和分裂期。间期分为G1期(DNA合成前期)、S期(DNA合成期)和G2期(DNA合成后期)。G1期主要合成RNA和蛋白质;S期除了合成DNA外还合成组蛋白,是细胞增殖的关键期;G2期DNA合成终止,继续合成RNA及蛋白质。M期是细胞分裂期,此时细胞有明显的形态变化。故A、B、D三项正确,C项错误。 17下列各项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15、 A体液的杀菌作用B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C皮肤的屏障作用D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吞噬病原体 答案:D解析:特异性免疫是指人出生以后才逐渐建立起来的防御功能,只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一般是通过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抗体和抗原结合,促使吞噬细胞进行吞噬作用,从而将抗原清除或使其失去致病性。人体的三道防线中,第一和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 18蚂蜂遭到袭击时,蜂群共同向侵犯者发起攻击,从个体和群体的角度来看,其行为应属于()。 A攻击行为和社会行为B防御行为和社会行为C取食行为和社会行为D学习行为 答案:B解析:攻击行为是指同种动物个体之间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域、巢区

16、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特点是双方的身体不受到伤害,失败者表示出屈服,胜利者就停止攻击。社会行为是指营群体生活的动物,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它们所具有的一系列的动物社群行为。防御行为是动物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行为,对动物维持个体的生存和延续种族是十分重要的,是不可缺少的。取食行为是动物获得食物的行为。蚂蜂遭受到袭击时,蜂群共同向侵犯者发起攻击,从个体角度说是动物的防御行为,从群体角度说。是动物的社会行为。故选B。 19近年来纳米科技发展进步神速,极精微的各式显微镜,如共轭焦锂射显微镜、定量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发明,使细胞的微细结构被观察得更为清楚。下列有关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有关叙述错误

17、的是()。 A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内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越小B用10倍物镜观察水绵玻片时,玻片与物镜的距离为05cm,若改用30倍物镜观察时,则玻片与物镜的距离应调整为15cm左右C当用低倍镜看清楚物像后,转换成高倍镜后却看不到物像,其原因可能是被观察的物体未处于视野正中央D若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和转动物镜后异物不动,则异物应位于目镜上 答案:B解析: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X物镜放大倍数,因此放大倍数越大,目镜测微尺每小格长度代表的实际长度越小,A正确。物镜放大倍数越大,镜头与玻片间距离越小,B错误。被观察物像若位于视野一侧,则转换成高倍镜后,物像可能移出视野,C正确。异物

18、可能位于物镜、目镜和装片中,若位于物镜上,转动物镜,异物可动;若位于装片上,装片移动,异物随之移动,现移动装片和转动物镜,异物均不动,则异物应位于目镜上。D正确。 20在下列血管中,流静脉血的是()。 A主动脉B肺动脉C人球小动脉D出球小动脉 答案:B解析:动脉血含氧丰富,是颜色鲜红的血;而静脉血含氧量少,是颜色暗红的血。在人体的血管中,肺动脉里流的是静脉血,经过肺里的气体交换后,含氧量增加,颜色变得鲜红,成为动脉血流入肺静脉;在体循环中动脉中流的是动脉血,经过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后,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流人体静脉。血液流经肾小球时,由于。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

19、细胞,其他小分子的如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物质被过滤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而剩下的物质通过出球小动脉流出。由于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过程,并没有发生气体交换,红细胞运输的氧并没有减少,故血液仍然是动脉血。因此,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中的血液均是动脉血。故答案选B。 21初中生物学课程内容标准中共有一级主题()。 A10个B9个C11个D8个 答案:A22将深海中的藻类移到浅海中,光合作用的效率明显增强,这是因为()。 A在深海中只能获得频率较高的红光B在深海中只能获得频率较低的蓝紫光C在浅海中还可以利用波长较长的红光D在浅海中还可以利用波长较短的蓝紫光 答案:C解析: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利用

20、的有效光是红光和蓝紫光。在深海中,由于海水的阻挡作用,只有波长较短、频率较高的蓝紫光才能透射过;在浅海中波长较长、频率较低的红光和波长较短、频率较高的蓝紫光都可以透射过。由于在浅海中植物可以接受红光和蓝紫光,光合作用必然就强,故答案选C。 23生长激素具有调节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分泌生长激素的是()。 A.垂体B.甲状腺C.胰岛D.胰腺 答案:A解析:【知识点】本题考查生长激素的作用。 【答案】A。【解析】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有调节人体生长发育

21、的作用。故选A项。 24若在显微镜下观察“b”字,观察到的结果应该是放大的()。 A.bB.PC.qD.d 答案:C解析:【知识点】该题考查显微镜的成像特点。 【答案】C。【解析】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像了。 25下列与蛔虫营寄生生活无关的是( )。A.生殖器官发达B.消化器官退化C.体表有角质层D.体细如线,呈圆柱形 答案:D解析:与寄生生活相适应,蛔虫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体表有角质层,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也都退化,生殖器官特别发达,每条雌虫每日排卵约24万个

22、;这些寄生虫之所以具有如此发达的生殖器官,产下如此数量的受精卵,目的就是增加感染寄主的机会。而身体呈圆柱形与寄生生活无关,故本题选D。 26某同学在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时,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量最多的镜头组合是( )。 A和B和C和D和 答案:C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因此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放大倍数小的目镜和物镜。上端扁平、无螺纹,为目镜,其长度和放大倍数成反比,即长度越长,放大倍数越小;上端有螺纹,为物镜,其长度和放大倍数成正比,且镜头越细,放大倍数越高。因此本题目镜和物镜的组合应是长目镜和短物镜,答案选C。 27机体内的部分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方式如

23、图3所示,其中神经元C为抑制性神经元,它的存在保证了机体反射活动的精细和协调。在箭头处给予适宜刺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元a接受刺激后膜电位变为内负外正B.神经元c通过突触释放递质使神经元b兴奋C.神经元c可以接受神经元a和神经元b发出的信号D.神经元c对a的负反馈调节可抑制神经元a的兴奋 答案:D解析:静息时,神经纤维的膜电位为外正内负;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电位转变为外负内正。神经递质有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据图分析。神经元a的兴奋可以引起神经元c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蠡而使神经元b受抑制。神经元a接受刺激后膜内外的电位变为外负内正。A错误:神经元c为抑制性神经元,神经元c

24、通过突触释放递质使神经元b受抑制。8错误;神经元C可以接受神经元a发出的信号,并引起神经元 b释放神经递质,但由于突触传递的单向性(轴突一树突或胞体),神经元c不能接受神经元b发出的信号,C错误;据图分析,神经元C对神经元a具有负反馈调节作用,神经元C释放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可及时终止神经元a的兴奋,D正确。 28分别提取种植于室内普通光照和室外强光光照下的同种植物叶片的叶绿体色素,用纸层析法分离,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室内植物叶片偏黄B.室外植物叶片偏绿C.室外植物叶片胡萝卜素含量叶黄素含量D.室内植物叶片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 答案:D解析:提取绿色叶片的叶绿体色素,

25、用纸层析法分离,滤纸条上从上到下四条色素带分别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从图中可以看出室内植物叶片含叶绿素较室外的多,说明室内植物偏绿、室外植物叶片偏黄,A、B两项错误。室外植物叶片胡萝卜素含量小于叶黄素含量,C项错误。室内植物叶片叶绿素a含量大于叶绿素b含量,D项正确。 29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 A线粒体B核糖体C叶绿体D溶酶体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结构特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有的结构是核糖体。故本题选择B选项。 二、问答题30“小肠结构”是初中生物的重点和难点,为了更好地理解小肠皱襞和绒毛为什么能增大吸收面积,教师给学生准备了纸板、布

26、(或纸)、胶水、胶布、剪刀等材料,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和制作小肠结构模型。 问题: (1)画出小肠壁结构模型图,体现制作过程和材料的处理方法,并标注结构名称。(10分) (2)设计模型制作的教学方案。(20分) 解析:(1)首先,制作四层小肠壁。取四块相同的纸板,在其纵切面上用白纸和彩色笔分别画出四层壁的纵切图注意用不同的颜色,让学生形成视觉差,并标上名称:黏膜层、黏膜下层、肌肉层、浆膜层。如图1所示: 其次,制作皱襞和绒毛。将白纸折成扇子状,作为小肠的内层皱襞。另外取一张宽度相同但长度较短的白纸,作为小肠的外表面。将折好白纸的一边用双面胶与另一张长度较短白纸上的一边固定。里面折好的白纸要长

27、些,外面平整的白纸要短些,这样才能形成内表面积和外表面积的大小对比。这样的结构要做两个一个用于继续制作,另外一个用于面积大小的对比。 然后将布条剪成条状,粘到褶皱上面,缝好之后将相连的布条剪断。这样使布条呈绒毛状。同时留一部分布条作为面积的对比。将里面褶皱白纸的底部用双面胶固定在外面的白纸上,然后将制作好的小肠壁按生物学顺序组装,横切面叠放,纵切面外露,排列顺序从上至下依次是:黏膜层、黏膜下层、肌肉层、浆膜层。再将制作的小肠皱襞固定到黏膜层上方。至此,模型制作即告完成。如图2所示: (2)教学过程: 在观察小肠壁结构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此模型结合实物解剖,采取如下的教学过程: 首先组织学生认识四

28、层壁,根据小肠四层壁纵切面示意图对照显微镜观察,并搞清楚它们的顺序。 认识皱襞和绒毛。组织学生认真观察结构,发现其不同的形态,然后让学生自己学习并总结出:表面上隆起的便是皱襞,皱襞上的那些针状物是绒毛,显微镜中是毛状。 理解皱襞和绒毛增大了小肠的吸收面积。组织学生制作模型,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使用前和使用后的对比可以直观地看出小肠的特殊结构绒毛和皱襞使消化的面积增加。此时再出示挂图,讲述绒毛的内部结构最后点明绒毛实质上是皱襞上的突起,所以绒毛也增大了吸收面积。 这种教具操作简单,直观性强,将微观结构宏观显示,帮助学生看到实物无法观察到的现象,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实验与形象思维的能力。(答案合理即可) 31设计一张教学挂图,展示菜豆种子的结构。 (1)用示意图的形式展示你设计的挂图,并标出各结构的名称。(10分) (2)利用所设计的挂图设计一个教学活动。(20分) 解析:(1) (2)教学活动设计: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教师:一粒小小的种子竞能长成参天大树,它有如此神奇的本领的秘密在那里呢 展示交流合作: 引导学生观察种子的颜色,形状、大小。 展示种子及挂图,引导思考:a种子能萌发成幼苗可能和种子内部的什么结构有关呢 b怎样知道种子里有什么 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去感知种子在外形上的千差万别,激发学习热情和探究的欲望。 引导学生开展实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