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智慧与思维创造_第1页
哲学智慧与思维创造_第2页
哲学智慧与思维创造_第3页
哲学智慧与思维创造_第4页
哲学智慧与思维创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哲学智慧与方法序 言一、实践本体论方法二、主体与客体研究方法 三、价值与事实研究方法附论:中国哲学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简论结 束 语序 言1、人们关于哲学的几种看法哲学是“玄学”、“深奥之学”。哲学是“神学”、“象牙之塔学”。哲学是“知识学”、“知识大全之学”。哲学是“无用之学”。哲学是“意识形态之学”、“政治之学”。哲学是待人接物、处世行事的方式和原则。序 言2、什么是哲学?A “哲学”一词的考据 哲学原意为智慧的总汇或关于智慧的学问。古希腊文的哲学(Philosophy或philosophia)原意是“追求”(philem)“智慧”(sophia),即“爱智”之学;也有“爱好”(philo)“

2、学问”(sophia)之意。 汉语中的“哲”。 日本学者西周创造“哲学”一词。 梁启超先生的引进。序 言B 哲学的内涵(1)关于知识的总结或总汇(2)关于现象或事实的好奇、惊诧和怀疑(3)关于超越的取向(4)关于存在的探询(5)关于世界的发问(6)关于使人获得智慧的学问序 言C 关于哲学的几种定义(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或是关于世界观系统化了 的理论或学说)。(2)哲学是关于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三者的统一的学问。(3)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综合学 科(“科学的科学”)。(4)哲学是关于科学总体的方法论(等于或近似于科学的 学问)。(5)哲学是关于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思

3、维规律的总结 和概括(“运动规律学”)。(6)哲学是关于人的问题的最高的学问(“人学”)。序 言3、哲学的由来 (1)人的存在的局限和超越 (2)生存和生活的意义(“有意思”与“有意义”问题的互动) (3)人的自我意识的成熟和诘问 (4)追问世界的本源 (5)知识的积累和考察 (6)理性的审视和追寻 (7)人与人的世界、与人的对象、人与人自身之关系的 反思和把握 (8)真、善、美能否统一?臻真、臻善和臻美的境界何以 实现?三者之上的“圣”是何以可能的?真、善、美、 圣这四者的关系是什么?序 言4、哲学的性质 1、形上性 2、智慧性 3、反思性 4、自我意识性 5、意识形态性 6、生活入世性 序

4、 言5、哲学的特点 (1)超越性 (2)求真性 (3)抽象性 (4)思辨性 (5)人文性 (6)歧义性序 言6、哲学的基本问题 (1)世界观物质和精神 (2)方法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3)认识论主观和客观 (4)哲学的基本派别 (5)哲学的党性原则 (6)贯穿全部哲学问题的“主线” 主体和客体序 言7、哲学的用处 (1)哲学的“无用” (2)哲学的“有用” (3)哲学的“无用之大用”8、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哲学?体验生命开阔视域升华思想追求智慧把握生活深化实践改变世界创造价值序 言一、实践本体论方法1、什么是实践? (1)实践的定义 (2)实践的内涵 (3)实践与劳动、与生产等活动的比较 (4)实

5、践的取向一、实践本体论方法2、实践的性质 (1)客观现实性(物质现实性) (2)自觉能动性(主观目的性) (3)社会历史性一、实践本体论方法3、实践的要素 (1)目的 (2)手段 (3)主体个体的能力和差异 (4)实践的方式、水平和环境一、实践本体论方法4、实践的类型 (1)物质生产实践 (2)社会变革实践 (3)精神文化创造实践一、实践本体论方法5、实践的作用 (1)实践是人的生存和生活的本质方式:两种 “尺度”及其统一 (2)实践是人认识、改造和创造对象世界 的活动方式 (3)实践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 (4)实践是主体与客体问题的基础及其主体 与客体统一的“桥梁” (5)实践是认

6、识活动的基础 (6)实践是人的全部问题的“本原”一、实践本体论方法6、实践的意义 (1)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2)实践是近、现代文化问题的“本体” (3)实践是近、现代哲学发展的“基点”二、主体与客体研究方法1、什么是主体、客体?主体和客体的界定演变主体的定义主体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客体的定义客体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二、主体与客体研究方法2、主体与客体问题的实质同哲学基本问题(物质与精神或思维与存在)的比较同认识论基本问题(主观与客观)的比较主体与客体问题的实质之一:人本性“以人为本”主体与客体问题的实质之二:活动性人的全部问题之根本在于人的对象性活动即实践主体与客体

7、问题的实质之三:主体性人与人的世界、人与人的对象和人与人自身二、主体与客体研究方法3、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二者相互对立、相互区别二者相互决定、相互依赖二者共时出现、历时成立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互动和统一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人及其全部活动和 全部关系的本质所在二、主体与客体研究方法4、主体与客体关系的类型实践类型认识类型伦理类型价值类型审美类型异化类型二、主体与客体研究方法5、主体与客体关系的意义 (1)主体和客体关系的“发端”需要与 满足、意向与达到、要求与实现 (2)主体和客体关系的“中介” 对象化 及其对象化活动 (3)主体和客体关系的“目标”目的性 及其实现 (4)主体和客体关系的“升华”

8、主体的 自我认识、自由和创造三、价值与事实研究方法1、什么是价值?什么是事实?价值的定义价值的划分事实的定义事实的划分价值与事实的关联三、价值与事实研究方法2、价值问题的核心和价值关系的内涵主体性需要是否被满足和目的是否被实现价值能否成立的理由和能否运行的界限主体的中心性(“价值原”)与客体的有用性(“价值载体”)的对应价值关系主体目的性(或意向性)与客体功能性之间能否统一三、价值与事实研究方法3、价值认识与事实认识价值认识的含义事实认识的含义两种认识的比较两种认识的互动从真理到价值的进程三、价值与事实研究方法4、价值判断、价值评价和价值观价值的主观形态价值判断价值评价价值观价值及其价值主观性

9、的现代凸现三、价值与事实研究方法5、价值问题和价值观的实质(1)价值问题的实质(2)价值旨在满足需要、实现意义、 完成取向、达到目的(3)价值观的实质(4)价值观旨在创新需要、升华意义、 把握取向、 创造目的附论:中国哲学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简论1、哲学发展的几个问题(1)中外文化的比较(2)中国文化的几个特点(3)中国哲学的整体特点(4)中国哲学存在的问题附论:中国哲学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简论2、中国哲学发展历史的简要回顾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特点”中国近代哲学发展的“走向”中国20世纪哲学发展的“趋势”中国哲学发展的转型中国21世纪哲学发展的“主题”附论:中国哲学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简论3、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 若干问题(1)缘起(2)阶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