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士的职业安 (1)课件_第1页
急诊护士的职业安 (1)课件_第2页
急诊护士的职业安 (1)课件_第3页
急诊护士的职业安 (1)课件_第4页
急诊护士的职业安 (1)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急诊护士的职业安全防护原则 医院急诊科是抢救急危重症病人及参与处理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场所,一切医疗护理过程中,护士常常在病人诊断尚未清楚时即展开处理与抢救,由于环境的特殊性,若不注意个人防护,容易造成各种不同的职业性损伤,严重威胁护士的身心健康。职业危害因素物理性危害因素化学性危害因素 生物性危害因素 其他因素化学性危害因素 护士经常接触到各种化学消毒剂,如含氯制剂、过氧乙酸、戊二醛、甲醛等;为服药病人特别是有机磷中毒病人进行催吐洗胃时,空气被有毒的液体污染;当护士在配置药液尤其是化疗药物过程中可出现肉眼看不见的逸出,在空气中形成含有毒性微粒的气溶胶或气雾,通过皮肤或呼吸道进入机体。以

2、上各种气体可通过呼吸道、皮肤黏膜和消化道吸收,其危害是缓慢的,长期吸收可导致中毒,如皮肤过敏、头痛、呼吸道疾病等。生物性危害因素 病毒 病毒是最常见的生物性危险因素,临床上以乙肝、丙肝、艾滋病毒为主,美国CDC监测报道:每年至少发生100万次意外针刺伤,引起20余种血源性疾病的传播,每年因血源性传播疾病造成医务人员死亡人数超过几百人,由于护理职业行为的特殊性,临床护士经常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及各种分泌物,被污染的几率相当高,护士是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发生的最高职业群体,护士锐器伤的发生率79.36%92.3%,被乙肝污染的针或锐器伤后的相应感染率为6%30%. 。 细菌 护理工作中常见的致病菌:

3、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等广泛存在于各种分泌物、排泄物及患者用过的器具和衣物中,通过呼细菌 护理工作中常见的致病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等广泛存在于各种分泌物、排泄物及患者用过的器具和衣物中,通过呼吸道、血液、皮肤等途径感染护士。 吸道、血液、皮肤等途径感染护士。 急诊科护士处于抢救工作的知第一线,经常会遇到各种严重的开放性损伤病人,不同原因所至心跳呼吸骤停的病人,原因不明的毒物中毒及各种传染性疾病的病人等,护士在参与各种抢救操作及护理病人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经常接触到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在紧急为病人气管插管、吸痰、洗胃、包扎、止血、静脉穿刺等的过程

4、中,为争取最有利的抢救时机,护理人员往往来不及进行有效的自我防护便直接接触病人,这无疑会增加护理护理人员感染各种传染性疾病的机会,最具威胁性的感染性疾病是乙肝、丙肝、艾滋病等,它们通过血液传播的效率最高,一次即可感染其他因素 运动性损伤 护士在抢救、护送、搬运工作中往往为了病人而忽视自身安全,发生扭伤、拉伤,尤其是胸外按压、定时给病人翻身、长期输液时的下蹲姿势等可引起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另外,医疗设备运作不灵敏及搬运工具的老化也会加重护士的体力支出。 心理社会因素 社会地位有限、晋升少、报酬低、家庭的重担、工作压力大及护理人员少等是护士职业危险因素中的社会心理因素。尤其是在急诊工作的护士,

5、科技的发展,仪器的更新,抢救治疗手段的层出不穷,给护理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另外,急诊突发事件多,抢救病人紧迫,病人及家属过度焦虑,期望大,而今他们的法律意识也在不断增强。所以在抢救时,护士必须时刻警惕引发医疗纠纷的危险因素,去面对病人或家属的心理暴力,加之病人及家属常常不理解、不信任护士的工作,而且护理工作繁重,随机性强,频繁的倒班,工作持续紧张和刺激,均可导致一定的心理精神压力,对职业暴露自我防护的意识也有所降低。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使急诊科护士产生疲劳、睡眠障碍,导致护理工作质量及护士生活质量下降。加强职业安全教育职业安全是近年来护理人员越来越关注的重要话题,提高防护意识是预防职业危害的基础。

6、医院管理者应充分认识潜在职业危险的存在,尽可能完善急救设备和防护设施,创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建立完善的职业暴露上报体系,寻求有效并随时改进防护措施,减少职业感染的危险。同时,对急诊科护士进行岗前职业防护培训,使护士了解职业暴露的危险性,加强自身防护,自觉做好预防性的防护措施。护士应增强自我防护意识,规范操作程序,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调整好心态,遇事沉着冷静,减少不必要的紧张。这样在抢救病人时,才能得心应手,防止各种不必要的损伤,最大限度地减少危害。电热辐射及紫外线的防护 急诊科的护士在护送危重病人做各种检查时应注意自我防护,要根据病人的病情选择暂时回避或穿防护服,要熟悉各种仪器的性能及正确的

7、操作方法,并定期进行检修和保养,及时更换陈旧及不良的仪器,以确保使用人员的人身安全,紫外线,三氧机消毒时,禁止入内,确需入内时中断消毒,消毒后及时通风。生物性危害因素的防护 洗手洗手是预防传染病传播的最重要措施之一,护士的手经常直接或间接地与污染物品或患者接触,极易引起感染和交叉感染。在医院内非紧急情况下,护士在护理患者前后,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后等均应认真洗手,洗手时应掌握正确的“六步”洗手法。如果手被体液或人体组织污染,应在安置患者于安全的环境中后,立即用肥皂和水清洗,必要时用消毒液泡手。戴口罩及防护目镜戴口罩及防护目镜可以防止悬浮在空气中的含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吸入和阻止感染性血液、体液、

8、碎屑等物质溅到医务人员眼睛、口腔及鼻腔黏膜。口罩经常清洗、消毒;口罩变湿后或被血液、体液污染后要立即更换;口罩应盖住口鼻部,不能挂在颈上反复使用或备用,口罩两面不能混用。 戴手套戴手套进行相关操作既可以保护患者免受感染,一旦针刺伤发生后也可以减少体液进入人体的量而减少职业感染的机会,有研究表明: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破一层乳胶手套,医务人员接触的血量比未戴手套时可能减少50%以上。操作中手套破损应立即更换,脱手套后仍需彻底洗手。 心理社会性危害的防护根据急诊科的工作特点,工作环境紧张,病人病情变化快,护理人员紧张,疲劳得不到缓解,人际关系复杂等,在挑选人员时,首先责任心强,身体素质好,情绪稳定,心

9、理素质好的护士,要求护理人员具备较强的判断、应激、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要培养护士敏锐的观察力,随时对病人的病情作出判断,及时安抚病人和家属的不良情绪,个别蛮横无理和具有攻击力倾向的病人和家属,在注意保持理智,加强心理调控和自我保护,必要及时寻求社会社会支持,如电话报警等。(2)主动参与一些体育健身活动,提高自身的免疫抗病能力;(3)科室内应实行弹性排班,防止过度紧张与疲劳,合理配备护理人员。其他因素的防护1.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医院管理者应重视急诊科护理工作,改善其工作条件,如配备担架员、增添新设备等,改进搬运工具,减轻护士的劳动强度。尤其在抢救病人时应加强人力,保证充足的物力及抢救设备的完好,以利于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减少护士的体力过度透支。移动和运送病人时护士应掌握正确的搬抬方法,对危重、无陪护病人检查搬运时加强人员的配备,降低强度及工作量。在做各项操作中要注意节省体力措施,尽己所能,在体力不佳或人员较少时应积极地寻求帮助,以减少不必要的身体损伤。同时应注意加强身体锻炼,强健体魄,从而能胜任自己的工作。 2.加强身心防护,正确认识急诊工作的特殊性,正确面对社会偏见及各种心理困扰因素,注意心理调节,可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