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广播电视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信息课程代码(COURSE CODE)322B1006课程名称(COURSE TITLE)广播电视概论课程性质(COURSECHARACTER)专业必修课学分(CREDIT)3周数(WEEKS)16学时(CONTACT HOURS)48先修课程(PRE-COURSE)无课程负责人(COURSE COORDINATOR)适用专业广播电视学课程简介(300 字左右):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具备全面发展的广播电视理念以及面向未来的职业规划、自我发展趋向以及基本能力与素养,使之能够成长为传媒行业的专门性人才。课程主要内容包含:本课程作为专业必修核心课程,涵盖广播电视发展的
2、基础性内容,它与之后开设的电视业务类专业必修课程、广播电视板块选修课程形成紧密关联。本课程以广播电视学的理论研究与广播电视的实践为先导,结合中外广播电视媒体行业的最新发展和媒体实务的变革,讲授广播电视技术的前沿、作为当今最具有影响力的主流传播媒体的广播电视生产传播活动及其规律,特别是广播电视的节目制作、经营与管理等方面内容。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谙熟广播电视生产各环节的理论知识与操作能力,掌握广播电视台以及各级各类传媒机构各部门岗位人员所需要的素质、能力和操守以及价值取向。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几方面的目标:认知全世界范围内主要国家的广播电视体制与最新发展,系统掌握中国在广播电
3、视事业与产业发展、媒介经营与管理、法律法规与职业伦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明确新时代广播电视媒体的使命和担当。正视以 5G 为基础的“新基建”以及未来广播电视发展的背景,认识当前中国广播电视与互联网的媒体融合,既要熟悉广播电视台的内外部运行和内容生产、广告等主营业务,掌握电视节目发展制作的基本流程,准确分析广播电视台的节目类型、模式和具体形态,又要具有面向未来广播411电视生产的新兴产品思维,认知广播电视台节目与网络传输的音视频节目、互联网与新媒体产品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掌握广播电视融媒体产品的全要素,培养学生在电视节目选题、策划、创意、执行等内容生产环节上的基本素质,强化在声画语言等方面的情感体验
4、和个人表达、表述、展示等方面的应用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作为广播电视台和各类传媒机构培养的专门性人才,学生要具有正确的政治导向和价值观; 积极参与相关的法律、法规与职业道德的教学活动,明确自身作为广播电视事业的从业者,应该具有的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主持人系列人员的专业素质、职业能力。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 1课程目标 2课程目标 3课程目标 42. 掌握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学科方法。2.1 能够运用广播电视学相关理论对大众传播中的受众、传播渠道进行分析,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出合理的结论与有效的建议。HHHH3.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能深刻理
5、解应承担的社 会责任。3.1 能够基于广播电视媒介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评价广播电视、融媒体等实践工作中传播渠道和 传播内容对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人民团结的影响。HHHM3.3 能评价实践过程中传播内容对社会道德、未成年人和少数民族等的影响,能准确识别有害的传播内容,及时制止有害内容的传播或再播。HHHM4. 有独立自主的创新意识和持续终身的学习能力。4.1 能基于不断的实践操作,同时综合考虑政策、法律和受众因素,对广播电视传播环节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HHHH4.3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能持续关注广泛的社会议题。MMHM PAGE 415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知识单元对应课程目标
6、知识点预期学习成效实现环节学时1) 实数世界各国广播电视中国(大陆)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概况。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大陆)广播电视事业在媒体融合方面的成效、差距以及努力方向。声音广播、电视广播的共性与个性。广播电视的传播符号声音与画面媒体融合:广播电视与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历程2)中国广播电视技术发展课程目标 1的历程广播电视技术基础广播电视的传播符号声音与画面课堂讲授、课后阅读。205)广播电视与互联网1. 广播电视课程思政元素:本课程是广播电视学专业第一课,特别是在广播电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理论课性质定位,根据授课对象特点, 制定符合实际的教学目标。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广播电视学)的特
7、点重在识记、认知、理解分析和掌握,从思想认识上入心入脑。广播电视概论课程内容丰富,包括广播电视专业素养、政治理论素养等,教材只包括主要内容,所以首先要注意阅读该教材为基础,夯实教学环节。注意知识逻辑结构知识点之间的迁移与联系。课内外既要观赏广播电视节目又要熟悉网络媒体音视频等。通过新闻+电视剧+纪录片+专题等的案例来理解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最终达到理论分析。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中华民族自豪感等。广播电视的媒体融合。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媒体融合工作自 2014 年以来的重要论述讲话精神。掌握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媒体融合工作实施文件推进方案。广播电视的责任使命和广播电视人的核心
8、素养。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重点内容是中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让学生领会政治思想宣传、媒体舆论引导和新闻传播之间的关系,灵活运用三贴近原则更好地创作作品。难点是从政治思想文化发展的国家高度认知从广电改革转型到媒体融合的必要性。历史与现实的探索精神。从世界与中国广播电视的发展历程对比中要求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等维度掌握中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媒体融合是广播电视行业担任的重要职责,要求从国家高度认识其重要意义和价值,初步涉及县级融媒体中心的职能等内容。课程安排了三次以上课后作业,其中第二次作业是媒介与社会发展。技术社会学探讨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如人与机器、人与
9、媒介(电视,手机)。另外媒介社会学、传播社会学也牵涉相关内容。特别是阅读媒介社会学,传播社会学相关文献。从媒介五次革命发展历程,媒介演变与社会的互动等方面理解媒体融合的意义和价值。(3)新时代广电人(主持人,或记者编辑)的专业核心素养。媒介素养中应该具备的主要内容和要求。课程安排了三次以上课后作业,其中第一次作业是关于广播电视人的核心素养。观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2019 主持人大赛的精选,体会新时代对广播电视主持人的要求。的发展与媒体融合知识单元对应课程目标知识点预期学习成效实现环节学时(4)增强广播电视的感性素养。赏析各个省级电视台官网和品牌节目,也可以结合其他音视频案例材料,主要角度是广播
10、电视与新媒体(平台)传播,网络传播。课程思政教学方式方法:课堂讲授、教学研讨。注意查阅资料、观看视频,注重开拓与本课程紧密相关的课程思政资源;灵活使用慕课、雨课堂等课程,有的作为课程案例,有的成为专题资源,以更加丰富的展现形式,增强课堂教学亲和力。(1)把学习强国平台作为平时教学活动的重要资源,关注学习强国平台江苏频道、淮安专辑, 重点学习十四五规划,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和社会治理等方面的主题内容。思考与练习一媒体融合的本质是技术融合、人人融合、媒介与社会融合(材料略)。要求写作一篇完整的文章或者文字,上课使用。结合材料思考确立主题,查阅国家广电总局网站、利用微信平台搜索获得资料,拟
11、定思路,结合案例素材,谈谈自己的见解。如融媒体或全媒体,广电与社会的关系。精读教材第一章人类传播史的五次革命等。阅读第一章至第五章,注意广电媒介与媒体发展的重要时间和事件等。(4)慕课(社会法律类),传播学(清华)1.3 理解媒介2. 广播电视媒体的特性和社会功能课程目标1、2广播电视传播的特性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1. 能够结合具体内容阐述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课堂交流、课后阅读。4课程思政元素: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等思辨能力。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引导学生辩证思考广播电视的媒体特性、传播特性和技术属性,以及下一代广播电视的发展。从广播电视媒体的社会功能认识自身的责任。从媒体的社
12、会属性、媒介特征、传播特征阐释媒体融合。技术的进步推动媒介的发展与媒介形态的变迁(陈力丹等学者文章论述 ,特别是在当前媒体融合的背景)。新旧媒体也就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关系,发挥在各自领域的所长并且能够融合。广播电视的新媒体发展(广电集团广播电视总官网。新媒体平台如知乎豆瓣。社交媒体的传播如抖音 b 站号。广播电视节目顺应新时代要求以及新媒体与手机传播的发展形势。(知识点前后联系:教材第六章第七章广播电视的全球化传播:类型节目与市场,以及最后一章节广播电视与新媒体)。广播电视与受众的关系特别是在节目层面(参见教材相关章节:广播电视新闻类节目广播电视文艺节目广播电视文综艺节目。) 电视节目与受众
13、的关系产生的变化(从媒介与文化互动的关系来看,媒介传播功能与电视文化的影响)。媒体在国家治理中居于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是国家和政府管理者逐步意识到的,比如英国实行公共广播电视体制,他们认为广 播电视是公共资源应用于公共服务是为公共服务,代表公共利益。媒体传播特别是大众媒体传播阶段在媒体/传媒(包括广告等)与宗教文化教育军事外交等国家重要方面,进行重大重要发布新闻宣传文化宣传和对外传播时就必须担负起重要的使命和责任(联系习近平同志在 2014 年以来以来对文化宣传和舆论引导等方面的重要讲话和重要论述)。课程思政教学方式方法:课堂讲授、教学研讨。布置课堂问答、在线探讨和课程作业。(1)阅读文献和课后
14、作业。第二次思考与练习。知识单元对应课程目标知识点预期学习成效实现环节学时四种主要理论:媒介环境学麦克卢汉,尼尔波兹曼。技术社会学派。媒介学。西欧北欧的媒介化理论。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媒体融合在农村地区的舆论引导或四力即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公信力,以及对媒介生态产生的影响,城市治理重要功能两个维度。(媒体)传播与社会:功能与影响。媒介传播是指大众媒体传播,组织传播,人际传播以及新媒体传播等。比如疫情信息传播某阶段,传播疫病,信息疫病。媒介与社会:媒介的特性与功能影响。超越(教材第五章的)传播功能学说。媒介特性不仅有自身技术特性如广播的声音传播,微博的广场效应而且还有媒介受到其他方面影响带来的特性,如
15、媒体属性要求。公共传播(公益传播)中公共领域私人领域都要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序良俗文明礼仪隐私保护等。媒介使用及其影响,比如广播电视与受众,涵化理论中电视暴力理论。电视:客厅里的民主。新媒体对群体和个体的影响。(2)第二次课程作业。(结合思政材料)媒介,技术,传播:国家.社会.人。几组关系和关键词:媒介与技术,媒介与传播,技术与传播。技术发展以及技术特性,直接影响广播电视的媒介特性和广播电视的传播特性,广电媒介特性更多的属于自然属性比如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但是广播电视的传播特性,就是要结合该国家、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国家、社会与媒介传播的博弈等:比如在人类传播史上电子媒介传播阶段,有的国
16、家发展有线电视比较早,有的国家发展卫星电视比较迟,西亚海湾地区阿拉伯国家 13 个国家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联酋所在的地理区域政治经济环境都有一定的关联(3)注意查阅资料、观看视频, 可以结合音视频案例材料,主要角度是广播电视与新媒体(平台)传播,网络传播。3. 广播电视体制、法律法规与职业伦理课程目标1、4世界广播电视体制的起源与基础:三种理论模式广播电视体制的特点:美国模式、西欧/日本模式、中国模式广播电视相关的法律、法规与职业伦理了解广播电视体制的起源与基础。认识广播电视体制的分类及特点。广播电视专门性的法律、法规与职业伦理。广播电视工作原则与职业素养。课堂探讨、课后阅读。44. 全球化背景
17、下的广播电视节目课程目标2、3全球化市场与竞争广播电视的经营与管理广播电视节目编排与类型电视节目受众了解全球化中广播电视的竞争。认知广播电视的经营与管理。广播电视节目的管理与规范。认识主要节目的类型;分析电视节目欣赏与受众体验的关系。课堂提问课后阅读8课程思政元素:辩证思考中国参与全球化市场竞争等问题。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辩证思考广播电视的经营与管理,特别是媒体融合发展的当下。从广播电视媒体的发展与竞争格局变化中认识从业者的责任担当。课程思政教学方式方法:课堂讲授、教学研讨。注重开拓与本课程紧密相关的课程思政资源;观看互联网时代等纪实专题。注意查阅资料、观看视频、交流互动。推动学生自觉使用慕
18、课,以更加丰富、喜闻乐见的展现形式创新思政元素。知识单元对应课程目标知识点预期学习成效实现环节学时课程目标 2、3广播电视新闻的概念和基本类别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发展认识全球化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的内容生产和竞争格局。广播电视民生新闻与深度报道。课堂讲授、课堂提问。4课程思政元素:探索中国广播电视新闻的历史与现实、辩证思维等。从广播电视民生新闻发展认识自身的责任。5. 广播电视新闻节目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 辩证思考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发展对于中国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如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等,以及未来中国广播电视新闻的发展。课程思政教学方式方法:课堂讲授、教学研讨。与本课程紧密相关的课程思政资源;注意查阅
19、资料、观看视频、交流互动。研读主流媒体作品,深入领会新型主流媒体在舆论引领、正面宣传和正能量引导方面的创新做法,精细掌握江苏电视总台的荔枝直播作品,同时也要借鉴爱优腾 B 站等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特别是受到青年受众广泛喜爱的网络媒体。推动学生自觉使用慕课,下载课程资源,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1)文艺与娱乐节目1.文艺与娱乐节目6.广播电视课程目标 2、3广播文艺文学节目电视游戏节目真人秀广播文艺文学节目电视游戏节目真人秀课堂讲授、课堂讨论。8文艺与娱乐节目课程思政元素:引导学生深刻认识文艺与娱乐节目立足新时代、深入社会生活,作品创作树立正确的艺术观。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自觉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
20、文化、当代文化,强化正能量和主旋律主题传播。课程思政教学方式方法:课堂讲授、教学研讨。安排的课程作业是观赏电视节目。故事里的中国。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要求是选择两个以上的节目就节目进行分析。备注课程思政考核评价: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纳入平时成绩考核,考查学生课堂表现、课后读书笔记或体会等。过程考核和结课考核涵盖知识、能力与素质,注重考核学生的价值观、思想性和艺术审美的有机结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作理念。过程形成性考核和结课考核所涵盖的知识、能力与素质中注重考核价值观、思想性和立德树人的有机结合,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四、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知识单元对 应 课程目标考核方式成绩评定1.广播电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版健身教练与健身服务合同2篇
- 二零二四年度版权许可使用合同:电子书出版权2篇
- 2024年度煤矿建设劳务分包合同2篇
- 律师合作协议书
- 2024年度钢结构生产制造技术转让合同3篇
- 双方共同购买房屋协议书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复习课件
- 离婚协议中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2024年度合同研究3篇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4化学式与化合价课时1化学式及其读写教学课件
- 培训机构与学校合作协议
- 西湖文旅大数据报告
- 小学生校园文明礼仪教育课件
- 电缆绝缘电阻测试记录表格模板
- 2022年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
- DB44∕T 858-2011 空调器高处作业安全规范
- 实验室十大危险操作和安全隐患
- 01第三届北京市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第一轮赛题B
- Pixhawk飞控快速使用指南
- 红色大气乘风破浪开拓未来年会PPT模板课件
- 顺丰快递公司视觉识别VI手册(清晰电子版)
- 家庭教育讲座必备(课堂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