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核心素养_第1页
英语核心素养_第2页
英语核心素养_第3页
英语核心素养_第4页
英语核心素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核心素养全聚焦张连仲: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教育部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研制及修订专家组核心成员、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常务理事长。教育部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要求中指出,新课改和高中课程标准修订要突出“立德树人”和“核心素养”的建构。在明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做基本思考,英语是什么、英语课程的意义和内涵是什么等语言观、学习观、英语教育观等本质属性问题。多年来,我们一直忙于实践,理性认知还有欠缺,也造成了理念不清,操作目标不明确,费时而效益不好等一系列问题。在大的课程改革背景下,本刊将配合课改的推进,引导广大英语教师进入思考状态,共同研究英语的核心素养到底是什么?我们

2、认为,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应该既体现英语学科能够落实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也应该包括英语学科独特的一些核心素养要求。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确立,是引导英语学科课程标准整体研制的关键要素,也将对广大教师的教育理解和教育实践起到重要的指导和指引作用。课程改革不是一张蓝图,而是一次有目的的旅行。借鉴美国知名教育学家古德莱德的思想,教育从理想的课程到学生实际掌握的过程需要层层传递。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作为对学生培养目标的一种带有结果性的规定,也必须要通过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和评价,以及各学段、教育各环节的有效传递与落实,最终体现在学生成长和发展上。而这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上百万英语老师的认识、信念和自觉行

3、为。本期我们特约刊登一些国内外关心我国基础英语教育的专家、学者和一线有思考的名师对于英语核心素养的理解和表述。我们殷切希望,有更多老师带着来自实践的思考和需求,参与到关系外语教育科学、健康发展的大讨论中来。本刊也将陆续发表老师们的精彩观点,并随着讨论的深入不断推出新的话题讨论,以促进先进教育理念传播,助力高中课程标准的修订,提升外语教师的思考力和实践力。对高中阶段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自我认识孙大伟: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英语教师。吉林省特级教师、吉林省英语学科带头人,吉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专家组专家,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首批特聘导师。目前,高中学生的英语学习仍然处于打基础阶段,基础知识学习和基本

4、技能培养仍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这个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水平处于走向成熟时期,技能获取和生成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对英语学科教学而言,在进一步拓展学科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学习策略、应用能力和与之相应水平的英语思维能力,是这个学段的基本任务。在高中阶段,英语学科基本素养体现在如下三个层面:1. 语言认知层面,包括“语音、词汇、语法、话题、功能、语篇”;2. 语言技能层面,包括“听、说、读、写、译”;3. 语言意识层面,包括“语用、语境、语感、策略、思维”。要认识高中阶段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就要谈到英语学科自身特点和教学实质。笔者始终认为,作为外语学习的英语学科教学在基础阶段首先要

5、突出其工具性,其次才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缺失了工具性,人文性就无从谈起。既然是工具,就要了解和认识工具,学习和掌握使用工具的方法和技能技巧。要达到这个目标,只能是通过语言实践,即言语活动,并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规律。上述观点为正确认识和科学实施高中英语学科教学提供了基本原则,同时,对“高中英语学科基本素养”的一般性理解也提供了思想基础。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英语学科素养的最基本维度。语言意识、学习策略和思维品质是语言能力的拓展和延伸,反过来又促进语言知识学习和语言技能的提高,有助于更高级语言能力的生成。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是英语学科“树德立人”的价值目标

6、体现,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是英语学科基本素养的内核,是培养语言技能的载体,任何脱离基础知识的技能培养都是无法实现的。语言知识是全面的、生动灵活的,而非单一的、固化不变的。单纯的词汇语法知识只是语言知识的一部分,语篇、话题、功能是深化词汇和语法知识的更高层次,因此,要有综合语言知识观,经过识记、理解、熟记、感悟、转化、生成等多元过程,达到见多识广,触类旁通。是英语学科基本素养形成的载体,是学习和应用语言知识的途径,是形成语言理解能力(听、读、译)和语言表达能力(说、写、译)的方式。它们互为依托、相互促进,不可偏废。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高中英语学习阶段,译是重要的能力要素之一,因为母语对外语学习质

7、量起着不可或缺的影响作用。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是高中学生英语基本素养的直接体现。语言能力包括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是在语言学习和应用的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所以,提供足够的时空,安排合理的活动形式和任务内容,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情境中使用语言知识、锻炼语言技能是非常重要的。是通过语言知识学习和语言能力发展而形成的心理机制,是英语学科基本素养的内在表现。语言意识涵盖很多功能,既包括对语言本身的接受、感悟、领会和应用等方面的形成的自我直觉功能,也包括认知、调控、交际、资源、策略和情感等方面的自主选择功能。好的语言意识标志学习者学习习惯养成,学习能力发展,和学习品质提升的境界。是建立在理性认识上的

8、学习方式,是英语学科基本素养培育过程中的脚手架和助推器。传统的良好学习方法和现当代有效学习策略相结合,借助现代教育技术、互联网、大数据提供的各种平台,有助于优化学习过程和提高学习效果。学习策略培养越来越得到教学双边的重视,在新课程实践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具备学科素养的学习者都有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策略,反过来,有了良好的学习策略更有助于学科素养的生成。是指个体在思维活动中智力特征上的差异,是衡量一个人思维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英语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基本素养的最高层次。英语思维模式与汉语言思维模式有差异,包括语法,语义,语篇,语用,文化差异等。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英汉两种语言思维模式之间的异同、联系

9、、转换、互补会给学习者以跨地域、跨文化的思维想象空间,从而使学习者拓宽视野,开放胸怀,形成良好的跨文化意识,并具备面向未来的国际视野。总之,高中阶段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到底如何定位和描述,仍处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方兴正艾阶段。我们希望未来的课标和有关文件在维度划分、范畴确定、概念阐释方面尽量做到深入浅出,简洁明快,有可接受性、可参照性和可操作性。本文只是个人的心得体会。由于认识能力有限,难免挂一漏万,失之偏颇。衷心希望大家提出批评指正。有关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粗略的思考朱善萍:南京外国语学校科室主任,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江苏省英语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英语高级教师,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南

10、京市中青年拔尖人才。工具性、实践性、人文性、思想性、科学性。1. 工具性语言素养1)英语语言知识;)英语语言技能。2. 综合性人文素养1)全球化视野;2)兼收并蓄、融贯中西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批判性思维能力与精神;4)未来应对21 世纪国际性普遍问题和挑战的意识与能力;5)跨文化交流意识和对他文化的容忍和理解;6)对本国汉语语言文化的他视角理解和热爱。1)具备一定的英语词汇知识3,5004,500;2)具备系统的语法知识, 含句法、语法、适当的修辞知识;3)具备围绕高中英语课程规定的功能意念项目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译的能力;4)具备良好的跨文化交流意识和能力;5)具备良好的用英语进行

11、思维和表达、分析问题和提出、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英语学科素养之我见禹明:特级教师,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英语学科素养是指通过英语课程的实施,提升学生未来生活与工作中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道德水准和形象气质。英语学科素养是有阶段性要求的,小学、初中、高中相互衔接与促进,每个学段侧重点有区别。英语学科素养的三个维度及高中的表现表述。1)对异国文化的理解和尊重;2)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与传播;3)对国际礼仪的自觉践行;4)对国际交流活动的主动参与;5)对团队合作的积极参与。1)中学阶段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2)中学阶段应该具备英语综合运用能力;3)运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利用网络学习的能力;4) 自我规划

12、调控,主动学习的能力。1)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2)善于系统思考,分析,推断与解决问题。培养中学生核心人文素养英语教育的追求雷传利: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教育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外语类学科教育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英语教育。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其发展路程屡历风雨,时至21 世纪的今天依然争论不休,究竟该如何去认识它的教育价值及培养中国学生哪些核心人文素养仍需认真思考。从英语教育所发挥的社会效能上看,它百科全书式的内容以及无障碍性国际交流的特性能普遍地为学生补充学习内容,构建最广泛意义的世界知识;它对打破地区、民族、宗教、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封闭,增进文化理解与包容,避免文化冲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更有效

13、地帮助学生形成国际视野;在生活与就业国际化方面它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从教育事业的发展上看,英语教育在教育发展国际化,缩小并最终消除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以及有效促进国内教育均衡化发展上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学习英语能更有效地帮助中国学生了解汉语言的特点,更加热爱并弘扬本民族文化精髓。从课程建设与发展上看,英语教育逐步发展成为了一门综合性突出的基础性学科。学科教学无论从话题内容的广泛性、视角与思想的多样性、素质与能力培养的全面性,还是语言学习中项目任务的规划与实施的新颖性与实用性,学习方式众多选择性所体现出的新的教学思想与方法等方面,我们皆可见英语教育与其他学科在知识与能力方面的广泛联系、互相

14、补充和互相包容,其学科的基础性和在培养人才上的重要性逐渐从隐含中显现出来,既与其他学科关联、互补,又具有自身的独特优势。从教育的功能上看,英语教育究竟能给中国学生培养哪些素质呢?在知识经济时代英语能更好地帮助人们借助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学习、生活、创业、工作。英语教育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英语教育所体现的双语性以及多文化、多形式学习能更好地提升学生语言、艺术、思想等方面的鉴赏能力。由于视野更加开阔、知识更加丰富、方法更加多样,以及历史、文化、习俗等学习内容的不同,英语教育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发散思维、批判思维能力,最终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奠定

15、坚实的基础,其功效也是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积极的英语学习在养成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理解、表达、沟通、协调能力,提升学生思维效率与品质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它也有助于协调并完善学生的人格发展。不难看出,英语教育能更全面地促进学生发展,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上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程晓堂: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新近提出的英语素养(或英语学科素养)这个概念,大家或多或少感到不容易理解。经常听到或读到这样的观点: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英语就是一种语言技能,谈不上素养。其实,这种观点只注意到英语作为一种语言的价值,没有全面把握英语作为一个学科的育人价值。如果不能准确把握英语学科的育

16、人价值,就不能理解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一、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修订中的各学科高中课程标准都以核心素养为基础来设置课程的内容和目标。这一举措与以往的课程内容和目标的主要区别在于,除了重视发展学生的学科能力以外,还凸显了课程的育人价值。甚至可以这样说,育人价值是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所谓学科的育人价值,是指某个学科的课程内容除了使学生学习某些学科知识和发展学科技能之外,还要促进学生在心智能力、情感态度、思想品德、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发展。对于中国人来说,英语是一门外语,学习英语有利于我们在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国家安全等领域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也有利于我们通过英语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但是,中小学的英语

17、学科和英语课程,除了使学生把英语作为交流工具来学习以外,还具有多重的育人价值。大家都知道,母语的作用绝对不只是帮助我们交流。母语是我们思维的工具。另外,母语与我们的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同理,英语不仅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也与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学习英语的过程是学生接触其他文化、形成跨文化理解意识与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课程理念,就是从英语的工具性和英语学科的人文性这两个角度来设置英语课程的目的与目标。也就是说,学习课程不仅要考虑学生应该学习哪些英语知识和技能,将来能够用英语做哪些事情,还要考虑

18、学生通过学习课程可以学习其他哪些方面的知识,形成哪些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为了全面体现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在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内外有关核心素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现实需求,修订后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待颁布)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归纳为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1语言能力语言能力主要是指在社会情境中借助语言进行理解和表达的能力。语言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核心”。语言能力是一个含义很广的概念。它既包括过去常说的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也包括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还包括语言意识、交际身份意识等。具体地讲,语言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关

19、于英语和英语学习的一些意识和认识,例如,对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言的重要性的认识,对学习英语的意义与价值的认识,对英语与文化、英语与思维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对英语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特别是运用英语语言知识建构和表达意义的能力;()理解各种题材和体裁的英语口语和书面语篇的能力;()使用英语口语和书面语进行表达的能力;()通过语言建构交际角色和人际关系的能力。关于语言能力的内涵,有几点需要特别关注。第一,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知识。语言知识不局限于语音、词汇和语法层面的知识,还包括语篇知识和语用知识。Bachman和Palmer提出的语言能力模型就包括很多重要的语言知识,其中包括语篇知

20、识和语用知识。第二,语言能力的界定不仅强调了语言知识的学习,而且特别注重语言知识在建构和表达意义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就是说,语言使用者究竟是如何利用语音、词汇、语法、语篇、语用等方面的知识来表达意义的。第三,在语言技能方面,特别强调对语篇做出的反应。过去更加强调对语篇的理解,即知道语篇表达了什么意义,而不太重视读者对语篇表达的意义应该做出的反应。也就是说,我们读一篇文章之后,应不只停留在理解上,还要对语篇内容有自己的思考、判断和分析。第四,要注意语言能力描述中反映不同思维层次的目标,如“阐释和评价语篇中的主要信息和观点”“评价事实与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和比较语篇中的主要信息和观点”“理

21、解事实与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区分语篇中的事实与观点”“找出语篇的主要信息和观点”。要准确把握这些目标描述中使用的“阐释”“评价”“分析”“比较”“理解”“区分”“找出”等描述词语的内涵差异。第五,强调语篇的人际意义。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与其说是读者与文本互动,不如说是读者与文本的作者互动。既然是互动,那么作者与读者总是以一定的角色进行互动。换句话说,作者在创作语篇时,总要直接或间接地体现自己的角色,也会为期待的目标读者设置角色。这就是语篇的人际意义。对很多英语教师来说,这些概念可能有些陌生,但其中的道理应该并不难理解,只是在过去的英语教学中不太重视。2文化品格文化品格核心素养不仅仅指了解一些

22、文化现象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还包括评价语篇反映的文化传统和社会文化现象,解释语篇反映的文化传统和社会文化现象,比较和归纳语篇反映的文化,形成自己的文化立场与态度、文化认同感和文化鉴别能力。从这个角度来看,文化品格的内涵超越了以往所说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虽然文化品格的某些方面显得抽象和宽泛,但文化也是可教授的,教授的重心在于通过学习者对获取的信息加以思考,为不同的文化信念寻找合理性解释,从而增补、丰富自己的知识信念系统。3思维品质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十分密切。学习和使用语言要借助思维,同时,学习和使用语言又能够进一步促进思维的发展。学习和使用母语以外的语言,可以丰富思维方式,进一步促进思维

23、能力的发展。英语教育界人士广泛认为,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很多活动能够促进学习者思维能力的发展。作为核心素养的思维品质,既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思维能力,也不同于语言能力中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而是与英语学习紧密相关的一些思维品质,例如,理解英语概念性词语的内涵和外延;把英语概念性词语与周围世界联系起来;根据所给信息提炼事物共同特征,借助英语形成新的概念,加深对世界的认识;根据所学概念性英语词语和表达句式,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用英语进行理解和表达的过程不仅有利于学生培养通用思维能力(如识别、理解、推断),而且有利于学生逐步形成英语使用者(不一定是英语本族语者)独有或擅长的思维方

24、式和思维能力。4学习能力21世纪的公民必须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发展英语学习能力尤其重要。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对中国的中小学生来说,学好英语并非易事。因此,掌握英语学习的要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显得尤其重要。需要注意的是,作为核心素养的学习能力,并不局限于学习方法和策略,也包括对英语和英语学习的一些认识和态度,例如,对英语学习有正确的认识和持续的兴趣,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成就动机,能够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有主动参与语言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另外,除了使用学习方法和策略以外,还要能够监控方法和策略的使用情况,评估使用效果,并根据需要调整学习

25、方法和策略。用“学习能力”的概念取代以往几个版本英语课程标准中的“学习策略”,进一步突出了学会学习的重要性。学生不仅需要在学英语、用英语的过程中使用学习策略,而且要形成学习英语的能力,为自主学习和可持续学习创造有利条件。最近总说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能考试、能评价么?高洪德:如何评价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这是一个敏感、有时是关键的问题。核心素养能考试、能评价吗?黄志红:课程改革的瓶颈往往是课程的评价,尤其是在中国的国情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形势下的英语课程评价。朱崇军:我感觉英国提出的三个维度,很有借鉴意义:“对学习的评价”,“为学习的评价”,“作为学习的评价”。黄志红:是的。评价的目标本来就是

26、多元的,与课程目标相对应。个人认为:新课程标准以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样培养两个问题为目的提出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拓宽了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内涵,丰富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课程目标,这对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新英语课程标准下的测评体系,必须是科学合理全面地测评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高洪德:针对核心素养的考试与评价是不容易的。核心素养所蕴含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只有在真实社会情境中才能展现。例如一名汽车驾驶员的素养要在他驾车执行一系列社会任务的情境中加以观察和判断。程惠云:首先,不能否认终结性考试对教学的反拨作用。例如,在现有的评价体系中知识和技能是“硬

27、目标”,是“干货”。而文化修养是“软”目标。“软”自然斗不过“硬”。在分数至上的大环境中,分数与教师的命运密切相关。高考就是有指挥教学的作用。其次,进一步深化高考改革。在考试中体现对各项核心素养的考查。黄志红:文化和思维的测评是难点,更多的是融合在语言能力的测评中。高洪德:如果说核心素养可考,可以认为核心素养的部分元素是可以检验的,但不一定是单纯纸笔考试方式。可以通过在考试中进行语篇分析来考查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念,但是创设情境让学生完成一个涉外交流项目能更充分体现学生的文化观念和策略。至于更宽意义上的文化品格,例如自信、社会责任感等,则需要在特定社会生活情境中加以观察评估。陈新忠:对于核心素养的

28、考查,要从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种评价方式进行思考。应考虑如何设计出让学生在复杂情境下完成的任务。程惠云:是的。在这样的形势下,学校方面能做的形成性评价形式就多样一些。高洪德:为便于评价,修订的课程标准将对英语学业质量标准提出明确要求,明确核心素养目标,例如可能提出“能阐释和评价语篇涉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评价语篇反映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现象”等。这就包含了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但又不是全部。程惠云:评价难。难在教师自身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教育胸怀。例如思维的发展贵在引导有效和空间自由。高中生的年龄正是人一生中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是思维发展最活跃的时期。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

29、己的观点,与此同时,教师又需要策略地引导学生澄清“非价值”或“反价值”的想法;有理有据地阐明自己的观点。这个度的把握需因学生的个体特质不同而变化。所以是极其困难的。引导过度则绑架学生思维,引导不力又有放任自流之嫌。朱崇军:看看2016 全国卷(I)的考查情况。下页表1 是2016 英语全国卷(I)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体现。平时学生课堂内外的表现性评价很重要,但又不为师生所重视。表1. 2016英语高考试题全国卷()高洪德:这个表有意思,不过是否有牵强之处?比如短文改错,只说了内容价值,没说考察了什么?改错题,任务不真实。朱崇军:改错这个题整个来说对语言的基础知识考查的面比较广。命题者是想通过

30、“诚信经营”这个理念情景命题,这些错误设计有低级错误,也有高级错误,当然很多时候不一定是学生常犯的错误。整个还是不错的。高洪德:2016 高考试题(全国卷I),写作题更接近于考查核心素养。该题的真实情境:申请到一家外贸公司兼职,写申请需要帮助。考查的语言能力:表达意图、情感;思维品质:分析、推断(需要帮助);文化品格:以合适方式表达请求和谢意。但改错一题的问题就来了:非真实语境;错误主要与词汇和语法有关。陈新忠:改错是个人写作之后的editing 环节,与书面表达的考查目标有重合。与其培养学生的改错能力,不如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王宇江: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应通过主观题进行,像阅读表达和开

31、放写作,考核学生的批判性与创新性思维。高洪德:教师对改错题的评论:“学生分明能读懂这篇文段,却非要他们纠正错误,这是怎样语言运用情境?”高考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选择题过多。选择题、改错题这类非自然语言任务用于基础教育阶段,弊端之一是难以考查学生应有的语言水平,之二是对教学产生负面导向。陈新忠:没错。如果改革的话,改错先改掉吧。纸笔测试中,加大主观性试题。朱崇军:没错,一些错误的确会给学生误导,但这些错误的设计主要是从语言基础知识的核心(词法、句法、章法)三个方面设计的,可能有个别错误设计的不自然,即在现实运用过程中可能从没有此类错误,命题者是凭想象完成的。黄志红:评价的功能应该是监控、调整和增强学

32、生自信心,但高考的性质决定很难兼顾。具体到测评什么,即测评的标准是什么,应该怎么理解呢?个人认为我们首先要正确理解和界定什么是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其中每一个课程目标包括什么内容?哪些需要承传?哪些需要丰富?哪些是增加的内容?所以,题型相信也会随着新课标的出台而需要改进。但高考不能完全取代高中的课程教学测评,有很多是需要过程评价和非测试性的评价方式的。如:语言能力即语言运用能力,是指在社会情景中借助语言以听、说、读、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测评的标准和内容包括:1. 关于英语和英语学习的一些意识和认识;2. 对英语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特别是运用英语语言知识建构和表达意义

33、的能力;3.理解各种题材和体裁的英语口语和书面语篇的能力;4. 使用英语口语和书面语进行表达的能力;5. 通过语言建构交际角色和人际关系的能力。其中:(1)对语言知识的测评不局限于语音、词汇和语法层面的知识,还包括语篇知识和语用知识;(2)注重语言知识在建构和表达意义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就是说,语言使用者究竟是如何利用语音、词汇、语法、语篇、语用等方面的知识来表达意义的;(3)在语言技能方面,特别强调对语篇作出的反应。也就是说,我们读一篇文章之后,应不只停留在理解上,还要对语篇内容有自己的思考、判断和分析;(4)要注意语言能力描述中反映不同思维层次的目标,要准确把握这些目标描述中使用的“阐释

34、”“评价”“分析”“比较”“理解”“区分”“找出”等描述词语的内涵差异;(5)强调语篇的人际意义。即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读者与文本的作者以一定的角色进行的互动。这是测评的新增内容。陈新忠:赞一个。形成性评价是我们所有英语老师和研究者要关注的一个问题。黄志红:我想最后一点(5)会导致更多倾向开发新的主观题。程惠云:引导教师做好形成性评价的工作。培训教师如何把自己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与学生的全人成长,与终结性考试对接起来,这是关键。高洪德:赞同多开发和使用主观题和开放性试题。说到评价工具,希望不要乱贴标签,希望不要出现“核心素养天天练”、“核心素养月月考”、“核心素养过关题”程惠云:只希望核心素养的

35、教学能真正带来有灵魂的课堂。当前英语课程改革的新动向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 关注学科育人价值。英语学科的首要任务是育人,教师需要思考学科价值是什么,如何通过教授这门学科实现育人的目标。2. 关注学生思维发展。高中英语教学重点之一,是教会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3. 关注学科核心素养。关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主要思考的问题是学生学习英语这门课程应该发展什么样的学科核心素养。过去十几年的课程改革,英语课程提出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学科课程目标,从过去重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双基目标转向了多元的综合目标,推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经过十几年的课程改革,教师的教学理念已

36、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过去关注学科知识和技能,转向了关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也就是要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良好的跨文化意识和有效的学习策略,这些都成为了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但是课程还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英语课程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教师对语境创设不充分,对语篇意义关注不够,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未能落到实处,以及很少引导学生发展运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核心素养的建构必然引发我们对课程内容的重新思考和对教学方式的进一步优化,为解决目前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提供思路和途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变革1. 学习内容:改变脱离语境的知识学习,将知

37、识学习与技能发展融入主题、语境、语篇和语用之中,促进文化理解和思维品质形成,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指向核心素养培养。2. 学习方式:走向整合、关联、发展的课程,实现对语言的深度学习(即语言、文化、思维的融合)。3. 教学方式:融育人目标于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之中。如何整合课程内容?要理清并抓住主线,将主题引领作为整合的起点。建立六要素(主题、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整合的学习活动观。对教学设计的再思考教学从“知识教学和技能教学”转向“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加深对学科本质和价值的认识;重视对语篇意义的解读;在设计活动时关注内在逻辑和关联,注意提炼和整合内在的知识结构。因

38、此,提高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是关键。从文本解读到活动设计教师还需要思考:1. 创设何种情境?与学生共同解决什么问题?2. 学生需要获取什么信息,建构怎样的知识结构?3. 如何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获得文化体验,汲取文化精华,提升思维品质,运用学习策略,实现创新迁移?要改变教学方式,教师需要:1. 认真研读和分析文本,梳理语篇主题意义。2. 确保教学设计情境化、问题化、活动化,体现综合性、实践性和关联性的学习过程。3. 在主题意义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整合语言知识学习和语言技能发展,体现文化感知和品格塑造,发展思维品质和语言学习能力。4. 从表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

39、。王蔷教授最后总结:教育要回归原点,关注人的发展;教学要走向服务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从意义出发,推动深度学习;研读文本、重视情境、梳理主线、构建结构化知识、关注内化提升、迁移创新,是实现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条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培养途径今天下午,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院长程晓堂为初中会场的研修学员以“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为主题进行了一场专题报告。核心素养是个体在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核心素养不是简单的知识或技能。它是以学科知识技能为基础,是整合了情感、态度或价值观,能够满足特定现实需求的综合性表现。关于素养的

40、定义,涉及知识、技能、(综合)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品格、综合表现等方方面面。素养=知识 能力 品格语言能力语言能力即语言运用能力,是指在社会情境中借助语言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语言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依托和基础。文化品格文化品格核心素养不仅仅指了解一些文化现象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还包括:评价、解释语篇反映的文化传统和社会文化现象;比较和归纳语篇反映的文化,形成自己的文化立场与态度、文化认同感和文化鉴别能力。思维品质思维品质是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一个人在思维的逻辑性、创新性、批判性等方面所表现的水平和特点。

41、不同的语言体现不同的思维特质,学习英语有助于学生提高思维的逻辑性和缜密性,丰富思维的方式,促进多元思维的发展。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指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主动学习,积极调试和自我提升的意识、品质和潜能,包括学习态度、兴趣、动机、习惯、意志、方法和策略等维度表征。我们需要突破的难题是核心素养的培养从目前的课堂教学理念和实际操作情况来看,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还任重道远。我们的英语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语言能力知识讲解偏多;单纯技能训练偏多;应试技巧训练偏多。文化品格主要局限于国外文化的浅层次渗透;文化修养和行为取向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流于形式。思维品质停留在记忆等浅层思维活动

42、;话题的选择、问题的设计等方面没有思维含量。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常常犯以下错误阅读教学中,单纯把阅读材料当做语言知识的载体。阅读教学几乎等同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教学;单纯训练阅读技能,忽视对内容的学习;机械地看待语篇结构,机械地将课文分段;忽视语篇产生的背景、意图、对象等;教学方法单一。例如某节阅读课的教学过程为:1.邀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一段,其他同学找故事相关的细节。2.听读第二段,学生完成填空,然后邀请一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短文,给出他的答案。3.默读第三段,与同桌讨论两个长难句的翻译。4.邀请一位同学朗读第四段,其他同学找出这道选择题的最佳答案。5.齐读最后一段,完成填空。那么,到底怎样

43、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呢?程晓堂老师的建议是以话题为主线、以语言为暗线设计教学环节;在话题和内容的学习之中体验语言使用、感知语言结构、尝试运用语言。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文化意识 摘 要: 本文作者结合初中英语一线教学工作的实践,针对当前英语语言教授与学习中存在的忽视文化意识培养等问题,从语言、文化、教学三者的关系出发,阐述了重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价值,并提出了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中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建议。 关键词 : 语言 文化 初中英语教学 文化意识 观察目前的初中英语教学,许多学校为了迎合考试评比,片面地追求高分数,在教学中偏重了语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却忽略了对学生文化意识

44、的培养。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们有责任让学生感受、体验、理解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在运用语言时不仅能够达意更能够传情。 可是怎样做才能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使学生更地道地学好这门语言呢? 首先我认为要让学生明白这两者的关系。 一、语言与文化 有这样一则笑话:一个外宾想上厕所,便对翻译说:“I wonder if I can go somewhere?”(我可以方便一下吗?) 而翻译却把somewhere 误解为“某处”,因而回答:“Yes, you can go anywhere in China.”(在中国,你哪儿都可以去)外宾不禁愕然。这则趣谈表明语言的意义和它的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因此必须把语言学看作是一门社会科学,把语言置于社会文化的大环境中去研究。 语言是人类用来表达思想和传递感情的交际工具,语言能够反映出使用该语言的民族的地域特征、历史文化、经济发展、风土人情、社会习俗;而这里所说的文化,也不是单纯意义上的音乐、文学、美术等,而是广义上所指的: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