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的知识管理_第1页
论教师的知识管理_第2页
论教师的知识管理_第3页
论教师的知识管理_第4页
论教师的知识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論教師的知識管理二十一世紀知識經濟時代,學校整體經營環境與競爭才能丕變之下,逐漸形成以知識為主體的競爭型態(Lane & Lubatkin,1998),學校組織所擁有的獨特知識界定了學校經營發展的核心因素。陳美玉(2002:53-77)指出,教師身為一個知識工作者,對於社會全體知識進步的推動與探究,較之於其他專業行業或工作有其不可讓渡的責任(Galbreath,2000),教師在知識的學習、應用和創新上面,當有積極作為,不但能夠管理個人知識,並且足以指導學生如何管理知識,成為掌握時代知識的主人。黃秀君(2003)的研究也指出,教師的知識管理能夠對於增進教師專業成長,提升教師專業知能的助益非常之

2、大。教師對於教學情境和個人實踐行為所賦予的意義,決定了教師所建構的知識形式,因此,想要瞭解教師如何在社會快速變遷、知識爆炸的時代中,做好知識管理,掌握知識脈動,去蕪存菁、執簡禦繁,精緻化、系統化專業實踐知識,成為教師專業發展的行動基礎。有效的知識管理能夠激勵知識競爭力的持續成長,將知識的品質提升,優質化教師個人既有的教育知識體系。一、知識的形式從古希臘開始,人的知識建立在理性的基礎上,認為人可以透過理性理解道(Logos),理性遂成為西方世界主導知識的發展。到了Kant,知識視為是認知主體與外在世界的一種對應關係,轉變而為認知主體內在的主動建構;存在主義者對人類理性的質疑,漸漸地使知識變成主觀

3、性與相對性;到了近代,知識社會學的發展已將知識的形成相對於社會條件,認為社會條件塑造人們思想;甚而後現代主義,更根本地否认人類對於理性的假設是錯誤的,依理性建立起來的知識體系也就不正確了,所以要顛覆傳統!在後現代的脈絡底下,本来以目標、效率、直接及有意向的知識觀被重新整理,其知識改變的本質聯接著複雜、不確定、模糊,與現代的考虑方向是不同的,後現代的觀點認為知識的改變是轉型的,而非累積或連續的(陳美如,1998)。後現代論者以新實用主義(neo-pragmatism)、反基礎理論(anti-foundationism)的觀點出發,他們認為知識不再是某一獨立實在(independent reali

4、ty)的反映,也不能被化約為心理、文化和自然諸現象的預測和操縱(Kiziltan,Bain,& Canizardes,1990:353-354),而認為知識是一種文化結構,因時而異,因文化的不同而改變,人們是根據他們多變的需求、傳統和境況來創造出知識。知識的形式和人類的社會實踐互相呼應。例如,亞里斯多德即將人類的知識分為理論性知識、技術性知識和實踐性知識,以開展實踐智慧;哈伯瑪斯則從知識和社會的建構與發展旨趣(interest)著眼,將人類知識,分為技術性知識、實踐性知識和解放性知識(Carr,1995)。由於知識的內涵、旨趣有不同見解,知識的範疇與形式極為廣泛,包括敘述性知識,如事實、概念、

5、資料、資訊等;程序性知識,如方法、原由、技能等;詮釋性知識,如判斷、信念、遠景、解說、直觀洞視、價值觀等(葉連祺,2002)。表3-5 知識的內涵提出者內涵Wiig1994事實、真理、信念、概念、判斷、期待、方法、觀點perspectives和原由know-howWikstrom & Normann1994資訊、技能或原由、解說explanation、理解understandingAllee1997事實和統計量、技能、科技專長、專業知識、理論和概念、倫理和原則、價值Chatzkel1998包括價值觀在內的組織知識Smith1998資料、資訊、直觀洞視intuition、技能、理解與智慧資料來源

6、:新時代師資培育的轉變知識本位的專業(第144頁),中國教育學會、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2002,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王如哲(2001:162-166)將知識的性質,做一番分類:1、公共知識與個人知識公共知識(public knowledge)必須是顯性的知識;而個人知識(personal knowledge)可以是顯性的(可以公開或分享)、或是隱性的(默識之知)。公共知識之運用可能是有意識的、審慎或自動的方式,它已經納入組織成員平時的考虑體系裡面;公共知識需要有考虑和使用的情境脈絡,及其間的詮釋架構。個人知識可以取自公共知識個人化的過程中,或是來自經驗的學習。公共知識與個人知識通常是交互影

7、響的關係。2、程序性知識、陳述性知識、事實的知識和概念的知識程序性知識(procedaual knowledge)是指知道如何(how)的知識,亦可從行為表現者觀察获得的知識;陳述性知識(declarative knowledge)是指藉由語文所描绘的知識,是一種易於傳達交換的知識;事實的知識(factual knowledge)是指知道什麼的知識,它植基於數據、資料或各種發生的事實;概念性知識(conceptual knowledge)則指較為隱誨和深層的、不易為個體所察覺的知識。3、個人、組織與結構的知識個人的知識係指在組織成員心智之中的知識;組織的知識則指某一社群特定的知識;結構的知識是

8、透過程序、作業規範和倫理信條而存在於組織之中。個人、組織與結構的知識都可能是顯性或是隱性的知識。4、外部知識和內部知識外部知識是指組織透過與外界的互動的搜尋系統或裝置,有效蒐集、整理、統合並利用的知識;內部知識則是指組織內部成員如何將知識、資訊或意義產生轉化、轉換並與分享的知識。外部知識較易為組織获得、整理、掌握和利用;而內部知識需要組織內部成員之間的分享與轉化機制的健全。5、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顯性知識是指可以見諸書籍、文件、明確的規則、理論、資料,可以語文描绘或指引的知識;而隱性知識是指尚未外顯化的知識,一種know how的知識,就是知其所以然的知識。二、知識建構Polanyi(1997)

9、認為知識的概念立基於三個命題:(1)真正的發現不是一套規則、標準程序或指令能夠解釋;(2)知識是社會所建構的,因此包括情感的成分;(3)所有的知識假设非隱性的,就是植基在隱性知識之上。知識不是私有的而是社會的,社會傳遞的知識與個人的經驗實體相交融(王如哲,2001)。從建構論的觀點來看,它植基於知識論的論述,也就是關心知識的生成變化,包括知識本質、形式、獲得的方式、正確性的規準、以及發展的過程等(高博銓,2003)。詳言之,建構理論根本上是一種知識理論,根本上關注在認識(knowing)和知識(knowledge0,前者是屬於動態的歷程,其焦點在於討論知識如何出現?、認知主體如何瞭解其環境?、

10、知識的發展和變化?,而後者的焦點則是靜態的結果,關注於知識結構如何?、知識的真假设何斷定?、知識和被認知對象的關係為何?等議題(詹志禹,2002)。建構理論分為兩大派別:心理建構和社會建構。心理建構主義以Piaget為代表。Piaget認為認知學習是一種經驗意義重建的過程。意即,個體以其既有心智結構中的認知基模(schema)為基礎,不斷和外在環境,包括自然世界和社會世界發生交互作用,能夠以主動的、目的性的、持續的理解與綜合判斷,以調適、順應或同化等策略,發展或改變其心智結構,重新塑造與其周圍世界的關係。Glasersfeld(1981;1990)認為建構的學習觀在於:第一,知識或概念是由有認

11、知才能的個體主動建構的,並且無法被動的承受;第二,認知是一個組織個體經驗世界的調適過程,而不是去發現客觀存在的現實世界;第三,認知活動係個體以適應或靈活性以組織其經驗世界;第四,認知是以個體的目標或意圖為根基,個體建構知識的結果受到其行動有無成功的達成目標所決定。可見,心理建構理論的獨特性在於強調知識無法或不需要限制在個體經驗限制範圍內可見的或可驗證的實體(reality)存在,以免使認知個體的行動和考虑受到限制(李詠吟,2000:55)。社會建構理論則是以Vygotsky為宗,其主要論點指出知識的形成了依賴個體內在理性的邏輯考虑之外,個體認識外在世界必須從整體情境著眼,包括社會、歷史、文化和

12、生態等因素,換言之,個體的認知活動是其與所處情境脈絡之下不斷交互作用的歷程。Leontiev(1981:45)指出:人類的活動是相似於人類的經驗,這是指人類的心智過程获得的一種結構,必要地連結到這種社會歷史所形成的形式和方法上,在合作的過程和社會的互動中,由別人傳送給他們。準此而論,知識和實體的關係是社會所建構的,是由個體和他周圍的重要别人分享共同生活世界的意義和社會觀點。所以,社會建構理論認為學習是在複雜情境脈絡之下,認知主體之間以一種互相主體性關係,強調對於意義的理解,透過溝通、磋商和對話歷程,定義其與世界的關係。綜合心理建構理論與社會建構理論,研究者認為建構主義的理論核心包括以下幾點:第

13、一,強調意義和經驗是透過社會、文化脈絡之下理解;認知主體之間是以一種互相主體性的關係;第二,知識是個體不斷與其外在世界磋商、對話、建構與轉化的結果;第三,認知主體是一個具備意向性、能動性、主動性的意義主體、行動主體;第四,反省考虑是認識外在世界的樞紐;第五,認知主體在建構知識或經驗、意義體系的同時,也建構其與社會之間的關係。為方便於認識,研究者將傳統知識觀點和建構主義的知識觀點的差異,整理如表3-3。表3-3 傳統知識觀點與建構論知識觀點的比較傳統的知識觀建構主義的知識觀哲學基礎實證主義知識是可以檢證的、能夠經驗到的建構論意義是經由社會磋商而來的知識形式靜態結構觀動態知識觀知識的來源手段目的的

14、關聯因果關係和法則的發現強調經驗分析、科技宰制意義建構個體與環境交互作用的歷程意義、經驗的互相詮釋與理解學習者角色被動的承受主動的參與者互相主觀性學習情境經過設計、預測、解釋和控制系統整個學習情境脈絡,包括歷史、文化學習方式目標形式技術取向過程形式實踐取向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三、教師的知識管理內涵由於知識社會的到來、知識競爭力的訴求,知識管理是組織學習中一個新興、而且非常重要的概念。莊淇銘(2003)指出,知識管理的意義在於:一,利用組織的無形資產,創造組織價值;二,利用已經獲得的知識資產,創造新的知識;三,通過知識分享,運用集體智慧提升組織應變及創新才能;四,活用知識,以利於有效的開發

15、利用知識資源,創造更多價值;五,掌握知識脈動,隨時汲取重要知識,並淘汰過時、沒有價值的知識;六,以原有的知識為基礎,擴充知識的範疇與深度。簡單的說,知識管理是一種持續的、動態的、精緻化的循環體系,著重在知識的選擇、知識的获得、知識的運用、知識的創造、知識的儲存,以及知識的維護、知識的擴散(如圖1)。知識選擇知識获得知識儲存知識擴張知識分享知識組織與運用知識萃取與建構創意開發知識維護圖1 知識生命週期資料來源:修改自創意總比別人多活用知識管理開發創意,第224頁,莊淇銘(2003),台北:如何出版社。Nijhof(1999)認為,知識管理的知識係指個體所擁有且納入認知與理解架構的資料和訊息,知識

16、管理即是將其所持有的內隱知識外顯化,做出更有效的應用歷程,以組織的觀點言之,知識管理它同時指向組織、過程和成員三個層面上產生最正确的效果。Nonaka(1991)指出,知識管理的意義在於透過反省、分析、解構和重組,或者和其他知識或理論假設發生關聯,可以達到創新知識、提昇知識的應用價值。再者,知識管理是促進組織成員運用知識的一種機制,以利組織成員在特定的情境中採取有效的行動。知識管理是一種途徑,以協助組織成員分享分享知識、才能之、經驗和智慧,並希望能更有效的執行任務和進行活動。ODell(1996)也指出,知識管理是應用系統的方法,去找尋、瞭解並利用知識,以創造社群價值。Bassi(1997)認

17、為,知識管理被視為是創造、掌握並利用知識,以強化組織的表現。Petrash(1996)則認為,知識管理是適時對合宜的人員提供正確的知識,導引成員做成最好的決定。王如哲(2001)指出,知識管理的範疇非常廣泛,包括涉及人類形成智慧的複雜過程、隱性知識、學習和革新的程式、溝通文化、價值和無形資產,知識管理也確認知識主題、解釋和動態的本質,同時也包括資訊科技之快速發展並未組織提供的價值;知識管理就是指對於知識的組織、傳遞、應用、擴散、分享和創新而言。所以,知識管理的幾項特質,第一,知識管理關注於人力資本(human capital)層面,也就是組織個別成員的知識力量;第二,知識管理的對像是人員知道如

18、何(know-how)的才能;第三,知識管理的目的在於提昇組織的生產力和創新力。綜合以上的討論,研究者嘗試給知識管理下一個定義:組織成員基於組織目標與組織效能,进步組織的利益,創造更多組織價值的考量,不斷進行組織或個人知識的反思、流通、分享、擴散、應用、創新的系統化實踐歷程。其意涵如下:第一,知識醞釀於人類思想之中,經驗、價值、智慧、想法都屬之,是一種流動性、多元性的複合體;第二,知識管理的在於提昇組織價值,創造組織利益;第三,知識管理是在於協助組織成員作出判斷與決定,改進或強化組織成員的行動才能;第四,知識管理是一種建構組織成員與其外在世界關係的樞紐。也就是說,知識管理離不開社會文化脈絡,建

19、構組織知識的同時,也造就社會關係;第五,知識管理強調組織環境的學習和團隊合作。準此,教師的知識管理,是指教師對於所有關於教育專業的知識、理論、價值觀、教學立論,持續不斷進行反省、分析、擴散、應用、分享和創新歷程,以期協助組織成員分享知識、才能、經驗和智慧,增加學校組織的利益,提昇組織的價值,改進教師個人的專業實踐。四、知識管理的旨趣孫志麟(2002)認為,對於學校組織知識的分析,可以從兩個觀點切入:一是認識論的角度,探討隱性知識和顯性知識的議題;另一是本體論的角度,審視學校教師、團隊或社群不同社會實體的層次。至於組織知識的生成發展則包括社會化(sociolization)、外化(externa

20、lization)、內化(interlization)與連結(combination)四種轉換方式,如圖2所示。第一,社會化:藉由身體力行、分享,將一個人的內隱知識轉化至另一個人的內隱知識,而建構內隱知識的過程;第二,外化:藉由隱喻、類比觀點假設或形式,將一個人的內隱知識予以外顯化,並傳遞至另一個人,而成為其外顯知識;第三,內化:將兩種或兩個人不同的外顯知識系統化的整合而成為另一種外顯知識;內隱知識 外顯知識第四,連結:某一個人的外顯知識以語言或其他文件資料轉化成為别人的內隱知識。1.社會化 2.外化4.內化 3.連結組織層面團隊層面個人層面內隱知識 外顯知識圖2 組織創造知識的過程資料來源:

21、學校實踐知識管理的策略,孫志麟,2002年,教育資料與研究,第45期,第 34頁。由於知識管理涉及人類內在的考虑才能、經驗、智慧以致社會行動,例如人際互動、溝通文化、組織變革、組織學習,以及無形資產和價值等一系列複雜過歷程。做好知識管理的原則在於:1.知識管理是整全性的知識管理的層面從有形的知識、資訊、資料、技能、檔案,尚且必須關注特定情境脈絡之下那些意義結構、符號指涉;以及個體或組織內在的經驗、智慧、考虑型式、隱性知識。2.知識管理是高度政治的從知識社會的觀點來看,知識是由社會所建構的,是文化仲介而來的,而且是植基於歷史脈絡的。Foucault也指出,所有的真理,如教育真理、科學真理,絕不是

22、被視為是獨立在知識/權力關係的網絡之外,以及與真實世界相呼應的一組規則,真理不是相對的(relative),而是關係的(relational),都是取決於歷史、文化脈絡,以及特定社會脈絡中運作的權力關係、學科或機構等(McLaren,1998)。知識與權力互動,知識就是力量意味知識在選擇、組織、分享、擴散和應用的過程中所表達的政治意義。王如哲(2003)指出,假如沒有政治出現在知識管理方案週遭,其顯示的訊息是:組織及其成員可能覺得正在發生的事件不具價值。3.知識管理意味一種社會行動知識管理視知識為組織所共有、共享的資產,其目的在於增益並改善組織成員實踐才能,創造組織價值。在組織或社群生活之中,

23、發展知識管理的旨趣就是將知識、個體行動和社群、組織串聯一起,個人、知識和組織之間是互相影響的構成關係(如圖3)。因此知識管理可以被解釋成組織成員的一種社會行動。意即是說,知識管理是個體透過社會行動、建立社會關係,以有效從事交換、获得、溝通、分享、學習、轉化與創造的歷程。知識社群生活個人行動圖3 個人、組織與知識關係4.知識管理是持續性、動態性歷程知識社會的最大特色就是講求新、速、實、簡,亦即創新化、便捷化、實用化與簡單化;從後現代社會的特徵來看,Derrida形容是一種意義的爆破時代,濃縮、不確定性、差異、混沌、邊界可能性,更多的文本,所有的知識體系都是一種動態的、持續的構成。從知識社會、後現

24、代社會的特性觀之,知識並不是簡單或靜態的意義結構、資料組合、數理邏輯,而是一種動態的知識觀,所以,知識管理不再是靜止不動的,而是隨著社會變遷、知識脈動有所調適的動態歷程。換言之,知識管理是體現在具體社會或組織生活之中,不斷修正、檢視、發展與重建知識體系的歷程。5.知識管理是為了改善社會實踐知識管理的最重要意義之一,就是透過知識的傳遞、流通、分享與應用,提升、改善或轉換組織成員生活所需要的知識叢集(complex)、經驗組合、意義結構、價值參照系統,以造就組織成員的實踐智慧(wisdom of praxis)。從知識由自我與社會、歷史和文化脈絡所建構,以及知識的動態觀點,知識管理其實已經構成一種

25、社會行動領域。知識管理就是為理解決組織或社群生活中所面臨的困境,是基於意志的創造,而關注於於如何生活(how to live)之經營,會省思什麼興趣比較好(what interest is)、為什麼是誰的興趣當作是抉擇判斷的標準(黃乃熒,2000)。換言之 ,知識管理只是手段,改進社群實踐生活,蘊育實踐智慧才是目的。6.知識管理是要塑造一種組織文化知識管理的最大意義在於組織成員透過理解、彼此分享和互相交流知識、智慧資產,所發展而出的一種共識、價值觀,一種組織文化。此一價值觀可以將組織成員緊緊聯繫在知識管理架構之上,促使成員之間樂意分享所知(吳毓琳,2001)。五、教師知識管理的作為代結語由於教

26、師知識具有高度脈絡性、經驗性、直覺性和隱藏性(Handal & Lauvas,1987;Marland,1998;Yexley,1991),如何做好知識管理,對於教師而言,確實是一大挑戰。Freeman(1991)、Wood和Bennet(2000)也指出,教師專業發展結合知識管理理論,一方面,能夠針對教師個人知識進行理性化管理,強化教師的自我瞭解和專業行動的理性化。更重要的是,協助教師形成個人經驗與生活實踐的知識立論,提昇教師專業知覺,強化教師專業主體意識,可見,教師應該成為一個知識管理者,是教師專業發展、建立教師專業自主性所必需(陳美玉,2002:18)。從知識管理的觀點來看,學校可以視為

27、是一個知識市場。教師知識的來源,一方面是透過其本身內在認知結構,不斷對其本身文化經驗、價值觀、信念系統進行反思、批判與轉化的結果,另一方面,教師與其外在世界透過各種對話、分享、溝通、調適和重建而得。尤其重要者,教師的知識是在整個學校組織脈絡之下,不斷發展、創新、與建構的結果。林偉文(2002)指出,教師的知識管理在於發展一種教師學習的組織文化,它包含共享價值、知識分享與資訊流通、深度對話、合作、組成或參與知識社群、經營管理支持、以及學習結構與管道等七種策略;陳美玉(2003)也提示了教師專業實踐歷程中,包括合作自傳法、札記反省、經驗學習、檔案歷程、與個人理論建構等五種教師個人的知識管理策略。由

28、於教師個人理論有許多屬於隱晦不清的、個殊的以及不斷變動的特性,因此,很難以直線性邏輯的量化方法予以接近,大體上是透過集體合作反省、深度對話、敘事與協商而得。按照建構論的觀點,知識的生成變化是個體其內在個體經驗、意義結構在社會或特定文化脈絡之中,交互影響歷程中,不斷經由詮釋、反省、磋商、轉化的結果。再從知識管理是為了改進實踐的旨趣觀之,教師的專業知識、才能、價值觀、經驗的建構與型塑,都是在整個教育專業實踐中的種種境遇 (encounter)。因此,教師的知識管理策略,必需著眼於整體的教師專業實踐歷程和旨趣。參考文獻(略)(本文預定於2004年12月台灣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發表之,暫時請勿引用)校

29、園植物巡禮盧淑美目前全台灣至少有5500種以上高等植物,常見植物約有400500種。辨識植物如同人一樣,人有五官,植物也有一些器官,如根、莖、葉、花、果實及種子,每一個都是辨識植物的參考依據。植物不比動物,它們不會跑、不會跳,不會說話、不會鬧。但是,它們有動物求之不得的諸多本領,植物能帶給人們安詳和安康,只要我們多用點心,好好地觀察體會便能受惠,更能體會其中的真、善、美。植物對多數人而言,只是一群綠色的草罷了!人人知道植物,卻未必真正理解它們,艷麗的花朵、迷人的外形只是第一印象,真正要愛護植物,就要花心思和時間去瞭解它們。目前台灣不管是小學、高中、大學,任何一所學校的校園植物,都有它的特色,也

30、都有它的觀賞價值。對國小學生來說,只要概略的理解到這些植物,它叫什麼名字?生長形態有何特點?一般常見的用处為何?而校園中有些植物是有毒的,當下課的時候,學生在校園之中,假如因好奇而不慎吃下了這些有毒植物。那豈不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老師希望能幫助學生認識植物、喜歡植物、親近植物,並且防止受到植物的傷害。除了讓孩子們理解生長在我們周遭的植物不只是人為種植的,還有不請自來、隨地自生的植物,同時還要愛惜資源。這種自生在校園中不請自來的外乡化植物,才是我們要倍加關注的校園植物哩!要知道它們是最能適應環境,長得最旺又不需要特別照顧的族群,而且還透露出我們生活周遭的一些人文和環境的訊息,也告訴了我們季節的變

31、化,我們的作息是否該有所調整,生活環境的優劣指數,污染的程度,生活空間的品質,在在都與我們有極亲密的關係,我們豈可忽略它們的存在。校園本身就是一個很棒的自然教室,每一株植物,每一棵樹,每一個石頭,都是最好的教材,只要張大你的眼,走一趟校園,隨風搖曳的枝葉,都會讓你有意想不到的驚奇!希望每位學生變成一位好奇、主動的觀察者,帶著一顆好奇心以及學習的熱誠,親自去體驗、觀察這個奇妙的植物世界,學校原有的資源應該要善加利用,讓學生知道自己每天學習的環境是個怎樣的地方。 假如有一天,所有的綠色植物從世上消滅,大地黯然失色,人類與其他動物也就無法倖存了。植物供應我們賴以維生的食物、燃料、纖維和木材,與人生息

32、息相關,難以分離。這些林木花草,它們最需要的就是陽光和水,以進行光合作用,製造養分,維持生命。然而,你可曾發現它們為了爭奪陽光和水拼得你死我活?你可曾看見針葉樹為了陽光而從闊葉樹的葉子上穿越?或為了爭地盤把樹根弄得糾纏不清?從來沒有。它們懂得禮讓,一定有一方會自然歪斜或騰出空間來;有時候還讓其他的樹、草寄生其上,不但不相干擾,而且還互通有無,長得特別旺盛,就像:雙生樹、夫妻樹等,這就是大自然的和諧、寬容。每天一翻閱報紙,一打開電視、廣播,都可以看見觸目驚心的血淋淋兇殺畫面,聽到可怕的緃火、自焚消息,好似我們的社會病了,而且病得還不輕!假设我們能從大自然學習到互相尊重和包容,那麼我們的社會絕不會

33、到處充满著暴戾之氣。本文希望從這裡出發,進而去愛自己、愛别人、愛家鄉、愛社會、更愛自己的國家,讓我們的社會更祥和、更溫馨以達成以下幾點目標:1.認識校園植物以培養愛校愛鄉之情懷。2.藉由認識校園植物增進對植物的認知。3.指導學生如何照顧植物,並養成負責任的態度。4.透過植物的認識、理解植物的生態環境,進而愛護我們的環境。5.激發學生的想像力及創造力,並懂得尊重生命。小朋友最熟悉植物的功用,就是他的植被可以幫助水土保持,減少坍方及土石流。除此之外,眾多植物不同的特性,在不同的方面滿足人類的需要。像我們日常生活中吃的、用的,有不少是直接採收自植物或是由植物加工而得來的。青青的草地供人遊戲坐臥,大樹

34、可以遮蔭,美麗的風景更是少不了這些五顏六色,因此你將會發現:植物也是重要的觀光資源喔!本校最近多了一棵雕塑成巨龍的榕樹,高約四點五公尺、長度超過十四公尺的樹龍,這棵樹龍不但是學生自然教學的活教材,也是地方罕見的景觀。自然課老師曾經提到的,植物在食物鏈是處於生產者的位置,草食性動物都依賴它為生。更重要的是綠色植物行光合作用時釋放出來的氧氣,更是動物時時刻刻都需要的。 植物的另一個作用是它做為自然界的基因庫,它可能蘊含許多机密,也可能是人類遇到問題時的解決關鍵,在這一方面還有許多未知的領域等待人類探究。地球只有一個,我們要愛護環境、珍惜資源,自然的資源有限,要讓孩子明白珍惜資源的重要性,要知道砍樹

35、容易種樹難,也為了方便未來的學習者。當我們要進行校園植物觀察時,事前準備好必備工具之後,在老師的率領之下就可於校園中進行植物的觀察和記錄工作了。當然,先決條件是擔任講解的老師,他必須具備一般植物的常識:這包括有植物名、生態特點、用处等等。參考書目:植物世界/鄭元春作 幼獅,民85年初版四刷台灣校園植物草本篇/李幸祥著 稻田出版,民90第一版觀察校園植物的必備工具原子筆:供寫字記錄用,一般用粗字筆為佳,顏色除紅色以外均可,紅色係老師修改之用。筆記本:供文字記錄用,以有格子者或本書附錄之校園植物調查表、校園植物觀察記錄表。尺:供量植物的葉、花、果實等的長寬,甚至於株高均可。可用一般畫圖用的塑膠尺或

36、皮尺;前者用於一般二十公分以內的小形葉、花、果,而較大的樹身、葉、花、果則非靠皮尺不可。校園植物調查表植物名稱校園裡有此種植物嗎?數量一串紅有否人字草有否三色堇有否大梨花有否千日紅有否小向日葵有否土人蔘有否牛筋草有否化石草有否水蜈蚣有否井口邊草有否石竹有否玉簾有否母草有否白茅有否白花蛇舌草有否吊竹梅有否灰藋有否百合有否地錦有否向日葵有否冷水麻有否含羞草有否植物名稱校園裡有此種植物嗎?數量非洲菊有否金蓮花有否金盞花有否孤挺花有否長春花有否非洲鳯仙花有否波斯菊有否松葉牡丹有否狗牙根有否長梗菊有否艾納香有否秋海棠有否飛揚草有否美人蕉有否神仙菜有否馬齒莧有否鬼鍼草有否彩葉草有否曼陀羅有否牽牛花有否甜珠

37、仔草有否野莧草有否野芋頭有否植物名稱校園裡有此種植物嗎?數量苦苣菜有否番茄有否紫苑有否紫茉莉有否景天有否荊三稜有否紫背萬年青有否雲南白藥有否紫背草有否蜀葵有否腎蕨有否稗有否莎草香附子有否鼠麴草有否鳯仙花有否菊花有否菁芳草有否醉蝶花有否萬壽菊有否葶藶有否葒草有否篦麻有否積雪草有否植物名稱校園裡有此種植物嗎?數量龍葵有否曇花有否蒼耳有否黛粉葉有否蓮荷有否繁星花有否縮砂蔤有否雞屎藤有否蟛蜞菊有否雞冠花有否藿香薊有否鱧腸有否大薊有否文珠蘭有否毛地黃有否水仙有否天芥菜有否石胡荽有否泥湖菜有否夏枯草有否旅人蕉有否茯苓草有否萬年麻有否數一數!校園裡總共有種本書所介紹的草本植物。校園植物觀察記錄表植物名稱:觀

38、察時間:年月日時分觀察地點:觀察記錄:桃園縣新屋鄉新屋國民小學植物明細表編號植物名稱數量編號植物名稱數量1黑松835構樹22楓香836馬拉巴栗53黑板樹837鳳凰木24木麻黃238番石榴15榕樹芭樂239榔榆26竹柏540鵝掌藤37珊瑚刺桐541羅比親王海棗18覽仁樹242菲島福木39榕樹543水黃皮810黃心榕544茄苳樹211黃金椰子545白千層212女貞546桂花813偃柏547樟樹514龍柏1048苦楝215筆筒樹249芒果116月橘550龍眼117樹蘭1051木棉218楊桐252柳樹219小葉覽仁553大葉山覽820朱蕉354桃樹521澳洲鴨腳木355李樹522黃金露花856羅漢松8

39、23棍棒椰子557厚皮香824大王椰子558韓國草525亞力山大椰子559唐竹226琵琶260觀音竹227變葉木861觀音棕竹528錫蘭葉下珠262洋凌霄229福祿桐563文殊蘭230杜鵑花864天堂鳥231白玉蘭365九重葛232含笑566大銀龍233瑪瑙珠267山馬茶234阿勃樂568樹馬齒莧2編號植物名稱數量編號植物名稱數量69馬纓丹570櫻花571金桔272橘子273檸檬274蘇鐵575肯氏南洋杉376黃栀子277鳳仙花378麒麟花379闊葉蘇鐵380六月雪681蔷葳282竹蕉283郁李284紅柄蔓綠絨385美國櫻桃386仙丹花587蒲葵588菩提樹689槭樹590火龍果291杞樹39

40、2紅莧草593緬栀294五彩茉莉295巴西鐵樹396黃金葛397雲南黃馨1098真柏599富貴樹2100檀香柏2101圓柏5校園植物 別小看我們這群綠色部隊,我們可是大地的清淨機,能淨化空氣、防止灰塵,美化生活環境,小朋友,利用下課時間來看看我們、認識我們,和我們做做朋友。 珊瑚刺桐黑板樹福木竹柏龍柏文珠蘭洋凌宵含笑花九重葛袖珍椰子樹馬齒莧厚皮香大王椰子黑松天堂鳥秋海棠觀音棕竹美葉鳳尾蕉海檬果鴨腳木南天竹變葉木仙丹花聖誕紅福祿桐蘇鐵羅漢松蒲葵大葉山欖苦楝桂花麵包樹亞力山大椰子輪傘草雪茄花樹蘭麒麟花黃邊虎尾蘭肯氏南洋杉梔子花棍棒椰子黃椰子菩提樹馬拉巴栗吊蘭羅比親王海棗偃柏榕樹蜘蛛抱蛋朱蕉紅雀珊瑚

41、木麻黃青楓非洲鳳仙花鵝掌藤表演藝術-卡拉ok教學之應用范姜仁芳、盤金美、郭麗香、林靜婷、楊夢萍、鍾佩璇一、設計理念: 1.以卡拉OK表演的競賽方式進行,以達到同儕間的創作、觀摩、分享、培養自己休閒生活。 2.以卡拉OK方式歌唱,增加唱歌的兴趣,使上課方式更多元、更活潑。 3.增加學生的舞台經驗,訓練穩健的台風,協助學生認識自我、肯定自己、活出自信。 4.藉團體的活動進行,使同學能互助、互動,培養感情。5.培養觀察、分享、鑑賞的才能。6.引導學生培養正當的休閒活動,建立青春、快樂、安康的人生。 二、教學準備(一)老師指導重點:1.如何選一首合適的歌?(1)音域問題:每一個人天生的聲音特質皆因年齡

42、、性別、環境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以高年級來說,尚未變聲的小男生而言聲音清亮、乾淨,音域比較高,唱一些女性歌手的曲目時對他來說就特別輕鬆。但等到變聲期時,所有音域偏高或連低音的曲目都無法演唱了,甚至出現走音的尷尬狀況,所以年齡是影響聲音最大的因素之一。以低年級來說,音域較窄,技巧不純熟,適合演唱童謠不適合演唱流行歌曲。總而言之,假设音太高唱不上去,請先別氣餒,多嘗試其他音域的歌曲,並從中找到適合自己音域的歌曲,然後將這個音域的曲子練到爐火純青的程度,再向其他音域的歌曲挑戰,您將會發現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喔!2是否可展現個人音色特質:假设以音色來區分又可以分為:戲劇型、抒情型、花腔型等不同類型。3歌詞的

43、內容意境是否合適?4慢歌快歌各類型曲風?2.伴唱帶的編曲是否能展現歌曲原味?畫面是否合宜?尊重智慧財產權,使用正版CD,拒絕盜版。3.如何做練習?歌唱局部:1用正確的位置共鳴腔唱歌:一般說起來,發聲的共鳴位置有分頭部區與軀幹兩種,而頭部的共鳴為:頭腔,鼻腔,咽腔,喉腔,以及配合輔助發聲的口腔;而軀幹又分胸聲,腹腔聲等等。一般人唱歌通常都是用喉嚨來發聲,所以常常會唱到沒聲,要不然就是喉嚨拼命使力去唱大聲或支撐高音,也因為如此,常常會換來聲音的破裂,或是旋律沒有張力、聲音沒有POWER。這還是其次,最麻煩的是會讓喉嚨面臨極大的損害與聲帶因為拉扯而受傷,而國小學生以頭腔共鳴較為適合。2熟記歌詞、理解

44、歌詞意涵:歌詞是歌曲的靈魂,所以在演唱的同時可以針對歌曲的內容與意境來將曲子作分段。3分析曲子的段落、前奏、間奏、結尾等拍子。4唱熟旋律,特別注意音準問題。5情緒表達:包含強弱、速度、表情等。6呼吸、換氣:假如說唱歌不考慮換氣位置,那麼就無法表現出完好的樂句,很有可能把一首曲子唱到支離破碎且文不對題,將自己的氣息練到一定的長度時,唱歌就自然更順暢,也會更有力道。7如何握麥克風。8歌聲和音響是否平衡。舞台表演部份:1肢體語言或舞蹈:肢體的伸展與放鬆常常可看出演唱者本身聲音的柔軟度,張力度,因為身體與聲音的關係是一體兩面的。當懂得運用收與放之間的關連時,自然而然聲音也透過身體的運作而產生具有張力的

45、音色與音量。2面部表情、眼神3舞臺造型設計4禮貌5創意。以上五點假设是與歌唱搭配恰到好處,一定有加分效果。團體部份:1聲音(音量、音色)的調和2默契3肢體語言或舞蹈的整齊性。4創意4.如何欣賞? 1安靜仔細聆聽。2能聽出音準、拍子、節奏是否正確。3能聽出演唱者的音樂表現是否用心詮釋。5.聲音如何保健?1演唱時切忌吃太冰,太辣的飲料或食物,並隨時保持喉嚨濕潤,保養聲帶的飲料如澎大海、純的楊桃汁、葡萄柚汁,澎大海、羅漢果實在是對喉嚨好的不得了!唱歌前除了特別練習一下打哈欠的開嗓方式,而開開嗓後就可以喝一杯熱的的楊桃汁或者是上述的飲料。記得不能喝冰的唷!因為聲音會因此緊縮!除非已經唱到有點發炎要馬上

46、休息時才吃一點冰塊來讓它消腫。2當感到聲音疲勞沙啞時,就應充分休息,不該讓聲帶產生充血或發炎問題。(二)學校舉辦卡拉ok比賽,激發學生潛能提供學生更寬闊的表演空間,增進學生愛好音樂、欣賞音樂與學習音樂的興趣。附件一三、教學評量: 1.比賽成績及活動照片:登载在學校網站,供師生及家長閱覽。 2.問卷調查老師、學生對活動的參與反應及建議。附件二四、檢討:將卡拉ok納入音樂教學並舉辦全校學生卡拉ok比賽之檢討,並把附件二師生問卷調查加以整理得到以下結論,以提未來教學及舉辦類似活動之方針。優點局部:這次所舉辦的活動,請來了專業的音響、聲效、燈光,使的比賽時的精采度增色不少。藉由此次的活動,提供了學生更

47、多的才藝表演機會。師生熱心參與這項活動,事前充分準備,才有完美的演出。表演者生動的演出級表演的多樣性值得鼓勵。台下的學生,雖然沒有親自上台,但藉由觀摩台上表演的同學,也獲得不少心得。缺點與建議:可否每學期舉辦一次不同的才藝表演,例如舞蹈、戲劇、唱歌、樂器、讓更多的小朋友有一展長才的機會。學生上台經驗缺乏,很緊張,以致音準、節奏不甚理想。一样曲目太多,建議各個年級可事先協調。建議設置評審老師專屬座位,評審老師事後須針對學生的整體表現作出講 評。 上台的小朋友在服裝、道具、儀態上應多加強。音樂課時,可訓練小朋友發聲的正確方法。上台表演的人數太少,建議其他同學可伴舞,讓大家都有參與感。多元化的社會評

48、量黃承泰、吳俊炫、鄭柏言多元化的社會評量,其評量方法可分為:書寫測驗、問題解決、實驗操作、展示、表演、作品集、教師觀察、檢核表、問卷,以及團體合作計畫,其實施方式可以是日常教室的形成性評量、總結性評量或特殊教學計畫,其評鑑應配合時、地、人、物的結束,並強調多元化評量。社會科是在教導國小兒童對歷史、地理、公民三學科的知識認知,以及期使兒童在公民養成的過程中,培養參與社會生活的技能與信念。總言之,社會科的主要目的在使兒童能透過這些不同學科的知識建構,來解決他們未來所面臨的日常生活或社會等問題。所以在教學的方式上,必須充分運用問答、討論、觀察、調查、搜集、製作、閱讀、發表、報告等方式進行,並藉由討論

49、、觀察、調查等活動中,培養兒童靈活考虑、價值判斷、合作學習等,為適應社會生活而奠基。運用社會科學的方法,從事社會科知識的建構與學習,並進而考虑日常生活所遭遇的問題,予以解決。我們也同時發現:教兒童獲取社會科的知識較為容易,反之,教會兒童求知的方法則較為困難。換句話說,如何運用在社會科所學得的知識,轉化到實際生活的應用,是社會科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針對教學目標的達成,傳統客觀式的紙筆測驗就面臨了極大的挑戰。這並不是完全否认社會科的認知教學目標,質疑紙筆式評量的一無是處。而是讓我們試著重新省思各科教學評量,是否兼顧認知、情意、技能三大領域的完好性學習。過往大部份的社會科教師因較熟悉紙筆測驗和習作修

50、改,只著重認知領域的評量,而忽略了兒童社會知識建構的歷程,例如觀察兒童在討論活動中的社會互動、合作精神與民主態度,或者利用教室情境,透過社會事件的真實模擬,讓兒童嘗試角色扮演或對一個歷史的原案進行辯論分析。假如僅透過定期紙筆式的評量,會逐漸導致教學活動內容的窄化,根本知識與原則的不斷循環而已。一個真實性評量活動的實施,能導引教學活動的創新與多樣化。以多元化的社會生活為例,教師可透過國內各族群文化的多元性等,或是層出不窮發生的社會事件,讓兒童透過資料的搜集,在課室進行辯論,藉此能讓兒童理解文化上的衝突或政治上的複雜性等,進而培養兒童靈活考虑與價值判斷的才能。由於上述社會科教學目標的多元性,因此針

51、對不同學習領域目標,就必須配合不同的評量方式。我們依上述的課程目標,考虑社會科可能變通的方式,大致方法如下:以口頭報告、辯論、歷史事件的模擬等,來評估學生對知識概念的應用;另外也可藉由觀察記錄、行為檢核表、有聲考虑記錄和軼事記錄方式等方式來理解學生的學習態度。為了有效評估其學習歷程,也可運用卷宗評量的作品集、閱讀筆記和專題研究報告展示等,以便於顯示學生對社會科中歷史概念和民主歷程的掌握。至於評量途徑則有作業考察、學生自我評量、同學互評、家長評量等方式。評量結果的運用旨在與社會科課程目標緊密結合。質的資料可以提供學生學習的訊息,作為改進教學、修正課程設計的依據,例如卷宗評量在教室陳列與展示作品,

52、可以讓學生自我審核其作品,以達到進步的成效。而真實性評量可直接評量學生在社會科學習的結果,學生可以達到最大成就表現,因此可进步其學習動機與興趣。更重要的,運用真實性評量可以充實課程內容,使課程設計進而達到提昇學生在高層次考虑的學習才能,也可以協助教師從創新角度看事情並作為自我改進教學的參考。評量的歷程需要融入學校行政人員、家長與社區人士的參與才得以有效達成。舉例而言,學生作品集與展示可以組成教學評量委員會包括各科教師或家長,根據來自不同背景人士的評量,結果可以作為老師改進其教學評量的來源,也可以防止教師因月暈效應而產生主觀評分的偏向。真實性評量所要評量的是學生所欲達成的學習目標以及直接教學的結

53、果。它適用於各年齡層、各學習階段的各種學科評量。至於教師,真實性評量可以改進與延伸教學目標;至於學生,可以評估其學習的進步情形。上述的評量可以用量尺、檢核表評定等級方式、質的描绘或質、量兼具的描绘,依評量結果的目的不同而改變,以作為總結性評量的結果。如此,個人在教室實作評量的結果,就可以與國定或各級縣政府所規定的評量計畫結果相配合,以作為證照資格授與、安置、或升學進階的參考依據。評量多元化是小班教學的特色之一,評量方式除傳統紙筆測驗外還有其他類型:如真實評量、實作評量、動態評量、學習單元評量等方式,其目的是注重根本才能的養成及實際生活的運用。以學生的自治活動為例,評量的主題為班級小市長選舉終於

54、開鑼了,首先透過班級的自治活動,各組選出一位候選人參選;再經過大家的討論後提出競選政見,利用政見發表會報告給選民理解。助選團也製作宣傳海報在各處張貼,在下課時間努力地向好朋友拜託拉票,希望自己支持的候選人能夠高票當選。投票的日子來臨,每位同學帶著自己的 (借書證),到預設的投票處投票。而擔任選務工作的同學也各就各位,為選民服務:驗借書證,分發選票,相當繁忙。領到了選票,圈選時經過一番思索,到底要投給那位呢?幾番思量終於把神聖的一票投入票櫃,緊接著開票、計票,在眾人的歡呼聲中,小市長就誕生了。在整個過程中,學生透過實際參與觀察認識了學生的自治活動,勝不驕,敗不餒,勇於面對選舉結果,培養出尊重別人

55、的胸襟與運動家的精神。在學習單元評量上,孩子們不但完成大部份根本的才能測驗,也表達個人的想法;對於當選者、落選者的鼓勵與抚慰;對於整場活動的批評、讚美等種種不同的心得感想,這些在考卷上可是找不到的。雖然整個活動還有一些缺失需要改善,但我們仍要為自己拍手鼓勵,畢竟我們為改進評量邁進了一大步,盼望能夠拋磚引玉,吸引更多人参加多元化評量的行列,讓緊張的考試增添幾分樂趣吧!另外再以六下康軒版社會科1-3追求更豐富的生活和1-4社會多元化的衝擊的評量方式為例,來說明如何從生活中尋找和單元有關的資料,來進行真實性評量。(一)文化交流方式的改變在1-3追求更豐富的生活的單元中,可以讓小朋友分組,分為宗教、藝

56、術、科技及習俗四組,去圖書館中找目前的交流有哪些方式?和以往的交流方式有何不同?造成的影響有哪些?有哪些文化因交流而產生文化變遷。再請小朋友以各種方式來呈現自己所蒐集到的資料,從觀察中去做真實性評量。小朋友不但可以從中學到如何在社會科中去求知,更可以自評或互相評量。(二)從生活中尋找資訊而在1-4社會多元化的衝擊中,除了在期初或期中的紙筆測驗外,亦可使用生活中小朋友當天的早餐為對象,要求小朋友從中找出其中一样或不同之處,並加以歸納,以及利用學校網路尋找違建與原住民追求維護傳統生活的資料,使小朋友能體認各團體之間認知的差異。再來可要求小朋友注意生活中最不起眼的廣告版中,有哪些職業的需求是具有性別

57、的歧視或其他方面的歧視,以及該職業的設限是否真的有其必要性,重點不是在蒐集資料的多寡,而是在對資料分析的才能,並請小朋友上台發表,讓各組提問,這些過程都可作為評量的一局部。其實在小朋友在把報紙分類廣告帶來報告的時候,他們所注意到的是一些訊息如酒店小姐的應徵廣告,或者是一些色情小廣告,這些都是可以作為生活教育的一局部,亦同時對一些新聞媒體在白天時播放暴力、色情的新聞,以及為追求獨家或時效,將未經處理的畫面立即呈現,讓小朋友可以隨時吸收到這些訊息感到憂心。這需要靠立法來規範。總而言之,報告呈現的方式有很多種,同樣的評量方式也不能一味的以紙筆測驗方式作唯一準則,但如何從中获得公平性或加以量化,是考驗

58、老師的智慧。而且評量時亦能讓小朋友同時理解自己所蒐集到資料和呈現方式终究有無符合需求,這也是很重要的。社會科領域之角色扮演法與真實性評量黃志豪、曾志川、李燕芬一、前言:學校教育是整體教育體系中最重要的一環,而國民教育更是培養全體國民根本生活才能,以便繼續學習的重要歷程。我們希望學生透過社會領域的學習能認識自我與社會的相關性,融入多元的社會做自我內在與群性的學習,進而關懷生命,創造更美妙的社會。重要的不是學習方法在多半智慧的分類,應該是各式學習方法的活用,尤其在分組學習的運用中,讓每一位組員展現自己的專才,亦能開拓每一位學童的多元智慧。千萬別只以學科的才能標準來衡量學生,讓每一位同學能夠參與學習

59、,樂於學習,擁有學習的熱忱才是重要。評量,在我們的社會中一直都具有指標作用,因為它顯而易見。因此評量也是教育改革中最先被考虑開刀的。直到今天,清楚的訴求是:我們不要只有填充題、是非題、選擇題,我們不要只是傳統的紙筆測驗,然而,要的是什麼呢?可以朗朗上口的鑑賞、晤談、報告、表演、實作、資料蒐集整理、設計製作、作業、實踐。二、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教學活動中透過故事和問題情境的設計,讓學生在設身處地的情況下嘗試扮演故事中的人物,生動活潑,引起學生的學習情緒,滿足學校的表演慾,然後經由團體的共同討論,讓學童從中考虑問題,選擇適合的問題解決之道,並互相評鑑,以增進學生洞察環境、解決問題、適應生活的才能。

60、藉由討論、省思而更理解别人處境,發展出同理心,更能適應社會群體生活。在實施角色扮演教學策略上,須把握角色扮演需要對象互動協調。不可一意孤行,須有與别人折衝協調的才能。教學過程中可能面臨的問題有:學生無法體認角色之感受,因此失去角色扮演活動之意義,或因語言才能不好,無法表達情緒,以致演出成效打折扣;另外也可能受限於角色人數,而無法讓多數學生進行活動及導致班上秩序混亂,時間難控制,可能影響進度等。面對以上問題之解決之道,教師在選擇題材時可配合學生發展程度及表演才能,選取合適的題目,或是配合其他教學法的應用,如角色扮演後再作澄清教學,以補足單一教學法之缺失;其次結合國語科教學增強語文表達才能及訓練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