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流态化实验_第1页
固体流态化实验_第2页
固体流态化实验_第3页
固体流态化实验_第4页
固体流态化实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固体流态化实验4.1实验目的掌握测定颗粒静态床层时的静床堆积密度P b和空隙率的方法; 测定流体通过颗粒床层时的压降 Pm与空塔气速U的曲线和临界流化速 Umf;4.2实验原理4.2.1固定床基本概念称这种固体颗粒床层为固当流体以较低的空速u通过颗粒床层时床层仍处于静止状态,定床。床层的静态特性是研究床层动态特性和规律的基础,其主要的特征有静床堆积密度P b和空隙率 两个,它们的定义分别如下:M除以静止床层的体积V计 因此P b在流体通过颗粒床层时 P b就有两种数值,它们的大小静床堆积密度:P b=M/V,它由静止床层中的固体颗粒的质量 算而得。P b数值的大小与床层中颗粒的堆积松紧程度有

2、关, 不是一个定值,如颗粒床层在最紧与最松两种极限状态时, 在床层最紧与最松时分别测量出相应的床层高度就可以计算得到。P b和固体颗粒密度P s固定床阶段压降 Pm与空速U的关系当流体通过固定床的空速较小时,床层的高度基本不变;当流体空速趋于某一临界速度颗粒开始松动,床层才略有膨胀。因此,在此临界速度以前,单位高度的床层的压降 Pn/L)与空速U的关系可由欧根公式来表示,并把欧根公式改写成如下形式:静床空隙率: S =1 - ( P b/ P s),它是由颗粒的静床堆积密度 计算而得。时,(2)K2(j)u PmWdm )*12式(1)中,以实验数据的空速U为横坐标,以( Pm/UL )为纵坐

3、标画图得一直线,从直线的斜率中求出欧根系数k2,从直线的截距中计算出欧根系数k1o4.2.2流化床基本概念当流体空速趋近某一临界速度Umf时,颗粒开始松动,床层略有膨胀,床层高度有所增加;当空速继续加大,此时固体颗粒悬浮在流体中作上下、自转、摇摆等随机运动,好象沸表明,散式流化过程床层压降不随流体空速的变化而变化。对于聚式流化,由于气泡的形成与破 裂,流化床层的压降会有波动,流化床层的压降曲线形状与散式流化压降曲线形状有一定的差异。起始流化速度U fmf起始流化速度umf可由固定床与流化床两阶段的“压降空速”曲线的交点求出。另外,若起始流化时的雷诺数Rm10,则由式计算得到的Umf还须乘以校正

4、系数。4.3实验装置流程固体流态化装置流程图对空气石英砂体系,流动的空气由鼓风机O 4提供,依次经过气体流量调节阀o 3、气体转子流量计 02、温度计O1及气体分布板后,穿过石英砂组成的床层,最后床层顶部O10排出。空气的流量由气体流量计读出,空气通过床层的压降由U形压差计读出,床层高度的变化由标尺杆测出。对水石英砂体系,其实验装置流程与空气石英砂体系大体相似。4.4操作步骤(1)用木棒轻轻敲打床层,使床层高度均匀一致,并测量出首次静床高度;(2 )打开电源,启动风机;3调节气体流量从最小刻度开始,然后气体流量每次增加 0.5m/h,同时记录下相应的空气流量、空气温度、床层压降等上行原始数据。

5、最大气体流量以不把石 英砂带出床层为准。调节气体量从上行的最大流量开始,每次减少0.5m3/h,直至最小流量,记录相应的下行原始实验数据。测量结束后,关闭电源,再次测量经过流化后的静床高度。比较两次静床高度的变化。(6 )在临界流化点之前必须保证有六点以上数据,且在临界流化点附近应多测几个点。4.5实验报告1).在直角坐标纸上作出p u曲线。.利用固定床阶段实验数据,求取欧根系数,并进行讨论分析。.求取实测的临界变化速度,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对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运用气(液)体与颗粒运动的规律加以解释。4.6思考题.从观察到的现象,判断属于何种流化?.实际流化时,p为什么会波动?.由小到大改

6、变流量与由大到小改变流量测定的流化曲线是否重合,为什么?.流体分布板的作用是什么? 4.7实验数据记录及数据处理结果示例实验装置:1#;实验温度:27 ;静床高度:143mm;起始流化高度:146.5m m石英砂密度=2.65g/cm硅胶密度=0.87 g/cm流量V(m3/h)上行压差(mmH2O)下行压差(mmH2O)流量V(m3/h)上行压差(mmH2O)下行压差(mmH2O)2.56.76.86.518.820.03.08.28.17.021.620.73.59.99.87.521.721.44.011.311.18.021.821.64.513.412.8921.821.95.015

7、.315.99.52221.95.517.117.71022.1226.020.519.010.521.922图形+上行腾的液体在翻腾,此时的颗粒床层称为流化床或沸腾床,临界速度Umf称为起始实验结果:K1=809.0,K2=3.54,U mf=0-263m/s流化速度。流化床现象在一定的流体空速内出现,在此流速范围内,随着流速的加大,流化床高度不断增加,床层空隙率相应增大。流化床根据流体有性质不同,可分为以下两种类 型。散式流化一一若流化床中固体颗粒均匀地分散于流体中,床层中各处空隙率大 致相等,床层有稳定的上界面,这种流化型式称为散式流化。当流体与固体的密度相差较小时会发生散式流化,如液-固体系。聚式流化对气固体系,因流化床中气体与固体的密度相差较大,气体对固体的浮力很小,气体对颗粒的支撑主要靠曳力,此时气体通过床层主要以大气泡的形式出 现,实验结果:K1=809.0,K2=3.54 , U mf=0.263m/s气泡上升到一定高度处会自动破裂,造成床层上界面有较大的波动,这种气固体系的流 态化称为聚式流化。2)流化床阶段压降 Pm与空速U的关系1.流化床层的压降 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