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VII企业并购的动因和绩效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目录TOC\o"1-2"\h\u26713企业并购的动因和绩效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16301.2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8551.2.1国外文献综述 16481.2.2国内文献综述 228000第二章企业并购动因理论及企业并购相关概念 4271052.1并购的含义及分类 4245632.1.1并购的含义 448452.1.2并购的分类 4293422.2企业并购的动因理论 42862.2.1协同效应理论 5180712.2.2多元化理论 5302592.2.3委托代理理论 5118952.2.4市场势力理论 668662.2.5价值低估理论 658802.2.6估值套利理论 673792.3企业并购绩效评价方法 688472.3.1事件研究法 6309492.3.2财务指标法 7304532.3.3非财务指标分析法 74736参考文献 71.2国内外文献综述1.2.1国外文献综述(1)企业并购动因的国外文献综述 在国外,并购活动很早之前就开始进行了。但是经过研究,学者们发现企业并购动因的影响因素多种多样,难以归纳成一个确定概念。就算是一家企业,在不同时间进行并购的目的也是有差异的。HalilKiymazh和TarunK.Mukherjee(2000)[1]通过对并购公司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公司为获得正的协同效应,增加股东利益而选择并购。Kode,Ford等(2003)[2]认为企业发起并购也可能是想降低风险。由于并购后被并购方的投资机会及融资由外转内,企业的融资成本风险会减小。而Capron(1999)[3]通过研究得到了另一种结论,他们认为企业并购的动因在于取长补短,进而提高企业价值,也使企业在市场中的份额及地位提高。Heaton(2002)[4]使用了一个简单模型,分析指出:当公司的决策者过于自信,会认为资本市场对本公司的股价低估了,或者高估项目的收益。在情况一下,当必须用发行股票来进行融资,决策者会放弃净现值为正的投资项目。在情况二下,会导致决策者其投资于净现值为负的项目。Jensen和Meckling(1976)[5]认为在股东和企业高管目标不同时所完成并购行为,能够增加股东在企业体系中的牵制力,使企业目标更加一致,将委托代理问题纳入了并购动因。Shleifer和Vishny(2003)[6]等学者从企业的市场价值方面进行分析时发现,当市场的评估不能体现公司的真实价值时,可能会引起并购发生。特别是当市值被高估,并且用股票进行支付,或者是市值被低估,以现金进行支付时,发生并购行为的几率更大,企业会用并购进行财务投机。(2)企业并购绩效评价的国外文献综述 自20世纪起,国外的企业并购绩效研究就已经较为完善。西方的研究人员在进行并购绩效评价时喜欢用事件研究、财务指标分析等方法。Bruner(2002)[7]以事件研究法为基础,对1973-2001年期间发表的大量与企业并购绩效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了整理,并用对比的方式进行深入研究,发现企业并购如果是在成熟市场上进行的,往往会使被并购企业的股东获得的好处更多。AbuzovR,GrigorievaS(2015)[8]用EVA模型分析了西欧国家在2011年之前发生的并购事件,并发现企业绩效大多数会因并购而上涨。但SpyridonRepousis(2010)[9]等学者用事件研究法分析了一些希腊的银行的并购事件,发现银行的业绩并未有明显的改善。RashidA和NaeemN(2016)[10]通过对企业并购之后的绩效进行实证研究后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并购企业并没有因为并购其他企业而使财务状况变得更好,甚至有下降的趋势。Rahman(2004)[11]研究后总结,用财务指标法研究企业并购前后的绩效差异更加直观客观。Ittner,Larcker&TaylorRandall(2003)[12]分析了美国100多家上市公司财务相关报告后得出了另一个结论,将非财务指标法与财务指标法等一起使用,可以更好的分析出企业并购后的效果。1.2.2国内文献综述(1)企业并购动因的国内文献综述 我国出现企业并购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但最近几年的企业并购的兴起使更多的国内学者开始关注并研究企业并购,并对有关并购动因提出了许多理论。苗明慧和叶淑珺(2018)[13]在研究星星科技连续并购时,得出其并购的主要目的就是优化竞争资源配置,获得协同效应。刘宇华(2017)[14]在研究国有控股企业并购动因理论分析时,发现了另一种动因。现在市场上的企业越来越多,商场上的资源显得越来越稀少,为了争夺稀缺资源,企业不断进行企业形式的升级,变更所有权。那么可以说并购的根本动因也于竞争的压力。郑万吉(2020)[15]从基于垄断视角的市场势力理论进行研究,得出了同样的结论。两个多元化经营企业在多个产品市场存在竞争时,他们也会对风险进行评估,为了在经营上某一方面的利益来展开全面战争是不值得的。并购这种“共同克制”可以稳固企业的国际市场势力。委托代理问题也是推动企业进行并购的原因之一。姚先国、汪炜(2003)[16]以公司治理与市场制度结构为起点,分别对并购中的大股东,经理人以及内部人所获得的收益情况进行了统计检验,结果发现通过上市公司的并购,内部人员和其他有利益关系的人会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取利益,并且会操纵市场使股价按照规定的方向变动来获得收益。此外公司的扩张,使公司规模和影响力扩大,经理人的薪资自然会有提高。这种种利益推动了很多企业进行并购。李善民、陈文婷(2009)[17]研究了我国沪深上市公司一年内的并购。通过其研究结果发现:相对于理性的高管,往往过于自大的经理人会更经常进行并购活动,并且其并购绩效相对更差。裴珊珊(2014)[18]在对并购动因进行分析时,发现另一种并购动因就是财务动因。企业并购是快速扩张最简单有效的方式,以此实现的规模经济可以让企业谋求更多福利。在基于效率视角的一体化与资源基础理论分析中,郑万吉(2020)[15]又提出跨国并购的动因有将企业为尚未充分使用的资源在国际市场上寻找搭配资源。景国文、章涛(2015)[19]研究了企业并购浪潮理论。他们将企业并购浪潮分为5个时期,每个时期的动因都分别进行了解释。在20世纪初,主要并购方式是纵向并购,其并购目的是减少中间环节,节约交易费用并获得垄断利润。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企业之间的并购以混合并购为主。这一时期企业并购的主要动因是实现范围经济以降低经营风险。在1970年到1980年末期,这一时期的并购的特点是横向并购、纵向并购、混合并购并存。主要是为了争得生产技术和人才。安郁强,陈选娟(2019)[20]通过研究发现,在核准制下,上市公司为稀缺资源。就算上市公司的市值估算是合理的,但是只要它的市值高于同类非上市公司的估值,上市公司就有动力并购非上市公司。(2)企业并购绩效评价的国内文献综述 在并购后的绩效研究方面各位研究者的研究方式较为统一。最常用的方法有事件研究法和财务指标分析法及非财务指标研究法,EVA评价法。李姝葶(2020)[21]在以首旅并购如家为例研究酒店业并购绩效评价时,将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及EVA并购绩效评价法结合进行详细分析。得出首旅并购如家行为对该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等都起到较大的积极作用,并且显著提升产品多样性和市场占有率。石磊(2019)[22]在研究酒店企业跨国并购绩效评价时,采用事件研究法和EVA评价法从并购的短期和长期并购绩效分别进行评价,认为本次跨国并购较为成功。除了以上研究方法,也不乏有众多研究人员进行创新,寻求新的研究方法。兰岚(2020)[23]以乐普医疗为例从产业演进视角下进行企业并购绩效分析中,利用事件分析法和产业演进视角下的企业绩效评估相结合的方式,认为虽然乐普医疗部分并购事件在事件研究法下并不成功,但是从产业演进和综合评价角度仍然可以认为表现成功,说明此次合并可能从短期绩效来看不理想,但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刘钊(2020)[24]在对H集团并购战略绩效评价研究时运用了案例分析法及平衡计分卡多维度多指标的绩效评价思想对H集团收购B公司的绩效做出客观且全面的分析。发现H集团客户的增长率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都有显著提升。李倩、任启芳(2020)[25]两位学者在以携程并购去哪儿为例研究衡记分卡视角下互联网企业并购绩效评价中,着重应用了平衡计分卡法。得出了并购后携程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及发展能力都有所提高。第二章企业并购动因理论及企业并购相关概念2.1并购的含义及分类2.1.1并购的含义 并购指的是两家或者更多的原本独立的企业,公司为了寻求发展机会或其他战略动机合并组成一家企业。一般情况下分成指兼并和收购两种。 兼并,又称吸收合并。在企业兼并中指两个或多个公司由于战略计划等原因结合在一起。 收购,指一家企业以某种方式购买另一家企业的股票或者资产,以实现对此企业的控制。2.1.2并购的分类根据并购企业在产业链中所处的位置,可以将并购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第一是横向并购,横向并购是企业的横向一体化。是企业并购了在产业链上处于相同位置的企业。主要是为了获得规模经济带来的红利。第二是纵向并购,纵向并购是企业的纵向一体化。是企业为了业务向产业链上下游扩张增加业务的多样化而在生产或经营有一定联系的上下游企业之间选择的并购。第三是混合并购,混合并购是指横向和纵向相结合的并购。混合并购的基本目的有两个。其一在于寻求范围经济使经营风险下降。其二是当今竞争愈发激烈,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更加多元才能生存。混合并购就是实现此目标的一个快捷方式。2.2企业并购的动因理论2.2.1协同效应理论 美国学者H·伊戈尔·安索夫(H.lgor.Ansoff)是首位提出协同效应概念的人。1971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在1976年发表了《协同学导论》等著作系统地阐述了协同理论。 对协同效应可以理解为就是一加一大于二的效应,两公司结合在一起共同经营所产生的效益会比两个公司单独经营所获得的效益加总更多。 并购的协同效应主要包括:经营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和管理协同效应。(1)经营协同效应 企业并购后,由于实现范围经济、增强了市场势力等原因使得企业经营效率提升。两公司可以将企业之间比较优势资源的相互吸收,比如销售渠道、研发人员和客户。经营协同效应就得以体现。(2)财务协同效应 财务协同效应是指并购给企业的各方面财务指标都有所好转。企业并购财务协同效应主要来源于:规模经济使经营成本降低,提高收益;并购作为融资方式可以使企业获得大量资金;并购后市场反应很好企业股票价格上升。(3)管理协同效应 管理协同一般是指企业在并购之后,管理效率会有很大的改善。将并购公司和被并购公司的有效的管理方式共享整合,并不断优化,可以使企业的管理效率提升。管理效率的提升可以促进财务协同和经营协同的实现。2.2.2多元化理论 多元化经营,就是企业不局限于生产一种产品而向新产品和新行业进军并丰富自身经营的产品或业务,以使企业的竞争力越来越强,让企业能更加长久地生存发展。 企业多元化经营主要四种。有同心多元化经营:指企业用自身现有的技术,制造与原来经营的产品具有同质性但不同用途的产品。水平多元化经营:指企业向原市场的顾客销售新的但是与原来的产品具有相关性的产品,来满足他们多种多样的需求。垂直多元化经营:企业向产业链上下游拓展来开发新产品。整体多元化经营战略:企业向一个与自身所在产业完全不相关的产业扩张。要实现整体多元化是非常困难的。2.2.3委托代理理论 该理论认为企业的管理者与所有者所获得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因此一些经营者会利用信息不对称,侵害所有者的利益来为自己谋取利益。委托代理理论主要包括自大理论、代理理论等。自大理论从企业的管理者角度出发,认为企业的经营者可能会对未来的经营预期过于乐观,并做出错误的并购决定。代理理论认为企业管理者的收入和公司的经营情况有很大关系,如果经过并购可以让企业规模变大,企业高管的收入会有所提升,或者晋升更高的职位、获得更好的名誉等。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一些并购明显是没有收益甚至是会造成亏损的,仍然会有很多企业选择这样的并购。2.2.4市场势力理论 市场势力理论认为企业进行并购是想提高自身竞争力,提升市场份额,加强自身对市场的掌控力,从而有机会获得更多的利润。通常在以下三种情形下会导致以增强市场势力为目的进行并购。一是在市场需求下降时,企业争相削价竞争的状况下企业纷纷降价来进行竞争,这时进行企业合并会削弱价格竞争。二是企业可以用并购来迅速扩大自身势力来与国际公司竞争,从而抵抗外来冲击。三是当法律改变使各个企业之间的一些合作形式变成违法形式时,可以直接将合作企业并购来避免企业经营受到影响。2.2.5价值低估理论 价值低估理论认为,当某些企业的市场价值由于一些原因被低估时,其他企业会通过将其并购来获得收益。企业的价值主要由于三个原因被低估:一是企业由于管理不力而不能发挥出自己真正的实力。二是并购企业所获得的信息与市场所公布的信息具有不对称性,并购企业可能掌握了某些内部信息表示目标企业的价值被市场低估。三是通货膨胀造会造成企业资产市值与重置成本之间的偏差,从而企业的真实价值没有被真正表现出来。2.2.6估值套利理论当一家上市企业和一家非上市企业的估值有很大差异时,上市公司越有可能将非上市公司并购。虽然并购后上市公司的估值会下降,但由于我国实行核准制,上市越来越难,上市公司就显得少而珍贵,再加上卖空限制,并购公司的股价会很快恢复。而这种并购的利好消息会使股票短期内大涨而使股东获得超额收益。股东的股票仅仅靠资本运作就能大幅增值。2.3企业并购绩效评价方法2.3.1事件研究法 事件研究法是被用来研究公司公布一件事项后,公司的价值会因此发生怎样的变化。有短期绩效评价和长期绩效评价(BHAR)两种方法,主要是用分析事件公布后有没有为股东带来超额收益来衡量事件的好坏。在用此方法分析并购事件时,如果公布并购事件后股东的超额收益大于零,说明广大投资者认为并购的发生是一个利好消息。2.3.2财务指标法 利用并购发生前后几年有关财务指标的变化进而分析并购的效果。财务指标直接对比法主要从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的角度进行分析。在研究这几项指标的变化时,只要选择几项合适的评价指标即可,对于指标的选择是没有硬性规定的。2.3.3非财务指标分析法 财务指标是可以用财务数据进行计算客观直观地呈现在人们眼前的,而非财务指标无法直接用财务数据计算得到评价结果。这些指标虽然不能用数据表示,但是是对于并购的绩效评价非常重要。它可以使管理人时刻警惕不要只注重财务数据的提高,要重视企业的综合发展能力。主要的评价方面包括技术创新能力,市场份额等。参考文献[1]KiymazH,MukherjeeTK.TheImpactofCountryDiversificationonWealthEffectsinCross-BorderMergers[J].2000,35(2):37-58.[2]G.V.M.Kode,J.C.Ford,M.M.Sutherland.Aconceptualmodelforevaluationofsynergiesinmergersandacquisitions:Acriticalreviewoftheliterature[J].SouthAfricanJournalofBusinessManagement,2003,34(1).[3]CapronLaurence,HullandJohn.RedeploymentofBrands,SalesForces,andGeneralMarketingManagementExpertisefollowingHorizontalAcquisitions:AResource-BasedView[J].JournalofMarketing,1999,63(2).[4]J.B.Heaton.ManagerialOptimismandCorporateFinance[J].FinancialManagement,2002,31(2).[5]JensenMichaelC.,MecklingWilliamH..Theoryofthefirm:Managerialbehavior,agencycostsandownershipstructure[J].North-Holland,1976,3(4).[6]AndreiShleifer,RobertW.Vishny.Stockmarketdrivenacquisitions[J].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2003,70(3)[7]Bruner,Robert,F.DoesM&APay?ASurveyofEvidencefortheDecision-Maker.[J].JournalofAppliedFinance,2002.[8]AbuzovR,GrigorievaS.ThePerformanceofMergersandAcquisitionsinDevelopedCapitalMarketsofWesternEurope[J].JournalofEmbryology&ExperimentalMorphology,2015,76:297-331.[9]RepousisS.TheimpactofmergersandacquisitionsontheperformanceofGreekBankingSector[J].WorkingPapers,2010,3(2).[10]RashidA,NaeemN.EffectsofMergersonCorporatePerformance:AnEmpiricalEvaluationusingOLSandtheEmpiricalBayesianMethods[J].BorsaIstanbulReview,2016,17(1).[11]RahmanRA,LimmackRJ.CorporateAcquisitionsandtheOperatingPerformanceofMalaysianCompanies[J].JournalofBusinessFinance&Accounti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手型彩绘 》教案
- 2025办公楼租赁合同书模板
- 推动新兴与未来产业发展策略及路径探索
- 推动产教融合的多元合作策略与实施路径
- 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未来前景分析报告
- 初中英语跨学科教学的创新策略与实践路径
- 2025年听力设备行业发展趋势与市场前景分析
- 委托遗体捐赠协议
- 学术诚信与伦理教育计划
- 山东省郯城县红花镇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七单元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16《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学设计1 新人教版
- 《灾害风险管理》 课件 第6、7章 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估、灾害发生前的风险管理
- 缓和医疗-以死观生的生活智慧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嘉兴大学
- 2024年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中考二模数学试题
- 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倾听技巧
- 病房意外停水应急预案演练
-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课件
- 钢结构加工制作工艺流程
- T-CRHA 028-2023 成人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技术
- 护理查对制度
- 金属废料资源化利用
- 2023装配式建筑标准化产品系列图集(预制内墙条板)SJT 03-2023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