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简论德汉配价语法研究说略摘要:本文简要回忆了配价语法理论产生与开展的历史,提纲挈领地介绍了德语配价语法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成果,分析总结了汉语配价语法研究三十余年来获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个人的一得之见。我们认为,在配价语法理论的框架之内,把德、汉两种语言进展系统的比拟,不仅可以深化汉语和德语两种语言的语法本体研究,而且可以对语言类型学的研究做出一些有益的工作。关键词:德语;汉语;配价语法;比拟一由法国语言学家特思尼耶尔创立的配价理论,视动词为句子的核心,研究一个单句的谓语核心动词能支配几个名词性成分、动词与其所支配的成分之间具有什么样的语义关系。这种语言理论自20世纪50年代问世以来,在
2、德国备受青睐。一批较高学术程度的德国语言学家从事配价语法研究,撰写了一系列有分量的论文,出版了数种德语配价语法专著。以赫尔比希(gerhardhelbig)、艾尔本(jhanneserben)、恩格(engel)、舒马赫(shuaher)、申克尔(shenkel)、邦茨欧(ilhelbndzi)为代表的德国语言学家把特思尼耶尔的配价思想开展成为一个完好的理论体系。他们把配价论用于德语对外教学、德语母语语法教学以及与德语有关的语言比照研究,使特思尼耶尔的配价论在德语语言学领域里获得了长足的开展,获得了举世瞩目的累累硕果,使配价理论几乎成了一种德国的语言理论。实事求是地说,当今配价语法的主要代表人
3、物大都是德国语言学家,配价语法的重要著作都是用德语撰写并在德国出版的。其他国家虽不乏配价语法学者,但其程度均未到达德国学者的高度,是更没有形成堪与德语配价语法相媲美的完好的配价语法体系。在实际上,逻辑配价是从动词的语义出发确定动词的价数,句法配价是在句子层面给动词的价位赋值,即在动词的假设干个价位上出现什么样的价成分(施事、受事、与事、工具),语义配价是进一步根据动词的词义,对动词的配价成分作出语义上的选择限制。然而,德语配价语法研究中最困难的还是如何确定动词的价数。赫尔比希在句法范围里确定动词的价数。他认为句子里跟动词发生关系的有三种成分:必有补足语(bligatrisheergaentzu
4、ng)、可有补足语(fakultalisheergaentzung)和自由说明语(freieangabe)。自由说明语是句子的非构造成分,它跟动词的价数无关。必有补足语跟可有补足语的数目相加便得出动词的价数。1关键是怎样区分必有补足语和可有补足语。赫尔比希创立了删除法(eliinierungstest),用这种方法确定动词的必有补足语。详细操作方法是:在一个句子里依次删除每个成分,删去某个成分后,假如句子仍然正确,那么删去的成分为可有补足语;删去某个成分后,假如句子站不住,那么删去的成分为必有补足语。例如对下面的句子分别进展三次成分删略:erhatseinefreundineinstrauss
5、bluengeshenkt.他送他女朋友一束花。删略1:a.*_hatseinefreundineinstraussbluen.*_送他女朋友一束花。删略2:b.erhatsinefreundin_geshenkt.他送了他的女朋友_。删略3:.erhat_einstraussbluengeshenkt.他送了_一束花。用删除法测试的结果证明,三价动词shenken的施事主语是必有配价成分,与事三格宾语和受事四格宾语是可有配价成分。赫尔比希把句子里跟动词发生关系的语义成分分为必有补足语、可有补足语和自由说明语,并进一步用删除法区分必有补足语和可有补足语,他的这种研究方法得到了德语配价语法学界的
6、广泛认可。但是,用删除法可以删除的成分既有可有补足语,又有自由说明语,二者的共性是从句中删除之后不影响句子的合格性;二者的不同是,可有补足语毕竟还是受动词支配的配价成分,而自由说明语不是。因此,还必须把它们区分开。赫尔比希又用复原法(zuruekfuehrungaufeinensatz)区分可有补足语和自由说明语。他认为自由说明语源于句子,所以可以复原成句子,而可有补足语是动词的配价成分,不能变成句子。舒马赫在其主编的?德语动词句法与语义配价词典?里提出包容法(iplikatinsprbe)区分可有补足语和自由说明语。请看一个例句:rgenkaufterseinerfraueinaut.他明天
7、给他太太买一辆车。删去rgen(明天),得出:erkauftseinerfraueinaut.(他给他太太买一辆车。)这个句子跟原句没有包容关系,rgen是自由说明语。假如删去seinerfrau(他太太),得出:rgenkauftereinaut.(明天他买一辆车。)这个句子跟原句有包容关系。因为一个人买车,一定含有给某个人(这个人也可以是买车者自己)买的意思。seinerfrau是可有补足语。在确定了动词的价数之后,下一步的工作就是给价位赋值,即说明配价成分是什么样的成分。德语配价学者超越特思尼耶尔的地方就在于不再把动词的配价成分局限于名词性成分,他们通过删除法和复原法得出一个新的认识,即
8、配价成分不仅可以是名词,还可以是形容词、副词和介词短语。从句法构造上看,配价成分不仅可以是主语、直接宾语、间接宾语,还可以是表语,甚至是介词宾语。这一认识大大推动了配价语法的开展。在德语动词配价研究中,大多是在句法范围内进展的。赫尔比希提出以下八种句法成分是补足语,因此是动词的配价成分:(1)subjet(主语)(2)akkusativbjet(四格宾语)(3)genetivbjet(二格宾语)(4)dativbjet(三格宾语)(5)praepsitingalbjet(介词宾语)(6)adverbialbestiung(状语)(7)subjektpraedikativ(主语表语)(8)bje
9、tpraetikativ(宾语表语)其中,介词宾语和状语只是有一局部是补足语而成为动词的配价成分。哪些是,哪些不是,还要用删除法和复原法来区分。恩格和舒马赫运用鉴别词替代法(anaphrsierungsprbe)对补足语分类,得出如下十种:(1)nrinativergaenzung(一格补足语)(subjektergaenzung)(主语补足语)(2)akkusativergaenzung(四格补足语)(3)genitivergaenzung(二格补足语)(4)dativergaenzung(三格补足语)(5)praepsitivergaenzung(介词补足语)(6)situativerga
10、enzung(情状补足语)(7)direktivergaenzung(趋向补足语)(8)nrinalergaenzung(名词补足语)(9)ajektivergaenzung(形容词补足语)(10)verbativergaenzung(谓词补足语)鉴别词替代法的详细做法是,逐步简化句中的补足语直到最简的地步。例如:seineshesterinteressiertsihfuerdiesessprt.他妹妹对这项运动感兴趣。tinainteressiertsihfuertennis.婷娜对网球感兴趣。sieinteressiertsihdafuer.她对此感兴趣。逐步简化,最后的结果是:主语简化成
11、了一个人称代词sie,介词补足语简化成了代副词dafuer。鉴别词替代法为每一种补足语找到了一个标志词,我们把这个标志词称作鉴别词(anapher)。凡能用人称代词代替的成分,是一格补足语;能用四格人称代词代替的是四格补足语;能用趋向副词代替的是趋向补足语;能用代副词代替的是介词补足语等等。从上面提纲挈领地介绍,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德语配价语法,尤其是德语动词的配价研究确已形成了较为完好的体系,获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三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的研究从1978年算起已有三十余年的历史。在着手德汉动词配价比照研究之前,必须首先理解汉语动词配价研究的根本状况和已经到达的研究程度。这三十余年来,我国配价
12、学者一直在讨论一个对于配价语法来说举足轻重的问题:配价的性质。即配价是属于语义范畴,还是属于句法范畴,抑或是属于“句法-语义范畴;或者说是既有属于句法范畴的配价,也有属于语义范畴的配价。一种观点认为,配价语法,顾名思义,它属于语法平面,属于句法范畴。其代表人物是袁毓林和沈阳。袁毓林(1993)指出:“向(笔者按:即动词的价)的根底是动词在句法构造中与名词性成分的组合功能的潜势(ptentiality),因此向是建立在句法根底上的语法范畴,是动词组合功能的数量表征。但是,应当成认,动词的向是有相当语义根底的。1沈阳(1994)认为:“任何一个动词总是支配着一定数量的名词性成分。因此所谓动词句位就
13、是由某个动词(v)和该动词分布性质所要求的必有数量、固定位置的名词性成分(np)所构成的根本构造形式的语法抽象。2这段话更为清楚地说明,配价是属于语法平面的句法范畴。也有学者明确指出,配价属于语义范畴。廖秋忠(1984)认为:“支配成分(笔者按:指配价成分)主要是语义即认知上的概念。支配成分的从缺,指的是句中某些语义成分的从缺,而不是某些句法成分的从缺。3范晓(1991)也认为:“动词的价分类,那么是属于语义平面的。吴为章(2000)那么认为配价是一个“句法-语义范畴。她认为4,不和语义相关连的“纯句法形式的“厥法向是不存在的。“向是形式和意义的结合体,是深层格在详细语言构造中的实现。而语义学
14、中的“逻辑-语义向是一个认知上的概念,接近于语义平面的深层格,或者说,是建立深层格的基矗深层格(可以叫作“语义向)是普遍的语法范畴之一,它为各种语言所共有。周国光(1995)提出,谓词的词汇意义是决定谓词配价的基矗他认为:“谓词的配价并不是要解释句子中所有的语义联络,而是意在解释那些通过语义限制而与谓词同现的成分同谓词之间的联络。这种联络是内在的,相对严密的,是由谓词的意义所决定的。5他实际上是提出了一种以动词的词典释义来确定动词配价的新方法。如“捆的词典释义是“用绳子等把东西缠紧打结,从词典的释义可以看出,跟动词“捆发生语义联络的成分,除了施事和受事,还有工具成分,因此,“捆是一个三价动词。
15、这种以动词词典释义确定配价成分的方法,虽然有很便捷的操作性,但有一个明显的问题,那就是会使很多动词的配价数增加。如“洗是一个公认的二价动词,但“洗的词典释义是:用水去掉物体上面的脏东西。按照周国光的方法,“洗是三价动词无疑。另外,像“锁、钉、锯之类的动词,虽然在词典释义里都含有工具成分,但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其工具成分通常是不出现的。下面谈谈我们的看法。首先,动词的配价不是完全属于语法平面的句法范畴。假如配价成分就是句法范畴的话,那岂不是就等同于主语、直接宾语、间接宾语了吗?陆俭明(1991)指出:“动词的及物与不及物跟动词的向(或称价)是两码事。不及物动词是绝不带宾语的动词,但它不一定就是单
16、向动词。如“革命、“撤职、“拆台等是不及物动词,但这一类动词都关联着两个名词性成分,因此是双向动词。可见配价成分跟句法成分并没有必然的联络。其次,配价又不完全是一个语义范畴。因为跟动词发生联络的语义成分在句子的深层是不分主次的无序排列,因此,确定一个动词的配价成分还得从句子的表层,即句法形式入手。众所周知,配价语法的一个核心问题是确定动词的必有成分和可有成分。如“她昨天走了中的“她是必有成分,“昨天是可有成分。这就是一种句法的分析。要是完全从语义分析,你就不能说时间成分无足轻重,是可有成份。因为任何动作都必须联络着时间,跟动作必须联络着施事是一样的。我们根本上同意配价属于“句法-语义范畴,但似
17、乎可以更准确地表述为:配价是以语义为根底的句法范畴。配价确实定应该是句法和语义相结合,语义是基矗如:他昨天晚上跟小明用拖拉机把一车煤从车站运我家了。对这个句子进展语义分析:谁运(施事)、运什么(受事)、运哪儿了(目的)、从哪儿运(起源)、何时运(时间)、用什么运(工具)、跟谁一块儿运(伴随),一共有7个语义成分。我们用删除法来检验,可以确定施事、受事是必有成分,目的、起源、时间、工具、伴随是可有成分。假如以必有成分确定动词的价数,那么“运这个动词应当是一个二价动词。尽管学者们对配价性质的认识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分歧,但大家并没有在分歧面前裹足不前,而是各自按照自己对配价理论的理解,展开现代汉语的配
18、价研究。研究的重点是动词。绝大多数学者认为,现代汉语的动词有一价、二价、三价之分。一价动词只能关联一个配价成分,一般都是传统语法所认定的不及物动词(当然并非所有的不及物动词都是一价动词)。如:睡、休息、咳嗽、游泳、死等。二价动词能关联两个名词性成分,一般是传统语法所认定的及物动词。如:打、写、热爱、修理、讨论等。有学者认为,交互类动词多属于二价动词,如:结婚、打架。这类动词虽然不能带宾语,但是,它们总是关联着两个名词性成分,“结婚和“打架都是一个人做不成的事情,必须是某人跟某人“结婚,某人跟某人“打架。(交互类动词的配价问题,拟另文专门讨论)三价动词一般是传统语法所说的能带双宾语的动词,如今有
19、学者叫它双及物动词,这应该是更科学的名称。汉语的三价动词包括:取与类动词,如:送、给、赠、租、借、偷、抢、夺等。告知类动词,如:告诉、通知等。传递类动词,如:教、介绍、委托等。称呼类动词,如:叫、称、喊、称呼等。汉语里有没有四价动词,语法学界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极少数学者认为,汉语里“买、“卖之类的交易动词是四价动词。他们的理由是,可以有四个名词性成分都不带介词跟这类动词同现。如:小王五块钱买了这个小贩一个西瓜。我们对此有不同的看法。表示价格的名词性成分“五块钱不是“买这个动词的必有成分,在句子里充当的是方式状语。汉语里这种“数量名构造充当方式状语的情况相当普遍。比方:女儿一眼就看见了她妈妈。难
20、道“看见也是一个三价动词?答案显然是否认的。我们坚持认为,跟动词发生语义关系的名词性成分,假如不是必有成分,那么不宜算作配价成分。汉语配价语法研究不仅在动词领域里展开并且获得了丰硕的成果,而且还涉及到汉语形容词和名词的配价问题。汉语形容词和名词的配价研究,在某些方面(如对汉语歧义构造的研究)使汉语语法研究可以朝着“解释的方向向纵深开展。根据张国宪(1994)的研究,汉语的形容词有一价和二价之分。1一价形容词只能关联一个名词性成分,如:漂亮、聪明、伟大等。二价形容词那么可以关联两个名词性成分,如:大方、客气、残忍、生疏等。如说某人客气,一定暗含着他对谁客气;说某人大方,一定暗含着他对某人或某事大
21、方。我们可以用一个降级述谓构造来刻画汉语的二价形容词:p(a对b)这个式子可以粗略地理解为:某人(主体a)对某人(或某事)(客体b)怎么样(二价形容词)。运用形容词配价研究的成果,可以解释“对+名词+形容词构造的歧义问题,张宝胜(2002)对此作了比拟系统的研究。如:a.对祖国的伟大b.对祖国的生疏.对母亲的生疏a没有歧义,因为其中的形容词“伟大是一价形容词。b也没有歧义,是因为“生疏虽然是个二价形容词,但“祖国不是指人名词,只能是“生疏的客体。而有歧义,正是因为“母亲是指人名词,它既可以是二价形容词“生疏的主体,也可以是它的客体。袁毓林(1994)指出,汉语的名词也有零价名词、一价名词和二价名词之分。零价名词就是这个名词自身,它不关联另外的人或事物,如桌子、手表、书包等。一价名词那么不同,它总是关联着另外的人或事物。说出它的时候,总让你想到与它相关联的那个人或事物。比方,说“儿子,你一定会想到是某个人的儿子;说“尾巴,你也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乙双吗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老人头菌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模块式混凝土搅拌站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拖把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单槽化冰池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年闪光蜂鸣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贷款居间服务佣金支付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临时仓储临时用地租赁合同
- 矿山尾矿运输清理合同
- 手机快递服务协议
- 第02讲 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教师版)-2025版高中数学一轮复习考点帮
- 2024届新高考语文高中古诗文必背72篇 【原文+注音+翻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
- 2024年贵州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B卷)
- 三年级(下册)西师版数学全册重点知识点
- 期末练习卷(试题)-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 2025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与参考答案
- 2009年公务员国考《申论》真题卷及答案(地市、副省)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要点解读
- 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知识测试30题(附答案)
- 小学三年级下册奥数题100道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