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税法上的除斥期间制度_第1页
浅析税法上的除斥期间制度_第2页
浅析税法上的除斥期间制度_第3页
浅析税法上的除斥期间制度_第4页
浅析税法上的除斥期间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析税法上的除斥期间制度摘要税法上的除斥期间,是指税法例定的某种税收权利预定存在的期间。我国现行?税收征管法?第51条、第52条的划定组成了我国税法除斥期间制度的重要内容;与日本税法比拟,我国税法上的除斥期间制度的划定相对来讲较为简朴,所涉及的范畴也比力局促;特别是现行?税收征管法?第52条第3款对偷税、抗税、骗税无穷期追征制度在理论和理论方面存在有显着的不当之处,有待进一步富厚和美满。关键词税法,权利,除斥期间,制度除斥期间是民法上的一项紧张的期间制度,是指执法划定某种权利预定存在的期间,权利人不在此期间利用权利,预按限期届满,便产生该权利去除的执法结果,本来的执法干系继承有用,即执法预定某

2、种权利于存续期间的届满。故有的学者又将其称作预按期间。执法建立除斥期间制度的代价在于:1促使表意人实时改正意思表现的瑕疵;2促使当事人实时改正举动标的显失公正;3促使当事人实时确定不确定的权利任务干系;4促使当事人因倒霉于自己的事变产生时实时利用接济权。与民法雷同,税法上的执法干系如恒久处于不稳的状态中,也是不克不及令人满足的。为此,天下上一些国度的税法中也划定了除斥期间制度。比方日本税法就对可以举行改正、决定、课赋决定等举动的期间作了限定,称之为确定权的除斥期间。1但对这一观点并没有作详细的表达。比照民法关于除斥期间的观点,笔者以为,所谓税法上的除斥期间,是指税法例定的某种税收权利预定存在的

3、期间,权利人不在此期间利用权利,预按限期届满,便产生该权利去除的执法结果。那么,税法上设立该项制度的公正性怎样?我国现行税法是否存在该项制度的相干划定?以及在哪些地方还必要进一步美满?本文拟对这些题目作一开端探究。一、税法上除斥期间制度之法理底子除斥期间制度本来是民法上的一项制度,其实用的条件是实体性的民事权利。而税收是国度为了实现其本能机能的必要,根据执法的划定,以国度政权表现者的身份,逼迫地向纳税人无偿征收钱币或实物所形成特定分派干系的运动。2对付税收执法干系的性子熟悉向来有权利干系说和债权债务干系说之争。假设将税收执法干系仅仅当作是一种权利干系,民法上的除斥期间制度在税法中的直接实用显然

4、是值得商讨的;但假设将税收执法干系当作是一种债权债务干系,那么该项制度的实用就存在有法理上的基矗由于作为具有强力属性的国度“权利是否应当像权利那样对其存续划定必然的时间限定,这在现有法理学上如今照旧一个空缺。税法学研究表白,单一的权利干系说照旧债权债务干系说都无法从理论上对税收执法干系作出令人佩服的说明。日本税法学家北野弘久传授从区分法理论论与熟悉论的角度,以为“只有从法理论论动身,将租税执法干系同一地明白为债务干系,从法熟悉论的角度动身,那么在团体大将租税执法干系掌握成权利干系才是准确的。3即从税法理论论的角度,把税收执法干系明白为一种公法上的债权债务干系。这种理论在很大程度上降服了单一的权

5、利干系说和债权债务干系说所带来的理论狐疑。根据这一学说,只管从团体上讲应该把税收执法干系掌握成权利干系,但也不妨从理论的角度将税收执法干系明白为债务干系,以富厚税法说明学的内容。税收既然可以被当作一种债权债务来明白,那么以权利为底子设定的除斥期间制度天然在税法上就存在有安妥的基矗别的,除斥期间是与形成权严密接洽的,是指形成权的存在期间。在民法上除斥期间重要是针对消除权、追认权等形成权而言的。所谓形成权,是指权利人依自己的举动,使自己与别人间的执法干系产生变更的权利。如消除权、排除权、追认权等。4民法设立除斥期间的目的在于消除已经建立的民事举动,或建立效力不决的民事举动。那么,税法上是否存在如许

6、雷同于民法的形成权呢?笔者以为,假设将税收执法干系明白成一种公法上的债权债务干系,在特定环境下也会存在有税收当事人得依其单方的意思表现,使已经建立的税收执法干系之效力产生、变更或去除之大概。如对多征多缴税款和未缴少缴税款的调停,其本色就是税收当事人包罗税务构造使自己与税收相对人之间的业已存在的税收执法干系产生变更。这里纳税人的申请退税权以及税务构造的补征和追征权切合形成权的全部情势特性。终究上,税法上上述形成权的设立不但是税收当事人各方哀求对方准确推行税收债务之底子,也是除斥期间制度在税法上得以存在的又一紧张基矗二、日本税法上的除斥期间制过活本税法上设立了较为美满的除斥期间制度,称之为租税确定

7、权的除斥期间。不但划定了平凡除斥期间,另有特别除斥期间的划定。5一平凡除斥期间平凡除斥期间分为改正、决定的除斥期间和课赋决定的除斥期间。1、改正、决定的除斥期间。日本税法例定,改正包罗再改正,但对决定的再改正除外,原那么上,与该改正有关的国税法定申报限期退还哀求申报书有关的决定,该申报书提交之日颠末3年后,不得再举行。但是以下改正,纵然是法定申报限期后5年仍可举行:1减额改正;2为增长纯丧失等金额或退还金额的改正或将上述金额作为内容的改正;3淘汰纯丧失金额的改正;4对以卖弄或其他不合法举动为躲避课征的全部或一部门税额,大概获得的全部或部门税额的退还的国税所举行的改正;5法定申报限期颠末3年后,

8、提交了限期后申报书的国税的改正等。决定及对此举行的再改正,自法按限期5年以后,不得举行。2、课赋决定的除斥期间。如为要求提交课税尺度申报书的国税,与该提交有关的课赋决定包罗再课赋决定自该申报书提交限期颠末3年后,不得举行。但是,1减额的课赋决定;2对以卖弄或以其他不合法举动躲避课征的全部或一部门税额作出的课赋决定,自课税尺度申报书提交限期后5年内仍旧可以举行。如属要求提交课税尺度申报书的国税,纳税任务人未提交该申报书,自其提交限期起5年后,不得再举行与该举动有关的课税决定。不要求提交课税尺度申报书的国税,自纳税任务建立之日起5年后,不得举行课赋决定。二特别除斥期间所谓特别除斥期间是指对付必然终

9、究迟发的环境,执法上划定在平凡除斥期间经事后也可以作出改正决定的处置惩罚的期间。重要包罗以下内容:1、对因裁决、决定或讯断而使原处分产生变更或因改正而使课税尺度及税额等产生变更的国税举行改正、决定等,可以在作出裁决当日起6个月内举行。2、对接纳申报纳税方法征收的国税,由于在作为其课税尺度的盘算机底子的终究中,根据无效举动产生的经济结果因其举动无效而丧失,大概该终究中包罗的应取消举动被取消,基于上述来由而作的改正,可以在该来由产生之日起3年内举行。二、我国税法上的除斥期间制度我国税法是否也有除斥期间的划定?如今海内税法学者尚没有人对此题目加以研究。笔者以为我国现行?税收征管法?第51条关于纳税人

10、多缴税款申请退税限期的划定,以及?税收征管法?第52条关于税务构造对未缴或少缴税款补征或追征限期的划定,就是我国税法除斥期间制度的重要内容。1、我国税法上关于退税限期和补征包罗追征限期的划定。税款征收的原那么应该是将纳税人的应纳税款实时、足额地征缴入库,这是对税款征收在时间上和数目上的要求。所谓实时,是指纳税人要按划定的限期缴纳税款;所谓足额,是指必需依率计征、应收尽收,包管应收税款收齐,既不克不及多收少收,更不克不及不收。税务构造征收税款、纳税人缴纳税款是一项政策性强、技能难度高的常常性事变,在征纳税款的历程中,由于明白税法错误、盘算错误、错用税率、调高税额或财务技能处置惩罚失当等种种缘故原

11、由,都有大概出现多征多缴税款和未缴少缴税款的环境,那么对这部门多征多缴的税款或未缴少缴的税款应当如那边置惩罚呢?为了有用地庇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我国不停对多征多缴的税款实验退税的制度。根据我国现行?税收征管法?第51条的划定,纳税人凌驾应纳税额缴纳的税款,税务构造创造后应当立即退还;纳税人自结算缴纳税款之日起3年内创造的,可以向税务构造要求退还多缴的税款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钱,税务构造实时查实后应当立即退还;涉及从国库中退库的,按照执法、行政法例有关国库办理的划定退还。对付现实事变中由于征纳两边的忽略、盘算错误等缘故原由造成的纳税人、扣缴任务人未缴大概少缴税款,依法来征少征要补、未缴少缴要追征

12、。对此,税收征管法第52条明白划定,因税务构造的责任,致使纳税人、扣缴任务人来缴大概少缴税款的,税务构造在3年内可以要求纳税人、扣缴任务人补缴税款,但是不得加收滞纳金。因纳税人、扣缴任务人盘算错误等失误,未缴大概少缴税款的,税务构造在3年内可以追征税款、滞纳金;有特别环境的,追征期可以延伸到5年。对偷税、抗税、骗税的,税务构造追征其未缴大概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大概所骗取的税款,不受前款规按限期的限定。这是对纳税人、扣缴任务人未缴大概少缴税款补缴和追征期的划定。2关于退税限期和补征包罗追征限期执法性子之阐发因税款本属无偿、非处分性征收,对付纳税人、扣缴任务人多征多缴之税款,自应予以退还;对付纳税人

13、、扣缴任务人未缴大概少缴的税款,因本属国度的既得长处,自应收返国库,这一点是毫无贰言的。但是假设划定容许无穷期的补缴和追征,那么既倒霉于社会经济干系的不变,又会给征纳两边带来很多不需要的贫困和题目。因此,很多国度的税收执法对此只划定了有限的补缴和追征期。比方法国划定为4年,但属税务敲诈举动的,可延伸2年;英国划定为6年,但对偷税或欠税而犯法的,那么追溯无穷期,对纳税人漏税而犯法的,税务构造可追溯20年;日本6年;我国香港地域的划定也是6年。6终究上,无论是多征多缴税款的退回照旧未缴大概少缴的税款的追征,都是要对业已存在的税收执法干系予以变更,因此,税法上纳税人的申请退税权和征税构造的补征权、追

14、征权,情势上切合形成权的特性,为了促使税收当事人实时利用权利,税法相应地划定了退税限期和补征包罗追征限期,其性子属于除斥期间应该是有原理的。但与日本税法较为富厚、完备的除斥期间制度比拟,我国税法上的除斥期间制度相对来讲较为简朴,所涉及的范畴也比力局促。比方日本税法除了划定有平凡除斥期间外,另有特别除斥期间的划定;其次,在平凡除斥期间划定方面,除了有一样平常环境下3年除斥期间的划定外,另有特别环境下期间可以延伸到5年的划定;在这一制度涉及的范畴来看,不但包罗了税款征收环节的退税、补征与追征,险些涵盖了对税收债务确定举行改正的各个环节,并且是围绕征税构造实时利用课税权为主设立的。三、对?税收征管法

15、?第52条第3款的反思值得留意的是,我国?税收征管法?第52条在划定了一样平常环境下的有限追征期以外,还对偷税、抗税、骗税的追征期作了特别划定。比方该条第3款划定“对偷税、抗税、骗税的,税务构造追征其未缴大概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大概所骗取的税款,不受前款规按限期的限定。也就是说,对付由偷税、抗税、骗税的违法犯法举动所来缴大概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大概所骗取的税款,税务构造可以无穷期的追征,不受前款规按限期的限定。这在天下其他一些国度也有雷同的划定,如前述的英国,但笔者以为这种划定的安妥性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偷税、抗税、骗税举动纵然组成了犯法,按照我国刑法例定,一样平常环境下,刑事责任的追诉期最恒久限

16、是20年,假设20年以后以为必需追诉的,须报最高人民查察院容许。刑事责任是全部执法责任中最为严峻的,刑罚也是最为严肃的处分要领。税收固然具有逼迫性,但自己不具处分性,对偷税、抗税、骗税的违法犯法举动所未缴大概少缴的税款实验追征,本质上属于经济责任的领域,与犯法疑心人所负担的刑事责任比拟,终究较轻,假设将较轻的经济责任的追征期划定过长,乃至凌驾刑法上的最长追诉期,显然是不公正的。别的,无穷期的追征在现实操纵上也很困难。正如前所述,税法上的执法干系如恒久处于不稳的状态中,是不克不及令人满足的,假设划定容许无穷期的补缴和追征,那么既倒霉于社会经济干系的不变,又会给征纳两边带来很多不需要的贫困和题目。

17、终究上,对偷税、抗税、骗税数额特别宏大、情节特别恶劣的犯法疑心人来讲,我国刑法都划定了较重的刑罚处分,罪犯在被处以死罪大概在恒久服刑以后,无穷期的补缴和追征很难获得现实结果。笔者以为,对付这种环境,其追征期划定为20年是切合现实的选择。综上所述,除斥期间制度作为私法上的一项紧张的期间制度,在税法上也有设立的需要和基矗与日本税法一样,我国税法现实上也已经有了除斥期间的相干制度划定,但与日本税法上的这一制比拟,我国相对来讲不但内容相对简朴,并且实用的范畴也比力局促,有待进一步富厚和美满。法学上关于期间的寄义有差异的明白,一样平常以为期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期间指包罗时效和期间等在内的执法上全部关于时间的限定,而狭义的期间仅指诉讼法上的期间。这里采广义。关于权利与权利的区别与接洽,法理学家多有表达,本文不作赘述。参考文献:1日金子宏。日本税法原理.刘多田等译。北京:中国财务经济出书社,1989.318.2刘剑文。财务税收法.北京:执法出书社,2002.199.3日北野弘久。税法学原论.陈刚等译。北京:中国查察出书社,2001.11.4梁彗星。民法总论.北京:执法出书社,2000.64.5日金子宏。日本税法原理.刘多田等译。北京:中国财务经济出书社,1989.318-319.6如今两岸的引水本领达100个流量,而河流只有35个流量,对付两省几十万亩耕地来说,无异于杯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