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践行知思想,开拓自信人才无锡市滨湖实幼梁清园区 黄小珠内容摘要:幼儿的自信心是指幼儿在其从事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纵观社会历史进程的发展,社会越发展越需要开拓进取、积极创新的自信型人才。因此,幼儿自信心能力的培养是新时期培养创新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行知教育理念的精髓就是要求我们教师要充分给孩子挖掘各能力自由发展的空间,真正让社会与学校、让生活与教育、让劳动与生活融会贯通于孩子的每一刻成长过程中,尊重和赋予孩子权利,帮助孩子探讨和理解隐含在自身表象之外的个性,帮助孩子发展自己的潜能和创造力。在平时所开展的活动中,我也积极将陶行知的教育理念渗透进各活动中,尤其是在感统训练中,
2、我主要从提供宽松愉悦的精神环境、激发幼儿参加身边平凡活动的兴趣和挖掘社会资源入手,发展和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正文:将行知理念精髓融入感统训练,培养幼儿自信心的研究与实践的过程中,我紧紧以行知理念为指针,摸索了一系列在感统训练中培养幼儿自信心的有效方法。 一、提供宽松愉悦的精神环境,为幼儿自信心发展创设外部条件。 行知教育理论中的爱满天下就明显表露出孩子们所处的环境应该是一个优美、健康和充满爱意的环境,这样才能促使孩子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我国古代也有人曾用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也变来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教育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提供宽松愉悦的精神环境,
3、能使幼儿产生安全的心理感受,有利于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反之则使幼儿产生胆怯的心理和进行活动中的退缩行为,从而严重影响幼儿自信心的发展。因此在感统训练中,我总是亲切地叮咛幼儿玩时在注意安全的情况下,要大胆探寻感统器材的其他玩法,一旦发现幼儿的创新玩法,便及时予以肯定和表扬,使幼儿体验到活动的乐趣,认识到自己的能力,自尊心得到满足,从而使自信心得以树立。如我班的新生陈雪儿小朋友,她性格较内向,刚来时,总是躲在一个角落,不敢大胆地去运动,大型玩具碰都不敢碰,更不用说去玩丰富多彩的感统器材。面对这一情况,我也没有强迫她必须去试,而是在进行感统训练时引导她观察那些在开心玩感统器械的小朋友,让她也感受同伴进
4、行活动的愉悦心情,从而慢慢激发她想去玩并敢玩的强烈欲望,终于有一天,在进行感统训练时,她主动、轻轻地对我说:老师,我也要玩滑板,看到这一情况,我开心地笑了。同时幼儿喜好教师春风般的亲切言语指导,也如同小草需要阳光一样,才能快乐、健康、茁壮地成长。作为教师用和风细雨般的言语指导幼儿进行活动也是应有的本分,因为幼儿干涸的心灵经过春风细雨般言语的滋润才会有更强烈的自主活动动力。如在训练玩滑板的过程中,我班的李欣也许不堪于一直处在弯腰的推车过程中,也许为了寻求更加刺激的玩法,他找来了系套圈的绳子,学起了纤夫拉起小车到处跑。针对他这一情况,我没有大声的训斥他,而是走到他的身旁,笑着并轻声地对他说:你真聪
5、明,想到这么好的玩法,但是在拉小车时也要注意安全,比如窄的地方和墙壁边沿地方可不可以去呢?去了会怎样呢?还有可能小朋友的手会被墙壁怎么样?擦破。经过交谈之后,其他小朋友也深受启发:明白了玩时在注意安全的基础上可以大胆地寻求新玩法。接着幼儿先后陆续地用套圈代替了尽有的一根绳子拉着小车开心、尽情地嬉闹着。看着孩子们开心、尽情地玩乐,也使我更深信启发性言语的指导对增强幼儿活动的内在动力的重要性。也使我明白我们老师尽管给小孩的爱是那么的平凡、那么的微不足道,可是对小孩却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让你感到心灵颤动的效果。也更加让我拥有的爱满天下情怀永远伴随着我的教育生涯。二、挖掘平凡活动中兴趣的来源,增强幼儿
6、自信心发展的内部动力。行知理念的成功之处还在于它提倡我们老师要善于在孩子们的生活中去挖掘可以教育的资源,帮助孩子探讨和理解隐含在自身表象之外的个性,追随和关注孩子的兴趣和需要,走进孩子的心灵。而且从幼儿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来看,幼儿活动主要不是服从目标,而是来源于兴趣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亦即从孩子们切身的生活挖掘兴趣点,在强烈的兴趣驱使下形成明确的目标和主动参与的心理需求。所以在平时感统训练当中,我充分挖掘孩子们日常生活中感兴趣的点,追随孩子们心灵的渴求,在他们的平凡生活中摸索出组织孩子进行感兴趣的活动,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1、普通器械的提供注重多种感统器材的有效结合。经过较长时间的感统训练,幼儿
7、几乎对感统器材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因此,在每一次的晨间活动时,对幼儿进行感统方面的锻炼不仅在难度上要把握住训练方式,还要注重几种普通感统器材的有效结合,要绝对避免单一枯燥的器材供幼儿进行活动,如在滑板的训练中可辅之于大型滑板;在平衡晃板和蹦蹦床的训练中可辅之于触摸球;在羊角球的训练中可辅之于套圈等等。从而使提供的丰富材料大大激发幼儿大胆去探索玩的方法和玩的乐情。使他们愉悦的心情得以尽情的表露。2、引导的方式注重大胆放手。活动是人的主体性生成的基础,幼儿所进行的活动应以幼儿自主性参与为主,行知理念中的生活即教育充分阐述了我们教师要尊重孩子们的个性,帮助孩子发展自己的潜能和创造力,追随、关注孩子的
8、兴趣和需要,走进孩子的心灵。所以幼儿在进行活动时,我一般都是大胆放手,从不过多地设置条条框框来束缚幼儿。如在训练玩平衡晃板的过程中,提供的材料是平衡晃板和触摸球,一些幼儿开始都兴致很高地把两种器材结合在一起玩,可是过了一会儿就感到有点厌倦,然后他们就开始不断地寻求新的玩法:一些幼儿自己大胆地把一个一个平衡晃板连接在一起玩起了过索桥的游戏;一些幼儿大胆地两脚立在晃板上左右摇摆,尽管一次次地摔下来,看到这一情况,我没有过多制止或干涉,只是在旁边引导他们大胆地去玩。长久以来,幼儿也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地养成了主动探索的习惯,并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一次一次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对自己的认识不断加深,从而也使自
9、己的自信心增强。3、利用园内的有效资源为感统训练服务。“行知理念中的生活即教育”还体现在我们老师要善于挖掘平时不起眼的每一事每一物,如果活动的辅助材料只限于所提供的器械而忽略了我们周围可利用的场所,那会给我们的活动开展带来极大的损失。如平衡台数量的有限性满足不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因而利用幼儿园一角的近20cm宽、20cm高的花坛边沿可以缓解幼儿这一强烈的参与心理,在活动中引导幼儿眼睛向前看、双臂侧平举、两脚站稳、一步一步朝前迈步,在活动中要求幼儿一定要记住保护好花坛中的一草一花,这谨慎而又富有吸引力的活动需要幼儿多种感官的高度协调才能保持身体平衡,并顺利地到达目的地;利用音体室的大镜子,开
10、展照镜子的游戏,引导幼儿观赏镜子里自己做的各种动作,从而提高幼儿的空间方位知觉等。这样有效地利用了园内的可用资源,顺利地开展了感统训练活动。好奇心是幼儿特有的心理,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景物的变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感统训练的目的。如冬天,偶尔会出现气温骤然下降的趋势,温室中的幼儿呼出的热气与冷的玻璃相遇,玻璃会变得灰蒙蒙的一片,这时引导幼儿用手指在玻璃上去画一些自己想画的画和感知气-雾-小水滴这一变化过程是十分有趣的,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幼儿的触觉能力,而且还满足了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理。三、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资源,良好开拓孩子的视野。“行知理念中的社会即学校”充分表明,我们老师要善于结合每一阶段开展的主题内容,从社区和其它领域中寻找可教育的资源,往往对丰富孩子的视野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我们每两周开展的一次户外远足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户外中寻找到了温室中找不到的季节变化,还在社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租赁住宅合同
- 2024年陇南市市属事业单位考试真题
-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3|北师大版
- 2024年合肥长丰县水湖镇招聘城市管理执法辅助人员真题
- 2024年甘肃人力资源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真题
- 农村建房安装合同范本
- 废除的设计合同范本
- 地理西亚第1课时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人教版2024)
- 修理电机劳务合同范本
- 艺术班转让合同范本
- 公文写作第六章请示、批复
- 三级人工智能训练师(高级)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试题及答案
- 医疗设备(耗材)配送整体计划方案投标方案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第一章
- 小学生中医药文化知识科普传承中医文化弘扬国粹精神课件
- GB/T 19822-2024铝及铝合金硬质阳极氧化膜规范
- 2024离婚不离家的协议书
- 幼儿园语言故事《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课件
- RCEP对贸易的影响研究从关税削减的角度
- 【永辉超市公司企业绩效考核方法的案例分析(12000字论文)】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专家版6第六讲 五胡入华与中华民族大交融(魏晋南北朝)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