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墟繁华已逝 邝氏根系仍在_第1页
古墟繁华已逝 邝氏根系仍在_第2页
古墟繁华已逝 邝氏根系仍在_第3页
古墟繁华已逝 邝氏根系仍在_第4页
古墟繁华已逝 邝氏根系仍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墟繁华已逝 邝氏根系仍在在白沙繁衍760年之久的邙氏建起冲云墟,这里留下的祠堂、庙宇,又为邙氏后人追宗认祖 提供线索邙氏祠堂。陈圣殿,也就是当风庙。云墟的狗。塘边的石阶路还是清同治年间的。讲述人:冲云墟67岁老人邙新、当风庙74岁看门人邙沃棠、忠心村73岁老人邙羡汉地理:位于台山市白沙镇三八冲云墟建筑:冲云墟何时建成,考据资料无从查究,但据当地村民介绍,有了邙氏才有冲云 墟。按照推断,冲云墟建成已至少有六百多年历史。冲云墟中心位置现在只有一条街,长约 八百米。而以前古老的骑楼建筑现只存三四座,大多已新建为现代民居。居民:冲云墟现在大多居住着退休的老人,大多数人家的后代都在台城或外地, 也有不

2、少人的亲人远在大洋彼岸。照顾孙子、做做小生意、打打牌就是这些老人们的生活。 而以前接送菩萨的习俗,自新中国成立后已不复存在。南都讯白沙三八镇有一个著名的古墟冲云墟,何时建成已无从考究,民间流传 的说法是有了白沙镇的邙氏才有了冲云墟,而邙氏一族在当地已有760年历史,冲云墟可能 也有600多年历史。冲云墟昔日繁华的商业街面貌已经不再现,但这一带的地标建筑邙氏祠 堂,自400多年前建成以来就一直是邙氏祖宗供奉之地。据介绍,每年清明前后都有来自世 界各地的邙氏后人前来寻亲问祖,既有来自海外的华侨,也有南海、恩平、中山的外地人, 而台山斗山、四九、广海、台城也有不少本地人在这里找到祖宗。街道两旁古建筑

3、仅剩四五座从台城出发往三八墟方向,穿过大片的稻田和一条山间小路,驱车大概二十分钟路程, 就来到了冲云墟中心位置建设街。冲云墟坐落于潭江支流冲云河边,附近散落着多个村落, 余姓、邙姓的人士都集居在附近,其他两个邙氏村落也位于河对岸。建设街长约800米,以街头的一棵大凤凰树到街尾的大龙眼树为止。街道两旁的三四十 座房子内,古老的建筑也仅存四五座,位于街头的本仁学校、位于街中段相对着的三座骑楼 风格建筑,紧挨着是十米外当风庙,最后一座是街尾两座改建的房子,二楼阳台以及楼顶的 牌坊浮雕,依稀可看到昔日的痕迹。据墟内的村民介绍,其他的房子,都是在近十几年新建 的。繁华时期有两条商业街冲云墟何时建成,考据

4、资料无从查究,但据当地村民介绍,有了邙氏才有冲云墟。据溯 源月刊介绍,邙氏家族起源就在三八冲云,已有760年历史。忠心村就在冲云墟旁边,是 台山氏的发源地。据村里73岁老人邙羡汉称,先有忠心村,后有冲云墟。据推断,冲云墟 至少也有六百多年历史。据介绍,冲云墟中心位置以前有两条街,分为后街和建设街。后来因为各种原因,后街 已不复存在,现在只剩下建设街,也是当年繁华的冲云墟的中心地带。邙新称,当年最鼎盛 时期,小小的冲云墟就有六七间茶楼,三四间小卖部,还有邮局等现代设施。“那时候好多 人,每到早上六七点,墟里就热闹起来,大人都要到茶楼喝上一阵茶。”邙新称,当时龙岗 大桥还没建,冲云墟也算是当时白沙

5、镇的一个交通枢纽。“当时很多人都要坐渡船到对岸华 安大队,后来没有渡船了,人们都往龙岗大桥走,这里就越来越少人了。”而随后,冲云学 校(即本仁学校)的迁并,也使得冲云墟人气越来越少。“以前有学校的时候,每天上学下学 都有很多人,小卖部生意也好,现在光顾的也是大人居多。”开小卖部的黄姨称,现在冲云 墟繁华已不复当年。“学校都不在了,还怎么热闹。”地标1邙氏祠堂:守护邙氏的根冲云墟是台山邙氏的发源地和主要聚居地。沿着冲云墟建设街,步行十分钟小路,就到 了忠心村。忠心村,被认为台山邙氏的发源村落。忠心村73岁老人邙羡汉告诉记者,在好 多年前,冲云墟祖先公表和弟弟一起路过这附近,弟弟公照首先留在了水口

6、定居。而哥哥公 表则走到了三八冲云墟附近,发现这里风水更好,于是也留在这里开枝散叶。“左青龙,右 白虎,前朱雀,后玄武。”邙羡汉说,这就是当年公表祖先选择留下来的原因,在忠心村村 口,有着两棵大榕树守护着。村口有着一座社坛还有一座忠心祠。社坛是后来才有的,而忠 心祠则是以前接菩萨供奉的地方,因现在冲云一带已不流行该习俗,忠心祠也因此荒废。离忠心祠大约五十来米,在村前的大水塘前,就是邙氏祠堂:公表邙公祠。据邙羡汉介 绍,祠堂大概建于公元152年,即明嘉靖年间,为邙氏共同所用,是邙氏寻亲之地。他作为 看门人,定期打理祠堂,如遇到有人寻根,也会乐意去帮忙开门介绍。“每逢二月二、三月 三、五月五或者其

7、他的大节日,祠堂都会开放。”邙羡汉称,这时候总有很多邙氏的后代过 来祭拜。4月16日上午,记者采访途中得知,加拿大华侨邙氏后代波叔,就在村人的帮助下找 到了自己亲戚。波叔说,他爷爷年轻时就移民加拿大,自小在加拿大长大,这是他第一次回 乡,没想到一小时不到就找到了自己族人。据介绍,每年清明前后,是邙氏后代前来寻亲最多的时期,既有来自海外的华侨,也有 南海、恩平、中山的外地人,而台山斗山、四九、广海、台城也有不少本地人在这里找到祖2当风庙:有徽派建筑的特点要数冲云墟的现在的地标建筑,非当风庙莫属。当风庙,又名陈圣殿,坐落于冲云墟建 设街21号,也叫陈圣殿。区别于其他建筑,当风庙有着徽派建筑的特点。

8、整座建筑是以砖、 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墙体采用小青砖砌成,墙体最高部高于两面山墙屋面的墙垣, 旁边次之,呈马头墙之状。而正门墙顶还有青瓦檐装饰,屋檐下还有人物、虫鱼、花鸟、几 何等图案,极富装饰效果。齐门楣的两侧,还有两只有吉祥寓意的狮子雕塑立于左右,守护 当风庙大门。据当风庙看门人邙沃棠介绍,当风庙大概建于乾隆二十年间。当时大概只有二十多平方 米,十年后,扩建到如今的100平方米左右,形成了现在的三进式结构。一进屋为亭台楼阁 式构造,由四根雕花木柱支撑,横梁两端,有彩色浮雕。二进屋左侧有一块长约五 十厘米、宽三十厘米的刻碑,上记载着当风庙的简单资料。沿着台阶往上一级,就是三进屋, 也是供奉菩萨的地方。每逢初一、十五,邙沃棠都会来负责给菩萨点灯换盏。3翻身桥:冲云墟繁华时代的见证翻身桥位于冲云墟墟头,长大概三十来米,属于简单的混凝土钢筋结构。翻身桥,现在 是连接冲云墟建设街以及围堤的交通要道,除了有老人带小孩去散步外,也有不少车辆经过 此地。而这小小的翻身桥,也见证了冲云墟曾经的繁华。如今,翻身桥依在,而位于底下的 冲云河,已不复当年景致。据住在附近的65岁邙伯介绍,在他读小学的时候,冲云河十分热闹。那时候,可以从 这里坐船去开平还有华安大队,每天都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