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社会感性表征的审美文化_第1页
作为社会感性表征的审美文化_第2页
作为社会感性表征的审美文化_第3页
作为社会感性表征的审美文化_第4页
作为社会感性表征的审美文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作为社会感性表征的审美文化作为社会感性表征的审美文化本文所要讨论的根本问题是对全球化时代文化转向的考虑。基于全球化时代消费意识形态的广泛蔓延,审美意识形态的无限扩张,以及日常生活审美化趋势日渐突出等特征的凸显,作为社会感性表征的审美文化,已构成全球化时代文化转向的显著标志,并越来越多地对当代社会的开展,产生着极为复杂而深化的影响。审美文化作为全球化时代文化转向的显著标志,一方面由当代社会新的文化语境的形成所决定,另一方面亦和消费时代的审美转向亲密相关。提醒全球化时代文化转向的社会文化根源,阐释作为社会感性表征的审美文化研究所蕴含的问题与意义,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理论的价值。一众所周知,全球化时代

2、的到来,除了引起世界经本文由论文联盟.Ll.搜集整理济一体化、科技标准化、传媒普遍化等现象的出现外,消费意识形态的扩展、乃至消费文化的出现,已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文化特征。无论是群众日常生活形态的变化,还是人类艺术文化及美学的消费,都不约而同地进入了消费时代这一特殊的文化语境,并无一例外地受其影响与制约。按照西方当代思想家的说法,后现代社会的特征之一是消费文化的整体性呈现,审美观念和艺术进入了一个被广泛扩张或泛化的过程,并日益蔓延浸透在经济、政治、文化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日常生活中普遍的消费意识形态。如英国后现代学者迈克费瑟斯通曾指出,消费文化,这过去一直都是一种附带性的研究题目,一直被认

3、为是派生性的、边缘性的、女性化的,是消费和经济这些更男性化的中心领域的对立物。但是在如今,消费文化在社会构造和文化系统中被赋予了更重要的地位,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文化与消费两者都在社会组织内起着更为关键作用的新阶段。英迈克费瑟斯通:?费文化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3、123页。使用消费文化这个词是为了强调,商品世界及其构造化原那么对理解当代社会来说具有核心地位。因为消费是后现代社会的动力,以符号与影像为主要特征的后现代化消费,引起了艺术与生活、学术与通俗、文化与政治、神圣与世俗间区别的消解,既使后现代形成一个同质性、齐一性的整体,又使追求生活方式的奇异性,甚至反叛、颠覆

4、合法化。按照这位思想家的理解,决不能把消费社会仅仅看作是占主导地位的物欲主义的释放,消费文化是整体性的,它代表了一种新的文化变迁与社会理论,并广泛浸透于当代人日常生活的不同方面,最大限度地占据和主宰个体的自由时间。在费瑟斯通看来,不应简单地排挤或否认消费文化现象,而要充分理解消费在社会构造中具有的核心地位和特殊作用,以及消费理论对社会文化环境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与费瑟斯通相比,法国后现代思想家鲍德里亚更注重理解消费文化的整体性与能动作用。在他看来,当代消费概念的特定含义,不再是传统意义上那种与消费活动相对的对产品的吸纳和占有,也不同于过去那种把消费看成是主动的,把消费看成是被动的认识。而着重强调

5、,现代社会的消费是一种能动的关系构造,其对象不仅是指被消费的物品,而且有针对消费者周围集体和周围世界的意义。所以,消费是一种系统活动形式,一种整体性的反响,我们应从作为一种社会形态的根底性意义上来理解所谓消费,因为它对社会进展新的划分;而消费的物品也构成一个分类系统,消费品反过来又成为社会行为和社会群体的一种代码和标识。盛宁:?人文困惑与反思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批判?,三联书店,1997年,第270-271、279-280页。鲍德里亚清醒地看到了当代人类的消费行为对个人物质的理论活动的超越。即消费既不是纯物质性的活动,也不是现象学意义上的消耗或繁荣,而是一种新的活动系统与一种特殊的意义构造。在此

6、根底上,一个消费社会的最终目的,也就是把消费者充分调动起来,对于一切需求都实行心理垄断,从而使消费方面的一致与消费方面的完全控制到达完美统一。鲍氏认为,与自由竞争时期的资本主义不同,此时的垄断体系将消费作为控制一切的因素,而这种消费不同于过去所谓的富裕,它成了一种战略性与预期性控制的标志。消费对于社会消费的作用,甚至成了消费活动的主宰因素,它无孔不入地浸透到社会各个方面,成为一种社会文化的代码。根据以上阐述,无论是费瑟斯通所讲的消费代表了一种新的文化变迁与社会理论,还是鲍德里亚所提出的消费是一种系统的活动形式,这些见解均说明,在消费时代,人类社会已客观地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语境消费意识形态。所

7、谓消费意识形态,是指在人类普遍存在的消费活动的根底上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信仰、观念和价值体系,它代表了消费时代的社会心理趋向。诚如法兰克福学派所分析的,生活在丰富的消费社会中,人们的日常生活意识形态会受到商品交换逻辑的影响,效劳于这种主导的社会消费意识,而且也促使群众默认和承受这种意识形态。美国后现代学者杰姆逊甚至认为,在当今时代,文化逐渐与经济重叠,我们已经看到了后现代主义复制或再造强化消费资本主义逻辑的方式。新的消费类型:人为的商品废弃;时尚和风格的急速变化;广告、电视和媒体以迄今为止无与伦比的方式对社会的全面浸透。美弗雷德里克杰姆逊:?文化转向?,胡亚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8、,第19页。这个新阶段中,文化本身的范围扩展了,文化不再局限于它早期的、传统的或实验性的形式,而且在整个日常生活中被消费,在购物,在职业工作,在各种休闲的电视节目形式里,在为市场消费和对这些产品的消费中,甚至在每天生活中最隐秘的皱折和角落里被消费,人类开场生活在一个非常不同的时间与空间、存在经历及文化消费的关系中。美弗雷德里克杰姆逊:?文化转向?,胡亚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08页。总之,全球化浪潮使当代世界身不由己地进入消费主义社会运转中。消费既是一种社会总体的价值趋向,又是当代人类在深层心理与潜意识中自觉认同的愿望与行为。正像莱斯理斯克莱尔所分析的,资本主义现代化所需要

9、的价值系统就是消费主义的文化意识形态。全球资本主义体系在第三世界以向人们推销消费主义为己任,这种时尚性的消费主义不断消费并诱导出需求冲动,并化强迫为主动,使得第三世界的人们去消费因此,文化媒体帝国主义正在制造当代世界新的一元话语全球化话语全球资本主义即消费主义文化意识形态的扩张。陶东风主编:?文化研究?第1辑,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215-216页。这种扩张不仅在兴旺资本主义社会大幅度蔓延,同时也毫无例外地改变着当代中国的命运。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到来与经济的高速开展,随着当代人生活程度的大幅度进步和改善,中国社会也正蔓延一种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二如上所述,全球化浪潮既加快了人类消费主

10、义生活方式的形成,也极大地推动了消费文化的蔓延与开展,致使消费文化日渐成为当代社会整体的文化语境,导致审美理论不断发生新的转向及内在变化。按杰姆逊的说法,这是一个视像文化盛行和空间优位的时代。今天的美学消费已经与商品消费普遍结合起来,美的内涵已发生变化,美不再处于自律的状态,而是被定义为快感和满足,是沉浸在灯红酒绿的文化消费和放纵之中。杰姆逊的观点尽管有些危言耸听,但他确证了一种客观的文化存在,即消费时代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语境,其影响已浸透入社会构造的各个层面,消费时代的审美观念与理论也正在经历着一次新的、更深化的转变。鲍德里亚以消费是一种系统活动形式,我们的文化建立在这样一种整体性的反响之上

11、为根据,提出了著名的仿像文化与后美学理论。他认为,后现代社会是一个通过媒介而建立起来的传播社会,传播手段的兴旺造成资讯信息的超量增值,从而也使建立在高科技传媒手段根底之上的文化产生一种新的性质,即仿像。所谓仿像,依鲍德里亚的理解是通过模拟而产生的影像或符号,这种符号,掩盖和偏离了根本现实,掩盖了根本现实的缺失,越来越趋向于自律游戏和操作性。周宪:?20世纪西方美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99-200、146页。由此亦导致文化的超现实性和可复制性等特征的出现。鲍德里亚发现,在符号和影像的无穷复制中,一种技术的逻辑滋生起来,它控制仿像复制。在这个意义上说,符号或影像的消费进入了冷酷的自

12、动控制阶段。于是,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后审美的社会和文化,审美观念和艺术也进入了一个被广泛扩张或泛化的过程,我们所拥有的符号远远多于其所指涉的涵义,拥有的影像也远远多于其可阐释的意义。美学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艺术领域,它已蔓延浸透在经济、政治、文化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现代主义文化所追求的那种艺术的自律和独立被有力地消解了,美学进入了一个所谓后美学或超美学的阶段。消费时代的审美转向日常生活领域,是当代美学开展的文化逻辑,有其理论与理论的必然性。费瑟斯通曾指出,消费时代审美的内在含义就是指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在这一阶段,艺术不再是单独的、孤立的现实,它进入了消费与再消费过程,因此一切事物,即使是日常

13、事务或者平庸的现实,都可归于艺术之记号下,从而都可以成为审美的。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23页。审美化论题的主要倡导者之一韦尔施在?重构美学?一书中也指出:毫无疑问,当前我们正经历着一场美学的勃兴。它从个人风格、都市规划和经济一直延伸到理论。现实中,越来越多的要素正在披上美学的外衣,现实作为一个整体,也愈益被我们视为一种美学的建构。德沃尔夫冈韦尔:?重构美学?,陆扬、张岩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第4页。韦尔施所说的审美化过程不仅包括了像个人娱乐、城市装饰、购物中心等在内的表层审美现象,他实际上把审美化看作是一个深化的、经过现代群众

14、媒介而发生的、表达于社会的消费与消费构造内部的宏大社会文化变迁。这种文化变迁,代表了人类审美新的价值趋向,即趋向个体的日常生活过程,趋向人类现实的感性生存价值的实现。从这种理解看,当代审美文化也是指一种消费形态的文化,一种重建人的日常生活形态与自由空间的文化。由于消费文化内在地关联着人的日常生活形态及质量,是对人的生存意义及精神享受和幸福的客观表达与确证,因此,经过一个较长时间,艺术和反映艺术成就的产品,在经济开展中将越来越占到重要的地位。我们没有理由主观地假定,科学和工程上的成就是人类享乐的最终限界。消费开展到某一程度时,凌驾一切的兴趣也许是在于美感。这一转变将大大变更经济体系的性质和构造。

15、从艺术开展中得到的享乐,简直是没有可以看到的限度的,几乎可以肯定会大于从技术开展中的享乐。美约肯加尔布霍斯:?经济学和公共目的?,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71-72页。从文化哲学的视野看,消费活动即人的日常生活。这种生活的本质是指个体生活质量的提升,它呈现了个体生存的本真性。应该说,日常生活形态及过程代表了人类存在之根,人类生存的在家感、归宿感是以日常生活为根本寓所。由于日常生活代表了个体生存的真实状态,是个体生活质量的客观表达,因此是审美活动关注的重要领域,也代表了美学研究的一种重要的价值论转向。20世纪以来,当代西方许多重要的思想家,如胡塞尔、海德格尔、卢卡奇、维特根斯坦、列菲

16、伏尔及赫勒等人,都不约而同地从各自的研究领域转向日常生活世界,开场关注非理性的、自在自发的,以及感性活动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求唤醒人类内在的生存意识,促使现代人由自在自发的或异化受动的生存方式向自由自觉的创造性生存方式提升。这种对人的研究的价值论转向绝非历史的偶尔,关注消费生活也就是关注人的日常生活世界,它是个体生存的重要根基和寓所,也是文化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建立一种完好而富有审美意义的日常生活世界,才能真实而有效地促进个体的生存与开展。就美学的状况而言,进入消费时代后,人类的审美观念已从传统的自律性转向感知领域。以感性生存为核心,追求日常生活的幸福与满足,已成为消费时代根本的审美需

17、求。由此,美学的封闭性空间从此也向充分文化化的语境开放:在那里,后现代主义者对原有的艺术作品的自律性和美学的自律性的观念加以攻击,甚至可以说是它的哲学基石。自然,从严格的哲学意义上讲,现代的终结也必然导致美学本身或广义的美学的终结:因为后者存在于文化的各个方面,而文化的范围已扩展到所有的东西都以这种或那种文化移入的方式存在的程度,关于美学的传统特色或特性也包含文化的传统特性都不可防止地变得模糊或丧失了。美弗雷德里克杰姆逊:?文化转向?,胡亚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08-109页。由此可见,受全球化时代这一内在的文化逻辑所决定,消费时代审美观念与审美理论的变化也在所难免。所谓

18、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某种意义上是指作为社会感性表征的审美文化的生成与构建。三审美文化作为全球化时代文化转向的重要标志,何以表达了社会感性表征的生成与构建,需要从概念史与现代性社会文化背景等方面作进一步考虑。众所周知,美学或审美与感性的联络由来已久,鲍姆加通创立的美学其本义是感性学,他在?美学?一书开头就给出了定义:美学的目的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而这完善也就是美。所谓感性认识,是指在严格的逻辑分辨界限以下的表象的总和,包括感官的感受、想象、虚构、感觉、情感等。德鲍姆加通:?美学?,盛宁、王旭晓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第18、15页。鲍姆加通对美学研究方向确实定尽管具有奠基意义,但这里的感性

19、仍然指与理性相对应的感性认识。席勒虽然延续了德国古典美学的心理学倾向,而他提出的以游戏冲动来协调感性冲动自然原那么与形式冲动理性原那么的对立,从文化深层解决欲望原那么和理性原那么双重压抑下人性分裂之困境,应看作是对感性认识的超越。席勒将游戏冲动的对象称作活的形象,认为只有在他的形式在我们感觉活着,而他的生命在我们的理解里得到形式的时候,他才是活的形象,但凡我们判断他是美的时候,情形都是如此。德席勒:?审美教育书简?第15封信,参见?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176页。这就是说,游戏冲动既消除了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对立,也超越了审美的心理体验范围,具有更普遍的文化意味。学界有

20、论者认为席勒在?美育书简?中首次提出审美文化,所注意到的正是游戏冲动广泛的文化内涵与人文价值取向。进入现代性视域后,美学领域最重要的变化是由对美的本质讨论转向艺术、社会与人生,转向人的感觉和感性的解放,其中最具革命性意义的是马克思感性观的提出,它对20世纪美学的感性研究转向产生了极为深化地影响。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活动理论的维度全面阐释了感性存在的价值与意义。私有财产的扬弃,是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但这种扬弃之所以是这种解放,正是因为这些感觉和特性无论在主体上还是在客体上都变成人的。眼睛变成了人的眼睛,正象眼睛的对象变成了社会的、人的、由人并为了人创造出来的对象一

21、样。因此,感觉通过自己的理论直接变成了理论家。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24、128页。感性必须是一切科学的基矗科学只有从感性意识和感性需要这两种形式的感性出发,因此,只有从自然界出发,才是现实的科学。全部历史是为了使人成为感性意识的对象和使人作为人的需要成为自然的、感性的需要而作准备的开展史。马克思对感性的理解超越于感性知觉或感性直观,是人的感性活动或理论的表征与呈现,成为人的生命活动的重要构成局部。自马克思以降,致力于人的感性的复苏,构建解放感觉的美学,是包括尼采、弗洛伊德、梅洛-庞蒂、马尔库塞、福柯、德勒兹、苏珊桑塔

22、格、伊格尔顿、舒斯特曼等在内的美学探究的核心工作。伊格尔顿总结说:现代化时期三个最伟大的美学家马克思、尼采和弗洛伊德所大胆开场的正是这样一项工程;马克思通过劳动的身体、尼采通过权利的身体,弗洛伊德通过欲望的身体来从事这项工程。英伊格尔顿:?美学意识形态?,王杰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89页。正如有学者分析的,审美思想逾越意识的意向性,进入到身体的领域,身体被进步为意识本身,是当代审美主义阐述的根本主题。作为现代性的审美性的本质包含三项根本诉求,其一为感性正名,重设感性的生存论和价值论地位,夺取超感性过去所占据的本体论位置。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

23、年,第307页。而这种本体论位置的形成,正意味着作为社会感性表征的审美文化的生成与建立。由此可见,无论从概念史的角度看审美向审美文化转化的意义指向,还是从文化维度看审美文化凸显与流行的本质,其核心始终在于对人性的完好性和生存的本真性的守护。以西方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社会批判理论,大都以对审美性理论的高度关注和对艺术创造内在价值的积极维护,自觉抵御文化和人的异化现象,努力保卫和守持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理想与精神。马尔库塞崇尚解放感性的审美理念,海德格尔推崇荷尔德林让人诗意地栖居的主张,这些思想与观点的提出,虽然不同程度地以审美文化与工业文明的对立为前提,多少带有对工业文化与群众文化存在合理性的质疑,但

24、是,由于这些理论突出强调审美文化对人的感性存在的维护,以及它所具有的解放感性的功能与作用,从存在根基方面确立审美文化作为社会感性文化的积极意义与价值,力图从本体论层面超越传统美学的二元论对立,从而为审美文化作为社会感性表征主张的提出,奠定了重要的思想根据与理论基矗在我们看来,审美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感性表征及其感性文化样态,其生成与存在的根据,是要从根本上解决现代人的生存困惑,满足其感性化生存的需要,以创造和建构丰富而完善的审美关系场域与生态文明形态,使人的生存更具诗意的品质及其合理性,真正成为一种审美性的存在。从现代性悖论的凸显及其后现代性问题的日渐突出看,其问题的焦点与症结正表现为如何理解与对

25、待社会感性文化确实立与重建。在人类思想的演进中,感性范畴的提出与不断被认同是一个充满争议及挑战的过程。但从历史的经历看,感性的社会化是这一论域获得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强调感性的社会化,目的在于使这一范畴走出个体论的获得广泛的社会根底和审美性。后工业时代、消费社会和消费文化有许多虚假的东西,生存的虚拟化是这个时代的显著特征,它滋生出大量泛审美意识和伪审美精神,泛形象的崇拜歌星、影星、体育明星、广告商品是一种形象游戏,越是崇拜越是意味着自我意识丧失,审美活动沦为纯粹形象的物化追求。性,本能与感性欲望的无限泛化,成为许多艺术作品和文化活动的主体表现内容。它降低人的规定性,使人丧失判断力,成为一种虚假的生命活动和替代性的艺术体验。消费社会中许多娱乐方式都或多或少带有替代现象与虚假满足,越来越远离生命的根源,这些虚假的体验有心理的麻醉功能,不能真正解决人的现实生存中的困惑与问题。由此可见,审美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感性文化,其根本目的是重建人的日常生活世界,重建与人的现实生存相关的关系系统,要警觉消费至上给人类生存带来的宏大隐患与灾难。人类历史的漫长开展已充分证明,现代文明状态下人的解放必须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