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0kV哨房变输电线路工程事故应急预案批准:常核:编写:云南省玉溪恒立建安工程有限公司2016年3月6日目录第一章施工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11.1总贝U.11.2本工程危险性分析.11.3组织机构及职责.31.4报警与通讯.51.5应急响应.61.6后期处置.81.7保障措施.81.8培训与演练.91.9应急预案的修订与完善.10第二章人身伤害事故现场处理预案.112.1总则.112.2事故类型与危害程度分析.112.3防止事故的预防措施.122.4应急处置程序.13第三章人身触电事故现场处置预案.173.1总则.173.2事故类型与危害程度分析.173.3防止事故的预防措施.173.4应
2、急处置程序.18第四章抗台防汛现场处置预案.244.1总贝U.244.2应急处理程序.24第一章施工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1.1总则1.1.1编制目的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输电线路工程施工中突发性安全事故的危害,建立紧急情况下快速、有效的事故抢险、救援和应急处理机制,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保证国家经济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电力工程施工特点,制定本事故应急预案。1.1.2编制依据(1)(2)(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法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2007年第493号生产经营单位安
3、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输电线路部分)DL5009.3-19971.1.3适用范围本事故应急预案适用于110kV哨房变输电线路工程。1.1.4应急工作原则事故应急处理工作应坚持贯彻“预防为主、统一指挥、分层分区、保障重点、加强引导、依靠科技”的原则,防止事故的发生。对于突发事故,本着“先控制、后处置,救人第一、减少损失”的原则,果断处理,积极抢救。1.2本工程危险性分析1.2.1工程概况本工程共新建16基杆塔,其中单回路直线塔4基、单回路转角塔2基、双回路转角塔10基。1.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1.2.2.1(1)高处坠落:无安全防护临边
4、、孔洞:本工程共新建16基杆塔,基础均采用人工挖坑的方式进行,孔洞开挖后,临边施工作业,如没有可靠的安全防护装置和安全警示,可能造成人员高处坠落。(2)共有6基需要拆除,在进行旧基杆塔拆除时,施工人员位于高处作业,且无可靠的立足点,如不正确使用安全带,很可能发生高处坠落。(3)本工程共新建16基杆塔,在进行新基杆塔安装时,施工人员位于高处作业,需要使用脚手架作业平台,如脚手架搭设不符合安全要求,人员安全用品使用不规范,可能发生人员高空坠落,造成人员重伤甚至死亡事故。(4)本工程线路全长3.98km,在进行线路放线作业,施工人员位于高处作业,可能因防护措施不当或人员作业不规范发生高处坠落事故。1
5、.2.2.2触电:对于新建工程,主要是在施工临时用电方面存着的触电危险,不按安全规程安装施工用电装置,人员不正确使用电气设备都可能引发触电事故。如施工现场防雷措施不到位,也可能发生雷击事故。1.2.2.3物体打击:本工程共新建16基杆塔,其中单回路直线塔4基、单回路转角塔2基、双回路转角塔10基。1.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1.2.2.1高处坠落:(1)无安全防护临边、孔洞:本工程共新建16基杆塔,基础均采用人工挖坑的方式进行,孔洞开挖后,临边施工作业,如没有可靠的安全防护装置和安全警示,可能造成人员高处坠落。(2)共有6基需要拆除,在进行旧基杆塔拆除时,施工人员位于高处作业,且无可靠的立足点,
6、如不正确使用安全带,很可能发生高处坠落。(3)本工程共新建16基杆塔,在进行新基杆塔安装时,施工人员位于高处作业,需要使用脚手架作业平台,如脚手架搭设不符合安全要求,人员安全用品使用不规范,可能发生人员高空坠落,造成人员重伤甚至死亡事故。(4)本工程线路全长3.98km,在进行线路放线作业,施工人员位于高处作业,可能因防护措施不当或人员作业不规范发生高处坠落事故。1.2.2.2触电:对于新建工程,主要是在施工临时用电方面存着的触电危险,不按安全规程安装施工用电装置,人员不正确使用电气设备都可能引发触电事故。如施工现场防雷措施不到位,也可能发生雷击事故。1.2.2.3物体打击:本工程共新建16基
7、杆塔,其中单回路直线塔4基、单回路转角塔2基、双回路转角塔10基。1.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1.2.2.1高处坠落:(1)无安全防护临边、孔洞:本工程共新建16基杆塔,基础均采用人工挖坑的方式进行,孔洞开挖后,临边施工作业,如没有可靠的安全防护装置和安全警示,可能造成人员高处坠落。(2)共有6基需要拆除,在进行旧基杆塔拆除时,施工人员位于高处作业,且无可靠的立足点,如不正确使用安全带,很可能发生高处坠落。(3)本工程共新建16基杆塔,在进行新基杆塔安装时,施工人员位于高处作业,需要使用脚手架作业平台,如脚手架搭设不符合安全要求,人员安全用品使用不规范,可能发生人员高空坠落,造成人员重伤甚至死亡
8、事故。(4)本工程线路全长3.98km,在进行线路放线作业,施工人员位于高处作业,可能因防护措施不当或人员作业不规范发生高处坠落事故。1.2.2.2触电:对于新建工程,主要是在施工临时用电方面存着的触电危险,不按安全规程安装施工用电装置,人员不正确使用电气设备都可能引发触电事故。如施工现场防雷措施不到位,也可能发生雷击事故。1.2.2.3物体打击:本工程共新建16基杆塔,其中单回路直线塔4基、单回路转角塔2基、双回路转角塔10基。1.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1.2.2.1高处坠落:(1)无安全防护临边、孔洞:本工程共新建16基杆塔,基础均采用人工挖坑的方式进行,孔洞开挖后,临边施工作业,如没有可
9、靠的安全防护装置和安全警示,可能造成人员高处坠落。(2)共有6基需要拆除,在进行旧基杆塔拆除时,施工人员位于高处作业,且无可靠的立足点,如不正确使用安全带,很可能发生高处坠落。(3)本工程共新建16基杆塔,在进行新基杆塔安装时,施工人员位于高处作业,需要使用脚手架作业平台,如脚手架搭设不符合安全要求,人员安全用品使用不规范,可能发生人员高空坠落,造成人员重伤甚至死亡事故。(4)本工程线路全长3.98km,在进行线路放线作业,施工人员位于高处作业,可能因防护措施不当或人员作业不规范发生高处坠落事故。1.2.2.2触电:对于新建工程,主要是在施工临时用电方面存着的触电危险,不按安全规程安装施工用电
10、装置,人员不正确使用电气设备都可能引发触电事故。如施工现场防雷措施不到位,也可能发生雷击事故。1.2.2.3物体打击:本工程共新建16基杆塔,其中单回路直线塔4基、单回路转角塔2基、双回路转角塔10基。1.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1.2.2.1高处坠落:(1)无安全防护临边、孔洞:本工程共新建16基杆塔,基础均采用人工挖坑的方式进行,孔洞开挖后,临边施工作业,如没有可靠的安全防护装置和安全警示,可能造成人员高处坠落。(2)共有6基需要拆除,在进行旧基杆塔拆除时,施工人员位于高处作业,且无可靠的立足点,如不正确使用安全带,很可能发生高处坠落。(3)本工程共新建16基杆塔,在进行新基杆塔安装时,施工
11、人员位于高处作业,需要使用脚手架作业平台,如脚手架搭设不符合安全要求,人员安全用品使用不规范,可能发生人员高空坠落,造成人员重伤甚至死亡事故。(4)本工程线路全长3.98km,在进行线路放线作业,施工人员位于高处作业,可能因防护措施不当或人员作业不规范发生高处坠落事故。1.2.2.2触电:对于新建工程,主要是在施工临时用电方面存着的触电危险,不按安全规程安装施工用电装置,人员不正确使用电气设备都可能引发触电事故。如施工现场防雷措施不到位,也可能发生雷击事故。1.2.2.3物体打击:本工程共新建16基杆塔,其中单回路直线塔4基、单回路转角塔2基、双回路转角塔10基。1.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1.
12、2.2.1高处坠落:(1)无安全防护临边、孔洞:本工程共新建16基杆塔,基础均采用人工挖坑的方式进行,孔洞开挖后,临边施工作业,如没有可靠的安全防护装置和安全警示,可能造成人员高处坠落。(2)共有6基需要拆除,在进行旧基杆塔拆除时,施工人员位于高处作业,且无可靠的立足点,如不正确使用安全带,很可能发生高处坠落。(3)本工程共新建16基杆塔,在进行新基杆塔安装时,施工人员位于高处作业,需要使用脚手架作业平台,如脚手架搭设不符合安全要求,人员安全用品使用不规范,可能发生人员高空坠落,造成人员重伤甚至死亡事故。(4)本工程线路全长3.98km,在进行线路放线作业,施工人员位于高处作业,可能因防护措施
13、不当或人员作业不规范发生高处坠落事故。1.2.2.2触电:对于新建工程,主要是在施工临时用电方面存着的触电危险,不按安全规程安装施工用电装置,人员不正确使用电气设备都可能引发触电事故。如施工现场防雷措施不到位,也可能发生雷击事故。1.2.2.3物体打击:本工程共新建16基杆塔,其中单回路直线塔4基、单回路转角塔2基、双回路转角塔10基。1.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1.2.2.1高处坠落:(1)无安全防护临边、孔洞:本工程共新建16基杆塔,基础均采用人工挖坑的方式进行,孔洞开挖后,临边施工作业,如没有可靠的安全防护装置和安全警示,可能造成人员高处坠落。(2)共有6基需要拆除,在进行旧基杆塔拆除时,
14、施工人员位于高处作业,且无可靠的立足点,如不正确使用安全带,很可能发生高处坠落。(3)本工程共新建16基杆塔,在进行新基杆塔安装时,施工人员位于高处作业,需要使用脚手架作业平台,如脚手架搭设不符合安全要求,人员安全用品使用不规范,可能发生人员高空坠落,造成人员重伤甚至死亡事故。(4)本工程线路全长3.98km,在进行线路放线作业,施工人员位于高处作业,可能因防护措施不当或人员作业不规范发生高处坠落事故。1.2.2.2触电:对于新建工程,主要是在施工临时用电方面存着的触电危险,不按安全规程安装施工用电装置,人员不正确使用电气设备都可能引发触电事故。如施工现场防雷措施不到位,也可能发生雷击事故。1
15、.2.2.3物体打击:本工程共新建16基杆塔,其中单回路直线塔4基、单回路转角塔2基、双回路转角塔10基。1.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1.2.2.1高处坠落:(1)无安全防护临边、孔洞:本工程共新建16基杆塔,基础均采用人工挖坑的方式进行,孔洞开挖后,临边施工作业,如没有可靠的安全防护装置和安全警示,可能造成人员高处坠落。(2)共有6基需要拆除,在进行旧基杆塔拆除时,施工人员位于高处作业,且无可靠的立足点,如不正确使用安全带,很可能发生高处坠落。(3)本工程共新建16基杆塔,在进行新基杆塔安装时,施工人员位于高处作业,需要使用脚手架作业平台,如脚手架搭设不符合安全要求,人员安全用品使用不规范,可
16、能发生人员高空坠落,造成人员重伤甚至死亡事故。(4)本工程线路全长3.98km,在进行线路放线作业,施工人员位于高处作业,可能因防护措施不当或人员作业不规范发生高处坠落事故。1.2.2.2触电:对于新建工程,主要是在施工临时用电方面存着的触电危险,不按安全规程安装施工用电装置,人员不正确使用电气设备都可能引发触电事故。如施工现场防雷措施不到位,也可能发生雷击事故。1.2.2.3物体打击:本工程共新建16基杆塔,其中单回路直线塔4基、单回路转角塔2基、双回路转角塔10基。1.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1.2.2.1高处坠落:(1)无安全防护临边、孔洞:本工程共新建16基杆塔,基础均采用人工挖坑的方式
17、进行,孔洞开挖后,临边施工作业,如没有可靠的安全防护装置和安全警示,可能造成人员高处坠落。(2)共有6基需要拆除,在进行旧基杆塔拆除时,施工人员位于高处作业,且无可靠的立足点,如不正确使用安全带,很可能发生高处坠落。(3)本工程共新建16基杆塔,在进行新基杆塔安装时,施工人员位于高处作业,需要使用脚手架作业平台,如脚手架搭设不符合安全要求,人员安全用品使用不规范,可能发生人员高空坠落,造成人员重伤甚至死亡事故。(4)本工程线路全长3.98km,在进行线路放线作业,施工人员位于高处作业,可能因防护措施不当或人员作业不规范发生高处坠落事故。1.2.2.2触电:对于新建工程,主要是在施工临时用电方面
18、存着的触电危险,不按安全规程安装施工用电装置,人员不正确使用电气设备都可能引发触电事故。如施工现场防雷措施不到位,也可能发生雷击事故。1.2.2.3物体打击:本工程共新建16基杆塔,其中单回路直线塔4基、单回路转角塔2基、双回路转角塔10基。1.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1.2.2.1高处坠落:(1)无安全防护临边、孔洞:本工程共新建16基杆塔,基础均采用人工挖坑的方式进行,孔洞开挖后,临边施工作业,如没有可靠的安全防护装置和安全警示,可能造成人员高处坠落。(2)共有6基需要拆除,在进行旧基杆塔拆除时,施工人员位于高处作业,且无可靠的立足点,如不正确使用安全带,很可能发生高处坠落。(3)本工程共新
19、建16基杆塔,在进行新基杆塔安装时,施工人员位于高处作业,需要使用脚手架作业平台,如脚手架搭设不符合安全要求,人员安全用品使用不规范,可能发生人员高空坠落,造成人员重伤甚至死亡事故。(4)本工程线路全长3.98km,在进行线路放线作业,施工人员位于高处作业,可能因防护措施不当或人员作业不规范发生高处坠落事故。1.2.2.2触电:对于新建工程,主要是在施工临时用电方面存着的触电危险,不按安全规程安装施工用电装置,人员不正确使用电气设备都可能引发触电事故。如施工现场防雷措施不到位,也可能发生雷击事故。1.2.2.3物体打击:本工程共新建16基杆塔,其中单回路直线塔4基、单回路转角塔2基、双回路转角
20、塔10基。1.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1.2.2.1高处坠落:(1)无安全防护临边、孔洞:本工程共新建16基杆塔,基础均采用人工挖坑的方式进行,孔洞开挖后,临边施工作业,如没有可靠的安全防护装置和安全警示,可能造成人员高处坠落。(2)共有6基需要拆除,在进行旧基杆塔拆除时,施工人员位于高处作业,且无可靠的立足点,如不正确使用安全带,很可能发生高处坠落。(3)本工程共新建16基杆塔,在进行新基杆塔安装时,施工人员位于高处作业,需要使用脚手架作业平台,如脚手架搭设不符合安全要求,人员安全用品使用不规范,可能发生人员高空坠落,造成人员重伤甚至死亡事故。(4)本工程线路全长3.98km,在进行线路放线作
21、业,施工人员位于高处作业,可能因防护措施不当或人员作业不规范发生高处坠落事故。1.2.2.2触电:对于新建工程,主要是在施工临时用电方面存着的触电危险,不按安全规程安装施工用电装置,人员不正确使用电气设备都可能引发触电事故。如施工现场防雷措施不到位,也可能发生雷击事故。1.2.2.3物体打击:本工程共新建16基杆塔,其中单回路直线塔4基、单回路转角塔2基、双回路转角塔10基。1.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1.2.2.1高处坠落:(1)无安全防护临边、孔洞:本工程共新建16基杆塔,基础均采用人工挖坑的方式进行,孔洞开挖后,临边施工作业,如没有可靠的安全防护装置和安全警示,可能造成人员高处坠落。(2)
22、共有6基需要拆除,在进行旧基杆塔拆除时,施工人员位于高处作业,且无可靠的立足点,如不正确使用安全带,很可能发生高处坠落。(3)本工程共新建16基杆塔,在进行新基杆塔安装时,施工人员位于高处作业,需要使用脚手架作业平台,如脚手架搭设不符合安全要求,人员安全用品使用不规范,可能发生人员高空坠落,造成人员重伤甚至死亡事故。(4)本工程线路全长3.98km,在进行线路放线作业,施工人员位于高处作业,可能因防护措施不当或人员作业不规范发生高处坠落事故。1.2.2.2触电:对于新建工程,主要是在施工临时用电方面存着的触电危险,不按安全规程安装施工用电装置,人员不正确使用电气设备都可能引发触电事故。如施工现
23、场防雷措施不到位,也可能发生雷击事故。1.2.2.3物体打击:本工程共新建16基杆塔,其中单回路直线塔4基、单回路转角塔2基、双回路转角塔10基。1.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1.2.2.1高处坠落:(1)无安全防护临边、孔洞:本工程共新建16基杆塔,基础均采用人工挖坑的方式进行,孔洞开挖后,临边施工作业,如没有可靠的安全防护装置和安全警示,可能造成人员高处坠落。(2)共有6基需要拆除,在进行旧基杆塔拆除时,施工人员位于高处作业,且无可靠的立足点,如不正确使用安全带,很可能发生高处坠落。(3)本工程共新建16基杆塔,在进行新基杆塔安装时,施工人员位于高处作业,需要使用脚手架作业平台,如脚手架搭设不
24、符合安全要求,人员安全用品使用不规范,可能发生人员高空坠落,造成人员重伤甚至死亡事故。(4)本工程线路全长3.98km,在进行线路放线作业,施工人员位于高处作业,可能因防护措施不当或人员作业不规范发生高处坠落事故。1.2.2.2触电:对于新建工程,主要是在施工临时用电方面存着的触电危险,不按安全规程安装施工用电装置,人员不正确使用电气设备都可能引发触电事故。如施工现场防雷措施不到位,也可能发生雷击事故。1.2.2.3物体打击:本工程共新建16基杆塔,其中单回路直线塔4基、单回路转角塔2基、双回路转角塔10基。1.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1.2.2.1高处坠落:(1)无安全防护临边、孔洞:本工程共
25、新建16基杆塔,基础均采用人工挖坑的方式进行,孔洞开挖后,临边施工作业,如没有可靠的安全防护装置和安全警示,可能造成人员高处坠落。(2)共有6基需要拆除,在进行旧基杆塔拆除时,施工人员位于高处作业,且无可靠的立足点,如不正确使用安全带,很可能发生高处坠落。(3)本工程共新建16基杆塔,在进行新基杆塔安装时,施工人员位于高处作业,需要使用脚手架作业平台,如脚手架搭设不符合安全要求,人员安全用品使用不规范,可能发生人员高空坠落,造成人员重伤甚至死亡事故。(4)本工程线路全长3.98km,在进行线路放线作业,施工人员位于高处作业,可能因防护措施不当或人员作业不规范发生高处坠落事故。1.2.2.2触电
26、:对于新建工程,主要是在施工临时用电方面存着的触电危险,不按安全规程安装施工用电装置,人员不正确使用电气设备都可能引发触电事故。如施工现场防雷措施不到位,也可能发生雷击事故。1.2.2.3物体打击:本工程共新建16基杆塔,其中单回路直线塔4基、单回路转角塔2基、双回路转角塔10基。1.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1.2.2.1高处坠落:(1)无安全防护临边、孔洞:本工程共新建16基杆塔,基础均采用人工挖坑的方式进行,孔洞开挖后,临边施工作业,如没有可靠的安全防护装置和安全警示,可能造成人员高处坠落。(2)共有6基需要拆除,在进行旧基杆塔拆除时,施工人员位于高处作业,且无可靠的立足点,如不正确使用安全
27、带,很可能发生高处坠落。(3)本工程共新建16基杆塔,在进行新基杆塔安装时,施工人员位于高处作业,需要使用脚手架作业平台,如脚手架搭设不符合安全要求,人员安全用品使用不规范,可能发生人员高空坠落,造成人员重伤甚至死亡事故。(4)本工程线路全长3.98km,在进行线路放线作业,施工人员位于高处作业,可能因防护措施不当或人员作业不规范发生高处坠落事故。1.2.2.2触电:对于新建工程,主要是在施工临时用电方面存着的触电危险,不按安全规程安装施工用电装置,人员不正确使用电气设备都可能引发触电事故。如施工现场防雷措施不到位,也可能发生雷击事故。1.2.2.3物体打击:本工程共新建16基杆塔,其中单回路
28、直线塔4基、单回路转角塔2基、双回路转角塔10基。1.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1.2.2.1高处坠落:(1)无安全防护临边、孔洞:本工程共新建16基杆塔,基础均采用人工挖坑的方式进行,孔洞开挖后,临边施工作业,如没有可靠的安全防护装置和安全警示,可能造成人员高处坠落。(2)共有6基需要拆除,在进行旧基杆塔拆除时,施工人员位于高处作业,且无可靠的立足点,如不正确使用安全带,很可能发生高处坠落。(3)本工程共新建16基杆塔,在进行新基杆塔安装时,施工人员位于高处作业,需要使用脚手架作业平台,如脚手架搭设不符合安全要求,人员安全用品使用不规范,可能发生人员高空坠落,造成人员重伤甚至死亡事故。(4)本工
29、程线路全长3.98km,在进行线路放线作业,施工人员位于高处作业,可能因防护措施不当或人员作业不规范发生高处坠落事故。1.2.2.2触电:对于新建工程,主要是在施工临时用电方面存着的触电危险,不按安全规程安装施工用电装置,人员不正确使用电气设备都可能引发触电事故。如施工现场防雷措施不到位,也可能发生雷击事故。1.2.2.3物体打击:本工程共新建16基杆塔,其中单回路直线塔4基、单回路转角塔2基、双回路转角塔10基。1.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1.2.2.1高处坠落:(1)无安全防护临边、孔洞:本工程共新建16基杆塔,基础均采用人工挖坑的方式进行,孔洞开挖后,临边施工作业,如没有可靠的安全防护装置
30、和安全警示,可能造成人员高处坠落。(2)共有6基需要拆除,在进行旧基杆塔拆除时,施工人员位于高处作业,且无可靠的立足点,如不正确使用安全带,很可能发生高处坠落。(3)本工程共新建16基杆塔,在进行新基杆塔安装时,施工人员位于高处作业,需要使用脚手架作业平台,如脚手架搭设不符合安全要求,人员安全用品使用不规范,可能发生人员高空坠落,造成人员重伤甚至死亡事故。(4)本工程线路全长3.98km,在进行线路放线作业,施工人员位于高处作业,可能因防护措施不当或人员作业不规范发生高处坠落事故。1.2.2.2触电:对于新建工程,主要是在施工临时用电方面存着的触电危险,不按安全规程安装施工用电装置,人员不正确
31、使用电气设备都可能引发触电事故。如施工现场防雷措施不到位,也可能发生雷击事故。1.2.2.3物体打击:本工程共新建16基杆塔,其中单回路直线塔4基、单回路转角塔2基、双回路转角塔10基。1.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1.2.2.1高处坠落:(1)无安全防护临边、孔洞:本工程共新建16基杆塔,基础均采用人工挖坑的方式进行,孔洞开挖后,临边施工作业,如没有可靠的安全防护装置和安全警示,可能造成人员高处坠落。(2)共有6基需要拆除,在进行旧基杆塔拆除时,施工人员位于高处作业,且无可靠的立足点,如不正确使用安全带,很可能发生高处坠落。(3)本工程共新建16基杆塔,在进行新基杆塔安装时,施工人员位于高处作业
32、,需要使用脚手架作业平台,如脚手架搭设不符合安全要求,人员安全用品使用不规范,可能发生人员高空坠落,造成人员重伤甚至死亡事故。(4)本工程线路全长3.98km,在进行线路放线作业,施工人员位于高处作业,可能因防护措施不当或人员作业不规范发生高处坠落事故。1.2.2.2触电:对于新建工程,主要是在施工临时用电方面存着的触电危险,不按安全规程安装施工用电装置,人员不正确使用电气设备都可能引发触电事故。如施工现场防雷措施不到位,也可能发生雷击事故。1.2.2.3物体打击:本工程共新建16基杆塔,其中单回路直线塔4基、单回路转角塔2基、双回路转角塔10基。1.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1.2.2.1高处坠
33、落:(1)无安全防护临边、孔洞:本工程共新建16基杆塔,基础均采用人工挖坑的方式进行,孔洞开挖后,临边施工作业,如没有可靠的安全防护装置和安全警示,可能造成人员高处坠落。(2)共有6基需要拆除,在进行旧基杆塔拆除时,施工人员位于高处作业,且无可靠的立足点,如不正确使用安全带,很可能发生高处坠落。(3)本工程共新建16基杆塔,在进行新基杆塔安装时,施工人员位于高处作业,需要使用脚手架作业平台,如脚手架搭设不符合安全要求,人员安全用品使用不规范,可能发生人员高空坠落,造成人员重伤甚至死亡事故。(4)本工程线路全长3.98km,在进行线路放线作业,施工人员位于高处作业,可能因防护措施不当或人员作业不
34、规范发生高处坠落事故。1.2.2.2触电:对于新建工程,主要是在施工临时用电方面存着的触电危险,不按安全规程安装施工用电装置,人员不正确使用电气设备都可能引发触电事故。如施工现场防雷措施不到位,也可能发生雷击事故。1.2.2.3物体打击:本工程共新建16基杆塔,其中单回路直线塔4基、单回路转角塔2基、双回路转角塔10基。1.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1.2.2.1高处坠落:(1)无安全防护临边、孔洞:本工程共新建16基杆塔,基础均采用人工挖坑的方式进行,孔洞开挖后,临边施工作业,如没有可靠的安全防护装置和安全警示,可能造成人员高处坠落。(2)共有6基需要拆除,在进行旧基杆塔拆除时,施工人员位于高处
35、作业,且无可靠的立足点,如不正确使用安全带,很可能发生高处坠落。(3)本工程共新建16基杆塔,在进行新基杆塔安装时,施工人员位于高处作业,需要使用脚手架作业平台,如脚手架搭设不符合安全要求,人员安全用品使用不规范,可能发生人员高空坠落,造成人员重伤甚至死亡事故。(4)本工程线路全长3.98km,在进行线路放线作业,施工人员位于高处作业,可能因防护措施不当或人员作业不规范发生高处坠落事故。1.2.2.2触电:对于新建工程,主要是在施工临时用电方面存着的触电危险,不按安全规程安装施工用电装置,人员不正确使用电气设备都可能引发触电事故。如施工现场防雷措施不到位,也可能发生雷击事故。1.2.2.3物体
36、打击:本工程共新建16基杆塔,其中单回路直线塔4基、单回路转角塔2基、双回路转角塔10基。1.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1.2.2.1高处坠落:(1)无安全防护临边、孔洞:本工程共新建16基杆塔,基础均采用人工挖坑的方式进行,孔洞开挖后,临边施工作业,如没有可靠的安全防护装置和安全警示,可能造成人员高处坠落。(2)共有6基需要拆除,在进行旧基杆塔拆除时,施工人员位于高处作业,且无可靠的立足点,如不正确使用安全带,很可能发生高处坠落。(3)本工程共新建16基杆塔,在进行新基杆塔安装时,施工人员位于高处作业,需要使用脚手架作业平台,如脚手架搭设不符合安全要求,人员安全用品使用不规范,可能发生人员高空坠
37、落,造成人员重伤甚至死亡事故。(4)本工程线路全长3.98km,在进行线路放线作业,施工人员位于高处作业,可能因防护措施不当或人员作业不规范发生高处坠落事故。1.2.2.2触电:对于新建工程,主要是在施工临时用电方面存着的触电危险,不按安全规程安装施工用电装置,人员不正确使用电气设备都可能引发触电事故。如施工现场防雷措施不到位,也可能发生雷击事故。1.2.2.3物体打击:本工程共新建16基杆塔,其中单回路直线塔4基、单回路转角塔2基、双回路转角塔10基。1.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1.2.2.1高处坠落:(1)无安全防护临边、孔洞:本工程共新建16基杆塔,基础均采用人工挖坑的方式进行,孔洞开挖后,临边施工作业,如没有可靠的安全防护装置和安全警示,可能造成人员高处坠落。(2)共有6基需要拆除,在进行旧基杆塔拆除时,施工人员位于高处作业,且无可靠的立足点,如不正确使用安全带,很可能发生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XX春节习俗介绍模板
- 2025年度新员工劳动合同电子样本示例
- 瑜伽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
- 房屋拆除转让合同范本
- 2025年土地长期租赁合同
- 2024年伊春市铁力市招聘城市社区工作者真题
- 2025财务咨询委托合同样本
- 2024年山东省科创集团有限公司权属企业招聘真题
- 2024年明光市市属事业单位考试真题
- 2024年酒泉市市直事业单位选调真题
- 盐城2025年江苏盐城建湖县部分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校园招聘专业技术人员3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创新创业案例分析-大疆
- 50套普通话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安徽省中考模拟英语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幼儿园获奖公开课:大班科学《色彩的拥抱》课件
- 衍纸简介课件
- 入团考试模拟100题及答案
- 2025陕西西安市长安城乡建设开发限公司招聘17人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华东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放射性核素暂存库建设项目报告表
- 2025年官方策划标准离婚协议书(民政局版)
- 高效团队:宁德时代的部门职责与协作模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