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民生产总值分析_第1页
北京国民生产总值分析_第2页
北京国民生产总值分析_第3页
北京国民生产总值分析_第4页
北京国民生产总值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2-2013年第二学期经济预测、决策与对策 期末论文北京市未来三年GDP预测与分析 北京市GDP预测及分析摘 要: 随着经济的飞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也在快速的增长,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GDP同样也在快速的增长。本文通过建立经济模型,采用Spss19.0对模型进行分析,预测北京市未来年内,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由点及面,为提高北京市国民生产总值、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提出政策建议。关键词:国民生产总值;消费;价格;人均可支配收入(一)问题的提出 北京市作为我国政治经济中心,其国民生产总值是研究我国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北京市人均生产总值在03至2年间发生了质的飞跃。本文通

2、过对10年间北京市国民生产总值影响因素的研究,试图找到关键因素,提出促进国民生产总值进一步增长、国民经济持续稳健发展的政策建议。(二)模型的设定图1-1 北京市生成总值折线图图2-1 北京市生产总值条形图为反映北京市生产总值的影响因素,我们选取了近十年的生产总值为因变量与时间为自变量,通过图1-1和图1-2 我们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增长,北京市的生产总值呈现二次函数的趋势,所以设定二元线性回归模型:y=a*t2+b*t+c1. 数据的收集及模型的参数估计本文获取了北京市2003-2012近十年间的相关数据,利用spss估计模型的参数,由表1-1模型汇总与参数估计可知,a=59.382,b=775

3、.706, c=4188.318,因此模型估计的结果为:y=59.382*t2+775.706*t+4188.318R2=0.998 R2=0.997 F=1662.272 df=22. 模型检验与调整经济意义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国内HYPERLINK /view/2731758.htm生产总值是按HYPERLINK /view/9165.htm市场价格

4、HYPERLINK /view/280138.htm计算的国内HYPERLINK /view/2731758.htm生产总值的HYPERLINK /view/598856.htm简称,它是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住HYPERLINK /view/142835.htm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HYPERLINK /view/97.htm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HYPERLINK /view/725735.htm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统计检验 1.由模型估计数据可知:R2=0.998,可调整的R2为0.997,这说明模型对样本的拟合很好。2.F检验:

5、通过F检验,回归方程显著,即北京市“生产总值”与时间”有显著影响,3.由表4-1可知,显著性sig很小,所以生产总值具有显著差异性。 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简称ANOVA),又称“HYPERLINK /view/635275.htm变异数分析”或“F检验”,是R.A.Fisher发明的,用于两个及两个以上HYPERLINK /view/315109.htm样本均数差别的HYPERLINK /view/6026792.htm显著性检验。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研究所得的数据呈现波动状。造成波动的原因可分成两类,一是不可控的随机因素,另一是研究中施加的对结果形

6、成影响的可控因素。由以上估计结果,通过spss进行方差分析可知平方和均方都比较大,所以精确度比较高。自相关的检验与修正。根据上述回归方程可知其可决系数较高,回归系数显著。 预测。 由此模型可知,在时间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当年北京市的生产总值4188.318亿元,可以看出还是比较可观的。通过以上分析,根据spss软件,可以预测未来三年内的生产总值,分别是19906.306亿元,22047.798亿元,24308.054亿元。(三)影响因素分析 1.居民消费影响因素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很多,如:收入水平、家庭财产状况、商品价格水平,消费者偏好、利息等等。在我国,居民消费是在国内生产总值经过初次分配和再分

7、配后形成的,所以,居民消费是国内生产总值的一个影响因素。而且,居民消费支出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居民收入的状况,居民储蓄的增加也直接影响到消费支出。还包括许多的非收入因素,比如:计算机普及率、城市地区收入分配差异、农村地区收入分配差异、社会保障、劳动力流动水平及城市化率等等,都会对居民的消费产生一定的影响。2.可支配收入的影响因素自2008年以来,北京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快速增长,这与2008年奥运会时分不开的,居民收入在增加,可支配收入也在增加,购买力就会增加,北京市居民的人均GDP从2003的347.77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870.91亿元,可见北京市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在快速增涨。因此随着居民

8、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消费增加,从而影响北京市的国内生产总值。3.价格的影响因素近年来,物价一直是在增长,从一些商品可以看出有些商品的价格不是涨一点点,而是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居民买商品花的钱比以前要多,同时钱越来越不值钱了,价格的快速上升,导致居民的购买力下降,虽然人民的工资水平再增加,但是工资水平的增加没有物价增长的速度快,所以最终导致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越来越少,所以物价的增长也会影响国内生产总值。储蓄的影响因素 居民的储蓄也是影响生产总值的因素,虽然现在居民的消费水平不高,但是居民的储蓄水平还是不低的,人们习惯把钱储蓄起来,为了子女上学以及以后的生活着想,所以消费就会减低,这可能也与中国的人们储

9、蓄习惯有关,还与社会社会保障制度有关,由于制度的不健全导致居民收入大部分都储蓄起来为了以后的生活做打算。所以我们要提高居民生产总值就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加大居民消费,使居民增加消费,从而影响北京市的国内生产总值。 结论及政策建议 结论:1.近几年消费倾向的明显下降, 已大大抵消了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因此, 在新一轮扩大内需中, 扩大居民消费, 使消费潜在需求尽快转化为即期购买力已成为主要着力点。2.收入作为影响消费增长快慢的决定性因素, 在体制转轨过程中呈现出居民收入增长滞后于整个经济的发展、收入结构的不尽合理以及收入预期不高的特点。探究深层次的原因, 则在于收入分配关系没有及时调整以适

10、应经济发展和体制变革的要求。因此, 须从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着手, 尽快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低工资、高福利”的分配方式, 提高国民收入一次分配中个人所得的比重, 将各项福利性支出逐步纳入工资中, 使收入水平的增长与GDP 的发展相适应。 3. 适当增加转移支付的比重, 在保证失业保险金、最低生活保障金等发放的基础上, 结合实际生活水平进行相应的提高, 并尽快完善个人帐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的社会保障资金管理办法, 解除居民住房、医疗、养老、失业救济等方面的后顾之忧, 稳定居民的支出预期。在调整收入分配的同时, 继续实行鼓励消费政策, 但要注意对不同收入阶层采取不同的政策。政策建议: 随着时间的增加北京

11、市生产总值也在稳步增加。近十年来北京生产总值有显著性增长,这是由于其作为我国首都在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下,也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领头羊;人们的收入稳定增长,消费增加对于生产总值的增长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以下是几点建议。 1. 增加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增加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的消费水平才会增加,由于人均消费性支出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同向变动,消费性支出对生产总值的影响可通过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为全面地表现出来,所以提高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就是增加北京市的生产总值。降低失业率,近几年来就业形势一直不是很好,尤其今年是最难就业年,就业率降低导致居民可支配收入减低,收入减低消费水平也会降低,从而影响北京市生产总

12、值。 3.提高工资水平, 不仅可以增加持久收入, 同时可以提高收入预期, 增加消费支出, 其消费扩张效应要来得更快、更直接。当然在执行过程中, 要重点提高城镇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 避免出现贫富更加悬殊的状况。 4. 国家应该继续完善一系列措施: 如银行连续降息、推广耐用品消费贷款、个人所得税起征额提高等措施,增加就业措施等等。综上所述,提高居民生产总值最有效的方法是提高人均收入水平,政府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高人民收入;其次增加就业率,增加就业岗位,使广大的人们都有收入来源,同时,政府应该全面普及社会最低保障制度,让居民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解决他们老年的收入问题,这样居民就不会过度增加储蓄

13、,从而居民没有后顾之忧才敢放心的去消费,最终增加生产总值。 参考文献:1维基百科,2013.2庞皓.计量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3靳向兰张桂喜经济预测、决策与对策20034汪飞羽 张佩北京市人均生产总值影响因素的研究20125刘岚方 体制转轨中居民收入的变化对消费的影响 1994附录:北京市近十年的生产总值表1-1 北京市生成总值 单位:亿元地区年份生产总值北京20035007.2北京20046033.2北京20056969.5北京20068117.8北京20079846.8北京200811115.0北京200912153.0北京201014113.6北京201116251.9北京201217801.02表2-1 模型汇总与参数估计应变量y模型汇总参数估计值方程R*RFdf1df2sig常数b1b2b3二次0.9981662.2722704188.318775.70659.382自变量t表3-1 模拟汇总模拟汇总RR*R调整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