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行路难(其四)》教案简编_第1页
《拟行路难(其四)》教案简编_第2页
《拟行路难(其四)》教案简编_第3页
《拟行路难(其四)》教案简编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拟行路难(其四)教学简案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作品知识2、理解诗歌表达内容,把握诗歌的情感。3、思考鉴赏,提高阅读诗歌能力。常识读记1、作者简介鲍照(约415年470年)南朝宋代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字 明远。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人称鲍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 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开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鲍照出身寒微,自称“家世贫贱”,是“负铺下农”。二十多岁时,在临川王刘义庆门下, 因献诗被赏识,擢为王国侍郎。以后担任过太学博士及县令等低级官职。最后任临海王刘子 顼参军,在刘子顼举兵叛乱失败时,死于乱军中。世人因此称

2、他为鲍参军。尽管鲍照“才秀 人微,取湮当代”(诗品语)。但他的文学作品的价值,却越来越受后人重视,有人甚至认 为他是刘宋时代成就最高的作者。2、背景解读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主要由数十个大家族(土族)统治当时的社会,土 族制度下的门阀土族特别是高级士族凭借门第出身就可做官,世世代代控制高级官职。他们 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土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土的进仕之路,他们即使才华 横溢,也很难任高官。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土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 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3.文化常识【行路难】乐府杂曲歌辞调名,古乐府道路六曲之一,亦有变行路难,内容多写世 路艰难及离

3、别悲伤之意,多以“君不见”为首,后鲍照拟作为多。词句识记1、字音识记的酒(zhu6)娜娜(曲)(亚)密照(皿)坦行路难(回)2、词语解释涉水置平地:倾、倒举杯断绝歌路难:停止有申哪躅不敢言:声将发又止吞声哪螂不敢言:徘徊不前3、对照注释,口译这首诗。拟行路难(其四)污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倾倒水在平地上,水向东西南北不同的方向流散。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怎么能走来哀叹又坐下忧愁呢?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端起酒杯来自我宽慰,却因举起酒杯饮酒而中断了歌唱路难。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心不是木石所做,怎会没有一点感觉?只是在这样的时代,吞声吞躅不敢言。吞下悲声徘徊不敢

4、言语罢了。文本解读一、问题探究1、第一二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说明了什么道理?明确:运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说明了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也 是被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决定的。2、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愁思与愤懑的?明确:作者运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 喻了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 定的。因此说,这起首两句,通过泻水的寻常现象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 制度的不合理性。诗人借水“泻”和“流”的动态描绘,造成了一种令人惊异的气势。正如 沈德潜所说:“起手万端下,如黄河落天走东

5、海也。”这正曲折地表达了诗人由于激愤不平而 一泻无余的心情。3、诗歌开头两句用比喻的手法写出有什么作用?明确:诗篇起笔陡然,入手便写泻水地面,四方流淌的现象。这既没有波涛万顷的壮阔场面, 也不见澄静如练的幽美意境。然而就在这既不神奇又不玄妙的普通自然现象里,诗人却顿悟 出了与之相似相通的人间社会的某种哲理。4、第三句中的“命”是指什么?结合全诗看,作者对此有怎样的看法?明确:从诗歌本身看,作者所说的“命”,就是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 遇。作者认为非常不公平,但没法改变,只能发出愤怒的控诉。5、结合全诗,谈谈拟行路难(其四)中“安能行叹复坐愁” “心非木石岂无感”这两 个反问

6、句在表现诗人情感变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明确:第一个反问句“安能行叹复坐愁,是说不应当发愁,应该自我宽解,心胸开阔,似乎诗 人心平气和地接受了 “人生亦有命”的现实。其实,他是用反嘲的笔法来抨击不合理的门阀 制度。第二个反问句“心非木石岂无感”又表示人非木石,岂能无情。面对不合理的社会现 实,诗人“心非木石岂无感”,理智的劝慰、酒的麻醉,难道就能使心如槁木吗?当然不能, 全诗的感情在这句到达高潮。6、“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那躅不敢言”写出了什么感情?明确:第七句是对前面几句的总结,诗人对那驱不散的愁苦,实系于对世事的感慨,心并非无 知无觉的木石,理的劝喻,酒的麻醉,都不能使心如槁木,用反问的句式

7、,冲决了自我克制 的堤防,使全诗的情感到达了高潮。表达了诗人的抗争。第八句表达的是作者心中的无奈,”岂 无敢”越是激昂,“不敢言”的痛苦就越是深沉。两句构成了一种鲜明的对照,将诗人忍辱负 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况表现得淋漓尽致。“心非木石岂无感” 一句,是诗人感情的大转折。上文中,以“人生亦有命”来宽慰,以不 言愁来消愁,感情还能克制。到借酒浇愁,其结果是愁更愁,情感之流开始奔涌。到“心非 木石岂无感”,感情沸腾,在这句到达高潮。二、整体把握1、作者用“泻水”四句言不当愁,到底作者有没有愁?结合前几句和作者身世经历,采 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谈谈是什么样的愁。明确:“泻水”四句言不当愁,接下去写借

8、酒浇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满怀的 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诗人击节高歌唱起了凄怆的行路难。面对着如此不合理的现 实,“心非木石岂无感” 一句陡然翻转,用反诘语气强调指出:活着的心灵不同于无知的树 木、石块,怎么可能没有感慨不平?简简单单七个字,把前面诸种自宽自解、认命听命的说 法一笔抹掉,让久久掩抑在心底的悲愤之情如火山般喷射出来,其热度和力度足以令人震颤。 我们仿佛看到诗人扔下手中的酒杯,横眉怒目,拍案而起,正要对不公平的命运大声抗辩。 可是,他并未由此再进一步发泄这种感愤,而是轻轻一转,用“吞声那躅不敢言”一句收结 全诗,硬是将己经爆发出来的巨大的悲慨重又吞咽下去。“不敢言”

9、三字蕴藏着无穷的含义, 说明诗人所悲、所感、所愤激不平的并非一般小事,而有着重要的社会政治内容;愈是不敢 言说,愈见出感愤的深切。经过诗篇结尾两句这样一纵一收、一扬一抑,就把诗人内心悲愤 难忍、起伏跌宕的情绪,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了。2、诗人从哪些方面写“愁”的?诗人抒发了什么情感?诗人怎样抒发的?明确:愁的内容:从日常坐卧不宁的叹息写愁,通过酌泗消愁,用悲歌为断愁,心里的郁闷不 敢言者更添愁。正如沈德潜所说,此诗“妙在不曾说破,读之自然生愁。”情感:全诗通过刻画诗人满怀郁结,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忍辱负重而又悲怆难抑的自 我形象,抒发了深沉而又激越奔放的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表达了对当时门阀制度的

10、不满和 愤慨。方法有比兴、反问、动作和心理描写。3、总结课文主旨和结构明确:主旨:这首诗托物起兴,抒写了诗人在门阀制度重压下怀才不遇的愤懑与不平,真实地 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结构:认命不认命认命抨击 悲愤 无奈附:天才俊逸鲍参军武鸣命运对鲍照实在刻薄。妹令晖死后几个月,妻子也在贫病中离开了人世。旧伤未愈,又 添新创。这一系列的打击使他的精神跌至谷底,身体也愈加衰弱。很长一段口子,他虽然渐 渐适应了孑然一身的生活,但内心的创伤却始终无法平复,睹物思人,心里总是隐隐作痛。贫困与哀愁是他生活的底色。他从未兴旺过,这辈子也没有兴旺的希望了。浮沉于下僚, 日日只为衣食奔波,微薄的薪俸供养家小,

11、已是捉襟见肘。他住的屋子上漏下湿,雇不起人 来修,只得拖着病体自己动手。鲍照浪迹江北,靠朋友接济度日,他那么报之以诗文。他在患 难之交中找到心灵的慰藉。聚散依依。友人马子乔离开时,鲍照以诗赠别。他将自己与子乔的友情比喻成双剑,虽 然暂时分开,终有重聚之时。在送别傅都曹时,他以鸿雁邂逅分乍比,自称“短翩不能翔, 徘徊烟雾里”,感情非常真挚。然而真正的朋友毕竟是少数,他更多的时候领受的是世俗的 冷眼和势利的讥消。贫贱之人,亲友背弃,为一金之微也可能结下百年的怨隙。他痛切地感 到,与其这样穷愁困顿地苟活于世,不如在黑暗的墓穴中长眠。贫病交困,鲍照的身体每况愈下。经历了太多的变故,目睹了太多的死亡,他

12、似乎听到 死神的脚步离自己越来越近,甚至感觉到一丝死的气息。一天,他支撑病体,扶杖出门,慢 慢踱上山冈,眼见旧坟之间又添新冢,坟头的衰草在风中瑟缩。他盘腿坐下,只听见几声寒 鸦的哀鸣,此外只余死的冷寂。置身于这人生最终的栖居之地,脑海中现出逝去亲人的面影, 想到芸芸众生,无论贵贱,或迟或早,终将化为一杯尘土,心中无比悲凉。无边的静穆之中, 灵魂似已离他而去。还在年轻的时候,初尝仕宦的苦闷,鲍照便有未老先衰之感。然而当饱经忧患的旅程接 近终点,他对生命却愈加留恋了。他害怕变老,害怕客死他乡,看见鬓边的白发就赶紧拔去, 让人恼火的是,第二天又长了出来,而且比昨天更多!三年浪游之后,鲍照又一次侧身仕

13、路, 这也是最后一次。孝武帝大明六年(462),他到临海王刘子顼幕下任行参军。不久临海王改任 荆州刺史,鲍照也迁为刑狱参军,随行前往荆州。因藩王改任要还都一次,鲍照便先回家中 小住了几日。年近半百,不能终老于故园,还得去遥遥荆楚做别人的幕僚,这种不由自主的 生活方式贯穿了他的一生。离家的日子不可防止地到来。鲍照夹在众人中间跟着临海王登舟 出发。劲风戾戾,晨鼓嘈嘈,望着渐渐远去的建业,他下子后悔了,只想离开这里回家, 不管那种日子多么困难,总还是在自己的家里啊。这几天,他心里一直很矛盾,在依附于人 和困守田园的抉择中。实际上,他一生都处于这种两难的境地。循着惯性,他选择了自己更 容易接受的方式。

14、然而,在登舟远行的这一刻,直觉告诉他,这一步走错了,再也没有机会 重新开始了。船行到武昌黄鹤矶。深秋时节,江上弥漫着阵阵寒气,落木萧萧,大雁南飞,一片衰飒 气象。秋风瑟瑟,鲍照冷不丁打了个寒战。忽然想起翻车觇这个地方,它本名竹里山,离家 前鲍照曾去过,那里高山绝云,深谷无光,因为地势险峻,山路陡峭,行人称之为“翻车帆”。 “前车覆,后车鉴”,它似在暗示着什么。鲍照心里起了一种不祥的预感。鲍照对他所处的时代有着清醒的认识。一方面,门阀制度压抑寒士,仕宦大门万难叩开。 另一方面,刘宋王室内部争权夺利,冲突不断,常常引发战火,涂炭生灵,牺牲无辜。在如 此险恶的政治环境下,仕途布满陷阱,梢有不慎,即有不虞之祸。有感于社会的黑暗,鲍照 曾作尺蟆赋和S蛾赋,以匕蛾自投烈焰隐喻热衷利禄者追求势位,终致祸端;与此对 照,以尺蟆的见机而动比喻身处乱世之人应明哲保身,隐遁远世。可叹鲍照就像被一股巨大 的磁力吸往风暴的中心,无法抽身。大明八年(464),孝武帝死去,子前废帝,子业继位。次年,宋明帝刘成杀子业自立。466 年,晋安王刘子勋在江州起兵反对刘或,刘子顼的长史孔道存等挟子顼举兵响应子勋。不久子勋兵败,以前反对刘或的各藩王、镇将也纷纷倒戈。当时荆州人宋景乘刘或军队 未到之际起兵掠城,鲍照为宋景所杀,时年五十三岁。鲍照曾躲过始兴王刘潘叛乱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