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页 泸州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和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典故,将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作皮格马利翁效应的是()。 A、贾德B、汉斯?塞里C、加涅D、罗森塔尔 答案:D解析: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典故,将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作皮格马利翁效应的是罗森塔尔。皮格马利翁效应也称为罗森塔尔效应,即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 2把课划分为新授课、巩固课、技能课、检查课的依据是()。A.教学任务B.教学内容C.教学规律D.教学原则 答案:A解析:根据上课要完成的不同教学任务,课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新授课和巩固课
2、等。 3通常,大部分青年和成人的道德水平都处于()。A.习俗水平B.前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普通伦理水平 答案:A解析: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中,将道德阶段划分为三个阶段: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又包括寻求认可定向阶段以及遵守法律和秩序定向阶段。科尔伯格认为大多数青少年和成人的道德认识处于习俗水平。 4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的思想,落实在课程类型上表现为()。A.学科课程B.综合课程C.活动课程D.隐性课程 答案:C解析:活动课程亦称“经验课程”,是指围绕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以活动为组织方式的课程形态,即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活动课
3、程倡导的理念与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教育”“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是相符的。所以,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教育”“教学做合一”的思想,落实在课程类型上表现为活动课程。 5()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A.政治经济制度B.科学技术C.生产力发展D.文化发展 答案:C解析: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6小明活泼好动,善于交际,思维敏捷,易接受新事物,兴趣广泛,注意力容易转移。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 A.多血质B.胆汁质C.黏液质D.抑郁质答案:A解析:小明活泼好动,善于交际,思维敏捷,易接受新事物,兴趣广泛,注意力容易转移。他的气质类型属于多血质。多血质的典型特征是活泼好动,反应迅速;热爱
4、交际,能说会道,适应性强,具有明显的外向倾向,粗枝大叶。 7我国最早开始实行班级授课制的学校是1862年建立的( )。 A.福建船政学堂B.天津中西学堂C.京师同文馆D.京师大学堂答案:C解析:我国最早的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 8狂喜、恐惧的情绪状态属于()。 A.心境B.激情C.应激D.焦虑答案:B解析: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的、猛烈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例如,狂喜、暴怒、恐惧、绝望、剧烈的悲痛等,都是激情的表现。 9( )是指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A.前摄抑
5、制B.反思探究C.先行组织者D.先行学习者答案:C解析:先行组织者是指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10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特点具有()。 A.主观性B.客观性C.普遍适应性D.永恒性答案:A解析: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过程,是儿童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同化与顺应,逐步建构起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识结构得以转换与发展。它强调人类知识的主观性,认为人类知识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并不是对现实准确的表征,它不是最终的答案。 11在影响教育的诸多因素中,制约
6、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根本因素是( )。 A.人口分布B.生产关系C.政治制度D.生产力水平答案:D解析:生产力的发展是引起社会生活一切方面发展变化的最基本、最内在的因素,因而也是教育发展的决定因素和根本因素。 命题分析办教育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物质条件,教育发展的规模如何,速度多快,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所提供的物质条件和生产力发展对教育事业所提出的要求。本题考查的是社会各个因素,如生产力水平、政治制度、文化、科技和人口等对教育发展的影响的具体表现。该知识点往往以选择题和简答题的方式出题。12坐巴士会晕车的人,在乘船、乘火车时也有类似的反应,这是( )。A、条件反射的消退B、条件反射的泛化
7、C、条件反射的分化D、条件反射的习得 答案:B解析:人们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这就是条件反射的泛化。借助于泛化,可以把已有的学习经验扩展到新的学习情境,从而扩大学习范围。 13初二(五)班学生在课堂上非常注意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形象,希望老师喜欢他们。该班学生的课堂纪律发展处于() A、人际纪律阶段B、自我服务阶段C、自我约束阶段D、相互协调阶段 答案:A解析:人际纪律阶段的特点是其行为取向是要建立一种相互的人际关系,他们做出的行为往往与“我怎样才能取悦你”联系在一起,他们关心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希望别人喜欢自己。 14
8、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值得关心的是()。A.对课堂纪律的影响B.学生听课效果C.后进生的感受D.人际关系的影响 答案:D解析: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值得关注的应该是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15“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属于教学中的()原则。A、启发性B、因材施教C、直观性D、导向性 答案:B解析:所谓因材施教,是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获得最佳的发展。 16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 )。 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B.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D.提高学生
9、的动手能力 答案:C解析:发展性评价是指通过系统地收集评价信息和分析信息,对评价者和评价对象双方的教育活动进行价值判断。实现评价者和评价对象共同商定发展目标的过程,旨在促进被评价者不断地发展,其核心是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172012年单项选择:王悦接到高考通知书已经十多天了,仍心情愉悦,往常觉得平淡的事也能让她很高兴。这种情绪状态属于()A、激情 B、心境 C、应激 D、热情 答案:B解析: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和持久的情绪状态。心境具有弥散性和长期性,心境的弥散性是指当人具有了某种心境时,这种心境表现出的态度体验会朝向周围的一切事物;心境的长期性是指心境产生后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主导人的情绪
10、表现。 18下列关于终身教育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贯穿人一生的教育 B.强调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一体化C.强调青少年教育与成人教育的一体化 D.等同于成人教育 答案:D解析:D。略。 19以改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目的,侧重于过程的评价是()A.终结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持续性评价 答案:B解析:B。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 20进入初中后,赵东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时常无故的兴奋不已,转而又哀伤忧愁,这反应了青少年情绪发展具有( )。 A.弥散性B.闭锁性C.波动性D.感染性 答案:C解析:青少年情感体验强烈而
11、丰富,情绪较为复杂多变,反映了心理发展的情感波动性的特点。题干中赵东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时常无故的兴奋不已,转而又哀伤忧愁就是波动性的表现。 21在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要求中团结协作”反映的是教师( )。A.对待教育事业的态度 B.对待学生的态度C.对待同事的态度 D.对待自己的态度 答案:C解析:【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名师详解】团结协作是调节教师与教师、教师与领导等教育主体之间相互关系的道德规范。 22根据加涅的学习水平分类,“学生闻老师呵斥而畏惧,见试卷获满分而欣慰”属于() A.信号学习B.刺激一反应学习C.连锁学习D.言语联结学习 答案:A解析:信号学习是
12、指学习者对某种信号刺激做出一般性和弥散性的反应。 23我们每个人都知道不能闯红灯,但是每次站在马路边的时候,只要看见没有车过来就随着大部队过去了,这种典型的“中国式过马路”的现象说明了这些人缺乏( )。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答案:C解析:【知识点】德育过程道德意志是一个人自觉地调节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一定道德目的的心理过程。该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这些人缺乏道德意志。 24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A.德育内容上B.德育规律上C.德育原则上D.德育方法上 答案:A解析:A【解析】德育目标是总体规格要求,具体的德育内容是德育目标的细化。
13、 25言语在原型内化阶段,其作用在于巩固形成中的()。A.记忆表象B.思维表象C.动作表象D.定向映象 答案:C解析:C【解析】不断巩固形成中的动作表象,并使其进一步地概括,从而向概念性动作映象转化。 26教育实践中的“陵节而施”现象违背了人发展的()。A.顺序性规律B.互补性规律C.不平衡性规律D.个别差异性规律 答案:A解析:“陵节而施”出自礼记学记中的“不陵节而施之谓孙”。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超过学的人的接受能力而进行(教育)叫做合乎顺序,指教育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由此可知,教育实践中的“陵节而施现象违背了人发展的顺序性规律。 27一份教案的核心是()。A.提出教学目的B.选择教学
14、方法C.涉及教学进程D.规划板书内容 答案:A解析:提出教学目的是教案的核心。 28桑代克总结的三条主要的学习规律不包括()。A.准备律B.练习律C.实用律D.效果律 答案:C解析:桑代克总结的三条学习规律是: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 29学会写“石”字后,有助于写“磊”字,这种现象属于()。A、一般迁移B、具体迁移C、水平迁移D、垂直迁移 答案:B解析:具体迁移,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或经过某种要素的重新组合,以迁移到新情境中去。如学会写“石”字后,有助于写“磊”字,时,即可以产生具体迁移。因此,答案选B。 二、问答题30简述短时记忆特点。 解析:短时
15、记忆,又称工作记忆,指记忆的信息在头脑中储存,保持时间比感觉感觉记忆长一点,但一般不超过一分钟的记忆、 短时记忆的特征: 1.信息保存的时间较短,约5秒1分钟。 2.信息容量有限,为72个组块。 3.意识清晰,主体对于正在操作、使用的记忆,有清晰的意识。 4.易受干扰,如有其它信息出现会干扰到短时记忆。 31简述弗洛伊德的人格“三我”理论。 解析:(1)弗洛伊德将人格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和超我。 (2)本我是最底层,遵守快乐原则;自我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是人格的中间层次,起着调节本我和超我冲突的作用,它遵循现实原则;超我位于人格结构中的最高层次,它遵循道德原则。 (3)在人格结构中,这三
16、部分相互交织,构成人格整体,如果三者相互协调,则人格表现为一种健康状态,反之亦然。 32处于关注情境阶段的教师关心的事项都有哪些? 解析:处于关注情境阶段的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以及班级大小、时间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如“内容是否充分得当”“如何呈现教学信息”“如何掌握教学时间”等。传统教学评价集中关注这一阶段,一般来说,老教师比新教师更关注此阶段。 三、简答题33简述教师培养学生注意力的方法 解析:(1)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首先,要消除那些容易分散学生注意教学内容的无意注意因素,如保持教室安静;其次应充分利用容易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无意注意的因素。(2)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一方面,要经常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目的越明确,注意越容易集中;另一方面,要合理地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保持有意注意,如课堂提问。同时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和坚强意志品质。(3)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两种注意转换的规律来组织教学。如上课之初,教师通过组织教学活动把学生的注意转移到本节课上来,以形成有意注意;在讲授新的教学内容时,教师设法让学生对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液压系统在纸浆造纸行业的应用考核试卷
- 煤制液体燃料生产中的质量控制与标准化考核试卷
- 健身器材行业绿色制造实践考核试卷
- 2025年金属交流铠装移开式开关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橡胶顶施工方案
- 2025年避蚊胺增溶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道口设备安全防护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储存油罐施工方案
- 2025年调节稳压IC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袋式捕集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高清版)DZT 0073-2016 电阻率剖面法技术规程
- 2024年福建省2024届高三3月省质检(高中毕业班适应性练习卷)英语试卷(含答案)
- 新申请艾滋病筛查实验室验收指南
- 仓储设备操作安全操作培训
- 上海电机学院计算机C语言专升本题库及答案
- 幼儿园公开课:大班语言《相反国》课件(优化版)
- 2023年宁波房地产市场年度报告
- 员工身心健康情况排查表
- 模拟小法庭剧本-校园欺凌
- 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安全评价细则
-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双语电影台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