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侗族起造祭典歌的文化内涵_第1页
论侗族起造祭典歌的文化内涵_第2页
论侗族起造祭典歌的文化内涵_第3页
论侗族起造祭典歌的文化内涵_第4页
论侗族起造祭典歌的文化内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侗族起造祭典歌的文化内涵摘要:侗族地区素有“诗的家乡,歌的海洋之美誉,侗族民众无时不歌、无事不歌。侗族起造祭典歌的根本内容、表现形式、社会功能等方面蕴涵丰富的文化内涵,从此类歌谣可以窥见侗族独具特色的起造风俗。关键词:侗族;起造;祭典歌;文化解读侗族社会无时不歌、无事不歌、无处不歌,被誉为“诗的家乡,歌的海洋1p71。侗族社会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起造风俗。侗族民众在起造过程中一些重要环节举行祭祀仪式时要传唱起造祭典歌。侗族起造祭典歌是以说唱为主的民间口头文学款式,它是在祭祀仪式上由木匠师傅以木匠祖师鲁班的口吻说唱的吉利辞,主要恭贺主人家道兴隆等。起造祭典歌,源于原始祭祀“垒lix,属“垒中白话的

2、“吉语类。其主要包括?上梁吉利歌?、?新居落成敬梁歌?和?“开财门吉利歌?三大局部;而?上梁吉利歌?又分为“敬梁、“贺梁、“上梁、“贺主四局部,加之侗族起造祭典歌传承形式以“口传心授为主,没有固定的传承形式,因此在传承过程中民间即兴创作相对自由灵敏,于是形成了所谓的“各师各教的传承态势,因师承各异,歌词不尽一样者更数不胜数。本文将就侗族独特的“祭典歌管窥侗族社会起造风俗,敬祈广阔侗学研究者、爱好者指正。一、侗族起造祭典歌的表现形式及文化内涵起造祭典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相当强的感染力,其构造整齐划一,多以四言、七言为主,辞藻华美、声韵爽朗,兼具诗歌的性质,具有较强的文学性,讲究一、二、四押韵,

3、唱词较长还可以灵敏换韵,说唱琅琅上口,听者赏心悦目。例如?脚踏云梯步步高?:脚踏云梯步步高,万紫千红绕金桥。龙盘玉柱龙献宝,凤绕玉柱凤来朝。一步云梯一步行,猪羊牛马满草坪。六畜兴隆禽满圈,五谷丰收遍地金。脚踏云梯二步行,千山万木长成林。山有好林造大厦,大厦落成装金银。脚踏云梯三步行,三多吉庆照门庭。男勤女奋家兴隆,勤劳人家早逢春。脚踏云梯四步上,四季康泰永桔祥。春耕不怕多流汗,换来秋收万石粮。金龙盘在玉柱上,儿孙代代大吉昌。(p439441)这局部歌词句式整齐,并且讲究押韵,且其中即有换韵。其中“高、桥、宝、朝押“豪a韵,至于“行、坪、金在侗族地区方言中也可以说是押韵的因为在侗族地区方言中没有

4、前鼻音和后鼻音之分,所以“行xing、坪ping、金jin在侗族地区读起来,都以n结尾,而没有“n与“ng之别,再如“行xing、林(lin)、盆pen、银(yin);“行(xing)、庭ting、春hun;“行xing、兴(xing)、云(yun);“登deng、云(yun)、清(qing)等字也是一样。“上、祥、粮押“唐ang韵,“来、才、来押“台ai韵,“出、头、手、留押“模u韵,“忙、堂、昌押“唐ang韵,“天、圆、年押“寒an韵,“当、香、亮、光、堂、阳、上、昌押“唐ang韵。再如?“开财门吉利歌?中门外“仙客有段念道:龙门前看万里坡,富也多来贵也多。金榜题名你家有,库内黄金用马驮。

5、(p446)其中的“坡、多、驮押“波韵。侗族起造祭奠歌作为北侗民歌中独具特色的仪式歌,其讲究押韵的表现形式从以上例子可见一斑,而且一般都是四句一韵。其中的对句更是形象生动、清新自然、妙趣横生,将侗族民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表现得淋漓尽致。起造祭典歌在创作手法上,多运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将人和神,现实和梦想交织起来,使其充满现实精神,又具有浪漫色彩。例如?“开财门吉利歌?由两人以问答对话式表述:外:新造华堂万事兴,玉帝差我下凡尘。众星下凡无别事,特来贵府开财门。内:千江流水千江月,东南西北满天星。有眼无珠不识宝,不知各是什么名。不知尊姓难接驾,望你一二说清楚。外:东方来的太阳星,太阳高照福禄门。

6、南方来的太阴星,太阴高照长寿门。西方来的财帛星,携财带宝入财门。北方来的紫微星,紫微高照吉庆门。中央来的门光星,门光星照翰林门。天上五星来赐福,五福临门万事兴。有福人居有福地,又发财宝发人叮家有福德门兴隆,庭前府内彩云升。开门!开门(p447448)在这里夸大是那么的生动,想象是那么的神奇,上天下界,通达无阻,人仙往来如同亲朋,梦想和现实竟交织的如此朴质妥帖,也更显示了侗族民众希翼世间大同,和谐共生的美妙愿望。不仅如此,侗族起造祭典歌还采用了反复的手法和对偶。如前面所举的?脚踏云梯步步高?,从第一步唱到第十步,除最后一段外,其他十段都是反复。采用这种反复的手法,既增强了节奏感和音乐性,又对加深

7、印象,深化主题有很大的作用。关于对偶,整部起造祭典歌随处可见,这样不仅使其句式整齐,增强了形式的美,而且对于刻划心理,表达感情起了很好的作用。起造祭典歌的讲诵形式有多种,其主要有一人讲,众人聆听;有二人对讲,即讲诵者分别扮成一主一客或扮成仙客,双方一问一答,互致庆贺。例如新楼房的屋架竖起之后,为首的木匠师傅登上屋去踩大梁时所朗读的?上梁吉利歌?:日吉时良,天地开张。吾今上梁,大吉大昌。山神水神,听吾号令。百无禁忌,保民安康。鲁班在此,凶星远行。兴工动土,吉星照临。初杯美酒敬梁头,儿孙代代有奇谋。二杯美酒敬梁中,儿孙代代永兴颅(p438这里就以木匠师傅之口,表达了侗族同胞对美妙幸福生活的追求。再

8、如,举行“开财门仪式,所讲诵的?“开财门吉利歌?。有高声唱贺喊门:日出东方一点星,神仙打马下凡尘。缓缓骑马门前过,请君早早开大门。p445这时,门内木匠师傅便要对门外的“仙客进展一番盘问,方肯敞开这个“财门。于是彼此便开场进展诙谐的对话。例如贵州天柱等侗族聚集地流传的?开大门吉利歌?这样念道:外:香烟渺渺上天庭,主家堂前闹忱忱。吉日良辰门两扇,一朵祥云到此门。门前阶梯屯屯,门上瑞气腾腾。天上五星来照耀,照耀人间开大门。内:金斧印金门,甲子乙丑海中金。借问神仙名和姓,从头一二报才明。p447这里那么以“鲁班与“仙客之间含蓄幽默、高雅诙谐、妙趣横生的问答,来表达侗族人民对美妙幸福生活的追求。整部起

9、造祭典歌描绘非常细腻,房屋的柱头穿枋、屋梁,以及村前屋后的山川气象景物都要讲到。例如在?上梁吉利歌?中这样念道:三间大屋落了磉,中柱靠梁梁靠枋。又有金龙盘玉柱,又有双凤来朝阳。中柱原来一丈八,人也发来家也发。人财两发年年上,后园黄土变朱砂。二柱立来一丈六,吃不愁来穿不愁。吃穿不愁样样有,儿孙搭盖你享福。宝梁中间一匹红,儿孙代代多英豪。宝梁中间一本书,耕读传家家多福。宝梁中间一对笔,文点状元武夺魁。p4从这段歌词中我们看到:房屋的根本构造是以三根主柱串“穿枋成排,组成三间屋架,蕴含团结协作之文化内涵。高一丈八、一丈六这些数字即侗族房屋起造的尺寸。此外,在制作大梁过程中,梁上凿一小巢放入金银,且在

10、梁上绑放毛笔、?历书?等物件,皆蕴含桔祥如意、富贵双全等文化内涵。综上所述,可见起造祭典歌的艺术性和思想性都已到达较高的程度,可谓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其在侗族起造传唱过程中,直接将独具特色的侗族起造风俗表达了出来,使人们可以通过歌谣理解侗族起造风俗。二、起造祭典歌的社会功能侗族起造祭典歌是侗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局部,它历经沧桑而传承不衰,在侗族人民特定的生活环境中,起造祭典歌的社会功能主要表如今以下几方面:一表现侗族民众求吉思想起造祭典歌在思想内容上,反映出了侗族民众一种求吉的思想,对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的美妙追求。例如在赞扬梁木的一段这样念道:宝梁头在东,六畜兴隆五谷丰。宝梁尾在西

11、,积谷存钱剩有余。宝梁背朝天,天官赐福发千年2(p442)这里情景交融,把侗族人民祈求五谷丰收、国安民泰、人畜兴隆,这一质朴的民俗心理逼真的描绘出来。二祭祀与自我娱乐的功能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侗族先民们对神灵和图腾的崇拜是非常庄严神圣的。人民以忠诚的念词即“垒祈愿消灾避难,人畜平安。本文所说的起造祭典歌便为侗族起造风俗带来了生气。其中的?上梁吉利歌?以木匠师傅之口;?“开财门吉利歌?以“鲁班弟子与“仙客间含蓄幽默、离奇乖僻,高雅诙谐、妙趣横生的问答,来表达侗族人民对美妙幸福生活的追求。恩格斯阐述民间故事书指出:“民间故事书的使命是使一个农民作完艰辛的日间劳动得到快乐、振奋和慰藉,使他忘却自己的劳累3(p401)侗族起造祭奠歌实际上也包含了这层含义。三艺术地展示民族意识的功能起造祭典歌表现了本民族的性格特征和民族意识。侗族地区长期受到封建统治的压迫,侗族人民不屈不挠,仍然积极进龋以丰富多彩的民歌形式来表达思想感情。在起造祭典歌中所表达的感情是那么的直接、朴素而且强烈。起造祭典歌高度的思想性,是在民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