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住宅评价标准》_第1页
《宁静住宅评价标准》_第2页
《宁静住宅评价标准》_第3页
《宁静住宅评价标准》_第4页
《宁静住宅评价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91.040.30

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标准

T/CSUSXX-202X

宁静住宅评价标准

Assessmentstandardforquietresidentialbuilding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发布

1总则

1.0.1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以及绿色建筑、环境保护

等方面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减少住宅建筑受噪声干扰,保证住宅建筑室内具

有宁静、健康和舒适的声环境,推进宁静住宅评价工作,制定本标准。

【条文说明】

本条规定了标准的编制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于2022年

6月5日起实施,第二十六条规定:建设噪声敏感建筑物,应当符合民用建筑隔

声设计相关标准要求,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不得通过验收、交付使用;在交通干

线两侧、工业企业周边等地方建设噪声敏感建筑物,还应当按照规定间隔一定距

离,并采取减少振动、降低噪声的措施。第三十二条规定:国家鼓励开展宁静小

区、静音车【相等宁静区域创建活动,共同维护生活环境和谐安宁。

住宅建筑的噪声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要素、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

本标准从环境噪声振动控制、规划及建筑降噪设计、室内噪声振动控制、空气声

隔声、撞击声隔声和制度与管理等方面对住宅建筑的声环境水平进行评价。基本

可以确保获评住宅免受各类噪声的严重干扰,满足人民群众对宁静、和谐、美好

声环境的向往。

1.0.2本标准适用于住宅建筑声学性能的评价,其他具有居住属性的建筑可参照

本标准评价。

【条文说明】

本条规定了标准的评价对象。本标准适用于住宅建筑的声学性能评价。住宅

建筑是为家庭提供居住功能空间的建筑物,应能够为家庭提供独立居住空间。住

宅建筑中,以套型为基本住宅单位,套型应由卧室、起居室、厨房和卫生间等空

间共同组成。

对于其他具有居住属性的建筑,如老年人照料设施、宿舍建筑等。可参照本

标准评价。

1.0.3宁静住宅评价应对环境噪声与振动、规划与建筑降噪设计、室内噪声与振

动、空气声隔声、撞击声隔声、制度与管理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条文说明】

本条规定了标准的评价内容。住宅的室内声环境是否宁静受到多种因素的影

响,不同影响因素采取的措施从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代价各不相同。本标准将住

宅声学性能的评价分为六类指标,需要说明的是,这六类指标并不是相互孤立的,

因此宁静住宅评价时,应以满足居住者所需安静环境为目标导向,综合分析各类

指标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综合评价。

1.0.4宁静住宅的评价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条文说明】

本条规定了标准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

关标准是宁静住宅评价的前提条件。本标准重点对住宅的声学性能进行评价,并

未涵盖住宅建筑全部功能和性能要求,故参与评价的住宅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

标准的规定。

2

Tn一夜间时段,8h;

2.0.9安静面quietfacade

昼夜等效声级最低且含卧室或起居室外窗的住宅建筑立面。

4

3基本规定

3.1一般规定

3.1.1宁静住宅评价应以建筑群或单栋建筑为评价对象。对单栋建筑评价时,涉

及系统性、整体性的指标应基于参评范围所属工程项目的总体指标进行评价。

【条文说明】

本条规定了标准的评价对象和系统性选取的原则。单栋建筑时指一栋完整的

建筑。建筑群是指位于同一区域的边界内、位置毗邻、功能相同、权属相同、技

术体系相同或相近的两个及以上单体建筑组成的群里,一般以城市道路围合的最

小用地面积为宜。本条建筑群主要指住宅建筑群。

无论评价对象是建筑群或单栋建筑,计算系统性、整体性指标时,要基于该

指标所覆盖的范围或区域进行总体评价,计算区域的计算边界应选取合理、口径

一致,并且可以完整的围合。如:当对单栋建筑进行评价时,由于有些评价指标

是针对该工程项目中多栋建筑共同设定的(如项目配套换热站、变配电站的噪声

影响),难以仅基于该单栋建筑进行评价时,应以该栋建筑所属工程项目的总体

为基准进行评价。

3.1.2宁静住宅评价应分为设计评价和运行评价。设计评价应在施工图完成之后

进行;运行评价应在建筑通过竣工验收后进行。

【条文说明】

本条规定了标准的阶段划分。宁静住宅评价分为设计评价和运行评价。设

计评价的重点为提升声学性能所采取的评价技术措施和预期指标要求,设计评

价应在施工图审查完成之后进行。运行评价不仅关注宁静住宅声学技术的实施

情况,更关注竣工验收后的运行管理及声环境控制的实际效果。

3.1.3申请评价方应对参评建筑或建筑群进行声学技术分析,合理确定设计方案、

制定管理制度,并应在评价时提交相应分析•、测试报告和相关文件。申请评价方

应对所提交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

【条文说明】

木条对申请评价方的相关工作提出要求。宁静住宅申请评价方应依据有关

管理制度文件确定。申请评价方应根据本标准第1.0.3条所规定的原则,对项目

进行综合性技术分析•,制定合理的技术方案以及制度与管理的各项制度。并按

照本标准的要求提交相应分析、测试报告和相关文件,设计计算和测试的结

果,应明确计算方法和测试方法。申请评价方应对所提交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

性负责。

3.1.4评价机构按本标准的有关要求,对申请评价方提交的报告、文件进行审查,

5

出具评价报告,确定等级。对申请运行评价的建筑,应进行现场考察。

【条文说明】

本条对评价机构的相关工作提出要求。宁静住宅评价机构应依据有关管理

制度文件确定。宁静住宅评价机构应按照本标准的有关要求审查申请评价方提

交的报告、文档,并在评价报告中确定等级。对申请运行评价的建筑,评价机

构还应组织现场考察,进一步审核规划设计要求的落实情况以及建筑的实际声

学性能和运行效果。

3.2评价方法和等级划分

3.2.1宁静住宅评价体系由环境噪声与振动、规戈J与建筑降噪设计、室内噪声与

振动、空气声隔声、撞击声隔声、制度与管理六类指标组成,每类指标均包括控

制项和评分项。

【条文说明】

本条规定了标准评价指标体系的六类指标,六类指标为环境噪声与振动、规

划与建筑降噪设计、室内噪声与振动、空气声隔声、撞击声隔声、制度与管理,

每类指标均设置了控制项和评分项。控制项是宁静住宅标识评价的必需条件,控

制项中有一项未达标,该项目就无法通过;评分项供申请评价方选择,根据项目

采用的声学技术、声学措施等对相应条文进行附分。

3.2.2当进行设计评价时,应对环境噪声与振动、降噪设计、室内噪声与振动、

空气声隔声、撞击声隔声五类指标进行评价,可预评制度与管理章节指标;当进

行运行评价时,应对六类指标全部进行评价。

【条文说明】

本条规定了设计评价和运行评价的评价指标范围。运行评价是最终结果的评

价,检验住宅竣工验收后是否真正达到了声环境控制所要求的实际效果,应对全

部指标进行评价。设计评价的对象是图纸和方案,还未涉及制度与管理,因此不

对制度与管理指标进行评价。但是,制度与管理部分的方案、措施如能得到提前

考虑,并在设计时预评,将有助于提升住宅的声学性能。

323控制项的评定结果为满足或不满足;评分项的评定结果为相应分值。

【条文说明】

本条规定了标准的评价指标控制项及评分项的要求。控制项的评价,根据评

价条文的规定确定满足或不满足,当申请评价的项目控制项中存在不满足的条文

时,则该项目不满足宁静住宅评价标准。评分项的评价,根据评价条文的规定确

定得分或不得分,得分时根据具体达标程度确定分值。本标准中评分项条文主干

部分给出了该条的“评价分值”或“评价总分值”,是该条可能得到的最高分值。

3.2.4宁静住宅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满分为200分。控制项全满足时,设计评价项

6

目五类评价指标评分项的得分相加再除以0.85即为该项目总得分;运行评价项

目六类评价指标得分直接相加即为该项目总得分。

【条文说明】

本条规定了标准评价指标体系的得分。评价指标体系的环境噪声与振动、降

噪设计、室内噪声与振动、空气声隔声、撞击声隔声、制度与管理六类指标的总

分为200分,各指标的实际总得分为该指标评分项的实际得分之和。设计评价阶

段制度与管理指标不参评,待评价项目五类评价指标评分项的得分相加再除以

0.85即为该项目总得分;运行评价阶段待评价项目六类评价指标得分直接相加即

为该项目总得分。

3.2.5宁静住宅应满足本标准所有控制项的要求。当评分项总得分分别达到80分、

100分、120分和160分时,宁静住宅的等级分别为铜级、银级、金级、伯金级。

【条文说明】

本条规定了标准的评价等级划分。本标准要求宁静住宅均应满足所有控制项

的要求(设计评价时不包含制度与管理章节内容),并以总得分确定宁静住宅星

级。铜级、银级、金级、伯金级宁静住宅总得分要求为分别达到80分、100分、

120分、160分。

7

4环境噪声与振动

4.1控制项

4.1.1项目场地内的环境噪声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的

规定,且项目应位于机场周围噪声敏感建筑物禁止建设区和限制建设区之外。

【条文说明】

本条适用于宁静住宅的设计评价和运行评价。

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对不同声环境功能区的环境

噪声限值分别进行了规定,具体如表1所示。

表1环境噪声限值单位:dB(A)

声环境功能区羲昼间夜间

0类5040

1类5545

2类6050

3类6555

4a类7055

4类

4b类7060

项目场地内的环境噪声应满足对应声环境功能区的限值要求。环境噪声的评

价点应位于项目场地内部人们活动的主要区域,距离地面1.2m位置处。当项目

场地周边临近交通干线或有其他噪声影响,必要时需采取有效措施和对策改善场

地内环境噪声,使之符合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规定要

求。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未对处于机场周围的噪声敏感

建筑物作出规定,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第五十二条规定了机场

周围划定噪声敏感建筑物禁止建设区域和限制建设区域,并实施控制。因此,项

目场地应位于机场周围噪声敏感建筑物禁止建设区和限制建设区之外。

项目设计阶段场地环境局噪声监测仅为设计评价的参考和噪声预测的分析

基础,项目建成后的噪声预测,需综合考虑项目场地周边环境条件的变化对噪声

的影响情况,如交通干线线路和车流量的变化、固定噪声源的变化等。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声环境功能区划、环境噪声监测评估报告、

环境噪声预测分析报告;运行评价查阅声环境功能区划、环境噪声现场监测评估

报告。

4.1.2项目场地的环境振动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

10070的规定。

8

【条文说明】

本条适用于宁静住宅的设计评价和运行评价。

国家标准《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1988中对不同区域的振动

限值进行了规定,如表2所示。

表2环境振动限值单位:dB

适用地带范围昼间夜间

特殊住宅区6565

居民、文教区7067

混合区、商业中心区7572

工业集中区7572

交通干线道路两侧7572

铁路干线两侧8080

项目场地的环境振动应满足相应区域的振动限值规定。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城市轨道交通》HJ453中对振动环境评价范围、评价

方法、评价内容等进行了规定,当项目场地周边临近城市轨道交通干线时,应参

照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城市轨道交通》HJ453中的相关

规定要求对项目场地的环境振动进行评价。若项目场地的环境振动超出对应分区

的振动限值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和对策改善振动状况,使之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

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的规定要求。

项目设计阶段的振动现状监测仅为设计评价的参考,项目建成后的环境振动

预测,需综合考虑临近交通干线线路和振动源的变化。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环境振动监测评估报告、重点考核振源与

参评建筑之间的位置关系、振源的隔振措施和隔振计算分析报告、环境振动预测

分析报告;运行评价查阅环境振动现场监测评估我告。

4.2评分项(30分)

4.2.1项目场地内的环境噪声平均值优于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的限值,评价总分值为10分,并按下列规则评分;

1环境噪声平均值达到2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限值,得3分;

2环境噪声平均值达到1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限值,得5分;

3环境噪声平均值达到()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限值,得10分。

【条文说明】

本条适用于宁静住宅的设计评价和运行评价。

控制住宅建筑室外环境噪声的主要作用,一方面是保证人员在建筑室外活动

9

时具有良好的声环境体验;另一方面,为住宅建筑室内具有良好声环境创造前提

条件。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用第5.1条规定了各类声环境功

能区规定的环境噪声等效声级限值。木条评价时,前提条件是场地内的环境噪声

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中对不同类型声环境功能区噪声

限值的规定。若场地内的环境噪声不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的要求,如:对于处于1类声环境功能区的住宅,环境噪声超过1类声环

境功能区的限值,则本条不能得分。

评分时,不再考虑建筑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分区,仅以环境噪声平均值作为评

判和得分依据。如环境噪声平均值不大于昼间60dB(A)、夜间50dB(A),本条可

得3分;如不大于昼间50dB(A)、夜间40dB(A),本条可得9分。环境噪声平均

值的昼、夜等效声级处于不同得分档时,以低档得分为准。此条评分的考虑,一

方面因为人在室外活动时,并不会因为声环境功能分区的不同,对环境噪声的需

求不同;另一方面,避免出现同一类型的建筑,仅因为所处声环境功能分区不同,

导致得分不同的结果。本条可通过合理选址规划实现,对于项目周边存在噪声污

染的情况,可通过设置围墙、植物防护、声屏障等方式进行降噪处理。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声环境功能区划、相关设计文件、环境噪

声监测评估报告、环境噪声预测分析报告;运行评价查阅声环境功能区划、相关

竣工图、场地内环境噪声现场监测评估报告,并现场核实。

4.2.2项目场地的环境振动优于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

的限值,评价总分值为5分,并按下列规则评分:

1环境振动达到居民、文教区的环境振动限值,得3分;

2环境振动达到特殊住宅区的环境振动限值,得5分。

【条文说明】

本条适用于宁静住宅的设计评价和运行评价。

国家标准《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规定了从控制环境振动污染

的角度,针对建筑物外部各种振动源(机械设备、道路交通、铁路交通等),对

城市各类区域的环境振动限值进行了规定,具体要求如表2o

本条评价时,若项目的环境振动不能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区域环境振动

标准》GB10070中对不同分类区域的振动限值的规定,本条不得分。

环境振动对住宅建筑的影响,主要是室外环境振动传播至建筑物,引起的建

筑室内振动以及结构声,低频特性突出且频带窄,极易引起人们烦恼度的增加。

住宅建筑作为生活、学习和休息的场所,人们对建筑室内振动和结构声的要求较

高,这也是保证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以及居住舒适度的基本要求。一方面考虑,

人们对环境振动的容忍度不会因为分区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另一方面考虑,

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稍高的振动强度就能造成人们的不满,引起人

10

们更大的烦恼度。因此,为保证项目场地以及建筑室内良好的人居环境,评分时,

环境振动达到居民、文教区的环境振动限值,即昼间不大于70dB、夜间不大于

67dB,本条得3分;环境振动达到特殊住宅区的环境振动限值,即昼间和夜间均

不大于65dB,本条得5分。环境振动值的昼、夜处于不同得分档时,以低档得

分为准。本条可通过合理选址规划实现。对于项目周边存在振动污染的情况,可

根据振源特性、振源与项目场地的位置关系以及建筑结构类型等,采取有效的减

振措施来降低振动影响,改善环境振动状况。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环境振动监测评估报告、

隔振措施和隔振计算分析报告、环境振动预测分析报告;运行评价查阅相关竣工

图、环境振动现场监测评估报告,并现场核实。

4.2.3根据环境噪声、振动实测结果,对项目建成后的场地环境噪声、振动进行

模拟预测,模拟预测结果满足对应分区限值要求的,评价总分值为5分,并按下

列规则评分并累计:

1根据场地环境噪声的实测结果,对项目建成后的环境噪声进行模拟预测,

模拟预测结果满足所在声环境功能区要求的,得3分。

2根据场地环境振动以及振动源强的实测结果,对项目建成后的环境振动

进行模拟预测,模拟预测结果满足适用分区限值要求的,得2分。

【条文说明】

本条适用于宁静住宅的设计评价和运行评价。

结合环境噪声和振动现状实测,对项目实施后的环境噪声和振动进行模拟预

测,不仅能够为项目优化选址、合理布局等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撑,而且能够对提

出的降噪、减振措施进行效果预测和评估,在设计之初即对项目的环境噪声和振

动状况进行控制。《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对环境噪声的模拟预测方法

进行了规定:“声环境影响可采用参数模型、经验模型、半经验模型进行预则,

也可采用比例预测法、类比预测法进行预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城市

轨道交通》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引起的环境振动的模式预测法。项目设计时,可

根据相应导则的预测方法和模型,对项目建成后的环境噪声和振动进行预测。

特别说明的是,对项目建成后的环境噪声和振动预测,需考虑项目场地周边

环境条件的变化,如交通干线线路和车流量的变化固定噪声源的变化等。若项目

场地周边无明显振动源,或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处于《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城

市轨道交通》振动环境评价范围之外的,本条第2款可直接得分。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环境噪声监测评估报告、

环境噪声预测分析报告、环境振动监测评估报告、环境振动预测分析报告;运行

评价查阅环境噪声监测评估报告、环境噪声预测分析报告、环境振动监测评估报

告、环境振动预测分析报告。

11

4.2.4采取有效措施和对策改善环境噪声和振动,评价总分值为5分,按以下规

则评分并累计,累计总分值超过5分时,应取为5分:

1项目场地的环境噪声符合第4.2.1条第2款的规定,得3分;

2项目场地的环境振动符合第4.2.2条第2款的规定,得2分;

3住宅建筑与高速公路、轨道交通、铁路、工业等产生强噪声与振动的场

所间隔200m以上,得2分;

4对场地周边和场地内的噪声源采取有效的降噪措施,得2分;

5对场地周边和场地内的振动源采取有效的减振措施,得1分;

【条文说明】

本条适用于宁静住宅的设计评价和运行评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第二十六条:“建设噪声敏感建筑

物,应当符合民用建筑隔声设计相关标准要求,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不得通过验

收、交付使用;在交通干线两侧、工业企业周边等地方建设噪声敏感建筑物,还

应当按照规定间隔一定距离,并采取减少振动、降低噪声的措施。”当项目场地

的环境噪声和振动超过国家标准的规定要求,会引起居住环境舒适度降低并增加

人群的烦恼度,需通过合理布局和规划设计、声源和振源特性、声源和振源与住

宅建筑的位置关系、噪声和振动影响传播规律等,提出合理可行的噪声和振动污

染防治措施和对策。本条是为改善项目场地的环境噪声和振动情况,提出的具体

措施条款。评价时,本不同条款分别进行评价和累计得分。

高速公路、轨道交通、铁路、工业等能够产生较高强度的环境噪声和振动,

通过合理选址规划,远离交通干线和工业企业,能够对项目场地的环境噪声和振

动在设计之初就进行有效控制。项目场地通过选址,距离高速公路、轨道交通、

铁路、工业等间隔200m以上的,第3款即可得分。

为降低项目场地受周边环境噪声和振动的影响,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善。

防治措施可从声源控制、传播途径控制、建筑物控制开展。对于环境噪声控制J,

可通过设置声屏障、绿化土堤、外围建筑等遮挡项目场地外部噪声;对于环境振

动控制,可通过设置限振沟、隔振桩、建筑基础隔振等措施,降低环境振动的影

响。采取措施后,项目场地的环境噪声和振动得到了有效控制,满足了现行国家

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以及《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的

要求,第4款、第5款方可得分。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环境噪声和振动监测评估

报告、减振和降噪措施设计报告。运行评价查阅相关竣工图、环境噪声和振动监

测评估报告、减振和降噪措施设计报告并现场核实、重点审核住宅建筑与交通干

线的位置关系,并现场核实。

4.2.5住区内部健身场所或其他区域采取相关措施控制住区人员活动噪声环境噪

12

声,评价分值为5分,按按以下规则评分并累计:

1预防噪声排放超标的警示标识,得1分;

2设置环境噪声刍动监测和显示系统,得4分。

【条文说明】

本条适用于宁静住宅的设计评价和运行评价。

对于住区内部健身场所或类似区域人员活动噪声的控制,除了采用各种降噪

措施进行控制外,在上述场所,设置预防噪声排放超标的警示标识、设置噪声自

动监测和显示系统,也是控制住区内部人员活动噪声的有效措施。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及相关产品资料。运行评价

查阅相关竣工文件、产品资料和现场照片等,并现场核实。

13

5规划与建筑降噪设计

5.1控制项

5.1.1住区规划、住宅建筑设计应根据噪声情况遂行有效的防噪设计。

【条文说明】

本条适用于宁静住宅的设计评价和运行评价。

住区规划的防噪设计是通过合理的规划布局,避免场地内外的噪声对于住宅

建筑的影响。从规划布局、建筑设计前期就开始考虑降噪设计,不仅可以使住宅

获得较好的室外声环境条件;还可以减少一些噪声干扰事件的产生,减少不必要

的降噪措施,有利于项目整体优化。

本条评价时,防噪设计应包括未来运营阶段的噪声分析和预测,不仅需要考

虑场地环境噪声现状,还需要考虑本项0中已建成或拟建配套设施的噪声影响。

防噪设计中应包括噪声源概况、噪声分析、主要降噪措施等相关内容。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施工图、规划及建筑防噪设计文件;

运行评价查阅相关竣工图,并现场核实。

5.1.2电梯井道及电梯机房、水泵机房等产生噪声或振动的房间不应紧邻卧室布

置。

【条文说明】

本条适用于宁静住宅的设计评价和运行评价。

住宅建筑中电梯、水泵等设备的噪声和振动会对卧室产生较大干扰,尤其是

振动引起的固体传声,会影响到人的睡眠休息,因此在住宅的布局设计时应当避

免卧室与各设备机房在平面、剖面上的相邻。

本条评价时,产生噪声或振动的房间指安置高噪声和强振动设备的房间,不

包括电井等小面积的设备空间以及消防使用的机房。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施工图;运行评价查阅相关竣工图,

并现场核实。

5.2评分项(30分)

521住区规划设计根据周边及内部的噪声、振动情况进行优化设计,评价总分

值为8分,并按以下规则评分并累计:

1住宅与城市道路外边界之间距离不少于20m,并采用绿化降噪或项目配

套用房临近交通干线布置等有效降噪措施,得2分;

14

2居住街坊内采用人车分流设计,地下车库出入口不紧邻住宅,地下车库

出入口与外部道路之间的行驶距离不超过200m,得2分;

3对场地内的活动区、健身区、学校等产生噪声区域进行合理设计,远离

住宅建筑且未对住宅产生噪声干扰,得2分;

4场地内的供热站、供冷站、变电站、冷却塔等产生振动和噪声的公共服

务设施和设备远离住宅建筑且未对住宅产生噪声及振动干扰,得2分。

【条文说明】

本条适用于宁静住宅的设计评价和运行评价。

本条要求是为了减少道路交通噪声对于住宅的影响,居住区内部的交通线

路与住宅的距离近,车辆通过、停车或驶入地下车库的噪声对于居民的干扰问

题比较突出,尤其是木夜间睡眠造成不利影响,通过控制居住区级道路与住宅

的距离、采用人车分流并设置地下停车库,减少小区内的地面车辆行驶距离,

可以有效降低车辆噪声的影响。场地内的健身区、运动场所以及学校等产生高

噪声的场所,可通过将上述场所布置在场地边缘处或紧邻交通干线一侧的方

式,对噪声进行控制。对于供热、供冷、供电的配套机房和设备,如锅炉房、

换热站、变压器站、冷冻机房、水泵房,以及室外冷却塔等,其产生的噪声和

振动会对住宅建筑造成影响。通常情况下,当机房采取合理的隔声、吸声降噪

措施后,可以有效降低内部设备噪声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但是设备产生的振

动可以沿着建筑结构和固体传播较远的距离,并产生二次结构噪声,因此机房

需要与主体建筑保持一定距离。住宅周围健身区、运动场所以及学校等高噪声

的场所、各类设备机房等对住宅楼的噪声、振动的影响,不超过现行国家标准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和《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的限,直。

本条评价时,住宅与居住区道路外边界之间的距离指建筑红线和道路红线之

间的最小距离。采用绿化降噪时,所采用的植物或景观设施应对住宅形成有效遮

挡。车库出入口和项目外部道路之间的行驶距离应为道路中心线的沿程距离。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施工图、场地噪声及振动预测分析

报告;运行评价查阅相关竣工图,并现场核实。

5.2.2住宅建筑设置安静面,安静面的昼夜等效声级平均值满足一定比例要求,

评价总分值为4分,并按下列规则评分:

1安静面的昼夜等效声级平均值不大于55dB(A)的比例达到50%以上,得

2分;

2安静面的昼夜等效声级平均值不大于55dB(A)的比例达到75%以上,得

4分。

【条文说明】

本条适用于宁静住宅的设计评价和运行评价。

15

安静面可以有效增加宁静感,降低烦恼程度,保证在开窗时室外同样具有良

好的声环境质量。安静面的评价点应位于窗外1m处,以每户为单位,以昼夜等

效声级的平均值作为评价量。结合我国声环境功能区的限值规定要求,安静面的

昼夜等效声级以55dB(A)为评价限值,当安静面的昼夜等效声级平均值小于

55dB(A)的面积比高于50%时,可得1分,安静面的昼夜等效声级平均值小于

55dB(A)的面积比高于75%时,可得2分。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本条款规定的比例以满足评价限值要求的安静面面积为

评价依据,总面积为评价住宅所有安静面的面积之和。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安静面环境噪声监测、预

测分析报告;运行评价查阅相关竣工图、安静面环境噪声监测、预测分析报告,

并现场核实。

5.2.3根据场地周边环境,采取有效声景设计措施,增强住宅宁静感,评价总分

值为4分,按以下规则评分并累计。

1减弱场地内的交通噪声等消极声源,降低噪声干扰,得1分;

2增强自然声、地区声标等积极声源,营造自然文化的宁静场景,得1分;

3丰富声音多样性,营造生活气息的宁静场景,得1分;

4掩蔽环境噪声,降低人耳噪声敏感度,得1分。

【条文说明】

本条适用于宁静住宅的设计评价和运行评价。

面对当前城市环境噪声污染现状,声景逐渐成为人居环境研究的新视角。当

前对于项目场地周边的环境噪声控制,主要通过降低和消除噪声的方法实现,更

多关注的是声能量的大小。而声景将声音视为一种资源,而非消极因素,并特别

重视个人或群体的感知,非仅关注物理量。声景设计,需结合行为心理学的相关

研究,根据住宅建筑的特点,从整体环境进行规划设计,塑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声景设计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减弱消极声源,可设置噪声屏障、铺设低噪声

路面、实施交通管理等;增强积极声源,可引入自然声掩蔽噪声、使用自然材料

营造自然场景、保留反映城市或社区特征的声标、利用风铃、玻璃、贝壳等元素

营造趣味声景等;丰富声音多样性,可提高住区环境休闲交往活动的支持性,引

入生活声等;掩蔽环境噪声,可设置声音艺术装置、通过可见或非可见的扬声器

播放自然声、舒缓音乐等积极声源等。数据收集与报告要求可参考现行国际标准

ISO/TS12913-2:2018,数据分析方法可参考现行国际标准ISO/TS12913-32)19。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声景设计方案、声景设计

分析报告;运行评价查阅相关竣工图、声景设计现场评估报告,并现场核实。

5.2.4项目建筑设计时充分考虑套型之间的相互影响,评价总分值为4分,按以

下规则评分并累计,累计总分值超过4分时,应取为4分:

16

1对于没有分户墙、分户楼板的独栋住宅,得4分;

2分户墙两侧的房间和分户楼板上下的房间属于同一类型,得1分;

3卧室分户墙采用现浇混凝土等重质墙体构造,得2分;

4卧室分户墙上设置插座盒、开关盒、电视信号盒时错开布置,并采取有

效的隔声封堵措施,得1分。

【条文说明】

本条适用于宁静住宅的设计评价和运行评价。

本条主要是对住宅的布局、隔声措施的选择方面做出要求,降低住宅之间人

员活动噪声的干扰。住宅当中不同房间产生噪声的情况和对噪声的敏感程度是不

同的,同一类型的房间相邻布置有利于“动静分区”,减少不同住户之间的干扰。

现浇混凝土材料具有的密实性好、无缝隙的特性,在空气声隔声方面具有较明显

的优势,从隔声角度的出发鼓励使用。分户墙上插座盒、开关盒、电视信号盒是

墙体隔声的薄弱点,当两侧对称布置时会形成明显的漏声点,需要细化设计并采

取隔声处理措施。

本条评价的是套型之间相互影响,因此独栋住宅应为满分。同一类型的房间

是指使用功能相同的房间,比如睡眠、日常起居、阅读思考、厨房、卫生间等。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施工图,并在施工过程中现场核实;

运行评价查阅相关竣工图,并现场核实。

5.2.5建筑中各类产生振动的设备设置充分考虑对居住者噪声和振动的影响,评

价总分值为3分,按以下规则评分并累计:

1住宅建筑内不设产生振动和噪声设备机房,得2分;

2住宅建筑内产生振动和噪声的设备机房不紧邻卧室、起居室布置,得I

分;

3电梯井道及电梯机房、水泵房不紧邻起居室布置,得1分。

【条文说明】

本条适用于宁静住宅的设计评价和运行评价。

住宅建筑中的空调及通风、冷热源设备机房、水泵房的噪声及振动对居住者

的影响较大,应尽量设置单独的机房楼并与住宅楼保持距离,如第5.2.1条中的

要求。当这类机房设置于建筑物之内时,应尽量臭中设置并避免与卧室、起居室

相邻,其中也包括避免上下层之间相邻的情况。

本条评价时,设备机房主要包括锅炉房、换热(冷)站、冷冻机房、水泵房、

空调机房、新风机房等,也包含其他产生噪声和振动的设备机房,但不包括配电

间、电井等小面积的设备空间以及消防使用的机房。与设备机房相邻时,应通过

其他辅助功能的空间或房间隔开。电梯井道及电梯机房、水泵机房与起居室之间

的要求同第5.1.2条。

17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施工图;运行评价查阅相关竣工图,

并现场核实,并现场核实。

5.2.6项目给排水系统充分考虑对居住者的噪声影响,评价总分值为2分,按以

下规则评分并累计•:

1项目住宅内卫生间采用同层排水,得1分;

2卫生间排水立管设置在远离卧室墙的位置,并采取隔声包覆或其他有效

降噪措施,得1分。

【条文说明】

本条适用于宁静住宅的设计评价和运行评价。

传统的隔层排水方式,排水管位于下层卫生间的顶棚内,不仅可能产生漏水、

漏声现象,还会导致上层居住者在使用卫生间时产生的冲水噪声的影响到下层居

住者,采用同层排水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上下层卫生间之间的噪声干扰。另外,

卫生间的排水立管会产生一定噪声,在住宅的布置时排水立管应尽量远离卧室,

或者采取必要的降噪措施。

本条评价时,并未对套型内、外进行区分,排水立管需要避开套型内、套型

外所有的卧室墙,也包括跃层住宅上下层之间的同层排水。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施工图,并现场核实。

5.2.7对住宅内通风与空调设备及其连接管道进行有效的降噪设计,评价总分值

为5分,按以下规则评分并累计,累计总分值超过5分时,应取为5分:

1住宅新风或空调系统无室外机,得2分;

2住宅新风或空调系统室外机设置在远离卧室、起居室的位置,或采用分

体式空调且室外机与卧室、起居室窗口之间有遮者,得1分;

3住宅新风或空调系统室内机选用低噪声产品,得2分;

4住宅新风或空调系统采取有效的隔振、消声、隔声等降噪措施,得1分。

【条文说明】

本条适用于宁静住宅的设计评价和运行评价。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暖通技术和产品水平的提高,用于住宅的通风、空

调设备的类型、方式越来越多样化。近年来用于住宅的空调形式主要包括分体式

空调、中央空调以及集中供冷等方式。采用集中供冷的方式可以减少空调室外机

对住户的影响,而采用中央空调时,应合理考虑空调室外机的位置,可以布置在

厨房、卫生间、阳台(非卧室、起居室阳台)等其他噪声不敏感房间的外侧。分

体式空调的室外机通常安装在使用房间旁边,因此很难远离卧室,当安装位置在

窗旁或对着外窗会对住户产生一定干扰,考虑到分体式空调的噪声总体上比较低,

安装时适当远离窗口并通过窗台板或隔板遮挡,也可以起到降低噪声干扰的作用。

对于室内机的噪声控制,应优先选择低噪声的产品,当室内机的噪声及振动较高

18

时,采取有效的降噪措施并使之达标的情况,也可以适当得分。

本条评价时,应根据不同的空调及新风系统选择相应的内容评分,本条中第

1条和第2条不重复得分,第3条和第4条不重复得分。第3条中的低噪声产品

以及第4条中采取降噪措施后的噪声值应低于第6.1.2条中的要求。对于项目验

收阶段不包含空调设备的项目,可根据预留的空调室外机点位等信息参加评价。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施工图,设备噪声检测报告,噪声及

振动控制分析报告;运行评价查阅相关竣工图,设备噪声现场检测报告并现场核

实。

19

6室内噪声与振动

6.1控制项

6.1.1建筑物外部噪声源传播至卧室、起居室内的噪声限值应符合表6.1.1的规

定:

表6.1.1建筑物外部噪声源传播至卧室、起居室内的噪声限值

噪声限值(等效声级-Aeq.T,dB)

房间类型

昼间夜间

卧室4030

起居室40

注:1当建筑位于2类、3类、4类声环境功能区时,噪声限值可放宽5dB;

2夜间噪声限值应为夜间8h连续测试的等效声级Ucq.8h:

3当lh等效声级〃叫」h能代表整个时段噪声水平时,测量时段可为lh.

【条文说明】

本条适用于宁静住宅的设计评价和运行评价。

控制建筑室外环境噪声传至卧室、起居室的主要作用,一方面保证人员在卧

室、起居室的良好声环境及夜间睡眠质量;另一方面,为控制建筑室内声环境创

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影响主要功能房间室内噪声级大小的噪声源主要包括建筑外部的噪声源与

建筑物内部的噪声源。常见建筑外部的噪声源主要包括交通噪声、社会生活噪声、

工业噪声等。常见建筑内部其噪声包含电梯噪声、空调机组噪声、通风空调设备

噪声与日用电器噪声等。本条主要规定建筑物外部噪声源传播至室内的噪声限值,

对于建筑外部噪声源的控制,应首先在规划选址阶段就做综合考量,同时建筑设

计阶段应进行合理的平面布局,避免或降低主要功能房间受到的室外交通、活动

区域等的干扰。当建筑外部噪声源干扰过大时,应通过提高围护结构隔声性能等

方式改善。本条规定的噪声限值不包含由于建筑物内部的噪声源产生的噪声。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环境噪声影响测试评估报

告、室外声源传入噪声预测分析报告;运行评价直阅相关竣工图、室外声源传入

噪声现场检测报告,并现场核实。

6.1.2住宅建筑设备传播至卧室、起居室内的噪声限值应符合表6.1.2的规定:

表6.1.2建筑物内部建筑设备传播至卧室、起居室内的噪声限值

房间类型噪声限值(等效声级LAcq,T,dB)

20

卧室33

起居室40

【条文说明】

本条适用于宁静住宅的设计评价和运行评价。

控制建筑室内环境噪声主要作用,通过控制建筑物内部建筑设备的噪声传播,

保证人们在建筑室内休息时舒适的声环境。

本标准第6.1.1条规定了建筑物外部噪声源传播至主要功能房间室内的噪声

限值,本条规定的是建筑物内部建筑设备产生的振动和噪声传播至主要功能房间

的室内噪声限值。

本条规定的是建筑物内部的所有建筑设备传播至主要功能房间室内的噪声

限值,是建筑设备通过各种传声途径(含空气声传播、撞击声传播、结构声传播)

传播至主要功能房间室内的噪声总和。该限值不包含建筑物外部噪声源对室内噪

声等效声级产生的影响。对于不同类型建筑设备产生的噪声,应采取不同的降噪

措施,例如对于各类风机沿通风管道传播的噪声,应通过消声设计来降低其产生

的噪声干扰;对于建筑设备产生振动随结构传播产生的结构噪声,应通过隔振设

计来降低其产生的噪声干扰。对于部分设备或机房噪声,通常需要采用吸声、消

声隔声与隔振等综合降噪处理才能有效降低噪声的影响。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及主要设备的噪声级参数、

建筑设备噪声预测分析报告;运行评价查阅相关竣工图、相关建筑设备及铭牌场

照片、建筑设备噪声现场检测报告,并现场核实。

6.1.3住宅卧室、起居室内的Z振级限值应符合表6.1.3的规定:

表6.1.3住宅卧室、起居室内的Z振级限值

Z振级VLZ(dB)

房间类型

昼间夜间

卧室7875

起居室78

【条文说明】

本条适用于宁静住宅的设计评价和运行评价。

本条对住宅卧室、起居室内的Z振级限值有利于噪声精准控制,以保护

居民身心健康,达到宁静中国的要求。

不同区域、不同活动状态下,环境振动对人的影响程度不同。本条中的振

动评价指标采用了国际通用的振动评价量。限值的设置综合考虑了国际标准中

的限值要求与我国对人体振动生理、心理状态;该限值是保证居民身心健康、

居住舒适度的基本要求。本条室内振动限值与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区域环境振

21

动标准》GB10070与保持一致。虽然二者均以Z振级作为评价量,由于所用计

权因子不同,在相同振动水平上两个标准在数值上相差约3dB。本条中规定的

室内振动限值Z振级的测量,按照现行国家标准《住宅建筑室内振动限值及其

测量方法标准》GB/T50355规定的方法进行。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环境振动检测报告、振动

源隔振措施相关图纸及隔振效率计算分析报告;运行评价查阅相关竣工图、室内

振动现场检测报告,并现场核实。

6.2评分项(30分)

621住宅建筑外部声源传播至卧室的噪声优于第6.1.1条的要求,评价总分值为

8分,下列规则评分并累计:

1住宅建筑外部声源传播至卧室噪声的夜间8h等效声级不大于30dB,得

5分;

2住宅建筑外部声源传播至卧室噪声的夜间累计百分声级Lo不大于40dB,

得3分。

【条文说明】

本条适用于宁静住宅的设计评价和运行评价。

为控制建筑室内声环境质量,保证居民休憩时的良好声环境设置本条。

影响建筑主要功能房间室内噪声的因素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建筑物外部

噪声源通过建筑围护结构传播至室内,另一类是建筑物内部的建筑设备产生的

振动与噪声传播至室内。本条主要规定建筑物外部噪声源传播至室内的噪声限

值,降低此类噪声源对主要功能房间影响主要通过提高建筑外围护结构隔声性

能来实现。本条规定的各噪声限值规定的是建筑物外部噪声源情况传播至室内

时室内等效声级的限值,测量时,应排除其他噪声的干扰。等效声级的测量方

法应依据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2010的附录A。

当住宅建筑外部声源传播至卧室噪声的夜间8h等效声级不大于3()dB时

仅得3分。只有同时满足住宅建筑外部声源传播至卧室噪声的夜间8h等效声

级不大于30dB且住宅建筑外部声源传播至卧室噪声的夜间累计百分声级Lio

不大于40dB时,才可得6分。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环境噪声影响测试评估报

告、室外声源传入噪声预测分析报告;运行评价查阅相关竣工图、室外声源传入

噪声现场检测报告,并现场核实。

6.2.2住宅卧室、起居室内建筑设备噪声优于第6.1.2条的要求,评价总分值为8

分,并按下列规则评分:

22

1卧室、起居室内建筑设备噪声均不大于33dB,得4分;

2卧室、起居室内建筑设备噪声均不大于3()dB,得8分。

【条文说明】

本条适用于宁静住宅的设计评价和运行评价。

为控制建筑室内声环境质量,保证居民休憩时的良好声环境设置本条。本

条中的室内噪声级限值是指室内的建筑设备噪声。对于预留孔洞由用户自行安

装分体式空调的项目,当结合项目情况,针对室外机噪声采取预防与管控措

施。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参评建筑中占比最高的主要功能房间不符合本条

要求的情况,评价时应结合各主要功能房间的实际占比,酌情处理。

当卧室与起居室内的建筑设备噪声同时都不大于33dB时,仅得3分;当

卧室与起居室内的建筑设备噪声同时都不大于30dB时,才可得6分。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及主要设备的噪声级参数、

建筑设备噪声预测分析报告;运行评价查阅相关竣工图、相关建筑设备及铭牌场

照片、建筑设备噪声现场检测报告,并现场核实。

6.2.3住宅卧室、起居室内室内的Z振级不大于表6.2.3规定的限值,评价分值

为6分。

表6.2.3住宅卧室、起居室内的Z振级限值

Z振级VLZ(dB)

房间类型

昼间夜间

卧室7370

起居室73

【条文说明】

本条适用于宁静住宅的设计评价和运行评价。

控制住宅房间内Z振级主要作用,控制城市环境振动污染,保证住宅内环

境振动不影响人的声舒适感受。

建筑室内环境振动是室外振源与室内振源共同作用的总和。对于睡眠、学习、

思考等需要安静、精力集中不被干扰的房间,振动源产生的结构噪声为低、中频

窄带频率特性的有调声,能引发人员更大的烦恼度,必须加以限制,以保证建筑

使用者最基本的舒适度要求。

本标准第6.1.3条规定的Z振级限值是对住宅卧室、起居室内的Z振级基

本要求。仅满足第6.L3条中的限值时不得分。只有当住宅卧室与起居室内的Z

振级都到达本条限值要求时,才可得4分。

23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环境振动检测报告、振动

源隔振措施相关图纸及隔振效率计算分析报告;运行评价查阅相关竣工图、室内

振动现场检测报告,并现场核实。

6.2.4降低住宅卧室、起居室内的建筑设备结构噪声,评价总分值为8分,并按

以下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卧室内建筑设备结构噪声不超过表6.2.4中规定的限值,得5分;

2起居室内建筑没备结构噪声不超过表6.2.4中规定的限值,得3分。

表624卧室、起居室内建筑设备结构噪声限值

倍频带等效声压级及(dB)低频等效声级

房间类型

31.5Hz63Hz125Hz250HzLAeqZL(dB)

卧室7255433530

起居室7659483935

【条文说明】

本条适用于宁静住宅的设计评价和运行评价。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六十八条规定:“居民住宅区安装电

梯、水泵、变压器等共用设施设备的,建设单位应当合理设置,采取减少振动、

降低噪声的措施,符合民用建筑隔声设计相关标准要求。已建成使用的居民住宅

区电梯、水泵、变压器等共用设施设备由专业运营单位负责维护管理,符合民用

建筑隔声设计相关标准要求:本条规定参考《住宅项目规范》(第三次征求意见

稿),居民住宅区共用没施设备(如电梯、水泵笔)产生的结构噪声要满足上述

要求,部分供暖空调设施如户式中央空调室外机、户式空气源热泵室外机、户式

新风机组等虽然是非共用设施设备,但其运行时产生的建筑设备结构噪声对居民

健康影响与电梯、水泵、变压器等共用设施设备产生的建筑设备结构噪声对居民

健康影响是相同的,也应满足表中限值。

住宅建筑中电梯、水泵、变压器等共用设施设备以及供暖空调设施、新风机

组等设备引起的建筑设备结构噪声以低频窄带噪声为主,和其他噪声的频谱特性

完全不同。若采用常用的A计权后全频带长时段等效声级评价,不能很好的反

映该类噪声对居民健康的影响。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结构噪声预测分析报告;

运行评价查阅相关竣工图、结构噪声现场检测报告,并现场核实。

24

7空气声隔声

7.1控制项

7・1.1住宅卧室、起居室选用外墙构造的计权隔声量与交通噪声频谱修正量之和

(Rw+Gr)不应小于45dB。

【条文说明】

本条适用于宁静住宅的设计评价和运行评价。

住宅卧室、起居室必须给居住者提供一个安静的生活环境,但是在现代城市

中绝大部分住宅不可避免地受到外部噪声的干扰,尤其是临主要交通联络线、铁

路线和机场周边的住宅,交通噪声的影响比较严重,有些外部社会生活噪声也令

住户烦恼,因此需要设计者在住宅建筑的外围护墙体构造上采取有效的隔声措施,

以防止外界噪声传入室内。

本条评价时需要注意的是采用了实验室测试条件下的隔声指标(Rw+Gr)。这

主要是考虑到实际项后中臣卜室和起居室的外墙常会内嵌窗户,大多情况下无法通

过现场隔声测试单独评估墙体隔声量,因此本评估指标为计权隔声量与交通噪声

频谱修正量之和(/?w+Ctr)o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阶段需查阅外墙设计构造、以及相同构造或类似构

造的实验室隔声检测报告。运行阶段可核实外墙实际构造、以及与实际构造相同

或类似构造的实验室隔声检测报告,并同时核实施工安装过程中不存在孔隙或空

洞等对隔声性能影响较大的不良缺陷。如果条件允许,也可采取现场外墙隔声测

试的方法进行评价。

7.1.2临街住宅朝交通干线一侧卧室外窗的计权隔声量与交通噪声频谱修正量之

和(Rw+Gr)不应小于35dB,其他外窗的计权隔声量与交通噪声频谱修正量之和

(Hw+Gr)不应小于30dB。

【条文说明】

本条适用于宁静住宅的设计评价和运行评价。

交通噪声是影响临街住宅室内环境的主要声源,隔绝其影响的关键是卧室外

窗。为了防止交通噪声传入室内,外窗需要保证足够的隔声量。考虑到实际住宅

卧室的外窗与外墙常常是不可分割的,难于通过现场测试单独评估外窗隔声量,

因此本指标采用了窗的实验室检测指标。环境噪声往往以低频噪声为主,如交通

噪声,故采用计权隔声量与交通噪声频谱修正量之和(Rw+Gr)。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阶段需查阅外窗构造、以及相同构造或类似构造的

实验室隔声检测报告。运行阶段可核实外窗实际构造、以及与实际构造相同或类

似构造的实验室隔声检测报告,并同时核实施工安装过程中不存在孔隙或空洞对

25

隔声性能影响较大的不良缺陷。如果条件允许,也可采取现场外窗隔声测试的方

法进行评价。

7.1.3住宅卧室分户墙和分户楼板两侧房间之间的计权标准化声压级差与粉红噪

声频谱修正量之和(Qn>+C)不应小于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